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優秀范文 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賞析八篇

發布時間:2023-08-10 17:11:26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第1篇

我院為縣級醫院,主要面對農村病員,現有病床250張,8個護理單元,護理人員共96人。1997年開始在科室試點性開展整體護理,推廣護理健康教育,至今在全院范圍內開展。筆者對本院1997年~2006年的病區健康教育的逐年調查情況,進行了總結、回顧,深感處于基層的縣級醫院在開展護理健康教育中還存在著不少難點和不規范的問題,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并給予解決。

1護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1.1護理人員觀念滯后,對護理健康教育認識不足目前有許多護理人員思想還停留在以疾病為中心的生物醫學模式階段,把完成治療、單純被動執行醫囑及各項護理技術操作,看成護理工作的“硬指標”,而將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當成“軟指標”,僅僅滿足于完成治療任務,忽略了護理健康教育,因而缺乏健康教育理論知識和進行實踐的動力、激情,以致影響了護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2護理健康教育形式單一,程式化,缺乏針對性與個體化護理人員將護理健康教育與傳統意義上的衛生宣教混為一談,教育內容空洞,對患者的心理反應及具體需求不夠了解,缺乏針對性,泛泛而談,灌輸的多,反饋的少,單向傳播多,雙向交流少[2],因而難以收到預期效果。如一位心肌梗死恢復期的老年患者說:“護士每天來告訴我,不能吃咸的,不能吃油膩的,對飲食限制太多,我不知道怎么吃才算合理。”說明患者還沒有理解限制飲食的目的,護士沒有教給患者如何調理每餐飲食。

1.3護理健康教育內容簡單護理人員在開展護理健康教育時,對一些常見病、慢性病如消化性潰瘍、心血管疾病、骨折等患者健康教育指導仍處在常規性教育內容上,對不同需求患者缺乏系統的、有一定深度的并符合患者個體化需要的內容[3],使護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1.4管理層重視不足醫院及各級護理管理者,對護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具體而有效的監控、考評機制,使護理健康教育在整體護理的開展中流于形式。

2護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難點

2.1護理人員個體素質不高,健康教育具有獨特的學科體系,護士必須掌握相關的理論和方法,才能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我院現有護理人員中有82%為初級護理人員,專業理論技術水平低,知識面狹窄,且知識結構陳舊,更沒有接受過有關健康教育課程的系統規范的培訓,在專業知識、人文科學知識、溝通技巧、交流方法及能力方面遠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此外,由于社會上的一些原因,導致一些護士的價值觀扭曲,事業心、責任心不強,職業形象模糊,主觀存在對護理健康教育認識不足,不安心護理工作,因而很難適應護理工作新形勢的要求。

2.2護理人員編制不足個別科室甚至有醫護比例倒置現象,由于護士偏少,護士長集多種角色于一身,較多繁瑣事物和非專業工作使她們在工作中往往是“喧賓奪主”,而護士由于人員缺乏,各種臨床治療就疲于應付,既無法抽調專職護士實施護理健康教育,而其他護士也無時間較規范地去搞護理健康教育。

2.3醫院護理管理體系不夠規范我院實行科主任負責制,護理管理為二級管理模式,護士長接受雙重領導,自主性較差。護理部與護士長在管理目標上不能有效整合,管理不到位,未能有效地將護理健康教育納入質量考評中,因而較難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致使護理部目標不能按計劃如期實現,也不能充分發揮有效的科學的組織管理職能。

2.4護理健康教育投入不足搞好護理健康教育需要有一定的硬件設施:如音像設備、圖書資料、教學模具等,而基層醫院因資金缺乏受制約。

3對策

3.1通過各種渠道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轉變觀念,護理管理者要自覺地學習現代護理理論,更新觀念,將現代護理理論納入護理繼續教育項目,有系統、分層次地進行教育,采取短期培訓、業余自學、定期考核等多種教育形式與方法,使護士真正樹立現代護理觀念。

3.2加強護理健康教育培訓,不斷提高護士對健康教育的實際效果。護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集思維、判斷、決策于一體的護理,它不同于一般的護理技術操作,能在短時間內掌握和運用。因此有計劃地開展健康教育、規范化培訓是滿足護士健康教育需求的有效途徑。護士只有不斷豐富知識,才能提高護理健康教育效果。通過調查反映出的問題,可以看出一部分護士在專業知識、人文科學知識、溝通技巧、交流方法的掌握上還遠遠不能滿足患者的需要。提示護理管理者和每一位護士要重視人的因素,注意人的社會性,潛心研究人的個體化需要。

3.3醫院應當適當增加對健康教育的投資,重視對健康教育內容和方法的研究。健康教育是醫院的重要職能,健康教育的作用是通過有計劃、有目的、有評價的教育活動,影響和改變人的不健康行為,使之達到最佳健康狀態[4]。健康教育作為一種投入少,效果好的治療方式,順應了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大趨勢,對縮短平均住院日,減少醫療糾紛,降低保健費用有著積極的作用。醫院應該適當增加對健康教育的投入,組織人力物力,進一步規范健康教育的內容,根據不同的特點與需求制成各種健康教育手冊、幻燈、錄像等,對住院患者進行完整有效的健康教育。

3.4引起領導對護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視,建立一套考評體系,并列入護理質量管理體系,真正讓護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在整體護理中,健康教育應貫穿于從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個階段,成為護理質量評價的重要指標。病區應以護理程序為框架,將健康教育的內容分解到臨床護士各班工作程序和工作職責中,認真執行。護理部應建立健康教育的考評指標,對病區健康教育實施情況進行監控,并將考核結果列入護理質量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黃津芳.醫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J].中華護理雜志,1998,33(11):676

2胡容.護士長對健康教育存在問題的認識情況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1,16(1):687

第2篇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5-0053-01

隨著社會的進步,醫院的職能由單純的醫療服務向預防?治療?護理和康復一體化服務轉變?患者在住院期間對護理要求已不僅滿足于護理技術的服務,同時還希望護理人員為其傳授自我護理技能與預防保健知識?健康教育作為一項護理內容應用于臨床,已成為護士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這項工作的效果差強人意,健康教育的覆蓋率已達100%,但知曉率尚達不到50%,針對在這項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1 健康教育的概念

健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活動,促使人們自覺地采納有關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改變人們的不健康行為,培養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2 影響健康教育的因素

2.1 角色認識偏差,健康教育意識不強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使護士的工作從過去的功能護理轉向整體護理,但部分護士對整體護理缺乏全面的認識,仍停留在傳統的醫學模式上,認為護理工作的重點是軀體疾病的護理,因而對健康教育工作不夠重視?增強護士的責任意識,充分認識到醫院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場所,護士是健康教育的主力軍?

