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優秀范文 大學學生安全教育

大學學生安全教育賞析八篇

發布時間:2023-07-12 16:35:32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大學學生安全教育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大學學生安全教育

第1篇

摘要:大學生作為現代社會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不僅僅需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加強自身的安全教育,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識和防范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近年來大學生意外事故的頻頻發生,已經成為社會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從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內容進行探討,對大學生安全教育提出相應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大學生 安全教育 必要性 途徑

大學校園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地方,是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搖籃。但是近年來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高校教育機制的改革,在大學校園中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安全隱患。近年來在高校中安全事故的頻頻發生,也使各高校意識到安全問題已經不容忽視。做好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不僅僅需要國家、社會和學校內部的力量,加強大學生自身的安全意識也是必不可少的。對于大學生來說,在學好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接受安全知識教育,加強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使大學生成為具有全面素質的專業型人才。

1、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1 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安全問題已經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和諧校園主要表現為學校的管理、教學以及科研秩序呈現一種平穩、祥和的狀態,從而使學生能夠獲得人身和財產的安全和保障,保障校園穩定與融洽。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辦學模式逐漸社會化,學生結構的復雜化,使得校園以及周邊地區安全問題的不穩定因素依然存在。據中國高校保衛學會對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76所高校統計,在2001年到2002年兩年中發生各類案件9278起,非正常死亡164人1。這類事情的發生,不僅僅給學生自身及家庭帶來了傷害,同時也給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帶來不好的影響。所以說,加強大學生自身的安全意識,提高他們的防范能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學生所遇到的各類安全隱患,從而構建和諧校園,維護高校的穩定與和諧。

1.2 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是自我完善發展的需要

大學時光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年,卻是大學生人格完善和形成的重要階段。大學生群體不同于高中生,它有著自身鮮明的特點:

(1)生理發育大致成熟,但心理發育相對落后。

(2)安全防范意識較差,自我防范保護能力相對較弱,這些特點尤其是在女大學生身上尤為明顯。她們缺少辨別事物的能力,容易上當受騙成為受害者。

(3)身體與心理發展部平衡,容易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做出過激行為,以至于傷害別人或者自己受害。

近年來,由于社會壓力的增大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大學生雖然掌握了相對成熟的專業知識,但是法律知識和安全意識相對淡薄,導致大學生犯罪呈增長趨勢。因此,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使大學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能夠健康成長。

1.3 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必然需要

在培養大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加強大學生的安全教育,使大學生形成健全的品格,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課。這不僅僅關系到大學生的現在,在走向社會后更是要意識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作為大學生自身,也意識到只有盡可能多的掌握專業知識技能,從而適應日趨繁重的就業形勢。長此以往就會形成大學生的專業知識比較穩固,但是法律知識和安全知識就會相當匱乏,導致大學生的知識結構相對不平衡。因此,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培養高素質的合格人才,不僅僅是關系到他們自身,也關系到社會、民族和國家的利益。

2、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途徑

2.1 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增強大學生安全意識

目前各高校也制定了一些關于大學生安全方面的制度規章。但是如果這些規章不能夠大力地宣傳,被廣大學生所接受,那這些規章制度也僅僅是形同虛設。安全問題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它直接影響到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社會秩序是否穩定。因此應當加強輿論宣傳,使他們認識到公民具有安全素養和營造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與自己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在宣傳教育的過程中,不要過分追求理論上的東西,要運用大量的現實事例來加強大學生對于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從而強化大學生的安全意識。

2.2 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實效性

讓大學生積極地投身于安全教育活動中,發揮大學的安全教育的主觀能動性,是增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徑。學生應當善于利用學生會、學生社團等組織,以安全教育為初衷來組織開展一定的安全教育活動。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和競爭意識,鍛煉工作開展的能力。也能夠激發對于安全教育的熱情,從而推動了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其次也讓學生通過實踐使大學生明白怎么樣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提高大學生自我防衛的能力。通過這樣的一些舉措使大學生明白,安全教育不僅是自己的事,只有積極參與,才能為他人創造一個良好穩定的學習、生活環境。

2.3 開展安全咨詢活動,提升安全教育效果

安全教育無論在課內還是課外,是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在實際的生活中,每個大學生的安全問題都是千差萬別的。由于每個人的思想和品格不同,安全問題也具有鮮明的特征。為了達到安全教育的目的,使安全教育具有時代性和針對性,應當建立大學生安全教育咨詢機構,開展有效的安全咨詢服務。安全咨詢的范圍包括維護大學生自身的正當權益、解決大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現實的安全問題,以及疏導幫助大學生克服產生的心理障礙等2。通過開展有效的安全咨詢服務,促進大學生安全意識的強化,提高安全教育成效。

3、結論

大學生安全教育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作,也要貫穿于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對于高校來說,要切實有效地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加強校園安全管理,保障學生的學習、生活安全。對于大學生自身來說,要增強自身的法制觀念和安全防范意識,提高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能力。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之才,只有雙管齊下,共同努力,才能促進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不斷完善。

注釋:

[1]劉亞輝.大學生安全教育[J].2004.

