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優秀范文 小學老師教學論文

小學老師教學論文賞析八篇

發布時間:2023-03-22 17:36:32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小學老師教學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第1篇

我對學校一年級120名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后了解到:學生自己整理書包的占58.2%,早晨自己穿衣服的占2.2%,自己疊被子的占1.6%,用餐時自己盛飯的占14.1%,自己每天步行到校的占5%。

由此引發我的思考:而今中國一大批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低下,如此進入充滿競爭的21世紀,將會慘遭淘汰。尤其是當今農村小學生的勞技教育已成了一個被遺忘的角落。如何針對農村實際,對小學生加強勞技教育呢?

1.學習討論,明確意義,形成共識

我們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文件及《勞動課教學大綱》,并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廣大教師深刻地認識到:第一,不愛勞動的學生并不是天生懶惰,而是“日久成習”,要培養學生真正愛勞動的習慣,要給予熱情地引導、及時地鼓勵、不懈地督促。第二,廣大教師要以身作則,不要讓學生為自己做事,如打掃辦公室、批改作業等。有時還要帶頭勞動,實踐證明教師親自參與學生一起勞動,能空前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第三,切忌將勞動當作一種懲罰手段用在學生的身上,如犯錯之后罰擦黑板、擺桌子、掃地等,因為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情感。

勞技教育缺少了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為一方面家長可以在生活中隨時隨地指導學生進行勞技訓練,另一方面家長還可以督促孩子們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培養學生愛勞動的感情。我們通過家長學校舉行家長教育講座等,讓學校和家長形成共識:學生參與勞動,不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愛惜勞動果實的品質,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在勞動中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使雙手更加靈巧;不僅有助于鍛煉身體,增強體質,而且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品質,懂得尊重老人、孝敬父母、關心他人、幫助別人。

2.重視勞動課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勞動課是對學生進行勞技教育的主陣地,在每學期初,學校就要求教師根據大綱要求制訂教學計劃,并認真組織落實,保證做到:勞技課,課表上有位置,行動上不被占擠。另外還要求廣大教師根據教材的知識點和編排特點,組織實施教學,提高每堂課的教學質量。首先,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好奇心理和興趣的不穩定性,挖掘每課內容和思想內涵,創設勞動教育的愉快氛圍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思想感情,樹立勞動觀念。如在手工制作時,播放一支精選的音樂,營造一個和諧的音樂氛圍,讓學生隨著優美的旋律進行實踐操作。其次,加強先進導向,進行技能指導。教師在課前先制作幾個精致的手工制作,讓學生進行觀賞,激發學生渾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動手愿望,然后,指導其手工方法,讓學生自己操練。再次,展示勞動成果,讓學生體會勞動所帶來的快樂,從而樹立勞動最光榮的思想。

3.開發課外勞技教育的渠道

結合農村的實際,努力開辟課外勞技教育的渠道,讓學生到廣闊的天地里去體驗生活,從學習體驗中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樹立艱苦奮斗、熱愛勞動的思想。在實踐中,我們力爭做到勞技教育的五個結合:

與自我服務勞動相結合要求學生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保持自己學習環境、生活環境的整潔和美觀,培養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勞動技能,如教育學生自己削鉛筆、包書面、整理書包、洗手洗臉、剪指甲、訂鈕扣、系鞋帶、穿衣服、鋪床疊被等。

與學校服務勞動相結合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集體的思想。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值日勞動、大掃除勞動,讓學生為美化校園、美化班級出力。如擦窗掃地、布置教室、植樹澆花、沖洗廁所等。

與家庭服務勞動相結合讓學生幫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讓其感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個成員,應該關心家中的事,做好父母的小幫手,培養孝敬父母長輩的美德。如:洗衣做飯、掃地洗碗、買菜購物等。

第2篇

1999年,國務院批準頒布的《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提出“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形成開放式教育網絡,構建終身學習體系”,正式拉開了我國遠程教育和網絡教育的序幕。隨著網絡教育資源的完善、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利用網絡資源學習已經成為不同學習者的選擇,教師也不例外。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的資源也從傳統媒體資源逐步轉向網絡資源。研究教師對網絡教學資源的使用情況,對現狀進行分析,找到其中的問題,并提供相應的建議,對于信息化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本研究中的教學資源是指那些能夠提供給教師和學生使用的,或進行加工、組合后能夠使用的,對教和學具有促進作用的,能夠幫助和促進學習者學習的信息資源、支持系統以及學習環境①。

