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優秀范文 品牌形象的內涵

品牌形象的內涵賞析八篇

發布時間:2023-08-29 16:36:11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品牌形象的內涵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品牌形象的內涵

第1篇

關鍵詞:高校 品牌 品牌形象

中圖分類號:G40-0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c)-0210-01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教育正走向國際化,國際名牌高校的影響和沖擊使我國高校品牌化發展成為大勢所趨。“學生擇校上大學,用人單位擇校用學生”無不體現著高校的品牌效應[1]。

1 高校品牌形象的內涵

高校品牌形象是高校呈現給社會大眾的印象的總和,反映了社會對高校的態度。高校品牌體現了一所大學在創建、發展及從事知識生產的過程中逐步積淀下來的、凝聚在一所大學名稱中的、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社會認可程度和消費者的認同程度[2]。高校品牌形象的內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 高校品牌形象是高校歷史和現狀的縮影

高校品牌形象是高校的自然條件、歷史背景和發展歷程的總結,它折射出高校的風采和光輝。高校品牌形象是建立在其歷史背景的基礎之上的,同時它也反映出高校的現實狀況。

1.2 高校品牌形象是高校辦學實力的表現

高校的辦學實力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包括歷史資源、辦學理念、辦學質量、辦學特色、硬件條件、學校文化、校長聲譽、教師資源、學科、學術、人才、育人模式等各個構成要素,高校品牌形象是高校辦學實力的整體展現。

1.3 高校品牌形象是自然形成的過程,也是人為努力的結果

高校品牌形象需要精心打造,有意識地維護。高校品牌形象的塑造需要高校認真研究實際情況,在推動高校發展的過程中總結和實施。

2 高校品牌形象的價值

2.1 高校品牌形象是引領高校發展的一面旗幟,是師生團結奮斗的動力

學校品牌是學校的標志,是學校的形象,在它的感召、吸引、激勵、鞭策下,師生自信自強實現遠大理想[3]。首先,高校品牌發揮引領和導航作用。良好的品牌形象具有較強的導向性,能提高師生的自豪感。其次,高校品牌發揮凝聚力。內部力量的凝聚是品牌發展的根基。再次,高校品牌發揮象征作用,是學校內在精神的外化。

2.2 高校品牌形象也是生產力,能給高校帶來生存和發展的機遇

在高校里,除了科研、學術、教學活動等能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品牌形象也能創造社會和經濟效益。第一,良好的學校品牌形象可以為學校創造發展契機。第二,良好的學校品牌形象可以優化和拓展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盤活學校的辦學資源,為學校贏得更多的發展機遇[4]。第三,它既是無形的精神財富,又可以通過適當的方式,轉換為有形的物質財富。第四,良好的學校品牌形象能夠增加領導、師生和工作人員的自信心、歸屬感和凝聚力。

3 高校品牌形象塑造的途徑

高校品牌形象塑造必須提高認識水平,以高校品牌的內涵和外延相結合,整和高校品牌資產,將其轉化成高校品牌的競爭力。

3.1 形象塑造,認識先行

高校品牌形象塑造需要高校管理者認識到其長期性、系統性和延續性,堅持不懈的進行努力。

高校品牌形象建設是系統的工程,應將遠大目標和實際行動相結合。統一目標是行動的前提,只有思想和認識統一,凝聚共識,樹立形象意識,明確學校品牌建設的重要性,才能上下一心共謀發展建設。高校系統內部與外部的信息,其輸入輸出的一致性是高校品牌形象建立的保證。

高校品牌形象塑造應注意接續性和連貫性,使其長效化和制度化。高校品牌形象塑造不是一種浪潮,而是長期延續的過程,需要要一以貫之,堅持不懈地執行。既要整體設計,尋找解決學校發展問題的方案,又要找準切入點,化解矛盾,解決問題[5]。

3.2 將高校品牌豐富的內涵和廣闊的外延相結合

高校品牌內涵與外延是有機統一的整體,缺一不可。

(1)品牌的內涵建設是品牌形象的核心。一方面應該強化辦學特色。辦學特色不是以一兩個特色專業、學科為支撐,而是擁有多個精品專業,多個特色專業,多個獲獎學科,獨木不成林,只有各個專業協調發展,才能撐起高校的人才之林。另一方面要發揮制度優勢。完善內部約束與激勵機制。人性化、民主化進程與制度和文化建設協調發展。處理好民主與約束機制的關系,物質與精神激勵的關系,制度與文化建設的關系,使品牌形象建設制度化、人性化。

(2)外延建設是學校品牌形象提高的必要保證。在品牌的外延建設中,高校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高校不是獨立的系統,是社會大環境、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高校系統的建設有賴于良好的外部環境,高校也為外部環境輸送人才、輸出技術,與外部環境相互依存。外延建設通過靜態和動態的兩種方式來傳播。靜態而長效的方式是用校園內物質載體,將知識、理念、文化、實力等表達出來。動態的方式傳播高校品牌形象,如組織活動、召開會議、學術交流等方式側面傳播學校的品牌內涵。外部通過新聞報道、廣告傳播、賽事、活動宣傳、網絡傳播、招生、招聘等方式積極地與外部交流,在每一個與外界接觸的環節,注重自身品牌形象,加強高校知名度、美譽度的打造。

(3)高校品牌形象塑造需要整合高校視覺形象。不可否認,優美的視覺形象是好印象形成的開始,高校也不例外。高校的視覺形象包括高校的標志系統、環境系統等。清新、矚目、富有特色、時代感強的標志可以為高校的品牌形象加分,顯著地與其他高校區別開,確保本學校的獨立性和不可替代性。要以特有的視覺符號系統吸引公眾注意力,提高學校員工對學校的認同感,體現時代氣息,傳達辦學理念和學校文化,以視覺手段提升高校品牌形象。

4 結語

高校品牌形象的塑造是高等教育品牌化發展的必然選擇。高校品牌形象的建立是長期而艱巨的過程,需要高校上下一心凝聚共識,豐富它的內涵,加強辦學特色和制度化進程,擴大它的外延,加強與社會的互惠合作,并且重視和提升高校的視覺形象。

參考文獻

[1] 盧健民,夏泉.試論高校品牌的營造[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10):21-23.

[2] 王國平.品牌戰略:中國高等教育的必然選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3):37-40.

[3] 王志堅.學校文化·學校品牌·學校發展[J].人民教育,2007(7):18-19.

[4] 鄧勇.CIS與職業院校的品牌戰略[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5):70-72.