[2]周斌.如何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思考[J]. 2002.

參考文獻:

[1]劉亞輝. 論大學生安全教育[J]. 交通高校研究,2004(2):30—32.

[2]劉家增.大學生安全教育問題探析[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8(4):414—416.

第2篇

1.網絡上癮癥近年來,出現了描述沉迷于網絡的醫學新名詞———“網絡上癮癥”,可見網絡成癮已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它主要表現為網絡關系成癮、網絡信息成癮和游戲成癮。患有“網絡上癮癥”的大學生,其共有特征是與現實人存在溝通困難、人情淡薄、缺乏意識以及心情壓抑等。游戲成癮更是大學生,特別是男生的普遍現象。首先,網絡游戲作為大學生的一種娛樂方式,對調節大學生緊張的學習壓力是可取的,但由于一些網絡游戲本身有持續性和無限性就使得學生們不得不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同學則容易陷進去,最終靠游戲來宣泄對現實的不滿,游戲成為他們唯一的精神寄托。

2.網絡犯罪網絡是虛擬的,網絡的隱蔽性和不真實性讓網絡犯罪成為可能。大學生是高智商團體,對新事物接受快、思維敏捷、創造欲望強烈,但心理發育不健全、社會責任感還不強、受刺激時容易隨心所欲在網絡上發表言論,也許初衷并不壞但他們沒有意識到這種不負責的言論可能在不正確的引導下對國家和社會造成危害。

二、影響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主客觀原因

在充分享受網絡便利的同時,網絡也給大學生帶來了各種影響。其中,既有積極健康向上的影響,也存在著各種不利的影響,使我們大學生面臨較為嚴峻的挑戰。影響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因素有以下主要原因:

1.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薄弱大學生自身心理弱點是大學生網絡安全存在問題的主觀原因。由于安全意識薄弱,有些大學生使用網絡容易受到影響,成為網絡受害者。大學時期屬于人生觀念形成重要時期,由于大學生們缺乏生活經驗,容易陷入主觀境地,因此必須對他們進行規范指導,并讓其形成自覺的安全意識。

2.對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網絡成了大學生的生活必需品,因此網絡安全教育也應該納入到學校的教學計劃中。但目前高校的教學計劃主要集中于網絡的使用上,在網絡安全教育上沒有教材和教學規劃,教學制度也不健全,在高校中沒有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在法律、道德和安全防范等方面缺乏教育,網絡安全教育體系還沒有形成。

3.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存在教學缺失雖然目前各高校都有對網絡基礎知識的教育,但主要集中在網絡使用、信息獲取、資源共享等方面,教育主管部門沒用意識到網絡安全遭到破壞所造成的后果,對大學生安全教育還遠遠落后于時代的需要。據研究發現,大學生普遍感覺缺乏網絡安全知識,也有較強的接受網絡安全教育的愿望,但由于各方對于安全教育重視不夠,活動開展少,導致大學生普遍缺乏在網絡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意識。

第3篇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

隨著高校改革開放深入,大學生的生活空間大大擴展,交流領域也不斷拓寬,在校期間,他們除了進行正常的學習,生活外,還需要走出學校參加各種的社會實踐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缺乏必要的社會生活知識,尤其是安全知識,勢必會導致各種安全問題的發生,因此,加強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增強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一、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義

(1)大學生安全教育是正常教育教學管理活動的基礎。做好學校安全工作,事關學生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事關學校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事關學校和社會的穩定,也事關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基礎要求,是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最基本和最起碼的要求,也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管理活動至關重要的前提要件。

(2)大學生安全教育是搞好學校治安工作的現實需要。隨著民主法制的不斷推進,高等學校校園治安和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逐步納入社會主義法治軌道。《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暫行規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一系列法規,對學校、社會有關各方在安全教育管理中的職責、權利、義務進行了確認。當前校園治安形勢十分嚴峻,一些不法分子抓住校園治安管理偏弱、治安漏洞較多及大學生思想單純、防范意識差等特點,把大學校園及大學生作為作案的主要對象,在校園中盜搶滋事,經過“嚴打整治”,校園及周邊地區的治安形勢正在好轉。

(3)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是提高學生自我防范、自我保護能力的需要。當代大學生思想比較單純,缺乏社會經驗,對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和一些壞人壞事不能作理性的認識,自我防范能力就相對比較弱,容易上當受騙,也有一些學生在受到不法侵害時,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輕而易舉地被一些不法之徒欺騙或威逼利誘,同時一些大學生安全防范意識淡薄,對可能發生的各種安全問題,缺乏必要的重視和警惕,留下了種種影響安全的隱患。目前,我國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改革開放時期,乘虛而入的西方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和沒落的生活方式,以及“一切向錢看”的極端個人主義、利己主義、享受主義,對那些涉世不深、閱歷不廣、缺乏社會經驗、良莠不分的青年大學生來說具有極大的誘惑力。

