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8-08 16:52:11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化療病人護理措施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關鍵詞】 口腔潰瘍;護理;體會
大劑量化療可引起口腔黏膜的潰瘍及炎癥,這不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及治療費用,而且黏膜的損傷增加了感染特別是致死性感染的幾率,大大限制了大劑量化療在白血病治療中的應用。因此,積極預防及控制口腔感染是白血病治療中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科2010年1月份共收治化療病人40例,其中慢性粒細胞白血病15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8例,多發性骨髓瘤1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7例。其中病人最小年齡11歲,最大年齡84歲,男21例,女19例。
2 護理
2.1 基礎護理 (1)入院后做好患者健康宣教,根據不同層次的患者家屬進行衛生指導。(2)在開始化學治療之前,先到牙科醫師那里檢查牙齒,清理牙齒并且處理口腔內的問題。(3)保持口腔清潔,用軟毛牙刷刷牙,不剔牙。(4)進食半流質食物,不食骨刺類,堅硬及刺激性大的食物,以免刺激和損傷口腔黏膜。(5)多喝水,嘴唇干裂可用唇膏。(6)提高全身營養,鼓勵患者進食,注意患者飲食習慣和嗜好,保證高蛋白、高維生素。
2.2 疼痛的護理 (1)疼痛可直接引起病人的不良情緒反應,并影響進食和飲水,應用1%達可羅寧液含漱,或應用2%的利多卡因加生理鹽水漱口以達到止痛的目的。(2)王金鳳[1]研究表明,采用冰水或其他有止痛或縮血管藥物的冰水漱口也可以預防和治療化療引起的口腔潰瘍疼痛。(3)瑞血新漱口液對化療所致的口腔潰瘍引起的疼痛有明顯的緩解。
2.3 感染的護理 (1)黏膜充血涂1%~2%龍膽紫每日2次,1:5000呋喃西林液含漱達到消炎。(2)破潰表淺使用錫類散、冰硼酸水每日2次。(3)破潰深呂小紅[2]觀察到用0.5%甲硝唑G注射液30ml合用地塞米松5mg,慶大霉素16萬單位超聲霧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20min,能有效地消除炎癥反應,促進潰瘍愈合。劉雪明[3]使用由2%利多卡因10ml,慶大霉素24萬單位,酮康唑0.8g,維生素B6 100mg,維生素B2 50mg研碎后加入生理鹽水500ml漱口,可消炎止痛。(4)林立[4]報道,蒸餾水漱口能預防化療引起的口腔炎癥。
2.4 心理護理 化療期間口腔潰瘍的發生常導致病人持續性口腔疼痛和不能進食、 拒絕進食,并影響治療效果。因此,要重視心理護理,使病人的焦慮程度逐步減輕,鼓勵病人經口進食,保證營養的均衡,促進化療的順利進行,提高治療效果。同時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過度疲勞,保持心情舒暢,樂觀開朗。
3 體會
隨著社會的發展,化療病人是否能減輕疼痛,順利完成化療過程,體現了一個醫院的護理質量。因此,要求護士應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嫻熟的護理技術及豐富的臨床經驗,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及時處理。21世紀提倡“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我們應多與病人溝通,交流等,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盡量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為病人早日恢復健康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金鳳,陶穎芝.口腔護理,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0,19(7):299-302.
2 呂小紅.甲硝唑液霧化吸入治療化療后口腔潰瘍的療效觀察.實用護理雜志,1999,15(10):45.
