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6-14 16:20:47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引言
農田水利在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高效節水灌溉則是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但目前,節水灌溉工程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嚴重阻礙了高效節水灌溉的有效開展。因此,要理清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一、目前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村的水利工程節水灌溉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進,主要問題:
一是對農村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規劃不合理。在農田節水灌溉工程進行規劃的時候,依據的資料常常是過時的,已經不能適應現如今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設,從而使得設計的水利灌溉工程并不合理;二是不夠重視農田水利灌溉節水工程的管理工作。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的工藝要求相對比較高,工程管理人員比較重視對灌溉節水工程的施工階段,然而在節水灌溉工程建成以后,出現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人對其進行管理的現象;三是農田節水灌溉工程的種植結構不是十分合理。建立農田節水灌溉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當地農民的收入。然而因為受傳統的種植方式以及種植觀念的影響,節水灌溉工程的種植結構沒有多少變化,采用的種植方式還以小麥和玉米為主,這就使得農田節水灌溉工程不能充分地發揮增效以及增產的作用。為了有效地提高農民的經濟水平,在農田的節水灌溉工程的區域之內,節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人員一定要認真做好宣傳工作,努力改變農民的思想觀念,進而改變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的種植結構。
二、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具體發展思路
2.1 合理優化水資源配置,促進農業健康發展
我國水資源相對來說比較貧乏,所以,設計人員在進行水利工程項目設計時,要了解當地的水資源分布情況,合理優化水資源配置,促進農業的健康發展。在建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時,要特別注意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樹立農田水利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建設思路,促使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這樣才能得到合理、科學地統籌,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在建設水利工程時要積極進行有效的環境監測和環境評估。在水資源的具體分配上,要始終堅持對總量進行有效控制,對配額進行有效管理的主要原則,使每一個用水單位的農田灌溉用水量和每一個灌區的農田灌溉用水量非常明確和具體。并努力讓各用水單位和各灌溉區進行有效的管理,讓他們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將有限的水資源科學地運用到每一個最需要利用的地方,實現高效用水的最終目的,促進農業快速、健康和可持續發展,進而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
2.2 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
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有利于帶動整體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的健康發展。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要特別突出高效節水灌溉的主要特點,對各項主要指標進行嚴格的控制,實行農業連片或分區,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促進生態環境的良好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完美結合,成為現代化的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這就需要在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時,要進行合理、科學地選址,主要遵循以下比較重要的原則:對不能進行自流灌溉的地面高低不平并且嚴重缺水的地區,對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并且種植的農作物一般是經濟作物的地區,對當地干部和群眾的思想相對來說比較先進、對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積極支持的地區,對社會治安整體狀況較好的地區等有優勢的地對進行優先選擇。在這些地區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能夠加快建設速度,提高建設的整體效果,對周邊地區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
2.3 積極引進先進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
實現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是關鍵。因此,要積極引進先進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有效提高高效節水灌溉效率。要努力加強節約用水的灌溉工程技術、灌溉用水資源的優化調配技術等傳統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還要積極引入先進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目前,新型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2.3.1 根據生物技術研究而成的比較方便的調控灌溉技術
這個技術主要是通過對農作物生理特征的認真研究,發現農作物的主要生理周期,讓農作物逐步適應在特定的生理期內進行虧水生長,進而控制農作物的瘋漲,改良農作物的品質,同時實現高效節水和增加經濟效益的最終目的。
2.3.2 利用3S 技術研究而成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簡稱GPS、地理信息系統,簡稱GIS、遙感技術,簡稱RS,也就是通常所說的3S 技術,利用這些現代技術研究而成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利用3S 技術,可以對農作物生長的各種信息進行準確的掌握,并利用計算機對這些信息進行詳細的分析,通過分析得出農作物在某個階段最適合進行灌溉,從而實現高效節水的目的。
2.3.3 結合微電子及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和智能化技術和生物學
將微電子及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和智能化技術和生物學進行有效的結合,建立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通過全程控制植物的生長和實時監測農作物內的水分,以及土壤水分,然后經過計算機的精密分析,實施變量灌溉,實現高效節水的目的。