二、當代大學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高校重視不夠,認識滯后,體制不健全。目前,高校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重視不夠,在認識水平方面,對大學生安全教育認識滯后于形勢的發展,不能深刻認識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與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關系,不能正確處理安全教育與其他專業課程的關系;在體制建設方面,領導機制不健全,學校安全教育到底采取什么樣的運行機制,以什么形式納入學校教學系列,從上到下沒有明確的規定,沒有把大學生安全教育作為學校教學工作的一部分,即使搞點安全教育,也只是零敲碎打,致使大學生安全教育一直沒有主渠道;沒有把大學生安全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大學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間,安全教育的時間、內容、教材、教師、教學效果等,都沒有統一的規劃和計劃,因此,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在學校教學工作中一直沒有獲得應有的位置。

(2)安全教育的內容不夠完整,方法不力。當前社會形勢日益變化,安全問題及影響安全穩定的因素增多, 迫切要求安全教育的內容不斷拓展。 而現今,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大部分停留在傳統意義安全上,應該向大安全的層面上拓展。

(3)心理健康教育有待加強。大學生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煩躁、抑郁、性格孤僻、交往障礙等,這些問題或多或少地影響了他們,并極大地影響了高校的校園環境。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作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貫穿于大學生教育的整個過程,應該不斷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對策

筆者認為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對策需做到以下:

(1)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日常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識。一是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逐步增強安全防范意識采取主題班會、專家講座、系列安全活動、知識競賽、播放紀錄片、廣告宣傳等形式,向學生普及交通、消防、飲食、財產、人身、心理健康、傳染病常識及醫療知識,對學生進行防火、防盜、防騙、防搶、防敲詐勒索、防交通事故、防害教育等,逐步增強大學生的安全意識。二是重點時期、突發事件,開展針對性安全教育在安全事故多發的特殊時期,如開學、放假、平常節假日、外出實習、社會實踐與兼職、畢業前夕、學校集中施工期等,要提前做好安全預警,尤其是交通事故或危及人身安全的多發地段。針對校內外發生嚴重突發事件時,要及時組織學生學習和思考,一方面,要求客觀面對安全問題,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安全恐慌和扭曲、夸大突發事件的現象;另一方面,抓住事件的本質,開展深入教育,深化大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

(2)加強提升當代大學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和危機應變能力。開展安全教育,提高當代大學生的安全意識,需從學生自身做起。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生活自理能力,是增強學生安全防范意識的基礎,高校通過開展大學生的生活互助活動,文明宿舍評比活動等,提高大學生生活中的自理能力,減少對輔導員、班主任老師、家長的依賴性,逐步培養當代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增強大學生安全防范意識的同時,教育者更要重點培養大學生面對危機或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以及一定的危機判斷能力,要注意培養大學生面對危機時良好的心理素質,即在遇到危險情況下大學生要保持冷靜和鎮定的態度,要培養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危機判斷能力,很多大學生都經歷過被騙被偷的事件,要學會從教訓中吸取經驗,增強自己的危機判斷能力。

(3)整合教育力量,實現齊抓共管。首先高校要把學生安全管理教育納入學生教學課程和學分管理體系,改變目前學生安全教育課余化的狀況,要加強學生安全管理教學的教材體系建設,結合各院校學生安全教育的實際, 組織有經驗教師編寫高質量的融教育性、常識性、趣味性、實踐性的學生安全管理教育教材,以確保大學生安全教育的落實。其次組織制定相關制度和措施, 調動各專業教師參與學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積極性, 利用教學工作崗位的優勢, 從不同角度去教育和影響學生, 在課堂傳授知識的同時, 滲透安全知識內容, 實現學生安全教育的常態化。同時, 除本校各專業教師外, 要結合教學實際,建立一支專兼結合、相對穩定、專業知識較高的師資隊伍。除本校教師外, 通過建立學生安全教育教學協作網的辦法, 在公、檢、法、司政法部門、武警消防部隊、醫療衛生部門、交通管理部門等聘請有關專業兼職教師,賦予相關專業的教學任務,提高安全教育的針對性。最后充分發揮社會、家庭、學校團組織、學生會、班委會及學生本人等各方面的力量,理順學生安全管理信息溝通渠道,建立一個多層次、多側面、全方位、立體化、網絡式的安全教育管理網絡, 形成社會、家庭、院校各組織、全體師生共同參與的”全員推進”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新格局。

總而言之,學生安全是關系學生健康成長、家庭幸福、社會和諧以及教育成敗的大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既是學校的責任,家庭和社會的義務,更是教師的天職。尤其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所擔負的責任更重,更要積極配合學校把安全教育工作做細、做實、做好。