[關鍵詞] 癌癥;化療;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1(c)-116-01
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有效方法之一,化療藥物具有很強的細胞毒性作用,臨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應及組織臟器的損傷。因此,科學護理是完成化療計劃的重要保證。回顧分析2003~2006年我科收治的368例癌癥化療病人的臨床資料,護理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368例,男236例,女132例,年齡26~83歲,平均58.6歲。食管癌184例,肺癌21例,胃癌62例。乳腺癌30例,大腸癌35例,惡性淋巴瘤12例,肝癌8例,卵巢癌13例,其他13例。化療藥物:順鉑、氟尿嘧啶、紫杉醇,依托泊苷,阿霉素、環磷酰胺,絲裂霉素、平陽霉素、長春新堿、強的松等。給藥方法:靜脈滴注。
1.2護理方法
1.2.1心理護理分析368例化療病人,其心理變化因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病情及化療反應的輕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多數病人表現為焦慮、憂郁、恐懼、悲觀等[1],心理護理要求護士應及時掌握病人的心理變化,鼓勵病人說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和體征,了解病人的化療反應,耐心向病人介紹化療的目的和意義及可能出現的反應、臨床應對措施。優化病區環境,關心體貼病人,使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1.2.2保護靜脈化療時使用血管一般由遠端向近端,由背側向內側,可左右臂交替使用,盡量選擇粗、直的血管。乳腺癌術后患肢不做靜脈注射。盡量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復穿刺。選擇針頭應考慮血管直徑,一般針頭不宜太粗,多采用6號半~7號的靜脈針。根據藥物的性質和特點進行稀釋,靜脈注射宜緩慢,注射前后均用2 ml生理鹽水沖入。藥液外滲及靜脈炎的處理[2]:①化療中應該加強巡視,防止藥物外滲,如果注射部位刺痛、燒灼、水腫或點滴不暢,則提示可能有藥液外滲,應立即停止用藥,拔針前應先回抽,然后更換注射部位。②發生滲漏后,漏藥部分可采用等滲鹽水10 ml+普魯卡因2 ml+地塞米松5 mg作環形封閉。③滲液部位先可用冰袋冷敷24 h,然后改為熱敷直到癥狀消失。④靜脈炎發生后可用硫酸鎂局部濕敷,或按血管走行方向采用可的松軟膏外涂或理療。
1.2.3胃腸道反應及飲食護理絕大部分化療藥物有一定的胃腸道反應,如:厭食、惡性、頑固性嘔吐、腹痛、腹瀉等。因此在化療前,應做好飲食指導,建議:①化療前2 h禁食,避免胃飽脹、嘔吐、窒息和床單位污染。②化療注射后,宜進食少油膩、高蛋白、易消化、刺激小、富含維生素的食品。③化療時合理使用鎮吐劑和鎮靜劑,可減輕胃腸道反應。
1.2.4骨髓抑制及護理對接受化療的病人應密切觀察骨髓抑制征象,定時進行血細胞計數,當白細胞低于4 000/mm3,血小板計數低于 100 000/mm3時,應及時向醫生匯報,停止化療并采取預防并發癥的措施: 要求病人臥床休息,不去公共場所,當白細胞低于1 000/mm3,血小板計數低于50 000/mm3時應行保護性隔離,防止交叉感染。嚴格無菌操作。預防呼吸道感染,觀察病人有無牙齦、鼻孔出血,有無皮膚瘀斑、血尿及便血等。
1.2.5泌尿系毒性反應化療后因腫瘤細胞及正常組織細胞大量破壞,少數病人可出現高尿酸血癥,嚴重者可導致腎功能衰竭。因此,治療中必須采用水化和堿化來預防這一并發癥。水化能保證藥物快速從體內排出,故除醫囑外,應鼓勵病人多飲水,保證每日攝入液量在4 000 ml以上,密切觀察病人的排尿情況,尿量宜在3 000 ml以上,還應重點觀察有無膀胱刺激癥狀、排尿困難及血尿。對出量明顯少于入量者,可給予利尿劑以促進排泄。尿堿化的目的是加速代謝產物的溶解、排出,避免沉淀產生尿酸結晶,因此我們在病人每次尿后測pH值,保證pH 6.5~7.0,如pH值<6.5時,報告醫生及時增加堿性藥物用量。
1.2.6口腔黏膜反應及護理某些化療藥物尤其是大劑量應用時常引起嚴重的口腔炎、口腔糜爛、壞死等,需給予及時、合理的治療和護理:囑病人多飲水以減輕藥物對黏膜的毒性刺激。保持口腔清潔,給予無刺激性飲食,因口腔疼痛而致進食困難者給予2%普魯卡因含漱,止痛后再進食。
2 結果
本組368例,化療前自覺接受化療的68例,經心理護理后,自覺接受者364例,余4例因家庭經濟困難,不愿化療。364例病人經科學的護理,均耐受化療,無中途放棄者。
3 討論
心理護理能夠有效地緩解病人的焦慮、抑郁和恐懼心理,鼓勵病人增強治療信心[3],由被動變為主動配合化療,提高化療效果。
熟練的靜脈穿刺技術和靜脈保護,可減少靜脈炎的發生,減少局部皮膚損傷。
密切觀察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反應和腎毒性反應,采取正確的飲食護理,配合醫生及時處理副反應,可提高病人對化療的耐受性,完成全程化療,保證化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69-76.
[2]曹曉紅,原龍,石佳濱.癌癥化療病人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5,7(1):65.