2.2 護士的知識結構單一,缺乏健康教育知識與能力

健康教育是一門涉及多學科的應用科學,這些學科在健康教育活動中相互滲透?相互補充?在目前的醫院,大多數護士是中專畢業,其知識結構不能適應現代護理工作的需要?不僅缺少相關專科疾病的預防?保健與康復的護理知識,而且缺少健康教育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專業技能的培訓,對有關心理學?倫理學?社會公關關系學的知識缺乏涉獵,難以對患者進行完整的健康教育,不能很好的應用護理程序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只是簡單的將疾病的知識灌輸給病人,對教育計劃實施后的效果缺乏監測?

2.3 選擇的宣教時機不當

健康教育貫穿于病人從入院到出院的各個階段,不同階段的病人有不同的健康需要?如果健康教育的時機選擇錯誤,則病人難以接受或達不到健康教育的作用?健康教育必須在病人身體痛苦最輕,情緒平穩,而內容則是他目前迫切想了解的,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2.4 護理人員少,缺乏健康教育時間

目前各個醫院的護理人員嚴重缺少,由于臨床工作繁忙,不能有專門的時間進行健康教育,不是匆忙完成,就是一邊操作,一邊進行健康教育,這樣造成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3 對策

3.1 強化護士的健康教育者的職責

提高護士對健康教育角色的認知水平,健康教育是護士工作中的一項重要職責,是目前整體護理模式的一種具體表現?切實采取措施,提高護士的教育水平,使健康教育成為一種常態,從病人入院到出院制定各個時期健康教育的重點,并在實施過程中修訂完成?

3.2 提高護士的健康教育知識和能力

改變目前護士健康教育知識缺乏的現狀,支持和鼓勵護理人員參加各種護理專業知識的學習和訓練,特別是有關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訓班?同時,在醫院內經常有針對性的開展相關學科的專題講座,提高護士的知識水平,為開展健康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3.3 加強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的訓練

3.3.1健康教育方法的選擇

護理人員應有針對性的幫助病人改變不利于健康思維和行為,護士必須要先掌握病人的健康需要,才能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據病人的文化程度,職業,生活習慣等因人施教,教育的內容要因病,因時而異?教育的方式可以采取文字,影音,圖片,要通俗易懂,并且反復進行?同時要注重病人的反饋,對宣教的內容和方式,方法進行調整,保證宣教的效果?

3.3.2健康教育時機的選擇

應根據病人的身心狀態選擇教育時機,為病人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在病人愿意學習并且具備學習的身心條件時,給予健康教育?尤其是剛入院的病人對健康教育最為迫切,所以如病人條件允許,應從入院后即給予健康教育?

3.4 充實護理隊伍,為健康教育提供人員

護士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需要大量的時間,目前的編制只能完成臨床護理工作,同時一些雜事占用了護士的一部分精力,對病人的健康教育必然會有影響?把時間還給護士,讓護士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健康教育?

第3篇

1.1護理人員調查情況

發放問卷2000份,調查護士949人,護師801人,主管護師250人;中專學歷552人,大專學歷1288人,本科學歷160人;工作年限<5年800人,5~10年658人,>10年542人。通過調查,發現工作5~10年的護理人員及高學歷護理人員能夠利用自己的護理知識和工作經驗開展少量健康教育工作,而護理人員少、無任何考核與肯定機制、健康教育重視不夠、缺乏相關知識和溝通技能是健康教育難以實施的主要原因。

1.2醫院行政管理人員調查情況

調查醫院20所,發放問卷20份,有效問卷20份,有效率100%。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醫院不重視健康教育,沒有將其列入醫院規范的診療及考核內容中。

1.3患者或其家屬調查情況

90%以上患者希望醫院能提供與疾病診療相關以及對康復起到幫助作用的高質量、效果好的健康教育。

2討論與分析

2.1存在問題

2.1.1醫院管理層重視不夠醫院管理層沒有意識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臨床意義,沒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建立健全規范的實施過程以及科學的考核評價標準。所以,臨床護理人員也難以認真、規范、有效地實施健康教育活動,僅從患者需要角度隨意講解,難以真正發揮健康教育在護理乃至疾病治療過程中的作用。

2.1.2沒有足夠的健康教育時間調查發現,不同職稱、學歷及工作年限的護理人員均認為沒有足夠的健康教育時間。說明護理工作繁忙、任務重、人員編制不足是影響健康教育實施的又一原因。

2.1.3缺乏健康教育知識及理念調查發現,護理隊伍中28%的是中專畢業生,而有些高學歷也是工作后通過繼續教育取得的,所以部分護理人員健康教育意識淡薄,且知識結構較局限,如心理學、社會學等方面知識缺乏。現在的醫療是以人為本的醫療,醫療護理模式也需要發生轉變,應以患者為中心,以健康為重點,實施高效規范的健康教育。

2.1.4健康教育方式不當部分醫院開展的健康教育流于形式,無個體化內容,僅為入院介紹、住院須知、手術須知等,教育內容、方式、效果有待于改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教育內容教條,沒有個體化內容,不能針對患者的病情及個人需要實施;

(2)教育方法單調,無形象、通俗、高效的手段,僅是簡單的說教;

