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優秀范文 護理診斷大全

護理診斷大全賞析八篇

發布時間:2023-09-12 17:09:06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護理診斷大全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護理診斷大全

第1篇

1.該同學在我科實習期間,嚴格遵守醫院及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能理論聯系實際,操作中嚴格執行“三查七對”,熟練掌握本科室常見疾病的護理常規,對病人如親人,希望在以后的實習生涯中繼續努力,做一名優秀的白衣天使。

2.該生認真負責,態度端正,在實習期間積極主動,好學好問。專業知識扎實,技巧熟練,能力較強。是個優秀的實習生。

3.該同學,實習期間工作認真,勤奮好學,踏實肯干,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夠虛心向富有經驗的前輩請教,善于思考,能夠舉一反三。對于別人提出的工作建議,可以虛心聽取。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加時加班完成任務。能夠將在學校所學的知識靈活應用到具體的工作中去,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同時,該學生嚴格遵守我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實習期間,未曾出現過無故缺勤,遲到早退現象,并能與科室同事和睦相處,與其一同工作的工都對該學生的表現予以肯定。

4.該同學在醫院吃苦耐勞,現在已基本掌握了皮下、皮內、肌肉注射,靜脈穿刺。操作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三查八對,鞏固了書本知識,順利完成了本科實習,希望該同學以后再接再勵,將來做一名好護士。

5.該生在我科室實習期間表現優秀,嚴格遵守科室各項規章制度,對待工作認真負責,與同事相處融洽,為人謙遜踏實勤懇能吃苦,受到我科室領導及同事的一致好評!

6.該生在內科實習期間,工作積極主動,責任心強,掌握了基本的內科常見病的護理,是個很優秀的實習生。

7.該同志思想穩定,工作踏實肯干,專業理論扎實,技術熟練,服務態度好,受到醫護患的一致好評。非凡是在護士長期間,能夠嚴格要求自己,狠抓規章制度落實,嚴格三查七對,杜絕了醫療事故及糾紛的發生,較好的完成了護理部交給的任務。在治理工作中本著人性化的治理模式,關心、愛護、體貼每一位護理人員,做到了作風民-主,寬宏待人,提高了護理隊伍的向心力、凝聚力,激發了人員的服務熱情,使小作科護理工作蒸蒸日上。

8.該生在兒科實習護士期間,能細心的照顧新生兒,做好了自己的崗位工作,和同事和睦相處,掌握了各項兒科護理知識。

9.該生在外科實習期間,積極主動的學習,掌握了外科常見病的術前護理以及護理宣教,了解了心電監護和各種儀器的使用,能獨立完成各項技術操作,以及靜脈輸液,給氧,肌肉注射等。

10.該生在實習期間遵守醫院和本科室的規章制度,護理操作規范,在實習中,能很好的將兒科護理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反應靈敏,但又不擅自主張,稱得上老師的好幫手。

11.該生在本科實習期間能嚴格遵守醫院及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工作努力,在老師的帶領下,能嚴格執行“三查七對”進行各項基本技能的常規操作,希望在以后的實習中能夠更好的將書本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成為一名出色的衛生工作者。

12.該生在本科室實習期間,期間并無任何差錯。對待病人親切熱情,耐心細致,得到病人及家屬的一致好評,對待工作態度嚴謹認真,能夠很好的勝任日常工作。

13.該生在婦科實習期間,能自覺嚴格的遵守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對病人有愛心,有關心而且很細心。基本上掌握了陰道分娩的基礎知識和常見病的護理常規。希望以后能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

14.該生實習期間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在老師的教導下掌握嚴格各種操作技術如無菌技術插胃管(據科室寫),并很是尊重老師。將來一定是一名優秀的白衣天使。

15.該生在本科實習期間,學習刻苦,能掌握本科基本知識和常規操作,對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也基本掌握,考核成績優良,望今后繼續努力。

16.該生在本科學習期間能嚴格遵守本科各項規章制度,工作積極主動,努力好學,對病人熱情,耐心,深受病人的好評,能熟練掌握本科常見疾病的治療與護理,望以后工作中更上一層樓。

第2篇

【關鍵詞】 痙攣癥/藥物療法; 痙攣癥/護理;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投藥和劑量; 嬰兒

嬰兒痙攣征(West綜合征)是嬰兒期最常見的年齡依賴性癲癇性腦病[1]。近年來,推薦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drenoncorticontropic homone,ACTH)作為治療嬰兒痙攣癥的首選藥,且早期用藥療效較好[2]。但ACTH在治療過程中可導致高血壓、水電解質紊亂、感染、應激性潰瘍、腦水腫等副反應,且療程較長(一般為4周),一些患兒可能因為這些副反應而不能堅持完成治療。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指導,對能否順利完成治療計劃有著重要意義。本院于200504~200901共收治26例嬰兒痙攣癥患兒,入院后給予ACTH治療,經過精心護理,效果滿意。26例中,有1例因經濟原因退出治療,現將25例的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5例患兒中,男16例,女9例;年齡3個月至2歲,中位年齡7個月。臨床均表現為成串痙攣發作,腦電圖為高峰節率紊亂,符合嬰兒痙攣癥的診斷標準[1],其中19例有明顯智力運動發育落后。

1.2 治療方法

應用ACTH 25~40 IU/d,療程28 d,每次輸注時間≥6 h。輸注期間每2 h測血壓1次,記錄24 h尿量,每日測量體質量,1~2周復查電解質。

1.3 護理措施

1.3.1 監測血壓

高血壓是ACTH治療最常見的副反應。本組在輸注ACTH期間密切觀察患兒神智變化、每2 h測1次血壓并記錄,如出現煩躁、劇烈哭鬧、面色潮紅表現時臨時測量血壓1次。本組25例患兒14例在輸注期間出現高血壓,收縮壓>110 mm Hg(1 mm Hg=0.133 kPa),共60例次。給予心痛定每次0.5 mg/kg舌下含服,服后30 min復測血壓均降至正常,無高血壓腦病發生。在護理過程中加強血壓的監察,及時發現血壓升高并及時處理,有效地防止了血壓繼續上升及高血壓腦病的發生。

1.3.2 觀察水電解質變化

觀察患兒尿量的變化并記錄24 h尿量;觀察有無腹脹、心律的改變,每日測量1次體質量;1~2周檢查電解質。本組25例中10例出現柯興貌,25例無電解質紊亂。

1.3.3 應激性潰瘍的觀察

觀察患兒有無嘔吐,嘔吐物的性狀,大便次數、性狀。盡量母乳喂養,人工喂養時不隨意更改飲食種類。添加輔食應由少到多。加強餐具的消毒。每天詢問大便顏色,每周查糞便隱血。在ACTH治療期間注意消化系統癥狀的觀察,加強飲食的護理,有效的控制了潰瘍的發生,保證醫療安全。本組均無潰瘍發生。

1.3.4 防治感染

ACTH可抑制抗體的產生、抗原抗體反應引起的激肽釋放及其后的免疫反應,作為免疫防御系統受抑制的結果,機體被細菌感染的危險性增加[3]。在治療期間安置患兒于單獨房間,限制過多家屬的探視;進行各項操作時嚴格遵循無菌技術;病室每日紫外線照射消毒2次,每次60 min,定時開門窗通風,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濕拖病室地面2次,擦拭床頭柜、椅、門窗1次;嚴格探視制度,防止交叉感染。7例在ACTH輸注期間出現發熱,給予抗感染治療后癥狀消失。

1.3.5 靜脈管理

ATCH治療嬰兒痙攣癥,輸液時間較長,加之小兒血管較細,所以要有計劃選用血管,避免后期靜脈穿刺困難。通常由工作經驗豐富的護士穿刺,選擇粗直血管,避免選擇表淺較細血管。對患兒進行靜脈留置針置管術,提高穿刺成功率,減少靜脈穿刺次數。每次治療時,密切觀察穿刺處有無紅腫滲漏,建立輸液巡視表,每30 min巡視1次,出現異常應立即拔出針頭,并用50%硫酸鎂濕敷,以保持皮膚的完整性,防止靜脈炎的發生。經過上述方法,25例患兒無靜脈炎發生,未因穿刺困難放棄治療。

