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2-04 17:31:27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1篇的醫學生職業精神培育的價值與路徑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與疫情展開殊死較量,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廣大醫護工作者無私無畏、甘于奉獻、救死扶傷,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醫學生是未來的醫護工作者,將偉大抗疫精神融入新時代醫學生的職業精神培育中,是高質量醫學人才培養的發展需要,對推動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與人民健康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一、偉大抗疫精神的深刻內涵
1.守護生命、人民至上的為民精神?!吧辽稀斌w現了中國人民深厚的仁愛傳統和對生命崇高的敬畏,是中華民族最核心的價值觀,堅持“生命至上”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守護生命、人民至上的為民精神。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黨和政府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出發點,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和行動部署,不惜一切代價救治每一個患者,盡可能為人民基本生活提供保障,全力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
2.舉國一致、眾志成城的團結精神??箵粢咔槭且粓鋈裥袆?,中華民族舉國同心、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現實行動匯聚起了抗疫的磅礴力量。面對疫情,廣大醫務工作者日夜奮戰、舍生忘死、救死扶傷;廣大社區工作者、基層民警、下沉干部、志愿者等夜以繼日,悉心為群眾服務,堅決守好“醫院救死扶傷”和“社區防控”兩個抗疫陣地,構筑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展現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的團結精神,以及面對災難時百折不撓、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偉大民族精神。
3.舍生忘死、奮勇向前的犧牲精神。在這場艱險無比的抗疫斗爭中,中國人民迎難而上、挺身而出,舍小家為大家,奔赴在抗疫的各條戰線。醫務工作者不畏風險、逆向前行,義無反顧奔赴戰“疫”一線,用生命守護生命;廣大抗疫工作者不怕困難、不屈不撓,為“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堅決遏制疫情蔓延的勢頭。
4.尊重規律、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我國本著開放、透明、科學的態度,積極開展病毒溯源,堅持中西醫結合,探索優化診療救治方案,加快疫苗和治療藥品研發,盡最大可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同時,將5G、云計算和大數據等先進技術運用于疫情的監測、排查、預警工作中,采取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措施,制定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策略,以科學研究助力疫情防控,以科學治理有效防止疫情蔓延、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推動社會經濟穩定快速復蘇。
5.命運與共、共克時艱的天下精神。面對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危機,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從人類命運共同發展的角度出發,建立透明的疫情信息發布機制,及時公開國內疫情動態。在巨大疫情防控壓力下,仍竭盡所能為疫情嚴重的國家開展醫療物資援助,無償捐贈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防疫醫療物資和醫療設備,派出醫療專家組給予技術支持,向多個國家提供自主研發的疫苗,毫無保留地分享疫情防控和病患救治的經驗與方法,積極加強同各國的合作交流,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出了卓越貢獻,惠及數億民眾。
二、偉大抗疫精神融入新時代醫學生職業精神培育的價值意蘊
1.有助于培育新時代醫學生“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追求。將偉大抗疫精神融入新時代醫學生職業精神培育,有助于醫學生提高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樹立生命重于一切的倫理意識。引導學生認識中國共產黨在疫情防控中彰顯的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和制度優勢,有利于醫學生堅定正確的政治信念,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踐行治病救人的初心,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
