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1-24 11:37:29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1篇的產業鏈金融視角下的風險研究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1.1產業鏈金融的內涵與定義
產業鏈金融是金融機構以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為強大支撐的信用活動,并根據具體的產業特點進行個性化金融產品的設計,從而為產業鏈上的企業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在產業鏈金融模式之下,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不再只是金融機構的配合者,更多的是信息的提供者和業務的提供者[1]。產業鏈金融中的核心企業,不僅享有大部分的金融收益,也承擔著實際的法律責任與金融風險。
1.2產業鏈金融的主要特點
核心企業主導下的產業鏈金融是對傳統金融機構主導下的金融融資思維模式的有效革新,核心企業需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產業鏈的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運作過程中,并進一步解決融資過程中存在的信息或成本不對稱的問題。以核心企業為主導的產業鏈金融,能夠有效簡化金融手續,提升效率,并且由于核心企業本身與產業鏈內部的互動頻繁,能夠更好地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設計不同的產品,實現差異化產品供給,相應的在融資成本和融資風險上都比較低[2]。
1.3產業鏈金融的構成路徑
從產業鏈金融的構成要素來看,主要具備以下三大要素:其一,需要以核心企業或平臺作為支撐。傳統的金融信貸模式,更多的是基于企業內部的財務報表,或企業的不動產價值等硬性的資產信息,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這類硬性的資產信息往往比較缺乏,這也使得其在融資過程中存在著融資難的問題。而產業鏈金融能夠有效的延伸核心企業或平臺的良好信用,實現對弱小關聯企業資金的有效注入。因此,對于產業鏈金融來說,核心企業或平臺是其發展中必不可缺的重要要件。其二,推進產業鏈金融的相關產業必須具有高度的集聚性,由于產業鏈金融的本質是將核心企業或平臺的良好信用有效延伸,而在信用延伸的過程中涉及政府、銀行、第三方企業等眾多方面,需要一系列的產業政策給予必要的支撐,而這些都離不開產業本身的集聚性[3]。內部企業之間需要在資金、信息等方面具有高度關聯,從而能夠盤活整個產業鏈的資金,提升產業鏈的使用效率。第三,對于政府來說,需要對該產業有明確的導向,產業鏈金融本身與地方政府的產業政策和財政資金扶持具有密切關聯,產業鏈金融也能夠更好地發揮放大政策的效應,促進產業實現轉型升級。
2核心企業主導的產業鏈金融的優勢
2.1便捷的目標達成
產業鏈金融能夠更好地服務于產業鏈內部的中小企業,更好地為其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從而帶動整體產業的協同健康發展,有利于產業鏈的整體優化,增強產業鏈內部的競爭力。對于核心企業來說,由于自身具有深厚的行業背景,對于產業內部能夠準確掌握,因此,在提供金融產品時,能夠更好地基于產業鏈內部各環節進行差異化供給,也能夠有效滿足資金流的實際需求。對于核心企業來說,在產業鏈中嵌入了金融元素,能夠更好地增強核心企業與本身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程度,也能夠維持產業鏈之間的穩定性[4]。
2.2操作性強
核心產業更多的是依靠產業鏈內部的閉環信息系統進行的金融業務開展,與傳統意義上的金融機構相比,具有更強的便捷性。由于核心企業扎根行業多年,對產業鏈內部的經濟運行系統十分熟悉,并掌握著上下游企業對資金的供求信息,能夠更好地發揮出信息共享的協同優勢。同時,在傳統的金融業務辦理過程中,商業銀行在進行貸款審批時,往往需要經歷漫長的審批流程,而核心企業主導下的產業鏈金融,在業務交易過程中手續十分的便捷。
2.3高效的成本控制
產業鏈金融實現了產業與金融的有效結合,能夠更好地將外部的資本市場進一步轉化為企業的內部資本市場。對于核心企業來說,通過開設金融機構,實現了外部債權債務關系轉化為內部資金配置關系,有利于發揮出規模經濟和協同效應的優勢,極大地降低了交易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融資成本。
3核心企業主導的產業鏈金融的風險識別
3.1核心企業主導的產業鏈金融的主要模式
從產業鏈的核心企業類型來看,大多是實體企業,在開展產業鏈金融業務的過程中,需要這些企業取得相關的金融牌照,進而設立產業鏈金融服務機構。一般來說,核心企業具體采用的產業鏈金融業務模式主要涉及擔保模式、代理模式、網貸金融模式,以及融資租賃模式幾大類。其中。擔保模式是通過由核心企業設立擔保公司的形式,為產業鏈上的融資企業提供連帶的保證責任,然后由金融機構向融資企業提供資金,如果融資企業違約,則違約貸款由擔保公司代償[5]。該種合作模式之下,核心企業需要承擔實質性的法律風險。且相對主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貸款額度、貸款期限以及利率報價等要素。保理模式是由產業鏈上游中的一些中小企業向核心企業設立的保理公司質押未到期的應收賬款,進而申請辦理融資業務。也就是說,產業鏈上游的中小企業將應收的款項轉讓給了核心企業設立的擔保公司,由擔保公司對其進行一定比例的支付對價,而后續的應收賬款催收和信用風險管理工作也移交到保理公司,由其代為完成。網絡小貸模式主要針對于網絡平臺,通過對客戶的經營交易、行為數據進行風險評估,進而確定相應的授信方式和具體額度。而融資租賃模式之下,核心企業在業務上更類似于傳統的金融機構,主要依托的是產業鏈上核心企業的信息資金優勢,從而為上下游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租賃、售后租回以及轉租等金融服務。
