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6-29 16:31:39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行業綜合監管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關鍵詞】商業綜合體 景觀空間 宜人尺度 場地
引言
隨著高密度人居環境的發展 , 商業地產模式隨社會階層與消費群體應運而生。與傳統的shopping mall相比,現在的確購物場所更強調餐飲和娛樂等與休閑游憩功能的結合,以不同的消費主題來組合商業模塊,景觀開放空間自然成為商業綜合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景觀空間關系概述
C.諾伯格.舒爾茨(C.Norbefg.Shcluz)說:“街道(空間) 為了成為真正的形體,必須具有作為‘圖形’的性質。” [1]圖底關系清晰明了,能讓使用者產生安全感和領域感,圖底本身完整的構圖,會使空間富有個性。
2.商業綜合體景觀空間關系特征:
2.1建筑圖底與外部的關系
商業綜合體通常位于城市交通網絡發達,城市功能相對集中,人流和和密度相對較高的位置,商業綜合體各個建筑單體相互影響和聯系,如何通過外部空間將整個綜合體聯系在一起是外部景觀空間的設計要點,也是反映出景觀功能性的特色。建筑物的覆蓋密度明顯比外部空間大,內部和外部相互關聯,綜合體對外部的空間依賴較大。
圖一 上海新天地建筑體塊
圖二 重慶天地建筑體塊
圖三 佛山天地建筑體塊
圖四 武漢天地建筑體塊
2.2商業綜合體景觀空間類型:
2.21 引導空間
引導空間可以分為,出入口廣場空間,主要空間以及過渡空間,邊緣空間。
商業綜合體建筑體塊布局形式多樣,個性鮮明,風格獨特,涉及的商業業態不同,因此引導空間設計應該具有代表性,主題性和綜合性,在特殊商業廣場上標定其身份特征。
過渡空間:一般為整個空間中塊狀點,也就是中轉點,可以理解為不同兩個主題空間的轉換點,具有增加空間的層次感,是為人們提供休憩的場所。
過渡空間和灰空間在某些場合具有一定相似性,只不過灰空間更多體現不被關注的空間。
邊緣空間商業綜合體的景觀邊緣空間是建筑次入口空間到主要空間或是交通出入口銜接位置,通常不被人注意,但卻是功能性的重要空間,它促使外部環境相互融合,從而形成連續的,動態的景觀空間。
2.22 內街空間:
內街空間要素均是連續的,每一個能被看見的事物都是經過精心選擇和編排的,包括鋪地的肌理、色彩、街邊陳設的家具、邊界的材質、背景圖案等。[2]。可分為線性關系,水平關系,垂直關系。
圖五 上海新 天地商業內街景觀空間關系
它的景觀元素要根據室外建筑空間的心理感受及 行為模式來設計,要努力營造一個圍合、向心、聚合的“積極空間”連續性空間,能夠駐足停留、能滿足行人購物及休憩需求,享受和感受景觀的場所。并在它的起點和結束的位置樹立豎向景觀元素,以起到限定和標識作用,增加景觀空間的認同感與歸屬感。[3]
2.23 中庭空間
中庭空間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空間形態。傳統意義上的中庭概念是指圍廊或是一層層的小空間帶有采光頂的內庭。在這里我們所研究的中庭空間是相對于大型的建筑商業綜合體,是屬于室外的中庭,它是人流匯聚的交點,也是多功能商業活動的主要空間。它的作用是穿插,滲透和貫穿整個場地,是商業的核心空間。它具有序列性、多樣性、流動性、多層次性、 人性化特征。[4]
3.3商業綜合體景觀空間的設計要素應用
3.31平面布局
因建筑布局、交通條件、地下車庫出入口及底圖空間等因素,常規為線型布局:商業空間整體由帶狀走向,出入口設置在端頭,入口廣場空間開敞,尺度宜人,可設計主題性誘導廣場,收口廣場同樣具有相似性尺度,并且在中庭內部設置多個分主題廣場作為人流匯集點。也是屬于內街式圍合式的平面布局。
連續且清晰的界面是使商業內街乃至整個景觀具有可意象性及可識別性。體現出建筑的高度、尺度、比例、色彩、立面風格、表面材料乃至店招、廣告的樣式、等方面。要注意的是
1)有適宜的比例、尺度、體量、造型、光影與色彩;
2)與建筑風格相協調,為整體環境增色:
3)有強烈的人流動態導向性;
4)滿足各規范和功能要求;
3.32人流動線
根據條件的不同, 對于步行街的適宜寬度還必須考慮以下方面的因素:
步行長度:對商業綜合體的空間尺度分析,主要涉及長度(L),寬度(D)以及圍合建筑的高度(H)和建筑面寬(W)四大元素之間的比例關系。
步行狀況:首先要考慮該街道是否有車輛通過(如通行消防車的距離);
停留空間的設置:滿足步行安全、舒適等方面要求的基本條件,特定階段高峰時的,設景觀公用及休息設施、街道家具,為滿足行人進出、停留休息、穿越商業建筑的交通要求。同時要考慮防日曬遮蔭的常綠喬木種植、雨淋的拱廊設置。 圖六 上海虹橋天街商業景觀人行動線
3.33消防通道
在商業綜合體景觀空間設計上,滿足消防車通行的功能的前提下,如何合理的結合消防通道與景觀空間的關系,是景觀空間處理的難點。按照規范要求4M寬的消防通道 ,8mx15m消防登高的施救場地上,最邊與房屋外墻的距離是大于2m~5m,在這些范圍內不能有任何的景觀設置,只能用硬質鋪裝和隱型消防通道的做法來處理,這種生硬的空間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適合。
4結語
合理的商業空間尺度,充分利用商業空間界面,能有效拉近商業業態與消費者的距離,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活動中來,并促使發生更多行為活動。
參考文獻
[1]Norberg-Schulz,Christian,Existence,Space and Architecture,New York,Praeger, 1971.
[2]蘆原義信著,尹培桐譯.外部空間設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5.