【關鍵詞】 惡性腫瘤化療患者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4-0278-02
在組織學上,惡性腫瘤分為上皮性的癌,非上皮性的肉瘤和血液癌,惡性腫瘤或破壞患者的組織、器官等功能,導致患者因器官壞死出血引發感染,最后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最佳治療方式,,化療藥物抑制、殺死腫瘤細胞,但是不良反應很大,常引起惡心、嘔吐、脫發等,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重者甚至停藥,嚴重影響治療效果。
1 臨床資料
選取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初次收治的88例患者,均符合惡性腫瘤診斷標準[2].本組88例,男55例,女33例,年齡38~78歲;肺癌29例,乳腺癌18例,結腸癌20例,胃癌15例,胰腺癌6例;都對其實施了全面護理,觀察預期目標,收到良好效果。
2 護理
2.1 飲食護理
2.1.1 化療前:患者在進行化療前,護理人員要囑咐患者或家屬,飲食要清淡,且不可暴飲暴食,少量多餐,避免因食物囤積在胃部,而導致出現惡心、嘔吐等消化系統反應[3]。病房內要注意清潔,不可有刺激性的氣味,禁酒禁煙。
2.1.2 化療后:食欲不振:可以根據患者平時的飲食習慣,制作一些患者喜歡的,且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引起患者的食欲;也可以讓患者在飲食前做一些活動,增強患者食欲。惡心嘔吐:是化療后常見的不良反應,對于此類患者,護理人員應該為其準備易消化、清淡、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飯后立即讓患者躺下,避免出現食物反流。胃部不適:對于出現胃部不適的患者,最好食用燉蒸食物,禁止食用辛辣、甜膩的食品。也可以讓患者多食用參柿餅粥,因為人參大補,柿餅可以潤肺養胃,可以增強患者的食欲。
2.2 心里護理
責任護士在化療前應根據患者的職業、年齡、文化程度、性格等評估患者的心理需求,主動熱情地與患者溝通交流,取得患者信任,消除其心理壓力。增強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理狀態配合治療[4]。
2.3 骨髓抑制的護理
最常見的是白細胞、血小板降低,應做好保護性隔離,保持病房空氣清新,進行各項操作時,都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骨髓抑制病人極易出現口腔潰瘍和糜爛,應做好口腔護理。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及血象變化,觀察有無出血傾向等。
2.4 睡眠護理
要加強對病人睡眠質量的關注和評估,及時了解病人的睡眠情況,盡量滿足病人生理、心理、社會需要,提高睡眠質量。對睡眠問題進行正確評估可以促進有效護理措施的實施[5]。化療副反應大,常導致睡眠障礙,而睡覺障礙又可以加劇化療的副反應,因此,在護理工作中加強對化療副反應的觀察,選擇適宜的化療觀察評估工具,對病人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6],以促進病人的康復。保持病區安靜,給病人創造一個良好的住院環境,減少對睡眠質量的影響,提高腫瘤病人的生存質量。
2.5 預防便秘的措施
患者宜食用清淡、味鮮、易消化的半流質或軟食,多食蔬菜、粗糧等含纖維的食物如海帶、紫菜、芹菜等和芝麻、蜂蜜等具有通便作用的水果和飲料,養成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可按摩患者腹部促進腸蠕動,患者按摩前排空小便,放松腹肌,按摩者立于患者的左側,沿著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方向,反復推展按摩,此外根據患者的生活習慣制定排便計劃,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7],并進行合理運動,以改善腸管血液循環,有利于大便的排出。
2.6 安全護理
腫瘤化療患者意外跌倒的風險值較高,因此要加強患者及陪護人員的安全防護教育。包括提醒患者遵循安全防護“三部曲”教會患者在行走過程中如何掌握安全跌倒,呼叫鈴的正確使用,安全著裝,離床活動及特殊藥物使用時注意事項,合理擺放床旁物品等。當班責任護士應經常了解患者對安全防護措施的落實情況,針對性地進行個體化指導,從而減少意外跌倒的發生。
3 討論
化療即用化學合成藥物治療疾病的方法。化療是目前治療腫瘤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在治療中,普遍有明顯的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給患者帶來不適感。腫瘤患者由于信息缺乏,使得患者焦慮、抑郁、無助、對未來不確定感增加、加上化療出現的不良反應,造成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形態改變,加重了患者恐懼、絕望等情緒,這些負性情緒直接影響化療的治療效果,因此在化療的全過程中都應做好各方面護理。
參考文獻
[1]黃文娟.化療病人消化系統癥狀的觀察及飲食護理[J]護理研究,2012,20(2):487-488.
[2]孫燕.內科腫瘤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855.
[3]許炎姝,時紅梅.惡性腫瘤化療患者消化系統反應的飲食護理J.華夏醫學,2011,15(1):99-100.
[4]顏鴻芳.全程優質護理服務在內科腫瘤病人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2,10(9):2372-2373.