3.2擔保模式的風險識別分析
擔保模式的主要風險在于債務人能否按照約定期限歸還借款,如果借款人不能按期還款,金融機構會將部分損失轉移到核心企業,這會使擔保機構遭受較大的損失。同時,在操作過程中,一些操作人員由于處于缺乏完善的業務經營制度約束環境之下,可能存在一定的違規操作現象,這也會使擔保公司承受較大的損失。由于經濟本身周期性波動是無法避免的系統性風險,在當前經濟下行的環境之下,借款人如果由于本身所處的行業環境不佳,難以履行合同,也會導致擔保公司的收益降低,并且還要為借款企業承擔一定的代償賠付款項。
3.3保理模式的風險分析
保理業務的客戶主要關系是具有買賣關系的交易雙方,其中賣方是申請主體,而買方卻是第一還款人。當買方因經營失敗或破產倒閉而喪失一定的支付能力時,保理公司就無法在規定時間內足額足量地收回相應的款項,這也會對其造成一定的資金損失。在開展業務時,保理公司需要首先關注買方的信用風險,同時,關注賣方的經營實力。此外,保理模式也存在一定的操作風險,雖然近年來商業保理不斷興起,但是缺乏專業的保理人才和培訓機制,而保理業務本身在管理任務和復雜程度上不斷加劇,也使得在業務辦理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操作性風險[6]。在保理業務中法律風險貫穿始終,由于保理業務的最大特點在于借款人和最終還款人是相互分離的,這種兩者相互分離而產生的法律風險也是必然的。在業務經辦階段,保理公司必須關注合同本身的完整性,否則容易引發一定的合同瑕疵風險,進而陷入法律糾紛。
3.4網絡小貸模式的風險分析
網絡小貸模式是借助互聯網向客戶提供的融資服務,這種模式之下極易產生信用信息不對稱。由于網絡小貸公司本身缺乏完善系統的信用體系作為保障,同時又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這就使得貸前、貸中、貸后的審查環節較為寬松,在實際的客戶選擇中沒有執行具體的業務規范,存在不少的信用風險。網絡小貸公司的主要資金來源是權益資本和股東捐贈,當自有資金不足或后續發展資金無法及時到位,也會使得網絡小貸公司陷入信貸資金匱乏的境地。并且,目前網絡小貸行業尚處于缺乏法律監管的灰色地帶,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作為保障,這也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借用法律小貸進行非法洗錢。
3.5融資租賃模式的風險分析
融資租賃模式之下,實現了資本與資產在融資企業的相互轉化,這種特點也決定了其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支撐,用以購買租賃設備,而如果承租人到期不能按時的償付本息,也會使得開設融資租賃業務的核心企業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使其由于資金配置不佳而導致資金鏈斷裂,陷入被動局面。由于我國政府關于貨幣調控的相關政策較為頻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融資租賃公司的市場風險。
4核心企業主導的產業鏈金融的發展建議
4.1企業優化部門設置推進全面風險管控
對于核心企業的產業鏈金融業務來說,其金融風險管理的效果與本身機構內部的組織架構具有密切關聯。科學有效的組織機構和清晰明確的職能界定,能夠更好地明確風險管理者的責任和權利,有利于形成完善科學的風險治理機制,營造良好的風險管理環境。對于核心企業來說,需要優化企業內部的部門設置,可以根據企業內部的資產負債結構,設立相應的資產負債部門,從而更好地實現流動性、營利性和安全性。在風險管控過程中,不能僅僅將職責落在風險管控部門中,應該對業務部門、風險管理部門、審計部門同時做好要求,實現分部門風險的有效管理,分清主次,使金融風險得到全方位、全過程的整體管控。
4.2完善信用評級體系,彰顯鏈條效應
在產業鏈金融發展過程中,十分強調產業鏈內中小企業的關聯性,如果只對產業鏈中的單一客戶授信進行控制,卻忽視了客戶所在產業鏈的整體授信額度,將導致產業鏈的整體授信過大,難以有效覆蓋產業鏈金融業務中的信貸資金風險敞口。因此,要完善信用評級體系,可以引入“主體+債項+產業鏈”的模式,更好地對產業鏈條進行整體控制。具體可以參照海爾財務公司信用評級指標體系進行設置。
4.3加強員工管理培訓,提升整體素養
在企業內部要培育良好的金融風險文化,更好地使員工增強風險管理的內生動力,可以通過制定員工手冊,或開展定期的風險管理座談會,將風險管控觀念有效落實到工作的各個環節。將風險管理理念傳遞給每個員工,使員工以科學審慎的風險管理態度進行工作,并逐漸內化到員工的職業態度和工作習慣中。此外,要加強人才選用,可以通過公開招聘內部推薦等方式吸引風險管理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郝妍.產業鏈金融風險管理研究[D].鎮江:江蘇科技大學,2019.
[2]盧靜.核心企業主導的產業鏈金融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學,2018.
[3]田俊東.財務公司產業鏈金融風險管控研究[J].會計之友,2018(17):74-76.
[4]石淑宜.產業鏈金融風險分析[D].保定:河北金融學院,2017.
[5]王可豐.產業鏈金融發展模式與路徑[J].科技展望,2016,26(32):211,227.
[6]王巖,袁井香.產業鏈金融發展探析———伊利乳業產業鏈金融發展之路[J].金融會計,2016(10):65-68.
作者:姜思同 單位:中國人民銀行 長春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