2.3.4 重視并加強對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這就要求建立健全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管理制度,村組和鄉鎮協助進行管理,將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切實落實到實處,落實到相關的責任人。只有這樣,才能使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發揮其最大的作用,并促使其長期發揮積極作用。
2.4節水灌溉政策的制定
在我國,農村的經濟條件相對落后,在實施節水灌溉新技術、新設備方面,需要國家扶持。對經濟發展緩慢的地區,農業節水灌溉設備的訂購,需設立專項補貼政策。若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國家可以通過金融單位制定一些政策,也可以采用降低稅收等政策,鼓勵農民購買節水灌溉設備,提高農民節水灌溉的積極性。因此,我國的農業節水灌溉技術要得到大力發展,政策的制定十分重要。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努力加強農田水利工程的高效節水灌溉,不僅僅能節約用水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益,還可以節約能源,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
參考文獻:
[1]高靜萍,姚萍.對農業節水灌溉問題的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1)
[2]楊志剛,柳京華,姬燕茹.漯河市節水灌溉工程現狀及發展思路[J].地下水.2010(05)
[3]陳芝鍵.水利工程灌區節水技術思考[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8(05)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發展出路
1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的必要性
我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十分貧乏,因此,如何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對各種水資源予以高效利用,是我國發展農業經濟不可回避的重要問題。在這一背景下,積極發展農田節水灌溉勢在必行。因此應大力建設農田節水灌溉設施,可結合不同地區的農業發展實際情況,制定的科學的灌溉方案,立足不同農作物的生長特點和需求等,選擇合適的時間和方式進行針對性的灌溉,從而更加有效地利用水資源。在保證農作物生長需求,促進農業增產的同時,也達到了理想的水資源節約效果,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2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
2.1做好前期調研和勘察
在不同的農村地區,農作物種植及水資源狀況等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在發展節水灌溉工程時,首先要做好前期的調研和勘察工作。通過實地調研和詳細勘察,可以更好地掌握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此外,還應結合第一手資料,對各種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設計背景和設計可能性進行科學分析,才能更好地滿足當地農業發展需求。
2.2積極應用新型節水灌溉技術
在農田節水灌溉的發展過程中,離不開對各種節水灌溉技術的有效應用。尤其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各種農業技術的不斷提高,傳統的節水灌溉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現農田水利發展的實際需求。而各種新型的節水灌溉技術也被逐漸的研發出來,并應用于各種農田水利工程之中。在這一背景下,發展節水灌溉工程,便需要積極應用各種新技術。當前受到廣泛關注的節水灌溉新技術包括利用最新的智能技術提高節水灌溉的相關技術和建立在3S技術上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以及建立在生物技術上的調控灌溉技術等。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不同地區可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相關的技術進行選擇和應用,以更好地促進本地區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3加強節水灌溉工程建設
在不同地區,積極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也是大力發展節水灌溉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前期的工程選址階段,要注意優先選擇嚴重缺水或地面高低不平的地區、種植種類比較多的地區和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并注意根據當地的農作物需水情況進行合理的工程設計,對當地的水資源予以最大化的可持續利用。在施工階段,施工人員要注意立足高效節水灌溉的相關特征,制定一定的指標進行施工。建設過程中,還要注意盡可能應用各種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與工程建設緊密結合在一起,以提高工程的信息化和自動化水平,從而更好地建設現代化與信息化并存的農田水利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保證后續的工程實施效果。
2.4做好節水灌溉科學管理
為保證節水灌溉的發展效果,還需要做好相應的管理工作。首先,要注重管理的科學性。積極聽取相關專家的意見和建議,保證各項節水農業建設的科學開展。其次,要注重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要根據不同地區的水資源狀況以及各種農作物在不同生長階段對水資源的需求情況等,對各種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效果進行密切的觀察。按照實際情況,及時對相應的節水灌溉方案進行優化調整,以達到更好地節水灌溉效果。此外,在這一過程中,還可利用各種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借助一定的信息技術動態監測不同農作物生長過程的相關指標變化情況,并按照相應的監測數據結果進行適當的管理,以提高管理質量。
3結語
【關鍵詞】陶家宮鎮灌區;高效節水改造工程;質量管理
1 工程概況
陶家宮鎮灌區為了保證灌溉工作順利開展,將“保民生、保灌溉、保穩定、保增長”作為高效節水改造的基本原則。陶家宮鎮需要進行節水灌溉改造的面積有兩萬畝,主要分為膜下滴灌和管道灌溉兩種改造方式,計劃投資2002萬元,做好節水改造工程的質量管理至關重要。
2 對灌區節水的工程設計創建特點
2.1 各個工程量小,項目齊全且數量多
在灌區節水建設工程改建的過程中,主要針對一些工程量小的項目,例如:管道灌改滴灌,水泵配套(水泵,起動柜,鍋爐器,電源線路)新建機井房[1]。雖然這些項目工程量小,但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技術和態度方面都要做到和大型建筑物一樣認真。
2.2 施工設備少,農忙期間民工無暇工作
施工設備少和施工單位成本大、壓力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1)、施工的季節大都碰上農忙期間,農工都趕著回家干活,施工人員數量也就減少了;2)、在灌區節水施工過程中,各個項目繁多,再加上工期特別趕,需要同時展開4―5個施工地,且施工地所需設備也都相同。
2.3 施工時間短、單價低
灌區節水工程有著相當苛刻的工期標準,若施工時間短、單價低就容易出現問題,但是發現損失后再匆忙彌補,就會使施工質量下降。一般在新疆哈密的施工期分為春季(4月至5月中旬)和秋季(10月初至11月上旬),在此期間農民工都忙著打理莊稼,沒有充足的時間施工。