(3)缺少健康教育效果監督、評價體系。

2.2解決策略

2.2.1加強醫院管理層面的制度化、規范化建設

(1)健康教育作為醫院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投入少,治療效果好,符合目前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要求與趨勢,對促進患者康復、縮短住院時間、減少醫患糾紛及提高護士整體素質均有積極意義。因此,要轉變護理模式,使健康教育根植于醫療活動的全過程,讓患者享受高效、人性化的健康教育。醫院應該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建立規范、科學、完整的健康教育程序及考核評價體系,將健康教育融入護理質量管理過程中,使健康教育成為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將健康教育貫穿護理工作始終,貫穿于患者入院至出院的每一個環節,而且制定效果評價考核指標。

(2)病區應將健康教育內容程序化、日常化,分解到各班工作日程中,落實執行。護理部應該制定健康教育考核指標,對實施情況加以監督考核,并列入護理質量考核體系,以使健康教育逐步推進、深入開展。

2.2.2提高護理人員健康教育水平。

(1)全面有效地開展健康教育,滿足患者需求。加強護理人員健康教育知識及技能培訓,加強對護理人員尤其是護師以上人員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培養一支能承擔醫院健康教育任務的護理骨干隊伍。

(2)調查發現,部分護理人員學歷低、工作年限短,掌握的知識偏重醫學,缺少相關心理及健康教育知識,對健康教育認知不全面,教育意識淡薄,應引導其學習一定的健康教育技巧,理解健康教育的內涵與外延。通過參加院內外培訓、各種講座重點對護師以上本科和大專學歷護理人員進行有計劃的強化訓練,使其基本掌握有關行為科學、傳播學和預防醫學的知識與技能,成為病區開展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

2.2.3解決護理人員少問題調查發現,健康教育時間不夠,主要是因為護理人員數量不足,這也是醫院長期存在的問題。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醫院建院理念轉變,需要逐步解決人員編制問題。同時,護理人員應該正視暫時的困難,合理安排工作時間,緩解工作壓力,積極開展健康教育。

2.2.4健康教育方式盡管病區健康教育以不同的形式開展,但教育效果均不佳,內容形式都有待于完善。

(1)各科室及病區應該根據不同疾病、患者特點及要求制定圖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宣傳手冊、板報等,添置視聽器材,如投影儀、幻燈片、錄像和光盤等,選擇適合的宣傳方式,使患者獲得規范、具體、完整、有效的健康教育。

(2)病區應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形式,制訂專科疾病的標準健康教育計劃,強調入院后、手術前后、特殊治療前后、特殊檢查前后及出院前的健康教育。

第4篇

關鍵詞:醫院;護理;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門涉及醫學、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多門學科的綜合學科,是護理工作的一部分,是檢驗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貫穿于患者從入院至出院的每一個環節。健康教育對醫院的整體醫療水平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1],關系患者的恢復程度,但目前各醫院健康教育都流于形式,沒有規范系統地實施。為了解我省醫院健康教育實施現狀,發現存在的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規范化的實施方案,滿足患者需要,推動醫院的發展和護理模式的轉變[2],我們于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對省內20所醫院護理健康教育情況進行問卷調查,找到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實施建議,為制定甘肅省醫院護理健康教育實施工作規范、工作細則、考核標準等提供科學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在全省204所醫院(其中三級醫院37所,二級醫院167所,注冊護士40668人)中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在東、中、西、南4個區域抽取二級及以上醫院20所,就其護理健康教育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并對相關人員進行訪談。每所醫院抽取100名護士、100名患者或其家屬,采取自行設計的統一問卷進行調查。

1.2方法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包括甘肅省醫院護士健康教育調查問卷,甘肅省醫院護理健康教育行政管理人員調查問卷,甘肅省醫院患者或家屬健康教育調查問卷。每部分問卷有若干問題,調查者逐條詢問后如實填寫,遇見被調查者不懂或無法回答的問題時,可不予回答[3~5]。

1.3資料質量控制

對工作人員進行明確分工和培訓,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逐項核實,就存在邏輯錯誤的資料進行再次收集,確保資料真實可靠。

1.4統計學處理

將問卷錄入Excel表中,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數據錄入和統計。

2結果

2.1護理人員調查情況

發放問卷2000份,調查護士949人,護師801人,主管護師250人;中專學歷552人,大專學歷1288人,本科學歷160人;工作年限<5年800人,5~10年658人,>10年542人。通過調查,發現工作5~10年的護理人員及高學歷護理人員能夠利用自己的護理知識和工作經驗開展少量健康教育工作,而護理人員少、無任何考核與肯定機制、健康教育重視不夠、缺乏相關知識和溝通技能是健康教育難以實施的主要原因(見表1)。

2.2醫院行政管理人員調查情況

調查醫院20所,發放問卷20份,有效問卷20份,有效率100%。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醫院不重視健康教育,沒有將其列入醫院規范的診療及考核內容中。

2.3患者或其家屬調查情況

90%以上患者希望醫院能提供與疾病診療相關以及對康復起到幫助作用的高質量、效果好的健康教育。

3討論與分析

3.1存在問題

3.1.1醫院管理層重視不夠

醫院管理層沒有意識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臨床意義,沒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建立健全規范的實施過程以及科學的考核評價標準。所以,臨床護理人員也難以認真、規范、有效地實施健康教育活動,僅從患者需要角度隨意講解,難以真正發揮健康教育在護理乃至疾病治療過程中的作用[6]。

3.1.2沒有足夠的健康教育時間

調查發現,不同職稱、學歷及工作年限的護理人員均認為沒有足夠的健康教育時間。說明護理工作繁忙、任務重、人員編制不足是影響健康教育實施的又一原因。

3.1.3缺乏健康教育知識及理念

調查發現,護理隊伍中28%的是中專畢業生,而有些高學歷也是工作后通過繼續教育取得的,所以部分護理人員健康教育意識淡薄,且知識結構較局限,如心理學、社會學等方面知識缺乏。現在的醫療是以人為本的醫療[7],醫療護理模式也需要發生轉變,應以患者為中心,以健康為重點,實施高效規范的健康教育。