[5]Capenter JS,Eam JL,Ridner SH,et al.Investigation in Dyssomnia Patient of Breast Carcinoma(J).Oncol Nurs Forum,2004,31(3):591-597
【摘要】目的:觀察護理干預對化療患者惡心嘔吐發生率的影響。方法50例腫瘤化療患者隨機分成2組,每組25例,常規組按化療常規進行護理;干預組是常規護理和護理干預相結合,包括飲食干預、行為干預及心理干預,比較2組患者惡心嘔吐的發生率。結果:干預組與常規護理比較,患者嘔吐發生率較低。
【關鍵詞】化療;惡心嘔吐;護理干預
化療是預防腫瘤轉移、復發極其重要的措施,惡心嘔吐是化療患者臨床上常見的并發癥,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為解除化療患者嘔吐的痛苦,于2010年1~12月,我們對50例化療患者,采取飲食指導、行為干預、心理干預等護理措施,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0年1月~12月我科收住中晚期惡性腫瘤化療患者共50例。入選條件:(1)化療前無嘔吐現象;(2)無消化系統病變。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職業、患病種類、病情、心理狀態及用藥方案等方面相似,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組和護理干預組各25例。常規護理組:按化療患者常規護理;護理干預組:采取常規護理外,還針對化療患者的嘔吐采取飲食干預、行為干預、心理干預等護理干預措施。
2護理干預
2.1飲食干預,
2.1.1化療患者消化能力及抵抗力低,口腔易引起口腔炎及口腔潰爛。每日給予4% NaHCO3、3%硼酸、輪流漱口。牙齦出血患者指導用軟牙刷刷牙,必要時用棉簽醮生理鹽水漱口。從而減少對患者的不良刺激。
2.1.2調節飲食,給予清淡、少油膩、易消化的、多維生素、不宜過飽、做到少食多餐;同時增加食物種類,以增進患者食欲,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等;避免攝入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在化療前1-2小時進食,從而減少惡心嘔吐的發生;亦可在進食前先滴姜汁于舌面,稍等片刻再進食或服藥,可緩解嘔吐[3]。
2.2行為干預
2.2.1除常規護理外,可以使病人在睡眠中使用化療藥物可預防嘔吐[1];止吐藥物靜脈30分鐘后進入產生作用后,方可使用化療藥物[2];指導病人放松療法,如讓病人聽一些自己喜歡的音樂,與病人聊一些病人感興趣的話題;減少污物、藥物、不良氣味的刺激。
2.2.2采取用拇指按壓合谷、足三里、內關等穴位,每日4次,直到停藥后1周而停止。
2.3心理干預:主動與患者溝通。做好患者心理護理,了解惡心嘔吐情況,及時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幫助患者完善應對措施,減輕七情困擾,調暢情志,積極配合化療。
3結果與討論
護理干預組的惡心嘔吐發生率明顯下降,與常規護理組有顯著性差異。通過飲食干預、行為干預、心理干預使患者認識到預防惡心嘔吐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化療病人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謝毅、 付越榕.睡眠中給藥預防化療所致的嘔吐.國外醫學腫瘤分冊, 1996.23(4):254
[2]曾萬勇等. 樞復寧預防由順鉑引起惡心嘔吐的臨床研究報告,中華腫瘤雜志,1992.14(4):273
【關鍵詞】護理干預;白血病化療;降低感染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1-0203-01
急性白血病是一類造血干細胞異常的克隆性惡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細胞失去進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滯在細胞發育的不同階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組織中白血病細胞大量增生積聚并浸潤其他器官和組織,同時使正常造血受抑制,臨床表現為貧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潤癥狀。它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是重要的致死性感染的原因之一。因此,采取有效的護理手段預防感染,降低其發生率及減輕其感染的程度,是護理白血病患者化療后的關鍵。在此過程對病人進行系統的護理干預,包括增加患者對化療的認知,化療期健康教育、指導和幫助、防止感染、飲食護理等,使病人堅持做完化療療程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白血病化療患者共160例,男90例,女70 例,年齡15~70歲,平均35歲,均為急性髓性白血病,所有患者的病程均大于8個月。隨機分為對照組80例,治療組80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種、病情、治療方法等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按常規給予護理,其中對照組在化療前即采用下列干預方法,直到患者外周血白細胞恢復到2×109/L以上[1]。
