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優秀范文 護理美學的概念

護理美學的概念賞析八篇

發布時間:2023-06-12 16:01:51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護理美學的概念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護理美學的概念

第1篇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審美觀的日益提高,人們對美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大量的臨床實踐表明,丑惡的現象、丑陋的行為和事物,會以某種特殊方式致病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而美麗的環境、美好的行為和事物,則會促進病人康復或痊愈。因此,將美學應用到臨床護理中,使病人在治療中感受護理之美,從而獲得身心的愉悅促進康復。

1 護理美學概念

美學理論認為:“凡是人類本體進行的,顯現人的肯定價值和創造價值的一切活動,都可以進行審美?!彼?,護理美學是站在護理學的角度運用美學的基本原理研究護理領域中美的現象和審美規律的一門新興的交叉性應用學科。它是護理學和美學相互滲透的產物,又是美學理論在護理領域的應用和落實。廣義的護理美學,泛指護理領域中一切理性、感性美的總和;狹義的護理美學,是指護理理論體系中所表現出來的系統化、規范化、層次化等理性美,以及護理人員在護理實踐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感性美。因而,就護理人員而言,其所從事的護理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創造美的勞動。

2 護理美學的要求與應用

2.1 護理人員素質美。主要有職業素質美和業務素質美。

2.1.1 職業素質美。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士除了兢兢業業、小心謹慎、吃苦耐勞外,還應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情操,對病人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感,要用一顆善良、寬厚、仁慈的心去對待每一位病人,使病人感受到護理人員的職業素質美。

2.1.2 業務素質美。業務素質是構成護理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技術除了先進高效外,還要及時、準確、安全、可靠,協調性和連續性好。護理人員廣博的文化道德修養、豐富的醫學知識和精湛的護理技術會使病人在心理上感到滿意,產生信賴和滿足感,同時也是病人產生美感的牢固基礎。

2.2 護理環境美。護理環境分兩個部分:即護理自然環境和護理人際環境。護理環境美指對人的健康恢復與提高有益的護理自然環境美和護理人際環境美的和諧統一。

2.2.1 護理自然環境美。護理自然環境美是護理審美主體與護理審美客體共同進行合作完成護理過程的活動空間,是護理環境中硬件美的集中表現。具體要求是布局合理,光線充足,空氣新鮮,色調和諧,溫濕度適宜,物品放置有序,比例均衡,床鋪整潔,安全靜謐。

2.2.2 護理人際環境和諧美。護患關系是護理活動中核心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護患環境美是以護理工作者的良好職業道德為前提的,尊重病人、舉止大方、百問不煩、微笑熱情――是護患關系美的主要表現,以此建立起來的護患關系環境美會給護士、病人帶來同樣的愉悅。護士應積極主動倡導和營造和諧的人際環境,使護患之間相互合作、相互信任。

2.3 護理技術操作行為美。行為是內在美的外在表現形式。在護理工作中,護士對病人要有發自內心的關懷和體貼入微的照顧,處處體現出誠實可信之美德,有良好的慎獨修養。具體實踐要求做到精細美、和諧美和嫻熟美,如在輸液前耐心細致的解釋說明;嚴格的無菌技術;搶救病人時鎮定自若,忙而不亂。和諧美是指配合得當,體現在為病人護理時的輕柔美;操作中動作規范、敏捷、準確、熟練,能給人以嫻熟美。護士精湛的技術可以表現于一次護理活動中,也可以表現于整個護理活動中。

2.4 護理文件書寫美。根據《護理文件書寫規范》,護理文件包括體溫單、醫囑單、護理記錄單等。它的作用是真實記載病人主客觀資料和護理措施,為醫生提供診療依據,在醫療訴訟上具有法律效力?!夺t療事故處理條例》指出:體溫單、醫囑單、護理記錄單是病人可復印的資料,是醫療事故“舉證倒置”技術鑒定的重要證據。因此,護理管理者應高度重視護理文件的書寫質量,嚴格要求其具有客觀性、真實性、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

2.4.1 真實、準確性。真實可靠是護理文件具有客觀性和法律性的重要原則。在書寫時注意專業用語表述病情和治療情況,以便醫生參考。不得使用俗語和地方口語,使護理文件科學化、規范化。

2.4.2 客觀及時性。護理文件是記錄病人生命體征與疾病發生發展變化、護理人員對其執行醫囑治療、搶救護理等措施的依據及見證。護理文件不允許在工作很長一段時間后補記,而應遵醫囑適時有效地記錄。如遇搶救病人,應在搶救完后及時補記,避免護理文件記錄與病人病情的客觀實事出現偏差。