1.3.6 治療效果的觀察

患兒入院后密切觀察痙攣發作情況并建立表格,記錄每日痙攣發作串數,每串次數,具體表現。比較治療前和治療后的發作情況。ACTH在使用早期病情可有一過性加重,要向家長做好解釋溝通工作,解除家長的顧慮。8例在ACTH治療期間癥狀無緩解,給予加量后癥狀緩解。

1.3.7 一般護理

避免刺激患兒,加強患兒生活護理,合理安排患兒生活,給予飲食避免過冷過熱,進食時不宜過快過飽。保持病房安靜,減少聲光刺激,有些患兒睡眠不足可誘發發作,協助家長安撫患兒,為患兒創造一個舒適的休息環境,保證患兒足夠睡眠。

1.3.8 患兒家長心理護理

嬰兒痙攣癥是一種慢性疾病,病程長,發作時間常不可預測,且嬰兒痙攣癥常合并嚴重的智力、運動發育遲滯,目前治療困難,家長對疾病知識的缺乏,以及不正規、間斷的治療,使家長對治療喪失信心,ACTH作為目前治療嬰兒痙攣癥療效較好的藥物,但副反應較多,療程較長,更增加了家長的顧慮。在治療期間責任護士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向家長講解疾病的發生、發展、預后。用藥前,告之其副反應及各種預防、治療措施,告之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正規治療、堅持治療的必要性。解除家長的顧慮,取得合作,順利完成療程。

2 討論

嬰兒痙攣癥為難治性癲癇,治療困難,ACTH是治療嬰兒痙攣癥療效較好的一種藥物,在治療中易出現一些副反應,致一些家長放棄治療。14例患兒在ACTH輸注期間出現血壓升高,予心痛定舌下含服后半小時降至正常,均未出現高血壓腦病。5例出現柯興貌,25例均未出現消化性潰瘍、腦水腫、靜脈炎等副反應。無一例出現嚴重并發癥或因并發癥放棄治療。在治療中通過嚴密觀察各種副反應,精心護理,早期發現并處理可能出現的副反應,減少其對患兒機體的損害;同時通過消除家長顧慮,保證順利完成療程,提高治療效果及患兒的生存質量。

綜上,筆者認為在嬰兒痙攣癥ACTH治療期間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指導,對順利完成治療計劃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林慶.實用小兒癲癇病學[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239240.

第3篇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有著多種不同的病種,而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該疾病本身具有難以治療、發作反復的特點,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嚴重的影響。根據相關統計顯示我國致死疾病當中,呼吸系統疾病位列第三名,僅僅在惡性腫瘤以及心腦血管疾病之下,而呼吸系統疾病致死疾病COPD以及相關疾病占據相當的比例[1]。近年來對于COPD的治療方法,主要是以預防為主,除了患者在嚴重急性期的時候進行相關的搶救措施外,提倡的是通過健康教育,讓患者能夠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關于該疾病的相關知識、衛生保健技能以及如何通過呼吸鍛煉以及體能鍛煉來對自身呼吸功能有所改善,更好的穩定病情,保證自身的生活質量[2]。我院自2007年開始對COPD患者應用健康教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自我院2007――2012年收治的COPD患者共80例,均符合COPD2007年我國診治指南標準,其中男68例,女12例,年齡在45-80歲,平均年齡63歲,進行健康教育,在一年之后觀察效果。

1.2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方法如下:口頭教育、舉行培訓班,發放健康資料、開展專題講座、走進家庭針對個體一對一交談培訓方式。

1.3系統教育內容

1.3.1COPD基礎知識教育指導患者了解疾病發病原因以及常見臨床癥狀。主要貫徹預防與診療原則,使其了解如吸煙、感染、空氣污染、職業粉塵等均為COPD危險因素,改善環境、減少去公共場所,對患者進行肺保健及戒煙知識宣教,介紹戒煙方法。

1.3.2介紹或癢療長期氧療的目的是糾正低氧血癥,治療目標是在休息睡眠過程中和活力過程中維持SPO2>90%。指導患者每日吸O215H,詳細介紹氧療機的使用方法。

1.3.3介紹鍛煉充分引流呼吸分泌物(體外引流、拍背)、指導進行呼吸功能相關鍛煉諸如:縮唇式呼吸訓練以及腹式呼吸訓練,這兩項呼吸訓練主要有以下效果:增加測分量、減少死腔量、增加肺泡通氣量,有效改善氣體分布以及緩解氣低癥狀,對改善呼吸功能有一定的療效[3]。

1.3.4心理疏導COPD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慮與抑郁,因此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協助患者和家屬制定情感支持計劃,鼓勵安慰、疏導系方法,緩解其不良情緒,增強抗病信心。

1.3.5藥物教育這對于抗菌藥物使用與治療COPD細菌感染急性加重有重要意義,但對COPD穩定期無需應用抗菌藥物,應指導患者避免盲目應用,指導患者基本的判斷病情的方法,如六分科步行法,介紹有關藥物的使用方法,按時按量服藥,定期檢查、定期評價。

2結果

3結論

所謂的健康教育,指的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系統教育過程,使得患者更加注重自己的健康,注意平時自己的日常行為改善維持和促進人體的健康[4]。健康教育的另一個作用是培養患者依從性,他們明意識到吸煙的危害性,能堅持氧療,堅持氧療鍛煉和治療,改善肺功能,改善高位癥狀,情緒穩定,提高了抗病的信心,生活的信心,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從而減輕家庭及社會負擔。因此健康教育是一件有效而經濟的治療方法[5]。由此可見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有突出效果,作為基層醫務人員更要大力推廣健康,使健康教育朝著規范化、系統化方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覃士柏、謝正福.著呼吸功能鍛煉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響[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1,4(3):87.

[2]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大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規范(草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7,10(4):199-203.

[3]邱小凡,吉婷,李育蓮,著.慢性理會健康教育效果觀察[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08,19(5):107-108.

第4篇

慢性宮頸炎(宮頸糜爛)是育齡婦女常見的下生殖道炎癥。多見于流產、分娩或手術損傷,患者常有白帶增多、有腥臭味、不規則陰道流血、腰酸、背痛、下腹墜脹感,影響工作、學習甚至生育,同時宮頸炎與宮頸癌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我院婦科應用新癀片聯合微波治療不同程度的宮頸糜爛,在手術前、手術中進行常規護理,有效地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對手術后并發癥及時觀察和處理,大大地減輕了患者痛苦。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2008年8月-2009年10月來我院婦科就診的患者54例。均為已婚,非妊娠期,年齡24―56歲,3個月內未采用其他方法治療。全部病例均常規行陰道分泌物涂片檢查,排除滴蟲、念珠菌等感染,行宮頸刮片排除癌變。54例患者中,||度28例,Ⅲ度26例。

1.2 診斷標準參考高等醫藥院校婦產科教材,根據糜爛面積大小將宮頸糜爛分度:(1)輕度糜爛(I度):糜爛面積

1.3 方法患者排空膀胱后取截石位,常規消毒外陰、陰道,用窺陰器暴露宮頸,用于棉球擦凈宮頸表面粘液及宮頸管處粘液栓。采用HBS―A多功能微波手術治療儀(南京華貝電子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生產),打開電源開關,按治療需要選擇功率,一般30~40 w,將微波輻射電極接觸宮頸糜爛面并稍加壓,啟動腳控開關,持續2―3 s,肉眼觀察,病變組織呈黃白色凝固,手術時間一般為3―5 min。術畢將碾碎成粉末狀的新癀片(廈門中藥廠有限公司生產)撒到創面上,取下窺陰器,囑咐患者每日來院噴藥,療程為1周。另外,新癀片3片/次,飯后口服,每日3次。

1.4 療效判斷標準 痊愈:糜爛面消失,宮頸光滑,肥大未消,臨床癥狀消失。顯效:治療后宮頸糜爛面積較治療前縮小>50%或宮頸糜爛面改善I度以上,肥大未消,臨床癥狀減輕(異常分泌物減少、接觸性出血消失或減輕)。無效:自覺癥狀無好轉,糜爛面未見縮小。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術前準備了解患者一般情況,選取月經干凈后3~7 d治療,術前常規自帶檢查,對急性感染、盆腔炎、陰道滴蟲、念珠菌感染等先予抗感染治療;術前常規宮頸刮片檢查,排除宮頸上皮內瘤樣變及早期宮頸癌,術前禁性生活3 d。

