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10 14:55:55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年度自我評價總結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關鍵詞:上市公司 內部控制 信息披露
一、引言
上市公司披露有效的內部控制信息能夠幫助企業克服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從而提高市場效率,促進企業更好地發展。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企業向信息使用者提供自身內部控制運行狀況的信息,投資者也能從披露的信息中對公司經營情況有所了解。因此國內外對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都十分重視。上海市不僅是中國第一金融中心,還是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貿易中心。上海地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現狀如何是本文要研究的問題。
二、上海地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現狀
目前上海地區上市公司數量較大,2012年在滬深兩市公開發行A股的上市公司共有197家,將上海地區全部上市公司作為樣本進行分析難度較大,所以本文采用隨機抽樣法選取了上海地區各行業80家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這80家樣本涵蓋了各行業的上市公司。
(一)披露的總體情況
本文分別對 2012 年上海地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披露情況以及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意見的披露情況進行研究。
表1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披露情況統計表
從表 1可以看出,雖然《上交所指引》2006 年 7 月就開始實施,較《深交所指引》早一年,但2012年滬市上市的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的披露情況并不理想。2012年滬市的上市公司披露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的公司數比例為88.14%,而在深市主板上市的公司披露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的公司數比例達到了100%。
表2 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意見披露情況
表2中可以看出,指引中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意見的披露規定,在大部分樣本公司中雖然得到有效的執行,但是披露水平并不高,滬市披露比例為74.58% ,深市為 66.67%,兩市的合計披露比例則僅為 72.5%。綜上所述,在我國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關規范規定中,還需要對會計師事務所對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審計意見的披露的相關條款進行深層次的調整和完善。
(二)披露的形式
經過上文的分析發現,雖然2012年大部分上海地區上市公司都對內部控制信息進行了披露,但部分公司在進行披露時并未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有些公司僅僅對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進行了披露,有些則只披露了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意見。因此,本文通過分析,將上海地區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控制信息披露的形式分為三種情況進行分析。即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以及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意見同時披露、僅披露自我評價報告和僅披露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意見三種情況。表3為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內容統計表。
表3 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內容統計表
由表3可以看出,在樣本公司中,已進行了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公司占絕大部分,僅披露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的公司不多,僅有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意見的公司也很少,較多樣本公司選擇同時披露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意見。
三、結論
本文對上海地區上市公司2012年度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現狀進行了分析,從而得出以下結論:從總體情況來看,我國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關規定在上海地區上市公司中得到有效的執行。雖然深滬兩市上海地區上市公司大部分都進行了內部控制信息披露,但其中一部分公司的披露并未按照指引進行,存在一定的隨意性。根據相關指引的要求,上市公司應將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和會計師事務所對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的審計意見與年度報告的同時披露,但是真正按照規定披露的公司只占樣本總數的70%,其他公司僅披露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或是只披露了會計師事務的審計意見。
