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史研究》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6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11-1082/F,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jié)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雜志簡介:《中國經濟史研究》雜志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6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11-1082/F,是一本綜合性較強的經濟期刊。該刊是一份雙月刊,致力于發(fā)表經濟領域的高質量原創(chuàng)研究成果、綜述及快報。主要欄目:博士論文簡介、財政史研究、專題論文
《中國經濟史研究》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6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11-1082/F,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jié)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中國經濟史研究》雜志學者發(fā)表主要的研究主題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清代前期;清代;商品經濟;經濟史;農民
(二)新中國;工業(yè)化;毛澤東;經濟史;經濟史研究
(三)中國共產黨;新中國;工業(yè)化;經濟發(fā)展;社會主義改造
(四)農戶;商業(yè)信用;新中國;中國金融;金融
(五)經濟史研究;經濟史;方法論;傳統(tǒng)經濟;歷史觀
(六)經濟史學;中國經濟史;中國經濟;經濟史;經濟理論
(七)宋代;宋朝;北宋;經濟史;金元
(八)金融業(yè);經濟史;中國經濟史;北洋政府時期;中國資本主義
(九)國情;民族工業(yè);小農經濟;家庭工業(yè);中國經濟
(十)清代;清代前期;墾荒;經濟史研究;明清時期
1、文稿自收到之日起3個月內未接到錄用通知的,作者可另投他刊。不擬用稿件恕不退還,請自留底稿。
2、論文格式為:題目,作者姓名、單位、地址與郵編,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圖法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第一作者簡介,英文題名,英文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地址與郵編,英文摘要與關鍵詞。
3、稿件篇名(題目)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規(guī)則,并控制在20個字以內。
4、關鍵詞須為規(guī)范詞、單詞或術語,應體現(xiàn)文章特色,具有專指性,在文章中有明確的出處,且不是泛義詞。
5、正文中的文獻號碼,請寫于引用處的右上角,用方括號。引用文獻一般不超過20篇。引文必須準確,與原始書刊資料核對無訛誤。
6、注釋,用于對文章正文加以補充、說明,一律采用“頁下注”的形式。注號用“①、②、③……”或 “(1)(2)(3)……”。
7、摘要應排除本學科領域中常識性內容,引言中出現(xiàn)的內容不宜寫入摘要;不對論文的內容作自我評價;不要簡單重復題目中已有的信息;不出現(xiàn)數(shù)學公式、化學結構式、插圖和表格,不引入?yún)⒖嘉墨I序號。
8、來稿如獲得有關政府部門或社會團體設立的研究基金或課題資助,務請列出基金名稱及編號。對項目論文本刊原則上優(yōu)先刊發(fā)。
9、格式要求:投稿應以電子版形式提交,一般為Microsoft Word或PDF格式。文章中的圖片、表格等應提供高清版本。
10、參考文獻應為在文中確切引用的專著、期刊文章、論文集文章、學位論文、報告、報紙文章、國家(國際)標準、專利、電子文獻等,接正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且應在正中相應的地方標示。
立即指數(shù):立即指數(shù) (Immediacy Index)是指用某一年中發(fā)表的文章在當年被引用次數(shù)除以同年發(fā)表文章的總數(shù)得到的指數(shù);該指數(shù)用來評價哪些科技期刊發(fā)表了大量熱點文章,進而能夠衡量該期刊中發(fā)表的研究成果是否緊跟研究前沿的步伐。
引證文獻:又稱來源文獻,是指引用了某篇文章的文獻,是對本文研究工作的繼續(xù)、應用、發(fā)展或評價。這種引用關系表明了研究的去向,經過驗證,引證文獻數(shù)等于該文獻的被引次數(shù)。引證文獻是學術論著撰寫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衡量學術著述影響大小的重要因素。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北京阜外月壇北小街2號,郵編:10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