2.4.3 簡明、連續、完整性。簡明扼要是一切文件所必備的條件,對護理文件則更為重要。文件的書寫要突出重點,語言精煉,避免出現廢話、套話和空話,書寫中不允許漏記、缺項、刮、涂、改等。

2.4.4 字跡清晰。按照護理文件書寫要求,護理文件應使用楷書書寫,字跡應工整、端正、清晰,易于辨認和理解,同時避免錯別字,書寫完畢要簽署記錄者全名,使護理文件看起來整潔、美觀。護理文件書寫的好壞直接反映出護士的基本素質。

第2篇

【關鍵詞】 急診護士 損傷性感染 護理管理干預 防護措施

銳器傷是護理工作中最常見的一種職業危害,具有潛在感染的危險。急診室作為搶救的重要場所,疾病種類多,接觸面廣,急診護士常在患者未明確診斷前即投入對患者的處置和搶救,這其中包括處于潛伏期和診斷前的傳染病患者。在急診過程中護士可能因許多不可預知的意外而發生銳器傷。通過一年來強化護理管理干預,引導和督促防護措施的落實,有效的減少了銳器傷的發生。現將強化護理管理干預對減少急診護士銳器傷的數據對比陳述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以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在急診工作的79名護士為研究對象,按所在急診科室為觀察組41名和對照組38名。2組護士工作年限、年齡、職稱、學歷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方法 對照組護士按操作常規完成各項急診有創操作。觀察組護士除按常規外,予以強化護理管理干預以督促防護措施的落實。具體干預措施如下:(1)建立良好的信任合作關系:護理管理者運用心理學“心向一致”的原則[1],以護士為本,了解工作中易發生銳器傷的原因,與護士共同制定有效的安全操作流程,發揮護士的積極性,使其在操作中主動采取防護措施,預防和減少銳器傷的發生。(2)認知干預:對觀察組護士進行全面性防護概念的教育和職業防護培訓,使護士認識到銳器傷的危害性,增強自我防護意識。有研究表明[2],加強對醫護人員教育是減少職業性損傷的有效措施之一。(3)行為干預:細化護士操作行為,規范安全操作流程,糾正護士導致銳器傷的高危行為,提高護士個人操作的自律性和慎獨精神。護理管理者定期對急診護士進行安全操作技能培訓,使其能夠系統、充分的掌握各種防護措施。(4)制度干預:建立完善的銳器傷管理制度。對不慎被銳器刺傷的護士進行登記、報告管理。記錄銳器傷發生的時間、地點及經過;損傷的具體部位、程度、處理方法等。必要時實施預防性用藥,定期進行血液檢查。(5)管理干預:護理管理者可采用科學的彈性排班,減少護理人員職業和心理上的壓力,盡可能為護士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和護理用具。如使用安全型留置針,安瓿開啟器、利器收集箱,真空采血技術等。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X 2檢驗,認為P

2 結果

兩組進行護理管理干預前后損傷性感染比較,見表2。觀察組護士發生銳器傷的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極顯著性差異( P

3 討論

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職業安全問題越來越被醫護人員所重視。銳器傷是護理人員最常見的職業傷害,具有潛在感染的危險。因此要求護理管理者必須高度重視銳器傷的防護,形成一套護理管理干預體系,強化全員認識,在科室樹立護理安全文化意識,使護理安全操作形成一種科室文化。通過強化護理管理,規范了安全防范操作流程[3],不斷增強護士的自我防護意識,使護士從認知到服從,從而主動采取防護措施,減少急診護士在工作中銳器傷的發生,保障護士的身心健康,減少職業感染。

總之,護理管理干預需要管理者與護士緊密配合。本研究結果表明,強化護理管理干預可以規范護士的職業行為,使護士正確認識銳器傷的危害性,主動做到最大限度的規避銳器傷的發生,控制銳器傷所引起的血源性疾病感染,使急診護士的職業風險降到最低限度。

參考文獻

[1]高澎蘋.護理美學概論.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96-97.