關鍵詞:烤煙;翠碧1號;品質特征;化學成分
特色優質煙葉開發是國家煙草專賣局“十一五”的重大科技專項。特色煙葉作為中式卷煙原料,要求煙葉風格多樣,特色突出;成分協調,質量穩定;部位、等級結構合理,安全性高[1]。特色優質煙葉開發需要特色烤煙品種。翠碧1號(Nicotiana tabacum L. cv. Cuibi No.1)是從特字401煙用品種的變異單株選育出來的烤煙品種,它是福建煙區清香型風格煙葉的典型代表,是當前行業內公認的兩個特色烤煙品種之一,是高級卷煙的理想原料,也是福建煙區大面積推廣的主栽品種。總氮、總煙堿和揮發性堿等含氮化合物含量與煙葉質量風格特色密切相關,它們影響著煙氣勁頭、刺激性及香吃味等指標[2]。目前,有關翠碧1號的施肥量[3,4]、種植密度[5]、采收成熟度[6,7]、烘烤工藝[7-9]等方面研究已有較多的報道,而有關其含氮化合物在不同生態區域的分布特征還鮮見報道。為此,有必要在翠碧1號種植區域內進一步開展其質量風格的區域特征研究,以便為卷煙配方提供參考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材料與取樣地點
2007年,在福建煙區翠碧1號種植區域內,以鄉鎮為單位,分別選取永定縣湖雷鎮、上杭縣廬豐鄉、長汀縣館前鎮、寧化縣石壁鎮、寧化縣安樂鄉、寧化縣安遠鄉、寧化縣城郊鄉、尤溪縣洋中鎮、尤溪縣坂面鄉、武夷山市武夷鎮、浦城縣忠信鎮、浦城縣臨江鎮、浦城縣永興鎮作為取樣點,在這13個樣點取翠碧1號烤后B2F、C3F、X2F級別具有代表性的煙葉樣品,共計39個。栽培管理措施根據各樣點的氣候條件、土壤類型具體實施,施肥按當地優質煙栽培技術要求進行。
1.2測定項目和數據分析
采用文獻[10]的連續流動分析方法,檢測各樣點不同類型煙葉樣品的總氮、揮發性堿、總煙堿含量。測得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和DPS3.1軟件進行聚類、方差等統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生態區域翠碧1號煙株上部煙葉總氮、總煙堿和揮發性堿含量的差異
對13個鄉鎮翠碧1號煙株上部煙葉樣品的總氮、總煙堿和揮發性堿含量進行聚類分析的結果見圖1,從圖1可見,當聚類距離為0.29時,13個樣點的上部煙葉樣品可以分為3類,其中永定湖雷、尤溪洋中和上杭廬豐為Ⅰ類,長汀館前和寧化安遠為Ⅱ類,其余8個樣點為Ⅲ類。總氮、總煙堿和揮發性堿含量的測定結果見表1,從表1可見,總氮、總煙堿和揮發性堿含量最低的是Ⅰ類樣品,其平均值分別為1.52%、2.02%和0.11%,含量最高的是Ⅲ類樣品,其平均值分別為2.19%、3.01%和0.17%。方差分析結果(表2)表明,總氮和揮發性堿含量在3類間的差異都達到了顯著水平,總煙堿含量在3類間的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7-0196-03
一、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必要性
從本質上看,世界各國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起因是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和恢復、提振經濟的戰略選擇而提出來的。其共識是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加快對新興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布局,力爭通過發展新技術、培育新產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提供新的增長引擎,使經濟重新恢復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率先走出經濟危機,搶占新一輪經濟增長的戰略制高點[1]。而歷史經驗也表明,經濟危機往往孕育著新的科技革命。如1857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是第一次波及全球的生產過剩危機。這次危機引發了電氣革命,推動人類社會從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引發了電子革命,推動人類社會從電氣時代進入電子時代。由此,面對當前這場國際金融危機,各國正在進行搶占科技制高點的競賽,全球將進入空前的創新密集和產業振興時代。例如,美國提出,將研發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這一歷史最高水平,力圖在新能源、基礎科學、干細胞研究和航天等領域取得突破;歐盟宣布加速向低碳經濟轉型;日本重點開發能源和環境技術,將新能源研發和利用的預算由882億日元大幅增加到1 156億日元。韓國計劃到2012年投資60 000億韓元研發綠色能源新技術,另外,還把加快“三網融合”作為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英國、法國相繼出臺了“數字國家”戰略,德國推出“信息與通信技術2020創新研究計劃”,傾力增強信息通信領域的國際競爭力。英國還計劃十年內在癌癥和其他疾病領域投入150億英鎊用于相關的生物醫學研究,這比英國以往任何時候對生物醫學研究的投入都要多。俄羅斯提出開發納米和核能技術,在2009年宣布投資2 000億盧布發展納米技術,使其成為國家“科技戰略的火車頭”。
2009年底,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確定工作啟動,當時初步確定的領域包括“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材料、新醫藥、生物育種和信息產業”七大產業。與此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文件起草組也相應成立,并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等文件。在征求意見過程中,先是從原本的七個領域擴展到了九個領域,增加了“民用航空”和“海洋工程”兩大領域。2010年年初起,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工信部四部委聯合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代擬稿,經過半年的意見征求,主要領域從七個擴為九個,現在又改為七個,但前后七個領域的產業內容已發生變化。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已進一步定為七個領域、23個重點方向。“新七領域”為“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新材料”。這一宏大規劃,被業內人士看做繼“4萬億”后中國政府啟動的最大規模的產業計劃。而這一計劃,已瞄準發展結構的根本轉變。
但是,從國際社會看,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上仍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也就是說,誰掌握了核心關鍵技術,誰可能就會在競爭中贏得主動權。而發達國家為維護和壟斷自身的科技優勢地位,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可能會采取極為嚴格的技術封鎖政策[1]。例如,美國有極為嚴格的高科技出口制度,有20個大類的高科技產品不得對中國出口,并動輒以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為由,拒絕向中國輸出技術。因此,中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堅持自主創新,必須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形成具有市場需求前景,具備資源能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果我們的技術還是依賴國外,到最后仍然只能成為一個制造大國,不能享有高端利潤,就會陷入惡性循環。只有通過自主創新,擁有自己的技術、專利和標準的關鍵核心技術,發展一大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先導產業,培育一大批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品牌產品,才能提高中國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
二、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理論現狀
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理論,它既涵蓋了“戰略”本身的重大性、長遠性和未來性,也涵蓋了“新興產業”的新技術、新作用的特征[1]。例如,總理(2009)在強調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時則指出,“必須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市場需求前景,具備資源能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戰略’特征。同時,從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學依據看也體現了“新興產業”的特征(一是產品要有穩定并有發展前景的市場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經濟技術效益;三是要能帶動一批產業的興起)[1]。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兩會期間表示,“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戰略性’是針對結構調整而言的,在國民經濟中具有戰略地位,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長遠影響,這些產業是著眼未來的,它必須具有能夠成為一個國家未來經濟發展支柱產業的可能性;‘新興’主要在于技術的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因此,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不僅僅依賴于技術創新,最重要的是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2]。 趙剛(2009)戰略性新興產業指在國民經濟具有戰略地位,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重大的和長遠影響的行業,其次是著眼未來,必須具有成為一個國家未來經濟發展支柱產業可能性[2]。王勇(2010)戰略性新興產業指關系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有全局性、長遠性、導向性和動態性特征的新興產業[1]。中國部分媒體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內,由于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性進展所形成的新興產業,核心技術的突破和應用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根本前提[1]。
但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是與關鍵核心技術相聯系的。對二者關系的解釋可從20世紀世界各國關于國家關鍵技術的規定中得到認識。例如,美國在1991年3月的《國家關鍵技術》報告中指出“國家關鍵技術”是對“對美國的經濟繁榮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技術”。如先進技術計劃(ATP)、信息高速公路計劃(NI-I),生物技術計劃的人類基因組技術和環境保打技術計劃的清潔能源及清潔車輛計劃技術等,把關鍵技術與國家產業經濟發展聯系起來;德國技研部委托弗朗霍夫系統和創新研究所與七個研究管理局合作提出的《21世紀初的德國關鍵技術》報告認為,所謂“關鍵技術”指的是“對國家經濟有決定性影響;歐盟制定的《第四次研究、技術開發示范活動總體規劃》把“關鍵技術”定義為:“能夠提高產業競爭力、提高生活質量,增加就業機會,增強社會凝聚力的跨部門、跨行業的通用技術”;韓國政府制定的“高度先進國家計劃”(又稱HAN計劃,c-7計劃)認為,“關鍵技術”是“能夠給經濟帶來最大潛力,并對社會有綜合效益的基礎性通用技術和應用性產業技術”。這些規定都把關鍵技術與國家經濟發展、新興產業的興起聯系了起來。
第一次把關鍵核心技術與戰略性新興產業聯系起來的是國務院總理,他在2009年9月21日和22日面向47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大學和科研院所教授、專家召開的三次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座談會上提出的。他指出,選擇關鍵核心技術,確定新興戰略性產業直接關系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國家安全。選對了就能跨越發展,選錯了就會貽誤時機。新興戰略性產業要真正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否則就會受制于人。其后,他又在2009年11月3日的《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講話中強調,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時,“必須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市場需求前景,具備資源能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
當然,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的形成也是與自主創新相聯系的。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認為,“中國要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從制造業大國走向制造業強國、從科技大國走向科技強國,就必須加快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自主創新能力,著力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科技部部長萬鋼指出,“從國際社會看,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上仍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誰掌握了核心關鍵技術,誰就會在競爭中贏得主動權。發達國家為維護和壟斷自身的科技優勢地位,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可能會采取極為嚴格的技術封鎖政策。因此,中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堅持自主創新。如果技術還是依賴國外,到最后仍然只能成為一個制造大國,不能享有高端利潤,陷入惡性循環。同時他還指出,中國要通過自主創新擁有自己的技術、專利和標準,著力發展一大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先導產業,培育一大批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品牌產品” [2]。