3.1.4健康教育方式不當

部分醫院開展的健康教育流于形式,無個體化內容,僅為入院介紹、住院須知、手術須知等,教育內容、方式、效果有待于改善[8],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教育內容教條,沒有個體化內容,不能針對患者的病情及個人需要實施;(2)教育方法單調,無形象、通俗、高效的手段,僅是簡單的說教;(3)缺少健康教育效果監督、評價體系。

3.2解決策略

3.2.1加強醫院管理層面的制度化、規范化建設

(1)健康教育

作為醫院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投入少,治療效果好,符合目前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要求與趨勢,對促進患者康復、縮短住院時間、減少醫患糾紛及提高護士整體素質均有積極意義。因此,要轉變護理模式,使健康教育根植于醫療活動的全過程,讓患者享受高效、人性化的健康教育。醫院應該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建立規范、科學、完整的健康教育程序及考核評價體系,將健康教育融入護理質量管理過程中,使健康教育成為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將健康教育貫穿護理工作始終,貫穿于患者入院至出院的每一個環節,而且制定效果評價考核指標[9]。

(2)病區

應將健康教育內容程序化、日常化,分解到各班工作日程中,落實執行。護理部應該制定健康教育考核指標,對實施情況加以監督考核,并列入護理質量考核體系,以使健康教育逐步推進、深入開展。

3.2.2提高護理人員健康教育水平

(1)全面有效地開展健康教育,滿足患者需求。加強護理人員健康教育知識及技能培訓,加強對護理人員尤其是護師以上人員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培養一支能承擔醫院健康教育任務的護理骨干隊伍。

(2)調查發現,部分護理人員學歷低、工作年限短,掌握的知識偏重醫學,缺少相關心理及健康教育知識,對健康教育認知不全面,教育意識淡薄[10],應引導其學習一定的健康教育技巧,理解健康教育的內涵與外延。通過參加院內外培訓、各種講座重點對護師以上本科和大專學歷護理人員進行有計劃的強化訓練,使其基本掌握有關行為科學、傳播學和預防醫學的知識與技能,成為病區開展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

3.2.3解決護理人員少問題

調查發現,健康教育時間不夠,主要是因為護理人員數量不足,這也是醫院長期存在的問題。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醫院建院理念轉變,需要逐步解決人員編制問題。同時,護理人員應該正視暫時的困難,合理安排工作時間,緩解工作壓力,積極開展健康教育。

3.2.4健康教育方式

盡管病區健康教育以不同的形式開展,但教育效果均不佳,內容形式都有待于完善。

(1)各科室及病區應該根據不同疾病、患者特點及要求制定圖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宣傳手冊、板報等,添置視聽器材,如投影儀、幻燈片、錄像和光盤等,選擇適合的宣傳方式,使患者獲得規范、具體、完整、有效的健康教育。

(2)病區應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形式,制訂專科疾病的標準健康教育計劃,強調入院后、手術前后、特殊治療前后、特殊檢查前后及出院前的健康教育。

(3)做好系統分析,開發適合工作實際的軟件系統或將其融入現有的醫院信息系統中,以實現計劃與動態調整相結合、信息高效并符合個人喜好、規范且效果可靠的目標[11]。健康教育是一項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醫療活動,是整體護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已成為醫院管理的一部分。健康教育需要同評價診斷、治療一樣嚴格實施、評價考核,以盡快落實醫院以健康為中心、以人為本的主題。要在衛生行政部門的支持下,積極創建健康促進醫院示范點[12],醫護人員、患者及其家屬、社區共同行動,營造有益健康的醫院環境,努力探索有效的教育形式,積累經驗,以點帶面,逐步推廣。

參考文獻:

[1]覃美蘭.醫院健康教育存在問題及對策[J].內科,2010,5(6):634-635.

[2]謝多雙,朱宗明,胡荍,等.醫院健康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醫院管理雜志,2008,15(5):450-451.

[3]李赪.健康教育小組在孕產婦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08,7(10):28-29.

[4]柳麗爽,孫怡.現代醫院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實踐及探討[J].中國醫院,2013,17(11):42-43.

[5]孫卉.淺談醫院健康教育工作的實踐與意義[J].現代醫院,2013,13(4):138-139.

[6]陳春芳,俞申妹.護士在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干預研究進展[J].護理與康復,2008,7(1):25-27.

[7]鄔麗滿.影響基層醫院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與對策[J].中外醫療,2011(1):25-26.

[8]張永梅,朱智玲,侯秀珍.設立專職教育護士深化醫院健康教育[J].中國護理管理,2009,9(8):64-65.

[9]王瑩潔.醫院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吉林醫學,2012,33(1):220-221.

[10]趙芳.醫院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意義[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29):121-122.

[11]劉承志,韓瑛,胡榮明.醫院健康教育檔案的管理與利用[J].中國病案,2011,12(11):15-17.

第5篇

論文摘要:本文論述了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概念,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程序與方法;指出了護士在高校護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學習理論的重要性.

1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1.1護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健康是一個相對的、動態的概念,因為隨著時代的變遷,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對健康的認識總是在不斷深化。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其《》中提出了人類健康的“三維觀”,即:“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而是身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的完滿狀態”。1990年,WllO在有關文件中對健康的定義又加以了補充,認為健康應包括四個方面: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道德健康。健康教育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有評價的教育活動,其實質是一種干預措施川圖。護理健康教育是護理學和健康教育學相交叉的一門綜合應用學科,它的發展來自兩方面的激勵和支持:一是社會的需要,二是專業自身的發展。正是這兩方面的原因,使得護理健康教育成為了護理學專業最受矚目的學科之一。

護理健康教育也是一個十分寬泛的概念,按教育場所可分為:醫院護理健康教育,社區護理健康教育,家庭護理健康教育。按目標人群可分為:兒童護理健康教育,青少年護理健康教育,婦女護理健康教育,老年護理健康教育等;此外還有按教育目的或內容進行分類的方法。