2.1.2 心理護理患者良好的心理狀態是手術成功的保證。由于對治療技術不了解,多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緊張、恐懼,擔心術中疼痛難以承受,擔心術后的療效。術前向患者做好宣教工作,詳細介紹治療的原理及方法,告訴其本治療方法痛苦小、出血少、安全、時間短、一次陛治愈率高、不良反應小等優點,消除患者緊張、恐懼的心理,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手術。

2.1.3 術前患者及儀器的準備術前再次詢問月經期,矚患者排空小便,常規外陰消毒及陰道擦洗,鋪孔巾,上窺陰器,暴露宮頸,充分清除子宮頸上的粘液,并予以消毒。將微波輻射電極接觸宮頸糜爛面并稍加壓,打開電源開關,按治療需要選擇功率。

2.2 術中的護理術中注意觀察患者的面色,治療過程中患者有輕度的下腹脹痛、灼熱痛,多鼓勵,囑其做深呼吸,不要隨意左右移動或改變,以便手術順利進行。

2.3 術后護理囑其按時來院上藥,告知患者保持會陰清潔,3個月內禁性生活,禁止騎車、盆浴和陰道沖洗。治療后7~10 d陰道可出現少量水樣分泌物和因掉痂而出現的少量出血,屬正常現象,如出血量多于月經量要隨診。術后兩周可有腰骶痛,一般1個月疼痛自然消失。于治療后的第2次月經干凈后3-7d復查。

2.4 術后并發癥的觀察及處理

2.4.1 下腹脹痛及腰骶痛有3例患者在術后1-2d有下腹脹痛及腰骶痛,囑患者臥床休息,均能白行緩解。

2.4.2 出血約2例患者陰道流血多于平時月經量,最早在術后第5天,一般在術后12 d左右,因宮頸表面痂皮脫落或脫落部位有未閉合的小血管,對患者施加云南白藥粉于傷口,再用紗布加壓,12 h后取出;或者口服止血藥如云南白藥等,均能有效止血。

2.4.3 感染1例患者陰道排液有異味或臭味,經化驗檢查白帶常規異常,及時用抗生素治療,取得良好效果。

2.5 健康教育指導婦女定期做婦科檢查,爭取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3 結果

術后兩個月復查,痊愈41例,顯效10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達94.44%,追蹤半年未見復發。

4 討論

官頸糜爛屬中醫“帶下病”范疇,多由濕毒內侵,濕熱毒邪互相搏結,流注下焦,傷及任、帶二脈所致。宮頸糜爛與物理、化學刺激,損傷、細菌、原蟲及病毒感染有關。其中與人瘤病毒16型(HPV-16)、單純疹病毒(HSV-2)、巨細胞病毒(CMV)感染密切相關,因此術前控制感染非常重要,同時術后過早同房、坐浴也極易引起感染而影響療效。

新癀片內含三七、牛黃、腫節風、珍珠層粉等中藥,味苦氣香而微腥。腫節風能調節機體免疫功能;三七能改善微循環,并有腎上腺皮質激素作用;牛黃有抗微生物作用;珍珠層粉含有多種氨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能增強局部血液循環,具有清熱解毒,防腐生肌,收斂止血之作用,外用后可使局部糜爛面壞死組織迅速結痂、脫皮,能促進組織再生、修復創面,加速糜爛面愈合。諸藥合用,切中病機,共奏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及消除無菌性炎癥作用,從而有效地緩解臨床癥狀,彌補了物理療法治療宮頸糜爛所帶來的并發癥,提高了療效,縮短了療程。

微波治療是利用其對生物組織的致熱效應和非熱效應,使組織內部升溫、擴張達到燒灼、凝固、止血的作用,并能有效的控制輻射的深度和范圍。微波輻射人體組織后,使組織迅速升溫,血管擴張,血流加快,從而加速代謝、改善營養,促進組織再生。術后局部撒上新癀片粉,更有利于創面的愈合。實踐證明,微波配合新癀片治療宮頸糜爛療效顯著,手術時間短,對患者損傷小,無痛苦,術后不影響正常工作和學習。同時,做好術前、術中、術后的護理,對治療宮頸糜爛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幾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宮頸糜爛和宮頸癌之間的密切聯系越來越受到重視,積極防治宮頸糜爛有重要意義。新癀片聯合微波治療宮頸糜爛操作及護理方便、簡單有效,患者痛苦小而且無需住院,多數基層醫院都能開展,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62―266.

[2]肖雁冰,孫麗君.聚焦超聲單次治療慢性宮頸炎的療效及影響因素[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7,42:14-17.

[3]錢止維.子宮頸糜爛病毒病因探討[J].病毒學報,1987,3(1):塢.

[4]賈公孚,謝惠民.臨床藥物新用聯用大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775.

[5]張園,呂圭源,俞靜靜.腫節風研究新進展[J].青島醫藥衛生,2006,38(5):360―36l.

[6]蒲―平,李之模,周翠英.新癀片治療慢性喉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1,21(6):426.

第5篇

1懷頭他拉地區奶牛子宮內膜炎發病情況調查

對懷頭他拉地區2010年前來懷頭他拉鎮獸醫站門診治療的48頭奶牛和2011年前來該站門診治療的41頭奶牛進行調查,臨床診斷檢查子宮分泌物顏色、氣味、粘稠度等物理性狀及子宮形態(是臨床診斷奶牛子宮內膜炎及其嚴重程度的重要依據),2010年奶牛子宮內膜炎發病數為10頭,發病率為20.83%;2011年奶牛子宮內膜炎發病數為9頭,發病率為21.95%。

2奶牛子宮內膜炎的病因

2.1胎衣滯留引起產后子宮感染

胎衣不下時剝離不凈,由胎衣滯留引起的產后子宮感染,容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繁殖,胎衣腐敗及手術分離時導致子宮黏膜損傷,這是引發子宮內膜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還有其他疾病也容易引發奶牛子宮內膜炎,如陰道炎、流產、子宮復舊不全、難產、子宮脫出等。

2.2管理粗放,飼喂不適

在奶牛養殖過程中,如果飼料單一,飼養管理粗放,容易致使母牛體質下降。奶牛攝食的飼料中缺乏鈣鹽及其他礦物質和維生素,加之牛舍內糞尿污染嚴重,環境陰冷潮濕,這些都容易造成子宮內膜炎發生率的增高。

2.3人工授精操作不當

人工授精的工作人員授精操作不符合相關規程,不注意消毒處理,造成配種器械和母畜外消毒不嚴,導致病菌侵染。農村實際生產中,許多配種人員往往只圖方便,在在直腸檢查后直接輸精,不作任何消毒。此外,輸精操作粗暴,手捏子宮頸過重,均容易引發奶牛子宮內膜炎。

3預防措施

3.1 注意牛舍衛生,加強飼養管理

引起奶牛子宮內膜炎的主要原因是奶牛產后抵抗力下降,是母牛產后飼養管理不當,營養水平不足導致。因此,應當特別注重奶牛產后的飼料配制,加強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補充,做到營養全面均衡和礦物質營養成分的比例適宜。牛舍、產房應冬季注意保暖,夏季加強通風,搞好環境衛生,保持清潔、干燥,經常清掃和消毒,提供良好的飼養條件。此外,用具也應定期嚴格消毒。

3.2加強圍產期奶牛的飼養管理與保健

臨產前14 d對奶牛進行健康檢查,應轉入產房單獨飼養,注意圍產期奶牛的營養平衡供應。產前嚴格進行產床、產房的消毒,保證清潔與衛生。奶牛臨近生產時,做好接產的準備工作,此時也要注意嚴格消毒,減少病原菌入侵的幾率。規范助產操作,尤其在奶牛難產時,注意盡量防止產道損傷感染。在奶牛生產以后,要注意觀察奶牛健康狀況,為使其盡快恢復體力,應當加強護理,防止胎衣不下,為產后奶牛肌肉注射催產素,加強其保健工作,對奶牛實行靜脈注射葡萄糖和葡萄糖酸鈣。此外,為預防產后子宮感染,還應當于產后24~48 h進行子宮內投藥1次。以產后12 h為界,檢查奶牛胎衣是否脫離,如果未脫可以確診為胎衣不下患牛,及時注入藥物,有效防止其感染子宮內膜炎等疾病。