參考文獻:
[1]雷鳴.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影響因素實證分析[J].財會通訊, 2011(02):99-101.
一、實施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的背景及必要性
為了進一步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我國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于2008年5月聯合下發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通知,要求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并鼓勵非上市的大中型企業執行。通知明確要求企業應當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自我評價,披露年度自我評價報告,并可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審計。2010年4月上述五部委又根據《基本規范》印發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規定自2011年起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起在國內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并擇機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施行,也鼓勵非上市大中型企業提前執行。因此,無論是國際形勢、國內要求,還是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企業當前開展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工作顯得尤為緊迫和必要。
二、由內部審計部門組織實施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的依據
根據《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規定,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應當結合內部審計監督,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監督檢查,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應當按照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程序進行報告: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內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權直接向董事會及其審計委員會、監事會報告;企業應當結合內部監督情況,定期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自我評價,出具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
三、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工作的具體開展
(一)評價工作目標
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是一個涉及公司治理、財務管理、業務流程控制等眾多方面的系統工程,也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革新的動態過程。內部控制評價的工作目標就是通過測試評價發現內部控制缺陷,從而提出改進建議,達到揭示和防范風險的目的。
(二)評價工作準備
1.制定評價工作方案,組成評價工作組。
2.組織召開被評價單位負責人會議,布置與會單位及時提供評價所需的制度文件、業務流程及相關記錄等書面資料。
(三)評價工作實施
1.評價工作組應根據各單位提交的書面資料,運用查閱、調查問卷、個別訪談、專題討論等方法,對企業內部控制五要素的總體情況進行初步評估。
2.評價工作組應對需重點評價的業務事項設計相關的調查問卷表,并將調查表及時發放給相關部門人員填寫,要求其在規定時間內提交。評價工作組應根據調查表的匯總結果確定下一步需測試和評價的重點環節,并通過個別訪談、專題討論、檢查記錄、抽樣、重新履行等方法進行具體的測試與評價。
3.評價工作組應根據現場測試與評價情況,規范編制工作底稿,并與被評價單位負責人交換評價初步結果及意見,要求被評價單位制定內控缺陷的整改計劃。
(四)評價報告編制
1.內部審計部門應對評價工作組編制的工作底稿進行匯總和復核,復核內容主要包括:①根據評價工作方案及評估情況,復核現場評估范圍是否完整,有無重大遺漏。②全面復核或抽查評估底稿,檢查評估程序是否完整,評估方法和樣本量是否符合評估質量要求,評估工作記錄是否清晰,底稿是否規范等。③復核現場評估結論是否恰當,是否有充分可靠的評估證據做支撐;對于內控缺陷的認定與判斷是否正確,缺陷潛在負面影響的分析是否充分、適當,缺陷認定的標準是否前后期一致等。④復核內控缺陷的整改計劃是否具體可行,責任部門或責任人是否落實。⑤復核現場評價結論是否均經被評價單位負責人簽字認可,有無相關的特別說明。