第2篇

品牌形象指的是企業品牌在市場上、在社會中、在大眾心中所表現出的顯著特點,它體現大眾特別是購買者對該品牌的評價與認知。品牌形象是企業表現出來的特征,反映了這個企業的實力及特征。

關鍵字:

品牌形象;名稱;標識;包裝;產品形象;品牌文化形象

一、品牌名稱

品牌名稱是企業形象最直接的體現,一個優秀的品牌名稱可以迅速準確的向購買者傳達出這個企業的特性和文化內涵。比如我們熟知的品牌“寶馬”,“寶馬”象征著“速度”和“高貴”,“速度”帶給消費者的是有形的利益,“高貴”則是帶給購買者無形的利益,滿足了消費者的心理需求,這樣而來,有形利益與無形利益相結合,自然而然為“寶馬”品牌形象的推廣奠定了相當有利的基礎,可見一個能夠傳達企業文化內涵的極具特征的品牌名稱對品牌形象的推廣是相當重要的。

二、品牌標識

品牌標識就是經b過精心設計的圖形和符號的組合,能夠迅速傳達出品牌的文化內涵,是企業對外的一個符號。如圖1所示為著名搜索引擎品牌“百度”的標識,這個標識的看似一只“熊掌”,“熊掌”圖標的想法來源于“獵人尋找熊掌狩獵”的靈感,與百度CEO李彥宏的“分析搜索引擎”非常相似,從而構成了百度的搜索概念。同時,在標識顏色的選擇上,紅色代表百度公司永遠保持著創業的激情,藍色體現了百度品牌理性智慧的形象,白色則代表了充分信任??梢?,一個優秀的品牌標識既要清晰迅速的向消費者傳遞出企業的理念,也要能夠在第一時間俘獲消費者的眼球,為品牌形象的推廣奠定基礎.

三、品牌包裝

品牌包裝是企業品牌文化的延伸,品牌包裝的不同的設計,會給消費者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傳達企業的文化內涵。通過品牌的包裝,消費者就可以獲得關于品牌以及產品的各種信息,一個優秀的品牌包裝可以吸引消費者的眼球,達到品牌形象推廣的目的。如圖2所示,是日本著名品牌無印良品的護膚品包裝,無印良品的產品多用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質包裝,讓顧客可以更加直觀的了解產品的信息,這種簡潔明快的包裝比冗雜繁多的包裝更能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一個好的品牌包裝能夠讓該品牌給消費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品牌包裝就是品牌的視覺形象,但是就我國目前而言,品牌包裝的發展與日本等其他國家相比仍略遜一籌。隨著社會的發展,產品的功能和質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于消費者的需求,同樣性能的兩件商品,消費者更傾向于品牌包裝更好的那一件商品。品牌包裝是把企業信息傳達給消費者最直接的途徑,因此,品牌包裝也是品牌形象構成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四、產品形象

產品形象是企業品牌形象的基礎,它圍繞著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更大限度地適合消費者與社會的需求而獲得普遍的認同感,產品形象在消費者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首先是通過對其產品功能的認知來體現的。一個品牌之所以能夠做好,就是因為它的功能能夠滿足消費者的物質和精神的需求。產品形象的樹立并不是簡單的知名度的樹立,很多企業認為只要花大價錢做廣告宣傳、請明星代言就可以擁有良好的產品形象。其實則不然,產品形象的樹立不僅僅靠知名度,對于品牌形象而言,質量保證是產品形象的一個重要方面。比如轎車品牌勞斯萊斯,勞斯萊斯轎車奢華高貴的品牌形象,首先來自于其安全、舒適、質量統一的轎車,質量的保證能夠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良好的產品形象,這些特點能夠得到消費者很高的評價,從而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

五、品牌文化形象

品牌文化形象就是指消費者對品牌所體現的品牌文化和企業整體文化的認知和評價。企業文化是一個品牌背后的企業價值觀、道德規范以及經營理念的集中體現。品牌文化是企業中最核心的基因,它通過對企業精神的塑造,帶給消費者情感體驗,觸動消費者的內心,從而激發消費者對品牌形象的認同。優秀的品牌文化可以賦予品牌強大的生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品牌的競爭力和號召力,是一個民族文化精神的高度提煉。著名品牌“竹葉青”就聘請了國際著名設計師陳幼堅對品牌進行包裝。選取“竹”的形象,“竹”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君子?!爸瘛弊帜芡渡涑稣?、謙虛、高雅的君子形象,能代表竹葉青茶葉的企業文化及品牌個性?!爸袢~青”品牌文化主要表現為淡泊處世的人生態度,平和睿智的生活態度以及高雅清凈的產品形象,同時將品牌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采用中國傳統文化對它的品牌文化進行包裝,更容易贏得消費者的青睞。由此可見,優秀的品牌文化能夠為企業知名度的形成創造條件,是品牌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

六、品牌信譽

墨子曾經說過,“言不信者,行不果”。可見信譽對于一個企業的發展相當重要,品牌信譽是指消費者對一個品牌信任度的評價。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能夠使企業在的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樹立了良好信譽的品牌,就能夠在消費者及社會大眾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反之,一旦企業的品牌信譽受損,就會對企業的發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偠灾诋斀窦ち业氖袌龈偁幹校放菩蜗笥兄葹橹匾淖饔谩Kc企業的文化、信譽、形象等要素緊密相聯,企業只有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才能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余明陽,朱紀達,肖俊裕.品牌傳播學.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陳祝平.品牌管理.中國發展出版社.

