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9-16 20:45:36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七五普法心得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普法,顧名思義就是普及法律常識的簡稱,普法的目的就是在全社會營造一個尊法、守法的法治環境,提高全民學法、用法的意識。形象的說,就是普法工作這個“1”變成尊法、守法、學法、用法這個“4”。
執法人員既是執法者又是普法者,這對執法和管理本身是有幫助的,因為在執法和管理的過程中,執法人員會更加規范自身行為才能做好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普及工作,同時通過行政相對人和市民群眾反饋的信息,發現和梳理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
城管隊員執法行為規不規范,決定了依法執法、精細化管理、為民服務落實是否到位等問題。為此,我們專項打造了城管執法教育培訓基地,就是為進一步提高執法人員的法律知識水平,打造一支業務精湛、作風扎實的城管執法隊伍提供了新的平臺,一方面利用這個平臺更好地開展城管執法人員的教育培訓學習工作,另一方面通過這個平臺提升城管執法隊伍的整體業務素質和法律知識水平,讓“城管藍”藍得更自律。
在2019年,我們首次在城管系統開展了“現場執法技能競賽活動”,通過這項活動來考核執法隊員執法用語、執法程序、法律法規運用及現場應變能力等綜合技能,在提升城管執法人員的執法辦案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同時,也起到了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向社會宣傳和教育的目的。在開啟的執法記錄儀下、在取證的攝像機前,每一位執法隊員是執法者,承擔著城市管理法律法規賦予的責任;每一行政相對人是當事人,履行著違反法律法規所要求的規定,讓“城管藍”藍得更陽光。
針對在日常管理和執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還有一些行政相對人和市民對我們執法管理工作提出存有異議的質疑,我們根據城管隊員的工作性質,結合實際在所轄的城管執法中隊開設“城管巡回微課堂”,以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城市管理法律法規、典型案例分析、群眾投訴和質疑等為主要內容,通過“課堂教學+互動答疑+交流心得”的教育方式,提升基層城管隊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好的去解決群眾切實關心的事情,讓“城管藍”藍得更規范。
城管執法會涉及到行政處罰的問題,在行政處罰案件中我們一直開展著群眾公議活動。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將案件卷宗材料及擬處罰的初步意見提交給群眾公議團,由群眾公議員們進行獨立評議,并形成公議意見,作為案件最終處理的一項重要參考依據,行政處罰全過程公開透明。目前群眾公議的形式已經推廣為網上群眾公議,這種形式避免了群眾公議員與行政執法部門直接接觸,保障了群眾公議過程和結果公正,這將意味著有更多的群眾能夠參與到案件的公議中來,參與行政處罰案件的群眾公議本身就是一個學法、用法和普法的活動,讓“城管藍”藍得更親民。
在執法和普法的創新工作方面,我們也憑借自建平臺,充分利用依托城市下穿通道打造的“四牌樓黨建文化長廊”,與現有的環衛教育基地構成普法宣傳學習教育主陣地,設立普法欄目;創新舉辦“半月微講堂”讓更多執法者走上講臺,實際參與學法、講法的活動;配合“夜訪萬家行動”貼近群眾,送法送服務,讓群眾更理解我們的城管工作,更了解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特邀法制監督員、媒體監督員、市民監督員等參與到我們的城管執法工作來,親身經歷我們的一線管理和執法活動;創立“廬陽城管在線”微信公眾號,定期開設“以案釋法”小欄目,以實際案例分析、律師說法等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城市管理管什么、什么是違法、違法怎么處罰等等法律常識,讓“城管藍”藍得更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