2.內部審計部門應根據復核結果,編制內控自我評價報告初稿,報告內容應包括:①董事會對內部控制報告真實性的聲明,即聲明董事會及全體董事對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保證報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②本次自我內控評價工作概況,包括組織形式、評價時間、評價范圍、評價方法、實施過程、匯報途徑等。③內部控制評價的依據,說明企業開展內部控制評價工作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如評價遵循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等。④企業內部控制五要素的總體情況及評價結果(分別表述)。⑤本次重點評價業務事項的運行情況及評價結果(分項表述)。⑥內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問題)及擬采取的整改措施,包括企業內部控制缺陷認定的標準,并聲明前后期的一致性;內控缺陷的類別(財務報告缺陷或非財務報告缺陷;重大、重要或一般缺陷);擬采取的具體整改措施及預期效果等。⑦內部控制有效性的結論。對于不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形,企業應作出評價期末內部控制有效的結論;對于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形。不得作出內部控制有效的結論。
3.內部審計部門負責人應就內控評價報告的主要內容向經理層或董事會匯報,評價報告初稿經企業經理層審核、董事會審批后確定。
4.評價報告報經董事會或類似權力機構批準后應及時對外披露或報送相關主管部門。其中上市公司年度內控評價報告必須向社會公開披露,接受社會監督,為投資者和社會公眾決策提供依據;非上市企業的內部控制評價報告須按規定報送財政等監督部門,接受政府的監督檢查。
四、內控評價后續事項
1.被評價單位如存在內部控制缺陷,應嚴格按照既定整改方案進行后續整改,整改方案一般包括整改目標、內容、步驟、措施、方法和期限等,整改期限超過一年的,還應在方案中明確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以及對應的整改工作任務等。被評價單位應定期將整改方案實施情況向內部審計部門或經理層報告,對于未按整改方案規定期限實施整改的應說明理由及下一步擬采取的措施。
一、開展學校發展性評價的目的
開展學校發展性評價要以國家教育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為準繩,以《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26號)精神為指導。
開展學校發展性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以指導學校制訂發展規劃為起點,監督規劃實施過程為基礎,評價學校規劃達成度為重點,努力構建以實施素質教育為核心、學校自評和外部評價相結合、學校自主發展與行政監督指導相統一的學校評價機制,促進學校自主、持續發展。
開展學校發展性評價要充分尊重學校依法自主辦學的主體地位,促進建立完善的現代學校制度,增強學校可持續發展能力,形成學校自我約束、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內在機制,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二、學校發展性評價應遵循的原則
(一)發展性原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用先進的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引領學校遵循教育規律,堅持依法辦學、規范管理,尋找自己的發展方向和目標。發展性評價強調縱向比較和過程評價,注重將學校發展需求與社會、學生的發展需求緊密結合,積極引導不同水平的學校在推進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形成辦學特色。
(二)主體性原則。評價要充分發揮學校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全校教職工的參與,激活學校發展的內在動力,構建起自我評價機制,促進學校進一步增強自我反思、自我調控、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能力。
(三)合作性原則。評價強調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督導部門與學校、學校內部的評價者與評價對象建立起互相信任、密切合作的工作關系,形成平等合作、相互協商、共同研究的氛圍。學校發展性評價需要社區、家長、學生的合作與參與,并將評價方案、評價結果通過適當的途徑向全校師生和社會公布,形成校內外的參與意識和監督機制。
(四)適當性原則。評價以承認學校發展的差異性和多樣性為基礎,評價重點、標準、方法因校而異,引導學校在基礎階段目標實現后向更高階段發展,從而促進學校不斷提高,逐步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
(五)激勵性原則。評價要注重對學校發展的縱向比較,鼓勵學校在原有基礎上不斷進步,讓學校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把評價作為學校發展的需要和動力。同時,把發展性評價與對學校的考核和校長任期目標考核有機結合起來。
三、學校發展性評價的指標設計
學校發展性評價指標由“基礎性指標”和“發展性指標”兩部分組成。
“基礎性指標”是根據國家的教育方針、法律、法規和我省有關規范要求制定的,體現了學校基本條件、學校管理和辦學基本要求等方面,具有法定性和統一性。
“發展性指標”是由學校依據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根據自身發展的不同階段和辦學特色選擇提出。教育督導部門應通過督導評價,指導學校努力實現有關選定的發展性目標。
四、實施步驟
(一)制定發展規劃
各地教育督導部門要組織學校進行發展性評價的目的、意義及方法的培訓。學校根據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點和自身實際,發動教職工參與制定學校發展規劃和分年度實施計劃;教育行政部門及教育督導部門組織有關人員和專家指導所屬學校修訂、完善發展規劃。學校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目標須經教代會通過并在學校公布。
學校發展規劃原則上應與校長的任期相一致。
(二)實施規劃
學校將發展規劃中的總目標分解成年度工作目標,并將年度工作目標設計為評價指標,分別落實到部門和責任人進行實施。學校要定期了解實施情況,教育督導部門、責任區督學也要定期或不定期對學校的實施情況進行隨訪指導。
(三)提出形成性評價(年度評價)
學校自上而下組織教職工開展自評,并在總結、反思的基礎上撰寫階段性自評報告;教育督導部門在學校自評的基礎上,研究信息資料分析,和責任區督學一起對學校的階段性自評報告進行認定,并向學校進行反饋,幫助學校進一步改進工作。
(四)確定終結性評價