3.3嚴格規范人工授精操作規程

注重人工授精操作的規范性,徹底消毒母牛外,嚴格消毒輸精器、手套等物品,遵守獸醫衛生規程,以避免誘發生殖器官感染。輸精時,為了保護子宮頸或子宮黏膜免受傷害,當子宮頸受阻時不要強行越過,輸精槍應緩慢穿過子宮頸皺褶,并非越深受胎率越高,輸到子宮頸深部即可。

3.4及早治療生殖器官疾病

做好病牛的護理和外陰的消毒工作,要采取速診速治的治療原則治療生殖器官疾病,如診治子宮脫出、胎衣不下、陰道炎、宮頸炎等病,從而防止誘發子宮內膜炎。同時,對于產后12 h內胎衣不下的奶牛,要盡快實施手術,進行人工剝離,注意手術前后防止細菌感染,應當用抗菌消炎藥物于術后灌注子宮,防止誘發本病。

4治療措施

4.1生物制劑

生物制劑可提高奶牛子宮的自然防御機能,對病原菌的生長繁殖起到抑制作用,從而實現對各類型子宮內膜炎的有效治療。臨床上,使用生物制劑治療子宮內膜炎,采用子宮內灌注的主導方法,病變部位表面被藥物直接作用,療效較好,藥劑包括乳酸桿菌、復合溶菌酶等,均屬于微生態制劑,不僅可提高療效,同時也使牛奶質量得以提高。子宮內灌注給藥,是一種直接治療奶牛子宮內膜炎的首選療法,吸收迅速、起效快,但是要求施術技術人員具備較高的操作水平,對疾病判斷準確,嚴格按照人工授精操作規程進行,還應當保證施術時動作細致、輕柔。

4.2中藥治療

臨床上,普遍應用中藥對奶牛子宮內膜炎進行治療。因為中藥療法無刺激性,無毒副作用,低殘留,可以收斂止血、抗菌消炎,同時有效增強機體免疫力,去蝕生肌效果好。針對血瘀型,主要采用活血行瘀藥;針對氣虛型主要是采用內服補氣攝血藥。總之,中藥治療臨床應用普遍。

中國農業科學院中獸醫研究所研制的清宮液2號,由丹參、千里光、忍冬藤、紅花等組成,可治療各種類型的子宮內膜炎,對早期的急性子宮內膜炎療效較好,子宮灌注,每次100 mL,隔日注射1次,3~4次為1個療程,一般治療1個療程即可痊愈。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獸醫研究所研制的清宮消炎混懸劑,可以有效殺滅子宮內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其主要成分為青黛、黃柏、元明粉、冰片等。此外,清宮消炎混懸劑,是高滲溶液,有利于奶牛排出子宮內膿性和黏液性物質。

石家莊市九州獸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孕寶”沖劑,經過試驗,治療效果顯著。主要成分為益母草、三棱、黃芩、赤芍、大黃等。對慢性膿性子宮內膜炎病牛給藥2~3劑,每劑間隔5~7 d,先進行子宮沖洗,處理子宮內的膿性或黏液性物質后治療。治療慢性卡他性子宮內膜炎病牛,則每間隔5 d,給藥1~2劑,每劑后再給藥1~2劑,4~6 h后輸精。在患隱性子宮內膜炎的奶牛時,內服200 g/頭,4~6 h后輸精。

5結語

從調查結果可知,2010年發病率為20.83%;2011年發病率為21.95%,奶牛子宮內膜炎在懷頭他拉地區呈現上升趨勢,由此引發了奶牛的難孕和不孕,給奶牛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對于奶牛子宮內膜炎的防治,應本著預防為主、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并根據病程、病情合理靈活選擇藥物,以免錯過理想的治療時機,還應避免動物機體產生耐藥性。

6參考文獻

[1] 宋恩亮,吳乃科,萬發春.牛子宮內膜炎診治[J].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2001,18(1):52-53.

[2] 鄭星道.奶牛產科學[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0.

[3] 鄭星道,魏素華,鄭有利,等.藥物治療乳牛慢性子宮內膜炎的試驗研究[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1985(1):25-28.

第6篇

【關鍵詞】 亞健康; 體質辨識; 膏方; 護理干預

“亞健康”一詞最早由前蘇聯學者Berkman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1]。亞健康是一種臨界狀態,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雖然沒有明確的疾病,但卻出現精神活力和適應能力的下降,如果這種狀態不能得到及時的糾正,非常容易引起身心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工作環境的變化,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群比例日益增多,特別是痰濕體質人群。本院治未病中心從2010年起開展了健康體檢之中醫體質辨識,并對處于亞健康狀態的體檢者進行了膏方調治和護理學干預的治療,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7月-2012年6月來本院治未病中心體檢的人員共計1127例中,經過體檢和填寫中醫體質辨識問卷調查表,確診符合亞健康者457例,年齡23~65歲,其中男239例,女218例,對其進行膏方調治和護理干預,根據體質不同判定其效果。

1.2 診斷標準 亞健康是指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勞和虛弱狀態,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中間狀態或疾病前狀態,以及與年齡不相稱的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狀態。無器質性疾病或未被診斷為某種疾病,各主要檢查指標正常者。常常表現為面色無華心慌氣短倦怠無力,經常感冒怕冷,常感胃部不適、便秘、記憶力減退等癥狀,符合調查表中的體質,就可以確診為亞健康者。

1.3 治療方法

1.3.1 調查方法 使用本院治未病中心提供的全科體檢表、亞健康測評表、中醫體質辨識問卷調查表,對明確為亞健康者進行分組和體質辨識,并根據體質辨識結果分別給予護理干預及膏方調治。所有參與干預和治療者均進行常規全科體格檢查(包括血生化、血尿常規、肝腎功能、胸片、心電圖等)。

1.3.2 中醫體質辨識 將“亞健康”狀態人群,通過中醫體質辨識,具體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瘀血質、痰濕質、濕熱質、氣郁質、特稟質九種體質[2]。(1)平和質:平素健壯,性格隨和開朗,精力充沛,胃口良好,舌色淡紅,平時較少生病,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適應能力較強。(2)氣虛質:形體消瘦,體倦乏力,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虛弱。(3)陽虛質:多白胖或清瘦,表現精神不振,胸悶氣短,怕冷,面色蒼白,舌質淡,易腹瀉。(4)陰虛質:形體消瘦,面色潮紅,急躁易怒,手足心熱,眩暈耳鳴、舌紅少津、脈細等。(5)瘀血體質:形體偏瘦,精神抑郁不振,面色晦暗或色素沉著有瘀斑,易伴疼痛,舌質暗有瘀斑,脈細澀。(6)痰濕質:常為體形肥胖,性格開朗,面部油脂較多,多汗且粘,胸悶,痰多,面色淡黃而暗,容易困倦,舌體胖苔白膩,脈滑。(7)濕熱質:形體偏胖,性格多急躁易怒,面垢油光,易生痤瘡粉刺,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8)氣郁質:形體偏瘦,神情憂郁,情感脆弱,容易心慌失眠,舌淡紅苔薄白。(9)特稟質:過敏體質者,一般無特殊;先天稟賦異常者或有畸形,或生理缺陷。常見蕁麻疹、哮喘、風團、咽癢、噴嚏等癥狀,患遺傳性疾病者有垂直遺傳、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根據九種體質人的不同癥候表現,護士制定相應的護理干預方案,并由醫院膏方專家將體質辨識與四診辨證相結合,制定個體化膏方調治方案,做到一人一方一法,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1.3.3 膏方調治方案 (1)對亞健康者以體質辨識問卷調查表診斷其體質類型,讓其了解膏方的治療作用和用法及其注意事項。(2)膏方的制訂,應當重視辨證論治,從病者的癥狀中,分析出病因病機,衡量正邪之盛衰進退,探求疾病之根源,從而確定固本清源的方藥,對每一位亞健康者,開出對癥的膏方。(3)調治原則:平和質-健脾補腎,益氣養血,調養心脾。氣虛質-益氣養血,健脾補中,調和營衛。陽虛質-溫陽健脾益腎。陰虛質-滋陰清熱,調補肝腎。痰濕質-健脾理氣,化痰滲濕。濕熱質-瀉肝平胃,清利濕熱。瘀血質-理氣化瘀,調養心脾。氣郁質-疏肝解郁,條達安神。特稟質-辨證治療。(4)膏方的制作經過,浸泡、煎煮、濃縮、收膏、存放等幾道工序。先將配齊的藥料檢查一遍,把膠類藥揀出另放,加適量的水浸潤藥料,令其充分吸收膨脹,稍后再加水以高出藥面10 cm左右,浸泡24 h。把浸泡后的藥料上火煎煮。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 h左右,轉為微火以沸為度,約3 h左右,此時藥汁漸濃,即可用紗布過濾出頭道藥汁,三煎過后所得藥汁混合一處,靜置后再沉淀過濾。將過濾凈的藥汁倒入鍋中,進行濃縮,讓藥汁慢慢變成稠厚,把蒸烊化開的膠類藥與糖(以飴糖和蜂蜜為佳),倒入清膏中,放在小火上慢慢熬煉成膏即可。放入陰涼處保存。