2.4 施工場地簡陋
一般灌區節水工程都是在農田,這就對施工單位帶來了挑戰,施工機械在農村的土道不能隨便暢行,保證不了施工現場的“三通一平”,所以施工單位就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維修道路,與此同時,也不能和老百姓發生矛盾。
3 宏觀管理工程質量
3.1 創建立體化的質量監督控制體系
保障工程質量的關鍵就是監理現場把關。所謂監理把關就是指監理公司會結合工程的水平來選擇能力深厚、經驗豐富的總監和工程師進入施工現場進行勘察,采用的方式有旁站跟班、細節審查、階段檢查和現場測試等,從而確保工程的質量[2]。總監和工程師以及施工隊伍會同時到達施工場地,逐個對作業尺寸、原材料使用認真審核;對施工的重點部位、隱蔽工程等嚴格監管,確立和保障之后才簽字確認達標。
立體化的質量管理體系,就是指在灌區節水的工程建設中,創建工程招投標制、健全項目法人負責制、建立政府監督制,以高效優質為目的,努力實行工程精準化的管理,從而就出現了全方位且分工明確的一個體系。同時,要重視水資源的最大承受力以及長期持續的利用,以科學技術為手段,一切工作圍繞節水增產進行,保證農業結構和種植面積能夠合理化,來實現資源配制的最優化,使農業的發展順利有序進行,
3.2 認真選取施工監理企業,細心強化招投標程序
對于水利局工程科來說,其主要負責的工作就是工程招投標。所謂招標評標的工作,就是仔細把關評標人員的自身條件是否優質,公開挑選工程施工、管理企業,制定嚴格謹慎的招投標的方式和程序,仔細審核施工企業的施工技能、設備組成、隊伍組成和施工企業的過往業績等,而且要在監理(承建)的合同中仔細規劃合同雙方的任務和職責,用比較規范化的合同來保障工程的優質進行。
3.3明確清楚各個施工方的責任和權力,采取獎罰兌現的方式
水利局每年在施工開始前都會和施工、管理企業簽寫質量安全保障責任書,在責任書上強烈要求參與建設和管理的企業必須將質量保障的責任分配到每個人的身上,以獎懲的方法來考核其工作程度,這也就達到了工程質量強獎弱罰、終身負責的目的。
水利局創建了質量保證金制度,制定“黑名單”和節水工程改造管理方式的體系,組建節水工程改造現場勘查組和領導建設組,并且會定期對工程進行監督,這樣一來就會積極調動大家,也會使得工程質量得到保障。我們主要采取對在比賽評比中成績優異的企業、黨員職工、監理部進行表彰鼓勵;對那些經過批評指導還不能達到工程質量標準要求的企業直接歸納“黑名單”,嚴重者我們會逐出我局工程項目建設市場;對質量措施落實不強的單位馬上亮黃牌警告或發停工整改令。
3.4 審核檢查以確保施工機械和建筑材料的質量
在灌區節水工程的施行中,還需要各式各樣的施工材料,為了確保施工機械和建筑材料的質量,在材料進場之前,首先要求保障生產材料的廠家所生產的產品的合格率達到質量要求,其次,在材料進場時,要做好檢查措施,在材料的生產過程中,也要采取隨機抽查的方式來確保材料的質量[3]。只有施工材料的質量得到了保障,工程才能正常順利進行。后期在工程進行時,也要對施工機械和建筑材料加以維護和保養。
3.5 努力加強各個方面的協調統一
在灌區節水的工程項目改造管理中,著重發揮各種優勢,熟悉掌握當地的情況、建立廣泛的人事聯系。同時,以挑選監管管理站的副站長或者工程師為甲方代表,解決工程出現的施工道路、村民干擾和項目占用場地等問題,管理監督工程的進度、安全和質量,為了使得項目建設的順利發展,也要時不時的開展各項會議,如:項目建設促進會、施工各項協調會,更要加深各方的溝通,鼓勵民工各發其能,協調發展。
4 結論
在灌區高效節水改造工程施工過程中,質量管理是管理的重點,需要全員參與到整個管理過程中,從全方位、全過程的角度進行質量管理,建立合理的質量管理體系,對質量管理制度進行規范,提高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責任心,嚴控質量關,提高現場的質量驗收工作和檢測工作。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工程的效能和質量,為陶家宮鎮農業提供良好的水利基礎支撐。
參考文獻:
[1]張海忠.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影響質量控制因素的分析[J].山西科技,2009,(11):192.
關鍵詞: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
中圖分類號:S60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是農田水利工程的基礎,而其管理是高效節水灌溉的關鍵,發揮其效益是目的。為了保證已經完成的高效節水灌溉工程能夠長期運行,必須大力加強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管理。為了保證工程管理落到實處,首先要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鄉鎮村組協調合作管理,明確其責權利,將制度落實到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高效節水灌溉工程能夠長期發揮其作用。
1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主要表現在發展不平衡、工程建設標準低、高效節水灌溉占節水灌溉面積比例小、投入建設資金近年來嚴重不足、管理不善等方面。
1.1 工程普及程度低
與河南省的缺水程度相比,節水灌溉的普及,特別是高效節水灌溉的普及程度還很不夠。全省節水灌溉面積僅占有效灌溉面積 29.15% ,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僅占有效灌溉面積的 14.48% ,占節水灌溉面積的 49.68 % 。此外,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在各地之間的發展也很不平衡,總的發展趨勢是西、北部快于東、南部。
1.2 缺乏有效的水資源管理機制
河南省的水資源嚴重短缺,地下水開發利用過度、地表水開發利用不足,單元開發較多、區域開發缺乏;因受項目投資偏小的限制,高效節水灌溉的規劃往往只是選擇現成的水源或就近打井開發地下水,針對工程性缺水地區水源工程一體化開發缺乏。投資力度偏小,遠遠不能滿足當前全省高效節水灌溉發展的需要。現有節水灌溉工程普遍存在管理組織不健全、管理技術落后、管理水平低的問題。農業用水尚未征收水資源費,政府又無節獎超罰政策,致使農民自主節水意識淡薄,灌溉用水的隨意性大,灌溉用水量得不到有效控制,水的資源價值不能體現,農民節約用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不到充分調動,高效農業節水灌溉發展缺乏內在動力,用水定額管理得不到落實,用水總量控制目標不能實現,全省的灌溉水利用系數僅為 0.57。
1.3 投資渠道分散,缺乏統一規劃
隨著國家對“三農”工作的重視,發改委、財政、水利、農業、扶貧、農業開發、國土資源等多部門都加大了對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的投入。但由于缺乏統一規劃和相應的協調機制,這些部門用于節水灌溉工程的投資渠道分散,形不成合力,造成建設標準、補助標準和驗收標準不統一、建設內容和地點不合理、重復建設等現象,不僅使工程建設標準、質量參差不齊,還影響到部分地區群眾發展節水灌溉的積極性,使有限的建設資金不能充分發揮效益,制約了節水灌溉工程健康發展。與其它部門相比,水利部門發展高效節水灌溉 hm2均投資偏低,造成工程標準低,直接影響水利投資節水灌溉工程的可持續性增長與基層水利部門發展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的積極性。
2“.十二五”期間發展思路
“十二五”期間,河南省高效節水發展要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進節水灌溉現代化為目標,以大力發展管道輸水灌溉、噴灌和微灌為主要措施,糧食生產和經濟作物創收并重,重點示范和普及推廣相結合,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效益為中心,以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建立節水高效農業為任務,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爭取加大各級、各渠道資金投入,大力推廣和普及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2.1 發展目標