第3篇

社會的進步,兒童在家中的地位,及人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觀念的轉變,住院患兒﹙或家屬﹚的自我保護意識也不斷的增強。因而,護理糾紛的發生呈上升趨勢。護理人員在護患交流過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病人的誤解和投訴,甚至造成人身的傷害。護患關系緊張、護患糾紛發生。因此創建和諧的護患關系成為護理管理工作中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為此,本人依據醫學心理學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和處理,對提高護理工作質量,預防護理糾紛的發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F綜述如下:

1、臨床資料

根據我科2009.6月—2012.6月臨床護理工作中發生的護理糾紛及投訴顯示: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我們發現94.7%糾紛發生均與護患溝通不當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而真正屬于護理差錯或護理事故的糾紛卻只占5.3%。

2、分析護患糾紛發生原因

2.1護患溝通無技巧

住院患兒﹙家屬﹚一進病房首先接觸的是護士,這時他們的情緒非常焦慮,迫切的想知道有關用藥、治療、預后、護理安排以及主管醫生、責任護士的姓名、業務水平等。那么護士在接待患者時就應針對他們的心理特點有的放矢地將這些問題交代清楚,并且還應注意患兒及家屬的感受和接受能力,如忽視這些交流細節,容易產生交流障礙,造成誤解或不滿,導致醫患、護患關系不諧調,從而影響治療、護理。

2.2說話語言、語氣不當、專業術語過多。

住院患兒﹙家屬﹚由于在文化水平,專業知識上存在著差別,在護患溝通中常發生由于專業術語過多而產生概念上的誤解或不被理解,影響互相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在被調查的住院患兒﹙家屬﹚中,我們發現幾乎所有的患兒﹙家屬﹚都要求在與其交流時使用他們熟悉的日常用語,否則會給他們帶來困擾,產生誤解。

2.3專業技術不精湛而導致的不信任。

在住院期間,患兒﹙家屬﹚都希望得到最佳服務,我們常見到這樣的情況,盡管我們態度和藹,但對患兒﹙家屬﹚的疑問、解釋含糊其辭,或因護士的技術操作水平不過硬而導致正常的治療及護理措施不能及時實施,甚至延誤病情,是患兒和家屬不能容忍,造成糾紛發生。如我科曾收治一名重度脫水的2歲女性患兒,因末梢循環差,血管充盈度差,護士穿刺沒有一次成功,患兒家屬便產生不滿、投訴,甚至對護士進行人身攻擊和侮辱。因此可以認為無痛而嫻熟的穿刺技術其實就是一種良好的非語言交流工具。

2.4語言失度、解釋工作不到位。

這種現象可表現在護患之間,也可表現在與家屬的交談中,特別更容易發生在非正式場合的交流。如醫護人員在查房或做晨間護理時若不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不考慮患兒及其家屬的感受,很容易造成他們的誤解,甚至會對有些談話斷章取義。如曾經一名患兒因護士搶救重述口頭醫囑兩次,但沒有向家屬解說,家屬認為沒有及時用藥,便誤解為醫護人員不負責任,延誤病情而產生不滿。

3、分析護患溝通的特殊性

3.1護士與患兒﹙家屬﹚之間應相互信任,相互了解。

及時與患者溝通與交流信息,這種交流不同于一般社交場合的交流,它是以患者為中心,屬于情感關懷和治療康復以及提高生活質量上的交流,交流的目的在于幫助患者提高對自身疾病的了解、認識。有助于醫療工作的順利進行。交流的特點要面帶微笑,語言親切溫柔,用詞準確,賦予同情心。善于觀察患者心理狀態,了解患者一般情況,掌握語言技巧與溝通方式。根據患者不同年齡、不同要求、不同精神狀態及文化層次的差異,主動熱情與患者溝通,只有切實為患者著想,才會使患者感到可親、可敬、可以信賴。

3.2護患交流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言語形式的交流,即利用語言來傳遞信息;另一種是非語言交流,即面部表情、身體姿勢、眼神與手勢等。這兩種形式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缺一不可,甚至有時非語言交流更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重要環節。如果交流時不注意上述特點和形式,將產生交流障礙或不足。

4、護患糾紛的防范措施

4.1轉變護理觀念,提高職業道德水平

由于長期以來,護理工作是在以疾病為中心的指導思想下進行的看病不看人。護士應轉變觀念,增強主動服務意識,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護士一定要有愛心,耐心和同情心,能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以寬容,理解的態度對待患者的挑剔、抱怨、惱怒,安撫家屬的不滿情緒。對某些無理要求,要冷靜對待,講究語言藝術,避免與其正面的沖突,盡量避免和減少其過激行為,防止事態擴大,盡力使糾紛降到最低限度。

4.2加強護士自身素質建設,增進患者的信任感。

為了更好地塑造護士形象,親和護患關系,我們一方面要注重儀表、審美等綜合能力的培養,來美化護士的言行、舉止。如:在全院范圍內進行護理心理學、護理美學、等多學科知識的學習,滿足多元化知識結構的需要。開展美在我心中活動。另一方面注意護士業務水平的提高。

