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優秀范文 復習教案

復習教案賞析八篇

發布時間:2023-03-01 16:24:46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復習教案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復習教案

第1篇

宜以“探究教學”作為本專題內容教學的教學模式,通過師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課題),進行理論探究和實驗探究,最后獲得知識和結論,從而解決問題(課題),是一種學科內綜合的課堂研究性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注重了師生的互動和學生的實踐活動。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能從氯氣的制法遷移應用設計溴的制取,并從氯氣能將Br-、I-氧化為單質Br2、I2的性質設計溴和碘的制備。

(2)學會加碘鹽中碘酸鹽的鑒別和定量測定原理。

2.能力目標

(1)綜合實驗能力(溶解、蒸發、過濾、蒸餾、萃取、分液、氣體制備、滴定)。

(2)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能在較復雜情境中找出與問題有關的信息,提出問題、設計解決方案。

3.情感目標

(1)建立物質二重性的觀點:缺碘和過量碘都會引起甲狀腺腫大。

(2)在實踐(實驗)活動中,體驗合作并分享成功。

三、教學重點

(1)溴、碘單質實驗室制備的設計

(2)加碘鹽中碘酸鹽的定性鑒別和含量測定的實驗設計

四、教學難點

(1)溴、碘單質實驗室制備的設計

(2)加碘鹽中碘酸鹽的定性鑒別和含量測定的實驗設計

五、教學媒體

投影儀和有關實驗儀器

六、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

展示一幅大海圖(上寫大海啊,母親!)

教師導語:

有人說大海哺育了生命,你怎么理解這句話?

學生簡單討論后,教師略為點評。

展示表格:

海水中元素組成與古今人體中所含元素對照表。

教師:

可見海水中元素的組成與古今人體中所含元素的成分相同,且含量相關不大,這是生命來自大海的一個重要證據。從海水中含有的元素可知,海水是無機鹽的寶庫。

一、鹵素單質的制備

問題1、如何從海水中提取食鹽?能否采用將海水蒸干來制得較純的食鹽?

師生討論歸納:

食鹽

海水(蒸發、濃縮、結晶)

食鹽

展示我國古代煮鹽圖。

問題2、如何從食鹽制取氯氣?寫出有關的反應方程式。

師生討論歸納:

工業制法:2NaCl+2H2O2NaOH+Cl2+H2

實驗室制法:2NaCl+MnO2+2H2SO4Na2SO4+MnSO4+Cl2+2H2O

問題3、如何由溴化鈉晶體制取液溴?

師生討論歸納:

工業制法:2NaBr+2H2O2NaOH+Br2+H2

實驗室制法:2NaBr+MnO2+2H2SO4Na2SO4+MnSO4+Br2+2H2O

問題4、用上述第二種方法制備單質溴,請設計一個實驗裝置。

師生討論歸納:

根據下圖實驗,填空和回答問題:

(1)燒瓶中所發生的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裝置(Ⅰ)的燒杯中冷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裝置(Ⅰ)的燒杯中液體的作用是_______。

(2)進行此實驗時,燒瓶內的橡皮塞最好用錫箔包住,用橡皮管連接的兩玻璃管口要相互緊靠,這是因為_______。

(3)裝置(Ⅱ)燒杯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體倒吸,試簡述其原因。

(4)為防止溴蒸氣對橡膠的腐蝕,裝置可作如何改進?

ⅠⅡ

問題3、海洋中的海藻和海帶能從海水中富集碘元素,如何從干海帶中提取碘晶體?

師生討論歸納:

殘渣

干海帶海帶灰海帶灰懸濁液濾液(含I-)含碘的水溶液含碘的有機溶液晶體碘。

萃取,分液蒸餾

思考問題:

(1)上述實驗中用到那些儀器?

(2)萃取劑要滿足的條件是?

(3)如何進行萃取和分液操作?

(4)本實驗的蒸餾中為什么用水浴加熱?

二、加碘鹽中碘酸鹽的鑒別和含量測定

問題4、食鹽為什么要加碘?加碘是不是越多越好?