參考文獻:

第4篇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問題;對策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益成熟,網絡在給人們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帶來一些消極影響。正如赫胥黎在《美麗新世界》寫到:“我對真理感興趣,我喜歡科學。可是真理是一種威脅,科學是一個大眾的危險。”[1]大學生是我國網民中的主力軍,他們的生活與網絡交織在一起,對網絡有著嚴重的依賴。但是,網絡上人流混雜,充斥著大量的信息,網絡詐騙也時有發生。大學生作為網絡利用率較高的人群之一,受到網絡安全威脅的機率也較高,為了大學生的人生安全和財產安全,也為了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對大學生進行網絡安全教育將是刻不容緩的任務[2]。

一大學生網絡安全的現狀

近日來,媒體頻頻報道大學生受到網絡詐騙,這些大學生不僅受到了財產損失,有些大學生還因為突然的打擊而自殺。雖然,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隱患。網絡安全的現狀不容樂觀,尤其是大學生的網絡安全現狀尤為令人擔心。

(一)網絡安全意識薄弱

首先,現在的大學生個人隱私保護意識比較薄弱。由于無線網絡的覆蓋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現在的大學生不在電腦終端上也能上網,通過智能手機上的各種軟件,他們能隨時隨地和網絡世界連接。每天二十四小時在線,大學生能隨時在網絡上曬自己的生活。為了獲取更多的關注量,大學生將的個人信息和照片曬在網絡上。另外一些社交軟件和購物軟件的注冊都需要注冊者提供真實的信息,大學生的個人信息也因此被泄露。其次,大學生的電腦安全維護意識不強。一方面,雖然現在的大學生的電腦上都安裝著安全軟件,但很少有人每天或幾天進行一次電腦殺毒,電腦安全軟件成了擺設,沒有發揮它應有的功能。另一方面,一些學生一旦上網就沒有節制,長時間的電腦使用造成電腦硬件的損耗,有些電腦甚至會因為過度使用溫度過高,造成火災。最后,大學生的防詐騙意識薄弱。網絡上魚龍混雜,隔著電腦屏幕,很難分清網絡對面的人是好是壞。大學生對和自己聊得來的人有很強的信任度,不僅告訴了對方自己的真實信息,有些甚至還發展成為網戀,對這些網友的防范意識很低。一些大學生還會因為巨大的金錢誘惑,相信了網上的一些中獎信息,結果被詐騙犯牽著鼻子走,造成了巨大的財產損失[3]。

(二)網絡信息識別能力較差

現在的大學生在面對海量信息時,沒有一定的能力辨別出真假。當一些社會熱點問題發生時,大學生往往沒有能力分析網上報道的新聞和宣傳的真假,大學生往往會根據閱讀量來判斷事實的真偽,一些水軍也往往會渾水摸魚,為自己造勢。缺乏判斷真偽能力的大學生會因為人云亦云而進行跟風,進一步助長了虛假新聞和信息的傳播,大學生自身的價值觀也因此產生了偏差。另外,受到網絡上不法分子的影響,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主義等不良思潮沖擊著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使大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發展產生失衡。

二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問題

當前大學生網絡安全的現狀不容樂觀,網絡安全問題頻發,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對和諧網絡環境的構建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理念的落后、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內容的缺失以及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監督機制的不健全等問題使網絡安全教育沒有發揮它應有的功能[4]。

(一)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理念的落后

當前高校,對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一些高校往往是在網絡安全事件發生后才亡羊補牢,開展一些網絡安全教育。還有一些高校,關于網絡安全教育的講座一般是在學生剛開學時進行的,大學生剛入學,身心都沒有調整到應有的狀態,網絡安全教育的效果大大折扣,而且,這種網絡安全教育的講座沒有形成系列,沒有一以貫之于學生的整個學期中,使網絡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另外,高校偏重于安全管理,忽視網絡安全教育。在高校中,學生一進入大學,其安全問題就由學校全權負責,因此,學校尤其重視學生的人身安全問題,加大力度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管理,也有專門的輔導員為學生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和心理問題。但是,學校忽視了當前大學生的特點,他們是在網絡上成長的一代,他們在網絡上受到侵害的概率遠遠大于在現實中受到傷害的概率。學校沒有專門開設網絡安全課程對學生進行教育,造成學生網絡安全意識薄弱,網絡安全問題頻發。

(二)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內容的缺失

一方面,當前高校沒有設置專門的網絡安全教育必修或選修課程,對大學生進行網絡安全教育的渠道通常是偶爾舉辦的網絡安全教育講座,這類講座學校一般都不會著重宣傳,因此,這類講座往往沒有引起學生的興趣,前去聽講的人少之又少,更不用說發揮網絡安全教育的作用了。另一方面,網絡安全教育的內容不完善。對于涉及到網絡安全教育的課程《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其中關于網絡安全教育的內容集中在網絡道德方面,對網絡安全防范知識、網絡心理健康知識、網絡法律知識很少涉及。一些計算機課也主要集中在計算機的安全使用方面。增強網絡安全教育的作用,網絡安全防范知識、網絡心理健康知識、網絡法律知識、網絡道德知識的學習都是必不可少的,當前高校的網絡安全教育在這方面有所欠缺。