4.3了解患者及家屬的心理特點與需求,提高服務質量。

入院后患兒﹙家屬﹚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希望得到同情和體貼滿足感情需要,為此我們要求護士跳出臨床護理的模式,特別地將心理護理提升到重要位置。要穩定情緒、耐心傾聽、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的站在患者的角度想一想;檢查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或過失;捫心自問,理解、分擔患兒﹙家屬﹚的痛苦,改變或引導患兒﹙家屬﹚的思緒,從心理學的角度針對每個患兒﹙家屬﹚的心理特點做到有效溝通。

4.4積極學習法律知識,保護護患雙方權益。

護士應加強《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相關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的學習,明確自己在工作中的責任和義務,要明確認識到醫療行業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極易產生糾紛。一旦產生,不僅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影響工作,也會給患兒和家長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同時也影響醫院在社會上的聲譽,因此要防患于未然。

第4篇

【摘要】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逐漸取代功能式護理。其中,如何將寓心理、精神、文化為主體的人文護理融入日常護理工作中,增強人文服務意識,已經成為一個日益受到人們關注的話題。當前,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護患雙方的價值觀、需求觀都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患者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和期望值越來越高,只有牢固樹立人文服務意識,才能真正為病人提供全面、系統的護理,滿足病人多樣化的需要,這也是提高整體護理水平的根本途徑。

【關鍵詞】人文護理 臨床 文化護理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Application of Humanistic Nursing in Clinical Nursing

Zhao Feiyue

【Abstract】With the changes in medical model ,patient-centered holistic nursing care has gradually replaced the functional nursing care. Among them, how to put psychological, spiritual,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humanistic nursing care into the daily care work, to enhance awareness of human services has become a increasingly concerned topic . At present,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s, the view of values and demand of both nurses and patients are undergoing subtle changes, Patient’s demands and expectations for medical services are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 Only by firmly establishing human sense of service, can really provide patients with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care, to meet the diverse needs of patients, It is also the fundamental way to improve the holistic nursing care

【Key words】Humanistic Nursing Clinical Cultural Nursing

何謂人文護理

人文護理是指以人為主體的護理參與人文現象,核心是“護理”,現象是“護理人文”,即作為護士,用自己的生命、生活和言行,把自己選擇的職業道德體現出來,這就是人文護理。1它就是人文精神在護理工作中的體現;就是理解病人、關心病人、尊重病人和愛護病人,為患者營造人文氛圍、傾注人文情愫、弘揚人文精神。它集中體現在對患者的生命與健康、患者的權利與需求、患者人格和尊嚴的維護,包括護理內部環境的人性氛圍和護士的素質和品格等方面。整體護理中參與人文關懷,充分保障患者的各項權益,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的滿意度上升,提高了護士的自身素質,使護士改變了陳舊的護理觀念,在患者及大眾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職業形象,也為醫院的生存與發展樹立起良好護理品牌,倡導良好的護理科學觀。

如何將人文護理更好的融入到臨床護理工作中?下面是我科近幾年來的初步經驗,具體有以下幾方面的體會:

1 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

1.1 營造舒心的住院環境:做到服務設施人性化,讓病人感受家一般的溫馨。如在病房盡可能的提供一切便民措施:安裝電話、電視、及時將開水、可口營養的飯菜送到床頭、提供微波爐、針線等等。

1.2 創造方便溫馨的工作流程:護理措施應人性化,讓病人感受到護士的一片真情。如保護好病人的隱私、尊重病人的人格及知情權,向病人解釋各項治療及護理、藥物的作用及付作用、詳細介紹病區環境等等。

2 以人為本推行人性化服務:

語言溝通人性化。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五心:接待患者熱心、護理工作細心、解釋工作耐心、聽取意見虛心、整體護理專心。

2.1 認真做好心理護理,制定心理護理路徑,運用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解決病人的思想顧慮,幫助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爭取早日康復。根據病人不同的文化層次、年齡、性別、社會閱歷、文化地域習慣運用不同的溝通與交流方式,以達到良好的效果。