呈現資料:

碘有極其重要的生理作用,人體中的碘主要存在于甲狀腺內,甲狀腺內的甲狀腺球蛋白是一種含碘的蛋白質,是人體的碘庫。人體缺碘,甲狀腺就得不到足夠的碘,要形成甲狀腺腫(大脖病),我國是世界上嚴重缺碘的地區,全國有4億多人缺碘,碘缺乏病給人類的智力和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婦女嚴重缺碘,征聘的小孩身體矮小、智力低下、發育不全、甚至癡呆。1991年,我國政府向全世界做出了莊嚴的承諾“到2000年在全國消滅碘缺乏病”。

人體一般每天攝入0.1mg—0.2mg碘就可以滿足需要,通過食用加碘鹽是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方法,并不是攝入的碘越多越好,過多的碘也是有害的,易造成甲狀腺功能的減弱,得甲狀腺腫。

問題5、食鹽中加入的碘的成分是什么?如何通過實驗來驗證?

碘晶體(I2)

大膽猜測碘化物(KI、NaI)

碘酸鹽(KIO3、NaIO3)

1.檢驗是否含I2的實驗方案:

(1)溶于水所得溶液是否有黃色?此法若I2含量很少可能觀察不到。

(2)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加入CCl4振蕩,CCl4層是否呈紫紅色?

(3)溶于水所得溶液中滴加淀粉試液是否出現藍色?此法簡單又靈敏。

用(3)方法實驗演示,結論不含I2。

2.檢驗是否含碘化物的實驗方案:

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是否產生黃色沉淀?(此方法中生成的AgCl沉淀會對AgI沉淀中觀察發生干擾)

(2)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CCl4層是否呈紫紅色。

取NaCl溶液和NaCl與KI的混合溶液中分別滴入AgNO3溶液,模擬Cl-存在時對I-鑒別的干擾。

用(2)方法實驗演示,結論不含碘化物。

3.檢驗是否含有碘酸鹽的實驗方案:

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和幾滴淀粉溶液,然后滴加稀硫酸,觀察溶液是否變藍色。

實驗演示,結論含有碘酸鹽。

投影展示一包加碘鹽,閱讀包裝袋中的說明。

問題6、如何定量測定加碘鹽中KIO3的含量?

準確稱量一定質量碘鹽,溶解配制成溶液,加入足量的碘化鉀溶液和稀硫酸,然后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劑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生成的碘。

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I2+2Na2S2O3==2KI+Na2S4O6

實驗演示,含碘量的定量測定。

2001上海:30.為了預防碘缺乏病,國家規定每千克食鹽中應含有40~50毫克的

碘酸鉀。為檢驗某種食鹽是否為加碘鹽,某同學取食鹽樣品428克,設法溶解出其中全部的碘酸鉀,將溶液酸化并加入足量的碘化鉀淀粉溶液,溶液呈藍色,再用0.030mol/L的硫代硫酸鈉溶液滴定,用去18.00mL時藍色剛好褪去。試通過計算說明該加碘食鹽是否為合格產品。有關反應如下:

IO3-+5I-+6H+=3I2+3H2O

I2+2S2O32-=2I—+S4O62-

擴展:

化學放大:對微量的碘化物可利用“化學放大”反應進行測定。其步驟如下:在酸性介質中先用過量Br2將試樣中的I-定量地氧化成碘酸鹽,加熱除去多余的Br2后,加入過量的KI。用CCl4萃取生成的I2(假定萃取率為100%)。分去水層后,用聯氨(N2H4)的水溶液將I2反萃取至水層中(N2H4+2I2=4I-+N2+4H+),再用過量的Br2氧化,除去多余的Br2后,加入過量的KI,酸化,以淀粉作指示劑,用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生成的I2(I2+2S2O32-=S4O62-+2I-),求得I-的含量。

(1)寫出上述過程中未給出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根據有關反應的化學計量數,試分析經上述步驟試樣中1molI-所消耗Na2S2O3溶液的物質的量為多少?

