唐研究雜志簡介
《唐研究》自1995年創刊,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強調原創性和深度分析,所有提交的文章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過程,以確保其學術質量和創新性。這種嚴格的質量控制機制保證了雜志內容的專業水平,使其成為唐代研究領域內的權威參考資料之一。同時,雜志還及時反映唐代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和重要出版物信息,它不僅是學者們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討論學術問題的關鍵場所,也是連接專業研究者與廣大歷史愛好者之間的重要橋梁。
本刊是一份專注于唐代歷史、文化、文學等多方面研究的學術期刊,旨在深入探討唐朝這一中國歷史上輝煌時期的各個方面。該雜志內容豐富,涵蓋了政治制度、經濟狀況、社會生活、文化藝術、宗教信仰以及對外交流等多個領域,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展示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學術觀點的重要平臺。唐研究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和高質量的研究論文在國內外學術界獲得了高度評價,它不僅發關于唐代內部各個方面的專題研究文章,同時也關注與唐代相關的比較研究和跨學科研究,鼓勵采用新的視角和方法來重新審視這段歷史時期。
唐研究收錄信息
唐研究雜志榮譽
唐研究雜志特色
1、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真實性和實用性,論點鮮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結論準確、層次分明、文字精練通順。
2、注釋用于對文章正文作補充論說的文字,采用頁下注,注號用①②③;參考文獻用于說明引文出處,采用文末注,用[1][2][3]順序標注。
3、標題層次:本刊采用1,1.1,1.2,2,2.1,2.2,3,3.1,3.2,3.3等表示標題層次,書寫時一律左頂格。
4、作者署名項:高校等大單位注明院系等二級單位,第一作者與第二作者不在同一單位的,分別標注。后列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或直轄城市的,還須標出省份)和郵編。
5、摘要應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不分段,不用圖、表,公式和參考文獻的序號,不出現非公知公用的符號或術語和縮略語。篇幅一般不超過300字。并附英文摘要。
6、文中插圖應比例適當、清楚美觀,標明圖序與圖題;表格應結構簡潔,盡量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添加輔助線,要有表序與表題。
7、來稿注明作者簡介,格式如下:姓名(出生年一),性別,民族(漢族可略),籍貫(省及市、縣),職稱,學歷,研究方向或主要從事的工作,供職單位任職。
8、參考文獻: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在句末上角標出,按引用的先后順序列于文末。
9、引言:主要介紹論文的研究背景、目的、范圍,簡要說明研究課題的意義以及前人的主張和學術觀點,已經取得的成果以及作者的意圖與分析依據,包括論文擬解決的問題、研究范圍和技術方案等。
10、資助課題的基金項目及編號(編號寫在網括號內),通訊作者姓名、辦公電話號碼及Email地址,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學位、職稱、職務、辦公電話號碼和Email地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