2.2 在臨床工作中加強健康教育,向病人講解疾病的常見誘發原因、轉歸及怎樣預防與配合治療。充分發揮病人的自主參與意識,體現病人的價值觀與被尊重的事實。

2.3 延伸護理服務、拓寬服務領域。隨著醫療制度的改革,醫療工作不僅局限在醫院,其逐漸走向社區、普通人群,向他們宣傳防病、治病的知識,其中其延伸更多的是護理知識與理念,將護理工作走向社會、走向普通人群,使他們能夠掌握基本的護理知識與技能,以提高全民族的身體素質。也使廣大人民群眾提高對我們護士職業的理解與支持,無形中提高了我們護理工作的社會認可程度。

3 加強人文知識的學習:

因為護理的對象是人,我們應該學會尊重、理解人,才會真誠的關心體諒人。健康觀念的改變使得護理人員必須重視生物、心里、社會諸多方面的復雜因素對人的作用,在護理工作中既要重視疾病又要重視心理,既要重視局部又要重視整體,要達到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結合。因此我們必須加強護理心理學、護理人際溝通、護理管理學、護理美學、護理倫理學、護理經濟學和護理法律等知識的學習,培養一個人的思維和性格,建立健全心理素質2。

4 熟練運用人文護理的原則和策略3

人文護理的原則:

4.1 綜合性原則: 在住院病人的護理過程中采取多方面的護理措施,如飲食護理、心理護理、支持護理等綜合方法,使病人盡快適應醫院的文化環境。

4.2 教育原則:病人在住院期間往往有獲得有關疾病信息知識的需求,護士應根據病人的文化背景(接受能力、知識水平),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梢圆捎脗€別或集體指導方法,通過講解、板書、多媒體、宣傳冊等形式,進行疾病的預防、治療、護理和康復知識宣傳,使病人正確認識疾病,積極參與疾病的治療和護理過程。

4.3 調動原則: 人文護理的目的之一就是調動病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潛在能力,配合病人的文化需求,調動病人的參與意識,使病人積極配合疾病治療和護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護,對疾病預后充滿信心。

4.4 疏導原則: 在人文護理中,出現文化沖突時,應對病人進行疏導,使其領悟并接受新文化護理。

4.5 整體原則: 實施護理時,不僅要考慮到病人本人的因素,還應評估其家庭、社會因素,爭取得到各方面的合作、支持和幫助,幫助病

5 人適應醫院的文化環境。

人文護理的策略:

1). 滿足病人文化需求:結合病人的文化背景,滿足病人的文化需求。

2). 理解病人的求醫行為:了解病人對醫院、醫生、護理人員的看法與態度,結合病人對治療和護理的期待進行護理。

3). 明確病人對疾病的反應:護士在實施護理的過程中,應動態地了解病人的健康問題,以及病人對健康問題的表達和申述方式。通過對病人的臨床護理工作與病人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進一步明確病人的社會心理問題,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與病人、病人家屬一起共同完

成護理活動。

(1)及早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盡早成為病人的“自己人”,取得病人的信賴與合作。

(2)理解病人的行為:不少病人由于受到文化觀念的影響,對護理人員持有雙態度,即想依賴和不愿意依賴的復雜心理。護理人員應理解病人對待護理人員的態度和行為,滿足病人的文化需求。

(3)重視病人的心理體驗和感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同一問題有不同的解釋模式,護理人員要根據病人的年齡、知識結構等文化背景與病人溝通,了解病人的心理與行為。

(4)尊重病人的風俗習慣:

4).幫助病人適應醫院的文化環境:幫助病人盡快熟悉醫院環境,通過入院介紹使病人盡快熟悉和了解醫院、病區、病室的環境、設備、工作人員、醫院的規章制度等醫院的文化環境。(物理環境+人文社會環境)

5).尋找支持系統:家庭是病人的一個重要支持系統,因此護理人員應了解病人的家庭結構、家庭功能,親子關系、教育方式等情況,利用家庭的力量幫助他們克服孤獨感,表達感情和困難,應對及解決問題。

6).注意價值觀念的差異: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信仰、價值觀念,應注意不同文化背景的病人的價值觀念差異。

5 結論

我科通過在整體護理中貫徹人文護理,連續一年護理滿意度100%,醫療及護理質量逐步提高,在全院醫療及護理質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每個護士都是病人投票產生的星級護士。 實踐告訴我們,人文護理是一種服務理念,是廣大醫務工作者必須達到的精神境界。在臨床中開展人文護理,能為患者提供多方位優質服務,切實滿足患者的需求,提高醫療護理服務質量,能為醫院提升競爭力,獲得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雙贏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 染濤. 論護理臨床教學中幾個重要環節[J].中華護理雜志,1999,34(3):169.

[2] 王雯,劉新芝。護理社會學概念 [M] 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 ,2001:80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