(3)若將上述“化學放大”法進行測定時,準確移取25.00mL含KI的試液,終點時耗用20.06mL0.100mol/LNa2S2O3溶液,請計算原試液中KI的物質的量濃度。

[小結:

本節課研究了氯、溴、碘的制備和加碘鹽的定性鑒別和定量測定,從中我們要學會實驗方案設計的一般方法,實驗基本操作的組合和在新情境中知識的遷移。

第2篇

二明確內容和競賽規則:

內容:第一回合——試試你的觀察力

第二回合——考考你的記憶力

第三回合——測測你的理解力

第四回合——檢驗你的應辨力

競賽總規則:

第一:123小組為紅隊;456小組為藍隊。紅隊與藍隊進行pk。

第二:pk時遵守課堂紀律,紀律分占總成績的×××。

第三:學習知識第

一、比賽結果第二。

比賽的口號:團結、尊重、信任、守紀

三比賽內容:

第一回合——試試你的觀察力

比賽規則:

a必答題,答對一題+1分,答錯一次,本隊可補充一次,補充正確+0××分。完全答錯,不倒扣分。

b搶答題,答對一題+1分,答錯后本隊沒有補充機會,對方隊員可補充,補充正確+0××分。完全答錯,不倒扣分。

內容:

必答題:

a組:

①鄉書何處達?歸雁入胡天。

②秋風簫瑟,洪波踴起。

③蕩胸生層云,絕眥入歸鳥。

④山重水復凝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⑤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b組:

①持節云中,何日遺馮唐?

②路轉山回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③征篷出漢塞,歸雁洛陽邊。

④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生后名。

⑤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搶答題:

①溯游從之,道阻且躋。溯洄從之,宛在水中央。

②剪不斷,是離愁,理還亂,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③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④安得廣夏千萬間,風雨不動安如山,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⑤夜來南風起,五月人倍忙。田家少閑月,小麥覆隴黃。

第二回合——考考你的記憶力

(一)補充上、下句:

比賽規則:

a必答題,答對一題+1分,答錯一次,本隊可補充一次,補充正確+0××分。完全答錯,不倒扣分。

b搶答題,答對一題+1分,答錯后本隊沒有補充機會,對方隊員可補充,補充正確+0××分。完全答錯,不倒扣分。

必答題:

a組:

①幾處早鶯爭暖樹,

②,隔江猶唱花。

③簫鼓追隨春社近,

④,秋天漠漠向昏黑。

⑤曉鏡但愁云鬢改,

b組:

①飛來山上千尋塔,

②,忽復乘舟夢日邊。

③懷舊空吟聞笛賦,

④,拄杖無時夜叩門。

⑤何當共剪西窗燭,

搶答題:

①欲渡黃河冰塞川,

②,愁云慘淡萬里凝。

③蓬山此去無多路,

④,化作春泥更護花。

⑤,衡陽雁去無留意。

(二)詩前4句或后4句,或詞的上片、下片,或整首詩

比賽規則:

此環節全是搶答題,答對一題+4分,本隊可補充一次,補充正確+2分。對方隊員補充正確+2分

①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的上片

②陸游的《游×××村》的前4句詩

③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的下片

④李賀的《雁門太守行》的后4句詩

⑤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整首詩

第三回合——測測你的理解力

比賽規則:

a必答題,答對一題+1分,答錯一次,本隊可補充一次,補充正確+0××分。完全答錯,不倒扣分。

b搶答題,答對一題+1分,答錯后本隊沒有補充機會,對方隊員可補充,補充正確+0××分。完全答錯,不倒扣分。

必答題:

a組:

①我們常說“幾個人在一起,—定有人可作我老師的”可用《論浯》中哪句來表達。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②《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表達對朋友擔憂與思念的詩句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③《春望》中寫出戰火連續不斷,消息隔絕,音訊不至時迫切心情的兩句詩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④《水調歌頭》中道盡千載離人之心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⑤《過零丁洋》中概括詩人被捕前的全部經歷的句子是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b組:

①《次北固山下》表達作者思家思鄉之情的詩句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②《夜雨寄北》中我們常用形容好友相聚,有說不完的知心話,道不盡思念情的詩句是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③《游×××村》中哪兩句意在說明農家酒味雖薄,而好客情意卻十分濃厚。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④《山坡羊·潼關懷古》中極言潼關地勢險要的句子是山峰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⑤《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詩人舍己為人、至死不渝的句子是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搶答題:

①《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蘊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詩句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②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一詩中,運用比喻表現宋朝國勢危亡、個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③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運用比喻、融入議論、表明心志的句子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④范仲淹在《漁家傲·秋思》中表達自己和征人們想家卻又不甘無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⑤《破陣子》最能體現詩人壯志未酬的語句是可憐白發生!