第3篇

關鍵詞:襄陽;城市品牌;標識設計

中圖分類號:F2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5)09-0188-01

一、襄陽城市品牌形象建設

1.襄陽城市品牌形象的發展現狀。在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全球城市文化加速碰撞,差異是多元文化的基本用語,國內城市紛紛提出自身發展戰略,可這些規劃戰略往往缺乏特征,脫離了城市的內涵特質,造成諸多城市定位趨同和缺乏特色。

當下是城市品牌建設和發展的黃金時期,與國內許多城市存在同樣的問題,襄陽市的城市管理者未能深刻意識到城市標識在品牌形象建設中的功能和作用。換句話說,正是由于城市管理者對這個嶄新領域暫時欠缺全面的了解和認識,襄陽還未能完善品牌形象視覺識別系統的建設,需要在以后的發展規劃中,加強對城市品牌形象的詮釋和塑造,才能有助于城市之間綜合競爭力的有效增強,才能在城市發展機遇與挑戰同時存在的激烈角逐環境中脫穎而出。

2.在城市品牌形象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襄陽市雖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仍存在著缺失城市標識的問題,尤其是符合城市品牌行銷理念以及傳播特點的視覺應用。例如用舊有的行政標識代替城標,把政府機關的形象作為城標,而政府形象針對城市的管理者,畢竟管理者不能代表城市本身整體形象,而且存在應用范圍局限、職能過于單一、設計風格傳統保守等問題,若要從視覺感官精準地描述城市品牌形象是很困難的。

襄陽市在各種宣傳媒體沒有以任何圖形符號代表城市形象出現過,僅是以文字或者區域場景的出現,很難準確反映城市文化特征和理念內涵,在視覺識別方面也缺乏特征和統一。

二、襄陽標識設計的作用

首先,從城市營銷的角度,現代城標的產生動因是建立城市品牌和進行城市營銷的需求,它不僅是代表襄陽的綜合性標識符號,更是襄陽城市營銷的信息載體和傳播媒介。它代表了襄陽的形象,體現了這座古城的品牌內涵,用視覺化得感官形式將城市營銷理念反應到公眾,其傳播效果會影響城市營銷的現實作用,展現出襄陽城市精神,城市標識在襄陽城市營銷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次,城市標識是對城市以品牌化的方式運營,所以必須被城市中的公眾認同,才有可能被記載成為城市發展歷史的一部分。它必須具有感染力,以圖形、文字、色彩為組件進行創作,其獨特的魅力刺激受眾感官,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有利于公眾對襄陽城市形象在情感層面的認可。

最后,城市標識讓城市本身走上前臺建立自己的形象識別,不僅包含政經、文化、環境等理念,而是通過襄陽品牌形象的塑造讓城標成為城市的旗幟,達到城市全方位多維度發展的多重目的,良好的城標識別體系能夠有效地改善襄陽的城市形象。

三、城市品牌形象的基本定位

城市品牌形象建設關鍵的是核心定位,目前國內形象定位未能彰顯城市優勢,襄陽市通過各種媒體對城市形象進行宣傳,但在城市品牌的定位方面仍在存在單薄、不夠清晰等問題。襄陽的更名,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在認證城市品牌形象的著力點。襄陽這個地名已經深入人心,早已融入到了公眾的記憶,這個背負沉重歷史記憶,蘊含豐富歷史內涵的名稱,與眾多歷史人物、事件、遺跡想關,是襄陽歷史淵源深厚的證明,象征著襄陽成為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而悠久的現代化名城的城市品牌新形象。

經過調研,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并沒有符合其核心定位的城市形象標識、城市標準色、吉祥物等城市視覺識別符號,城市的管理者即市政府應對此加強重視,為廣泛傳播襄陽城市品牌形象,為充分發揚和展示襄陽的城市魅力和發展潛力應做出更深入的努力。襄陽除了是做歷史悠久的古城,還是諸葛亮的故鄉,他的故居古隆中也是襄陽代表性的旅游景點。諸葛亮的兩袖清風、剛正不阿和知人善任是民本主義的集中體現。但襄陽標識若僅用諸葛文化未免視角過小,應該站在襄陽發展策略全局考量,讓標識既能傳承歷史又啟新開拓,內斂而富有張力,符合襄陽城市發展定位和氣質特征,整體感覺應簡潔明朗、易于傳播,便于傳統文化的現代演繹,體現襄陽文化內涵。

第4篇

關鍵詞:延邊黃牛;區域品牌資產;區域品牌形象;品牌態度;購買意圖

中圖分類號:F713.56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延邊黃牛區域品牌資產構成因素研究

收錄日期:2016年8月16日

一、引言

“長-吉-圖”國家發展戰略中明確指出,長吉圖應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作為開發帶動的前沿地帶的延邊地區也要因地制宜發展綠色大米、食用菌、人參、黃牛等特色農產品及其加工業。長久以來,延邊黃牛作為健康高檔的肉牛品種,一直受到延邊地區及鐘愛牛肉的消費者的廣泛青睞,自延邊黃牛產業戰略以及“長-吉-圖”戰略的實施與推進,延邊州從黃?;亟ㄔO和牛肉深加工入手,著力打造延邊黃牛產業化模式,并在申請獲批地理標志品牌后,為了滿足消費者對于農產品從吃飽到吃好再到綠色健康甚至個性化飲食的需求轉變,延邊黃牛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逐漸向品牌化、規模化、集群化發展。但是,從全國范圍來看,延邊黃牛區域品牌認知度還是較低。其主要原因是延邊黃牛區域品牌建設尚處于初級階段,未能很好地利用區域品牌優勢和延邊獨特的地緣文化,沒有構成強有力的區域品牌競爭優勢。在這種背景下,若想提升延邊黃牛區域品牌競爭力,就要增強延邊黃牛區域品牌資產。

鑒于此,本文在了解區域品牌及區域品牌資產內涵的基礎上,分析區域品牌形象、品牌態度、購買意圖等構成延邊黃牛區域品牌資產的主要因素,并構建延邊黃牛區域品牌資產理論模型。希望研究結果可以為相關企業、地方政府等部門提供延邊黃牛區域品牌建設的理論依據,進而提升延邊黃牛區域品牌競爭力。

二、區域品牌及區域品牌資產的內涵

區域品牌是與某一特定地區的產業及特色分不開的,是區域內產業、企業、產品及其品牌行為的綜合表現。Keller(1998)這樣表述區域品牌的概念:如同產品或者是人一般,某一特定的城市、地區或國家也可以被稱為品牌,也可以為其塑造品牌形象。Kotler(1999),Kellingbeck(2002)等學者也認為某一地區可以像產品那樣品牌化,當目標消費者心智中產生有關該地區的某種品牌聯想時,區域品牌就會被創建,從而給消費者提供在該地區“消費”的機會。Allen(2007)則認為,區域品牌不僅是就區域本身意義的區域,它將一個特定的地理范圍、政治框架內的,所有的產品/服務的品牌都可作為區域品牌。韋光和左婷(2006)、劉必章(2008)等從要素整合的角度提出區域品牌是基于區域的人文特色或自然因素之上形成的,它具有市場占有率、市場能力和影響力、能夠形成規模化,并最終以區域的名稱為人所知道的一個綜合性品牌。