終結性評價由學校對發展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價,形成自查自評總報告。在此基礎上,教育督導部門組織督學對學校發展規劃的實施進行終結性評價,撰寫督導報告,并向學校公布評價結果。學校在綜合自我評價和督導評價的基礎上提出自身改進措施并制訂新一輪的發展規劃。
(五)評價結果的運用
由教育督導部門將各校發展性評價結果以書面形式送同級教育行政部門,作為學校年度工作考核、校長任期工作目標考核、任免、獎懲和評先評優以及績效工資總量核定、分配的重要依據。
五、工作要求
2009年,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學校發展性評價”工作,各市、縣(市、區)要根據本地特點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并選擇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學校開展學校發展性評價,爭取三年內在所有的學校開展發展性評價工作。
各學校要重視學校發展性評價工作,建立學校實施發展性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認真組織教職工學習領會發展性評價的目的意義、現代教育評價理論和操作規程。要依據基礎性指標和發展性指標等要素,科學制訂體現現代教育理念和辦學思想,體現教育改革和發展要求,體現學校、教師、學生共同發展的學校發展規劃和分年度計劃目標。要建立規劃實施的目標責任制,把年度工作目標的完成情況列入教師的年度考核,增強教職工的主體意識和實施能力,提高規劃目標的達成度。要把自評作為促進學校依法自主辦學和促進教師與學生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作為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和校本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建立學校發展規劃的階段自評制度,準確設定自評標準,嚴格規范自評程序,實現診斷、整改、提高的自我完善機制,形成學校自我評價與外部評價互動的教育督導評價機制。
目前,學校自我評價作為一種重要的學校評價類型,已經在實踐中被廣泛采用,其理論研究也在逐漸走向深入。學校自我評價對促進學校發展的作用已經在北京等地的實踐中得以印證。所以,從實踐中歸納和概括出學校自我評價的作用,分析其產生的外部環境條件和內部機制,對把握評價設計和實施的目的和條件,讓更多學校進一步有效運用學校自我評價,充分促進學校發展,將起到積極的影響。
一、相關概念分析
(一)"作用"的概念
"作用"是指事物在一定外界環境與條件下,與它事物發生聯系,對它事物產生的影響與效果。[①]全面理解"作用",需要掌握以下要點:一,事物的作用是外顯的,通過一事物對它事物產生的影響與效果顯示出來;二,一事物之所以能對它事物產生作用,是與它的功能結構分不開的,事物的結構決定它的功能,事物的功能決定它的作用,一事物功能的發揮,就產生作用;三,一提到作用,就離不開產生影響和效果的對象。事物的作用,按其發生的相互關系可分為作用與反作用,按其產生影響與效果的方向可分為正作用與副作用,按其影響的程度可分為直接作用與間接作用等。本文只討論積極的、正面的影響與效果,即正作用。
(二)"教育評價作用"的概念
在"作用"概念基礎上,把施加影響的事物確定為教育評價,就可以理解"教育評價作用"。"教育評價作用"是指教育評價活動對評價對象產生的影響和效用。[②]所以,教育評價作用是通過評價活動與評價結果實現的,它產生于被評價對象,而且它的產生需要一定的外部環境與條件。目前,《教育評價辭典》(1998)已經概括出教育評價的作用大致可分為三種:保證教育目標的實現;使教育系統的運動處于令人滿意的狀態;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③]
"教育評價作用"與"教育評價功能"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教育評價功能"指教育評價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對教育對象產生影響或變化的功效與能力。[④]教育評價功能由教育評價系統內在機制決定,是一種潛在的功效與能力;教育評價作用是教育評價潛在功效與能力的實現,是教育評價功能的外現形式。所以,教育評價的功能和作用本質上都是由評價的結構決定的。教育評價功能問題涉及教育評價的指導思想、人們的教育觀念與教育思想等,對功能的研究更多是從理論上進行分析;而對作用的研究,則要關注功能發揮的條件、目的、效果,更多是從實踐層面進行歸納和概括。教育評價的功能分導向功能、改進功能、指揮功能、教育功能、預測功能、鑒定功能、交流功能、激勵功能和管理功能等,這些功能的發揮就產生了診斷作用、標準作用、反饋作用和改進作用等。
(三)"學校自我評價作用"的概念
學校自我評價作用是教育評價作用的下位概念,目前還沒有以概念形式明確提出來,但對它的分析更多側重在"自我評價"上。自我評價是指"評價主體自己依據評價原理對照一定的評價標準主動評價自身的評價類型"。[⑤]趙必華認為:學校是發展的主體,應該而且必須是評價的主體;學校自我評價是以學校內部自評組織為主體,建立相應的學校內部自評機制,對照自我設定的評價標準對學校發展狀況作出價值判斷的過程。[⑥]所以,學校自我評價作用是指學校自我評價對學生和教師以及學校辦學管理與教育教學產生影響或變化的功效與能力。
廣義的自我評價包括教師對自己工作的總結,部門負責人對本部門工作所做的自我檢查,狹義的自我評價特指那些嚴格按照與他人評價相同的標準所進行的評價。所以它既可以是集體自評,也可以是個體自評;既可以是綜合評價,也可以是單項評價。自我評價的過程就是自我診斷、自我反思、自我調控、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過程,外界的行政力量應該盡少干預。自我評價的優點是不受時間和場合的限制,靈活省力,耗資較少,可連續操作,作用深遠、效果持久;缺點是客觀性不足,還可能激勵性不夠。自我評價一般在他人評價之前,或穿插在他人評價過程中進行,用以證實或完善他人評價的結果,而且要與外部評價、專家評價配合使用。學校自我評價的主體可以包括干部、教師、學生和家長,評價主體對學校各方面工作的評價,比如學校辦學、管理、教學的評價,校長評價、教師評價、學業成就評價,校內考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學校發展規劃評價、學校德育評價、體育衛生工作評價等都是學校自我評價的不同內容和類型。所以,學校自我評價的對象既可以是某一類角色的群體或個體的人,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的工作。學校自我評價的不同評價主體、評價內容、評價標準、評價類型、評價特點決定了評價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本文分析的著眼點在于評價對學校發生的影響或效用,而不是從不同的評價類型等角度進行分析。
