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優秀范文 林業科技大學論文

林業科技大學論文賞析八篇

發布時間:2023-03-13 11:15:00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林業科技大學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林業科技大學論文

第1篇

關鍵詞:風景園林;氣候適應性;綜述

中圖分類號: TU986文獻標識碼: A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適應性研究不斷涌現,風景園林領域也不例外。

在理念認識層面,最早有美國麥克哈格1992年在其著作《設計結合自然》中詳細的闡述了人與自然之間密不可分的依賴關系,并提出以生態原理進行規劃操作和分析的方法。[1] 近幾年,有張卓予(2009)[2]、包滿珠(2009)[3]、趙彩君(2009)[4]、胡承江(2011)[5]、楊銳(2011)[6]等討論了風景園林規劃設計與氣候變化的關系,強調了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在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方面的作用。

在設計方法研究層面,有馮瀟(2009)的博士論文《現代風景園林中自然過程的引入與引導研究》總結了風景園林中引入與引導自然過程的原則與方法。 [7]趙彩君(2010)在其博士論文《城市風景園林應對當代氣候變化的理念和手法研究》中通過對理論的總結,以及技術手段、設計手法的闡述,將科研成果、設計實踐和應對策略相結合。[8](美)奇普·沙利文(2005)的《庭園與氣候》按照傳統上用以解釋現實世界本質的四元素“土”、“火”、“空氣”、“水”劃分為四個部分,展示了過去偉大的建筑師和設計師是如何利用這些元素來創造微氣候的。[9]柏春(2009)在《城市氣候設計 城市空間形態氣候合理性實現的途徑》書中提出“城市空間形態氣候合理性”的概念,并從這一概念出發,建立一個關于城市氣候學與城市設計學交叉研究的體系、框架以及實現途徑。[10]冷紅(2009)在《寒地城市環境的宜居性研究》一書中提出寒地城市環境宜居性建設的科學理念和設計方法。[11]荊其敏、張麗安(2012)《設計順從自然》本書主要介紹了設計與自然生態的關系,提出設計順從自然、設計順從氣候、設計順從地形地貌、設計從土從石、設計從風從聲。[12]

在應用理論研究層面,按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類型來看,有譚剛毅(2003)[13]、趙彩君(2011)[14]、王建華(2008)[15]等對傳統園林氣候適應性及各氣候應變措施進行了研究; 何海霞(2008)[16]、郭虓(2012)[17]等對民居院落氣候適應性進行了研究;在居住區規劃設計研究中,有張亭(2005)[18]、鄭潔(2005)[19]、朱俊華(2011)[20]、劉姝宇(2010)[21]等總結了居住外環境氣候設計的方法及策略;在校園規劃設計的研究中,有冒亞龍(2010)[22]、李帥(2010)[23]、宣怡(2012)[24]等探究適宜地域氣候的生態校園規劃與設計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校園規劃布局結合地方氣候等規劃與設計策略;對于城市公園規劃設計的研究有冷紅(2011)[25]、閻晶(2010)[26]等探討城市生態公園的規劃設計的策略與具體方法;譚曉紅(2004)[27]、肖銳(2012)[28]、梅洪元、代陽(2012)[29]等從氣候角度出發對街道的綠色設計方法進行了研究;對于廣場規劃設計的研究有畢曉莉(2011)[30]、劉偉毅(2006)[31]等提出了廣場的氣候適應性設計策略;周瑞祖1996)[32]、程靜靜(2010)[33]、陳玉玲(2010)[34]、唐芳、張秋鈐(2011)[35]等對于風景區進行了氣候資源評價的研究,并提出了開發利用的建議。

根據以上研究發現,近年來,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界深刻地認識到了氣候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并且對于不同類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項目中的氣候適應性設計應用理論都有所研究,但是針對氣候適應性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方法的研究相對欠缺。

參考文獻:

[1](美)麥克哈格(Mcharg,Ian L.)著;芮經緯譯.設計結合自然[M].北京市: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2.

[2]張卓予.微氣候學對景觀設計的影響[J].山西建筑,2009,v.35(32):15-16.

[3]包滿珠.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的園林建設[J].建設科技,2009,No.156(19):30-33.

[4]趙彩君,傅凡.氣候變化——當代風景園林面臨的挑戰與變革機遇[J].中國園林,2009,v.25;No.158(2):1-3.

[5]胡承江,李雄.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風景園林的發展[C]//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6]楊銳.風景園林學的機遇與挑戰[J].中國園林,2011,v.27;No.185(5):18-19.

[7]馮瀟.現代風景園林中自然過程的引入與引導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09.

[8]趙彩君.城市風景園林應對當代氣候變化的理念和手法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10.

[9](美)奇普·沙利文(Chip Sullivan)著;沈浮,王志姍譯.庭園與氣候[M].北京市: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10]柏春著.城市氣候設計 城市空間形態氣候合理性實現的途徑[M].北京市: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11]冷紅著.寒地城市環境的宜居性研究[M].北京市: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12]荊其敏,張麗安著.設計順從自然[M].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

[13]譚剛毅,陸琦.廣東傳統住宅庭園的氣候適應性與實用性[J].中國園林,2003(4):23-26+83.

[14]趙彩君.與氣候為友—中國傳統園林適應氣候的特色研究[C].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15]王建華.基于氣候條件的江南傳統民居應變研究[D].浙江大學,2008.

[16]何海霞,張三明. 中國傳統民居院落與氣候淺析[J]. 華中建

筑,2008,v.26;No.13912:210-214.

[17]郭虓.氣候對中國傳統民居庭院空間的影響[D].中央美術學院,2012.

[18]張亭.京津石地區居住外環境氣候設計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2005.

[19]鄭潔.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小區戶外空間氣候適應性設計策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

[20]朱俊華.基于微氣候模擬的居住區低碳規劃方法初探——以香港牛頭角

上邨規劃為例[A].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南京市政府.轉型與重構——2011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南京市政府:,2011:8.

[21]劉姝宇,徐雷. 德國居住區規劃針對城市氣候問題的應對策略[J].建筑學報,2010,No.50408:20-23.

[22]冒亞龍,何鏡堂.映射氣候的大學校園規劃[J].城市發展研究,2010,v.17;No.10304:39-47.

[23]李帥,敬鑫,于海漪.北方工業大學校園微氣候測試與分析[J].華中建筑,2010,v.28;No.16312:58-63.

[24]宣怡.濕熱地區大學校園戶外空間的氣候適應性研究[D].華僑大學,2012.

[25]冷紅,甄瑋.基于微氣候優化的寒地城市小型公園綠地規劃研究——以哈爾濱太平公園為例[A].江蘇省揚州市人民政府、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中國城市規劃學會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11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論文集[C].江蘇省揚州市人民政府、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中國城市規劃學會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11:6.

[26]閻晶.西北地區城市生態公園規劃設計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0.

[27]譚曉紅. 城市街道空間地域性研究[D].鄭州大學,2004.

[28]肖銳.不同氣候地區街道布局研究[J]. 中華建設,2012,No.8405:84-85.

[29]梅洪元,代陽.回應氣候的寒地城市街道綠色設計[J].建筑學報,2012,No.53212:104-107.

[30]畢曉莉,劉起.基于生物氣候條件的西北地區城市開放空間設計——以白銀金魚公園全民健身廣場設計為例[J]. 華中建筑,2011,v.29;No.17310:47-49.

[31]劉偉毅.夏熱冬冷地區城市廣場氣候適應性設計策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

[32]周瑞祖,周永忠.五洩風景區旅游氣候資源分析[J].浙江氣象科技,1996,01:3-8.

[33]程靜靜.黃山風景區氣候旅游資源分析及開發研究[J].黃山學院學報,2010,v.12;No.12901:42-45.

第2篇

為加強園藝專業實踐教學環節,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建立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2套教學計劃。實踐教學學時數占到教學總學時的35.8%以上,教學方式包括課程實驗、實習、實訓、課程設計等。對一些實踐性極強的課程,在實踐現場,讓學生身臨其境,豐富他們理論知識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實踐教學效果。

2課堂教學方法多樣化

園藝專業的教學主要采用多媒體教學、現場教學、案例教學、專題講座等。多媒體教學能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直觀地將知識點呈現給同學們,對學生創造性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現場教學能提供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機會,使他們對栽培與繁育知識有更直觀的了解,增強他們對生產實際的感性認識,縮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距離。實例教學通過重現某一典型品種栽培繁育存在的問題,逐一講解,使學生身臨其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而且通過典型實例的分析和討論,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專題講座能根據教學需要,從學生學習的實際出發,緊扣主題,因勢利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完善教學實踐基地

為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加強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加大資金投入,目前,已建成園藝植物標本室1個、校內盆景園1個、校內果樹栽培基地1個、苗圃1…688…m2、玻璃花房666.67…m2、溫室大棚250…m2,基本滿足了園藝專業校內實踐教學需要。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是學校與企業聯系的紐帶,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陣地。在近幾年的科研、教學過程中,在建好校內現有基地的同時,積極廣開門路,建立相對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如湖南省植物園、長沙市花卉大世界、湖南省現代農業科技園、長沙百果園等。這些實習基地的建立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實踐實習的機會,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設計能力水平。

4鼓勵學生參與科研和社會實踐

支持、鼓勵教師吸收學生參與,使學生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實地實踐訓練,在獲得教師具體指導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課外實踐活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責任感。

5改革考試方式

在考試方式上,除采用傳統的筆試以外,還采取口試、實訓、調研、課堂評價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如《花卉藝術學》以學生制作的壓花和插花作品作為最終成績,并在全校展出;《園藝環境景觀規劃設計》以學生設計的一套完整的規劃方案作為最終成績。通過觀察和記錄學生的表現、面談、正式作業、課外調研、書面報告、討論問題、寫論文等方式考察和評價學生,使考試真正起到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進行全面測試評價功能。通過這些措施和做法,建立較為科學的考試體系,加強教學質量監控,規范了教學管理,調動了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學質量和效果,對教學改革進程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有意識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極大發揮。

6增加觀摩學習的機會

先后多次組織師生到外地參觀學習,如《中國國際園藝博覽會》,《農博會》等,通過參觀學習開闊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激情。