⑥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寫人遷讓人傷心的句子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⑦《關雎》表達了一個男子對一位女子的思慕、愛戀之情,其中被我們常用來形容美貌女子的詩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⑧《蒹葭》中表現季節和時間變化的句子是白露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

⑨陶淵明《飲酒》(其五)中描寫作者悠閑生活的句子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⑩《望岳》中哪兩句寫出作者襟懷之浩蕩,眼界之空闊的主觀感受,反襯出泰山的雄偉壯麗及其感人力量。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第四回合——檢驗你的應辨力

比賽規則:

每小組派一個代表來參賽,紅隊和藍隊各三人?;閷Ψ竭x題,每道題有兩分鐘的準備時間,各隊盡可能的在草稿紙上寫出更多的答案,答題者必須在兩分鐘內說出五句含該字的句子方可獲勝。每答對一句+1分,如果答題方不能回答完整,出題方可以補答,每答對一句+1分。多答有附加分,多答一句加1分。

如:請說出詩句中包含“三”字的句子。

第3篇

識記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回顧鞍鋼和寶鋼兩大鋼鐵企業的區位選擇,加強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鞏固工業地域的形成過程,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①工業的區位選擇、工業聯系、工業分散。②傳統工業區的區位因素、衰落的原因及綜合整治的措施。難點:聯系實際,舉例說明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及發展特點。

三、教學方法

探究式教學法、分析歸納法。

四、教學手段

計算機輔助教學。

五、教學過程

導入:金昌(38°N,102°E)位于我國西北內陸地區,是一個工礦業城市,被譽為我國的“鎳都”。

板書:工業地域的形成和發展

教師提問:在茫茫戈壁上,我們這兒的自然環境如此惡劣,怎么會建設金川公司呢?(答案略)

板書:一、工業區位的選擇 1.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社會經濟因素:運輸、市場、勞動力、政策、科技、動力 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

學生活動:回顧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答案略)

教師講述:不同工業部門生產投入的要素不同,其中少數因素對工業影響較大。主導因素不同,形成不同的工業類型。如:原料、市場、動力、勞動力和技術導向型工業。

板書:2.工業類型(主導因素):原料、市場、動力、勞動力和技術導向型工業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①下列工業部門屬于哪種導向型工業?(印刷廠、面包廠、飲料廠、石油化工廠、電子裝配廠、家具廠。)②鞍鋼、寶鋼的區位條件與主導因素分別是什么?

講述:工業布局的原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

板書:3.工業布局的原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

圖片展示:北京、倫敦鋼鐵工業布局。(工業企業布局深受盛行風向的影響)

學生總結:大氣污染城市工業企業布局的三種情況。(略)

圖片展示:金昌工業企業布局。

板書:二、工業地域的形成和影響

教師講述:以金昌為例說明:工業聯系一工業集聚一工業地域一工業城市。

學生活動:組織學生復習工業地域形成的相關知識,分析討論工業聯系的類型,工業地域按形成的分類。

學生總結:傳統工業區和新工業區兩種工業地域的形成過程。(略)

易錯點提示:①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形成工業城市,發育程度高的工業地域可以進一步擴展為工業城市。②列表對比發育程度高和發育程度低工業地域的特點。(略)

提問:有協作關系的企業都會形成工業集聚嗎?(不會,也可以形成工業分散。)

學生活動:①福特汽車產生工業分散的原因是什么?②福特汽車公司遍布全球,形成跨國公司,根本目的是什么?③福特汽車公司為何有意向在南京規劃建設汽車組裝廠?

過渡:從歷史發展來看,金昌屬于哪種性質的工業地域?(傳統工業區。)

展示地圖:世界和我國工業分布范圍。

學生活動:①美國“硅谷”、意大利新工業區、德國魯爾區及我國東北部遼中南工業區屬于新工業還是傳統工業區?在地圖上指出其分布的地區。②指出傳統工業、新工業區在我國分布的地區。

過渡:對我們金昌有借鑒作用的工業區是哪兒?