1.2.1化療前給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包括采用的化療方案,藥物的使用方法,藥物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項,使患者認識化療藥物對口腔黏膜的損害,明確出現口腔感染對治療的影響及其嚴重性等。通過有效的溝通技巧,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幫助患者調整情緒,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1.2.2預防感染的護理干預 化療期建立護理計劃單,每天早、晚觀察口腔黏膜變化情況并作詳細記錄,以便上、下班對照。觀察口腔黏膜有無充血、水腫、膿點、糜爛及分泌物等,并辨別屬于什么性質,發現異常及時采取得當的護理措施。重視口腔黏膜的早期變化,指導患者識別和預防并發癥[2]。
1.2.3指導患者進食營養豐富、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保護口腔黏膜,禁止食用刺激性較大及較硬或骨刺較多容易損傷口腔黏膜的食物。對于口腔黏膜出現破潰疼痛而影響進食者,應采取必要的止痛措施,常用l%普魯卡因加生理鹽水稀釋后含漱,對減輕疼痛有明顯效果,并囑患者進食溫涼無刺激性的食物或半流質飲食,以增強抵抗力。
1.2.4口腔護理措施(1)每日晨早、餐后及睡前給予益 口牙齦炎沖洗器漱口,使口腔保持長效抗菌作用,對祛除口臭,預防口腔潰瘍有明顯作用。(2)每日測定口腔的pH 值,選用合適的漱口液。常用蘇打水進行預防性口腔護理,使口腔保持堿性環境,可以抑制真菌在口腔內生長,對預防口腔真菌感染有一定的作用。(3)根據病情配合應用相應的漱口液。特別在使用甲氨蝶呤后,用甲酰四氫葉酸鈣加生理鹽水漱口,以對抗該藥對口腔黏膜的毒性反應,并囑患者在漱口后咽下少許液體以保護消化系統的黏膜。(4)對有感染跡象的患者需增加口腔護理次數,必要時行口腔分泌物細菌培養。
1.2.5口腔感染時的護理(1)黏膜充血時,涂1%~2%龍膽紫,每天2次,或用1∶ 5000呋喃西林液含漱達到消炎作用[3]。(2)口腔出現血皰時,不論大小,都用無菌針頭將血皰刺破,把血皰中的淤血用無菌棉簽擠壓出來,并壓迫止血,予云南白藥適量涂于患處,每日3~4次,在護理操作中 動作應輕柔、認真、細致,避免引起損傷再出血。(3)口腔潰瘍合并出血時,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潰瘍較深的要用1.5%過氧化氫棉球輕壓潰瘍面,再用生理鹽水沖洗,每日2次,以使潰瘍面與血塊及壞死組織分離,采用紫外線治療儀照射口腔潰瘍面,加快口腔潰瘍的愈合。
1.2.6 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 給患者創造一個舒適、整潔、安全的醫療環境,使他們穩定情緒,介紹已緩解的典型病例,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1.3 統計學分析:數據均采用SPSSl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技術資料采用X2 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
2 結果
3討論
白血病患者化療后易發生口腔感染的主要機制是:(1)應用化療藥物殺死白血病細胞的同時,可直接破壞口腔黏膜屏障。(2)化療后骨髓抑制,粒細胞減少,患者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導致病原菌乘虛而入。(3)白血病患者合并感染,長期大量應用廣譜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等,易導致 菌群失調,引起二重感染。(4)某些化療藥物如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等,易造成口腔黏膜破潰,形成感染創面。口腔是白血病化療后最常見的感染部位之一,由于其本身特殊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極易藏污納垢,形成細菌 繁殖和侵入機體的主要門戶[5]。有文獻報道,腫瘤化療后口腔感染的發生率分別為20%~100%。所以,在白血病患者化療前即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使患者認識一旦發生感染,不僅能增加痛苦,影響進食,甚至導致全身感染,影響治療的繼續和病情的發展,從而建立有效的自我護理措施和配合治療的信心,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維持其正常功能,增強抵抗力,也可及時發現異常,進行對癥處理,有效地遏制細菌的侵入和繁殖,不僅使口腔感染的發生率下降,而且能減輕感染的程度,大大降低了白血病患者的全身感染率,保證了治療的順利進行和病情的轉歸,滿足了患者的基本生理需要,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縮短了住院天數,明顯減低了醫療費用。本觀察結果證明,干預組的感染率和感染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護理干預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鄭春榮,秦晶,吳杰.加強口腔、肛周護理降低白血病化療后感染率[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3):14-15.
[2] 馬新娟,崔振珠,張賴華.白血病口腔并發癥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8):622-623.
[3] 黃貞杰.白血病患者的口腔護理體會[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5):16.