7實行“畢業頂崗實習”制度

第3篇

關鍵詞:園藝植物學;存在問題;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8-0099-02

植物學是生命科學的重要分支學科,是從細胞、組織、器官、個體、類群、生態系統等不同層次、不同水平有機地闡明植物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以及環境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1-2]。其內容包括植物形態解剖學和植物分類學兩大方面。形態解剖學涵蓋植物營養與生殖6大器官的解剖結構和生長發育,后者介紹植物分類的基礎知識和各科屬的代表植物。目前,國內高等農業大學的植物學教學一般采用理論與實驗教學同步,野外實習放置在課程結束后進行。理論課以老師講授為主,實驗課主要通過觀察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相對于理論教學,野外實習更具有直觀性、實踐性、綜合性[3]。植物學野外實習對于學生了解植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鞏固學生植物分類學的知識,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意識及素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植物學課程作為生物學專業的基礎課程,該課程教學成效的好壞直接影響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質量。河南科技大學林學院園藝專業的植物學至2000年改為園藝植物學,其教學及實習沿用植物學的教學模式。目前其傳統的教學和野外實習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教學的要求。近年來,本作者積極借鑒其他院校教學改革經驗的同時,結合本校及本專業的實際情況,對園藝植物學的理論和野外實習做進一步的改革和創新,旨在進一步提高園藝植物學的教學效果。

一、園藝植物學教學和野外實習存在的弊端

1.園藝植物學理論教學存在的弊端。(1)教學內容落后。目前園藝植物學課程還沿用傳統植物學教程,普遍存在著教學內容陳舊、方法單一、手段落后、創新能力培養不到位,教學效果較差、學生滿意度不高等問題。植物學內容瑣碎,知識點多,實踐性強,較多學生在課業繁重的壓力下逐漸失去了對植物學的學習熱情,加上植物學教學涉及多個專業和多個不同的院系,在教學中不夠注重各學科、各專業的不同點,不能將講述的內容與之專業緊密聯系。(2)課程師資團隊建設不夠健全。園藝植物學是一門專業基礎課,師資隊伍的建設尤為重要。目前河南科技大學林學院植物學教師隊伍薄弱,大部分老師并非植物學專業出身,而是相關專業老師代課,沒有豐富的相關知識,不能將課程內容與專業知識很好地結合起來,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科研熱情,而學生為了應付考試,往往死記硬背來達到考核合格的目的,過后沒任何印象,教學效果較差。

2.野外實習存在的弊端。(1)師資匱乏和實習經費不足。河南科技大學林學院園藝植物學由于剛從傳統的農學院分離出來,教師隊伍上表現出嚴重的不足,師資匱乏,教學團隊不穩定,野外實習經驗不足,再加上實習經費不足,實習管理制度不健全,導致教師責任心不強,經常更換野外實習帶隊老師,松散的組織管理也使得學生在思想上對實習不夠重視。(2)實習基地不固定。河南科技大學林學院園藝植物學由本院老師任教時間較短,目前還沒有固定的野外實習基地,只是在學校附件的公園等地進行實習,缺乏相關的實習工具和設備也限制了實習的效果。目前這種類似于“參觀式”、“旅游式”的植物學實習,從根本上與實踐教學的目的向背離。(3)實習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不完善。目前園藝植物學野外實習的方式為教師帶領學生到達實習基地,沿著固定路線一邊采集一邊識別標本,回校后再整理標本就完成整個實習教學工作,傳統“填鴨式”的野外實習使學生只能得到表面且零碎的知識,科研技能不能得到訓練,效果不理想。

實習過程中對實習成績的考核是對學生實習的綜合評價。現階段,我們的考核只以考核學生識別植物種類的數量和實習報告的質量為依據,不能很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二、園藝植物學教學和野外實習改革的建議

1.完善教師梯度隊伍建設及各種保障措施,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梯度、數量、水平以及能力對教學任務和實習質量起著關鍵性作用。園藝植物學對本院老師來說,尤其野外實習有一定的難度,再加上擴招,學生人數的增加,使得野外實習更加困難。為此,我們建議院領導合理組建園藝植物學學科建設,積極引進專業人士,豐富師資力量,同時建議院領導能夠組織經驗豐富的植物學教師對青年教師、實驗員等進行培養,以滿足短期實習對教師的需求。為了滿足野外實習的需求,院領導可以邀請實習基地的負責人作為臨時的指導老師,這樣一來可以緩解實習指導老師的短缺,另外,這些人員對該地區較熟悉,對實習起到較好的輔助作用。除此之外,也可參考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植物學課程改革措施,即引進“雙師型”教師,便于理論和實踐教學。

野外實基本的必需的實習工具外,可以借鑒廣西師范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植物學野外實習的措施,配制手提式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手持氣象儀、羅盤儀等專業設備,配制實習專用圖書如《中國高等植物圖鑒》、《洛陽植物名錄》等參考資料。

為了滿足實習的基本要求和保障實習的質量,我們在選擇實習地點及建設實習基地時,一方面要考慮到實習地植物資源的豐富性、植被的種類和生態環境的特征,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安全、經費、交通等基本條件。為此,我們可以借鑒廣西師范學院化工與生命科學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南大學等學校的做法,建立本地長期有效的實習基地。針對于河南科技大學林學院的園藝植物學野外實習,除市區內種植資源較豐富的植物園外,我們可以以老君山、倒回溝等作為實習基地。

2.豐富教學和實習的方式和內容。目前,我們理論教學采用兩本教材,由于植物學課程知識點瑣碎,授課內容平凡枯燥,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我們可以借鑒華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學的教學方法,除以基本教材為基礎外,向學生提供一系列書籍或文獻,引入國內外優秀植物學教材,課外向學生提供包括網絡、植物圖片、教學電影等閱讀資源。除此之外,在教學方式上除傳統的課堂講授方式外,讓學生積極參與,鼓勵學生進行專題討論,以班或小組為單位進行PPT制作和講課比賽,定期觀察身邊植物物候期的變化,理論聯系實際,識別不同物候期植物的外部特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讓授課走出課堂現場教學,例如講分類時,可以將學生帶到現場,再講述相關植物的生長習性、科屬形態特征、分類地位、代表植物等內容,使學生看到植物實體以增強學生好奇心,學習興趣會有所提高。

為了提高野外實習的效果,我們可以借鑒華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學在野外實習中“望、聞、問、切”的方法,此法與“看、摸、聞、嘗”植物的習慣有關,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在識別植物時由被動變主動,讓學生學會思考、比較、總結和歸納,再對所采植物標本進行講解,使實習內容直觀化、生動化,提高實習效果。這不僅克服了學生對植物分類的恐懼心理,同時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發現科學問題和科研思維能力。

3.改革考核方式。考核是教學的總結性環節,關系到今后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對實踐技能的掌握和提升。目前河南科技大學林學院園藝植物學理論考核方式仍以卷面考試為主,主要考核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程度,學生為了通過考試,往往死記硬背,考后忘記較快,不利于后續專業課的學習。為此建議將卷面成績與實驗考試、出勤率及課堂論文相結合,以提高綜合能力,避免機械、單一的考核方式。其中期末成績占50%,實驗成績占25%,平時成績占25%。而平時成績以小組專題討論、PPT講解植物學的某些現象、論文撰寫以及考勤等形式進行。通過此種考核方式的改革,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參與整個教學過程,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查閱資料、語言表達能力等,同時此種豐富的考核方式,符合素質教育及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要求。

河南科技大學林學院園藝植物學野外實習的考核方式目前主要考核學生識別植物的種類和撰寫實習報告的質量,內容單一,不能夠全面考核學時實習的質量。為此建議參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學實習考核內容和方式,其考核項目主要包括:(1)以小組為單位,考核學生的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包括是否違反紀律、采集標本數量和壓制質量、綜合實習報告的質量,此項共占50分。(2)個人考核,了解實習效果,包括學生認標本的情況、不同生境下植物的識別、利用工具書鑒定植物種類的能力,此項共占50分。也可以參考于杰等植物學野外實習的三段式考核方式,注重學生科研能力的考核,使學生靈活、主動的學習。也可參考張忠華等、全雪麗等植物學野外實習的“過程式考核方式”。成績采用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5級制進行綜合評定。

三、結語

《園藝植物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基礎課,該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好壞直接影響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在現階段,由傳統的教學模式向新型教學模式轉變,注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其工作量大,這就要求教學、管理和后勤服務等方面的密切配合,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同時需要院系的大力支持,不斷改革與創新,與時俱進,才能走出一條適合園藝植物學的教學與實踐模式,使我們的教學和實習更上新臺階。今后我們還需繼續努力和探索,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名揚,王海洋,白志川,等.植物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1.