Kotler and Gertner(2002)指出一個國家能夠品牌化,并存在國家品牌資產。這表明一個國家、地區、城市都可以構建其品牌資產。構建強有力的區域品牌資產意義重大,是實現該區域品牌附加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徑。Hwuang(2009)認為區域品牌資產是某一特定地區的認知度、形象及由該地區自然環境、特色產品、歷史特征、文化魅力形成的品牌差異等要素的整合。趙衛宏(2011)認為區域品牌資產是一個區域以產業集群為依托的企業信譽、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以及自然資源、基礎設施、歷史文化等多方面信息與特色在市場中形成的品牌知識與聯想。有些學者又整理出了農產品區域品牌資產的內涵:如沈鵬熠(2011)將農產品區域品牌資產理解為,消費者因某一特定農產品區域品牌相關知識而引起的對該區域農產品經營主體各種營銷活動的認知、情感、態度和意動反應。

三、延邊黃牛區域品牌資產構成要素

構成區域品牌資產的要素有很多方面,比如區域品牌認知、品牌形象、品牌信任、品牌態度、品牌忠誠,等等。考慮到地區和產品的特征,本文只選取區域品牌形象、品牌態度以及購買意圖作為構成延邊黃牛區域品牌資產的要素,并對此進行闡述。

(一)區域品牌形象

1、區域品牌形象的內涵。Lynch(2001)認為區域品牌本身就是一個被高度抽象后提煉出來的概念,可以說囊括了區域內的所有事物以及人。Heieh(2002)認為品牌形象不僅僅是來自消費者一連串的聯想,還是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形成的記憶,即消費者在該區域內消費行為后產生的記憶和聯想。夏曾玉和謝?。?003)把視線放在集中在某一地域內、某行業或產品或者服務,而這樣的產品或服務享有的美譽度、較高的知名度等就是該區域的品牌形象。曾建明(2010)認為區域品牌形象是一個非具體的、被高度抽象的系統性概念,它并非單個的構成,囊括了區域的自然情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發展水平以及歷史的傳統等要素共同運行時在消費者心目中的映射和反應表現。寧冉(2014)在其研究中提到以區域的自然環境、政治、經濟水平、歷史文化、民風民俗等各個要素整合構成的區域形象而不是由單一的要素構成的區域品牌形象,往往以被人們接觸、熟知、好感、信任的程度來表達。綜合已有研究,本文認為延邊黃牛區域品牌形象是指延邊黃牛產品、產地、企業、政府等所有組成要素形象的總和。

2、區域品牌形象的測量。Park(1986)將品牌作為戰略性規劃來進行研究時,提出作為企業戰略性資源的品牌,不僅僅從需要進行科學管理,更從品牌的功能概念、形象概念和體驗性概念予以解析。Biel(1993)開發了品牌三維度測量模型立足內容之上,將品牌形象予以切割,指出品牌形象由產品/服務提供者形象即生產者形象、使用者形象即消費者形象、產品/服務本身形象三板塊構成,從企業、消費者和產品本身出發將品牌形象進行具體化,將切割的三個構面的多個角度二次加工后全面把握品牌形象。Lee and Park(2008)用產品、地域、企業和政府等四個維度測量了區域品牌形象。梁海紅(2013)在其針對農產品區域品牌形象的研究中,考慮到了農產品的特殊性,于是植根于區域的產業形象和產品形象兩個重要維度,研究和解讀區域品牌視角。

(二)品牌態度

1、品牌態度的內涵。學者們對態度的研究廣泛而深刻,視角也較為多樣,大體來講有兩種觀點:一種是把態度當作個人針對特定對象表現出來的喜歡或不喜歡等情感的單元論觀點;另一種是將態度看作由認知、情感及行為要素構成的復雜概念的三元論觀點。Aaker(1991)認為品牌態度是個體對某一特定品牌的整體評價。Sengupta and Fitzsimons(2004)強調品牌態度是消費者會在接受購買信息時受到品牌屬性刺激,此時其會根據內在已有的知識或者是經驗予以對比,并進一步產生對于品牌的評估。總之,品牌態度是消費者對特定品牌的全面評價,是消費者對品牌的友好或非友好反應的習得傾向,當然這一習得過程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品牌屬性和其所帶來的利益受到消費者的認可程度。可以說,品牌態度來源于品牌也是品牌行為的基礎。綜上所述,本文認為延邊黃牛區域品牌態度是消費者基于延邊黃牛這一區域品牌認知而產生的情感牽動和系統的評價。

2、品牌態度的測量。Osgood(1957)等學者用語義差異量表來測量態度。后來,諸多學者在此基礎上開發了“好的/壞的”、“喜歡的/不喜歡的”、“令人不舒服的/令人愉快的”、“正面的/負面的”、“感興趣的/不感興趣的”等各種測量品牌態度的量表。在態度測量方面,Fishbein(1975)多屬性態度模型的影響力也非常大。Fishbein多屬性態度模型主要通過對產品屬性的信念和這些屬性的評價來測量態度的。就是消費者首先對品牌的各種屬性形成信念,然后評價對這些屬性的信念的重要程度。Percy and Rossiter(1992)用認知和情感兩個維度測量品牌態度,Putrevu and Lord(1994)通過品牌具有的屬性、滿意來測量品牌態度。Hwong(2011)則強調品牌態度的測量由品牌信任和滿意而構成。另外,Chaudhuri(1999)通過“令人心情愉悅”、“稱心”,Low et al.(2000)通過好感、偏好、品牌價值來測量品牌態度。

(三)購買意圖

1、購買意圖的內涵。購買意圖意味著預計的消費者未來計劃或行動,信念和態度付諸行動的可能性。購買意圖也可以理解為消費者對購買的意志。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可以看作為購買態度和購買行動的媒介。根據Fishbein and Ajzen(1975)的觀點,購買意圖是消費者一定程度上必然存在的、特定的未來行動的意志。主張執行或非執行行動的意圖堪稱為行動的決定因素,為預測個人行為或行動的意圖是最單純并有效的方法。意圖不僅表示個人行為的主觀概率,還可以理解為消費者購買行為的概率,Dodds(1991)等人也如是將購買意圖視為購買的可能性。在Mullet(2006)觀點中,消費者態度在外在因素的催化作用之下衍生購買意圖,但并不僅表示購買行為的概率,更可以表現為消費者主觀傾向,可視為觀測消費者行為的指標。諸多先行研究的結果都表明購買意愿能夠預測消費者的未來行為,又有很多研究將購買意圖視為品牌忠誠度的重要維度。綜上研究,本文認為延邊黃牛區域品牌的購買意圖是消費者對延邊黃牛進行購買行為的傾向和意志。