【關鍵詞】 異位妊娠;保守治療;護理
異位妊娠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癥 ,近年報道發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 ,目前已經上升到 1 ∶100。它的治療有手術治療和藥物保守治療兩種方法 ,對于年輕、 未生育、 懼怕手術而又有適應證的病人 ,采用藥物保守治療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目前臨床上使用最多的是甲氨蝶呤(MTX) ,在用藥過程中做好相關的護理非常重要。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科共收治異位妊娠病人423例 ,其中381例需手術治療,2例發生流產,37例采取藥物保守治療方法,3例轉回當地醫院繼續治療;在藥物保守治療病人當中,妊娠包塊小于或等于5 cm ,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2 HCG)47. 74 IU/ L~2 678. 6 IU/ L ,平均1741. 42 IU/ L ,年齡17 歲~41歲,平均29歲;停經天數23d~75d ,平均43d。
1.2治療方法
除了5例采用MTX單次肌肉注射聯合口服米非司酮外 ,其余的均為連續5d肌肉注射MTX20 mg。
1.3結果
在37例藥物保守治療病人中,有3例突然發生妊娠包塊破裂而需要緊急手術治療,2 例治療后血β2HCG下降幅度不明顯,追加一次MTX后效果明顯。其余均治愈出院。本組病人均未出現明顯的毒副反應。
2護理措施
2.1選擇病例 ,做好相關檢查及術前準備
嚴格根據妊娠包塊大小、血β2HCG值、病人的生育要求及其本人意愿等多因素來決定,護士要協助醫生評估病人的情況及進行相關血、尿、B型超聲、心電圖檢查。同時做好備皮、配血、普魯卡因皮試等術前準備,以防病情變化需要馬上手術。
2.2心理護理
2.2.1消除病人思想顧慮 有些用MTX治療的病人心存疑慮,心理上覺得很難接受化療藥,護士對病人的不良心理反應要表示理解和同情,同時要耐心向其介紹藥物的作用和不良反應 ,減輕焦慮不安情緒 ,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
2.2.2 了解不同病人的心理 有些婚后多年不孕的病人好不容易懷孕了,卻又是異位妊娠,往往是悲傷、沮喪、內疚,甚至情緒激動,不配合治療。另外,已婚者和未婚者有較大的心理差別,尤其是有些未婚者得不到家人或男朋友的支持,可能會表現出憤怒、報復心理,護士要善于深入不同病人的內心世界,了解其復雜的內心反應,做出相應的心理護理,安撫其情緒。例如,本組有一位18歲未婚病人,是位外來工,孤身一人 ,經濟困難 ,發生了異位妊娠破裂大出血休克 ,緊急手術治療,術中還輸血。她的男朋友得知此事后,不敢露面,手機也關機,該病人知道以后,情緒一度很激動,在病房里不停地哭泣,對醫護人員的態度也很冷漠,語言偏激,不配合治療。通過護士與她三番五次的談心,鼓勵她樹立生活的信心,她的情緒慢慢地穩定下來,想辦法湊留學夠了醫療費,經積極治療后痊愈出院了。
2.3化療藥的使用
2.3.1正確使用藥物治療
目前最常用的是MTX ,它是抗代謝類藥物及葉酸拮抗劑,可干擾DNA、 RNA及蛋白質的合成,抑制滋養細胞增殖并導致其死亡,從而使異位妊娠胚胎停止發育。MTX用于保守治療未破裂型異位妊娠效果是肯定的。因其局部刺激性較大,所以必須深部肌肉注射,應向病人解釋,以取得她的配合。而且它是化療藥,操作時除了注意自己的防護外,還要注意保護病人。
2.3.2 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 ①胃腸道反應。一般不會太嚴重。本組有2例病人出現輕度惡心、胃納欠佳,未行處理,停藥后癥狀慢慢消失。1例出現輕度口腔潰瘍,指導其每天堅持三餐前后用茶水漱口,效果明顯。②骨髓抑制。MTX可導致病人血白細胞下降。要密切觀察病人血常規情況,對于白細胞過低病人要按醫囑及時應用升白藥,同時做好保護性隔離,指導病人做好自我保護,限制探視。本組病人未見明顯骨髓抑制。
2.4觀察腹痛及陰道流血 密切觀察病人有無腹痛及陰道流血,監測生命體征。若腹痛突然加劇或陰道流血增多,都要及時通知醫生診治。尤其要交代病人若有陰道排出物一定要留起來讓護士察看,確認不是妊娠物才可丟棄。交代病人保持外陰清潔,勤換會陰墊。
2.5動態觀察病情 按醫囑每周驗血β2HCG、 復查B型超聲了解妊娠包塊大小。
2.6臥床休息,避免腹壓增加 叮囑病人要注意臥床休息,除了進食營養豐富的食物外,還要進食富含粗纖維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因腹壓增大引起妊娠包塊破裂。
專業人員在接觸化療藥物過程中具有潛在危險性,而抗腫瘤藥可經過直接接觸、呼吸道吸入或消化道攝入而致醫護人員職業損傷。因此,加強對接觸抗癌藥護士的工作科學規范化管理,加強接觸抗癌藥護士的自我防護知識的教育,進行專職培訓,實行常規性防護知識考核,制定護士接觸抗癌藥操作規程、安全防護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1 配置腫瘤藥物的操作規程
1.1 化療藥物配置:配置化療藥物前及脫離手套之后應洗手,應有專用的配藥室由接受過專業訓練的護理人員進行。沒有專用設置時配藥室必須備有排風、通風設備,操作者背對著空氣流動方向進行操作,并在人流較少的室內進行。藥品配制操作臺面應覆以一次性防護墊,減少藥液污染,一旦污染或操作完畢應及時更換。
1.2 接觸化療藥物的防護:接觸化療藥物的護士操作前要穿一次性防護衣,戴口罩、帽子及聚乙烯和乳膠雙層手套以減少呼吸道吸入及皮膚接觸。推注化療藥物治療盤內鋪聚氯乙烯一次性治療巾,減少藥液污染。