1.3.4 膏方的組成 膏方組成因人而異,一人一方一法,量身定制,每方由20余味藥組成。由膏方醫生根據患者的不同體質特點和不同癥狀體征進行辨證論治,制定處方組成。藥物主要有基質藥、對癥處方藥和輔料等幾類。基質藥為膠類藥,如:阿膠、鹿角膠、龜膠等。膠類藥為賦型藥,有滋養補虛,調和氣血的功效。對癥處方藥主要為針對病情需要用藥,兼顧祛病和補虛。輔料為調味的糖類(包括飴糖)和料酒等,主要是為了改善口感,同時兼顧緩中補虛。

處方配伍原則:虛實兼顧、寒溫得宜、氣血雙調、動靜結合、陰陽平衡。要注意把握“通”和“補”的尺度,在滋補的同時兼顧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健脾化痰、消導通腑[3]。平和質用藥宜和緩通導,以人參、黃芪、白術、甘草等補心氣、助血行,五味子、山藥、制首烏、益智仁、覆盆子、桑椹子、沙苑子、枸杞子等補腎安神為主。氣虛質用藥以參苓術草加升麻、柴胡、葛根、芡實、桂枝等補升中氣為主。陽虛質以淡附片、干姜、肉桂、菟絲子、補骨脂、仙茅、仙靈脾、巴戟天、肉蓯蓉、牛膝、杜仲、續斷、鹿角膠等溫陽健脾益腎為主。陰虛質以玄參、黃精、天麥冬、南北沙參、石斛、玉竹、五味子、山萸肉、靈芝、龍眼肉等養陰安神為主。痰濕質以瓜蔞皮、薤白、制半夏、茯苓、陳皮、桔梗等寬胸理氣化痰,山楂、炒谷麥芽、雞內金、焦六曲、枳實等消導積滯為主。濕熱質以蒼術、黃柏、黃芩、紫花地丁、天葵子、車前子、金銀花、蚤休、薏苡仁、白術、冬瓜皮、赤小豆、夏枯草、半邊蓮等清熱利濕為主。瘀血質以丹參、穿山甲、當歸、川芎、赤芍、熟地、紅花、紅景天、田三七、刺五加等活血利氣為主。氣郁質以枳殼、廣木香、石菖蒲、郁金、佛手、降香、柴胡、香附、檳榔、川楝子、百合、合歡、遠志、柏子仁、酸棗仁等行氣解郁、養心安神為主。特稟質以當歸、生地、防風、蟬蛻、僵蠶、黃柏、知母、苦參等養血消風為主。每味藥約為150~200 g。

1.3.5 護理干預方案 本院治未病中心通過問卷調查表確診體檢者的體質類型,對每一位亞健康患者根據體質的不同,從情志、飲食、運動鍛煉,注意事項等方面指導亞健康者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使之達到完全健康的目的。(1)平和質:可酌量選食具有緩補陰陽作用的食物,各類谷物肉蛋果蔬等平衡膳食即可,主要針對不適提出要求。(2)氣虛質:宜多食用有補氣功效的食物,食用性質溫和的具有補益作用的食品。如糯米、山藥、白扁豆、紅棗、蓮子、肉類、青魚等。少食耗氣的食物:如白蘿卜、柚子、柑橘等。多做太極拳,保健功等,以助恢復元氣。(3)陽虛質:應多食熱補陽之品;如荔枝、櫻桃、栗子、大棗、核桃、牛羊狗肉,少吃冷飲、柚子等,居室朝陽溫暖。并教導其做瑜伽、散步、慢跑、太極拳、各種球類活動、保健功、長壽功等活動。(4)陰虛質:飲食清淡滋補腎陰的食物,忌辛辣煙酒,常選擇黑芝麻、糯米、豬肉、雞蛋、牛奶、甲魚、海參、鱉、黃豆、藕、葡萄、西瓜、蘋果等。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選擇太極拳、氣功、游泳等動靜結合的傳統健身項目。(5)瘀血質:應食活血化瘀的食物,如粳米,牛肉、豬肉、雞肉等,菜類有薺菜、香菜、胡蘿卜等,水果有山楂、桃子、桃仁等。少吃過辣、過甜、過于刺激性的食物和飲料。多做運動如快步走、太極拳、瑜伽、八段錦,經絡按摩等。(6)痰濕質:飲食調理具有健脾利濕、化痰祛痰的食物如白蘿卜、紫菜、枇杷、白果、扁豆等,少食肥甘厚味,酒類也不宜多飲,且勿過飽。多吃些蔬菜、水果。運動方面應長期堅持體育鍛煉,散步、慢跑、球類、游泳、武術以及各種舞蹈等。(7)濕熱質:經絡按摩,拔火罐除濕熱,飲食宜清淡為主,忌辛辣,如多食赤小豆、綠豆、冬瓜、西瓜等。少食羊狗肉、酒、蜂蜜等甘溫滋膩及火鍋、烹炸、燒烤等辛溫助熱的食物,戒除煙酒。可以進行中長跑、游泳、爬山、各種球類、武術等運動。(8)氣郁質:精神調攝很重要,多參加社會活動、集體文娛活動;居室應保持安靜,禁止喧嘩,避免強烈光線刺激。注意勞逸結合,早睡早起。飲食應選用具有理氣解郁、調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蕎麥、高粱、刀豆、苦瓜、蘿卜、等。應少食收斂酸澀之物,如烏梅、楊桃、酸棗、李子、檸檬等,也不可多食冰冷食品,冰凍飲料等。可少量飲酒,以活動血脈,提高情緒。多參加體育鍛煉及旅游活動,還可以做強壯功、保健功等。(9)特稟質:遠離過敏原,飲食宜清淡、均衡,少食蕎麥、蠶豆、白扁豆、牛肉、鵝肉、鯉魚、蝦、蟹、酒、辣椒、濃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發物及含致敏物質的食物。保持室內清潔,被褥、床單要經常洗曬,室內裝修后不宜立即搬進居住。春季減少室外活動時間,可防止對花粉過敏。不宜養寵物,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鍛煉,避免情緒緊張。

1.4 療效判定標準 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和癥狀積分法[4],以患者的主訴為依據,觀察治療前后臨床癥候變化情況,以癥狀積分遞減為療效依據。主癥積分按正常、輕、中、重分別為:0、2、4、6分,次癥分別為:0、1、2、3分。積分遞減>90%為臨床控制,積分遞減>70%為顯效,積分遞減≥30%為好轉,積分遞減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PEMS 3.1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觀察群體調查結果 457例亞健康人群中,分為9種不同的體質,其中以平和質、氣虛質所占比例略高,特稟質所占比例較低。多數人有兩種或以上體質兼夾,治療時以主要體質為主。選擇的對象為體檢中篩查出的符合亞健康體質者。不同性別亞健康人群的體質類型分布見表1。

2.2 觀察群體干預結果 在癥狀改善方面,平和型、氣虛型的有效人數比較高,瘀血型及濕熱型效果欠佳,特稟型體質調治難度較大。通過膏方調治和護理干預,各種體質人群癥狀控制總有效率為85.87%,膏方及護理干預結果見表2。

3 討論

體質的形成一部分取決于先天稟賦因素,但是后天因素也在不斷改變著每個人的體質。體質的偏頗往往不是單一的,很多人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偏頗體質的表現,體質的差異性具體表現為: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及心理功能的差異性[5]。這就要求醫護工作者在進行體質干預治療時,要注重個體化因素,做到一人一法一方案。本干預法突出中醫特色,充分發揮“整體觀念”、“辨證施護”和“辨證論治”等因素,為體質偏頗人群制定了有較強針對措施的具體方法,可操作性強,有客觀的理論依據。因此,提高了亞健康人群的生活質量。