1.2高校護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統中的一個分支。它是以校區醫療部門的護士為行為主體,以高校教職工及學生為服務對象所開展的具有護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動。

2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護理健康教育的人群特征與人群健康密切相關。高校教職工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面臨激烈的競爭,時常處于緊張無序的腦力勞動狀態,沒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教職工身心健康問題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最近,廣東省教育工會對我省高校教師健康狀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并形成了書面報告。報告顯示,有大約1/10的人處于基本健康狀態,約1乃的人處于各種疾病狀態,而剩下約7/l0的人則處于亞健康狀態,這些數據意味著高校教師具有發生某些疾病的危險因素和條件,一旦因為某些不良外因刺激,如:短期過度勞累,長期超負荷工作,精神緊張或心理創傷,營養不合理或生活不安即可導致某種嚴重疾病發生。如果這樣,不但妨礙了個人奮斗目標的實現,而且妨礙了整個學科建設和學科發展。

護理健康教育是運用教與學的理論,增進人們的健康意識,從而使人們自愿采取健康的生活行為,有效利用現有的衛生保障資源,最后達到改善人們的健康狀況,提高生活質量,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因此對高校教職工進行護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

3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根據高校教職工健康狀況的特點,如心血管疾病從40歲開始明顯增加,消化系統疾病從30歲開始就已經有明顯增加,以及在高校中3040歲是亞健康的高發年齡等等,進行相應的護理健康教育。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3.1心理指導:處于疾病狀態和亞健康狀態的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健康問題,護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幫助他們克服這些問題。使他們生活中保持輕松愉快的情緒,減輕心理壓力,因為長期的精神緊張,極易導致神經—內分泌調節功能失常。

3.2飲食指導:合理適當的飲食將有助于疾病的好轉、康復。如高血壓患者宜多吃富含鈣、鉀、纖維的食物,盡量多吃一些新鮮蔬菜、水果,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高鹽飲食,少飲酒。

3.3作息指導:不宜長時間超負荷工作或短期過度勞累,保持每日有6小時以上的睡眠習慣,注意調整工作、鍛煉、休息與睡眠的關系。

3.4用藥指導:應經常告戒病人謹遵醫囑,按時服藥,同時應策略地講清有些藥物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嚴重時及時與醫生和護士聯系。

3.5行為指導:護士應指導患者掌握一定的自我護理或促進健康的行為方法,這也是護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

4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程序與方法

4.1程序(步驟)。應用護理程序開展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工作有別于以往的衛生知識宣教,從而使健康教育不僅作為一種宣傳手段,而且成為一種護理和治療手段。要實現這一目的,應正確應用護理程序。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程序與應用護理程序開展臨床護理一樣,包括以下五個基本步驟[z]:

評估:系統地收集受教育者學習需求的資料和信息,進行一個總體評估。

診斷:對病人及其家屬所需健康知識和幫助的判斷。

計劃:對將要開展的健康教育活動作出具體的安排。

實施:將計劃中的各項措施落實到實處。

評價:對教育效果作出判斷,必要時進行重新評估。

4.2方法(手段)。護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多種多樣,譬如有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讀書指導法、咨詢法、墻報法等等。其中護士在為教職工做護理操作時進行交流是開展健康教育的最好時機,其教育效果要遠遠高于專門時間進行說教。因為對方并不需要也不可能系統地學習護理知識,他們的學習往往來自于自身不適的需要。在與他們的接觸特別是進行護理操作時,進行必要的講解會使他們感到放心且得到安慰。因此,與教職工任何接觸的時間都是進行健康教育的好機會。當然,這并不排除其它方法的可行性。

5高校護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論的重要性

高校護理健康教育工作還剛剛起步,尚需各方各面的支持與通力合作。而護士堅實的理論基礎是做好護理健康教育的保證。一個護士不但要成為稱職的操作者,而且要成為稱職的教育者,要能夠像打針、輸液那樣嫻熟地開展病人健康教育工作,使病人在就醫過程中不但獲得身體健康,還要獲得知識上的增加。護士要成為一個稱職的教育者,其自身的受教育程度是不可缺少的,因為要給別人一桶水,自己就必須要有兩桶水或更多的水,不然就難以勝任或遭遇尷尬。所以,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護士就必須重視理論學習,就必須不斷地刻苦努力學習。

參考文獻

第6篇

【關鍵詞】臨床護理健康教育 嘗試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8-0210-02

我保健院長期以來,患者對護理人員缺乏理解和信任,影響健康教育的落實。切實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密切護患關系,提高護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消除偏見,有利于患者進一步認識護理工作,切實做到相互信任,有效溝通。

1 健康教育的基本步驟和護理程序

1.1 健康教育評估

健康教育需要護理人員充分掌握患者的就醫心態和期望,護理人員應在患者入院后根據病情的輕重,心理狀態,社會文化背景及患者對自己健康狀態的了解程度,收集患者的身心、文化、社會以及經濟等各方面的資料,特別是那些與健康教育密切相關的資料如患者對自己的健康狀況了解到什么程度,還需要了解些什么,患者對防治、診治效果的信心如何,其精神和體力是否允許健康教育等。從收集的資料中獲得病人需要哪些健康指導,最急需的內容是什么,病人的健康愿望是什么等信息。由于病情是發展的,患者思維也是動態變化的,病人對健康教育的需求會有相應的變化,所以評估也應是動態的。根據收集的資料制定相應的指導計劃,按照計劃逐步實施。在臨床實際護理中應根據情況隨時對健康內容進行調整和補充,護士有意識地、連續不斷地進行評估,時刻了解病人對疾病的認識以及對治療、護理、檢查、操作、手術、用藥的態度與反應,及時地收集相應的資料以確定健康教育的具體內容。

1.2 計劃

計劃是進行健康教育的決策過程,護士應結合評估資料制定健康教育計劃。計劃的內容主要包括:

1.2.1 確定健康教育的內容和重點:健康教育的內容包括獲取知識,對疾病認識、發展、治療及預后進行教育;學習操作技術、改變個人心理和情感狀態等三大范疇,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確定健康教育的具體內容。