2 操作時的注意事項
2.1 打開安瓿時,應墊無菌紗布以免劃破手套,打開冷凍粉劑安瓿時有濺出的危險,應用無菌紗布包裹,并將溶媒沿安瓿壁緩緩注入瓶底,防止粉末溢出,待粉末浸透后再攪動。
2.2 瓶裝藥物稀釋及抽取時應插入雙針頭以排除瓶內壓力,防止針栓脫出造成污染。并且要求在抽取藥液后,瓶內進行排氣和排液后再拔針,不可使藥液排于空氣中。加藥時將化療藥加入瓶裝液體后應抽盡瓶內空氣,避免瓶內壓力過大導致更換液體時藥液外溢。
2.3 抽吸液體藥物時藥液不應超過注射器容積的3/4,以免藥液外溢。
2.4 藥液濺身的處理:如果藥液不慎濺在皮膚上或眼睛里應立即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
3 加強污物處理
3.1 使用過物品的處理:操作中使用的注射器、輸液器、 輸液袋、敷料及放置化療藥物的安瓿等物品應放在專用的塑料袋內集中封閉處理,以免藥液蒸發污染室內空氣。在完成全部藥物配備后,需用75%乙醇擦拭操作柜內部和操作臺表面。
3.2 化療病人污物的處理:化療病人的尿液、糞便、嘔吐物、分泌物及其他體液均應按污物處理。清理時需戴手套、穿隔離衣,完畢后用肥皂徹底洗手。化療病人使用的水池、抽水馬桶用后反復用水沖洗。
4 加強自我保健
4.1 提高機體抵抗力:經常鍛煉身體,加強營養,增強體質,合理安排休息。
4.2 減少不必要的接觸:加強有關化療藥物的防護知識學習,嚴格執行化療藥物的操作規程,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接觸及對環境的污染。
4.3 護士孕期、哺乳期防護:護士在懷孕和哺乳期可申請暫時脫離接觸化療藥物的環境。
4.4 定期查體:定時進行體格檢查,包括重要臟器功能檢查及血常規檢查。
5 討論
醫學科學的發展推動了腫瘤護理專業的進步,也使我們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腫瘤治療的職業危害,應高度重視護士職業防護問題。制定可行的科學的管理方法,雖然化療藥物可對環境及人體產生不利影響,但是只要有比較健全的防護措施,如使用操作柜配制化療藥物,可以防止含有藥物微粒的氣溶膠或氣霧對操作者的危害,使之達到安全處理化療藥物的防護要求,保護備藥環境無微粒物質(包括生物的),化療藥物對護士身體的損傷是可以避免的。降低職業危險性,可以達到職業防護作用。
珠海市第二人民醫院,廣東珠海 519000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AL)在臨床護理干預措施下病人心理變化及生活質量改變等。方法 隨機抽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白血病患者56例,記錄所有患者在護理干預前的生活及心理狀態,對其進行護理干預措施,再次記錄患者的心理生活狀態,對比干預前后他們的心理及生活質量的變化,得出結論。結果 在護理干預的措施下,患者的心理以及生活狀態都比以前要好,絕大多數指標都有所上升,極少數指標保持不變。結論 護理干預對治療白血病人有積極的作用,可加大其研究力度,造福更多的患者。
[
關鍵詞 ] AL;護理干預;研究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3(a)-0066-02
AL是一種惡性疾病,它是由造血組織引起的,主要原因是造血干細胞的分化出現異常。化療是目前治療AL最主要的手段[1]。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其產生的毒副作用使得療效大打折扣,且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而在化療過程中如果加上有效的臨床護理干預措施,則會大大減輕患者的痛苦,現就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患者中抽取56例進行數據分析記錄,以對比干預前后患者的生活改變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AL患者56例,其中男性占了26例,女性為30例,年齡范圍在16~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0.9歲,平均病程為12.1月。所有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干預方法
1.2.1 心理干預 AL是一種難以醫治的惡性疾病,其病情發展迅猛,給患者帶來不小的心理陰影,使患者感到緊張,恐懼,失去生活的信心,甚至放棄治療。白血病患者通常會倍感孤獨,消極,萎靡不振,加上化療帶來的巨大痛苦,身體長期帶來的不適,外觀上與常人的稍有不同,患者會越來越無力,心理壓力與日俱增,享受不到生活的樂趣,沒有了活下去的勇氣。這時,就需要醫護人員及其家屬給予心理上的支持與幫助。通過積極的開導,讓病人了解化療方案,藥物使用情況,一些注意事項,并說明當前醫學上白血病的相關進展。多和患者聊聊生活中充滿正能量的人和事,以他人的堅強為例子,給患者活下去的勇氣與希望。讓患者了解生活中還有很多與病魔頑強斗爭最后成功活了許多年的人。想想這世界還有很多美好的風景,還有很多勇敢的力量,激勵他們不畏艱難,鼓足勇氣活下去。