2.有助于培養新時代醫學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職業精神。新時代醫學生作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儲備人才,肩負實現“健康中國”發展戰略的重任,學習偉大抗疫精神能夠使醫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醫生救死扶傷的責任與使命。醫學生是我國抗疫實踐的親歷者,將無數逆行的白衣天使、震撼人心的抗疫事跡中蘊涵的精神傳遞給醫學生,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思想共鳴,樹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職業精神。
3.有助于培育新時代醫學生“守望相助、舉國同心”的家國情懷。在這場嚴峻的抗疫斗爭中,中國人民同舟共濟、患難與共,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將偉大抗疫精神融入新時代醫學生職業精神培育,有助于涵養醫學生的家國情懷,讓醫學生從全國上下團結一心的抗疫實踐中,體悟和踐行愛國主義精神,激發醫學生的愛國熱情。
4.有助于培育新時代醫學生“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使命精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無數人不懼生死、挺身而出,以大愛護生命,為全國人民構筑了一道堅強的生命保衛墻,他們的一言一行和在抗疫中所展現的勇于擔當、無私奉獻,是在讀醫學生學習的真實典范,能夠對醫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醫學生是未來人民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儲備力量,將偉大抗疫精神融入新時代醫學生職業精神培育,有助于引導醫學生深入思考肩負的使命與擔當,塑造新時代醫學生無私奉獻的品格,并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5.有助于培養新時代醫學生“風雨同舟、命運與共”的協作精神。世界各國命運與共,在疫情面前,我們每個人既是命運共同體,也是責任共同體,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只有團結合作、齊心協力才能應對人類共同的挑戰。將抗疫精神融入新時代醫學生職業精神培育中,使醫學生感悟到中國人民守望相助、和衷共濟的大愛情操,以及國際合作中蘊含的中國精神實質,有助于醫學生開闊國際視野,培養團結協作精神,成為“人類健康共同體”的倡導者和踐行者,為維護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的大國形象貢獻力量。
三、偉大抗疫精神融入新時代醫學生職業精神培育的實施路徑
1.講好抗疫故事,將偉大抗疫精神融入醫學生思政課。一方面,選取優秀榜樣,講好抗疫故事。深入挖掘抗擊疫情中涌現的先進典型、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跡,展示醫務人員在抗疫過程中無私奉獻、英勇奮戰的精神風貌,引導醫學生向榜樣看齊。另一方面,豐富課堂形式,深化育人成效。發掘抗疫精神與思政課結合的新亮點,既要契合醫學專業特點,也要提升醫學生參與感。
2.踐行健康中國戰略,筑牢醫學生崇高的理想信念。醫務人員是人民群眾的“健康使者”,在這場抗疫中,廣大醫務人員臨危不懼、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舍己救人,贏得了全社會的高度贊譽。在校醫學生是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接班人,肩負振興祖國醫學事業的重任,應通過踐行健康中國戰略,在全社會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風尚,筑牢醫學生堅定的理想信念。
3.加強職業素養培育,引導醫學生樹立科學的生命觀。一方面,建立抗疫科研人員先進事跡案例庫,組織醫學生學習科研人員的探索精神和嚴謹務實的科研態度,不斷提高職業技能,努力成長為醫學領域的優秀科研工作者。另一方面,結合教學目標和內容,將抗疫精神鏈接、內嵌于專業課程中,引導醫學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根據不同臨床專業特點,設置不同的人文精神課程,向醫學生傳遞人文情懷。
4.強化責任擔當意識,提升醫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水平。醫學院校要引導醫學生深入思考青年一代肩負的時代責任,激發醫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并自覺把這種責任意識轉化為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動力。既要引導醫學生努力提升自身的科學知識,在科研探索中創新創造,又要結合抗疫過程中黨和國家所持的政治立場和人民立場,強化醫學生的“四個自信”;要大力弘揚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引導廣大醫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醫學生培養為具有較高專業水平、政治素養、人文情懷和科學精神的復合型醫療人才。
5.依托抗疫教育基地,有效開展醫德實踐教育活動。為了紀念本次抗疫斗爭,我國一些城市建立了抗疫教育基地,旨在將抗疫斗爭中取得的成績、涌現的先進典型、積累的寶貴經驗呈現出來、固化下來,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醫學院校應依托抗疫教育基地這一實踐教育平臺,有計劃地組織醫學生開展醫德實踐教育活動,聆聽抗疫故事,強化醫學生的情感體驗,陶冶醫者情操,使醫學生在實踐教育活動中感悟抗疫精神、汲取奮進能量,把對抗疫英雄、抗疫精神的敬仰、學習、感動化為實際行動,提高醫德實踐教育的實效性。
作者:朱佳妮 單位:鄭州大學護理與健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