(三)大學生網絡安全監管機制的不健全

雖然當前高校有了較完善的網絡安全監督機制,但是在發揮網絡安全作用方面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因為網絡安全監督機制沒有實時更新,二是因為缺少專業的網絡安全教育管理人員。網絡世界是一個無時不在發展的世界,其更新換代的速度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但是,雖然目前高校在建設了較為基礎的網絡安全監督體系,但是由于沒有時時跟上網絡的速度更新發展,對網絡監督的效果不大。另外,高校到目前為止,沒有形成一支專業的網絡安全教育管理人員。在高校開展網絡安全教育的人員一般是保衛人員和輔導員,網絡安全教育師資力量充分不足。

三提升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具體措施

為了增強大學生上網的安全性,促進大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響應和諧社會的號召,提升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已經是社會和高校刻不容緩的任務。

(一)更新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理念

提升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減少網絡安全事故發生,首先要做的是更新社會和高校對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認識。和諧社會的建設,是現實社會和諧和虛擬網絡和諧建設的統一,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之才,保障大學生的人身安全是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首先,要向全社會宣傳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使每個人都意識到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與國家的繁榮富強、社會的和諧穩定、人民的幸福安康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讓網絡犯罪分子無所遁形。其次,利用媒體的輿論監督,在新聞媒體上播報網絡犯罪的典型案例,提高每個人對網絡犯罪的認識。另外,提高高校對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認識,確保高校認識到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對提高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有著重要的影響,并采取相應的實際措施提高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使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二)豐富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內容

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內容包括網絡安全防范知識、網絡心理健康知識、網絡法律知識、網絡道德知識,提高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這四個方面的內容必不可少。首先,豐富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師和輔導員應時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及時疏導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學生,幫助大學生理性上網,合理規劃時間[5]。其次,豐富大學生網絡安全防范教育。高校可以開設專門的必修課或選修課進行網絡安全防范知識的講解,也可以邀請知名學者開展系列講座,增加大學生對網絡犯罪的了解,提高網絡安全防范意識。然后,豐富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高校不僅要保護大學生不受網絡的侵害,也要防止大學生受到不良信息和思想的蠱惑,成為網絡犯罪的源頭。最后,豐富大學生網絡法律教育。通過講座和宣傳活動使大學生熟知網絡法律法規,當自己的利益遭到侵犯時,懂得利用法律法規維護自己的權利,規避風險。另外,也要教育大學生在網絡中的權利和義務,使大學生自覺履行義務,不在網絡上傳播不良思想和制造網絡犯罪。

(三)健全大學生網絡安全的監管機制

在構建基礎的網絡安全監督機制的基礎上,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人力時時更新網絡安全監督機制,跟上互聯網的發展速度。首先,成立專門的網絡安全監管小組,組織教師、輔導員、和優秀學生干部進行網絡安全知識培訓,提高他們應對網絡安全問題的素質,切實發揮他們在網絡安全監管中的作用。然后,加強高校與當地公安機構的合作,發揮公安機構的法律監管作用。高校可以通過請專門的公安人員在學生中進行網絡安全教育,形成從高校到公安機構的安全防護網,加大對網絡犯罪事件的應變能力。

參考文獻

[1]阿道司•赫胥黎.美麗新世界[M].李黎,薛人望,等譯.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200.

[2]熊芳芳.淺談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及其對策[J].電子世界,2012,(22):139-140.

[3]劉建偉,李為宇,孫鈺.社交網絡安全問題及其解決方案[J].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2011,(07):565-575.

[4]王濤.淺析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02):45.

第5篇

關鍵詞:國家文化安全;外來文化;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6-0044-02

一、大學生國家文化安全教育

1.國家文化安全的內涵。文化是國家和民族價值理念、文明傳承和精神追求的外在體現。國家文化安全根源于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文化,是隨著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沖突而出現的。國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內容包括語言文字安全、風俗習慣安全、價值觀念安全和生活方式安全四個方面。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潘一禾認為:國家文化安全是“指一國的觀念形態的文化(如民族精神、政治價值理念、信仰追求等)生存和發展不受威脅的客觀狀態,它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2.大學生國家文化安全教育。大學生國家文化安全教育,指對高校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繼承與弘揚、文化自信與自覺、文化自立與自強的教育,使青年大學生對我國觀念形態的文化生存和發展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對外來文化入侵有高度的警覺意識。具體包括:一對國家文化發展的強烈責任意識。對國家文化發展的強烈責任意識,就是大學生應清楚認識到自己在建設文化強國中所承擔的歷史責任和肩負的使命,認真履行社會職責,積極參加社會活動,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提高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二對外來文化入侵的高度警覺意識。對外來文化入侵的高度警覺意識,就是在面對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外來文化的源源滲入時,一方面敢于和善于吸收和借鑒國外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一切國家先進的經營方式、管理方法和消費觀念等;另一方面又對外來文化入侵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度的警覺,堅決的對以強權形式向我國輸出、推銷西方價值觀念,否定社會主義價值體系,以實現文化“入侵”和“占領”的文化帝國主義說“不”。