2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主要面向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部分小學的教師,全部采用紙質問卷現場填寫,問卷一共發放100份,回收有效問卷95份,有效率為95%。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梳理,我們將問卷設計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被調查者的基本信息,包含性別、年齡、學歷和任教年級;第二部分主要了解被調查者網絡教學資源使用的基本情況,包含學校硬件情況、使用時間、對網絡教學資源的態度、需求、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對收費資源的態度等方面;第三部分主要了解網絡教育資源庫的使用。問卷共有25道題目,以單選題和多選題為主,同時設計了一些開放性問題來了解小學教師對網絡教學資源更深入的觀點和想法。

3數據統計與分析

3.1樣本信息

在參與調查的95名小學教師中,男性教師17名,女性教師78名。年齡在30歲或30歲以下的教師39名,占總體的41.1%;年齡在31歲到40歲的教師27名,占總體的28.3%;年齡在41歲到50歲的教師24名,占總體的25.3%;年齡在51歲以上的教師5名,占總體的5.3%。任教年級方面,低年級的教師36名,占總體的37.9%;中年級的教師31名,占總體的32.6%;高年級的教師28名,占總體的29.5%。在學歷方面,專科的教師16名,占總體的16.8%;本科的教師77名,占總體的81.1%;研究生及以上的教師2名,占總體的2.1%。

本次調查涉及的小學教師低、中、高年級所占比例基本平衡,從樣本數據來看,小學教師群體體現的特征是女性教師、年輕教師所占比例大,高學歷教師所占比例進一步提高。年輕教師和高學歷教師的逐步增多有利于提高小學教師的信息化水平,對于網絡教學資源的使用不管是意識還是技術,都比之前有明顯的改善。

3.2網絡教學資源的基本使用情況

通過問卷數據統計可知,大部分學校也已經為每個班級和老師都配備了電腦,滿足教師們學校期間對于電腦的需求;45.3%的小學教師每天用不到1小時的學習時間查找網絡教學資源,54.7%的小學教師每天用1-2個小時查找網絡教學資源。在關于“您在日常主要通過哪種途徑查找網絡教學資源”的問題中,96.8%的小學教師選擇“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69.5%的小學教師選擇“小學各科教育信息網”,53.7%的老師選擇使用“市、區、校級教學資源庫”。由此可見小學教師已經有利用網絡獲取教學資源的習慣,在使用用網絡教學資源方面基本沒有硬件條件的限制,也具備一定的獲取網絡教學資源的能力,能通過不同的途徑來獲取網絡教學資源。

3.3對網絡教學資源的態度和功能認識

32.6%的教師覺得網絡教學資源非常有用,41.1%的教師比較有用,由此可見超過四分之三的小學教師肯定網絡資源的作用,小學教師經常在查找資料、課件制作、答疑這三個環節中利用網絡教學資源。他們認為,在教學中合理地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可以豐富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93.7%),充實課堂教學內容、開拓學生視野(81.1%),輔助教師講授、突破重點難點(73.7%),也可以促進教師反思及專業成長(68.4%)。

3.4網絡教學資源的使用和需求情況分析

為了更好地了解小學教師對不同類型網絡教學資源的使用和需求情況,我們在問卷中設計了三道多選題,“您在日常教學中使用哪些類型的網絡教學資源最多”“您覺得對您來說哪種網絡教學資源最有用”“您覺得還缺少哪種類型的網絡教學資源”,選項涉及多種不同的教學資源,數據統計結果如圖2所示。

可以看出小學教師使用最多的網絡教學資源是教學設計、教學課件、教學案例,他們認為對自己最有用資源是教學設計、教學論文和教學案例,而最缺少的教學資源是教學實錄、教學設計和教學課件。

3.5教學資源庫的使用和建設情況分析

而在“您在日常主要通過哪種途徑查找網絡教學資源”的問題的統計中,選擇使用教學資源庫的老師要遠低于其他幾種,而通過對問題“影響教育資源庫使用的原因”的分析,我們可以從中窺到一些端倪。