根據全省經濟社會總體發展要求和可利用水資源量的分析,以及財政投入的可能性,確定我省“十二五”期間高效節水灌溉發展目標為:在農業用水量基本不增加的情況下,通過節水挖潛,進一步改善農業灌溉條件,在全省普及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全 省 計 劃 新 增 高 效 節 水 灌 溉 面 積 400.00khm2, 達 到1176.68khm2。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實施完成后,新增節水能力5.02 億 m3,新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5.91 億 Kg、新增效益13.40 億元、節地 0.67 萬 hm2。管道輸水灌溉區灌溉水利用系數不低于 0.8,噴灌區不低于 0.85,微灌不低于 0.9。
2.2 基本原則
在管理上,統一管理,優化配置,節約優先,注重保護。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根據各地水資源承載能力,統籌考慮生活、生產、生態用水,優化配置、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把農業灌溉節約用水放到優先位置,千方百計地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效益。在開展工作上,科學規劃,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制訂科學的、切實可行的規劃方案,加強對各省轄市發展高效節水灌溉的指導,針對不同地區的自然經濟社會特點,明確各地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作重點與任務目標,有計劃、分階段地組織實施。在具體措施上,因地制宜,措施配套,狠抓管理,注重實效。根據各省轄市的實際情況,抓住影響提高農業用水效率和效益的關鍵環節,采用適合各地的高效節水工程措施,先進技術與常規技術結合。兼顧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的經濟效益、生態環境效益,注重實際效果。在發展機制上,政府調控、扶持引導,農民參與,活化機制。在推動全省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的工作中,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調動全社會,特別是廣大農民的積極性,運用經濟、科技、行政、政策等多種手段,增強發展高效節水灌溉農業節水機制的內在活力。
2.3 總體思路
2.3.1 統籌規劃,科學發展
統籌規劃地表水和地下水,把高效節水灌溉項目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對農業灌溉水量的需求有機結合起來,科學銜接全省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和近期、中遠期全省節水灌溉規劃。2.3.2 優化配置,以水資源定發展
河南省水資源貧乏,必須加強管理,聯合運用,分質供水、合理配置水資源。高效節水灌溉工程要以維護生態環境良性發展為條件,統籌兼顧生活、生產、生態用水,注重新建工程評價和已建工程的監測、評估,堅持實行總量控制、定額管理,明確各灌區、各用水單位農業用水總量和田間灌溉定額指標,要求用水戶在指標控制下節約用水、高效用水,確保實現人口 - 生態 - 社會經濟復合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2.3.3 因地制宜,分區分類指導
針對河南省水資源緊缺的特點,結合全省節水灌溉發展需要,因地制宜,分區分類積極推廣管道輸水灌溉、噴灌、微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一是在地下水資源相對豐富、群眾積極性高的駐馬店、周口兩市,大力發展大田噴灌。二是在地表水相對缺乏而地下水又相對豐富的安陽市、新鄉市、焦作市、南陽市、許昌市、鄭州市、商丘市、開封市等平原井灌區,采取開采與補給相結合的辦法,大力普及管道輸水灌溉技術,建設節水型井灌區。
2.3.4 適用性與前瞻性結合,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提高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標準,把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做成水利基礎設施。根據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任務及其工程特點,既要考慮當前的現實適用性,又要兼顧今后長遠發展的需要。工程建設中要積極推廣使用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提高建設標準,建設一大批標準高、基礎好、示范推廣帶動能力強的片區,進一步提高抗災減災能力和糧食生產能力,保障區域糧食生產安全。
3.3.5 建設與管理并重,完善體制機制
加強依法治水,理順體制,改革機制。加快科技創新,改進管理手段,全面提升水利服務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在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的運行管理中,建立科學合理的農業用水價格形成機制和完善的服務體系。
針對井灌、自流灌和補源灌確定不同水費價格。實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用經濟杠桿促進片區節水效益。強化農業水價制定和計量征收監管,推行用水戶水價聽證會制度,增加透明度。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節水高效農業,提高農民對水價改革的承受能力。建立并完善農業用水計量體系,利用信息技術等先進手段,加快實行按方計量、按戶收費。鼓勵、引導相關水利企業加入到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區的售后服務中,由政府協調定期對用水戶進行必要的技術培訓,用好、管好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區的先進灌溉技術和設備,充分發揮片區的節水、增產、增收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 結語
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的運行實施, 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實踐證明節水灌溉項目的實施, 促進了農業結構的調整, 增加了農民收入, 富裕了當地農民, 節約了水源, 同時又節能省地, 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參考文獻
[1]張寧,張軍華,王玉英. 1978—2008 年河南糧食生產變化趨勢研究[J]. 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3(3):33- 35.
[2]王玉霞,劉寧豫,馬勇,等.低壓管灌技術在河南節水農業中的應用研究[J]. 河南科學,2006,24(6):933- 936.
[3]呂朝陽,郭宗樓. 節水灌區指標體系與總效益評價方法探討研究[J].節水灌溉,2008,( 3):52- 54.
關鍵詞:節水灌溉;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Abstract: Aiming at the deficiency of Cangzhou ground water, brackish groundwater, water resource shortage situation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in Cangzhou,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in Cangzhou, put forward the train of thought and measures,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Cangzhou.