三、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理論評述
從以上理論討論的狀況看,要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搶占新一輪經濟增長的戰略制高點,通過自主創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是其重要手段。同時,也由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上仍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通過自主創新的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可使中國在競爭中贏得主動權的重要意義。就整體來講,通過自主創新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是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的必經之路。當然,從這些理論討論的情況發現,盡管各國對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提得較多,但并沒有形成具體的自主創新路徑,就相關的概念都還處于爭論之中,例如,什么是戰略性新產業?什么是關鍵核心技術?推行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究竟能夠產生哪些效應?這些效應產生的機理是什么?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條件有哪些?都還沒有作出完整回答。因此,探究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相關問題,形成明確、具體的研究路徑是必要的。
1.可形成的具體研究路徑分析。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發展趨勢:(1)對問題中所涉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及自主創新等相關基礎理論知識進行梳理,并利用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的條件和目的,建立起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研究的邏輯起點。(2)為了有利于問題研究的深入,可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概念、戰略性新興產業產生的背景、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的條件進行深入分析。這些問題的明確,將奠定繼續探究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理論基礎。(3)為了明晰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目的與手段之間的聯系,可在前面的研究基礎上對戰略性新興產業與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作用過程進行分析。例如,關鍵核心技術與自主創新及關系分析、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過程分析、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形式分析等問題。對這些問題的詳細研究,不僅從理論上回答了為什么要通過自主創新形式來探究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還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路徑的研究提供理論上的支持。(4)為了揭示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到底能夠帶來什么效應,可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產生的產業市場效益、產業技術效益、產業帶動效益、產業優化升級效益進行分析。這一部分的研究,可從理論上清楚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產生的效益,也可為后面的研究內容提供直接的參考標準。(5)為了更深入揭示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路徑,可對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條件進行分析。例如:技術知識聚集、資金保障體系、暢通的技術推廣路徑和產品銷售市場等。這一部分的研究,可為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路徑的探索提供邏輯參考。(6)為了能夠探究出對實際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辦法,可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路徑進行探索。例如: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建立、有效政府服務平臺建立、配套技術使用體系的建立、技術創新商業模式的建立等。這部分的探究,可實現課題研究達到的實踐指導意義的目的。
2.研究路徑的結果分析。從以上研究路徑看,可達成的預期結果有:(1)研究中形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概念、戰略性新興產業產生的背景、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的條件,這不僅構成了完整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概念,也為相關研究提供了理論上的參考,還豐富了新興產業理論,也拓展了“戰略”理論的范疇,具有研究理論上的創新結果;(2)該研究根據關鍵技術理論和核心技術理論形成了關鍵核心技術理論,具有理論上的重大創新,這為相關研究提供了理論上的借鑒作用。同時,也拓展了“關鍵技術”理論的和“核心技術”理論,具有理論上的創新結果;(3)該研究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自主創新條件,探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自主創新路徑,形成的完整的自主創新路徑和研究體系,對中國有效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有一定實際指導作用,具有實踐上的創新結果。
參考文獻:
[1]王勇.戰略性新興產業簡述[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10.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會同、財政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九部委聯合《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銀發〔2010〕94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部門有關負責人就《指導意見》的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研究出臺《指導意見》的背景是什么,有何意義?
答:黨的十六大作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戰略部署,文化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正在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2004年至2007年,全國文化產業增長速度在17%以上,比同期GDP增速高出6到8個百分點,北京、上海、廣東、湖南等地文化產業增加值超過了GDP比重的5%。2009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需大幅度降低,不少傳統產業增速放緩,而文化產業卻逆勢上揚,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為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實現金融資本與文化產業的有效對接,進一步改進和提升對我國文化產業的金融服務,中國人民銀行會同、文化部、財政部等九部委聯合制定出臺了《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的出臺有三方面的重大意義。一是有助于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文化產業以創意為源頭,是一種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的綠色產業。鼓勵金融業為文化產業輸血,擴大文化產業的比重,是推動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緩解資源能源瓶頸的重要舉措。二是有助于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能緩解文化產品供需矛盾和結構性短缺,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讓人民群眾在享受富裕物質生活的同時,享受到更加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有助于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文化產業兼具經濟和文化的雙重屬性,具有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力量。大力改善文化產業發展的金融環境,更好地運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推動文化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將有效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優勢、掌握主動。
問:請介紹一下《指導意見》的主要內容?
答:《指導意見》分七部分:
一是充分認識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指導意見》強調,文化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加強金融業支持文化產業的力度,推動文化產業與金融業的對接,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需要,是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需要,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需要。
二是積極開發適合文化產業特點的信貸產品,加大有效的信貸投放。《指導意見》要求,金融機構要根據文化企業的不同特點,積極探索應收賬款質押、倉單質押、融資租賃等貸款品種,建立文化企業無形資產評估體系,逐步擴大收益權質押貸款的適用范圍。對于融資規模較大、項目較多的文化企業,鼓勵商業銀行以銀團貸款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對于處于文化產業集群或產業鏈中的中小文化企業,鼓勵商業銀行探索聯保聯貸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
三是完善授信模式,加強和改進對文化產業的金融服務。《指導意見》要求,各金融機構根據不同文化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符合監管要求的靈活的差別化定價機制,科學合理確定貸款期限。要充分考慮文化企業的特點,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信用評級和信用評分制度,建立專門針對文化產業金融服務的考評體系。要增強服務意識,設立專家團隊和專門的服務部門,主動向文化企業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要積極開發文化消費信貸產品,為文化消費提供便利的支付結算服務。繼續完善文化企業外匯管理,提高文化產業貿易投資便利程度。
四是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擴大文化企業的直接融資規模。《指導意見》提出,推動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上市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通過發行債券和票據等方式融資,探索開展文化產業項目的資產證券化試點,鼓勵風險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等風險偏好型投資者積極進入處于初創階段、市場前景廣闊的新興文化業態。
五是積極培育和發展文化產業保險市場。《指導意見》要求各保險機構應根據文化企業的特點,積極開發適合文化企業需要的保險產品,鼓勵保險公司探索開展信用保險業務,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針對文化出口企業的保險服務,積極提供出口信用保險服務。
六是建立健全有利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配套機制。《指導意見》提出,要推進文化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為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礎。中央和地方財政可通過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等,對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給予貸款貼息和保費補貼。建立多層次的貸款風險分擔和補償機制,完善支持產權法律體系,切實保障各方權益。
七是加強政策協調和實施效果監測評估。《指導意見》要求,加強信貸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協調,制定并定期完善《文化產業投資指導目錄》,建立多部門信息溝通機制,搭建文化產業投融資服務平臺,加強政策的落實督促評估,探索建立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導向效果評估制度,確保政策落到實處。
問:對于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在監管方面有哪些支持措施?