板書:三、傳統工業區――德國魯爾區

教師講述:德國魯爾區發展的區位條件、衰退原因和整治措施。

練習鞏固:讀圖完成問題。(題略)

第4篇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生物圈中的人綜合復習

學科

生物

學段: 初中

年級

八年級

教材

書名: 《生物學》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教學設計參與人員

 

姓名

單位

設計者

張晗

北京市第十五中學

實施者

張晗

北京市第十五中學

指導者

潘青

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

課件制作者

張晗

北京市第十五中學

其他參與者

 

 

 

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通過分析“糖類物質”參與生命活動的過程,描述人體幾大系統的結構,概述各系統的功能。

(2)構建人體內生命活動的知識網絡。

2.能力目標

(1)應用生物學知識解釋生活實踐中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認同人體是一個協調配合的統一整體。

(2)確立局部與整體觀、結構與功能觀。

 

教學過程(表格描述)

教學環節

主要教學活動

設置意圖

一、導入

【講述】生物圈中的人是初中生物學中十分重要的一個主題。

【講述】關于人體各部分的結構與功能,讓我們從“糖”的經歷說起。

明確本節內容在初中生物學習中的重要地位。

導入內容。

二、復習內容

1.消化系統

【講述】“糖”從口入。主食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吃饅頭時我們通常會感覺到甜味。

【展示】探究饅頭在口腔內的化學變化

【講述】淀粉在口腔中初步分解為麥芽糖

【展示】消化系統結構

【講述】麥芽糖進一步經過的結構與消化過程。

【展示】三大營養物質消化曲線

【講述】三大曲線對應的營養物質;三大曲線均在小腸處迅速減少,說明小腸是消化的主要器官。

【展示】小腸皺襞及絨毛結構

【講述】小腸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通過淀粉的消化過程復習消化系統的結構與功能。

2.循環系統

【講述】小腸絨毛周圍毛細血管吸收葡萄糖

【展示】毛細血管結構

【講述】毛細血管利于進行物質交換的特征。

【展示】葡萄糖被吸收后所經過的血液循環路徑

【展示】心臟結構圖

【講述】心臟由肌肉組成,肌肉的收縮為血液循環提供動力。

【講述】葡萄糖運輸至全身各級毛細血管處將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進入細胞。

【展示】呼吸作用反應式

【提問】呼吸作用的氧氣來源?

通過葡萄糖在血液中運輸的過程復習血管、心臟的結構特征及血液循環路徑。

3.呼吸系統

【展示】氧氣進入組織細胞的步驟

【展示】膈肌收縮舒張狀態圖

【講述】膈肌運動導致氣體進出的原理。

【展示】呼吸系統結構

【講述】呼吸道對氣體的處理作用

【展示】肺泡結構

【講述】肺泡利于氣體交換的結構特征。

【展示】紅細胞結構

【講述】紅細胞利于運輸氧氣的結構特征。

【展示】氧氣通過血液循環進入組織細胞參與呼吸作用的途徑。

通過復習氧氣進入細胞的過程,將循環系統與呼吸系統的結構與功能進行聯系。

4.神經系統

【講述】細胞呼吸作用產生的能量可以用于運動等過程。

【講述】運動形成過程

【講述】神經系統對運動有調節的作用。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展示】反射弧結構

【展示】神經系統的組成

【講述】神經系統對運動的調節過程。

【講述】神經系統對其他生命活動的調節過程。

體現神經系統對生命活動過程的調節作用。

5.內分泌系統+泌尿系統+免疫系統

【講述】葡萄糖進入血液后即成為血糖。

【展示】正常人餐后血糖濃度變化曲線。

【講述】進食后,隨著葡萄糖的吸收,血糖濃度增加。一段時間后,血糖濃度降低,這是胰島分泌的胰島素發揮了降血糖的作用。

【展示】胰臟結構模式圖

【講述】胰島是內分泌腺,無導管,分泌的胰島素直接進入毛細血管中。胰島素是激素的一種,多種多樣的激素也參與著生命活動的調節。

【講述】若胰島素的分泌不足,則可能會出現尿糖。

【展示】泌尿系統結構、腎單位結構

【展示】血漿、原尿、尿液成分表

【講述】糖尿的形成過程

【講述】治療糖尿病的有效方式是注射胰島素。

【講述】初期使用動物來源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時,常常容易引發過敏反應,這是因為機體將外源胰島素作為抗原,啟動了特異性免疫的過程導致的。