二、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外來文化影響高校文化安全的表現

1.對大學生使用語言文字的影響。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劇,中國與外國交流合作的不斷加深,學好外語成為我們更好參與國際分工合作的需要。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高校對外語的過分重視和崇尚潛伏著外來文化對高校學生使用語言文字的危機。俘虜女大學生芳心的韓劇、來勢兇猛的日本動漫、老少皆宜的好萊塢大片通過原聲放送配以中文字幕的方式影響著大學生的聽覺系統,使大學生在無意識的觀看影片的過程中“耳濡目染”外來語言,并不自覺地模仿運用。高校學生中托福、雅思考試的日益升溫,日語、韓語的大行其道,尤其是學生中脫口而出的“SORRY、MY GOD、YES OR NO、卡哇伊、歐巴”等無不顯現著外來文化對大學生語言文字影響的痕跡。

2.對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影響。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國航船破浪前行的動力引擎,是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的必然要求。青年大學生不僅是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和受益人,更是全面推進改革的參與者。但全面推進改革需要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這不可避免地觸及部分人的利益,加上當前中國的改革確實面臨教育、就業、醫療、養老、食品安全、環境等大量突出矛盾和問題。而在有圖謀的錯誤輿論引導和西方思潮影響下,部分青年大學生出現了是非觀念不清、價值觀模糊,對個人、社會和國家的前途悲觀等錯誤傾向,更有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燈紅酒綠的侵蝕下繳械投降的。這在不同程度上瓦解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阻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沖擊著青年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對大學生生活方式的影響。日常生活方式是思想文化的外在表現,伴隨著我國改革的深化和對外開放廣度、深度的拓展,外來文化對大學生生活方式的影響日趨增強。外來文化,尤其是歐美、日韓文化在大學生中的過度滲透,使得大學生的生活方式西化,誕生哈韓、哈日一族。圣誕節里意義非凡的蘋果和掛滿彩燈的圣誕樹,情人節里價格暴漲的玫瑰花,隨處可見人氣爆棚的肯德基、麥當勞、哈根達斯、星巴克,充斥大學校園的日韓裝扮、破了洞的牛仔褲……在這個風云變幻的時代里,文化全球化加劇,但是部分青年大學生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外來文化,對外來文化存在盲目崇拜、迷戀,進而跟風的傾向,并因此而自詡為“潮人”。中華民族不拒絕好的外來文化,但也絕不接受惡意的陰謀的文化入侵。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條件下,外來文化泥沙俱下、大量涌進,嚴重地沖擊了中國傳統文化,對大學生生活方式產生重大影響,并潛伏著大學生社會認同的危機,使中國國家文化安全面臨挑戰。

文化安全意識的強弱直接關系改革的深化、民族的生存發展和國家復興大業的興衰成敗。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國內外文化交流更加頻繁,外來文化的入侵更加隱蔽,我國的文化安全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作為未來社會建設的主力軍,大學校園是外來文化入侵的重災區,大學生是外來文化入侵的重點人群。因此,必須加強大學生國家文化安全教育,提升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使他們在深化改革中毫不猶豫、責無旁貸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義務,承擔起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責任。

三、深化改革背景下需全面加強大學生國家文化安全教育

1.重視大學生漢字的學習與傳承教育。現在中小學教育都已經將經典誦讀和書法課作為必修內容,因此在大學除了開設大學生人文這一必修課外,可以考慮開設漢語言文字必修課,專門講授漢字的發展歷史和傳承,鼓勵學生開展漢字文化尋根之旅,使學生對漢字有更深入的了解,培養學生對于漢字的興趣和熱愛。

2.加強大學生傳統文學教育。中華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漫長歲月中創造和形成了以諸子百家為代表、以詩詞曲賦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傳統文學。現代大學生往往熱衷于網絡小說和影視劇作,但對傳統文學卻知之甚少。高校應該加強引導,以課堂教學、主題講座、板報宣傳等多種方式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營造學習中國傳統經典的氛圍,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增強青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他們承擔起維護民族文化安全和促進民族文化發展的重任。