第4篇

關鍵詞:環境專業英語;教學;實踐

作者簡介:湯春芳(1970-),女,湖南長沙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林學院,副教授;張日清(1959-),男,湖南長沙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林學院,教授。(湖南長沙410004)

基金項目:本文系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教改項目與環境科學學科基金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7-0147-03

專業英語是培養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專業文獻查閱、翻譯、寫作與聽、說能力的一門課程。本文通過中國知網文獻調研與電話調研,概述了我國高等院校環境專業英語的教學現狀與存在的問題,介紹了筆者所在學校環境專業英語的教學實踐過程,旨在為提高環境專業英語的教學效果提供參考。

一、教學現狀與存在問題

自1999年《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提倡專業英語課以來,我國高等院校已在環境專業英語教材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實踐與改革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教師英語表達能力整體欠缺

專業英語教師多為專業教師,除有國外進修經歷的教師外,口語表達一般都不地道,因此課堂組織教學能力大打折扣,即使教學內容豐富,方法與手段多樣化,也難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沒有材與教學內容

專業英語教材主要有馬毅、鐘理、羌寧主編的、國外原版教材的縮影本等。任課老師選擇其中的部分內容作為教學內容,或是根據多年教學經驗自行編制教材,同時補充相關環保網站資料以及英文文獻等。

3.課程設置不一

課程開設課時從36-72學時不等,與大綱要求的100課時相距甚遠,學期從第5到第7學期。總體而言,課時較少,教學任務難以完成。

4.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對專業英語的興趣不一

一本與二本學校學生英語基礎與學習氛圍差異明顯,二本學校學生對專業英語的重視不如一本學校,同為二本學校,考研學生與非考研學生對專業英語的重視程度也有明顯差異。

二、我校環境專業英語教學實踐

針對環境專業英語教學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結合本校的具體情況,我們在專業英語教學實踐與改革中做了以下嘗試。

1.師資培訓

通過文獻與電話調研,結合本校幾年的專業英語教學,筆者深有感觸的是師資是影響專業英語教學成敗的首要因素。因此,加強專業英語師資培訓是提高專業英語教學效果的首要任務。我校專業英語教師熱愛英語教學,具有一定的專業論文寫作能力,發表過相關英文論文,但口語能力不能滿足教學需要。為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參加過美國基督教所贊助的LDI英語培訓中心的系統培訓,包括語法、聽、說、翻譯、寫作技巧、上課常用的過渡語言等方面的全面學習。短短四個月的培訓,加上之后的錄音自學,可以說收獲匪淺,影響深遠。

2.課程設置與教材、教學內容的選擇

要提高專業英語教學效果,教材與教學內容的選擇至關重要。我校環境專業英語教學始于2005年,課程設置在第五學期,之前已修完環境學、環境工程概論、環境生物學、環境化學等專業基礎課,學時32。教材選擇經歷了從羌寧主編的環境工程專業英語為主,到與國外原版教材相結合,再到目前自編的短小精煉的內部教材等幾個階段。這種調整是在對本專業學生就教學效果等方面的問卷調查,任課教師自身進修與多方面查閱資料、課程設置以及學生英語基礎的基礎上做出的。教學內容是以實現專業英語教學目的而選擇的,涵蓋水、氣、聲以及固廢引起的環境問題及其防治技術,主要有詞匯、閱讀、翻譯、論文查詢、寫作(摘要、簡歷、求職信),并穿插少量考研或四六級英語知識,以滿足學生英語學習多方面的需要。

3.教學方法與手段盡量多樣化

(1)專業詞匯的學習。有位語言學家曾經說過:“Without grammar,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nothing can be conveyed。”沒有語法不能表達很多東西,沒有詞匯就不能表達任何東西。一定量專業詞匯的累積是專業英語學習的基礎,因此,專業詞匯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對本科專業英語而言,基礎專業詞匯的學習尤為重要。因此,我們對每個章節的相關詞匯進行了歸納整理,共總結了近400個詞匯,并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將專業詞匯與其專業背景聯系的習慣,便于學生理解專業詞匯的構成和涵義。通過課前預習、課堂聽寫與課后作業的方式鞏固學習效果。

1)注意基礎詞義與專業詞義的靈活轉化。如在baghouse fabric filter,trickling filter,filter membrane,filter medium,filter cake中,filter有“過濾器、篩選、濾波器”的基礎詞義,在專業背景下,就很容易理解其為袋式除塵器、滴濾池、濾膜、過濾介質和粉塵層的意思。基礎詞中的“池、盆、室、澄清器”,在專業英語中都是“池”的意思,如grit chamber沉沙池,primary clarifier or tank初沉池,aeration tank曝氣池,secondary settling basin or clarifier二沉池。基礎英語中的“沉淀、分離、洗滌”的專業意思都可用“除塵器”來表示,如gravity settler重力除塵器,cyclone separator旋風除塵器,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靜電除塵器,wet scrubber濕式除塵器,spray chamber噴霧除塵器。Stress在基礎英語中為壓力之意,專業英語中卻為脅迫之意。

2)近似詞、反義詞與形似詞的總結。近似或同義詞,如表示污染以及污染物的動詞與名詞pollute or contaminate,pollution or contamination,pollutant or contaminant;表濃度的詞concentration,content,level,quantity,amount;表影響的詞impact,influence,effect;treatment or removal efficiency都表去除率;污染源的相關詞stationary/mobile/point/fugitive/area sources;專業英語相關詞professional English,subject-based English,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 or academic English and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論文相關詞paper,article,thesis,dissertation。反義詞,如biodegradable/nonbiodegradable,renewable/non-renewable or exhaustible resources,putrescible/nonputrescibale,aerobic/anaerobic digestion,organic/inorganic,effluent/influent,input/outlet pollution control污染預防/污染治理。形似詞,如absorb,adsorbate,absorption,absorber與adsorb,adsorbent,adsorption,adsorber;表圈層的詞,如troposphere,stratosphere,mesosphere,biosphere,hydrosphere,lithosphere;pesticide,insecticide,herbicide等。

3)合成詞與縮略詞的總結。如photosynthesis,ecosystem;overuse,overgraze,overflow;degradation,deforestation,desertification;biophysical,biochemical,biodiversity;hydrogen sulfide,hydrogen fluoride,co-composting,counterflow scrubber,co-flow scrubber,excess/return sludge等合成詞。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CFCs(chloro-fluorocarbons),TSS(total suspended solids),F/M(food-to microorganism ratio),SVI(sludge volume index),MLSS(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DO(dissolved oxygen)等縮寫詞。

4)數字與單位詞匯的學習。表數字的詞,如carbon monoxide or dioxide(一氧化碳/二氧化碳),sulfur dioxide or trioxide(二氧化硫/三氧化硫),nitrogen oxides or dioxide(氮氧化物或二氧化氮),nitric oxide(氧化一氮),tetroxide(四氧化物),hexavalent(六價),decameter(10 m),pretreatment(預處理),primary/secondary/tertiary/advanced treatment(一級或二級或三級或深度處理),ten to the fourth power(104);milligram per cubic meter(mg/m3),part per million or billion(ppm,ppb),micromete(μm),millimeter(mm),centimeter(cm),decimeter(dm),kilometer(km),square metre(m2),milligram(mg),kilogram(kg),還有年份,年代,世紀,小數、分數、假分數的詞的歸類。

大量專業詞匯有時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放松學生緊繃的神經,調劑課堂氛圍,教學過程中,筆者結合自己考研和平時瀏覽網絡新聞的知識積累,穿插考研詞匯、報刊新聞熱點詞匯的學習,比如各種各樣的前置定語構詞法,名詞+現在分詞、形容詞+現在分詞、名詞+過去分詞、形容詞+過去分詞、副詞+過去分詞、名詞+形容詞、名詞+名詞、形容詞+名詞、數詞+名詞、名詞+to+名詞、綜合性詞組或短語等,以滿足學生英語考級與考研的需要。

(2)翻譯能力培養。專業英語的特點是句子長,多使用被動語態多,因此應注重翻譯能力的培養。我們會挑選有代表性的句子或段落培養學生的翻譯能力。比如,The general objectives(goals,aims)of composting are to transform the biodegradable organic materials into a biologically stable material,and in the process reduce the original volume of waste;to destroy pathogens,insect eggs,and other unwanted organisms and weed seeds that may present in MSW;to retain the maximum nutrient(nitrogen,phosphorus,and potassium)content;and to produce a product that can be used to support plant growth and as a soil amendment. 堆肥的目的一般是:將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轉化成生物穩定物質,在這個過程中廢物的體積減少了;破壞病原體,昆蟲卵,其他不需要的有機體,以及存在于MSW中的雜草種子;最大限度保留氮,磷和鉀營養物的濃度;生產能促進植物生長和土壤改良劑的堆肥產品。這個句子長,但如果理解了句子結構,翻譯就容易了。從這個句子,學生可學到幾個知識點:一是“目的”表達法―The general objectives of something are to do...;to do…;二是可以學會英語標點的打法,一個長句只有一個句號,句號前可有幾個分號引導的并列成分,分號中的并列內容由逗號隔開,為英語寫作怎樣標點打下了基礎;三是通過長句的練習打消學生英語學習中的畏難情緒。又如Nitric oxide(NO)is readily oxidized to nitrogen dioxide(NO +O22 NO2);in the present of sunlight,nitrogen dioxide breaks down to nitric oxide and oxygen atom(NO2 NO+O);and oxygen atom is extremely reactive and will react with oxygen molecule in the air to form ozone(O+O2O3). 從這個句子的翻譯可以學會多種化學反應(氧化、分解、合成)的英語表達法。

(3)專業論文查詢。如何查詢英文專業文獻,首先我們會告訴學生幾種方法:1)從本校圖書館購買的英文數據庫查找,從輸入論文作者名及其所屬機構、關鍵詞(在標題,摘要或者論文的任何地方輸入)、刊物名稱與出版時間多方面查找;2)在省略,省略,省略,省略等搜索引擎輸入關鍵詞+pdf,可以檢索到一些免費英文論文;3)從省略等英文數據庫免費查找摘要;4)通過網絡或者郵局向中國國家圖書館,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等購買;5)如果知道論文作者的郵箱,誠懇的給對方發郵件索取。然后通過網絡課堂演示論文檢索過程。最后分組布置論文查找作業,通過郵箱提交老師批閱。

(4)寫作能力的培養。本科專業英語學習的第一次應用是寫作畢業論文英文摘要。摘要是論文的靈魂,為了讓學生快速有效掌握摘要寫作的要領,我們首先根據SCI檢索論文的摘要分析其組分、主要內容、語態與時態,然后講解授課老師發表的英文論文的摘要,以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并深化對英文摘要寫作的理解。