2、購買意圖的測量。購買意圖作為消費者針對某一商品的購買行為的主觀可能性,或者是將來行為的一種強度表示,很難給出形象、確切的描述。Eagly and Chaiken(l993)主張意愿比之態度更為凸顯出有意識的個體動機以及其即將采取某項行動并為之付諸努力的思想反饋的心理概念。換言之,購買意圖則是指消費者受到某一特定商品或品牌刺激時產生的一系列可能的反應,包括購買計劃或意愿、優先購買意愿、推薦意愿、溢價購買意愿等(Engel,1990;Dodds and Grewal,1991;Taylor and Todd,1995;Grewal et al.,1998)。

總而言之,根據先行研究可以得知消費者如果對特定品牌的形象有良好的印象,將會對這一品牌形成正面的態度,進而對該品牌產生購買意圖,甚至自發性地向周圍人推薦此品牌。于是,可以整理出“區域品牌形象(包括企業、地區、產品、政府等四維度)品牌態度購買意圖”的延邊黃牛區域品牌資產理論模型。希望研究結果可以為生產或經營延邊黃牛的企業以及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提供延邊黃牛區域品牌建設理論依據,進而提升延邊黃牛區域品牌競爭力。鑒于本文的區域品牌資產模型只停留在理論層面,在后續的研究中將要通過實證分析來驗證各變量之間的關系,為延邊黃牛區域品牌資產模型提供科學依據。

主要參考文獻:

[1]Kevin?L?Keller.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4e)[M].Pearson Prentice Hall,2013.19.

[2]夏曾玉,謝健.區域品牌建設探討――溫州案例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03.10.

[3]曾建明.基于系統的角度:“區域品牌形象”應作為評價區域競爭力的一個新要素[J].系統科學學報,2010.2.

[4]寧冉.提升延邊地區區域品牌形象的對策研究[D].延邊大學,2014.

第5篇

前言

作為體現品牌價值的重要載體,品牌視覺能否發揮其應有的功效將決定品牌信息的傳達效果。從品牌視覺設計的本質看,其更側重于將溝通作為目標,使消費者能夠與品牌之間形成良好的溝通。若企業進行品牌建設中過于盲目,未做好視覺傳達設計,不僅會導致品牌建設失敗,且耗費企業過多人力與物力資源。因此,正確認識視覺傳達功能性,對提升品牌建設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視覺傳達設計的相關概述

關于視覺傳達設計,其實質為依托于廣告形式而產生的一種視覺效果。若以視覺傳達設計的屬性為依據,可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如從設計內容角度看,視覺傳達設計主要包括文化廣告、商業廣告、社會廣告以及政府廣告等;而從設計表現形式角度,又可細化為文字廣告、圖片廣告、表演廣告等;從傳播媒介上看,主要體現在電子類、印刷類以及造型類等視覺傳達設計方面。事實上,視覺傳達設計本身具有一定的經濟促進、教育引導以及文化傳播等功能,充分發揮這些功能作用,將會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視覺傳達功能性在品牌建設中的具體體現

1.品牌識別中的視覺傳達功能

視覺傳達的功能首先體現在品牌識別方面,不僅包括品牌的外部特征,且內部特征也可向消費者傳達。其中在品牌外部特征識別方面,主要包括品牌的的標志、形象、名稱以及包裝等視覺特征。以產品包裝為例,若可保證包裝形象能夠符合消費者審美要求,便可為消費者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如Phiends在包裝設計方面,其能夠通過幾個人物形象將產品的形象描繪出來,能夠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并主動探索產品的價值。而在產品內部特征方面,大多企業在品牌打造中多將產品的內涵如情感、信仰與文化融入其中,其作用在于使消費者通過對品牌的觀察產生一定的心理感受。但一般這種內部特征很難為消費者發現,此時便需考慮到在視覺傳達中通過公關、廣告等形式進行品牌的宣傳,使產品更易被消費者接受。綜合來看,視覺傳達在功能上能夠的引導消費者主動認識品牌,一旦企業品牌系統得以形成便可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益。

2.品牌建設中的視覺傳達功能

品牌建設在內容上主要體現在定位、規劃、形象塑造以及品牌擴張等方面。以往在這些內容建設中,對視覺傳達設計往往通過Logo等形式,其體現的“形象形式主義”極為明顯,而且大多企業在品牌建設方面完全得以照搬照抄形式為主,導致品牌建設中視覺傳達設計形同虛設,無法真正創造更多的價值。從品牌建設內容看,將視覺傳達功能引入其中,首先體現在品牌規劃方面,規劃中可根據企業以往品牌建設問題提出相關的策略,在此基礎上便進行全面建設,該階段中視覺傳達設計便會發揮其應有的功能,不僅可使產品外部特征符合品牌建設需要,還能夠將品牌價值觀的融入到品牌內涵中。最后,在品牌影響力逐漸擴大過程中,要求充分發揮視覺傳達功能,使消費者認可企業的品牌,達到品牌價值提升的目標。

3.品牌形象塑造中的視覺傳達功能

品牌形象塑造中,其基本要素體現在圖像方面,如品牌標志圖像以及其他輔助圖形等,當消費者在回憶該品牌中便能夠直接在頭腦中形成相關的視覺圖形。例如,關于蘋果電腦,在品牌形象塑造中直接以一個不完善的蘋果圖形呈現出來,只要提及蘋果產品,蘋果形象自然在大腦中出現。由此看來,品牌形象塑造中,視覺圖形所體現的功能是大多文字內容難以取代的。企業在品牌形象塑造中,應注意充分利用視覺傳達功能,使品牌形象更具形象化特征。

視覺傳達設計的具體路徑

視覺傳達的功能能夠保證品牌建設水平不斷提高,為使這種功能能夠在品牌建設中得以發揮,還需采取相應的設計管理措施。首先,在品牌形象標志設計方面,需滿足定位準確、形象塑造以及符合時代等要求。其中的定位準確主要指視覺傳達設計中應判斷形象標志是否符合消費群體需求;而形象塑造則表現在視覺要素是否合理方面,要求相應的標志符號能夠為消費者帶來深刻印象,這樣才可使品牌的聲譽得以擴展;而時代性要求方面,視覺傳達設計中應注重所選取的標志符號體現出一定的時代性特征,避免完全局限在原有陳舊的形式上,確保為消費者帶來朝氣蓬勃之感。其次,在產品包裝設計方面,要求設計人員結合產品特征與消費者審美的心理,使消費者在欣賞產品中能夠享受包裝上的美感,如當前市場中月餅品牌的打造,其以“花雨夜”為主,能夠刺激消費者購買欲望。最后,在宣傳廣告設計方面,主要考慮做好廣告設計與企業品牌形象的融合,利用更多媒介載體得使品牌形象以廣告的形式進行宣傳,如可口可樂產品,其直接通過包裝設計比賽,提升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