3.加強大學生對傳統節日重視的引導。作為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中國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全國統一或地方和民族各具特色的傳統節日。在深化改革的今天,熱衷于過洋節的大學生不少,且對洋節如數家珍,而對中國節日的認識和了解卻僅限于“吃”,春節吃團年飯、元宵吃湯圓、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傳統節日在大學生面前顯得蒼白而尷尬。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加強大學生對傳統節日的了解和體驗勢在必行。如高校以實踐作業的形式要求W生春節參與準備團年飯、元宵節自己做湯圓、端午節親手包粽子等,并要求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撰寫實踐報告(包括對傳統節日的探究、參與的過程、活動感悟等)。

4.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深化改革背景下,外來文化對傳統文化的沖擊顯而易見,高校應不斷加強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化于學生的心中,外化于學生的日常行為中。高校要有全員育人和“大思政”的視野,意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僅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任務,而是全體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因此鼓勵所有高校教師都要發掘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巧妙利用圖片、視頻、故事等資源,通過討論、辯論等視聽沖擊加強大學生對核心價值的認同教育,開展黨團組織活動,提升大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情感認同,使大學生在社會調查、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等活動中主動承擔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重任。

參考文獻:

[1]潘一禾.文化安全[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第6篇

>> 不同教育模式對小學生水域安全知信行的影響 基于大學生成長的分層合作教學模式實驗研究 基于微信平臺的大學生安全教育新模式研究 大學生安全教育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 基于CDIO模式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 分層教學模式對改善獨立院校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研究 大學物理實驗分層教學模式的探索 體適能教育模式對提高大學生健康體適能水平的教學實驗研究 淺析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分層 基于大學生創新實驗的藥物設計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 基于信息技術的大學生公寓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基于通識教育理念下《大學生物》課教學模式探索 基于學生社團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模式探析 分層次遞進式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構建 構建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人本化模式 地方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模式探析 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實施中形成的教學模式和存在的問題 基于大學生安全教育的若干問題思考 基于個人成長視域下的大學生安全教育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2012-05-11.

[4] 夏文,王斌,趙嵐,等. 不同教育模式對小學生水域安全知信行的影響[J]. 體育學刊,2013,20(2):76-81.

[5] ASHER K N,RIVARA F P,FELIX D,et al. Water safety training as a potential means of reducing risk of young children’s drowning[J]. Injury Prevention,1996,1(4):228-33.

[6] LILLER K D,KENT E B,ARCARI C,et al. Risk factors for drowning and near-drowning among children in Hillsborough County,Florida[J]. Public Health Reports,1992,108(3):346-353.

[7] BRENNER R A,SALUJA G,SMITH G S. Swimming lessons,swimming ability,and the risk of drowning[J]. Injury Control & Safety Promotion,2003,10(4):211-215.

[8] ERBAUGH S J. Effects of aquatic training on swimming skill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J]. Perceptual & Motor Skills,1986,62(2):439-446.

[9] 夏文. 小W生水城安全教育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10] HOWLAND J,HINGSON R,MANGIONE T W,et al. Why are most drowning victims men? sex differences in aquatic skills and behaviors[J].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1996,86(1):93-96.

[11] MORAN K. Aquatics education in New Zealand: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econdary school curriculum practice(1987―1996)[J].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New Zealand,1998,31(3):583-590.

[12] FANG Y,DAI L,JAUNG M S,et al. Child drowning deaths in Xiamen city and suburbs,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01-5[J]. Injury Prevention,2007,13(5):339-343.

[13] 夏文,牟少華,王斌,等. 小學生水域安全教育知信行模型研究[J].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4,24(4):136-141.

[14] IRWIN C C,IRWIN R L,RYAN T D,et al. Urban minority youth swimming (in)a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ssociate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toward a drowning prevention plan[J]. Injury Preventio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hild & Adolescent Injury Prevention,2009,15(4):234-239.

[15] MCCOOL J P,MORAN K,AMERATUNGA S,et al. New Zealand beachgoers’ swimming behaviors,swimming abilities,and perception of drowning ris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quatic Research & Education,2008,1(1):7-15.

第7篇

【關鍵詞】大學生;安全教育;教學效果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改革的不斷深入,開放的社會信息和便捷的網絡通信手段,給各類違法犯罪行為提供了便利,新的犯罪形式層出不窮。從近年來社會頻發的各類大學生安全事件中,讓我們看到了當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缺失,使得高校安全教育面臨新的挑戰。同時,也讓我們對當前高校開展的安全教育課程提出了反思。