摘要字數一般300左右,其寫作看似簡單,但技巧卻不少。講授這部分內容對教師的要求比較高。任課教師如果有發表過幾篇英文論文的經歷,授課時就能駕輕就熟,同時,學生也可以從學習中了解本專業老師的研究成果,無形中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具體教學過程中,筆者會通過多媒體對著自己發表過的論文先講授摘要的幾個組成部分:title,authors’s affiliation,abstract(非summary),key words。然后一一說明各部分的具體寫作方法。如標題常用on,of,in,to等介詞連接的名詞結構,一般不用句子、動名詞結構等,標題單詞首字母除介詞外其他一般大寫(也有些刊物不要求),一般有字數要求。摘要主要包括研究的目的(goals,aims,or objectives)、實驗材料與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內容(content)、主要結果(main results)、有些刊物要求有推論(suggestion or propose)、結論(conclusions)、目的等。摘要中除推論用一般現在時態,實驗結果一般用一般過去式。摘要的語態多為被動,也有主動,這是中英文論文的差別之一。同時舉例說明摘要的寫法,常用的單詞等。如標題Effects(influences,affect)of Heavy Metal on Antioxidant System of Radish Plant,摘要中常用類似句型Effects(influences,affect)of Heavy Metal on Antioxidant System of Radish were investigated(studied)in this paper(study,article),The results indicated(shown)that SOD activity was enhanced(strengthed,elavated)by heavy metal stress。最后通過摘要寫作作業的批改、課堂講解,收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另外,我們會增加英文簡歷、求職信寫作的授課內容,雖然這與專業學習關聯不是很大,但對即將進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非常實用,因為本科生畢業生到外企或者從事外貿相關工作的機會越來越多。通過在LDI學習,筆者積累了很多這方面的素材,所以能很好地應用于教學實踐中。

(5)注重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同時,適時適量穿插環保方面帶有文字的音頻、視頻以及網絡資料,活躍教學氛圍的同時,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定程度提高了專業英語的聽、說能力。同時提供給學生諸如“走遍美國,美國之音(VOA,http://省略/),美國環保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http://epa.gov/),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BBC,省略),滬江英語網(省略),旺旺英語學習網(省略),CCTV9”等帶有視頻、音頻、文字、MP3等學習網站,以備英語基礎好,學習興趣濃的學生課后學習。

(6)課堂討論與課外準備相結合,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專業英語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要使學生扎扎實實地提高聽說、閱讀和翻譯能力,經常進行寫作和聽說練習是必不可少的。為此,我們采用了每周一次的課堂討論與課外準備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一次性將教學資料發給學生,一結束,便布置下堂課需預習的內容,要求提前閱讀,根據教學內容和資料后面所給題目用自己的話寫出what,why and how,下堂課前作為作業上交,這點很重要,這樣才能確認學生確實預習了,而且思維了。每周一次課堂討論,老師授課后,讓學生不看資料用自己語言講述所學內容,然后留10分鐘供學生3-4人分組討論所寫作業,然后抽查一兩個組,讓A同學將B同學所寫的what,why and how不看原稿說給班上所有同學聽,然后由教師進行歸納和分析。

采用這一教學方式既符合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教學原則,還能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這是因為:1)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動口,鞏固了已學的知識,熟悉和增加了應掌握的專業詞匯,并在筆譯實踐中摸索出專業英語的翻譯特點和規律;2)通過與其他同學的討論和教師的總結,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認識,并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明確努力的方向;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主導地位,采用啟發式和比較式教學,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符合青年學生的心理特點,有利于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4)教師在參與討論和解答學生的疑問時,也將獲得不少寶貴的啟示,改進和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

參考文獻:

[1]趙華.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08,(6).

[2]李英華,王麗敏,魏薇.環境科學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嘗試與研究[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1,(2).

第5篇

關鍵詞 生物技術實驗室;開放模式;現狀;管理對策;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3-0282-02

Abstract Biotechnology laboratory undertakes various experiment contents and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bio-related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experimental teaching,undergraduate thesis,graduate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the experiment and research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ask,which leads to its management,especially the management in open mode is quite complicated.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open operation mode of the biotechnology laboratory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and discuss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after opening so for providing helpful references.

Key words biotechnology laboratory;open model;status;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高校實驗室是高校實現其培養人才、發展科學、服務社會三大職能的基礎裝備,是高校師生進行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成為復合型人才的教學場所[1-2]。為了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促進實驗教學課程改革、提高實驗教學水平,傳統的實驗室必須實現由單純的教學場所向開放式的教學平臺轉變的運行機制邁進。開放實驗室是高等學校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重要內容,體現了高等教育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對強化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合作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協調發展,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有十分重要的意義[3-4]。生物技術實驗室的開放運行,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深化理解生物技術基礎理論知識,將理性知識和感性認識有機結合起來;另一方面通過綜合性、創新性實驗的設計,能夠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及綜合素質[5]。但隨著實驗室的全面開放,對驗室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復雜的要求。因此,必須加強開放模式下的實驗室管理,以適應現代農林業科技發展的需要。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生物技術實驗室是國家級森林植物教學實驗示范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有大小實驗用房18間、藥品室2間、儲備室2間、玻璃器皿室1間、管理室1間、 研究生學習室3間,主要向學校的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和生態學3個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師共近1 000名師生開放。其中本科生的課程實驗非常多,人多不固定且時間短而分散,主要有生物化學大實驗、植物生理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實驗、蛋白質與酶工程實驗、細胞生物學與細胞工程實驗、藥劑學實驗、生化與生物技術制藥實驗、次生代謝物質生產技術實驗、藥物分析實驗等[6]。研究生和教師的科研實驗相對來說人少、人員固定而且時間長而集中。另外,還有一些實驗人員相對固定、實驗時間相對短的情況,比如本科畢業論文和大學生創新項目的實驗。伴隨生物技術實驗室的開放力度的增大,同時根據本實驗室的現實基礎和運行情況,就如何加強實驗室的開放管理,保證實驗室安全,使現有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等方面的工作進行了一些思考和實踐。

1 實行分區域、分層次的實驗室開放模式

根據具體情況和學生的不同層次將生物技術試驗室現有的18間實驗用房按大小和功能區分成三大類型的開放實驗室,包括基礎課程實驗室、一般公共實驗室、科研探索實驗室。

1.1 基礎課程實驗室

基礎課程實驗室配備3間大房間,主要用于滿足我院本科實驗課程教學,一般是依據具體課程而設立,如上文所提到的生物化學大實驗、植物生理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實驗等課程,要求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基礎實驗,加深對課程的理解,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然而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中各種教學資源尤其是儀器配備方面都非常有限,學生實驗只能多人一組,無法做到人人動手。因此,為彌補課堂實驗教學的不足,很有必要開放這類實驗室,這樣既減少了每組實驗學生的數量,大大增加了資源的可利用率,又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和更大的實踐學習空間[7]。

1.2 一般公共實驗室

一般公共實驗室主要用于擺放生物技術相關實驗常用的儀器設備,如PCR儀、滅菌鍋、離心機、超純水機、制冰機、搖床、培養箱、顯微鏡等,另還配備專門公用的組培室和凝膠成像室。這類實驗用房可大可小,通常按儀器設備的使用頻率、精密程度、功能相關度合理分室。此類實驗室主要面向本科生畢業論文、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項目開放,學生根據指導教師指定的實驗目的及要求,結合實驗室可提供的實驗條件自主設計實驗,并獨立或項目成員協作完成。通過此過程的培養,學生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獨立思考、自主創新、團體協作,是活躍學生科研思維,培養科研人才不可替代的基礎過程。

1.3 科研探索實驗室

科研探索實驗室配備了2間中等大小的實驗用房和3間稍小的房間,特別配備專用組培室。主要是用于研究生的培養和青年教師完成專門科研項目等較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工作,通常是以導師為負責人的科研團隊。這類實驗一般按照課題申報的方式進行,學生通過擔任教師科研助手,完成學校、省、國家實驗計劃項目等來提高自己的實際創新能力。

2 生物技術實驗室開放現狀

實驗室開放使用后使實驗室的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為學生更好地動腦、動手,應用知識于實踐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豐富了學生的大學生活,有利于人才培養。然而從目前現狀看,本實驗室的開放使得實驗室的人群多樣化、復雜化,實驗室使用時間零散、不統一、不集中,給實驗室的管理帶來了諸多問題。

2.1 管理體系不健全,管理不規范

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規章制度不完善,一些實驗指導教師或實驗室管理人員因忙于教學科研甚至行政事務,對學生要求不嚴,甚至是放任自流。隨著儀器使用頻率的增加,而大多數學生只掌握儀器檢測樣品的操作,對儀器的運行狀態不太關心也沒有有意了解,易忽略儀器出現的小故障,設備的使用狀態不能及時、真實地被記錄,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出現大故障的時候往往已無法正常運行了,此時再去維修較復雜且耗時長,影響了實驗室的正常運行。

2.2 實驗項目較多且實驗人員較分散,給實驗室安全帶來隱患

實驗室開放后,實驗內容增加,涉及的化學藥品試劑種類和數量繁多,而學生的層次和實驗水平參差不齊,一些學生對各種藥品試劑的性質、安全性了解不清楚。另外,由于實驗室的開放,進入實驗室的學生人數分散,時間也不集中,學生的實驗不再局限在專門的實驗時間內進行,白天、晚上、周末經常都有學生進出實驗室,實驗室管理人員不夠給管理工作帶來了難度,使工作強度增大。

2.3 儀器使用率增加,設備維修費用不足

實驗室開放后,隨著使用實驗室人數的增多,儀器使用率增加,實驗操作人員不專業等問題陸續出現,使得儀器設備的損壞率、各種材料的消耗率也隨之增加,實驗室的設備維修費、低值易耗品費用不足的問題越來越明顯。

3 生物技術實驗室開放模式管理對策

針對生物技術實驗室開放后出現的上述問題,必須加強和規范實驗室開放模式下的管理,以保證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正常秩序。

3.1 規范實驗儀器設備的管理

首先,在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總體布局上采取公用的、相對貴重的儀器集中分區于一般公共實驗室,基礎儀器在各個實驗室分別配備,高度精密而貴重的儀器多集中分區于科研探索實驗室的基本原則,再據儀器設備的功能和使用頻率分別布置了組織培養室、超凈工作室、離心室、凝膠成像室、高壓滅菌室等專門工作室,以便資源共享提高設備資源利用率。其次,加強儀器設備的管理,所有儀器設備由學校設備處統一編號。在儀器設備管理上,實施儀器設備使用培訓、預約、建立儀器使用登記制度,以便責任明確,及時發現故障,從而及時維護和保養。再次,對于低值易耗品,基礎課程實驗由實驗室配備,其他實驗實行自備,便于控制實驗室經費。