膏方調治有明顯季節性特點,一般服用時間以冬至起50 d,即“頭九”至“六九”這段時間為佳,所謂“冬令進補”。《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三月,此謂閉藏”[6]。冬季人們食欲旺盛,吸收較快,有利于膏方的服用[7],這體現中醫“天人相應”的整體觀。膏方組方具有通補兼施、動靜結合的特點,可達到調和氣血、斡旋脾胃、平衡陰陽的目的[8]。本臨床觀察結果顯示,在癥狀改善方面,平和型、氣虛型的有效人數比較高,效果不佳的是瘀血型及濕熱型,特稟型體質調治難度較大。對于療效較差的體質類型,特別是痰濕型和濕熱型,可配合中草藥熏蒸等法治療[9]。虛證是膏方適宜的病癥類型,在膏方患者主觀選擇方面可能存在偏倚,所以一般虛證患者選擇膏方的比例較多,但實證患者也有一定的調治作用。說明個體化膏方具有治病與調體雙重功效[10]。

護理干預在亞健康調治中重在飲食、情志、運動鍛煉以及患者對氣候環境適應性的指導方面,配合中醫膏方調理,能有效地指導患者的目的性,培養患者的依從性,減少患者的盲目性,使膏方運用既能符合時令、地域,又能符合個體差異。做到“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提高臨床療效。關于亞健康中醫辨證的研究,以往有多種辨證分型,如魏育林等[11]將亞健康狀態證候歸納為:心腎不交、腎陽不足、氣虛證、腎陰虛證、肝郁脾虛證等;王紅玉等[12]歸納為:心脾兩虛、肝膽濕熱等常見證候群。現在多數醫院采用王琦教授的九種體質辨證分型,筆者認為比較切合臨床實際,所以收效較著。亞健康干預療法除此外還有針灸、按摩、導引以及音律調節等一系列養生方法,這些干預措施均有利于亞健康狀態的恢復[13]。一些自我調節的方式如有氧運動、綠色飲食、陽光心情、規律生活均有利于健康狀態及體質類型的調整[14]。平時應注意掌握體能運動方式和運動的強度,因為鍛煉不當,也會損害人體的健康[15]。

參考文獻

[1]龔秀琴.南京市部分企事業職員亞健康狀態的中醫體質辨識與護理干預[J].護理研究,2012,26(1):66-67.

[2]王琦.九種體質使用手冊[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1-3.

[3]程志清.膏方的臨床應用[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20(2):67-69.

[4].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3.

[5]田元祥.九型體質中醫保健養生大全[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3.

[6]王洪圖.內經選讀[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40-42.

[7]馬維慶,謝英標.中醫進補膏方[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2:11.

[8]劉馨雁,王振萍,于彬,等.個體化膏方調治體質與改善癥狀的療效觀察[J].北京中醫藥,2011,12(30):920-922.

[9]張雅麗.亞健康狀態的中醫調護[J].上海護理,2008,20(4):92-95.

[10]趙丹,任現志.中醫藥療效評價方法的現狀與思考[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1,29(3):623-624.

[11]魏育林,孔晶,劉國玲,等.205例綜合醫院亞健康狀態員工中醫證候特征和主要證型探討[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8,23(2):106-109.

[12]王紅玉.亞健康狀態378例40項癥狀分析述評[J].中醫藥學刊,2004,22(4):624-625.

[13]陳友友.亞健康狀態與中醫藥的治療近況[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10(1):118-120.

[14]朱翠貞.亞健康的預防調理策略[J].護理研究,2006,20(10B):2692.

第7篇

關鍵詞:普通感冒;維醫藥;診斷技術和方法;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05.001

中圖分類號:R291.5;R259.1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7)05-0001-04

Clinical Research Guidelines for Treatment of Common Cold with New Uyghur Medicine (Draft) Abuduwaili Abudukelimu1, Silafu Aibai2, WANG Ping-shan3, Wubulihasimu1, Yusufu Maitinuer1, Muhamaiti Wusiman3, Mainisha Maimaiti1, Tuerhong Aximu1, ZHANG Hong3, BAI Lian-sheng3, LI Jin-feng3, LI Zhi-jian2, Abudujilili Abuduaini2, LI Gong-shu4, LIU Bing-lin4, PEI Xiao-jing4, ZHOU Bei4 (1. Xinjiang Uyghur Medicine Hospital, Urumqi 830049, China; 2. Institute of Xinjiang Traditional Uyghur Medicine, Urumqi 830049, China; 3.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Urumqi 830002, China; 4. 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CFDA, Beijing 100045, China)

Abstract: In this study, ret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on medical records of Uyghur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gram of common cold was done and demographic, diagnostic, therapeutic, efficacy evaluation and nursing data and other information were collected, sorted out and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diagnostic cretiria of Uygur Medicine syndrome factor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tandard with the syndrome factors of the enrties of main syndromes and sub-syndromes and symptomatic diagnosis chart was established. Combined with the symptoms of common cold, the efficacy evaluation standards were established. On this bas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national new medicine review, the study developed clinical research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mon cold with new Uyghur Medicine (draft).

Key words: common cold; Uyghur Medicine; diagnostic techniques and methods; clinical research guidelines

普通感冒是常病、多發病,由于發病頻率高,呈急性病變過程,給患者帶來生活及工作的諸多不便,加之抗生素在治療過程中的濫用,也帶來一定的社會問題。維吾爾藥治療感冒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經驗,有良好的療效及較高的安全性,在研究治療感冒的維藥新藥時要充分體現維醫藥治療感冒的特點、優勢,以科學、客觀地評價受試藥物。本病屬維醫“祖卡木”“乃子來”范疇,維醫認為,體內外因素使人體生成的氣質發生異常變化,體液之間的相輔相成功能失調而出現異常體液及一些炎癥反應,如呼吸道黏膜水腫、充血、滲液(漏出或滲出)。此病多因受熱性和寒性或體液的變化所致。熱性感冒與膽液質和血液質的異常變化有關,寒性感冒與黏液質和黑膽質的異常變化有關[1-5]。

本課題組針對普通感冒維醫診療方案進行多中心臨床病歷回顧性調查,收集人口學、診斷學、治療學、療效評價、護理學資料等信息,進行整理分析,以此為基礎,明確了本病維醫證候要素的診斷及療效評價指標及其貢獻度,制定了普通感冒維醫療效評價標準和診療指南。本指導原則用于指導維藥治療普通感冒臨床研究的試驗設計。研究者應根據現行法規與技術要求,結合試驗藥物的維醫組方特點、臨床前研究結果,確定臨床試驗目的和目標適應癥。根據試驗目的和目標適應癥,依據臨床研究一般原則,結合試驗藥物臨床前研究結果,確定藥物的安全性、有效性觀察重點,進行臨床試驗設計。

1 試驗設計

新藥臨床試驗要遵循隨機、對照、盲法的臨床試驗原則。不同藥物有不同的藥理作用特點、不同的研究基礎和背景,同時研究過程中又有不同的研究階段、分期。每個獨立的臨床試驗均需確定不同的試驗目的。由于試驗目的不同,臨床試驗設計也會有很大區別。因此,臨床試驗前應充分了解試驗藥物特點、研究基礎、研究背景、研究階段、研究分期以及疾病的特點和臨床實際,同時,在考慮臨床試驗難易程度和臨床可操作性的基礎上,確定合理的臨床試驗目的。根據試驗目的,確定科學、合理和可行的臨床試驗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實施臨床研究時,應依據研究目的不同,有針對性選擇需要的對癥治療和用藥。如研究不是針對發熱或咳嗽時,應對普通感冒本身出現的發熱、咳嗽癥狀作對癥處理,因為過高的體溫有誘發其他疾病的可能,而劇烈的咳嗽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不使用對癥治療藥物將使患者很難接受治療方案。因此可以使用統一的解熱鎮痛藥和止咳藥,以便于試驗結束后評價,但必須注意對癥治療藥物選擇時,其臨床定位和作用特點之間的相關性。如研究是針對高熱或咳嗽時,則注意對癥治療和用藥不能影響對研究藥物的療效評價。臨床試驗設計應注重觀察試驗藥品在同類藥物中的作用特點,體現藥物上市價值。