【展示】特異性免疫過程

以糖尿病的形成與治療為線索復習三大系統的結構與功能。

三、總結+練習

【展示】本節課知識網絡圖

【講述】本節課我們以“糖”在體內的軌跡和歷程為線索,完成了如此復雜的一張知識網絡圖,當然我們清楚的知道,人體的復雜程度還遠不僅于此。

【講述】人體內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各個結構層次緊密配合。

【講述】人體是協調統一的整體。

習題

第5篇

1.使學生理解、掌握四則運算的五大定律和兩個性質。

2.掌握積、商的變化規律。

3.能運用這些定律、性質和規律進行簡便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運用定律、性質和規律進行簡算。

教學難點

如何“靈活”運用。

教具與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判斷牌、選擇牌。

教學過程設計

(一)揭示課題

提問:“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在學習整數四則運算時,已經學過了哪些運算定律?哪些運算性質?”(指名回答)

(板書)

加法交換律減法的性質

結合律

乘法交換律除法的性質

結合律

分配律

很好,今天我們就來復習這些定律和性質及其應用。(板書:四則運算的定律和性質復習)

(二)復習五大定律

1.提問:這些定律用字母怎樣表示?用語言怎么敘述?(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字母公式。)

2.判斷下面應用運算定律的過程有沒有錯誤,沒錯舉“√”,有錯舉“×”,并指出錯誤所在,改正過來。

投影出示:

(1)(43+25)×4=43×4×25×4

(2)(700+1)×68=700×68+68

(3)153×(220+57)=153×220+57

(4)45+(54+55)=54+(45+55)

(5)63×8+37×8=(63+37)×(8+8)

3.小結:我們運用這些定律時要注意正確。

(三)復習兩大性質

1.提問:我們還學習了哪些運算性質?你能把它們用字母表示出來嗎?說說它們表示的意思。(學生邊說老師邊板書。)

減法運算性質:a-(b+c)=a-b-c

除法運算性質:(a+b)÷c=a÷c+b÷c(c≠0)

強調除法性質中的a,b都要能被c整除,且除數c不能是0。

2.做一做:在等號后面的橫線上填數,里填運算符號。

(1)157-(27+68)=157-27_________

(2)3214-537-463=3214-(537463)

(3)(945+63)÷9=945÷________63÷

(4)156×102=156×(100_______)

指名一人做膠片,其他同學做印好的練習片子,然后投影說結果,并說明根據什么性質。

(四)積、商的變化規律

1.提問:我們在學習多位數乘、除法時,還學過積、商的哪些變化規律?誰還記得?

(1)投影:在乘法里,如果一個因數擴大10倍,另一個因數不變,那么積就________倍;如果一個因數縮小100倍,另一個因數不變,那么積就________倍;或者,一個因數擴大10倍,另一個因數縮小10倍,積________。

想一想:這是什么道理?(是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具體體現。)

投影說明:

(a×10)×b=a×10×b=a×b×10=(a×b)×10

(a÷100)×b=a÷100×b=a×b÷100=(a×b)÷100

(a×10)×(b÷10)=a×10×b÷10

=a×b×10×10=(a×b)×1=a×b

(2)投影回答: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___________擴大(或縮小)___________的倍數,_______________。

問:你能聯系乘、除法的關系和乘法運算定律來說明其中的道理嗎?(根據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關系,這也是乘法運算定律的具體體現。)

說明:整數四則運算的定律和性質,對小數四則運算同樣適用。(只有除法的性質略有變化,a,b都要能被c除盡。)

2.練習。

口答:

(1)一個因數擴大100倍,另一個因數擴大10倍,原來的積就____________倍。

(2)把除數擴大100倍,要使商不變,被除數應該____________倍。

(3)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適當的數,里填運算符號。

①3.6+0.85+6.4+0.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4.53-1.64-0.36=_____(______0.36)