Key words: water-saving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中圖分類號:S274.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0 引言
水資源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經濟性的戰略資源,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水資源短缺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制約因素。滄州市水資源嚴重匱乏,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12.6億m3,人均水資源192 m3,畝均108 m3,為全省平均值的50%,僅為全國人均的9%,畝均的8%,人均水資源量比世界水資源最緊缺的以色列還少50%,屬極度缺水地區,靠大量超采地下水維持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由于大量超采,造成地下水位急劇下降,水環境日趨惡化,打井、澆地成本不斷攀升,機井報廢損失日益嚴重。農業是用水大戶,農業和農村用水量占全市總用水量的80%左右,為促進滄州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大力發展農業節水灌溉。
1 概況
滄州地處河北省的東南部,東臨渤海,南界山東省,北與廊坊、天津市為鄰,西、西南與保定、衡水接壤,位于北緯37°28′至38°57′、東經115°42′至117°50′之間,總面積14056km2。滄州市是一個農業大市,全市轄18個縣市區,總人口710.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69.39萬人,耕地面積1174萬畝。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農業用水比重在逐漸降低。為保障糧食安全,緩解缺水現狀,滄州采取了多種節水措施:一是微咸水利用,從1965年即開始了利用微咸水灌溉農田的試驗研究,利用量逐年增加;二是污水利用,由于滄州地處九河下梢,農民已習慣利用上游排入境內的污水進行農田灌溉;三是工程節水,自上世紀70年代滄州就開展節水工程建設;四是農藝節水。各種節水措施的實施對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節約水資源,促進滄州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2 節水灌溉的發展及現狀
滄州發展節水灌溉的路程是一條曲線,從最初的平整土地、小畦灌溉、地上防滲、小白龍、地下低壓輸水管道到噴灌、滴灌技術的推廣應用。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滄州先后在部分縣市由點到面逐漸推廣管灌、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但受生產體制、社會條件、人們對高效節水的認知程度、設備質量、技術、運行管理及經濟發展水平等條件的制約,噴灌和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未能大面積的發展,現有節水灌溉面積基本上都是管灌。近些年隨著國家對小型農田水利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從上世紀90年代末,省、市各級政府高度重視以節水灌溉為中心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通過政策牽動、典型帶動、行政推動來發展節水灌溉,把農業節水從單一工程節水向農藝節水、管理節水、生物節水、綜合節水方向發展。 2009年國家開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通過集中資金投入,實現重點扶持政策,連片對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配套改造,以縣為單位整體推進。按照“統一規劃,分布實施”和“建一片,成一片,發揮效益一片”的原則,以工程配套改造和管護機制改革為手段,全方位推動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的主要任務是以現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為主,因地制宜建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滄州先后有9個縣市列入全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和現代農業縣建設,每年投入不斷增加, 2011年增加節水灌溉面積40萬畝,目前全市節水灌溉面積達520萬畝。
3 發展節水灌溉的思路及措施
滄州是資源型缺水地區,必須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統籌考慮農業節水。目前的農業節水灌溉方式,無法根本改善缺水狀況,為了抗旱保豐收和增加糧食產量,人們一方面在打更多、更深的井,另一方面節水灌溉省下的水又被用來擴大灌溉面積,并非真正意思上的資源型節水。為了確保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促進滄州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必須因地制宜的建立高效節水農業,以保障糧食安全為目標,堅持工程節水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建設與管理相結合,走綜合節水之路。一是積極抓好國家實施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現代農業和小農水專項工程項目建設,帶動全市節水工作發展,因地制宜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通過項目建設,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使地下水灌區有效水利用系數達0.8以上;二是抓好工程建設管理,制定節水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推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合同管理制”,組織專業隊伍,精心設計和施工,確保工程質量。發展節水灌溉的具體措施為:
3.1 廣泛宣傳,提高節水意識
必須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各級領導和人民群眾的節水意識,把農業節水提高到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來認識,讓人們認識到水資源有限和水危機,由被動節水到主動節水,由澆地到澆作物,由澆作物到澆根,做到“人人知節水、人人想節水、人人都節水”的社會氛圍。
3.2統一規劃,分步實施
根據各縣(市)實際情況,科學編制節水灌溉工程規劃,集中連片,規模推進,將節水灌溉工程落實到鄉村和地塊,明確分年度發展目標,推進節水灌溉工程上規模、上水平。
3.3典型引路,以點帶面
按照以點帶面的工作思路,積極抓好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和專項工程項目建設。示范技術,創造經驗,因地制宜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帶動全市節水灌溉工程推廣應用。
3.4因地制宜,分類指導
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按照不同區域農業生產、水利工程配套建設、節水灌溉設施基礎條件、各地種植結構等不同情況,推廣不同的節水灌溉方式,因地制宜的發展噴灌和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面積,把節水性、高效性、生態性有機結合起來,確實做到建成的節水灌溉工程經濟、實用、效益明顯。
3.5推進水價改革,建立水市場
積極推行灌溉用水計量制度,逐步實現灌溉用水“總量控制,定額管理”,建立起有利于節水灌溉發展的機制。要利用經濟手段,通過征收水資源費,提高用水成本,增強農民節水的主動性。利用行政手段,制定用水定額,獎勵節水,限制浪費。利用財政手段,通過財政補貼,資金扶持農民發展節水灌溉工程,降低農民自籌的節水費用。加快水價制度的改革,加強節水灌溉中的管理環節,逐步實現以水養水。
3.6工程節水與非工程節水相結合
節水灌溉是一項涉及水利與農業的措施,既要節約用水,又要發展高效農業,還要綜合利用各種節水措施,因此,需要建設節水灌溉工程的同時,應注意節水灌溉技術與農業耕作、栽培技術的結合,加大種植結構調整力度,根據本地特點和優勢,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生產種植區,更好發揮節水工程的效益。