二、學校自我評價的作用分析
學校自我評價在實踐中發揮了教育評價的診斷、標準、反饋和改進等作用,具體對于學校發展來講,則體現為促使學校全面認識自我,衡量學校各項工作的水平,監控學校發展過程,激勵學校改進,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可持續發展與自主發展。當然,不同類型自我評價的作用是不同的,而且通常某項或一系列的自我評價活動既可能獨立地進行,也可能為配合學校的具體工作(如衛生達標檢查)配套進行;再考慮到自我評價本身既要經過一個過程,又要有結果反饋環節,這些都使得某一項自我評價活動的作用是多元的,而且交織在一起,還可能對不同評價對象的作用有所區別。實踐中,有些作用雖說是間接的,比如自我評價作為一種手段加強了學校管理,但這項作用很重要。總的來說,學校自我評價具有以下幾種主要作用。
(一)促使學校全面認識自我
學校自我評價,通過校內不同角色人員對學校各方面工作的認知對比,可以使學校更客觀全面地認識自己,把握學校工作現狀,分析優勢和問題,挖掘學校的潛力和存在問題的原因。實踐中很多學校把全面體檢式自我評價的結果作為學校制定發展規劃的依據,也有學校在具體的單項工作中采取自我評價進行診斷。自我評價能否使學校全面認識自我,取決于是否有正確的評價指導思想、是否掌握充分可靠的評價信息、是否科學客觀地分析評價信息、教育工作中的問題能否準確發現及是否找到存在問題的根源。
比如,北京市教委委托的基礎教育階段學校發展評價及數據庫建設項目所開展的中小學校評價通過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讓學校對比自身內涵發展的條件性內容(學校干部、教師、學生及家長基本情況)、過程性內容(干部隊伍、教師隊伍、德育、教學、體育衛生、心理健康、校園文化、資源管理等八個方面工作現狀)和結果性內容(四類主體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水平的滿意度)的變化情況,評價學校發展的程度。該項目以突出主題的各種問題設計問卷,搜集四類評價主體(學校干部、教師、學生和家長)對學校各方面工作的評價信息并得出評價結論。例如北京市第一一四中學從調查中發現[⑦],在對"學校干部分工明確、團結協作"方面,所有干部和93.0%的教師認為是"很符合"和"比較符合",對"干部能帶領我們不斷提高辦學水平"認為"很符合"和"比較符合"的教師各占49.1%,這樣的自我評價數據使學校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即學校干部隊伍在校長帶領下,求新、務實、勤奮,精神面貌好,開拓進取及團隊精神都很強,學校干部、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校內外人員的充分肯定。再比如,該校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水平現狀的評價數據顯示,教師對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滿意度比干部評價、學生自評和家長評價都要低,而且低的幅度很大。經過對教師的發展環境和待遇、生源質量等方面的分析,該校認為最根本的還要從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上找原因。針對教師如何看待學生的問題,該校明確提出以人為本,以課改為契機,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的教學改革總體思路,學校就此申報了"人性化教與學和初中教學質量相關因素研究"的區級"十一五"規劃課題,并在學校《三年規劃》中,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提高學校教科研水平,使教科研工作落實在提高辦學質量和師生共同發展上"的目標。事實證明,學校各項工作的責任部門在分析來自四類主體評價信息的差異時,得出很多有價值的結論,使得學校能夠全面認識自身各方面工作現狀。
(二)衡量學校各項工作的水平,監控學校發展過程
學校自我評價作為評量學校教育狀況的尺度或準則,能夠衡量學校是否已達到規定標準,區分學校整體或某方面工作的優劣程度,這是教育評價標準作用的具體體現。依據自我評價所參照標準的不同,評價的作用有所區別。如果依據來自學校外部的絕對標準,評價可以主要起鑒定的作用;如果依據學校自身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狀態,衡量現在是否取得進步,則更有利于學校分析自身內部的因素,取得更好的發展。自我評價到底起到鑒定還是促進發展的作用,并不完全取決于其所依據的標準--當然這是很重要的決定因素,更取決于對待評價結果的態度和結果使用方式,即依據外部絕對標準的自我評價也可以具有診斷和促發展的作用,依據自身內部標準也可以進行鑒定和評優。學校既可以依據某一次自我評價的結果衡量某項工作的發展水平,也可以通過連續的自我評價監控自身發展過程,調整預期的學校發展路線。自我評價的這項作用能否充分發揮,取決于評價的目的是否明確,標準設置是否合理,評價手段是否可行。
比如江蘇省普通高中星級評估是對學校實施的等級鑒定,每個等級都有絕對標準:一星級突出辦學合格性,二星級突出基礎發展性,三星級突出主體骨干性,四星級突出實驗示范性,五星級突出國際可比性。學校在評定星級前先要對照預期的星級標準進行自評。由于部分指標的標準有明確的量化要求,學校很容易據此判斷是否達到某個星級的要求。再比如上海市要求學校通過自我評價監控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的達成度。以普陀區為例,該區要求學校對發展規劃及實施主要從前后規劃的銜接、學期(年)計劃與規劃的吻合、部門工作計劃與規劃的一致性、是否有檢討實施的制度予以保障四個視角進行自評。自評分常規自評和集中自評,學校常規自評一般用周或月工作計劃來落實,對其中開展的工作進行小結、反思、評價和建議;集中自評以學期(年)為單位,學校各層面依據工作計劃撰寫自評報告,學校的學年自評報告和量表報區教育督導室,為學校規劃結束期的外部教育督導評價奠定基礎。學校在規劃實施過程中允許不斷修改、補充和完善發展目標。
(三)激勵學校改進
