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法學雜志簡介
《西南法學》自2018年創刊,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它立足于中國西南地區,面向全國乃至國際法學界,致力于推動法學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匯聚了眾多法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法律前沿問題,分享研究成果。特別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鼓勵作者將學術研究與司法實踐緊密結合起來。通過案例分析、實證研究等方式,為法律從業者提供寶貴的參考意見。
每期雜志都會精選多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這些文章不僅涉及基礎理論的研究,也關注當前社會熱點問題的法律分析和對策建議。例如,針對近年來頻發的數據隱私保護、知識產權爭議、環境保護法規等問題,西南法學都進行了深入探討,并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觀點和解決方案。同時,也為立法機關提供了科學合理的立法建議,有助于完善我國法律體系。此外,西南法學還設有特色欄目,專門討論具體案件中的法律適用問題,促進理論界與實務界的互動交流。這種機制保證了雜志內容的專業性和權威性,使其成為法學界公認的優質學術資源。
西南法學收錄信息
西南法學雜志榮譽
西南法學雜志特色
1、參考文獻應為在文中確切引用的專著、期刊文章、論文集文章、學位論文、報告、報紙文章、國家(國際)標準、專利、電子文獻等,接正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且應在正中相應的地方標示。
2、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文稿中物理量及其單位、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必須區別明顯。
3、引言:概述與本文立題相關的有關報道及當前存在的問題,重點說明本研究的理論依據、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闡述本文的目的,簡述立題調研、文獻分析,以及查閱方法、結論等。
4、注釋和參考文獻應分別著錄。注釋用于對文中特殊內容作解釋說明,設為當頁腳注;參考文獻用于標明引文出處,列于正文之后,勿用腳注或尾注。
5、標題層次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加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后不加標點,如第一級標題用“1”、第二級標題用“1.1”、第三級標題用“1.1.1”等。
6、在稿件的修改過程中,若超過稿件修改時限1月,編輯部將以作者返回修改稿日期作為投稿日期;超過1月,編輯部有權對稿件做出退稿處理。
7、如論文屬于某科研課題或基金項目,在首頁地腳處寫出項目名稱及編號;在首頁地腳處寫清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
8、論文應列出全部作者的姓名、職稱、學歷、工作單位名稱及其所在省市名和郵政編碼,需注明電話、電子信箱、通信地址等有效聯系方式。
9、前言:一般不超過300字。應重點概述研究的背景、理論依據、預期結果及意義等,一定要明確提出本文的寫作目的。
10、摘要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個部分,其中中文摘要約300字,英文摘要約600-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