3.2 規范實驗室開放工作

根據實驗室自身特點和實驗教學需要,生物技術實驗室采取以下幾種方式向師生開放:一是全面開放,如科研探索實驗室;二是在正常的工作時間內向學生開放,如一般公共實驗室;三是定時開放,根據實驗教學計劃,安排固定時間向學生全面開放;四是預約開放,因特別需要學生向實驗室提出申請預約使用實驗室時間和設備等。因本實驗室只有2 名專職管理人員,不可能全天候地長時間留在實驗室實施管理,所以在實驗室人員管理安排上實行基礎課程實驗室完全由專職實驗管理老師負責,而其他實驗室的日常管理則由研究生輪流值日協助管理實驗室,專職教師從中統籌和協調。這樣既克服了實驗室人員配備不足的困難,又發揮了研究生在實驗室工作時間長的優勢,使得實驗室開放后在管理時間上力求全面而完善。

3.3 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

隨著實驗室的開放,進入實驗室的人員增多,加之生物技術實驗室儀器設備高度集中、生化試劑多而雜、產生的廢棄物也復雜多樣等特點,使得必須把安全問題擺在實驗室開放管理的首要位置。針對實驗室全開放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采取許多積極措施:在實驗室的管理上建立健全的各種安全管理制度,加強開放實驗室的規范化管理;實行實驗室準入原則和實驗室出入登記制度,對使用實驗室的所有師生進行實驗室的安全知識教育,加強安全意識,重點說明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定,推行承諾書簽字確認準入;明確責任,實行實驗室、儀器的專人負責制,負責人負責本實驗室的消防安全檢查和儀器使用培訓維護等;建立健全的試劑藥品使用情況登記制度,要求在使用生化試劑時先了解清楚其性質和安全性,把握用量,還要注意防止試劑的交叉污染,做好使用情況登記;強化實驗室環保意識, 對于生物技術實驗室“三廢”,堅持以減少產生量、及時收集處理、集中收集、分類處理、專人負責的原則,加強實驗室廢棄物的管理。

3.4 提高實驗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在實驗室所有管理措施的實施過程中,實驗教學教師是管理的主體。只有擁有良好的實驗教學師資隊伍,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實驗室開放的效果[8]。實驗教學教師主要包括實驗室專職教師和教學教師。一方面,提高實驗室專職教師的綜合素質是實驗室開放管理成敗的關鍵,因此要加強實驗室專職教師的專業技術和管理培訓;另一方面,高素質的教師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科研指導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需要培養和引進一批高學歷且掌握新技術、新知識的教師,不斷探索實驗新方法,提高實驗室開放的質量和效率[9]。

4 結語

總而言之,生物技術實驗室作為國家級森林植物教學實驗示范中心的一份子,其開放的目的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為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創新人才提供場所,然而為實現這一目的,如何科學有效地管理好開放模式下的實驗室需要每一位實驗教學教師認真思考和實踐。以上僅是根據本實驗室的現狀對開放模式下的實驗室管理的淺談,實驗室要實現真正的全方位的開放還需要不斷探索研究,不斷改進。

5 參考文獻

[1] 郝峻弘.發揮實驗室職能,激發學生潛能[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09(2):69-72.

[2] 陶士強,聞燕,江明珠.生物技術實驗室開放運行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0,13(1):127 -128.

[3] 江棟,曹曉群,孔茜.論高校教學型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2):146-147.

[4] 謝惠波,楊艷,陳麗.論開放實驗室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5):178-181.

[5] 馬宏飛,李薇,蔣林時.生物化學開放實驗室建設和管理模式探索c實踐[J].生物學雜志,2016,33(2):125 -128.

[6] 喻林華,項文化,王義強.生物技術實驗室的規范化管理淺談[J].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0,4(4):140-142.

[7] 楊威.實驗室開放與管理[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9(1):186-187.

第6篇

【關鍵詞】校園;戲劇;大學生;社團

中圖分類號:J89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10-0004-05

大學生一直都屬于中國校園活動中那股鮮活的力量,他們追求自我,展示自己的個性,尋找完全屬于自己的舞臺,希望通過校園戲劇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悟。進入21世紀,大學生戲劇的蓬勃發展讓人十分欣慰,他們通過組織一系列的校園戲劇活動,來表達青年人的內心、個性和吶喊。

《福二摩斯》是飛于2014年12月31日自導自演的一部校園舞臺劇,他是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音樂系2011級學生,同時他也是一個懷揣導演夢想的普通人,一位追求戲劇夢想的年輕人。該舞臺劇從編劇、導演、演員征集、排練、后期制作都由飛同學一人完成,充分體現出當代大學生的時代特色和青春風貌。他坦言,排演舞臺劇,只為圓導演夢,用年輕人的言語講述年輕人的故事,讓大學生活留下與眾不同的印記。

據統計,全國各地高校幾乎都有從事戲劇活動的學生社團,大學生戲劇節也在高校學生中備受追捧,自從2001年“北京大學生原創戲劇觀摩表演”活動開始,之后全國及各地此類戲劇演出活動絡繹不絕,如2001年創辦的金刺猬大學生戲劇節,至今年已是第十四屆。應該說,大學生戲劇達到了一定的發展高峰,不斷興起的校園戲劇活動使大學生戲劇文化蓬勃生長,這些日益活躍而壯大的校園戲劇活動不僅僅為大學生打開了一扇面向戲劇藝術的窗戶,更讓專業的戲劇人士發現了一塊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創造力與想象力的新大陸。

一、湖南高校戲劇社團的現狀

(一)數量統計

湖南省高等院校,有公辦的,有民辦的,有本科的,也有專科的,筆者受條件所限,難以確定精確的高校數目總數。據不完全統計,在省會長沙的各高校里,大學生自發成立的戲劇社團將近百個①,從校園戲劇社團數量統計表格來看,僅考慮目前處于活躍狀態的戲劇社團,筆者在湖南省內26所普通本、專科高校中找了40個校園戲劇社團(截至2014年12月底),其中4所高校擁有3個及以上的校園戲劇社團,4所高校擁有2個校園戲劇社團,而其余的高校均只有1個校園戲劇社團(如下表)。

從空間分布來看,大學生校園戲劇社團主要分布在省會長沙――17所高校中有29個戲劇社團,其中湖南師范大學、中南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湖南商學院等劇社數量均有3個以上,已經達到發達城市高校校園戲劇社團擁有量的持平狀態②。

高校主要戲劇社團名單(長沙市)

高校主要戲劇社團名單(其他地州市)

(二)成立時間

據統計,湖南校園戲劇社團的成立時間跨越了從20世紀70年代至21世紀初的幾十年,除了1972成立最早的懷化學院中文劇社之外,大多社團的設立均在20世紀90年代之后。

具體而言,成立于20世紀90年代的劇社有6家:湖南師范大學的楚魂戲劇社(1992年)、中南大學的雷雨劇社(1997年)、湖南大學的藝巢話劇團(1996年)、長沙理工大學的青磚影視戲劇社(1998年)、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螢火劇社(1998年)、湘潭大學的學生劇社(1999年);成立于2000年至2005年之間的劇社有16家:新青年話劇團(2000年)、湖南工程學院的飛特戲劇社(2000年)、湖南師范大學的先鋒戲劇社(2001年)和七月戲劇社(2002年)、衡陽師范學院戲劇協會(2001年)和校園先鋒劇社(2001年)、吉首大學的王子戲劇社(2005年)、長沙理工大學的尋航劇社(2003年)、湖南文理學院的中源劇社(2005年)、湖南第一師范的新苗戲劇社(2002年)、湖南環境生物學院的零度劇社(2004年)、湖南工程學院戲劇社(2002年)、商學院北津學院的風華劇社(2005年)湖南農業大學的虹劇社(2002年)、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檸檬話劇社(2002年)、中南大學的花樣年華話劇社(2002年);而2005年以后,成立的校園戲劇社團有12家:長沙理工大學的漢卿劇社(2007年)、湖南第一師范學校的英文劇社Circle stage(2012年)、湖南大眾傳媒學院的駱駝刺戲劇社(2006年)、湖南中醫藥大學的犀照戲劇社(2006年)、長沙理工大學的蔚藍話劇社(2008年)、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紫云劇社(2009年)、國防科大的英文戲劇社Drama Society(2011年)、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的楚雷話劇社(2007年)、湖南商學院的翰楓劇社(2008年)、湖南女子大學的留影劇社(2008年)、湖南工業大學的桃源話劇社(2007年)、湖南理工學院的莎士比亞戲劇社(2009年)。

(三)組織管理

高校校園戲劇社團雖說是業余的校園組織,但就目前省內一些開辦歷史較長、具有一定規模的校園劇社來看,劇社內部分工明確,組織管理是較為完善的。例如:湖南農業大學的虹劇社,劇社現有社員200余人,設立了編導、演員、劇務、宣傳、公關、活動和辦公室7大部門,劇社堅持每學期開設培訓課,內容包含編導、演員、劇務及化妝等,并邀請國家一級編劇及導演等省內外專業戲劇人士、劇社往屆社員授課,連續10年堅持舉辦“校園戲劇文化周”、“戲劇演出季”、湘農學堂匯報演出等常規活動;中南大學的雷雨劇社、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螢火劇社、湖南師范大學的楚魂戲劇社等,除了內設社長、副社長、團支書之外,基本上均設有編導部、演員部、外聯部、辦公室、理事部、企宣部等部門,其中中南大學的雷雨劇社還設有配音組(2011新設)③。這些部門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一般來說,社長、副社長全面負責社團的整體事務;編導部負責劇本創作、編輯、劇務等工作;外聯部負責組織活動、會議、交流與外界聯系;企宣部負責演出的服裝、化妝、形象設計、宣傳等工作。不論成員人數多少,各部門互相協作,團結一致,共同成長。