答:對于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指導意見》主要從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發適合文化產業特點的信貸產品、完善授信模式、加強和改進對文化企業的金融服務等方面提出了監管要求。一是推動多元化、多層次的信貸產品創新;二是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探索適合文化產業項目的多種貸款模式;三是完善利率定價機制,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和利率;四是建立科學的信用評級制度和業務考評體系,強化貸款責任的針對性,構建健康的信貸文化;五是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對文化企業的金融服務,增強服務意識,主動向文化企業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
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的不斷發展,銀行監管部門將會進一步細化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監管要求,促進銀行業金融機構為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問:如何發揮保險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的積極作用,有哪些考慮?
答: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保險業可以發揮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一是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風險保障。保險機構可開發適合文化企業特點和文化產業需要的保險產品,如在現有保險產品的基礎上,探索開展知識產權侵權險,演藝、會展、動漫、游戲、各類出版物、印刷、復制、發行和廣播影視產品完工險、損失險,團體意外傷害保險等新型險種,以及各類責任保險業務,通過創新發展,培育和完善文化產業保險市場,提高保險在文化產業中的覆蓋面和滲透度,有效分散文化產業的項目運作風險。
二是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便捷服務。《指導意見》中已經明確,“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保險服務”。對于宣傳文化部門重點扶持的文化企業和文化產業項目,保險機構將建立承保和理賠的便捷通道,對于信譽好、風險低的,可適當降低費率。對于符合《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指導目錄》條件,特別是列入《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目錄》和《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目錄》的文化出口企業和項目,保險機構將積極提供出口信用保險服務,鼓勵和促進文化企業參與國際競爭。
三是支持文化企業拓寬融資渠道。保險公司將發揮機構投資者的作用和保險資金融資功能,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投資文化企業的債券和股權,符合條件的保險機構還可以參與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作為一種金融工具,保險還可與信貸、債券、信托、基金等多種金融工具相結合,為文化企業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此外,保險公司還可以探索開展信用保險業務,彌補現行信用擔保體制在支持融資方面的不足。
問:《指導意見》在鼓勵文化企業通過上市、發行債券等直接融資方式上有哪些支持措施?
答:一是推動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上市融資。文化企業發行上市不僅可以推動文化企業轉變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而且為文化企業搭建了融資平臺,有利于文化企業做優做強。多年以來,對于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的首次發行上市及再融資申請,證監監管部門一直持積極態度,支持其在主板、創業板發行上市及再融資。
二是支持文化企業通過債券市場融資。鼓勵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通過發行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等方式融資。積極發揮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等專業機構的作用,為中小文化企業通過發行集合票據等方式融資提供便利。對符合國家政策規定的中小文化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注冊發行直接債務融資工具的,鼓勵中介機構適當降低收費。
問:對于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建立健全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配套機制方面,《指導意見》有哪些具體措施?
答:一是《指導意見》第十五條明確指出,“中央和地方財政可通過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等,對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給予貸款貼息和保費補貼”。其中,中央財政資金將通過貸款貼息、保費補貼、項目補助、績效獎勵等方式,重點支持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建設,支持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及跨區域整合,支持國有控股文化企業股份制改造,支持文化領域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支持大宗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出口等。
二是支持設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目前,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已著手啟動,該基金由中央財政注資引導,吸收國有骨干文化企業、大型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認購,重點扶持我國演藝娛樂、動漫游戲、影視制作和發行放映、出版發行、文化會展、網絡信息傳媒等傳統和現代文化領域的發展,部分地方也已開始嘗試設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推動本地文化產業發展。
問:《指導意見》在推動文化產業投融資服務平臺建設方面有哪些考慮,有關部門打算如何推進?
[關鍵詞] 早期高流量血液濾過;微創置管引流術;重癥急性胰腺炎;腹腔間室綜合征
[中圖分類號] R6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5)08(a)-0078-05
Application value of treatment of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patients by combined early high flow hemofiltration and minimally invasive catheter drainage
YANG Zhiyo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ical ICU, Maoming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Province, Maoming 52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reatment of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patients by combined early high flow hemofiltration and minimally invasive catheter drainage. Methods 9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complicated by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in Maoming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October 2014 were chosen.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s metho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mbined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early high flow hemofiltration treatment based on traditional treatment, while the combined group was given minimally invasive catheter drainage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terleukin-6 (IL-6), interleukin-10 (IL-10),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 alpha), C reactive protein (CRP), blood K+, blood Cr,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pH of gastric mucous membran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breathing rate (R), heart rate (HR)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record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IL-6 [(173.82±6.82) pg/mL], IL-10 [(27.59±2.31) pg/mL], TNF-α [(29.13±2.76) pg/mL], CRP [(202.65-10.83 ) mg/L] of combine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L-6 [(207.82±6.27) pg/mL], IL-10 [(50.38±4.02) pg/mL], TNF-α [(61.98±4.87) pg/mL], CRP [(235.76±11.72) mg/L],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After treatment blood K+ [(4.11±0.65) mmol/L], blood Cr [(385.87±11.85) mmol/L], blood BUN [(14.02±2.75) mmol/L] of the combine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blood K+ [(4.78±0.76) mmol/L], blood Cr [(406.20±11.54) mmol/L], blood BUN [(17.03±2.84) mmol/L],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After treatment gastrointestinal mucous membrane pH (7.30±0.35) of the combined group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H of gastrointestinal mucosa (7.26±0.31), with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After treatment combined group R [(22.76±1.96) times/min], HR [(88.76±5.92) times/mi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R [(25.15±1.87) times/min], HR [(93.63±5.87) times/min], MAP [(117.98 ±6.82) mmH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MAP [(108.78±6.77) mmHg],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Combined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survival rate (73.47%) than control group (51.02%),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Early high flow hemofiltration combin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catheter drainage treatment for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patients has obvious therapeutic effect, which is worthy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Earlyn high flow hemofiltration; Minimally invasive catheter drainage;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重癥急性胰腺炎可引發腹內高壓,甚至導致腹腔間室綜合征[1]。