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11 17:26:44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大學生勞動教育知識點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關鍵詞:電工電子學;理論與實踐;教學銜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35-0273-02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階段,應用型人才成為現代社會的主要需求之一,特別是在就業壓力倍增的今天,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更顯得重要,因此不少地方性本科院校提出了 “就業至上 ”的人才培養理念,而在我國現在的本科教育中,對于專業理論課程的教學安排,各專業課程的學分和學時的設置、教學資源的分配與利用,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于是,為了向社會培養和輸送應用型人才,適應現代社會各行業的需要,各本科院校都將專業理論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推到了教學改革的前沿,但是若忽略了專業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教學銜接,即便是學生對專業基礎知識掌握得較牢固,但要將專業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當中,卻顯得力不從心,有種無處下手的感覺,在就業競爭中處于非常不利的局面,這使得當前地方性本科院校為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而提出的人才培養理念難以貫徹與執行。
一、《電工電子學》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銜接問題
《電工電子學》課程的開設中,由于課時的壓縮,《電工電子學》課程只有32學時,其中包含8個學時的實驗,一般是在前12周安排理論教學,接著是實驗的教學,學院在教學過程中,上完理論課之后再上實驗課,在這樣的理論和實驗教學過程中,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學生反饋的情況是,上完理論再上實踐,知識點之間沒有銜接好,不能融會貫通,前面學習的理論知識容易忘記或者掌握不牢固,實驗動手能力必然難以提高,學完這門課程也不知道自己學到了多少東西。其根本原因是沒有解決好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銜接問題,沒有形成一個整體的思想和一個靈活的教學思路,使學生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用實踐來加深對知識的鞏固。
二、解決《電工電子學》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銜接問題的途徑
(一)項目教學法的提出
項目教學法起源于歐洲的勞動教育思想,最初的原型是18世紀歐洲的工讀教育和19世紀美國的合作教育,一直到20世紀中后期才逐漸趨于完善,發展成為現代教育理論中的一種重要的理論思想。項目法教育模式是適應于當前社會實際,著眼于現代社會的未來的一種教育形式,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掌握適應現代社會的基本技能,將受教育者培養成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即為現代社會培養能夠適應社會、服務于社會的新型人才為直接目的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
(二)項目教學法的特點和作用
項目教學法在教學中體現出的特點就是以項目為主干、教師為學生學習的領路人、讓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是一味地傳授理論知識,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創造了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團體合作、勇于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學生學習的重點是學習過程而非學習結果,要反映出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銜接的效果。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的角色地位的轉變,是項目教學法的顯著特點。
項目教學法的作用在《電工電子學》課程的教學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對學生,通過學習方式及學習習慣的改變,在寬松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中,激起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教師,通過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的引導,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及教學觀念,轉變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體現出教學本質。對學校,逐漸拋棄傳統的課程理念,模糊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界限,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各院系的課程體系,提升學校的辦學思想和辦學目標。
2.使《電工電子學》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能夠更好的銜接,打破了理論課與實踐課的界限,將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融為一體,充分利用電工電子示范中的教學設備和實驗儀器,實現《電工電子學》理論知識傳授和實驗教學的統一,解決了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之間的時間脫節和內容脫節的問題,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和效果,使學生更加容易牢固地掌握理論知識,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項目教學法在《電工電子學》課程教學中的實施
筆者為了解決《電工電子學》課程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銜接問題,通過項目教學法進行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峨姽る娮訉W》課程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方案。
1.確立學習目標。通過《電工電子學》課程內容及要求,利用項目教學,學生應具備的能力目標有:實際安全措施及現場觸電急救能力;掌握基本工具和電工儀表的使用方法、操作規范和相關注意事項;掌握元器件的檢測方法;正弦交流電路相量分析法及功率計算;電路故障的判斷方法;單相變壓器的參數測試;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檢測和使用。利用項目教學,學生應具備的知識目標有: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交直流電路的分析方法;家庭照明線路配線的基本要求;常用電工儀器儀表的結構、原理、用途和使用方法;單相變壓器的原理;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原理和電動機控制電路的設計。