(四)題材劇目

大學生校園戲劇演出的題材選擇十分廣泛,不受拘束,但來源形式有三種:一種是中外名家的經典巨作或改編作品,如:之《雷雨》《日出》《家》、張愛玲的《傾城之戀》、王蕙玲的《人間四月天》等,這種向經典致敬的形式是眾多校園戲劇社團采取的方式,但作品中的核心觀念和思想離現實較遠,難以引起公眾共鳴,其傳播影響作用不大;第二種是劇團社員原創的校園戲劇作品,如《我的母親是條大馬哈魚》《綠塵》《我的革命世家》等,這種形式主要展現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體現新世紀青年對于歷史和革命的理解;第三種是利用名著進行改編的一些詼諧劇,以調侃的語氣,娛樂、游戲的精神,來影射當代社會現實,如:《孔乙己》《三打白骨精》《新羅密歐與朱麗葉》《西游笑傳》等,包括這次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上演的校園舞臺劇《福二摩斯》《不二神探》也是屬于此范圍,這類劇目涵蓋了學生們的個性和精神理念,其創作演出極大地活躍了大學生的藝術創作思維,培養了大學生在舞臺上自如、松弛的表演能力,活躍了校園戲劇文化④。

(五)演出與對外交流

當代的校園戲劇團體開展的活動主要以校內的話劇演出為主,同時還會參加一些晚會的短劇和小品演出,根據不同戲劇團體的規模和影響力,其開展活動的頻率也有很大區別⑤。

就湖南目前而言,長沙市內高校校園劇團分布集中,數量較多,相對而言,他們的校園戲劇發展較為成熟,相互之間經常會開展一些交流互訪活動,很多學校的劇社都能拿出相當有質量的劇目,幾家格局較成熟的社團,如湖南師范大學楚魂戲劇社、先鋒戲劇社,湖南農業大學虹劇社、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螢火劇社、中南大學雷雨劇社、長沙理工大學漢卿話劇社、湖南商學院北津學院風華劇社都有曾經參與大學生戲劇節的嘗試和成功經驗,而其他地州市高校戲劇社團的演出活動范圍主要限于本校區域內,或校與校之間的交流。

二、湖南校園戲劇社團的特點

(一)雖無經費,但不減熱情

校園戲劇活動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都是由校團委等學生工作部門或藝術教育部門負責管理,但由于經費不多,能夠用來支持校園戲劇活動的能力就十分有限或基本沒有。因此,大學生戲劇活動的經費來源主要來自于企業資助,然而由于各贊助商的宣傳目的,需要考慮受眾影響、預期收益等因素,提供資金有很大難度,從而對校園戲劇社團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壓力。目前除了幾所有影響力的高校戲劇社團能得到一定數額的經費支持之外,大部分省內高校戲劇社團因得不到足夠的資金投入,所面臨的都是一種“吃不飽餓不死”的狀態。不僅省內許多戲劇社團的學生們是如此,在參加全國大學生戲劇節的學生中,更是有許多孩子自費演出,甚至有時吃住都成問題的他們,卻可以激情而成功地完成表演。這些沒有經費、沒有服裝、沒有道具的困難并不會遮蔽這些大學生用戲劇表達內心的豪情壯志,除了熱愛一無所有,雖無經費,但熱情不減。

飛的校園舞臺劇也是如此,《福二摩斯》的演出預算計劃就包括舞臺布置、背景(幕布、函架、支架、橫幅、壁紙、LED熒幕)、攝像、服裝、道具、化妝、海報、節目單、人員統籌等方面內容,預計達到了兩萬,盡管這部舞臺劇最終得到了長沙市內四家公司的支持和贊助,但籌款總額也不過一萬,為了堅持完成這部劇的演出,其余經費完全依靠飛同學自己補上,而且全劇排練的聯絡費用、視頻音頻制作、MV制作(預告片及演員介紹)、后期制作都是他一人完成。

(二)雖非專業,但彰顯快樂

戲劇畢竟是專業的藝術門類,有自身的特點、形態、規律和手段。大學生們自己創辦的校園戲劇社團區別于主流戲劇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它的校園性,即業余性:沒有專業的戲劇老師,沒有系統的戲劇學習和實踐訓練,都是單憑熱情和勤奮來維持,不免就會帶有盲目、隨意和不穩定的色彩。加上本省戲劇資源匱乏,大多數學生對戲劇只能停留在文本閱讀上,空有一腔的熱情,卻缺乏營造戲劇藝術文化氛圍的手段和方式,他們明白為什么戲會越來越差,主要是因為戲看得太少,不懂得什么叫戲,什么叫話劇,這種情況普遍存在于絕大多數的戲劇社團⑥。在校園舞臺劇《福二摩斯》的創作過程中,飛同學也許并不清楚戲劇該怎樣才有“戲劇性”,也許在創作中,他不知道該如何組織戲劇場面、如何組織人物關系、如何能使整部舞臺劇更具觀賞性,如何能使戲劇沖突更為明顯激烈,僅是憑借自己的想象、感悟、熱情等來創作,靠他一人選定演員,也僅靠他一人導演,從整體上來說,演員、導演、燈光、舞臺、音樂等等都是業余的。

然而,校園戲劇社團是給戲劇愛好者提供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大學生書寫和排演戲劇,不是要成為明星,也不是今后要從事這樣的工作,而僅因為他們在做著純粹而快樂的事。雖然類似這樣的校園戲劇現在看似是業余的,將來也許仍是業余的,但他們高揚起戲劇夢想的風帆,彰顯出極大的激情和動力,賦予了校園戲劇豐富的內涵和精神,雖非專業,卻始終彰顯快樂。

三、湖南校園戲劇社團的發展與要求

(一)校園戲劇社團發展的基本條件和內在要求

1.保證充足、優良的學生成員是社團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大學生校園戲劇社團的前提和基礎就是穩定的團隊和人員,而由于校園劇社的成員始終在流動,社團人數從大一到大四總體呈遞減的趨勢。一般都是在入學第一年社團招新時加入社團,第二年的人員急劇下降,第三年和第四年面臨著畢業實習、就職的壓力,很少參加社團活動,戲劇社團的質量好壞也就因人員不斷更替而起伏,有時社團重復編排或已成保留節目的劇目,也會因為老演員的離去,新演員的登臺影響到演出的質量。

因此,有高素質的成員才會有一流的社團,以老帶新,不斷培養劇社骨干力量,始終以一個團隊的精神和意念來排練和演出,以高年級的師兄師姐,帶動低年級的師弟師妹,從初始話劇,到做劇務,從演小人物,再到成為主演,從舞臺燈光、道具配備、場記到排練演出等等,都應增添源源不斷的新人,而避免社團斷層現象的出現。在這種強大團隊凝聚力的影響下,再加強社團成員素質的培養和能力的訓練,使這些有極強表現力和活躍思維的學生們能盡情地融入舞臺、充分展現戲劇的獨特魅力。

2.挖掘和打造強勁的創編團隊是社團發展的必備方式和手段

大學生戲劇社團為我國的戲劇活動培養了大量的后備力量,孩子們將自己的業余時間投入到校園戲劇的熱浪之中,或創作劇本、或參與編導、或擔當演職人員,這種曾有過的零距離接觸的親身體驗,都將會成為他們一生的財富。

當然,由于大學生對世界觀和價值觀的認識還欠深刻,社會閱歷有限,視野也不夠開闊,因而對于劇本編創就有著不成熟的一面,比如:校園原創劇目經常呈現出盲目追求大劇本,但又把握不住,表現出手法匱乏、深度不夠的缺點;對于一些先鋒劇的嘗試與創作,容易偏重于荒誕的外在表現形式,在表演上往往導致歇斯底里的狀態;還有的在編創上盲目追求顯性的戲劇沖突,雖“有一些校園戲劇編劇注意到戲劇矛盾和沖突要從劇作的深層開始萌發,但在戲劇沖突的具體設置上卻又不自覺地走向了二元對立的固定圈套,使得劇作中人物性格呈現扁平、戲劇沖突生硬的狀態”⑦。因此,避免以上問題的出現,科學遵照戲劇創作規律來規范、引導校園戲劇社團編創人員,不斷學習、不斷進取,并打造和挖掘強勁的創編團隊,不僅對大學生戲劇能力的培養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也是促使社團良性發展、不斷蓬勃發展和壯大的必備方式和手段。

3.擁有熱愛學生、樂于奉獻的指導教師是校園社團持續長久的輔助力量

如日本、柬埔寨、越南等某些亞洲國家,以及中國臺灣和香港的各大高校都有自己專門的戲劇教育老師,進行戲劇研究和實踐指導,而在大陸各高校里,除了藝術院校的戲劇專業開設有系統的戲劇課程之外,其他綜合類大學、理工類大學幾乎都沒有專業的戲劇指導老師⑧。就筆者對湖南省內各高校校園戲劇社團的了解,除湖南農大虹劇社擁有本校固定的指導教師之外,其他高校的戲劇社團都是沒有的。除此之外,全國其他高校也僅有少數高校戲劇社團擁有專業的戲劇指導老師。

其實,為避免大學生們在盲目中重復走老路,走彎路,擁有一批具有戲劇心和奉獻心的校園戲劇指導老師往往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尤其是若能在普通高校中開設戲劇實踐課程(公共藝術選修課),排演若干小型的劇目,將校園戲劇的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這便是社團持續長久的輔助力量,也是校園戲劇藝術最終實現的教學效應。

(二)校園戲劇社團發展的硬件支撐和資金來源

1.免費利用高校“學生活動中心”,提供硬件支撐

從校園戲劇藝術活動的規律看,戲劇活動屬于小劇場藝術,對演出場地有一定的要求,不同的劇場,代表著不同的水平、不同的號召力、不同的影響力。雖然校園戲劇社團能在教室、廣場、臺階路邊練習和排練,但這樣的表演始終不具有正式性,社員總會缺乏歸屬感。盡管學校禮堂、音樂廳或劇場規范而正式,能讓校園戲劇劇目的表演吸引更多的觀眾,有更好的舞臺效果,但這樣的演出場地都要經過嚴格的申請審批,學生是很難進入的。

據了解,美國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針對學生社團活動曾規定,高校社團活動一般集中在一個統一地點舉行,并在原來紀念俱樂部的基礎上,改擴建了南部學生活動中心,建造龐大的“學生俱樂部”為各種學生社團活動服務,這說明,高校校園社團活動是需要得到學校領導的重視以及多方面的硬件支持的。因此,中國各大高校是否也能仿效此類辦法,免費、適當合理地開放學校的“學生活動中心”,并由高校團委或相關藝術教育部門進行管理和規范。從整體上看,既能充分整合和利用學校的場地空間和資源,又能滿足校園戲劇社團的需要,最大限度實現為學生服務,是一個既經濟又實用的辦法。