結論

第6篇

社會在不斷發展,都市中的人們在緊張的生活中渴望身心的放松,人們開始注重解壓、休閑,從中獲得身心的愉悅。在豐富的文化生活體驗中,人們向往從城市的鋼筋混凝土的建筑中走向自然,體會自然給人們帶來的身心的凈化。這樣便促使了旅游業的不斷發展與積累。旅游業已經由單個的景區、單個的城市之間競爭,逐步開始向地域化旅游地綜合競爭發展。地域的劃分主要是指以各省域為基本單位的區域,從而打造整體的省域文化旅游品牌已經成為旅游業發展的現實要求。我們國家的每個省市在歷史的變遷中受到地域文化的不同影響,進而形成了自己獨到的地域符號和歷史印記。從而也產生了各地域的飲食習慣、建筑風格、生活習俗等不同的鄉土文化。為了樹立遼寧旅游的文化形象,打造遼寧旅游文化品牌,展現遼寧博大的地域文化風采,遼寧省人民政府經過近半年來的征集、修改,于2014年正式向社會了“樂游遼寧,不虛此行”的旅游宣傳口號。遼寧旅游形象標識的主題內涵其整體創意靈感運用了遼寧省的簡稱“遼”字與遼寧省區域版圖的異形同構設計表現手法,整體的設計風格則采用了流行的簡潔抽象線條將遼寧的自然風光、人文風情以及沿海大省的寓意進行了三位一體的表達,凸顯了遼寧人民積極進取的時代精神與風貌。標識從整體形象、色彩上來看都體現了自然淳樸的文化內涵與熾熱濃烈的精神內涵。

二、遼寧旅游文化品牌形象的拓展

(一)遼寧旅游文化形象的設計創新

目前,以地域性文化為創作元素的形象構建起來的城市品牌形象系統,打造整體的統一的旅游文化品牌,將我省的旅游品牌傳達出去,進而提高我省的旅游文化品牌的整體認知度。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提煉出地域性的文化符號,是我省旅游文化品牌的核心因素所在,該地域內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元素都有著文化符號的體現。打造遼寧獨有的地域文化是樹立我省旅游文化品牌形象根基所在。遼寧地域的古生物文化、清朝歷史文化、東方魯爾文化和滿族的民風民俗等,這些層面的文化都是我們應該挖掘的。

(二)遼寧旅游文化商品吉祥物的設計開發

遼寧省目前以“樂游遼寧,不虛此行”為形象宣傳口號,設計策劃代表遼寧文化品牌形象的吉祥物尤為關鍵,通過分析與目標確定,在發掘遼寧地區特有的文化符號基礎上,利用媒體等推廣工具,提煉出能夠代表遼寧的文化精神、形象內涵、符號載體(如遼寧地區特有的珍稀物種或是以遼寧特有的地域文化為載體的形象提煉等),并將其賦予文化商品的屬性進行有效的開發。

(三)遼寧旅游文化符號的品牌化及系列化商品設計研發

“樂游遼寧”的旅游文化品牌形象應當成為我省旅游品牌戰略的不可分割的部分,針對遼寧的歷史文化進行資源整合和再次發掘并大力宣傳“樂游遼寧,不虛此行”的旅游品牌。依托遼寧地區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以及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這些資源既包含地質、地貌、宗教、寺廟、建筑、飲食習慣、節日慶典等有形的文化資源,也包括人文風情等無形的文化資源。此外,遼寧作為我國歷史文化極其豐富的文化資源地域,更應注重系統的、完整的文化品牌形象開發,如史前文化遺跡、青銅器文化、古都文化、墓葬文化、民俗文化等。旅游形象的樹立和品牌效應的形成,對于遼寧旅游消費的增長將會有著直接的影響。遼寧地區旅游紀念品的設計開發應能夠充分反映旅游地域特色,紀念品的設計應把設計開發的重點放在保護遼寧地域的傳統手工藝品上(如本溪硯臺、大連核雕、岫巖玉等),以及特色旅游食品的再包裝開發設計(如不老林糖果、中和福茶點、老邊餃子、錦州小菜、溝幫子燒雞等)。遼寧地域特色旅游日用品開發,充分運用具有遼寧地域特色的材料及面料將之與遼寧民間工藝結合,設計開發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遼寧文化旅游的日常用品。通過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的設計,開發互動式旅游體驗,給旅客留下更為深刻的旅游印象,提升旅游品牌的認可度。

三、遼寧旅游文化品牌形象的推廣

文化形象品牌的塑造推廣可以凝聚整個省地域的資源文化與精神文化。首先,應當樹立以遼寧地域的文化資源符號為特色載體的整體文化形象品牌。其次,通過媒體的手段宣傳遼寧旅游文化和擴大遼寧旅游文化的知名度,對文化品牌的推廣和品牌文化的延伸有著極大的幫助。再次,應根據實際市場的需要采取針對性的營銷手段,政府應有專項的資金扶持,更好地鼓勵和擴大營銷。遼寧旅游的文化品牌形象的建立與推廣應保持一致性及可持續性。最后,我們應從“食、住、行、樂”幾方面打造遼寧地區整體文化品牌形象,文化品牌的推廣可依托公路、鐵路、航空、海路等立體的交通網絡,形成各具特色、分工合作、互為補充的立體化宣傳推廣格局。

四、結語

第7篇

關鍵詞:服裝 品牌形象 終端系統

一、前言

品牌形象是企業界和信息界廣泛流行的一種概念,其含義包括產品在內的品牌整體形象,包括產品形象、賣場形象和服務形象。現今的服裝行業有著不同于以往任何時期的多樣性、靈活性和隨意性,進入了一個追求個性和時尚的多元化時代,而人們的穿著方式也希望通過一種視覺效果來引發一種生活態度和情緒,因而對于服裝的理解也保持的高度的敏感性,能透過流行的表面現象掌握服裝品牌的風格與內涵并形成自己的消費行為。在競爭激烈的服裝市場上,一個好的服裝品牌形象已經成為取得市場競爭優勢的核心手段,它不僅能過制造流行還能夠為企業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因此,服裝的品牌形象在這當中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