③7.8×5.3+7.8×4.7=______(__________)

④4.2÷0.7+2.8÷0.7=(____________)______

(五)課堂總結

我們掌握四則運算的五大定律和兩個性質主要是為了應用,使計算簡便,而且要靈活運用。

(六)課堂練習

1.選擇題:(投影出示,學生舉選擇牌。)

(1)被減數不變,減數增加5,得到的差[]。

①增加5

②減少5

③不變

(2)對于25×48,小明想了以下幾種計算方法,分別應用了()知識。

25×48=25×(40+8)=25×40+25×8=1000+200=1200

應用了()知識。

25×48=25×(6×8)=6×(25×8)=6×200=1200

應用了()知識。

25×48=25×(50-2)=25×50-25×2=1250-50=1200

應用了()知識。

25×48=(25×4)×(48÷4)=100×12=1200

應用了()知識。

①積的變化規律②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③乘法結合律④乘法分配律

⑤乘法交換律

追問:哪種最簡便?

2.簡算,在片子上完成,指名兩個同學用膠片做。

①1.25×2.5×64×5

=1.25×2.5×(8×8)×5

=(1.25×8)×(2.5×8×5)

=10×100=1000

②5.8÷0.7+0.42÷0.07+40÷7

=58÷7+42÷7+40÷7

=(58+42+40)÷7=140÷7=20

集體在投影上訂正。

(七)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上得很好。在今后的學習和實踐中要注意應用我們所學過的定律和性質,使計算簡便,提高效率。

第6篇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加深對面積含義的理解,進一步形成面積單位實際大小的表象,能根據實際情況選用適當的面積單位,知道相鄰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常用的面積單位換算,理解并掌握長、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推導過程,會計算長、正方形的面積。

2、通過整理知識點,建立面積知識之間的聯系即建構面積的知識網,發展歸納、概括能力。在討論、歸納整理的活動過程中,樹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3、能利用所學的面積知識解決面積計算中的鋪地磚問題,養成學數學、用數學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整理學過的面積知識,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識結構,并能解

決面積計算中的鋪地磚問題。

教學難點:在整理中構建面積知識之間的聯系,正確地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學具準備:課件、小方片、面積單位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明確復習目標

師:同學們,我們學習了面積的有關知識,今天這節課讓我們一起系統地整理和復習一下。

板書課題:面積的復習

同學們想一想關于面積我們都學過哪些知識?(生說師板書)

二、回顧整理,建構知識體系

(1)什么是面積: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

(2)面積單位及換算

師:你能說出關于面積單位的哪些知識?

①面積單位有哪些?

②面積單位是怎樣規定的?

③哪些物體的面積大小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④相鄰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你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3)

面積的計算及應用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如何推導?

三、鞏固基礎

深化理解

師:看來關于面積的知識點同學們已經整理的很好了,那么我們就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實際中的問題吧!

第一關估一估

圖①的面積是2平方厘米,請估一估,圖②和圖③的面積各是多

少?①

第二關算一算

2.下圖是一塊貼了正方形瓷磚的墻面。每塊正方形瓷磚的邊長是4分米,這塊墻面的面積是多少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

第三關想一想

3.長6分米、寬4分米的長方形彩紙,可以剪成多少個邊長為2厘米的小正方形?

4.我們班宣傳板上要張貼優秀繪畫,宣傳板長18分米、寬10分米。每張繪畫作品邊長3分米,一共可以貼幾張呢?

第7篇

數的認識教學設計

窗體底端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65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復習加深對整數、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理解,進一步明確有關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體會整數與小數、小數與分數、分數與百分數的內在聯系。

2、讓學生體會到數在刻畫現實世界中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方面的價值。

3、發展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分數和小數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整數、小數和分數之間的聯系

設計理念:通過對學生已有認知的引入,呈現新的研究對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增強用數表達和交流信息的意識及能力,發展數感。提供有趣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體會了數學知識的生動有趣,體驗數學的樂趣。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整理與反思

1、我們學過了哪些數?舉例說明

2、回顧整數的意義

(1)追問:-1、-2…是整數嗎?