2 臨床定位

維藥新藥治療普通感冒的有效性,主要是能夠解決普通感冒所致的發熱等特殊表現的試驗,研究者要在確保受試者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評估對發熱等特殊表現的干預程度。維藥新藥治療輕癥無并發癥者,可以觀察治療藥物對普通感冒病程的控制及相關癥狀緩解的程度,如發熱時間的縮短,咽喉干燥、打噴嚏、鼻塞流涕、鼻翼發紅、聲音嘶啞、寒戰、肢體酸痛、口干口渴、口苦等癥狀的改善程度。

3 診斷標準

3.1 西醫診斷標準

3.1.1 臨床表現 具有發熱、頭痛、肢體酸痛、咽痛、鼻塞、流涕、噴嚏等4種以上癥狀。

3.1.2 輔助檢查 ①血象:白細胞計數及分類(細菌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增高、中性粒細胞為主,病毒感染時淋巴細胞升高為主)。②胸部X線檢查:以排除肺部疾病(肺部X線無特殊改變)。

3.1.3 鑒別診斷 注意與急性傳染病如流感、麻疹、脊髓灰質炎、腦炎、腦膜炎、肺炎、腎綜合征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等前驅癥狀及過敏性鼻炎鑒別。

3.2 祖卡木維醫證候診斷標準

3.2.1 熱性祖卡木 主癥:身體發熱,咽喉干燥,鼻塞,肢體關節酸痛,咽喉部發紅,流黃濁涕,聲音嘶啞,頭痛,味嗅覺下降。次癥:皮膚熱,舌尖偏紅、黏,小便淡黃,大便硬結,咳嗽咳痰,口干、口渴,頭痛,全身酸痛,眼結膜及鞏膜潮紅,出汗。舌象:舌邊、舌尖紅,上有厚黃苔。脈象:硬,快[6-7]。

3.2.2 寒性祖卡木 主癥:寒戰,流清濁涕,頭昏、頭痛,咽喉腫痛,全身乏力,味嗅覺下降,身體發熱,肢體關節酸痛。次癥:脈象緩慢,皮膚寒,鞏膜偏白發銀色,舌苔白、發藍,口干,手足發冷,小便色淡黃、清,咽癢、咳嗽、咳痰,白色稀痰,乏力。舌象:舌苔薄白或淡藍。脈象:粗,細,緩[6-7]。

3.3 量化標準

根據臨床試驗目的和定位,確定主要療效指標和次要療效指標。對于改善臨床癥狀的試驗,應以發熱、頭痛、鼻塞、流涕、咽喉痛、咳嗽、身體疼痛等癥狀改善來評價。對于定位于高熱等特殊表現的臨床試驗,應以退熱開始時間、退熱程度、藥效(退熱)持續時間等相關指標做評價,或以縮短病程、減少發生并發癥、降低住院發生率等指標做評價。維醫證候評價以治療前后維醫證候癥狀轉化率評價其辨證分型及患者內環境的變化情況。

4 納入標準

為確診病例,以及選擇與試驗目的相吻合的維醫證候的相關診斷標準。對于年齡的選擇,研究者可以根據研究需要決定入組患者的年齡范圍。如果要研究退熱等特殊作用的,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確定適合患者病情條件作為研究對象。

5 排除標準

排除標準需根據藥物的特點、目標適應癥的情況,以及倫理學等因素合理制定。需排除有并發癥以及有其他系統性疾病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D女、過敏體質或有藥物過敏(史)者。

6 終止或退出標準

根據普通感冒的臨床特點,制定嚴格的終止和退出標準及緊急情況處理措施。在研究中出現病情加重或者并發癥的,應立即停止試驗,進行相應的治療,以保證受試者的安全。試驗中出現嚴重不良事件的,應及時終止試驗,并按相關管理規定上報。

7 研究病例的終止

①研究中發生嚴重安全性問題(如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者,或出現嚴重并發癥或病情迅速惡化者),應及時中止。②研究中發現研究藥物治療效果太差,甚至無效,不具有臨床價值,繼續進行下去會延誤患者的有效治療。③在研究中發現臨床研究方案制訂有重大失誤,或方案實施有重大偏差,再繼續下去難以評價治療效應。④項目委托要求中止。

8 對照藥的選擇

在針對普通感冒的維藥新藥臨床研究中,對照組的干預不一定都用安慰劑,可能有2個理由為選擇陽性藥提供支持。①從倫理的角度考慮。安慰劑對照是一種經濟、有效的試驗設計方法,但是在進行一項藥物的臨床研究中涉及到與人的生命相關的問題時,科學性一定要服從倫理學的要求。普通感冒是一種以上呼吸道病變為主的急性病變,對于患者來說每次發病都是一個新的過程,不涉及基礎用藥。②從對照的效率考慮。從設置對照的意義看,以療效明確的陽性藥物做對照相對于以安慰劑做對照,除了能體現試驗藥物的有效性,還能分析試驗藥物相對其他藥物的優勢、特點,為臨床使用提供更豐富的證據。

9 療程

普通感冒為自限性疾病,一般1周自愈,在治療本病的臨床研究中,一般入組患者體溫在38 ℃以上,病程在48 h以內,服藥療程3~5 d。選擇5 d時,其臨床設計應考慮能夠進行合理的評價。重點觀察開始退熱時間(以h為單位計),以及體溫降至正常時沒有發生反彈即恢復正常的時間(以h為單位計)。針對這種彈性的療程設置,如何進行訪視更能獲得盡量真實、完整的信息,需要在制定研究計劃時加以重視。

10 觀測指標及觀察時點

10.1 安全性觀測指標

包括一般狀況,生命體征(體溫、呼吸、心率、血壓),血、尿、便常規,肝、腎功能和心電圖等安全性指標。每個試驗均應根據試驗藥物作用特點、臨床前毒理試驗結果、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檢測指標異常、嚴重程度及其處理措施,確定安全性觀測指標,以便客觀評價其安全性。試驗過程中應加強對受試者的保護,若出現不良事件和實驗室指標的異常,應及時觀察患者伴隨癥狀,并及時復查、跟蹤,分析原因,合理報告不良反應。應根據試驗目的的不同,設計觀測時點。

10.2 療效性觀測指標

建議以感冒的痊愈情況作為主要療效指標評價試驗藥物治療普通感冒有效性,包括痊愈例數及痊愈時間2個方面。普通感冒病情單一,可以在短時間內痊愈,以痊愈作為主要療效指標,可以更準確地反映藥物療效。由于醫生做出痊愈判斷的準確性高于對癥狀體征計分分級的判定,更可增加研究數據的可靠性。當然,在抓住主要問題的前提下,為了更加細致地分析維藥對普通感冒證候群中不同癥狀、體征作用的特點,仍然可以將感冒癥狀量化分析。同時還要考察舌象、脈象等特殊體征的變化。

10.3 觀察時間

①患者一般情況入院時記錄1次。②體溫于用藥后6am、9am、12am、3pm、6pm、9pm、12pm各記錄1次。③胸部X線拍片只在病例入選時作1次。④安全性指標于初診首日和試驗結束時各檢查1次,肝、腎功能檢查時間不要超過第7日。

11 合并用藥

受試者既往服用了控制慢性病的藥物,如抗高血壓、抗糖尿病藥物,在試驗中要如實記錄服藥情況,同時,觀察試驗藥物和控制慢性病的藥物之間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在研究中應盡量減少或者避免合并用藥造成對試驗藥物研究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的影響。試驗藥物屬于維醫證候為基礎的維藥新藥,按照維醫辨證論治理論,考慮使用成熟劑、清除劑等。合并疾病所必須繼續服用的藥物或其他治療,必須在研究病歷記錄藥名(或其他療法名)、用量、使用次數和時間等,注意對療程的各個階段用量變化的記錄,以便總結時加以分析和報告。

12 療效評價標準

12.1 臨床療效標準

臨床控制:感冒癥狀體征積分改善率≥90%;顯效:感冒癥狀體征積分改善率≥70%且

12.2 癥狀療效標準

臨床控制:治療結束后,評分為0分;顯效:治療結束后,較用藥前減少2分;有效:治療結束后,較用藥前減少1分;無效:治療結束后,較用藥前積分無變化。

12.3 體溫變化評定標準

不同觀測點體溫變化:從服藥開始到體溫下降0.5 ℃所需時間為起效時間;從服藥開始到體溫降到37 ℃所需時間為解熱時間;從服藥開始到體溫恢復正常所需時間為痊愈時間[8]。

13 安全性評價

首先應關注一般狀況,生命體征(體溫、呼吸、心率、血壓),血、尿、便常規,肝、腎功能和心電圖等安全性指標。其次,除上述指標外,應根據試驗目的和試驗藥物可能存在的潛在安全性問題,設計相應的安全性指標,并制定合理的訪視時點。

試驗過程中若出現不良反應、實驗室指標的異常,應及時觀察受試者伴隨癥狀,并及時復查、追蹤,進行綜合分析。重視不良事件的報告。同時,注意試驗藥物的禁忌、注意事項以及飲食方面等研究。

參考文獻:

[1] 易沙克江?馬合穆德.中國醫學百科全書:維吾爾醫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61.