2.拓寬校園戲劇社團的資金來源,營造高校戲劇社團品牌效應

當前狀態下的經費不足已成為大多數高校戲劇社團發展的瓶頸,長沙幾家高校戲劇社團目前就面臨著場地的缺乏以及經費的不足問題,有些同學提出“建議做一些貧窮戲劇,盡可能減少開支,或者加強自身外聯的力量”⑨,說明拓寬校園戲劇社團的資金來源,爭取多元化的經費渠道的方式,已然成為大學生戲劇社團生存問題的必然選擇。

首先,高校聯合部分愛心企業,加大對校園戲劇社團的關愛和幫助。

學校的資金支持是校園戲劇社團的重要方面,盡管期待高校應加大對此方面的投資力度,但學校的財政預算畢竟有限,劃撥一筆專門用于社團建設的專項資金的想法仍不夠現實。目前可行的是:高校在扶持的基礎上,在統一規范管理的前提下,聯合部分愛心企業,鼓勵校園社團走市場化運作的道路,尋求社會的支持。2006年度的首都大學生社團文化季,就最早采用了吸納社會資金,采取企業贊助、扶持的方式,來彌補音樂社團建設資金的不足⑩。校園舞臺劇《福二摩斯》的成功演出,也離不開五家愛心企業的幫忙和資助。

這種做法值得借鑒,在高校的管理和監督下,社團積極通過企業的贊助,獲取活動的經費,解決難題,贊助商通過資助,也可以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公益心,博得社會對此品牌的認可,社團和企業取得了雙贏的結果。

其次,高校戲劇社團實現自身激勵機制,營造自身品牌效應。

浙江師范大學的“阿西劇社”是全國歷史最悠久的社團之一,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阿西劇社已經成長為集編、導、演于一體,體系比較完善的劇社,并且形成了春季?小劇場、夏季?畢業匯演、秋季?迎新演出、冬季?內部公演為核心的品牌活動。由于多年的耕耘和積累,阿西劇社已經兩次獲得大學生戲劇節金刺猬獎,在浙江師大校園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湖南農業大學的“虹劇社”連續10年堅持舉辦“校園戲劇文化周”、“戲劇演出季”、湘農學堂匯報演出等常規活動,也已成為我國高校戲劇界的一朵奇葩,被譽為農業類高校誕生的“戲劇精靈”?。除此之外,還有高校為了促進大學生社團的發展,每年會對學生社團進行綜合評估,設立大學生社團活動獎勵基金,如:復旦大學從2000年開始就由財政撥出專用款100萬元設立首期三年的學生社團專項支持經費,通過年度優秀學生社團的評選活動,對精品社團的日常建設和活動進行重點支持?。

因此,省內高校戲劇社團應該注重自身社團活動的實效,提升社團的水平和層次,逐步建立一套具有自身特點的活動機制和激勵機制,使戲劇社團能夠制度化、規范化,并逐漸打造出自身的品牌效應,為社團營造更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這也是贏取更多資金來源的又一出路。

(三)校園戲劇社團團隊發展的媒介手段和網絡方式

1.利用校園戲劇社團自身的交流和傳播功能,推動校園戲劇社團發展

校園戲劇具有穩定而強烈的傳播功能:參與、策劃都是由學生完成的,受眾絕大部分也是學生群體,校園戲劇的推廣和開拓,同樣也離不開學生,校園和學生就是最大的媒介和傳播者。2011年成立的“長沙校園戲劇社團聯合會小組”是一個自發的、非官方的組織,參與方是長沙的主要高校校園戲劇社團,其宗旨是提供長沙校園戲劇信息交流平臺,為長沙的校園戲劇加油。單個社團的力量是很小的,這個聯合會小組將各社團的力量聚合起來,形成一個聯合的對外整體,各社團既能交流、探討社團的發展,也能在一起進行劇目的演出、合作,而這一切都是源于校園和學生,因為他們本身就是一個大的傳播體。

2.利用信息化網絡交流方式,打造校園戲劇社團推廣平臺

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說:“誰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網絡,誰就擁有整個世界。”互聯網早已成為大學生獲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利用信息化網絡交流方式,打造一個規范的校園戲劇社團推廣平臺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舞臺劇《福二摩斯》在演出前兩周,分別在優酷網和騰訊網上了“預告宣傳片”和“演員介紹”的視頻資料,引發了長沙市各高校戲劇社團的關注和期待,也引發了校園同行的大量轉帖,為劇目的演出預設了很好的鋪墊,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再加上,網絡宣傳制作周期短,能夠及時變更宣傳內容,實現信息互動傳播,具有極強的實效性和時代感,校園網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構建起來的校園內部網絡,拉近社團之間、成員之間的聯系,能有效地促進社團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但目前有關戲劇社團的網站還比較少,全國只有作為教育網高校社團聯盟下屬的“全國高校戲劇社團聯盟網”?,湖南省內也只有“長沙校園戲劇社團聯合會小組”?一個較為全面、專業的戲劇社團網站。由此,多建立同類校園戲劇社團網絡體系,為愛好校園戲劇的學子們構建一個交流的空間是十分必要的。

3.利用其他媒介手段,拓寬校園戲劇社團發展空間

隨著大眾傳媒向社會傳播的信息日益增多,校園戲劇社團傳播的媒介手段也不乏前面的兩種,還可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競賽等方式,對校園戲劇社團進行推廣和發展。

首先,一如既往地舉辦高校校園戲劇節,讓校園戲劇社團里的戲劇作品在舞臺上進行演出、展示。盡管目前大學生戲劇節的規模和水準還有待進一步擴大和提高,專業性不夠,但通過這樣類似的活動,可以促進各校園戲劇社團的長足進步,在這個過程中,各戲劇社團獲得了自身的成就感,提高了知名度,通過協助和競爭得到了更好的發展,為校園戲劇活動的開展爭取到了更多的資源,幫助校園戲劇更加健康地成長。

其次,可嘗試與電臺、電視臺合作,打造知名度,拓寬校園戲劇社團的發展空間。近年來,“電視話劇”開始盛行,從2010年臺灣電視臺的《瘋狂電視臺》,到2014年陜西衛視的《華夏微話劇》、湖南衛視的《星劇社》,這樣一種大規模地將話劇搬上電視、以話劇文化為載體的電視革新運動成為新的焦點。高校校園戲劇社團若能尋求一定機會,嘗試參與這些節目,則能大大提高自身品牌的知名度,拓寬校園戲劇社團的發展空間。

四、總結

從校園舞臺劇《福二摩斯》來看,校園戲劇從誕生那天起,就成為了青年學子們的熱情的追求對象和理想的精神燈塔。無論是排經典劇目還是原創劇目,都會有很多思考的余地和空間,既能原汁原味,也可自由發揮。盡管校園戲劇依然是草根的、業余的,未來也許也將是如此;盡管困難重重,依然存在許多缺陷,但我相信,這一批又一批狂熱的學生們,依然會堅持不懈,依然會在體驗中成長,在參與中創造,在進步中升華。

注釋:

①參見孫文輝:《湖南大學生戲劇的歷史與現狀》,載于《創作與評論》,2012年第10期,第116頁。

②參見余松鶴:《當代校園戲劇文化傳播現狀研究》,浙江大學2012年碩士學位論文,第11頁。在北京、上海、江蘇、湖北、廣東等經濟比較發達、高校比較密集的地方,校園戲劇社團的數量也比較多,尤以上海最為突出――33所高校中有52家戲劇社團,平均每所大學有1.6個校園戲劇團體。由此可見長沙校園戲劇社團已經達到發達城市高校校園戲劇社團擁有量持平狀態。

③各劇社信息采集于長沙校園戲劇社團聯合會網站,網址為http:///group/topic/26058803/。

④參見孫文輝:《湖南大學生戲劇的歷史與現狀》,載于《創作與評論》,2012年第10期,第119頁。大學生戲劇常用的另一種形式就是鬧劇,他們往往對一些名著進行改編,對劇中的人物和行為進行調侃,使舞臺上充滿著一種娛樂、游戲精神。

⑤參見余松鶴:《當代校園戲劇文化傳播現狀研究》,浙江大學2012年碩士學位論文,第14頁。根據調查數據顯示,47%的校園戲劇社團每年的演出次數為4-6次,33%的校園戲劇社團每年演出次數為7-9次。相較于歷史上的校園戲劇活動頻率,當今校園戲劇社團的演出次數已大打折扣。

⑥數據采集于“2013年下學期長沙校園戲劇社團聯合會第一次交流會”部分內容(http:///group/topic/44688845/)。

⑦參見鄒慕晨:《為了大學生戲劇的明天》,載于《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9期,第135頁。校園戲劇編劇注意到戲劇矛盾和沖突要從劇作的深層開始萌發,但是在戲劇沖突的具體設置上卻又不自覺地走向了二元對立的固定圈套,使得劇作呈現出人物性格扁平、戲劇沖突生硬的狀態。

⑧參見余松鶴:《當代校園戲劇文化傳播現狀研究》,浙江大學2012年碩士學位論文,第40頁。中國臺灣和香港的各大高校都有專門的老師進行戲劇研究和實踐,戲劇教育被列入中小學教育大綱;亞洲其他國家的高校如柬埔寨、越南等也都有自己專門的戲劇教育老師;在日本,有幾千個普通中學生組成的戲劇俱樂部,也有許多關注校園戲劇的劇作家和老師。而在中國大陸高校,基本上只有專業的藝術院校才開設戲劇課程,對校園戲劇進行專門研究和指導的老師屈指可數。

⑨數據采集于“長沙校園戲劇聯合會第十次交流會議記錄”(http:///group/topic/49127610)。

⑩參見胡凱:《對普通高校大學生音樂社團現狀的調查分析與思考》,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碩士論文,第46頁。北京團市委牽頭舉辦的幾項示范性活動,特別面向基層學生社團公開征集優秀的活動方案,作為整個文化季的活動項目,獲選的項目可以得到首都大學生社團文化季組委會的資助,優秀社團將可得到數百至一萬元不等的活動資金,贊助資金全部來自于支持學生社團發展的企業。

?參見樓瑩璐《校園戲劇的文化建構作用――以浙江師范大學阿西劇社為例》,載于《大眾文藝》,2013年第11期。

?參見胡凱:《對普通高校大學生音樂社團現狀的調查分析與思考》,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碩士論文,第49頁。復旦大學從2000年開始由財政撥出專用款設立首期三年的“學生社團專項支持經費”,通過年度優秀學生社團的評選活動,強化學生社團“創精品、爭一流”的意識,利用資源調控的杠桿作用,激勵學生社團不斷提升活動形式和質量,對精品社團的日常建設和活動進行重點支持。

?全國高校戲劇社團聯盟網作為“教育網高校社團聯盟”的第一個分站,由中國教育網與南洋劇社網主辦,主要任務是配合高校社團聯盟的推廣,為戲劇類社團提供免費主頁空間、定期舉辦交流活動,為社團提供交流平臺,并對相關活動、比賽等進行及時報道(http:///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100)。

?參見http:///group。

參考文獻:

[1]孫文輝.湖南大學生戲劇的歷史與現狀[J].創作與評論,2012(10).