1.2.2 確定健康教育的目標:目標是患者通過健康教育后思想、感情和行為改變的表現。在制定目標時,應限定患者達到目標的時間,如一位高危孕產婦剖宮產出院后,需要進行產后的康復訓練及產后訪視:

(1)產婦的休息、睡眠、飲食、大小便情況是否正常:通常可能遇到的情況是產后早期,寶寶的睡眠時間較多,產婦的休息與睡眠較好。隨著寶寶長大,活動增多,哺乳按寶寶需要,晝夜作息規律亂,可能影響產婦的休息與睡眠。因此要注意產婦的精神心理狀態與全身感覺。家庭中所有成員應對月子中產婦的變化,予以充分理解與各方面的支持,使產婦能獲得較好的睡眠與休息。

(2)產婦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是否在正常范圍內:產后最初10天內,如果每日測量口腔溫度4次,有2次超過38℃則稱為“產后發熱”,但產后第1天除外。出現這種情況要注意是否有感染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炎、泌尿道感染、乳腺炎、肺炎、傷口感染等。一時性的低熱在陰道分娩的產婦中比較常見,體溫在38℃左右,大多數不久自退。這可能因為補充水分不足,或因細菌暫時入的反應。但在剖宮產分娩者的產后低熱中,約30%可能自退,多數應尋找原因予以治療才能消退。產后無心血管病、大出血、貧血者若脈搏增快,而無其他出血征象時,要注意可能為產后感染的先兆。醫務人員會進一步做相應檢查,尋找原因。

(3)檢查情況:如脹滿的程度,乳量多少,有無紅腫、硬結、觸痛,有無破裂。因為皸裂、乳汁郁積、乳腺炎是初產婦常見的問題。檢查應仔細以便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4)子宮下降程度:產后10―12天內應當檢查子宮底下降程度。事先要排空膀胱再檢查,子宮底應每天下降1~2橫指,在產后10天大多數已不能在恥骨聯合上觸及子宮底了。還需注意觸及官體時有無壓痛,局部有壓痛常是該處有炎癥的表現。惡露的量多少、顏色如何,還有氣味是否難聞都應逐日注意。量多而鮮紅可能還有較多量的出血N,色由深而漸淡表示出血漸減少,色呈膿樣則為感染。惡露正常者微有血腥味,如為難聞之臭味或腐臭味,常提示為感染或有遺留的胎膜組織,應由醫生檢查確定原因和處理。會陰和陰道如有傷口,要檢查愈合情況,有無紅腫、硬結、分泌物等。正常情況下會陰傷口在最初24小時內有些疼痛,以后逐日減輕,如需拆去縫線者通常在產后5~6天拆除,此后疼痛不適的感覺幾乎全消。

(5)有無合并癥或并發癥:對有心臟病、先兆子癇等疾病者,應對有關疾病的病情恢復情況進行評定,對體征進行復查,對病體康復的程度評價,指導產婦的治療與護理。需要間隔多長時間進行一次,依病情及恢復情況決定,直至產婦癥狀消失,功能恢復至正常水平,并定期到保健院門診隨診。這對產婦今后的健康,無疑非常重要。隨著健康觀念的轉變和系統化整體護理的普遍實施,病人健康教育在護理工作中越來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護士通過向患者傳授疾病的有關醫學、護理學的知識和技能,調動病人積極參與護理活動,提高自我護理保健能力,達到恢復健康的目的。越來越多的資料證明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改變人們的不健康行為,培養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是衛生、預防及控制措施中最為重要的,是一項投資少、產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

4 護理健康教育嘗試

4.1 護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口頭講解、圖文宣傳、視聽材料播放和示范訓練等。其中口頭講解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教育方法,該法可分為三種形式,即主動、被動和溝通:主動形式指護士根據標準教育的內容主動向病人及家屬宣傳;被動形式是病人提出問題,護士針對性地作解釋;溝通是指護士與病人在交談中涉及健康教育的內容。圖文宣傳采取宣傳欄、宣傳卡片、圖文像冊等書面形式,將教育內容交給病人自己閱讀,該方法適合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病人。視聽材料播放利用電視、幻燈、投影及廣播等進行健康教育,適合于宣傳帶有共性的健康教育內容。示范訓練用于與操作、姿勢和自護技能有關的教育內容等方面。教育方法的選擇應根據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職業特點、信念和價值觀以及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醫院具備的資源條件等因素綜合考慮后決定。在教育形式上,可靈活開展個人宣教、小組式宣教和病人座談會等形式,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和目的。

4.2.2 建立醫院健康教育組織管理體系。醫院健康教育管理體系可以建立三級管理體系:①建立院級健康教育領導小組,主要負責醫院健康教育工作的規劃、組織、協調、檢查等工作;②建立健康教育科,主要負責醫院健康教育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以及健康教育工作的業務指導、教育資料的制作和發放、健康教育人員培訓等工作;③建立病房健康教育小組,主要負責本科室的健康教育指導、實施、檢查和貫徹上一級的健康教育工作任務。

4.3 建立健康教育質量評價標準:為使健康教育工作能達到科學化管理水平,在建立組織管理體系的同時還要注重建立有科學依據的護理健康教育評價標準體系。美國護理認證委員會已制定護理質量評價標準,如健康教育從患者行為改變、健康狀態、自我照顧技能、生理健康狀態、精神健康及使用專業知識資源等不同層面設定評價標準,它為醫院提供了一個以標準化為基礎的客觀、詳細的質量評定監測工具,也為護理活動提供了明確的工作指導方向,保證為患者提供高效率、高質量的健康教育工作。

4.4 更新護理人員的護理觀念:加大護理健康教育人員的培訓力度。護理健康教育涉及的學科廣泛,是一項集思維、判斷、決策于一體的護理工作,它不同于一般的護理操作,能在短時間內掌握和運用。因此,各醫院在開展健康教育或推行健康教育模式時,必須首先對實施者進行培訓,組織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使她們弄清護理健康教育與衛生宣教的聯系及區別,掌握健康教育的知識和技能,為開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打好基礎。

總之,行之有效的護理健康教育,能使患者從被動接受治療和護理,轉變為主動采取有利健康的行為方式配合治療和護理,提高患者的適應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同時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擴大護士在治療、預防和保健中的職能作用,提高護士在維持健康中的地位。護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開展,對改變患者的不健康行為,消除或降低危險因素,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康復率,降低并發癥,進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黃敬亨.健康教育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4-5

第7篇

論文摘要:本文論述了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概念,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程序與方法;指出了護士在高校護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學習理論的重要性.