3.7降低成本 保證質量
為保證節水灌溉工程質量,降低成本,應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嚴把規劃設計關,要通過實地調查,取得第一手基礎資料,按有關規范要求做好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二是實行招投標制,嚴把材料關,通過招投標,選擇價格低、質量好、服務周到、講究信譽的廠家施工;三是嚴把施工質量關,施工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工程的成敗,必須確保工程質量,防止勞民傷財。
3.8加強管理
關鍵詞: 水利灌溉, 節水, 措施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應全面加強水利灌溉中的節水建設,不斷創新節水技術,以此來有效的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本文分析了加強水利灌溉中節水建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完善水利灌溉中的節水措施。
一、加強水利灌溉中節水建設的重要性
(一)加強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是提高用水效率的需要
現今,農業用水浪費的現象較為明顯,對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不高,且灌溉的水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除此之外,每一個地區的用水效率都不一樣,使得水利灌溉的力度不大。因此,加強水利節水灌溉工程,對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加強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是促進農村建設的需要
實施水利灌溉中的節水建設,主要是通過先進的技術和科學管理能力,來有效的實現現代灌溉,使節水灌溉技術得到有效的推廣。加強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可以使農作物得到適時的灌溉,這樣不斷可以有效的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還可以使農作物的質量得到有效的保證,從而促進農村建設的需要,使農產品在市場上更具備市場競爭力,推動農村的現代化建設。
(三)加強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是生態系統建設的需要
由于生態系統建設和優化是一項艱巨又復雜的工作,只有采取綜合措施才可以滿足生態建設的需要。因此,加強水利灌溉中節水建設,可以起到節約農村建設和農村灌溉的用水量,使生態環境建設得到改善,除此之外,采取控制上游水的措施,可以使用水緊張的情況得到有效的緩解。由此可見,加強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有利于改善農村水環境,保障生態建設,從而有效的減少農村地質災害的產生。
二、完善水利灌溉中的節水措施
(一)重視水利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和投入
在水利灌溉中,要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就應該首先提高對水利節水灌溉的認識,加大節水灌溉的宣傳力度,使全社會都了解和關心水利節水灌溉建設的意義,從而形成良好的水利節水灌溉的氛圍。要加強水利節水灌溉的建設和投入,制定水利節水灌溉的機制,以此來對農業用水的需求進行有效的分配,這樣才可以避免水資源出現浪費的情況。除此之外,在水利灌溉中采取節水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農村發展的實際需求,如果不符合農村的實際,那么農民就無法在節水措施中獲取相應的實惠,就不能夠得到農民的擁護,就更加無法起到推動節水灌溉持續發展下去。
(二)明確水利管理單位供水、節水雙重職責
作為水利管理單位,在節水上面應該主動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并且主管部門要運用節水量和供水量這兩個指標來對水利管理單位的工作進行有效的考核。由于水資源的分布會因為地域不同而產生差異,對于農作物來說,也會因為需水量不同而產生變化。因此,作為水利管理單位,一定要合理的調配水資源,做好供水設計方案,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的滿足農業發展的需求。除此之外,水利單位在做好水資源調配的情況下,還應該加強對水庫和渠道的建設,對主渠道要按照相應的規章制度來進行水泥的襯砌,對支渠要大量引用水泥管道和各類低壓管道,這樣才可以達到完善引水系統和抽水系統的建設,從而有效的提高渠道灌溉的力度,實現水利灌溉中節水的目的。
(三)提高節水灌溉設施制造業發展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水利節水灌溉技術已經得到了不錯的發展和應用。因此,提高節水灌溉設施制造業發展,也是水利灌溉中較為有效的節水措施,它也是中國加工制造業中關鍵的一個增長點,所以作為政府部門,應該加大資金投入,采取金融和財政等經濟手段來對節水灌溉設施制造業發展進行相應的引導和支持,只有這樣才可以在水利灌溉中達到節水的目的。
(四)加強節水工程管理
目前,水利灌溉中節水工程的管理,已經在節水措施中占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總效益占50%,因此,加強節水工程管理可以達到節水的效果。只有在水利灌溉中,全面提高節水工程管理,才可以使水利灌溉發揮到應有的作用、除此之外,加強節水工程管理,可以滿足農村發展的需要,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除此之外,通過節水工程管理中的渠道整治,建筑物重建及相關配套設施的更新,既滿足了渠道安全運行要求,同時又滿足了灌域內農作物適時灌溉的要求,給灌域內的農牧民帶來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為灌域內的農牧業增產豐收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和支撐。由此可見,節水灌溉是促進農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強化管理是確保節水工程長期發揮效益的必要條件,因此,實行節水灌溉,優化產業結構,是確保有限水資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的關鍵。
(五)推廣水利節水灌溉技術
認真貫徹落實水利節水灌溉技術,使水利服務和設計部門充分利用當前有利時機,加快對將建水利工程的踏查設計和已建水利工程的檢修等工作,確保水利工程在備春耕生產中發揮作用。除此之外,要不斷的發掘現有生產潛力,發展優質高效經濟作物,采取綜合節水措施,減少灌溉水損失,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以此達到降低水費成本,減輕農民負擔的目的。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對灌區進行有效的改造,制訂科學合理的農業生產灌溉用水計劃。并且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農村,開展節水灌溉技術講座,講解科學用水技術,從而提高增加農民的認知度,把農田水利建設與發展高效節水灌溉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大力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發展高效節水農業。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想要在水利灌溉中實施節水措施,首先應重視水利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和投入,并明確水利管理單位供水、節水雙重職責,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的提高用水的效率,使其更加符合農村發展的實際需求,從而進一步為農民服務,達到節約資金和降低農業用水的成本,以來有效的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孟小濤, 王春生. 淺析農業水利灌溉模式與節水技術措施[J]. 中國西部科技, 2009,(17)
[2] 于宏麗,陳錫哲. 對我國現行節水灌溉技術的研究[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09,(07) .