1當前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現狀

自廣西教育廳發文規定要把大學生安全教育課列為大學生必修課后,高校領導三令五申地一再強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則往往出現“重拿輕放”的現象。由于安全教育課的開課時間相對比較短,各方面的研究不多,可借鑒的經驗比較少,導致了安全教育課在組織和管理的過程中出現各種不足。首先,在開課形式上,近年來,各高校不斷摸索探討安全教育課的課程模式。從最開始的集中課堂授課模式到現在的以班會教育模式,從最初的短期集中講授到現在的分學年分類講授,高校安全教育課的形式在不斷的嘗試新的方式。但是,正是由于這些嘗試性的行為,使得部分學生認為大學安全教育課程無關緊要,在思想上輕視安全教育課。目前,我校將安全教育課安排給各年級帶班輔導員,由輔導員以班會形式開展安全教育課程,而很多輔導員為了節省時間,往往將安全教育課下放給各班的班委,有班委組織完成,使得安全教育課流于形式。其次,在師資隊伍方面,目前,安全教育課的授課教師主要是輔導員,而輔導員的專業構成十分的復雜,很多輔導員對安全教育的研究較少,理論知識比較匱乏,并且,輔導員隊伍相對比較年輕,教學實踐經驗比較少,這就導致了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另外,由于部分輔導員對安全教育課的不重視,為了應付完成學校的教學任務,部分班級的安全教育課由班委組織進行。而學生本身對安全知識就比較欠缺,無法擔任安全教育的講授工作。由班委組織進行安全教育課的做法使得很多學生對安全教育課產生歧義,將安全教育課等同成普通的安全班會,使得安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最后,在授課內容上,安全教育課涉及的內容多而繁雜,主要涉及到國家安全、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心理安全、食品安全、網絡安全、社會安全、自然災害安全等諸多方面。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過程中,除了傳統的各類安全問題之外,還有各類新型安全問題。當前高校的安全教育大多處于照本宣科階段。由于授課的時間比較短,很多內容都只進行了淺顯的講解,無法引起學生的重視,使得安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2有效提高安全教育課效果的幾點建議

(1)針對不同年級的大學生開展不同專題的安全教育。大學四年是學生心智成熟的關鍵時期。不同年級的學生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相差較大。為了使安全教育更具有針對性,可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開展不同專題的安全教育。大一新生是大學校園的一個特殊群體,由于我國傳統教育里對安全教育的缺失,導致現在很多學生對法律法規缺乏必要的認識。另外,90后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很多學生在上大學之前從沒有離開過父母,思想比較單純,對社會的認識過于理想化。因此,針對大一新生,應把安全教育的重點放在法律法規、校規校紀、公共安全、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出行安全、交通安全、校園環境安全等方面。通過這些安全知識的講解,幫助學生盡快適應新角色的轉變。特別是財產安全,因為個人的安全防范意識較差,特別容易發生網絡信息詐騙事件。根據本人實際教學經驗表明,對大一新生進行系統理論的財產安全知識講解,可以有效預防大一新生發生信息詐騙事件。(2)完善師資隊伍,豐富授課模式,提高教學質量。為了提高安全教育課的教學質量,應當發動并鼓勵校內具有安全教育經驗的資深教師或者是有相關背景知識的人員加入到安全教育的教學中,如法律學教師,網絡中心教師,學校保安部門的工作人員等。同時,應當充分利用用好社區資源,定期邀請社區民警進校進行相關的法律知識講解,提高學生對安全教育的認識。對于參與安全教育課授課的輔導員,教研室應當定期進行安全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的理論水平。另外,要開展多樣性的安全教育課。將課堂講授和安全班會相結合。授課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知識講解,提高學生對安全教育的重視。對于涉及學生生活的各類安全問題,結合班會開展討論,提高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和運用。最后,要根據不同的專業增添與專業相關的安全教育課題。通過一些與專業相關的案例事件來開展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3)加強對安全教育落實情況的檢查,提高對學生的考核標準。為了防止部分任課教師馬虎教學,應當加強對安全教育落實情況的檢查。除了檢查任課教師的教案課件外,教研室應當不定期的抽查任課教師的授課情況,特別是在安全教育課課程形式改為以班會為主之后。為了防止部分輔導員應付了事,應當對各系開展的安全教育情況進行一個系統的檢查。另外要提高對學生的考核標準,將理論知識考核和實踐技能考核相結合,通過改變考核方式提高學生對該門課程的重視程度。

作者:李新鳳 單位:廣西民族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王巧明.大學生安全教育課體驗式教學探索[J].青年文學家,2013(15):97.

第8篇

>> 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 大學生安全教育管理與實踐 大學生軍訓期間安全教育與管理 加強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思考 淺談高校大學生的安全教育 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問題淺析 新時期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淺析 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探析 淺談新時期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管理 淺析高校管理中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大學生安全教育探析 大學生安全教育初探 談大學生安全教育 大學生安全教育創新 大學生安全教育研究 論大學生安全教育 淺析大學生安全教育 大學生安全教育研究與實踐 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探討與思考 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思考與實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013-09-04.

[4] 徐家慶.高效安全穩定視角下的輔導員隊伍建設[J].江蘇高教,2010,(6):91.

[5] 裴勁松,高艷,鄧小鳳,邵虎.著力構建大學生安全教育立體新格局[J].中國高等教育,2009,(Z2):75.

[6] 周亞夫.“平安校園”建設中提高主動安全意識的研究[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2):93.

Campus safety management and safe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PAN Jing

(President office,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