[2] 霍加?熱依木阿洪.醫學大全(維文版)[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總社,新疆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03.

[3] 毛拉?麻合穆德艾克木.治療方法(維文版)[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總社,新疆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87.

[4] 埃布艾里?阿維森納.艾力卡農非提比(維文版)[M].趼襯酒耄盒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43.

[5] ?艾克拜爾?艾爾扎尼.米扎尼提比(維文版)[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102-103.

[6] 阿依努爾?買買提明,阿米娜?買買提,阿不都外力?阿布都克里木,等.上呼吸道感染維醫診療標準[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2,18(2):35- 36.

第8篇

【關鍵詞】產后發熱;產褥期;中醫

產后發熱是指分娩后,因各種原因引起的發熱。產后發熱是婦產科臨床常見病之一,臨證以中度發熱為主,往往伴隨微惡風寒,或乍寒乍熱,多數產婦有虛汗,頭暈或頭痛,神疲乏力等。其中部分發熱現代醫學不能明確診斷,療效亦不夠理想。

1發病機理

產后發熱的病因病機主要有感染邪毒,入里化熱;外邪襲表,營衛不和;陰血驟虛,陽氣外散;敗血停滯,營衛不通。正如張景岳指出:“產后發熱,有風寒外感而熱者,有郁火內盛而熱者,有水虧陰虛而熱者,有因產后勞倦虛煩而熱者,有失血過多、頭暈悶亂煩熱者,諸癥不同,治當辨察。”

引起產后發熱的病因很多,根據產后發熱的主要病因病機,臨床常分為四個類墊,即:感染邪毒、血癖、血虛、外感。感染邪毒:產后耗傷氣血,血室正開,產時接生不慎,或產后護理不潔,或因不禁,致使邪毒乘虛而入,直犯胞宮,稽留于沖任、胞脈,入里化熱,而致發熱。《婦人大全良方?卷之十八》:“因產后感冒風寒(凡指一切外邪),惡露嶄然不行,憎寒發熱如瘧,晝日明了,暮則澹語,如見鬼狀,當作熱入血室治之。”血癖型:產后血室正開,感受寒邪,或情致不遂,癖血內停,癖阻沖任,惡露不下,敗血停滯,阻礙氣機,營衛不和,因而發熱。《女科經論?卷六》:“敗血為病,乃生寒熱,本于營衛不通,陰陽乖格之故。”血虛型:素體血虛,營陰本弱,或產時產后血去過多,陰血暴虛,陰不斂陽,陽無所附,以致虛陽越浮于外,而令發熱。《沈氏女科輯要盞正?卷下》:“新產發熱,血虛而陽浮于外者居多。”外感型:產后耗傷氣血,百脈空虛,滕理不密,衛陽不固,以致風寒暑熱之邪,乘虛而入,正邪相爭,營衛不和,因而發熱。《古今醫鑒?卷之二十》:“產后榮衛具虛,騰理不密,若冒風發熱者,其脈浮而微,或自汗。”

2治療原則

首先應根據病因和臨床表現的不同,區分外感與內傷發熱。外感發熱一般發病較急,發熱較高,伴有惡寒或寒戰,頭痛等癥。治宜解表清熱,或涼血解毒為主。內傷發熱起病較緩,病程較長,一般為低熱,或午后漸起,伴有氣血虧虛,或癖血阻滯等癥狀,治以扶正祛邪并重為原則。感受外邪:外邪引起的發熱,以風熱病邪和濕熱邪毒為最常見。若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口微渴、咽喉紅腫或疼痛,咳嗽,舌紅苔薄,脈浮數者,為風熱侵襲肺衛。治宜辛涼解表,疏風清熱,以銀翹散為主方。咳嗽加杏仁,把葉;咽喉紅腫疼痛加玄參、板蘭根、川牛膝。若見疼痛,惡露不止,色紫黑,臭味異常,小便短黃,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弦數者,為熱毒內盛,熱與癖結。治宜清熱解毒,涼血化癖。用五味消毒飲加生地、丹皮,益母草、敗醬草等。便秘加大黃、桔實;腹痛加延胡、五靈脂。若見發熱,身熱不揚,脫腹脹悶,食少納差,泛惡作嘔,舌苔黃膩,脈滑數者,為濕熱內蘊,中焦失運。治宜清熱利濕,宣暢氣機。用三仁湯合二妙散加減,使濕利熱清,發熱身解。血虧氣虛:產后失血,氣血虧虛,出現發熱,熱勢較低,自汗,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少寐,或手足麻木,氣短懶言,肢倦乏力,食少不饑,舌質淡,脈沉細弱。治宜補益氣血。以八珍湯為主方。食少不饑加砂仁、豆范、心悸少寐加棗仁、遠志、柏子仁;自汗加黃茂、浮小麥、牡蜘。若氣虛明顯者,用補中益氣湯,或黃茂建中湯,甘溫除熱。陰虛內熱:午后或夜間潮熱,或手足心熱,兩顴潮紅,心煩盜汗,失眠多夢,口干咽燥,小便短黃,大便干燥,舌質紅嫩或干絳,少苔或無苔,脈細數。治宜養陰清熱。用青篙鱉甲湯,或清骨散加減。若陰虛火旺,虛火上炎者,用知柏地黃湯,以滋陰降火。負陰明顯,津液耗傷,加沙參、麥冬、白芍;失眠多夢加棗仁、夜交藤,盜汗加浮小麥、牡礪、五味子。癖血內停:發熱,午后或入夜尤甚,口干咽燥;或渴不多飲,惡露不下,或下之量少,色紫暗或呈塊狀,小腹疼痛拒按,或觸有包塊,唇舌紫暗或有癖斑,脈細澀。治宜活血化癖散結。用生化湯或少腹逐癖湯加減。若見氣虛加黃茂、黨參;血虛加熟地、阿膠。

3結語

產后發熱的記述最早見于《素問?通評虛實論》:“帝曰: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何如?岐伯曰:手足溫則生,寒則死。”指出根據脈象、手足寒溫判斷產后的轉歸和預后。《哈荔田婦科醫案醫話選》:“產后多虛固是,但衛外之陽不固,最易感邪里傳,由虛轉實,若專持產后概屬諸虛不足,而不分寒熱皆投溫補滋膩之劑,則無異于閉門留寇,使邪無出路,以致變生他證。”程鐘齡說:“凡產后用藥,不宜輕投涼劑,又不宜過于辛熱。產后氣血空虛,用涼劑恐生臟寒,然桂、附、干姜氣味辛熱,若臟腑無寒,何處消受?理用和平調治,方為合法。若偏寒偏熱之證,又須活方治之,不可謬制也。”

故臨床治療應時時重視產后多虛多瘀的特點,實證亦不可過于發表攻里,但又不可不問癥情片面強調補虛,而忽視外感邪毒和里實之證,致犯虛虛實實之戒。在分析病情時應當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在辨證治療則應根據中醫的理論體系辨證施治,正確處理扶正與祛邪的辨證關系。既要注意審證求因抓住病理實質,又要根據其發展和不同階段的具體情況處理,才能收到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董保芝、馬瑞平.加減一貫煎治療產后發熱[J].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2]張劍萍.辨證治療產后發熱[J].邯鄲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2期

[3]史學瑞.自擬十味湯辨治產后血虛發熱[J].河南中醫藥學刊2002年05期.

[4]姚衛紅.產后發熱辨治一得[J].河南中醫2004年03期.

[5]吳也平、李書元.常見產后發熱的治療[J].河南醫藥信息2002年21期.

[6]劉春龍、韓春生、張洪春.歸芪兩地湯治療產后陰虛發熱48例[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1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