二、國內服裝品牌形象現狀分析

我國的服裝行業是從九十年代初期才逐步走向品牌化的發展道路,首先是在我國輕紡業相對較發達的沿海城市率先開始的。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道路,目前已經有了相當龐大的服裝產業鏈,成為一個原材料、加工和消費的服裝大國。雖然我國素有“衣冠王國”的美稱,但綜觀國際服裝流行市場,其市場的主導性還是由西方國際市場掌控,特別是一年兩季的巴黎、紐約和米蘭的國際時裝周,無不旋起一股流行時尚的熱潮,這也深深的觸及到中國的服裝流行市場。在這樣的時展背景下,我國雖陸續的擁有了許多本土的服裝品牌,但所受到的關注度不高以及在市場上的影響力不夠,其中,相對主要的因素就是服裝品牌形象不明確,以下將通過與國外服裝品牌進行相互的比較來對現如今國內服裝品牌形象的不明確進行分析,具體的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服裝品牌形象缺乏同一性。所謂同一性原則主要是指企業品牌形象對外傳播的一致性與一貫性,運用統一設計理念和統一大眾的傳播手段,用完美的視覺一體化的風格設計將信息進行統一、系列、組合等整合手法來對企業形象進行綜合的整形,企業一旦實行這樣的標準化的整形,就要長期的規范設計,不輕易變動,在這當中企業品牌自身的設計風格理念是起到主導作用。服裝品牌形象的同一性主要是在品牌設計理念下,在服裝的款式設計和終端賣場銷售等方面來體現形象的同一性原則。如:世界著名的女裝品牌夏奈爾(Chanel),從1913年開始創立到現今,始終堅持高雅簡潔、有序均衡的精致設計風格理念,在服裝的款式、色彩、面料上都是主張造型簡潔、色彩單純以及實用;還有夏奈爾的“精神象征”的雙C標志在服裝的紐扣和圖案標志的細節上也運用的淋漓盡致;其店面的形象設計也以大氣簡潔的黑白色系為賣場的主色調,與整個品牌的設計風格理念都緊密相連。國外品牌對于品牌的標志設計以及投入的也是相當多的,因為品牌的標志是企業形象識別的視覺符號之一,也是最能過直觀的向消費者傳遞品牌信息,如Dior(迪奧)、LV(路易威登)、Gucci(古琦)等這些世界名牌大家都可以通過其標志符號來辨別出這些品牌,而商家也不予以利的將這些標志發揚光大,將他們運用在服裝的配件和飾品上,從每個細節處來體現服裝品牌的形象精髓。而國內的許多的服裝品牌形象感覺模糊,有的一味的跟隨在別人的后面,缺乏明確的品牌形象定位,在品牌的標志符號設計上也顯得不夠深入人心。有些品牌的形象定位不突出,終端系統模糊。

2.服裝品牌形象缺乏差異性。差異性是服裝品牌為了獲得社會大眾認同的同時,其品牌形象還有一定的個性化、與眾不同的特點,這樣才能在眾多的服裝品牌中脫穎而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的地位。目前的世界十大奢侈服飾品牌中,每個品牌的形象定位也是不一樣的,他們當中有許多有八十到九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已經積累了相當成熟和完善的品牌形象經營理念,如:普拉達(Prada)和古琦(Gucci)這兩世界級的奢侈品牌,前后創立的時間相差十年,兩個都是來至于意大利的品牌,但在品牌形象的定位上都有相似和差異性,其相似性體現在兩個品牌都繼承的意大利那種簡潔的設計風格,但普拉達以優雅中有前衛,既傳統又時髦,將意大利的精致中又融入了現代氣息為主的品牌形像;而古琦是以強烈、性感、經典的女性化設計為主,充分展示時代格調。

3.服裝品牌形象缺乏民族性。民族性是指民族文化的個性,不同的民族有著屬于他們自己的民族文化。

如:法蘭西民族的民族的優雅,德意志民族的嚴謹,美利堅民族的奔放,中華民族的勤勞與智慧。這些民族文化賦予了其民族的共同個性,也使得各個民族充滿了撲朔迷離的神秘感和趣味性。在現如今這樣激烈競爭的國際市場環境下,不恪守民族性這一基本特征,必將導致競爭市場的匾乏。如:三宅一生的作品中就從東方服飾文化與哲學觀念中探求服裝功能與形式之美,將東方制衣技術以及包裹纏繞的立體剪裁技術融入到現代服裝設計當中,使得設計的作品流露出東方的“禪意”;拉爾夫•勞倫(Ralph Lauren)體現了美式風格的自由和灑脫。目前,有大量的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對樹立我國服裝品牌形象的學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但不能夠一味的去模仿,而缺乏了本民族的色彩。

三、國內品牌形象未來發展的現實道路

1.重視CIS設計系統在服裝品牌形象中的作用。

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縮寫,其中文翻譯為:企業視覺形象識別系統。是運用統一的視覺識別設計來傳達企業特有的經營理念和活動,從而提升和突出同一化的企業形象,是企業形成自己內在獨特的個性,最終增強企業整體競爭力。CIS系統是由理念識別(MI)、行為識別(BI)、視覺識別(VI)這三個部分組成,其中的理念識別(MI)是整個CIS系統中最為核心的部分,為整個系統奠定了理論基礎和行為準則,再由BI和VI來進行完善。

2.注重提升服裝品牌中的民族文化內涵。一個好的服裝品牌能夠被世界的人們所認同,沒有獨特和強大的民族文化作為堅強的后盾支撐是很難在世界服裝潮流市場中長久發展的。民族文化不僅為企業設計和發展的根源,同時與服裝品牌形象設計也是相輔相成的,沒有良好的民族文化是不可能創造出好的品牌形象,更不能成就服裝名牌。在目前,國內值得推薦的服裝品牌“例外”就是一個立足與本民族的文化發展比較成功的一個例子,在2007年受法國高級時裝工會主席的邀請,馬可將帶著她的“無用”品牌在巴黎舉辦展示,此系列的靈感就是來源于中國的農村生活,作品中采用了大量傳統手工刺繡。