1.1規劃設計不符合社會發展需求
倘若想要進一步確保節水灌溉可以得到順利的開展,那么相關部門在開展該項工程的前期階段應當還需要對相關地理環境極其有關因素做好科學的考慮,這樣不但可以將節水灌溉的科學性加以提高,對推動節水灌溉能夠發揮出自身的價值。然而,相關部門在對節水灌溉進行規劃的時候,相關人員無法對實際情況做好詳細的考察,只有依據相關資料以及圖紙做好認真的規劃,并且在實際開展的時候并沒有將區域變動考慮在內,致使節水灌溉的規劃依然存在較多的不足之處。就不達標的數據而言,相關人員也沒有做好認真的研究,這樣就會在某種程度上對節水灌溉的正常進行帶來不利影響。不僅僅如此,相關人員在依據圖紙及其資料開展節水灌溉的時候,因為沒有周密的計劃,會致使該工程與具體狀況不能恰當的銜接,致使節水灌溉無法發揮出自身的價值。
1.2投入機制還存在一定缺失
相關人員應當在對節水灌溉進行施工的時候,還需要對其本身包含的因素引起必要的重視,這樣確保節水灌溉工程可以正常的進行。這里包含的投入機制能夠在某種意義上對節水灌溉工程投入的資金及其相關方面都做好嚴格的分析,確保其具有一定的科學性。然而從當前的研究可以得知,工程投入大量的資金及其節水灌溉之間依然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再加之農業在不斷發展的時候會獲得豐厚的收益,不滿足相關發展需要,這樣就致使農業往往會發生一些不足之處,對節水灌溉的正常進行也起到了限制的作用。
1.3涉及的節水灌溉體系并不是很健全
總的來說在我國農田水利進行節水灌溉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一些問題,在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的時候,發現這些問題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節水灌溉體系不健全導致的,也就是說在進行這項工程的相關人員對節水灌溉的思想意識還有很大的不足,加上在實施農田節水灌溉之前投入的資金比較多,而且在短時間見到效益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加上節水灌溉在我國實施的時間還不是很長,這就導致在實施節水灌溉的時候,涉及的體系和其他方面還存在很多弊端。這種現象的出現導致現在社會上制造的節水灌溉社會經常出現故障,并且缺乏有關規章準則,因此在目前實現農田水利和節水灌溉上還存在一些問題。
1.4沒有形成配套的灌區管理體系
當前,因為相關法規和節水灌溉的具體狀況出現不銜接的情況,也沒有建立完善的獎懲措施,農民對待節水灌溉沒有較高的參與性。因此,農民沒有較強的節水意識,與此同時也不能滿足相關管理要求,沒有使節水灌溉管理遵循有法可依的理念,灌區管理系統也處于不完善的狀態。
2新形勢下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未來發展方向
2.1提高節水灌溉工程長遠的規劃設計
節水灌溉工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規范設計時,要嚴格要求參與規劃設計人員認真勘察工程及周邊的實地情況,認真分析影響節水灌溉工程的各種因素,在獲取精確的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進行設計,使設計要符合長遠規劃的目的,要使節水灌溉工程與實際情況相符合,能夠發揮更好的作用。
2.2完善農田節水灌溉的投入機制
為了完善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機制,首先,國家和各級財政應加大對節水灌溉的投入力度,建立起以國家投入為龍頭,以農民投入為主體,以社會投入為補充的投入機制。其次,拓寬投資融資渠道,確立節水投入的專項資金;建立節水灌溉基金制度,開展專項儲蓄;也可以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方法增加社會和企業對節水灌溉的投入;通過財政以獎代補、獎補結合以及金融優惠貸款、貼息等方式,引導、帶動地方財政和社會資金加大對高效節水灌溉的投入。最后,要建立完善的農田節水灌溉資金監管機制,要監督和管理專項資金用于農田節水灌溉發展的需要。
2.3大力開發與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按照科學發展觀和與時俱進的發展要求,走科技興水之路,結合我國的國情,大力研究和開發先進實用的節水灌溉技術,要確立適合國情的節水灌溉方法。為了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要定期舉辦節水灌溉技術培訓班,召開節水灌溉技術研討會,既進行了學術交流,還可以提高群眾學習和使用節水灌溉技術的熱情,有利于形成全社會共同節水的良好氛圍。再次,盡快把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運用到生產上,對于生產節水灌溉技術的生產企業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國家對開發、研制以及生產節水灌溉設備的企業要給予適當的政策貼息、支持和補助。最后,在廣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設備上,可將節水設備及產品納入農資產品目錄,使其充分享有農資產品在增值稅政策中的減免資格,從而降低農民購買節水設備的成本,加大其市場的推廣力度。
2.4大力加強灌區的管理
提高管理質量的目的是為了可以發揮出灌區的最大價值。倘若想要建立完善的機制,那么就應當促使管理遵循有法可依的理念。與此同時還應當建立相應的管理形式,并且將不同類型的管理形式有機的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夠加大高效灌區管理的力度,將節水灌溉水平加以提升,從而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3結論
總而言之,當前相關部門在實際開展農田水利及其節水灌溉的過程中,掌握到其對提升水資源的使用率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樣就要求相關部門需要對節水灌溉工作引起必要的重視、然而在具體實踐中,在節水灌溉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這些不足之處都會對節水灌溉的實施具有一定的限制。依據這種情況相關部門就需要依據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對推動水利節水灌溉的順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作者:蓋士飆 單位:樺川縣星火灌區管理站
參考文獻
[1]于方明.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J].黑龍江科學,2016(22).