重癥急性胰腺炎腹腔間室綜合征病情極為兇險,病死率相對較高,其死亡時間主要在急性反應期,死亡原因主要為早期器官衰竭[2]。為此,早期治療對于促進重癥急性胰腺炎腹腔間室綜合征患者轉歸、降低死亡率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廣東省茂名市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于2010年1月~2014年10月將早期高流量血液濾過聯合微創置管引流術應用于重癥急性胰腺炎腹腔間室綜合征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重癥急性胰腺炎腹腔間室綜合征患者98例,男70例,女28例,年齡19~70歲,平均(43.52±2.05)歲。所有患者均依據2004年制訂的《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草案)》[3]以及腹腔間室綜合征腹內壓分級法[4]相關標準確診。納入標準:符合重癥急性胰腺炎腹腔間室綜合征臨床癥狀及生化改變;局部并發胰腺壞死、胰腺膿腫、假性囊腫等;器官衰竭;腹腔壓力>25 mmH2O;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狀況評分Ⅱ(APACHE Ⅱ)≥8分;Ranson≥3分;CT分級為D、E級;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其他疾病或合并癥;精神病、孕婦、危重癥等特征人群;未簽訂知情同意書。將上述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聯合組與對照組,各49例。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均經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報我院倫理委員會備案處理。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胃腸減壓、液體復蘇、抗感染等傳統對癥支持治療。
1.2.1 對照組 行早期高流量血液濾過治療。貝朗血濾機,HIPS-12血濾器,愛貝爾雙腔透析導管,在線聯機生產置換液,高位出血患者無肝素抗凝。血濾劑量≥42.8 mL/(h?kg),血流量為220~250 mL/min,置換液為3~4 L/h,8~12 h/次,行3~5次治療。
1.2.2 聯合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行微創置管引流治療。患者仰臥位,B超腹水定位選擇穿刺點,常規消毒鋪巾,選擇1.7 mm×20.0 mm、單腔16G中心靜脈導管,局麻后,將中心靜脈導管穿刺進入腹腔,導管導入,引流出腹腔液體后縫合固定導管,置管需低于腹腔液體區,以便引流充分。操作完成后以肝素帽將導管末端封閉,接引流袋引流。
1.3 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靜脈血2 mL,以EDTA-K2抗凝處理,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C反應蛋白(CRP)、血鉀(K+)、血鉻(Cr)、血尿素氮(BUN)水平;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胃腸黏膜pH、平均動脈壓(MAP)、呼吸頻率(R)、心率(HR)情況。
IL-6、IL-10、TNF-α行ELISA檢測,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試劑盒由上海信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CRP行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嚴格按照C-反應蛋白液體試劑盒說明書操作,試劑盒由DiaSys Diagnostic Systems GmbH生產;胃腸黏膜pH以胃張力計檢測,以胃張力計導管抽取胃液,使用酸度計對其pH值進行測定;血K+、血Cr、BUN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AU5800型,)進行檢測;MAP以標準袖帶式水銀柱血壓計檢測,取間隔5 min兩次測量的收縮壓、舒張壓的平均值;R、HR以心肺功能測試儀檢測。
兩組患者均隨訪觀察30 d,觀察患者預后及死亡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白介素-6、白介素-10、腫瘤壞死因子-α、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IL-6、IL-10、TNF-α、CR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治療后兩組IL-6、IL-10、TNF-α、CRP水平均降低,且組內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聯合組治療后IL-6、IL-10、TNF-α、CRP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白介素-6、白介素-10、
腫瘤壞死因子-α、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x±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 < 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 < 0.05;IL-6:白介素-6;IL-10:白介素-10;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CRP:C反應蛋白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鉀、血鉻、血尿素氮、胃腸黏膜pH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血K+、血Cr、BUN、胃腸黏膜pH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治療后兩組血K+、血Cr、BUN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且組內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治療后兩組胃腸黏膜pH值略高于治療前,但組內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聯合組治療后血K+、血Cr、BUN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后,且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聯合治療組治療后胃腸黏膜pH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鉀、血鉻、血尿素氮、
胃腸黏膜pH水平比較(x±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 < 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 < 0.05;BUN:血尿素氮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平均動脈壓、呼吸頻率、心率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MAP、R、HR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治療后兩組R、HR均低于治療前,MAP高于治療前,且組內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聯合組治療后R、HR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后,MAP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平均動脈壓、呼吸頻率、心率比較(x±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 < 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 < 0.05;MAP:平均動脈壓;R:呼吸頻率;HR:心率;1 mmHg=0.133 kPa
2.4 兩組患者預后情況比較
聯合組存活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預后情況比較[n(%)]
3 討論
3.1 重癥急性胰腺炎腹腔間室綜合征的發生原因
重癥急性胰腺炎急性反應期,由于過度釋放炎癥細胞因子與炎癥介質,大量液體滲出到腹腔,使腹腔內壓快速增加,腹內高壓致使多器官功能失常,并最終導致多器官衰竭,發生腹腔間室綜合征[5]。研究發現,在腹內壓升高到20 mmHg以上會嚴重影響心血管系統[6]。腹內壓升高對門靜脈、下腔靜脈形成直接壓迫作用,致使靜脈回流水平降低,外周阻力及胸腔壓力增加。腹內高壓上抬膈肌,增腔內壓力,進而推動心室充盈壓、肺動脈壓以及中心靜脈壓上升。在胸腔壓力增大情況下,心室發生順應性下降,且其舒張末期容積降低,心排血量隨之減少[7-8]。Zhou等[9]研究發現,若腹內壓≥25 mmHg,患者心排血量顯著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也顯著增加,此時,各系統及器官位于低灌注水平,但此時部分患者的血壓未見顯著變化。持續的低灌注水平將會導致大腦、肺、腎等重要器官損傷,最終引發多器官衰竭,致使患者死亡[10-11]。
3.2 重癥急性胰腺炎腹腔間室綜合征的治療
由于腹內高壓為重癥急性胰腺炎腹腔間室綜合征最基本的病理性變化,為此,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過程中,腹內壓力一旦增加,便及時進行干預,以避免腹腔間室綜合征的發生與發展。本研究所有患者盡管處于早期階段,但腹腔壓力已在25 mmH2O以上,已經出現典型的腹腔間室綜合征癥狀。為此,在治療上除給予患者胃腸減壓、液體復蘇、抗感染等傳統對癥支持治療外,還給予高流量血液濾過聯合微創置管引流治療。早期高流量血液濾過能夠快速糾正患者體內水分、電解質紊亂狀態,清除炎性介質,調節免疫功能,清除第三間隙多余的水分,改善微循環,緩解組織水腫[12]。微創置管引流能夠快速緩解腹內高壓,導出腹腔內含有大量毒素的積液,緩解病情發展[13]。
3.3 重癥急性胰腺炎腹腔間室綜合征的相關研究
研究發現,TNF-α為引發炎癥反應的重要因子,而IL-6可介導炎癥反應,IL-10可抑制炎性介質的釋放,緩解炎癥反應,避免多臟器損傷;作為人體炎性標志物,CRP能夠準確反映機體的炎癥狀況,且易于通過對流彌散清除[14-15]。王攀等[16]研究發現,在一定范圍內,血液濾過劑量越大,清除炎癥介質越多,其臨床癥狀改善就越明顯。本研究選擇血濾劑量為42.8 mL/(h?kg),可顯著增加對流清除效率,促使炎性介質與濾膜的接觸,增加吸附效率,進而下調患者體內的炎癥反應,糾正患者體內免疫失衡狀態,改善系統及器官功能。在本研究中,兩組患者治療后所有觀察指標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且聯合組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聯合組存活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早期高流量血液濾過聯合微創置管引流術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腹腔間室綜合征效果顯著優于單純應用早期高流量血液濾過治療。此外,研究發現,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現腹內高壓但尚無顯著的腹腔間室綜合征癥狀之前,胃腸黏膜已呈現出酸中毒跡象,此時,如果檢測胃腸黏膜內pH值,即可發現pH已明顯降低[17-19]。史景峰等[20]研究證明,胃腸黏膜內pH值與腹內壓呈現明顯的反比關系,提示胃腸黏膜內pH值可以作為早期診斷腹內高壓的指標。在本研究中,兩組患者治療前胃腸黏膜內pH均顯著低于正常值,提示患者腹內高壓已相當嚴重,治療后,兩組患者胃腸黏膜內pH均上升,但聯合組上升幅度高于對照組,也說明聯合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早期高流量血液濾過聯合微創置管引流術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腹腔間室綜合征可顯著降低患者血K+水平,改善腎功能,減輕酸中毒,改善患者心率、呼吸、血壓及其臨床癥狀,促進患者轉歸,值得應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 劉麗蕾,王湘英.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間隔室綜合征診治現狀[J].中華胰腺病雜志,2014,14(2):139-143.
[2] Tolwani A,Wille KM. Advances in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itrate anticoagulation update [J]. Blood Purif,2012,34(2):88-93.
[3] 代榮欽,秦秉玉,邵換璋,等.低流量持續血液凈化在急性腎損傷治療中價值[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4, 28(5):474-476.
[4] 黃雪琴,林玫瑞.腹腔內壓監測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49(10):1224-1226.
[5] 楊敏,朱惠明,廖秀敏,等.經胚胎性自然腔道內鏡手術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間隔室綜合征[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4,23(10):1093-1097.
[6] 胡春.重癥急性胰腺炎腹腔間室綜合征患者行微創置管引流術的應用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4,23(6):129-131.
