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8-11 05:07:32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煉膠實訓總結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關鍵詞:建筑材料 實踐教學 現狀 對策
引言
隨著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學科教育體系下的的課程評價標準已成為困擾和扼制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發展的瓶頸[1]。因此重塑課程的教學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是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關鍵。關于建筑材料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的研究也早已展開[2,3]。在德國,由于其職業教育起步早,發展快,各種實踐類課程的考核評價體系已較為成熟、完善。而在國內,筆者在諸多高校調研后發現,實踐類課程的考核評價體系也在逐步完善應用中,但建筑材料課程的考核評價體系還處于理論考核占60%,實踐考核占40%的階段,甚至有的學校根本就沒有實踐教學效果的考核,完全由期末的一張試卷來決定學生的成績,這種籠統的考評方式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沒有太大的促進,也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符合職業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和有效的處理工程實際中有關材料方面問題的能力是當前建筑材料課程實踐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建筑材料課程的教學目標
建筑材料課是建筑類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它由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組成,主要研究各種建筑材料的組成、構造、生產與加工方法、材料的技術性能質量檢驗以及如何合理使用。強調工學結合辦學特色的高職高專“建筑材料”更是側重于學習建筑工程用各種材料的性能、檢測方法、質量控制和應用的一門專業基礎技術課[4,5],也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針對施工員、監理員、安全員、質檢員、材料員崗位的核心課程之一。實踐教學是本課程的重點,實踐教學包括單項技能訓練和綜合技能訓練兩部分,在實踐教學中注重訓練學生材料檢測技能和材料質量鑒別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訓中強化團結協作意識,加強學生職業素質教育和社會交往能力的訓煉。包括安全教育、質量意識強化、突發事件應對、各工種之間的協作,能將實際所學的建筑材料知識應用到工程實際中等。
二、當前建筑材料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
筆者從對歷年來畢業生的回訪情況和我校建筑工程學院大三頂崗實踐答辯情況發現:好多畢業生懂建筑材料的理論知識但卻并不能將實際所學的建筑材料知識應用到工程實際中,他們不會正確取樣、不會檢測、不會判別更不會合理應用,也不能做到正確儲存材料。
1.注重試驗過程考核,忽視現場應用考核
建筑材料的實踐教學是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進行,教師在講授完理論知識后告訴學生材料的檢測實驗方法,然后為學生提供試驗材料,由學生親手操作試驗儀器按照標準規定的試驗方法來試驗,這樣學生就清晰的記住了試驗過程,但前期的材料的現場取樣和后期的材料質量事故分析做的不足。而在真正的實際施工中,材料的試驗過程往往是由質檢站來完成,而材料員、施工員們的主要工作做的還是材料的取樣送檢和合理應用,這就使得學生在實際應用時感覺到關于材料的知識似懂很多但卻不會用到實際中。
在施工現場材料堆放,貯存的方面,同樣存在不正確的做法,目前在教學中在講到每一種材料的時候,教師會告訴學生貯存和堆放的注意事項,沒在現場干過的學生往往學了就忘,在實際工程中由于場地狹小經常出現一些不合理的材料堆放形式,這些細節忽視后會給以后材料使用中帶來很大的不便,造成材料浪費甚至由于錯用材料而導致工程質量事故,如果能有一個仿施工現場的材料場地,讓學生在試驗前從材料料堆上自己按規定要求取樣、標記,按要求貯存,那就能真正培養學生現場處理有關材料方面問題的能力了。
2試驗項目的開出率不高,考核難