[2]劉振風.淺談新形勢下農田水利節水灌溉的發展[J].江西農業,2016(15).
[3]劉波.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06).
【關鍵詞】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問題
采用節水灌溉的最大優勢在于使用最少的水量進行最大面積的灌溉,保證農作物的總產值。在進行節水灌溉的過程中,對水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優化灌溉系統,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隨著我國節水灌溉的推廣,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建立了節水灌溉工程,但在一部分地區中仍存在著漫灌的灌溉方式,使得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不能有效實現。在我國的水資源的使用日益短缺的情況下,推廣節水技術具有重要的意義。
1 節水灌溉技術的選擇
在目前使用的節水灌溉技術中,都有其自身的適用范圍。因此,在進行技術的選擇時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考慮,根據當地的情況進行技術的選擇,綜合考慮當地的地貌、氣候等條件,保證灌溉的效果。例如:在經濟發展較好、水資源缺少的地區可以選用噴灌或滴灌技術;經濟發展較差的地區則可以采用田間灌溉技術,將土地劃分為小塊或采用細流的形式進行灌溉。在進行經濟作物的灌溉時可以采用噴灌的形式,大農田作物可以采用渠道的方式進行防滲灌溉或低壓管道灌溉等。
在現行的灌溉技術的使用中,通常存在以下問題:(1)不能夠選擇科學的灌溉方法和經濟的灌溉方式。灌溉技術的選擇是否符合現實的需要,能否經過農民的允許和支持前提下進行灌溉。(2)在進行灌溉工程的修建時,地點的選擇不合理,過于集中,。在有的節水灌溉工程中,存在低壓運輸管道的灌溉系統,但不能夠進行合理的利用,而是重復修建灌溉工程,產生了資源的嚴重浪費。
在進行灌溉工程的建設中,應對實際情況做好充分調查,制定出合理的灌溉計劃,并在同一的領導下進行灌溉的實施。減少人為的干預,減少不合理灌溉的產生。
2 節水灌溉的標準
在進行節水灌溉的過程中,由于對節水量并沒有進行具體的要求,因此就難以衡量節水產生的效益,在一些節水工程的建設中,只是將投資的減少作為效益的參考,使得工程建設的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例如:在有的灌溉工程中,地埋管道的長度只有1m,而大部分管道使用的仍是移動軟管,使得噴灌過程中的距離較遠,很容易產生漏噴的現象。有的灌溉工程中采用滴灌的形式,大大降低了節水的效果。實踐總結表明:如果不能夠采用科學的方式進行節水灌溉,就會使得節水的效果受到嚴重的影響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經濟投入。
3 節水灌溉工程問題解決方法
3.1 選擇優質的節水灌溉設備
在節水灌溉的不斷發展過程中,節水灌溉設備的選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夠進行正確的選擇,就會影響到工程效益的正常發揮。在進行節水設備的選擇時,要將節水設備的選擇作為工程中的重要環節。由于積水灌溉設備的供應商較多,難以保證設備的質量,因此在進行設備的選用時,要保證其經過嚴格的質量檢測,并持有合格證書。
3.2 增加節水灌溉工程投入
促進節水灌溉政策的大力實施,切實做好節水灌溉工作,提高農業用水的利用程度,增加農田的有效灌溉面積。首先,要加大相關的政策施行力度,擴大灌溉的面積能夠有效的提高灌溉率,減少水費的支出。其次,農業節約的用水量可以有效利用到城市和工業用水中,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對國家的發展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在進行節水灌溉的投入時,要充分結合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保證投入的平衡。
3.3 合理控制水價,減少水浪費
在我國雖然水資源較豐富,但由于人口眾多,人均水資源嚴重缺乏。在農田水利的灌溉中,存在著嚴重的水資源浪費現象。在進行新技術的研究和使用過程中,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推廣速度較慢。產生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國的農田灌溉用水的價格較低,部分地區用水灌溉不收水費,由于成本較少,因此,節水灌溉難以受到重視。在進行灌溉的過程中,農民會選擇節約設備花費,進而會選擇漫灌的形式。節水灌溉設備難以進行正常的使用,在出現問題時難以進行及時的維修和更新,節水帶來的效益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對此,相關部門應做好水價控制,使供水成本能夠起到控制農業用水的作用,及時進行水價的核定,采用經濟的形式進行用水的控制。
3.4 加強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
在我國的農業灌溉中,節水灌溉技術并沒有得到真正的推廣和大范圍的使用
在技術中仍然存在著明顯的問題,因此,就需要采用相應的方法提高對于灌溉技術的研究。
(1)加大對不同類型地區的節水灌溉的研究,其中包括:不同地區的節水灌溉選擇的方法,使用中產生問題的解決方案和相關的技術經濟政策等。
(2)高效利用農業水資源,其中包括:農業水資源對農業發展提供的持續動力,農業水資源的合理使用調控、循環水利用技術的研究。
(3)節水灌溉技術的研發和新設備的使用,盡可能減少投資和使用能耗,實現噴灌的效益性。
參考文獻
[1]王天雄.談張掖市利用外資發展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建設與管理[J].水利建設與管理,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