[7] 菅志遠,沈先鋒,周平,等.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高壓24例臨床分析[J].中華胰腺病雜志,2013,13(3):193-194.
[8] Kirkpatrick AW,Roberts DJ,De WJ,et al. 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and the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updated consensus definitions and c1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rom the World Society of the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J]. Intensive Care Med,2013,39:l190-1206.
[9] Zhou MT,Chen BC,Sun HW,et al. Continuous Regional Arterial Infusion with Fluorouracil and Octreotide Attenuates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in a Canine Model [J]. PLoS One,2012,7(5):216-219.
[10] 汪正權,李子龍,屠海霞,等.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間隔室綜合征減壓時機的選擇[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4,23(5):526-530.
[11] 李寶華.早期微創介入綜合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3.
[12] Lu K,Hai BN,Zhi HT,et al. The importance of timing of decompression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combined with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J]. J Trauma Acute Care Surg,2012,74:1060-1066.
[13] 歐婭,蘇偉,賈林.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并腹腔間隔室綜合征[J].中國血液凈化,2014, 13(5):361-366.
[14] 李幼生,尹健一.急性胰腺炎并發腹腔高壓和腹腔間隔室綜合征的早期診斷與合理治療[J].腹部外科,2013, 26(3):151-152.
[15] 蔡玲,朱惠明.重癥急性胰腺炎并發腹腔間隔室綜合征的治療現狀[J].廣東醫學 2013,34(1):153-157.
[16] 王攀,黃揚揚.重癥急性胰腺炎并發腹腔間室綜合征的腹膜透析治療[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4,31(1):36-38.
[17] 許建民.早期血液濾過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并發腹腔間隔室綜合癥的臨床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3.
[18] 展思東,樂勝,魏華麗,等.重癥急性胰腺炎并發腹腔間隔室綜合征76例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34,36.
[19] 劉玉清,張琳,陳錠光,等.腹腔置管灌洗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腹腔間隔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3):18-19.
科學性
科學監管是探討、研究監管活動的一般規律,講究監管活動的一般規律性與特殊性的有機結合。科學監管是具有綜合性特點的應用科學的監管活動。綜合性的特點:一方面是監管活動自身具有的綜合性;另一方面是監管活動實踐的多樣性,也決定了其綜合性。科學監管要綜合運用有關的理論和方法,經過有機的思考,探究其規律性。
科學監管是項應用性的監管活動,是因為它產生并服務于監管活動的具體實踐之中,既使是借鑒國外的一些成功經驗,也都是人們在長期的、大量的、反復的監管活動實踐基礎上進行的系統的總結、概括和升華。《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以下簡稱《銀監法》)即是一部在總結本國經驗基礎上借鑒國外監管活動的產物,一經面世便對實際監管活動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
基層監管活動的科學性,首先是要依法監管、依法行政。《銀監法》便是基層監管部門的行政依據,執法憑證。二是要全面實踐和落實《銀監法》。一部法律的產生有其系統性與實踐性,學習落實《銀監法》要講究其全面性、系統性。有時總結提煉出的“三句半”,僅是種提示或警醒,并不是內容的全部,實踐中最忌以偏蓋全,機械執行。三是實踐中的補充和完善。任何一部法律都不是至善至美的,都是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補充和完善的,況且《銀監法》是應需產生的一部速成法律,且中國銀行業監管與銀行業發展的實踐尚不充分具備現代的基礎,實踐中需要有更多的驗證、補充與發展,自然提出了基層監管活動實踐中的思想性和能動性。四是《銀監法》的相對性,一部法律的產生與發展是有其客觀性的,這是發展的過程,不是發展的全部,更不是發展的結束。就是實踐的主體在認真貫徹過程中如何與時俱進,更新實踐與修正的問題,也就是警醒實踐的主體要具有創造性、發展性的思維,能動性的實踐過程,也提出了對具體實踐環境與條件的辯證認識問題。
思想性
思想是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是人腦對外界事物的反映。既包括一切由認識作用而產生的感覺、知覺、想象、表象、錯覺、概念等,也有印象在意識中的再現。具有社會性、時代性、能動性和相對獨立性等特征,思想性是在科學性基礎上的能動與深入。在監管活動中要講求客觀、辯證、抽象與綜合,注意系統思維方式的整體性、結構性、綜合性,注重逆向思維與感受力、直覺與靈感、想象與概括、非邏輯與邏輯的反復思考。
一行業、一地區的經驗在另一環境下并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不能簡單地照抄照搬。即使是提倡的甚至被認為行之有效的,盲目地套抄套搬都是機械的、可悲的。這里提出了實踐活動的思想性和補充的完善性。
思想性首先表現在能動性方面,既能吃透上級精神、法律條文,又能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去積極落實,能動地思考,使其產生實踐的思維性。
思想性是對客觀存在進行綜合思考、綜合分析基礎上的產物,是人在社會實踐中能動的反映。
思想性在貫徹落實中的有機性與深入性,就是因地制宜的科學性。
思想性是監管活動實踐中的一般性與特殊性的有機結合,相互聯系,又互為矛盾。
思想性還具有社會性、前瞻性、發展性。
藝術性
監管藝術是指監管者在其自身一定知識、經驗和辯證思維的基礎上,運用監管理論、原則、職能、方法達到一定境界的能力和表現。監管藝術是體現駕馭監管活動的能力,是監管者學識、經驗、膽略、作風、氣質、方法、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等多種因素的綜合體現;是靈活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方法具體分析各種復雜因素,妥善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實踐中要從四方面去努力:
監管活動的創造性。藝術性即是在科學性的基礎上,思維方式在具體工作中的標新立異,是思想的產物。表現在不拘泥于現成經驗、墨守成規的結果,敢于突破常規去思考、去實踐。
監管活動的經驗性。藝術性很大程度上受到監管活動的性質、活動范圍的影響,與監管者的閱歷關系較大,是經驗的總結與升華。不同經歷的監管者在同一問題上思考運用的效果不完全一樣,具有明鮮的個性和經驗痕跡。
監管活動的靈活性。每項監管活動都有規律性的一面,又有不確定的因素,有隨機性。藝術性表現在對一般規律性的認識上,又借助知識、經驗和思維來靈活處理非常規性的問題;是一種非模式化的能力,有著靈活性、應變性、多類別、多層次等,并隨環境與決策者的經驗、知識、閱歷、思維認識能力而變化的。
監管活動的綜合性。藝術性還表現在對總體工作的把握上,有較高的綜合水平。胸懷全局,系統思考,統籌規劃,綜合分析,敢于決策,勇于駕馭。監管藝術的創造性、經驗性、靈活性、綜合性等都是實踐主體思想能動性的表現,是科學性思想性在某一時段或某一事件上的具體的、客觀的、綜合的反映。
