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25 10:48:50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會計理論與實踐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一、現代會計理論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憑證為主要依據,借助于專門的技術方法,對一定單位的資金運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的核算與監督,向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參與經營管理、旨在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會計最先開始被定位于收錢、付錢和記賬,定期匯總賬簿。隨著經濟發展及業務的復雜化,簡單會計處理已經無法滿足現實業務需求,整個業務流程的銷都要求作出明確的會計記錄,會計環節都和經濟利益掛鉤。系統化的會計理論也隨之形成,現代會計理論是關于對現實世界中會計現象的邏輯推論、概括和解釋的系列。
二、會計在實踐中的應用
(一)會計電算化
會計電算化是把電子計算機和現代數據處理技術應用到會計工作中的簡稱。是利用會計實用軟件來進行會計核算和監督。其主要是借助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手段,控制各種智能微機設備替代手工會計活動,以完成單純手工很難完成的會計工作過程。會計電算化的特點就是快捷方便、省時省力。
(二)會計電算化的新功能
會計電算化的基礎功能是將數據進行計算和匯總,然而更大的優勢在于其分析和決策的功能。新的會計電算化可以依據現有數據對未來利潤進行預測,如果利潤出現下降,那么通過什么方式可以降低成本;在成本核算方面,首先對工序的消耗標準進行制定,一旦項目有超支出現就要及時尋找原因,提出解決辦法。電算化系統盡管比較方便智能,但是若不能充分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僅靠微機進行計算得出的結果也并不可靠。可見,會計電算化未來還有足夠的潛力可供挖掘,應用也會越來越有深度。
(三)會計多元化
會計多元化首先就是會計與電子商務的結合。電子商務徹底改變了商務模式,為經濟發展開辟新領域。會計也必將應用于商務技術。電子商務使會計核算更標準化、國際化,而會計使得電子商務更加廣泛化、多元化,二者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其次是會計與企業資源規劃的結合也就是會計與企業ERP的結合。ERP 是支持企業內部決策的交易管理系統,互聯網計技術的發展使高效的供應鏈管理成為可能,把會計核算應用到 ERP 的管理流程和步驟中,能夠促進企業管理在精確數字的標準下有序開展,部門分工更加明確,協作更具效率。
三、會計理論與實踐融合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一)會計理論體系性差,與實踐脫節
當前,會計理論仍未形成一套嚴謹的、完整和相對獨立的理論體系框架,無法為現代企業管理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我國的管理會計理論大多是引進的西方學說,這些理論對于市場較為發達的西方國家企業組織管理模式較為適用,但結合我國國情和管理實踐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實際應用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現象嚴重,會計理論針對性不足,實用性、操作性較差。例如,風險與報酬理論、年金計算等基礎和計算方面的問題,在我國企業的經營管理中難以運用。針對這個問題,企業要摒棄重營銷、輕管理的觀念,牢固樹立管理會計的理念和意識,高度重視運用管理會計的學習,并在企業管理的謀劃、決策和控制考核中,積極主動地運用管理會計的知識理論。要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詳細地總結我國企業管理會計實踐中的經驗教訓,并進行提升歸納,充實現有的理論基礎,強化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力度,增強理論指導的針對性和現實性。同時,注重梳理各項內容,增強連貫性和關聯性,使管理會計成為完整的指導體系。
(二)實踐中的組織管理存在問題
在實踐應用中,企業的組織結構不夠完善,有的財務、會計、人員的配備不完善,權責部分,管理混亂,難以有效地開展工作。還有的會計人員素質不高,知識結構、年齡結構、素質技能等與實際的工作要求嚴重不符。對于企業而言,一方面要完善財務、會計等相關的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健全企業的組織結構;另一方面要引進高素質的會計管理人才,并且要高度重視在崗繼續教育培訓,通過舉辦講座、同行交流等方式,讓企業會計人才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不斷地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以便適應企業的持續發展。
(三)注重會計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會計理論脫離會計實踐,一直是我國會計研究中存在的問題,首先是部分應用理論研究滯后。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需要有相應的會計理論支持,而我國相應的應用會計理論研究卻未能為之一用,這不僅導致了會計準則制定出現了滯后,還導致了實踐中的混亂。其次是部分應用理論過于超前。在引進先進的應用理論時,許多學者一味的將西方會計理論和方法不加分析地全盤移入,有些甚至脫離了實踐。所以很多會計理論只能是理論探討,沒有任何的應用價值。作為會計研究或從業者,必須充分認識會計應用理論對社會實踐的指導作用;盡快構建會計應用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以指導會計應用理論的研究。要從實際出發研究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產生的會計問題,從而避免理論研究與實踐工作的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