1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1.1護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健康是一個相對的、動態的概念,因為隨著時代的變遷,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對健康的認識總是在不斷深化。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其《》中提出了人類健康的“三維觀”,即:“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而是身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的完滿狀態”。1990年,WllO在有關文件中對健康的定義又加以了補充,認為健康應包括四個方面: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道德健康。健康教育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有評價的教育活動,其實質是一種干預措施川圖。護理健康教育是護理學和健康教育學相交叉的一門綜合應用學科,它的發展來自兩方面的激勵和支持:一是社會的需要,二是專業自身的發展。正是這兩方面的原因,使得護理健康教育成為了護理學專業最受矚目的學科之一。

護理健康教育也是一個十分寬泛的概念,按教育場所可分為:醫院護理健康教育,社區護理健康教育,家庭護理健康教育。按目標人群可分為:兒童護理健康教育,青少年護理健康教育,婦女護理健康教育,老年護理健康教育等;此外還有按教育目的或內容進行分類的方法。

1.2高校護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統中的一個分支。它是以校區醫療部門的護士為行為主體,以高校教職工及學生為服務對象所開展的具有護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動。

2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護理健康教育的人群特征與人群健康密切相關。高校教職工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面臨激烈的競爭,時常處于緊張無序的腦力勞動狀態,沒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教職工身心健康問題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最近,廣東省教育工會對我省高校教師健康狀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并形成了書面報告。報告顯示,有大約1/10的人處于基本健康狀態,約1乃的人處于各種疾病狀態,而剩下約7/l0的人則處于亞健康狀態,這些數據意味著高校教師具有發生某些疾病的危險因素和條件,一旦因為某些不良外因刺激,如:短期過度勞累,長期超負荷工作,精神緊張或心理創傷,營養不合理或生活不安即可導致某種嚴重疾病發生。如果這樣,不但妨礙了個人奮斗目標的實現,而且妨礙了整個學科建設和學科發展。

護理健康教育是運用教與學的理論,增進人們的健康意識,從而使人們自愿采取健康的生活行為,有效利用現有的衛生保障資源,最后達到改善人們的健康狀況,提高生活質量,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因此對高校教職工進行護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

3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根據高校教職工健康狀況的特點,如心血管疾病從40歲開始明顯增加,消化系統疾病從30歲開始就已經有明顯增加,以及在高校中3040歲是亞健康的高發年齡等等,進行相應的護理健康教育。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3.1心理指導:處于疾病狀態和亞健康狀態的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健康問題,護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幫助他們克服這些問題。使他們生活中保持輕松愉快的情緒,減輕心理壓力,因為長期的精神緊張,極易導致神經—內分泌調節功能失常。

3.2飲食指導:合理適當的飲食將有助于疾病的好轉、康復。如高血壓患者宜多吃富含鈣、鉀、纖維的食物,盡量多吃一些新鮮蔬菜、水果,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高鹽飲食,少飲酒。

3.3作息指導:不宜長時間超負荷工作或短期過度勞累,保持每日有6小時以上的睡眠習慣,注意調整工作、鍛煉、休息與睡眠的關系。

3.4用藥指導:應經常告戒病人謹遵醫囑,按時服藥,同時應策略地講清有些藥物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嚴重時及時與醫生和護士聯系。

3.5行為指導:護士應指導患者掌握一定的自我護理或促進健康的行為方法,這也是護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

4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程序與方法

4.1程序(步驟)。應用護理程序開展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工作有別于以往的衛生知識宣教,從而使健康教育不僅作為一種宣傳手段,而且成為一種護理和治療手段。要實現這一目的,應正確應用護理程序。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程序與應用護理程序開展臨床護理一樣,包括以下五個基本步驟[z]:

評估:系統地收集受教育者學習需求的資料和信息,進行一個總體評估。

診斷:對病人及其家屬所需健康知識和幫助的判斷。

計劃:對將要開展的健康教育活動作出具體的安排。

實施:將計劃中的各項措施落實到實處。

評價:對教育效果作出判斷,必要時進行重新評估。

4.2方法(手段)。護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多種多樣,譬如有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讀書指導法、咨詢法、墻報法等等。其中護士在為教職工做護理操作時進行交流是開展健康教育的最好時機,其教育效果要遠遠高于專門時間進行說教。因為對方并不需要也不可能系統地學習護理知識,他們的學習往往來自于自身不適的需要。在與他們的接觸特別是進行護理操作時,進行必要的講解會使他們感到放心且得到安慰。因此,與教職工任何接觸的時間都是進行健康教育的好機會。當然,這并不排除其它方法的可行性。

5高校護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論的重要性

高校護理健康教育工作還剛剛起步,尚需各方各面的支持與通力合作。而護士堅實的理論基礎是做好護理健康教育的保證。一個護士不但要成為稱職的操作者,而且要成為稱職的教育者,要能夠像打針、輸液那樣嫻熟地開展病人健康教育工作,使病人在就醫過程中不但獲得身體健康,還要獲得知識上的增加。護士要成為一個稱職的教育者,其自身的受教育程度是不可缺少的,因為要給別人一桶水,自己就必須要有兩桶水或更多的水,不然就難以勝任或遭遇尷尬。所以,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護士就必須重視理論學習,就必須不斷地刻苦努力學習。