自我評價的實施過程和評價結果的反饋都能起到激勵被評價對象改進的作用。改進作用,是教育評價的根本目的,也是教育評價的其他作用(如診斷作用、標準作用、反饋作用等)的共同著眼點。自評實施前,被評價者首先要了解評價方案,反復學習評價細則和指標要素,熟悉評價標準。這一過程激勵被評價者對照標準改進自己的工作。當評價信息或評價結果反饋給評價對象,能夠促使評價對象克服不足,改正缺點,爭取發展和進步。由于評價結果由被評價者自主建構,而且其適用范圍相對較小,甚至僅在學校內部或者直接針對責任部門,所以更有利于其改進作用的發揮。發揮教育評價的改進作用,最根本的是要激發評價對象的積極性。自我評價激勵學校改進的作用能否充分發揮取決于評價是否既重視結果也重視過程與條件,評價結果是否具有客觀性、公正性和激勵性,評價結果的反饋渠道是否暢通、反饋的信息是否可靠、反饋是否及時,是否能為被評價對象設定或激發他尋找并確定合適的目標。
比如吉林省白城一中自1985起開發并實施了具有本校特點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和自我評價,課堂教學評價方案的每次修訂都來自學校自評的結果。這種自我評價不斷調整學校教研方向,也啟發和鼓勵學校不斷向自評要辦學的效益。尤其是在近十年中,學校明確貫徹"以評促改"的治校方略,堅持縱向的自評,調動了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質量,擴大招生規模,改善辦學條件,促進了學生、教師和學校的共同發展,成績顯著[⑧]。
(四)促進學校內涵發展與可持續發展
學校內涵式發展是相對于外延發展的質量發展,強調提升學校的辦學質量,將學校中教學、德育、師生互動等作為學校改革與發展的重點,強調特色發展和創新發展。內涵式發展的特點是依靠學校內部的力量,建立內部發展機制,實行精細式管理,追求質量和效益的提高。學校可持續發展致力于形成學校長遠發展的能力,以人的發展為中心,追求公平發展,追求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學校自我評價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體現在加強學校管理、提高辦學績效等方面。
1.自我評價作為一種管理手段,發揮了規范辦學、自我約束、民主管理、凝聚人心的作用。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和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化,學校將會獲得越來越大的辦學自主權。這樣,一方面學校在享有更大自主權的同時,必須進行更多的自我評價、自我規約和自我調整;另一方面,也只有學校自覺加強并持續成功自評和調整,從他律為主轉向自律為主時,才標志著學校主體地位的真正確立,也才能保證自主辦學的持續進行。自我評價也是一種自我加壓、自我完善的評價方式,這種評價要求學校自我診斷、自我調節從而達到自我發展的目的。學校自我評價的特點是經常化、效果可能緩慢但更持久,強調學校自身的發展機能,增強學校對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反應能力,促使學校內、外和諧發展,所以也促進學校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比如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構建中小學學校自我評價機制的研究》的實驗校經過參與課題研究,都不同程度地改進了學校管理。朝陽區虎城中學根據自我評價發現學校的制度未能建立健全,制度執行過程中的監督、教研活動的具體指導作用等方面還存在不足,這促使學校根據個性化流程管理的思想,教研組制定了《課堂教學流程圖》,各行政部門制定了《管理工作流程圖》,加強了學校管理。朝陽區黑莊戶中學自覺建立了寬松和諧的自我評價氛圍,該校以自我評價機制為主體的管理文化正在形成。
本人自2012年3月5日入職,入職以來積極融入公司整個團體,努力適應公司工作環境,認真做好本職工作,踴躍參與公司組織的各種活動;總結如下:
一、工作事務方面:
1. 積極認真負責完成公司及部門經理布置的各項工作,主要有:
協助部門經理完成2011年公司業績快報的內部審計;
完成2011年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內容補充;
完成2012年公司全年財務報表數據的內部審計;
配合部門經理完成2011年及2012年公司的內部審計資料的整理和補充;
協助部門經理制訂公司內部控制測試工作的展開和項目審計方案的擬定;
協助培訓輔導部門新員工入職和工作;
配合部門經理完成對公司的銷售及收款業務循環和采購及付款循環業務審計;
與部門經理一起完成對內蒙金達威公司的2012 年內部控制審計;
配合部門經理完成對公司2012 年度募集資金的存放與使用的審計工作;
配合部門經理完成對公司本年度部分募集資金的變更以及募投項目的實施進度的審計工作;
對公司日常經營重要事項和信息披露進行了重點關注,并實施了持續跟蹤;
積極融入公司和部門的團隊整體工作,互相合作,積極配合。
2. 積極參與各種與工作有關的學習、會議和培訓:
舉辦部門內部控制準則等專業性知識培訓;
參加廈門證監局主持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建設會議和實務講座;
參加公司舉辦的ISO22000認證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知識培訓;
參加公司舉行的金蝶協調辦公系統解決方案會議;
業余時間自學《企業會計最新準則》、《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等法規制度;
參加公司工會舉辦的員工能力拓展培訓。
二、思想品德方面:
1. 本人擁護國家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
2. 積極參加公司組織的企業文化、商業操守等各項培訓或其他活動,努力提高思想品德修養;
三、勞動紀律方面:
1. 遵守國家政府頒布的法律和法規;
2. 截止至12年底,本人未出現曠工、遲到、早退等現象,遵守公司的各項制度和勞動紀律。
四、工作年度總結:
綜上所述,本人自3月份才加入公司,加上部門為新成立的部門,百事待興,內部審計工作尚處于開展階段,難免有些事處理起來不夠熟練和規范,但在公司領導和部門經理帶領下,部門氛圍良好,積極進取,認真盡力完成各項業務;本人也因此較好較快融入部門,較好完成本年度工作任務。
五、2013年工作設想:
新的一年,期待公司內部控制及審計工作能更上一個臺階,依據2012年公司進行的內部控制項目實施結果,積極推進內部控制的完善;與此同時,協助部門經理完善部門建設,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一) 積極參與部門建設