2.確定項目任務。組裝簡易收音機;家庭線路故障點檢查與排除;三相負載功率的測量;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啟動、正反轉;單相變壓器的參數測定。
3.制訂實施計劃。一是學生自學引導問題的設計。從教師設計的問題出發,讓學生主動的、有目的的自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鉆研能力。對于設計的自學問題,教師要注意新舊知識之間的銜接,展現出明確的學習目標,注重理論與實際之間的聯系,始終將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放在第一位。二是教學情境的準備與設計。準備好項目中需要的理論輔助材料;準備好項目實施的實驗場地及儀器儀表等器材。教學情境的設計與實施效果,對于學生的學習習慣、思維方式、理論知識的掌握、實踐能力的提高產生直接的影響。設計合理的學習情境,不僅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將《電工電子學》課程的理論教學內容與實驗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項目的形式實施與教學中,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掌握。
4.任務的組織和實施。由于在每個學習情境實施之前,教師都事先制定了教學目標,所以直接可以按照這樣幾個環節進行,任務的下達任務的引導任務的準備任務的進行任務的總結幾個環節展開。將學生可以分成多個學習小組,由每組學生自己商量和制定項目實施計劃,體現出團體協作的精神。
5.項目完成的結果評價。項目教學法注重的是運用何種方式來完成項目,在評價方式上就是要考核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能否融會貫通,是否具有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反映出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在評價標準上,主要以項目教學法的目標要求來衡量學生,關注每個項目完成后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否有提升,有利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評價主體上,鼓勵學生主動、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學習成果,通過相互評價,促進對自身學習成果的反思。
項目教學法在《電工電子學》課程教學中的實施,正是適應了地方性本科院校專業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改革的這一需要。所以,項目教學法就成為了解決《電工電子學》課程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銜接問題的合理選擇和有效途徑。
三、對《電工電子學》課程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銜接的建議
既然項目教學法是解決《電工電子學》課程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銜接問題的方法,那么筆者建議應該做好這樣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電工電子實驗示范中的改革
電工電子實驗示范中心的管理是實施項目教學法的保證,根據實際情況,整個電工電子示范中心的實驗室應該根據位置和儀器進行調整,實驗內容相近的幾個實驗室整合為一個實驗室,為提高管理效率,方便開展教學研究和課程建設,每個整合并在一起的實驗室負責人應該是專業帶頭人,由專業教師監管實驗室,并負責專業課程的教學、管理及專業開發和建設等工作。在每個實驗室投入資金將理論教學設備安裝配齊,把理論教學、實驗教學與專業的發展建設結合起來,不斷促進專業的現代化建設,形成良好的綜合教學實驗環境。
(二)課程設置的改革
在當前進行的課程改革中,我校各院系對本專業的課程設置以及對外系公共課程設置的相關問題進行過討論,但只是側重于本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學科式設置,對理論與實驗課時進行了調整,并未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整合相近的理論與實驗課程,開發出具有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綜合專業課程設置。因此改革課程設置,應該模糊理論與實踐課程的界限,將專業理論課程和實驗課程以項目的形式整合成一門專業綜合課程,才能夠達到把該專業課知識融會貫通的目的,從而實現專業綜合課程開發。例如把《電工電子學》與《電子工藝實訓》結合成一門由多個課題構成的技能操作課程。
通過課程設置的改革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程階段所學的理論知識,培養其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決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之間相脫節的問題。讓學生在綜合課程中得到系統的訓練,獲得綜合應用能力。在教學中通過師生共同解決課題的方式來達到學生既學到知識,又掌握專業技能的目的。
(三)教學方法的改革
專業課程在施教的過程中,采用理論教學、實驗教學、現場教學、課堂討論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根據不同章節的特點以及學生所需達到的專項能力的要求,把實驗教學等實踐性教學環節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并讓學生親手操作,強化應用,強化實踐。同一理論和實驗教學由一位教師主講,首先在實驗室講述其理論基礎知識,其次是講完后讓學生親自去認識和操作,使理論知識更好地向實踐應用轉化,并結合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再進行討論,最后歸納總結。綜上所述,改革教學方法的實質,就是構建以學生能力為重點、以學生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
四、結束語
理論聯系實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理論是實踐的前提,因此在《電工電子學》課程的教學中,應該以項目教學法認真地實現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創新,解決其中的銜接問題,培養出能適應現在這個信息多元化時代的大學生。
參考文獻:
[1]張楓. 中職學校實施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J].馬鞍山職業與成人教育網,2009,(9).
[2]張文才.技校在推廣“行動導向教學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8).
[3]趙志群.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新概念[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