參考文獻

第8篇

[中圖分類號] R4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4-180-01

開展醫院健康教育是醫學模式轉變和現代醫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新的護理模式要求以病人為中心,針對病人的需求進行心理護理和健康指導,將患者健康教育有機地融入護理實踐。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這項內容往往不到位,即使進行,也只限于向病人介紹一些住院知識與一般疾病常識,或者照本宣讀一些注意事項,根本不管病人能否掌握與滿足。筆者就此進行分析,以尋得對策,提高護理健康教育質量。

1 影響健康教育質量的因素

1.1 護理方面的因素

1.1.1 護理觀念滯后 對健康教育知識的認識不足,轉變觀念較慢,缺乏主動服務意識。相當多的人員只注重執行各項治療與分級護理要求,觀念未能更新,接受新知識能力偏低,不能正確認識護士角色的多元化,教育角色認知偏差,給開展教育活帶來了困難。

1.1.2 護理人員對健康教育內涵不清楚 護理健康教育是指在護理工作中對護理對象進行健康教育、健康指導的工作。臨床實踐中,大多數護士把它和衛生宣教、出入院指導等工作等同起來,沒有針對病人和健康人群開展具有護理特色的健康教育。

1.1.3 缺乏實施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和技能 護理健康教育是一門涉及多學科的應用學科,它不僅包含醫學、護理學知識,還包括教育學、行為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知識。這些學科在健康教育活動中相互滲透,相互補充。但是,我國的健康教育起步較晚,沒有形成科學有效的教育系統。護理人員在實施過程中也就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同時,目前狀況下,護理隊伍學歷相對偏低,接受新知識的機會相對較少,不能及時掌握一些先進且和護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心理、倫理、社會、公共關系等方面知識的內容,致使其實施健康教育的能力提高較慢,不能滿足廣大群眾的需要。

1.1.4 人員編制不足,缺乏實施健康教育的時間 在經濟體制的沖擊下,許多醫院都對護理編制進行了壓縮。護理人力缺乏,在完成其治療、護理工作量的同時,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實施健康教育。

1.2 環境因素

1.2.1 支持系統不完善 非護理工作的勞動占據了護士一定比例的時間和精力。比如儀器設備維修、取送藥品及化驗、陪伴病人檢查等等。同時,健康教育中的一些輔助器材也需要投資,如宣傳手冊、電視、光盤等物品。有些醫院對這方面的投資不夠,限制了健康教育的實施。

1.2.2 缺少明確的質量控制辦法 護理健康教育的實質是一種干預,其核心是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健康行為和生活習慣,提高健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實施過程中,由于其沒有一種科學的量化的考核標準,在質量控制中缺乏明確的、具體的考評指標,從而影響到健康教育的質量評價。

1.3 患者方面的因素

1.3.1 缺乏對護理人員應有的信任度 由于社會觀念及傳統思想,病人認為護士只能打針、輸液、伺候人,沒有知識性,所以對護士的信任度和依從性遠遠低于醫生。

1.3.2 病人自身素質差別較大 患者文化、職業、環境、素養等各不相同,對疾病的認知態度、對健康教育的渴求程度、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有很大的差異。如護理人員不能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會較嚴重的影響健康教育質量。

2 對策

2.1 加大宣傳力度,強化服務意識 護理人員轉變觀念,變被動為主動是健康教育實施的前提,作為醫院管理者有責任與使命投入一定的財力和精力,鼓勵護理人員參加各種形式的在職教育,還應舉辦各種類型的學習班與學術會,使每個在職護士都能真正的了解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從思想上認識到這是護士的根本任務,真正適應新模式下護士角色的多元化。

2.2 加強健康教育相關知識的培訓,提高健康教育的技能 掌握過硬的理論知識與技能是健康教育實施的保障,護理人員必須掌握健康教育的程序,按程序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健康教育,保證目標實現;掌握與疾病護理相關的知識,包括專科護理知識、心理護理、康復護理、疾病預防、衛生保健、藥理學、營養學、行業科學、倫理學、醫學新進展等知識;掌握護患交流技巧、知識灌輸技巧和適當的教育方式、方法,獲得患者的信任。護理工作者要加強自修、自學,掌握豐富的知識,才能具備健康教育的能力。

2.3 支持系統逐步完善,合理配備護理人員 首先,要把護理人員從非護理工作中解放出來;其次,要合理安排班次。在現有的條件下,盡量保證護理人員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實施健康教育,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病人。另外,醫院還要投資一些方便健康教育實施的器材和用品,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2.4 護理人員要“因人而宜” 掌握護患溝通技巧,掌握病人的心理、社會、家庭狀況,有的放矢,方式恰當、靈活,因人、因時、因地、因病情發展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內容,有目的、有步驟的實施健康教育,使其達到理想目的。

2.5 加強考核標準制定工作 細化健康教育考核指標,制定監督管理辦法,對健康教育效果進行及時評價。

2.6 運用“激勵”理論,調動護理隊伍的積極性 對在健康教育質量考評中表現突出的個人和集體進行表彰,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3對于實施健康教育中好的方法和技巧與以宣傳和推廣,相互交流,激發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調動其工作的創造性和主動性,以利于健康教育的發展。

同時,醫院應消除分工差別,著眼角度不同造成的認識差異,加強醫護工作的協調,并促進后勤工作的社會化,加強保障供給,同時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并不斷完善醫院護理健康教育程序的支持系統。配合臨床工作,全方位服務患者。

3 結論

3.1 高質量的健康教育,具有提高病人依從性、減輕病人心理負擔,增強各種治療效果的作用。隨著疾病譜的變化,健康教育將成為一些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

3.2 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密切護患關系,提高護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取消偏見,有利于社會及患者進一步認識護理工作。

3.3 在法制日益健全、新型護患關系的今天,不能保證質量的健康教育也容易引起糾紛。我們護理人員還應提高法律意識,做到自強、自尊、自愛、自護。

3.4 健康教育作為一項新內容應用于臨床,還需我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總結出自己的特色與經驗。

參考文獻

[1] 包家明,霍杰.護理健康教育問答[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