1. 協助部門經理完成制訂剩余審計作業指引
2. 協助部門經理完善審計作業流程
3. 舉辦部門內部控制準則等專業性知識培訓
(二) 日常內審工作計劃
1. 協助部門經理制訂公司內部控制測試工作的展開和項目審計方案的擬定
2. 完成2012年公司業績快報的內部審計
3. 完成2013年公司全年財務報表數據的內部審計
4. 完成2012年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內容補充
5. 完成對公司2012 年度募集資金的存放與使用的審計工作
6. 完成對募集項目進度的跟蹤及項目驗收決算(如有)的審計
7. 對公司重要的對外投資、購買和出售資產、對外擔保、關聯交易、募集資金使用及信息披露事務等事項進行審計或關注,并持續跟蹤
8. 內部審計資料及底稿的整理
9. 完成上司安排的各類專項審計。
(三) 學習計劃
1. 繼續深入學習《企業會計最新準則》、《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等法規制度;
2. 加強與同行交流溝通等方法來提高審計和調查技巧;
根據市文化局的統一安排,全系統的年度工作總結和考核工作已經開始,為全面盤點我所一年來的工作,總結職能業務目標的完成情況,并開始謀劃明年的工作,現將200x年度工作總結和明年工作計劃的有關事項和要求通知如下:
一、關于各科室的工作總結
1、在認真回顧工作的基礎上撰寫總結報告,全面、客觀地反映一年來的工作實際,內容要翔實,數據要準確。
2、主要內容要包括所里賦予的業務職責、本科室正常業務工作(分門別類)完成情況、與其他科室聯合完成的業務工作、完成所里和領導交給的臨時性工作任務情況、參加所里的各種集體活動情況、開拓性(自主安排的)工作、本科室隊伍建設和人員業務素質提高情況、撰寫學術文章和業務報告(含宣傳性文稿)及其發表情況、本科室人員執行紀律和遵守規章制度情況、年度內人員獲各類獎項情況等。
3、要明確總結應當完成但未完成的工作項目,說明原因,并查找自身存在問題和差距。
4、總結報告要有頭有尾,條理清楚,言之有物,切忌空泛,字數應不低于1000字,用a4紙打印。
5、各科室的總結報告要于12月7日前完成,經主管所長審閱認可后上報所里。
二、關于個人的工作總結
1、在認真回顧工作的基礎上撰寫個人總結,全面、客觀地匯報一年來的工作實際,內容要翔實,數據要準確。
2、主要內容要包括所和科室賦予的業務職責、正常業務工作的完成情況、完成所和科室領導交給的臨時性工作任務情況、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和公益性活動情況、個人業務學習計劃完成及業務素質提高情況、撰寫學術文章和業務報告(含宣傳性文稿)及其發表情況、執行紀律和遵守規章制度情況、能否正確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關系、出勤情況(含全勤、加班和請病假、事假天數)、年度內獲獎情況等。為黨員的應正確評價先鋒模范作用發揮情況。為科室負責人的還要單獨設項,總結自己謀劃科室業務、領導和協調工作、團結和帶領員工共同完成任務的能力表現等情況。
3、要查找出自身存在問題和差距并分析原因。
4、總結的最后,要對自己的表現作出總體性評價,提出是優秀、合格、基本合格還是不合格的自我評價。
5、總結行文要條理清楚,字數應不低于800字,用a4紙打印。
6、個人總結要于12月15日前完成并報各科室,經科室主要負責人審閱并簽字認可后上報主管所長。
三、關于明年的工作計劃
1、各科室要在總結今年工作的基礎上,于12月底之前作出200x年的工作計劃。除常規工作外,要特別注意謀劃一些開拓性工作。對科室的發展,也要有前瞻性的思路和建設性的意見,包括對全所工作的建議。其它內容要求請參照本通知第一部分第2條列出的工作方面來制定。
人力資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rm)
人力資源經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r)
高級管理人員:(executive)
職業:(profession)
道德標準:(ethics)
操作工:(operative employees)
專家:(specialist)
人力資源認證協會:(the human resource certification institute,hrci)
.
外部環境:(external environment)
內部環境:(internal environment)
政策:(policy)
企業文化:(corporate culture)
目標:(mission)
股東:(shareholders)
非正式組織:(informal organization)
跨國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mnc)
管理多樣性:(managing diversity)
.
工作:(job)
職位:(posting)
工作分析:(job analysis)
工作說明:(job description)
工作規范:(job specification)
工作分析計劃表:(job analysis schedule,jas)
職位分析問卷調查法:(management position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mpdq)
行政秘書:(executive secretary)
地區服務經理助理:(assistant district service manager)
.
人力資源計劃:(human resource planning,hrp)
戰略規劃:(strategic planning)
長期趨勢:(long term trend)
要求預測:(requirement forecast)
供給預測:(availability forecast)
管理人力儲備:(management inventory)
裁減:(downsizing)
人力資源信息系統:(human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hris)
.
招聘:(recruitment)
員工申請表:(employee requisition)
招聘方法:(recruitment methods)
內部提升:(promotion from within ,pfw)
工作公告:(job posting)
廣告:(advertising)
職業介紹所:(employment agency)
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s)
實習:(internship)
.