目前我校建筑材料實訓室開出的項目主要有水泥的強度、細度、標準稠度用水量的檢測,砂子堆積密度和篩分析試驗,混凝土和易性和強度的測定等試驗,總體開出率并不高,像水泥的體積安定性,防水卷材的相關試驗,以及混凝土的抗凍、抗滲性等常用材料的性能檢測都無法開出,其主要原因是這些試驗大都所需時間長,兩節課學生無法完成,指導實訓的老師較少,各班級實訓時間沖突大,關于這些實訓項目的考核就沒法進行,如果能建立開放性的試驗室,有專職試驗老師指導,學生可以根據時間預約試驗,試驗項目就能多開出,學生實訓的機會也會增多。
3.施工現場教學考核實施難
建筑工地的施工過程是為實際項目服務的,由于受到工程施工進度、時間、地點和交通的限制,學生很難在恰當的時間進入現場學習,而且現場與課程的教學要求有很大的差距,有限的工地學習完全滿足不了課程的教學要求,現場教學考核就沒法實現。
4.考評體系不完善
目前建筑材料實踐教學的考評主要從試驗過程和試驗報告兩方面進行考核,由于我院建工類學生每班學生人數較多,試驗時每組成員較多,這就使有些學生在試驗時插不上手,不愛動手的學生更容易在其中渾水摸魚,蒙混過關,試驗結束后互相抄襲試驗報告的現象時有發生,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并不一定能全面提高。如果制定一套嚴格的考評體系,從實驗準備、試驗過程、試驗結果處理、試驗場地清理、團隊協作等多方面全面考核,課程結束后隨機抽考學生,或者讓學生互評,自評,嚴格的考評體系必將促進學生試驗時認真完成,相互協作,從而有利于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三、提高建筑材料實踐教學效果的對策
1.研究制定一套嚴格、完善的考評體系,
在沿用建材材料課程理論和實踐雙向考核的基礎上,將原有建筑材料課程“理論實踐四六分”(理論考核占60%,實踐考核占40%)的考核方式調整為“理論實踐五五分”(理論考核占50%,實踐考核占50%),而實踐考核從鑒別材料、材料取樣、實驗準備、試驗過
程、試驗結果處理、試驗場地清理、材料貯存、團隊協作等多方面全面考核,課程結束后隨機抽考學生,在學生互評,自評的基礎上給出教師評價意見,讓學生明確只有真正學會了才能通過考核。從教學目標而言,學生通過了考評其必然也掌握了相應的知識和能力,達到零距離上崗。該考評體系大致指標構成、所占分值及考核場所如下:
2.編寫教材《建筑材料綜合實訓指導書》
最近幾年,建筑行業關于建筑材料的檢測推行了好多項新的標準,而我校所用的建筑材料實訓指導書是按原有舊標準編制的,已不能滿足師生的需要也與該研究的考評體系不一致,結合目前建材實訓室能開出的實訓項目和即將要開出的實訓項目編寫教材《建筑材料綜合實訓指導書》,書中應涵蓋實訓任務、實訓過程指導、實訓總結考評等內容,便于學生在實訓時參考和課后總結學習。
3.設置開放性實訓室
有些實驗及考核不能在2節課內完成。如:水泥的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體積安定性的檢測需要較長的測定時間,則可采用開放實驗室,學生利用課間、課余時間到實驗室完成實驗,這樣既保證了重點知識的學習,又保證了實驗教學的完整性。同時開放實驗室,也為師生開展課題研究提供必要的條件與平臺。
4.進行綜合仿真實訓:
綜合實訓模擬施工單位在施工現場從材料的進場、驗收,取樣和送樣檢測的工作過程和檢測單位對送檢材料的檢測的工作過程的仿真訓練。如施工方:水泥材料進場水泥的驗收水泥取樣水泥送檢;檢測方:水泥取樣水泥細度檢測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體積安定性檢測水泥膠砂標準件制作水泥抗折、抗壓強度檢測等的工作全過程。讓學生在校期間不但獲得必要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學會“工作”,使學生對今后的就業崗位的工作有基本的認識與實踐。
總之,建筑材料實踐教學改革是將建筑材料實踐教學劃分為實驗檢測、現場應用及考核評價三大模塊,按照先開展理論教學,再開展實驗教學,最后向施工現場教學推進,打破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改變以往建筑材料實踐教學重實驗過程,輕材料取樣和實際應用的模式[6]。通過實驗檢測部分培養學生分析檢測常用建筑材料的能力,通過現場應用及考評模塊使學生學會在施工現場如何取樣,如何堆放儲存以及團隊協作能力,從而真正地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張蘭芳,高校建筑材料實驗課的教學改革研究[J] 《山西建筑》 2010年6月 第16期
[2]楊玉泉,《建筑材料與檢測》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實踐初探[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1年11月21
[3]穆忠綿.高職《建筑材料》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西安航空專科學校學報 2007年05期
[4]吳麗琴;付春松;新時代高職“建筑材料”課程的教學[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