從表中可以看出教育資源庫存在使用不便、共享性差、不穩定等原因,這些原因制約了小學教師對于教育資源庫的使用。而在學校對教育資源庫的建設和使用方面的問題上,只有28.4%的小學教師表示學校已經建立較完善的教育資源庫,也購買了一些外部教育資源庫,更多的小學教師表示學校還沒有這方面的計劃或不清楚。

3.6網絡教學資源的使用效果與存在問題

65.2%的小學教師對網絡教學資源的使用效果持“基本滿意”態度,34.7%的小學教師覺得“不太滿意”。小學老師認為網絡教學資源主要存在優質資源數量少,更新不夠及時,查找效率不高這些問題,還有一個突出的問題是資源的付費問題,有87.4%的老師選擇了這個選項,認為資源付費影響了網絡教學資源的使用。

當對網絡教學資源不太滿意時,66.3%的老師選擇“對現有的資源進行加工”,57.9%的老師選擇“與同事或其它教師交換資源使用”。

3.7收費資源問題分析

付費資源問題是小學教師在使用網絡教學資源過程中比較關注的問題之一,我們通過“是否認同網絡資源收費”“是否愿意免費上傳個人資源”以及“如何解決網絡資源收費問題”幾個問題來了解小學老師對付費資源的態度。

大概有將近一半的小學教師不太愿意免費上傳自己的資源,說明他們有越來越強的版權意識,這也從大部分小學教師認同網絡資源收費這個問題中得到了驗證。但是對“如何解決收費資源問題”時,仍有61.1%的小學教師對收費資源不理睬,只有多少選擇購買網絡教學資源,說明大部分小學教師沒有從行為上認同網絡教學資源收費,當然還有20%的小學教師選擇加盟優秀網站建設換取資源下載權限,這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解決方式,有利于資源的共享。

4結論與建議

1)小學教師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已經成為日常,大部分小學教師肯定網絡教學資源的作用,他們主要在備課和課件制作這兩方面更需要運用網絡教學資源,這些網絡教學資源將在課堂上充實教師的內容、提高學生上課的效率、幫助學生進一步突破重、難點。

2)網絡教學資源中,小學教師使用最多的是教學設計、課件和案例,最缺少的是教學錄像。

3)在利用網絡教學資源的過程中,小學教師認為存在網絡教學資源數量龐雜,質量參差不齊,優質資源少,更新緩慢,分類不科學等問題。也反映出一些小學教師查找資源能力差、高級搜索能力和資源甄別能力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加強對小學教師信息檢索技能和信息加工技能的培訓。

4)小學教師肯定百度、搜索引擎和學科教育資源網的使用效果,但對各級教育資源庫使用率和滿意程度均不高,對學校教育資源庫的建設情況也不了解。在教育資源庫的使用中,存在獲取速度緩慢、使用受限制、各種網站分享性差等問題。市、區教育資源庫和學校教育資源庫的推廣和建設工作需要加強,促進教學資源共享。簡化教學資源庫使用過程中注冊、操作、下載資源、付費等過于繁瑣的操作,節約教師時間,方便教師使用。

5)小學教師大部分認同網絡資源的收費情況,但行為上有抗拒意識,他們更愿意選擇免費資源,或者加盟教育網站換取資源下載權限。如果免費資源不能滿足個人教學的需要,他們更傾向于通過與同事進行資源的互換或者對資源進行加工來解決問題。資源付費是促進網絡資源良性發展,提高網絡資源質量的必然趨勢,因此要改變教師對資源收費的意識,同時需要學校采取不同方法,幫助教師解決網絡教學資源收費的問題。

作者:張海萍等

注釋: 

① 王艷軍. 網絡教學資源庫的構建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 

參考文獻: 

[1] 余武. 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建設[J]中國電化教育,2001(7):15-17. 

[2] 陳曉.教師對教學資源的使用及其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表現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14. 

[3] 胡洪生.淺談中小學教師對網絡教學資源使用的不足[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2):89-90. 

[4] 楊朝暉,宋曉亮. 教師網絡信息資源使用意向與情況調查——基于一項大學網絡支持平臺建設的實證研究[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106-113 

[5] 樓劍鋒.農村中小學教師網絡文獻信息資源利用狀況調查與分析[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5(6):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