1.2.2 飲食干預 白血病目前幾乎都是通過化療來緩解治療病情的,但是化療過程中常常會引起惡心,嘔吐,腹脹等一系列病況。這個時候,病人就一定要有合理的飲食習慣。患者可根據自身口味制定飲食表,寫下一些有利于緩解不良癥狀的食物,如一些具有食物兼藥物的蔬菜(薺菜,枸杞頭,茶等),還有記錄一些富含維生素的新鮮水果,比如桂圓肉、蘋果泥、百合香蕉等,其次就是雞蛋、豬肝、魚等這類食物。且切記不要吃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以免引起腹部更加不舒服。患者可根據自身口味,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飲食,少吃多餐。患者要注意不要多的活動,可適當活動會筋骨,但一定不要過量,最后長期呆在安靜,空氣清新,比較開闊的地方。按以上干預,可有效的緩解化療給患者帶來的不良反應,有利于患者的放松。
1.2.3 預防感染干預 化療過程中除了會引起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外,還可能會導致身體局部感染,如口腔感染,肛周感染等。化療藥物在進行治療時不僅是對病變細胞有抑制作用,還會影響到正常的細胞工作,導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口腔潰瘍就是很常見的一種感染現象。它表現為口腔黏膜充血,色紅且伴有疼痛。在使用相關藥物時,醫護人員一定要預先告知患者可能出現的口腔感染等癥狀,讓患者提前做好預防工作。提醒患者使用軟毛牙刷,餐后均要漱口,刷牙力度不要過大,以免對黏膜造成損傷;除此之外,化療還可能引起肛周感染,一旦發現,一定要做好護理工作,否則如果引發敗血癥,患者將會處于危險之中。出現此類感染,首先要做好的便是肛周的清洗工作,其次注意飲食,多吃芹菜,糙米,水果含纖維素高的食物等,保證大便暢通,預防便秘。
1.3 觀察指標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生活質量治療效果評量表對比評價患者干預前、后狀態[2]。生活質量治療效果評定參考Spitzer指數,包括活動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生活感受、家庭支持五項。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2.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用(x±s)表示,t表示均數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進行護理干預的所有56例患者在干預后大部分指標都有小幅度上漲,極少數指標保持不變,具體數據結果可見下表1。
3 討論
肺部感染是白血病化療后最為常見的并發癥[3]。其主要是由于化療后骨髓抑制導致中性粒細胞的減少,細胞和體液免疫的抑制,而經呼吸道傳播的疾病又易擴散蔓延,導致肺部感染,由于機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均低下,肺部感染甚至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目前仍缺乏肯定的預防手段。護理干預作為護理工作的一部分,是護士實施護理工作計劃的具體行為,例如為了防止疾病的復發和加重,或者翻轉昏迷狀態的患者需要護理干預在藥物指導和臨床治療上給予幫助都能采取護理干預。隨著患者壓力的增加,護理干預的需求也相應的增加。在許多國家,職業性的護理組織已經為護理干預進行了精細復雜的分類,產生了標準化的護理系統。常見的護理干預包括心理上的積極干預、預防感染的干預、臨床護理干預以及飲食控制干預等,這些干預方法都能夠有效的緩解病患的不良反應,改善患者的情緒,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其中心理上的干預便是很重要的一項[4]。在護理過程中實施心理護理能夠緩解或消除患者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能夠取得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在化療過程中實施健康教育,能夠提高患者對白血病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幫助患者對并發癥的了解和預防。白血病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高死亡率特性,患者心理往往比較脆弱,此時,合理的心理干預以及其他護理干預措施都將為患者情緒的緩解和自信心的建立提供有效的幫助。因此僅僅采取常規的臨床護理干預是不完整的,有必要補充其它的干預措施來完善患者的治療環境[5,6]。綜上,采取全面正確的干預措施是緩解患者痛苦的有效辦法,對于提高其生活質量,增加其生活的信心都有很大的幫助,讓他們能以更愉快的心情生活在這個美好的世界。
[
參考文獻]
[1] 章美華,劉朝華,阿斯亞.護理干預對急性白血病化療患者惡心嘔吐的影響[J].新疆醫學,2012,5(25):107-109.
[2] 姚素玉.白血病化療后感染護理干預效果的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3,8(8):1304-1305.
[3] 張紅梅,李彥格,劉煒.伏立康唑治療兒童白血病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療效[J]. 河南醫學研究,2011,20(1) :101-102.
[4] 譚光秀,劉靖.護理干預在急性白血病化療病人的應用研究[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0,7(15):1674-1675.
[5] 劉建梅. 急性白血病患者臨床化療的護理[J].基層醫學論壇,2009,13(10):907-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