判斷:

A、自然數都是整數

B、整數就是自然數

C、負數比0小

D、負數都是整數

(2)排出整數的數位順序表,個級、萬級、億級各包括哪幾個數位?每個數位上的計數單位各是多少?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填空:()個一千是一萬;一億里面有()個千萬;320000是由()個萬組成的;49個億、49個萬個49一組成的數是()。

3、回顧分數的意義個

(1)你能想到哪些用分數表示信息的例子?

(2)誰來說說分數的意義?你對單位“1”是怎樣理解的?

(3)什么是分數的基本性質?應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可以解決哪些問題?

填空:(1)把8個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個桃,每份是8個桃的()()?。(2)某班學生中,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6:5,男生占全班人數的()()?,女生占全班人數的()()?。

4、回顧小數的意義

(1)舉例什么樣的數是小數?你認為小數與分數有怎樣的關系?

(2)小數的性質是什么?

5、回顧百分數的意義

(1)你能想到哪些用百分數表示信息的例子

(2)百分率、百分比

整數、小數、分數和百分數

負整數

說出錯在哪里,怎樣改正比較合理。

學生獨立完成

學生交流

二、練習與實踐

1、完成83頁的第1題

(1)學生填寫在書上

(2)你是怎么想思考的?

0.5=12

2、3.7元=()元()角

0.45時=()分

4000千克=()噸

200秒=()分()秒

3、完成84頁的第3題

先說說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指出:“23:00”不表示數量的多少

3、課后完成84頁第4題

說說每題中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是怎樣劃算的?

“1311”“08”“012”“A5128766”“06”“225548”“0523-3651193”等是編號,其余都是數。

第8篇

[關鍵詞]復習課學案導學;必要性;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03-0065-01

“學案”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編寫的供學生課外預習和課內自學用的書面的學習方案?!皩W案導學”實質是以“學案”為載體、“導學”為手段的一種教學模式。它以學生為主體,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我發現、自我解決,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初中思想品德復習課中實施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一)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能夠適應復習課的要求

學案導學可以幫助學生重新明確學習目標、學習的重難點,通過整理考點知識,架構思維導圖,提升學生對復習內容的認知水平,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通過梯度化的問題、練習題的設計,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自助餐式的學習素材,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能夠彌補傳統教案教學的缺陷,實現因材施教

學案是由教師設計,在教學過程中發放給學生,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的教輔工具,有利于達到師生雙向交流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教案教學模式的弊端。而且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是在教師可掌控的范圍內,把一部分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自己想學,并明確自己要學什么,實現了最大限度的因材施教。

二、初中思想品德復習課中運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存在的問題

1.學案設計教案化

學案的設計是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基礎,但是有些教師搞不清教案與學案的區別,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設計,設計的內容過于傳統,完全就是教案的翻版或是教案與學案的混合體,根本體現不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改理念。

2.導學過程形式化

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實踐過程中,有些教師制作的學案不符合設計要求,或者不能堅持在課堂教學中長期使用,只是在公開課時充充門面,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有些教師存在不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盲目采用活動導學的現象,探究得不夠深入,導致學案設計的活動走過場,流于形式;有些教師在設計學案時將“知識問題化”誤解為“知識習題化”,結果把課堂變成學生對照課本合作找答案,師生對答案的場所。

(二)對策建議

1.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觀

初中思想品德復習課是一種綜合能力要求很高的課型,并不是簡單的復述課,課堂的主角依然是學生,整個復習過程是師生共同交流、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復習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實現兩個轉變:一是“師本”向“生本”的轉變,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做到相信學生、解放學生、依靠學生、發展學生;二是“教本”向“學本”的轉變,做到以學定教、以教導學、以評促學、自學為主。

2.教師應提升學科素養,勝任“導師”的角色

導學是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教師通過創設情境、點撥啟迪、評價提升等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扮演編劇和導演。要勝任“導師”的角色,教師需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涉獵各領域的知識,增強對課程資源的理解、開發和整合能力,不斷提高將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有機結合的能力,以及對課堂的駕馭能力。

3.把握學案編制的原則,設計高水平的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