[2]余松鶴.當代校園戲劇文化傳播現狀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2.

[3]鄒慕晨.為了大學生戲劇的明天[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9).

[4]樓瑩璐.校園戲劇的文化建構作用――以浙江師范大學阿西劇社為例[J].大眾文藝,2013(11).

[5]胡凱.對普通高校大學生音樂社團現狀的調查分析與思考[D].首都師范大學,2007.

作者簡介:

第7篇

>> 水產類食品加工過程中的食品質量與安全 淮安市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 貴州省主要農產品物流過程中的市場競爭力支持體系分析 論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現狀與思考 農產品冷鏈質量安全風險評價研究 基于蜈蚣博弈的非自營冷鏈物流模式的食品質量的主體合作機制研究 加拿大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 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對策的探討 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 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 農產品物流與冷鏈物流的價值取向 我國食品供應鏈管理與食品質量安全的研究 水產品冷鏈流通過程中的質量安全 應對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的質量法與質量管理研究 國內外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的比較與借鑒 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現狀、問題與對策 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思考與建議 河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祁縣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 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2010.12.10.

[7]王壽全.福建省果蔬物流系統構建研究:[碩士學位論文].福州:福州大學,2008.

[8]楊芳,李梅芳.中國果蔬產品冷鏈物流現狀及需求趨勢研究[J].學理論,2011(22):89-91.

[9]張雪莉,韓茜,張欣,賈立平.河北省鮮活農產品流通問題及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5):3136-3137.

[10][1]陳達.現代綠色物流管理及其策略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1,02:112-114.

[11]趙芳妮.農產品冷鏈綠色物流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5.

[12]王玉俠.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1,03:80-82+84.

[13]于懷智.山東省冷鏈物流食品安全問題及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4.

[14]王赫男.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市場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4.

[15]朱則剛.食品安全質量可靠與冷鏈物流技術支撐研討[J]. 糧食問題研究,2016,03:20-27.

第8篇

意大利的高等教育中沿用的是歐洲學分轉化體系(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 )。意大利的高等教育分為四個階段:本科(3年獲得學士學位B.Sc)碩士研究生《2年獲得碩士學位,M . Sc)專業碩士(Specializing Master, 1年無學位),博士研究生(3年,獲得博士學位Ph.D)。為期3年的本科階段主要有基礎課、專業課以及職業訓練在3年級學生要去企業實習。在取得學士學位后學生可以直接工作或申請攻讀碩士研究生。碩士學制兩年.在專業領域受到嚴格的訓練。專業碩士課程可在取得學士或碩士學位之后申請一年的課程在專業的范圍內提供了職業技能實踐。在取得碩士學位后可申請攻讀博士研究生通過3年的時間在專業領域獲得高水平的研究能力。

在碩士研究生階段,以米蘭理工學院為例,設計學院下獨立設置了家具設計專業。與家具設計平行的相關專業還有設計與工程,家具與織物設計,工業設計,室內設計產品服務系統設計。在制造方面第二工程學院設有管理、經濟和工業工程專業工程公共管理專業第三工程學院有材料工程專業。

家具設計專業的研究生有如下課程:概念設計、畢業論文、材料和技術、用于設計的材料和技術、公開講座、項目交流、專業實踐((RAP )、記號學(Semiology ) ,系統生產發展。設計與工程專業的研究生有如下課程學位考試、設計工作營、繪圖與表現、最終系統設計工作室、產業發展、綜合工作室課程整合、設計發展、材料設計、用于材料的設計、機械項目基礎、機械技術與工藝系統、材料的選擇與利用方法、項目發展、倒模、記號學、技術制圖、工業設計理論與歷史.虛擬模型。

在博士學歷中.沒有具體的家具專業。與家具相關的專業有:工業設計和多媒體交流.室內設計管理、經濟和工業工程,制造系統與工藝.材料工程.虛擬模型與現實產品等。

2德國

德國的孩子在16歲開始接受大學階段教育。大學程度的學校有幾種:傳統的大學.提供廣泛的教育學制六年半技術大學.提供專業領域的訓練包括藝術和音樂學院,學制四年半。

德國的大學不僅提供教育和訓練.同時也是一個獨立的、純粹的、追求應用研究的地方。德國大學的院系按照以下大類劃分:醫學.科學.工程.藝術與人文學科,法律,理論,經濟與社會科學,農業與林業。與家具業相關的集中在工程、藝術與林業中。

在碩士教育階段德國沒有專門的家具專業。家具設計包含在工業設計與工程中與家具制造相關的有木材科學、木材工程與木材經濟、木材工程、工業工程、產品發展與制造、制造工程、制造管理/自動化工程、制造工藝系統、國際制造管理等專業。

3芬蘭

芬蘭的高等教育分為綜合性大學(University)和理工學院(Polytechnic )兩個平行的體系。理工學院通常是地區性的,強調就業導向:綜合性大學則忠實于科學研究。芬蘭的大學提供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在很多領域,在獲得博士學位之前還提供博士候選人學位(Licentiate)。芬蘭的學分系統類同于歐洲EC下S學分系統。大學生可以跨學校選修相近的課程。

芬蘭的碩士學位培養的目標.是發展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尋和應用能力。芬蘭的博士研究生.通常有兩個階段的學位:博士候選人和博士學位。博士研究生需要能獨立開展研究工作熟悉本學科的研究內容及科學理論。

做為一個林業大國芬蘭在林產品相應技術的研究上走在世界前列。如赫爾辛基科技大學(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其林產品技術系是芬蘭唯一一個在包括各項林產品領域都提供大學階段教學和研究的系科。其中的木材技術專業主要研究木制品包括鋸材、膠合板、LVL、門、窗、膠合梁和其他木制品。

在經濟、工程和管理方面.拉普蘭塔科技大學(Lappeenrant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在芬蘭處于領先地位.學校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每年有將近100個碩士畢業生4-5個博士畢業生。該系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將技術和商業管理結合起來.這個愿景是通過完成從林業、木材、金屬及其他行業角度看來是重要的和核心的課題來實現的。該系的研究領域包括:技術管理、科技型企業管理和知識管理;管理會計物流國際操作和過渡經濟;產業營銷。

在設計方面赫爾辛基藝術設計大學(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Helsinki)的設計學院下設有“室內建筑與家具設計“專業。學院的培養學生在產品設計方面有專業的設計能力.或作為產業、商業、文化機構及媒體的設計師同時也培養學生在設計管理(企業或研究)方面的能力。對學生訓練的目標是要具備在多學科交流下工作的能力即交流和與他人互動的技巧與個人專長同等重要。

4美國

美國有些大學有著悠久的林業和木工方面的學科傳統如密西西比州立大學(Mis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卡羅萊納州立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等。

普渡大學的家具制造與設計方面的研究是在林業和自然資源學系下面。其研究生科目包括木材加工與工藝木材結構、識別與特性木材加工特性.家具與櫥柜設計與制造高級木材加工工藝.用于CNC制造的家具設計木制品部件。其中如家具與櫥柜設計與制造課主要是教授家具結構、家具性能測試、基于電腦的應用與方案.課程的特點是有關于緊固件、家具聯接件和家具的實驗室測評。

密西西比州立大學家具研究所(Institute of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and Management)成立于2001年其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質量保證與設計產品設計家具制造機械研究營銷、管理與分銷。該所是學校整合了商業與工業系、林業資源系、工程系、建筑系的優勢資源聯合森林和野外生物研究中心共同組建的。該所延續了大學多年以來在木制品研究、技術服務和再教育方面的經驗通過對設計、生產、營銷、以及高品質產品的分銷等方面的研究為國內外的家具制造企業提供新術、方法等方面的支持并培養了未來的行業管理和領軍人才。2003年成立的富蘭克林中心是目前美國最大的家具制造培訓中心。

在家具設計的教學上如羅得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設有家具設計系教授技能、理論和相關內容提供本科和研究生階段設計教育。學校認為家具設計的變化隨著文化而變新的材料和工藝改變了技術的發展為藝術家們拓寬了平臺。通過學習和實踐.學生們可以探索概念的范圍、生理的需要和美學的觀點。學校設有木工工作室、金工工作室、機械工作室、軟體家具實驗室、噴漆房、木材標本室、計算機工作站。在研究生教育階段.課程主要通過家具及相關物品的制作來提高學生的藝術水平和設計哲學。最主要是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運用材料、工藝的水平來保證設計概念的實現.主要是要掌握高級木工技術。

5小結

從以上家具產業和教育業都處于領先地位的國家在高等教育階段.尤其是對碩士以上高層次人才的培養來看.他們重視的是專業領域的研究和跨學科團隊合作的能力。而不是我們國家大多數人對“一專多能”的理解.即“一門專業.多種技能”。在社會發展程度越來越高級.現實問題日益復雜的今天.單靠個人的能力很難解決一個復雜的問題:而學科分工越來越細化.各領域都有專家在研究。所以.對一個高級人才來說.他/她要掌握的是與其他專家一起團隊合作優化資源配置又能獨立開展研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