3.提升服裝品牌經營者的品牌形象意識。作為一個服裝品牌的經營者是企業的靈魂,他的所思所想都會影響到服裝的品牌未來的發展。在國內的許多服裝品牌經營者由于受到市場的利益與壓力的雙方面的沖擊,往往會忽略上述提到的CIS設計系統和本民族文化內涵,即便是認同,但最后的貫徹和執行力都是不夠的。品牌形象不僅屬于一個經濟范疇,而且屬于一個美學范疇,如何將這兩者完美的結合起來,達到企業與社會同步發展,是衡量服裝品牌發展的坐標和尺度,也是對服裝品牌的經營者的一種考驗?,F如今有許多的服裝品牌公司的經營者自身就是學設計出生,這無疑會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必將會加強服裝品牌形象的重視和執行力度。

四、總結

服裝品牌主要體現得是服裝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概念,沒有消費者就沒有品牌,消費者只能從審美體驗角度來了解某個服裝品牌,并獲得心理上的認同感。因此,服裝品牌的形象地位可以從目標消費群開始,為服裝品牌樹立獨特的品牌形象,最終達到資產累計的目標。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加入WTO,我國的服裝市場也日益成熟,服裝行業的發展也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目前,國外知名服裝品牌對我國市場呈現的壟斷局面,而創立國內、乃至國際知名服裝品牌是我們為之奮斗的目標,但這絕非是一個短期就能夠實現的目標,需要一個漫長而又艱辛的發展歷程。樹立良好的服裝品牌形象是一條必經之路,它對一個服裝品牌的發展和振興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是現代服裝企業競爭的基本戰略,也是服裝業研究的延伸課題。

參考文獻:

[1]劉元風、胡月主編:《服裝藝術設計》,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1。

[2]劉曉剛:《品牌服裝設計》,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2001.12。

[3]袁利、趙明東:《突破與掌握――服裝品牌設計總監操盤手冊》,中國紡織出版社,2008.4。

[4]劉君、陳燕琳編著:《時裝材質設計》,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9。

[5]王瑩:《服裝品牌視覺形象設計研究》,《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3。

第8篇

塑造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上的優勢

1.塑造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在地域上的優勢

阿拉善有著絢麗多彩的自然風光,是具備沙漠特色的地域,金色的巴丹吉林、烏蘭布和、騰格里三大沙漠橫貫全境。雄渾奇特的大漠風光,濃郁的蒙古族風情,現代的航天科技,讓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在這里交相輝映,使阿拉善盟被譽為“中國秘境”。這些正是阿拉善盟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也使阿拉善擁有獨特的沙漠文化特質,從根本上區別于內其他城市所具有的草原文化。

2.胡楊文化在塑造阿拉善文化品牌形象上的優勢

胡楊,沙漠中的頑強生命象征,帶給人以對生命的嘆服與禮贊。

“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這是人們對胡楊的認知,也是胡楊以一種頑強的生命形態,直面惡劣生存環境的真實寫照。以胡楊精神為切入點打造獨特的文化個性,具有唯一性。身處騰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烏蘭布和沙漠交匯之地的阿拉善盟,始終發揚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與惡劣的沙漠環境頑強地斗爭,克服了制約人類生存發展的種種不利因素,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又一個奇跡,這就是“胡楊精神”?!昂鷹罹瘛弊詈玫脑忈屃税⒗迫祟櫲缶?,無私奉獻,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的精神。所以進一步提高“胡楊精神”是形成阿拉善盟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源泉,對于提升整個城市的形象和美譽度有著十分積極意義,并使之成為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建設中的一個強有力且具有唯一性的優勢特性,有助于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的定位和塑造。。

3.阿拉善在塑造及發展城市文化品牌形象愿景上的優勢

目前,阿拉善已經意識到了城市的品牌效應,開展了大量塑造城市品牌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效,這為阿拉善進一步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形象提供了一定的基礎條件。盟委盟政府高度重視城市品牌的建立和發展,提出在未來城市文化品牌的定位方面,不僅要依托胡楊、沙漠、航天城等特色資源,在文化品牌塑造中要圍繞“秘境阿拉善”,著重突出胡楊精神和塑造建立在沙漠上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而且還須著眼于城市未來的發展態勢。賦予阿拉善獨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內涵,使其與內其他城市形成鮮明的差異化市場訴求策略,有助于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定位的確立,避免千城一面,同質化競爭的局面,利于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的塑造。

塑造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的對策

阿拉善三大沙漠貫穿全境,在內具有著鮮明的沙漠地域特色。以胡楊精神所代表的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的精神是阿拉善鮮明的精神文化特質。圍繞“中國秘境”著重突出胡楊精神和塑造建立在沙漠上的城市這一特征。將阿拉善長遠發展的愿景目標與地域特征、精神文化三者有效結合,正是塑造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的基礎。通過全面的調研分析、總結,制定塑造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的策略,凝練出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的定位。同時,基于定位策略,完成城市核心文化價值、城市文化品牌理念的制定與完善,以及城市文化品牌的視覺形象的設計工作。

1.尋找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定位的核心價值

阿拉善無論從地勢資源上還是從精神文化上都有著自身獨特的一面,這也就為文化品牌形象的建立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認真的調研分析我們得出結論:以胡楊精神打造獨特的文化個性,是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建設的文化基礎;而一座建立在沙漠上的城市體現了地域的特征,更是城市發展的宏大愿景。這些都是阿拉善獨一無二的特征,是文化品牌定位的基礎。經過上述分析,得出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的定位:打造以胡楊精神為文化內涵,體現大漠特色的中國秘境阿拉善。為了更加易于傳播和記憶,我們又將城市品牌的核心文化定位進一步提煉成為城市Slogan:登大漠之巔,品壯美胡楊。

2.確定城市文化品牌的視覺DNA

通過對一系列具有代表阿拉善特性的視覺元素分析,并將適合城市文化品牌的定位融入其中,從中篩選整理出城市文化品牌的視覺DNA。從地域特征上,我們尋找到了以下地域環境文化的DNA――阿拉善大漠風光、月亮湖、壯美胡楊。從時代特征上,我們發掘出以下精神動力文化的DNA――艱苦奮斗、力爭上游的城市精神。

3.塑造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視覺設計方案

城市品牌核心文化的視覺表現,是在確立好城市品牌的核心文化定位后,運用藝術的手法將其提煉與加工成為視覺元素符號,再利用這些視覺元素符號去承載體現城市定位與精神的特質。這需要找出適合的視覺符號進行編排組合,利用藝術的創作手段與表現方式進行處理,并最終向受眾展現統一的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