一個機構的存在本身就是社會的、矛盾的。如何在具體工作中妥善解決矛盾、化解矛盾,遏制經營風險的發展與變化,促進銀行業健康運營與社會經濟發展,就是科學監管活動的思想性藝術性的有機結合。雖然當前銀行業監管是以問題監管為主旨,但適當把握監管活動的度,則是監管當局需要引起重視的。
首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銀行業經營既有風險,本身就是風險行業,而且這種風險與利潤是相聯系的。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必然會使風險走向高端。從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分析,從內因與外因分析,加強銀行業內部管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是說銀行業風險的化解,首先是內控管理要得到改善與提高,與銀行業某一機構之決策運行機制、流程管理、員工素質等方面關系至關重要,內因是風險管控的主要方面。
其次,是外部管理與內部管理的關系。首先外部監管是一種監視,是對具體經營主體依法經營、依法發展的綜合分析。看其是否審慎經營,良性發展,存在什么問題需要怎么解決。另外是督促。督促經營主體依法經營合規發展。以及對發現的問題深入經營主體內部進行具體檢查與查證。這種深入要講究其針對性,即有的放矢,要盡量避免過去好大喜功的所謂地毯式、轟炸式、拉網式等粗放型的人海檢查模式。現有監管人員數量與被監管經營主體的機構量、業務量等方面是極不相匹配的。加之監管人員的素質、檢查時間緊迫與銀行業新業務發展的速度是不相適應的,往往不注意方法時會產生監管的負面效應。因此基層監管的實踐需要對監管的科學性、思想性、藝術性,提出深層次的研究與分析。
再次,是監管活動的藝術性效應體現在原則性和有效性。原則性的具體形式表現就是依法監管,在此前提下強調有效性。有效性的最大化應是經營主體的依法經營,依法發展的主體意識明顯增強,并在實踐中認真履職,發展經營。監管工作是不能代替經營的,但監管工作可以促進主體經營發展,可以促進經營主體自覺化解風險或督促其化解風險。監管與被監管是從不同的社會角度來看待問題、分析問題的。需要決定存在,存在決定意識。監管不是萬能的,監管是社會發展中的過渡形式。這是簡單的裁判員與運動員的關系,是海上巡警與輪渡的關系。
最后,監管活動的藝術性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思維技巧與工作技巧是不勝枚舉、不斷創新的。略舉思路:一是應探討行業監管與內部監管、社會監管的連動性、有效性;二是注重依法監管、依法行政的告知性、宣傳性、教育性。督導銀行業定期向社會披露經營信息,接受社會監督;三是適度運用法律條款對違規機構和違規人員懲戒督改;四是借鑒管理科學、企業管理經驗以及國內外先進銀行經驗,督導銀行業機構強化經營管理,提高競爭能力;五是有機借鑒巴塞爾協議等國際上有關銀行的評測標準,規范發展;六是重視對銀行業的預測風險提示以及對流程管理中的不足要求補充與完善;七是注重對監管人員的綜合素質教育,特別是加強對銀行業高管人員的市場準入與履職教育。要求銀行業高管加強對銀行從業人員合規經營教育,業務素質教育;八是對和諧監管推進社會經濟發展中監管與經營主體方面一致性的辯證統一效益的探索等等。
1.堅持向政府有關部門發建議函的機制。年初,根據全國及本市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精神,我處及時向市建委、市交通委、市旅游局、市體育局、市文化局、市商務局、市農業局、市水務局、市園林綠化局、市民防局、市煙草專賣局、市路政局、市運管局發出了《關于認真落實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切實做好全年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函》,督促行業管理部門落實會議精神,并對奧運之年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提出意見。同時,還針對發現的隱患情況,及時向市建委、市消防等政府部門發建議函,督促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消除各類事故隱患。
2.堅持聯合發文工作機制。我處與市建委、市旅游局、市體育局、市文化局、市商務局、市民防局、市農業局、市園林綠化局共同確定了全年行業安全生產監管工作計劃,并聯合下發了文件,指導區縣進一步強化綜合監管工作。同時,督促、指導市旅游、商務、體育等行業主管部門,根據行業特點,編制了行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導則,指導各行業企業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3.建立安全生產聯席會議工作機制。今年以來我處共召開部門聯席會議12次,加強部門間的工作溝通,細化奧運期間的重點任務、實施步驟和工作要求,通報檢查工作情況,提出工作建議。如:四月份,與人員密集場所行業管理部門以及市公安局消防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平安奧運行動”人員密集場所安全生產保障工作聯合檢查方案;協調專項監管部門加強日常執法檢查和聯合執法、違法案件及時查處等工作;確立了部門間情況溝通聯席會議機制。同月,組織市建委、市交通委、市路政局、市運管局、市鐵路局、市園林綠化局、市煙草專賣局、市國防科工辦、市農委、市水務局、市郵政管理局、市民防局及市公園管理中心等有關部門召開行業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對行業開展“平安奧運行動”安全生產情況進行階段性總結,并就下一步工作進行研討,明確提出了行業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重點內容,督促、指導行業按照市委、市政府有關要求,認真做好“平安奧運行動”安全生產保障工作。
4.堅持聯合檢查工作機制。為做好“兩節”、“兩會”、奧運會以及“十一”黃金周期間的安全生產工作,我處會同市公安局、市質量監督局、市建委、市交通委、市教委、市商務局、市旅游局、市文化局、市體育局、市民防局等政府部門,共開展聯合檢查112次。重點檢查了涉奧周邊人員密集場所、鐵路、地鐵、公交樞紐、奧運建設工程和其它施工工地等,有效地強化了重點時期、特別是奧運期間的安全生產工作。
5.加強對區縣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工作指導。定期召開區縣綜合監管工作會議,指導、督促區縣局落實“平安奧運行動”安全生產保障方案。如:5月份,組織召開區縣安全生產工作會議,推廣朝陽區、海淀區和順義區開展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工作的做法和經驗,通報行業安全生產工作會議有關內容,并就細化“平安奧運行動”工作計劃,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加強轄區內企業的日常執法檢查等提出工作建議。
(二)扎實開展綜合監管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明確隱患排查治理的重點行業和領域,確定了區縣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的任務和責任,細化了工作方法和實施步驟。配合召開了全市安全生產工作大會,對全市隱患排查工作進行深入部署和安排。全市建筑、交通、商貿、旅游、文化、體育等各行業認真開展了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消除了大量事故隱患,為北京奧運會的順利進行營造了良好的安全環境。同時,監督二處還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消除各類事故隱患。
(三)著力推動綜合監管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百日督查專項行動
結合“平安奧運行動”安全生產保障工作,積極推動綜合監管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百日督查專項行動。配合組織開展了市領導親自帶隊進行的督查活動。監督二處還對昌平區、東城區政府進行了綜合督查,檢查了4個鄉鎮、街道奧運安全生產工作開展情況,抽查了8家商場、超市、加油站等企業的安全生產狀況。
認真做好國家安監總局領導對本市火車站、地鐵等場所的3次安全督查工作,及時對總局領導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整改,進一步深化了本市的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工作。
(四)持續加大綜合監管行業領域奧運安全生產保障力度