選擇:(selection)
選擇率:(selection rate)
簡歷:(resume)
標準化:(standardization)
有效性:(validity)
客觀性:(objectivity)
規范:(norm)
錄用分數線:(cutoff score)
準確度:(aiming)
業務知識測試:(job knowledge tests)
求職面試:(employment interview)
非結構化面試:(unstructured interview)
結構化面試:(structured interview)
小組面試:(group interview)
職業興趣測試:(vocational interest tests)
會議型面試:(board interview)
.
組織變化與人力資源開發
人力資源開發:(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hrd)
培訓:(training)
開發:(development)
定位:(orientation)
訓練:(coaching)
輔導:(mentoring)
經營管理策略:(business games)
案例研究:(case study)
會議方法:(conference method)
角色扮演:(role playing)
工作輪換:(job rotating)
在職培訓:(on-the-job training ,ojt)
媒介:(media)
.
企業文化與組織發展
企業文化:(corporate culture)
組織發展:(organization development,od)
調查反饋:(survey feedback)
質量圈:(quality circles)
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mbo)
全面質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團隊建設:(team building)
.
職業計劃與發展
職業:(career)
職業計劃:(career planning)
職業道路:(career path)
職業發展:(career development)
自我評價:(self-assessment)
職業動機:(career anchors)
.
績效評價
績效評價:(performance appraisal,pa)
小組評價:(group appraisal)
業績評定表:(rating scales method)
關鍵事件法:(critical incident method)
排列法:(ranking method)
平行比較法:(paired comparison)
硬性分布法:(forced distribution method)
暈圈錯誤:(halo error)
寬松:(leniency)
嚴格:(strictness)
反饋-degree feedback)
敘述法:(essay method)
集中趨勢:(central tendency)
.
報酬與福利
報酬:(compensation)
直接經濟報酬:(direct financial compensation)
間接經濟報酬:(indirect financial compensation)
非經濟報酬:(no financial compensation)
公平:(equity)
外部公平:(external equity)
內部公平:(internal equity)
員工公平:(employee equity)
小組公平:(team equity)
工資水平領先者:(pay leaders)
現行工資率:(going rate)
工資水平居后者:(pay followers)
勞動力市場:(labor market)
工作評價:(job evaluation)
排列法:(ranking method)
分類法:(classification method)
因素比較法:(factor comparison method)
評分法:(point method)
海氏指示圖表個人能力分析法:(hay guide chart-profile method)
工作定價:(job pricing)
工資等級:(pay grade)
工資曲線:(wage curve)
工資幅度:(pay range)(1) | | | | | | | |
到 欄目查看更多內容 >>
.
福利和其它報酬問題
福利(間接經濟補償)
員工股權計劃:(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esop)
值班津貼:(shift differential)
獎金:(incentive compensation)
分紅制:(profit sharing)
.
安全與健康的工作環境
安全:(safety)
健康:(health)
頻率:(frequency rate)
緊張:(stress)
角色沖突:(role conflict)
催眠法:(hypnosis)
酗酒:(alcoholism)
.
員工和勞動關系
工會:(union)
地方工會:(local union)
行業工會:(craft union)
產業工會:(industrial union)
全國工會:(national union)
談判組:(bargaining union)
勞資談判:(collective bargaining)
仲裁:(arbitration)
罷工:(strike)
內部員工關系:(internal employee relations)
紀律:(discipline)
紀律處分:(disciplinary action)
申訴:(grievance)
降職:(demotion)
調動:(transfer)
一、主要完成的工作
1.承擔理財顧問和投資顧問的工作,獨立完成新增引進客戶資產8000多萬,新增有效客戶21戶,完成權益類產品7000多萬,完成固定收益類產品800多萬,全年創收也已經超額完成截止年度應該有250萬左右。
2.落地兩單PB業務,一單易同投資已入資1億多元,已開始運作,還有一單崇盛維金已做托管和行政外包。
3.處理拉夏貝爾股權質押后續事宜。
(提示:表明時間、事項、貢獻度及結論,能數字則用數字說明問題,如果有歷史或市場數據,則和歷史及市場數據進行比較。)
二、未完成的工作
1.由于一些大客戶剛建立聯系,正在考慮推薦定制產品等,因此還需要一段時間溝通與交流。
2.因為銀行這邊定制資管理財產品需要走相當長一段流程,所以還需要繼續溝通。
3.有一家私募正在考慮談場外期權和收益互換等問題,后續保持溝通。
三、本人當年績效目標完成情況自我評價
本人今年權益類產品銷售超額完成,完成率近200%,固定收益類產品銷售只有800多萬,完成較差,,創收指標180萬,截止年底應該有250萬創收以上,已完成,同時成功自我引進兩單泛資管業務。今年各項指標完成一般,還是過于集中在產品銷售業績上,占比較大,機構類和創新類產品較少,需要有更大的機構類業務創新,希望有一筆場外期權和收益互換等機構型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