7月3日,茍仲文副市長主持召開了全市安全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其中,對綜合監管工作部署了2項工作:一是開展人員密集場所百日安全大檢查;二是開展城市維護、保養、改造工程作業以及單位內部非主營業務安全生產專項檢查活動。為貫徹落實“7.3”會議精神,市商務、文化、旅游、體育、交通等各行業部門和消防、技術監督等專業監管部門制定了檢查方案,在各系統組織開展了大規模的人員密集場所安全大檢查和城市維護、保養、改造工程作業的安全大檢查工作。為進一步推動全市人員密集場所百日安全大檢查活動,我處與執法隊,共同組織開展了安全生產守護行動,重點對涉奧場所周邊人員密集場所進行了全覆蓋的安全檢查。共檢查東城、西城、宣武、崇文、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順義、昌平10個涉奧區縣涉奧周邊企業331家。
(五)全力配合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整治工作
1.配合開展農用車專項治理和“平安農機”創建活動。按照全國的統一部署,我處會同市公安局、市交通委和市農業局在本市開展了拖拉機、低速載貨汽車和三輪汽車交通違法集中治理工作。圍繞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地區和事故多發地段,采取日常巡邏管控與專項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嚴密管控。同時加強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規范農村運輸市場,加強司乘人員的安全教育,農用車輛安全運行情況穩定。配合農業局加強“三夏”期間農機安全生產責任的落實,廣泛開展“九個一”安全生產活動,嚴把農機的安全技術檢驗關。今年創建20個示范鄉(鎮)25個示范村和2500個示范戶。通過嚴格的復評和考核,推薦順義區、懷柔區作為本市“平安農機”的示范區,上報農業部和國家安監總局。
2.配合開展交通安全整治工作。配合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開展了道路交通安全“五整頓”、“三加強”,完善安全設施,加大對道路交通的安全監管,嚴格落實車輛強制報廢的制度,加強高速公路標志標線的隱患排查,嚴格進行校車的安全監督檢查。同時,在奧運期間聯合市公安等部門開展交通事故責任追究,加大交通事故查處力度,使道路交通事故明顯減少。
3.配合開展消防和地下空間專項整頓。會同市公安局消防局、市民防局等部門聯合開展了全市商場、超市消防安全專項整頓和全市地下空間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依法嚴格進行地下空間使用的行政審批,嚴肅查處地下空間使用的違法行為,進一步加強了商(市)場以及地下空間安全生產工作。
4.配合開展人員密集場所綜合治理。積極配合市公安局消防局組織對“五級防控區域”等人員密集場所實行綜合治理,共檢查單位6.14萬家(次)。深入開展社區、商市場和出租房屋消防安全專項治理,排查整改火災隱患5218項。
5.配合開展鐵路局開展安全反思大檢查活動。為認真吸取膠濟線“4.28”特大事故教訓,組織對北京鐵路局進行安全檢查,督促北京鐵路局在安全大反思大檢查活動中要腳踏實地、務求實效。到7月20日共監督北京鐵路局整改隱患3125件,投入整改資金1.1億元。
(六)積極推進重點地區經營場所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工作
為認真吸取深圳“9•20”特別重大火災事故教訓,嚴防本市類似事故的重復發生,監督二處狠抓了城鄉結合地區、區域結合地區的休閑娛樂場所安全生產綜合整治工作。一是由張家明局長分別主持召開了區縣專題會和行業專題會,聽取城鄉結合地區人員密集場所的安全情況介紹,了解掌握基本情況;二是組織開展對城鄉結合地區的休閑娛樂場所進行夜查,共摸查企業45家;三是研究制定重點地區經營場所安全生產綜合整治工作方案,積極與首都綜治辦進行溝通,確定了我局與首都綜治辦共同開展城鄉結合地區經營經營場所的綜合整治模式;四是研究制定本市重點地區人員密集場所安全生產工作指導意見,規范合法企業的生產經營經營行為,打擊安全生產非法經營單位,逐步建立城鄉結合地區經營場所的安全生產良好秩序。
(七)積極探索事故多發領域安全生產綜合監管長效機制
重點推進應急系統建設,加強行業監管系統建設
智慧交通試點工作基本完成。嘉興智慧交通為浙江省2012年首批13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項目之一,通過幾年的努力,以“一平臺”(智慧交通綜合信息服務平臺)、“一中心”(綜合交通指揮中心)、“二服務”(公眾服務、物流服務)、“一張圖”(基礎設施管理、運載裝備管理、運行監測管理)、“一模式”(商務模式)為重點,初步建成綜合交通信息服務、行業監管和綜合指揮功能。
重點推進應急指揮信息系統項目建設。應急指揮信息系統項目,主要集公路、水路、城市道路等車、船、人、物資、視頻等相關應急信息,整合了各業務系統,開發建設應急指揮信息系統,投資198.87萬元,已基本完成建設。系統的建設,實現市交通運輸局、各業務局、縣(市、區)交通運輸局及基層管理站所的三級應急聯動,初步建立管理統一、上下聯動、互為協同的交通應急指揮體系,實現了應急處置、現場執法、交通管制和組織救援等實時指揮能力。
貫徹落實《浙江省交通運輸信息化“十三五”發展規劃》等文件精神,編制并印發《嘉興市交通運輸“十三五”信息化建設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了“十三五”主要任務,從完善全市交通基礎設施和運載裝備智能化感知體系、提升公眾服務水平、改進提升行業管理業務系統和建設“1總+N分”綜合交通協同指揮體系四大方面,分步有序開展“十三五”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工作。
加大行業監管系統建設力度。公路部分。一是完成嘉興公路綜合數據交換平臺(一期)建設,實現了與智慧交通綜合數據中心、社保管理中心及嘉興政府服務網的數據實時交互。二是推進嘉興公路管理原有超限處罰單機版軟件的聯網升級,配備全市聯網數字對講設備。三是積極做好轄區內公路視頻的規范整合工作,現已基本完成對嘉興境內高速公路的視頻接入工作。
港航部分。一是積極推進杭平申線(浙江段)航道改造工程平湖段航道信息化工程,完成“1251”的建設任務,即升級、完善1套應用體系,完善2類支撐平臺,完善5種信息采集、手段,完善1類運行維護制度的建設任務。二是持續推進浙江省公路水路安全暢通與應急處置系統工程(嘉興段)二期項目建設,在一期工程的基礎上,在重點水域補充建設五個AIS船舶動態監控系統。三是積極做好G20峰會安防保障信息化支撐工作,站點安防監管信息化系統在安防監控中起到了輔助監管的作用。
運管部分。一是持續推進運政指揮中心建設,做好“兩客一危”行業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做好統一通信調度平臺項目建設,做好各縣視頻資源的級聯工作。二是抓緊做好業務系統的推廣應用工作,包括綜合監管平臺、貨運電子路單和監管理平臺等。三是做好公交民生工程,提高公交出行服務能力,將公交出行服務和公交運行監測系統合并,接入市本級二家公交公司的動、靜態數據和車載視頻數據。
以公眾服務、行業監管和綜合指揮為重點繼續推進
根據《浙江省交通運輸信息化“十三五”發展規劃》和《嘉興市交通運輸“十三五”信息化建設指導意見》發展目標,2017年嘉興市交通運輸局圍繞智慧交通建設總體目標,以公眾服務、行業監管和綜合指揮為重點,繼續推進信息化建設。
完善綜合交通信息服務平臺。在嘉興智慧交通綜合信息服務平臺(一期)的基礎上對數據中心的數據拓展,接入嘉善縣綜合交通數據,建設智慧交通綜合信息服務展現平臺,完善數據交換平臺。充分挖掘和利用交通大數據信息資源,為公眾服務、行業監管和綜合交通指揮提供有力支撐。
完善公眾出行服務系統建設。繼續完善智慧公交、公共自行車、城市道路交通運行指數、行(停)車誘導等服務,通過門戶網站、移動終端、電子站牌、交通廣播等渠道向公眾提供智慧公交、公共自行車等動態交通信息查詢,提升公眾出行信息服務水平。
提升行業監管水平。一是建設綠色交通能耗統計監測管理信息平臺建設項目。根據交通運輸部綠色交通城市試點建設要求,作為項目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能耗統計監測管理信息系統,完善節能減排統計監測體系。
二是推進嘉興公路綜合業務管理平臺,建設包含公路路政日常管理、公路應急車輛管理、路政、養護協同業務操作的業務管理平臺。同時,推進公路三維信息平臺及應用項目(一期)的開發,重點建設涉路施工許可管理、位置查詢、屬性查詢、地下管線查詢,公路路線平面、縱斷面以及橫斷面自動生成等應用,實現公路三維與公路管理的有效融合。
三是繼續推進2016年已批復的智慧港航建設項目(一期)項目建設。建設內容為水上應急無線調度通信系統、航道掃測系統升級及GIS航道信息系統數據采集、基于激光掃測等多技術融合的船舶航行監測系統、平湖獨山排澇泄洪閘區智能監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