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20 18:10:22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口腔醫學保健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關鍵詞] 口腔預防;口腔醫學;教育預防;口腔知識
口腔醫學是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普通醫學知識和技術為基礎,將材料學、生物力學、機械制造學、美學、經營學等多學科融為一體的交叉學科。十余年來,無論在預防措施與方法的應用研究方面,還是在社會健康促進與社區人群口腔保健服務方面,口腔預防醫學都取得了重要的進展。提高了社會人群及口腔專業人員對口腔預防醫學重要性的認識,影響著社會人群在口腔衛生知識,觀念,態度與行為方面的改變,為全社會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礎。我國口腔醫學工作者結合目前醫學的學科特色和長遠發展需求,緊密依靠醫學,強調學科交叉與融合,正確處理好與醫學間分與合的關系,為口腔醫學的發展創造了可持續發展的廣闊空間。因此,關注口腔醫學,就是增進全身健康、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的過程。
1.口腔與人類的健康密切相關
口腔疾病和健康是人類疾病和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相關系統疾病密切相關,又互為因果。口腔科主要的疾病是牙病。我國齲齒平均患齲率為38%;有的地區乳牙患齲率高達90%,平均每人患有2.5個齲齒。齲齒已被W日O列為僅次于心血管病、癌癥之后的三大非傳染性重點防治疾病之一。牙周病在我國的患病率高達90%以上。WTO已將牙周組織的健康狀況列為人類健康的10項標準之一。錯矜畸形在我國人群中高達49%。牙齒缺失幾乎是每一個老年人都有。如果缺失一顆磨牙,咀嚼力約下降1/5。失去一對磨牙,咀嚼力下降l/3。失去二對磨牙,只能維持原來1/3的咀嚼力。口腔的患病率占人體各器官疾病之冠。幾乎每一個人在一生中都難免受牙病之苦。
口腔疾病可以成為其他系統疾病的誘因,也可以是其他系統疾病的表征或結果。口腔醫學是現代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口腔領域的齲病、牙周病是發展中國家發病率極高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WHO把控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稱為第二次衛生革命。這表明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對人群健康的危害性已引起人類的關注,口腔疾病的防治是未來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作為口腔醫學與大預防醫學相交叉融合而產生的口腔預防醫學,是研究口腔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研究預防和控制口腔疾病的方法及應用,維持和促進口腔健康的一門科學與藝術。隨著醫學和口腔醫學的發展,口腔預防醫學在20世紀以來也有了很大發展,這種發展對口腔醫學進步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2.口腔健康與口腔保健發展
口腔保健科學領域的科技發展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是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牙齒清潔、無缺損、無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只達到牙齒沒有疾病的狀態,而整個口腔還有協助發音和言語動作,具有神經感覺,參與表情的功能,口腔實際上是從事社會活動必不可少的器官。因此現代口腔保健新概念是:擁有潔白美麗的牙齒,口氣清新,口腔運動、神經等系統功能,都處于正常狀態。
口腔保健科學發展主要表現在:①對齲病和牙周病進行早期治療的全身及局部療法;②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基因工程學的新一代診斷、治療方法,給予口腔科醫生更多的選擇。③更多的口腔藥物、生物技術產品應用于診斷、治療和預防;④新開發抗生素和抗炎癥藥物對一般療法不起作用的患者有效。⑤科技的發展刺激需求;⑥企業對口腔藥物及保健用品的商業興趣增加。生物學其它進展也促進了口腔保健的發展,由于科技的突破及重大發現,將在以下方面促進對人群特別是高危人群口腔健康的醫學管理:①非常見口腔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如腮腺疾病、艾滋病、需放射治療的癌癥。②齲病、牙周病等常見口腔疾病的診斷和防治,如早期齲診斷、分子探針、抗菌抗炎癥藥物、組織再生、人工唾液等,強調醫藥而不是機械性干預。③CAD/CAM技術。目前由于昂貴不能實際應用,但技術及設計上的突破將增加技術可接受性、方便性及經濟效益。④齲病及牙周病疫苗。由于口腔科學領域的科技發展,未來口腔科醫生將成為面對患者健康各個方面的醫療專家。
3.現代口腔醫學發展的意義及作用
口腔保健是衛生事業的一部分,是綜合保健包括初級保健的一部分,應在科研、教育、預防保健各方面與醫療保健系統結合,維護人民健康,預防疾病。牙科醫生和衛生士的長期預防和初級保健任務應繼續增強。應強調將特別醫療服務轉向初級保健,推行醫療保險,增加基本保健,控制開支。搞好口腔公共衛生,口腔疾病群防群治應納入各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防保健對象中尤其要重視婦女兒童及老年人醫療保健。減少口腔健康狀況差別隨著貧富差距增大,口腔健康狀況和獲得保健的差別也增大。醫療機構有責任為全體人民而不是經濟富裕或相對健康的人服務,應努力減少口腔健康狀況的差別。
牙齒缺損和缺失修復的臨床工作近幾年來得到快速發展,我國已完成了研制各種類型的種植體及相應的器械,并開始在臨床應用。種植體的各種上部結構如固定式、可卸式、覆蓋式以及磁性固位種植義齒等也已在臨床應用
總之,當前口腔醫學在微觀上進人更深的層次,揭示疾病的本質。同時又從局部整體、器官整體和整個機體以及社會環境,綜合分析研究疾病的規律。學科不僅分化而同時又出現綜合趨勢,產生新的邊緣學科,口腔領面外科和正畸科結合產生正領外科,口腔外科和口腔修復科及口腔材料結合產生牙種植學。口腔修復學和口腔生理等學科結合產生領學等。當今口腔醫學基礎研究的總趨勢,仍然是細胞生物學、亞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尤其是分子生物學向各個領域的廣泛滲透。
參考文獻
[1]韓志武,口腔預防醫學發展的方向及探討[J] 《科技資訊》2007年32期
[2]李奉華、彭解英、賀達仁,世界預防口腔醫學研究進展和發展趨勢[J] 實用預防醫學2007(6)
[3]張震康,我國口腔醫學的進展[J] 科技導報, 1994(11)
口腔醫學教育是醫學教育的一部分,同時口腔醫學教育相對于臨床醫學有著更為突出的特點:一方面,由于高端口腔醫療治療費用高,治療群體多為中高水平收入人群,患者多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接受口腔疾病的治療,對醫療服務及質量的要求相對更高。另一方面,口腔醫學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醫療項目,需要大量的臨床操作訓練才能達到熟練精湛的水平。這就造成了口腔醫學生臨床實習與患者就醫高要求的矛盾。這一矛盾不僅在中國存在,在許多發達國家同樣也存在。2006年8月,哈佛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布魯斯•多諾夫在美國口腔教育學會學報上發表文章,表明自己的立場:“我認為傳統牙科教育的弊端將會導致口腔醫學院的關閉,而且使國內最需要口腔健康服務的民眾一直無法得到應得的診治”(3)。如何解決大量患者口腔疾病的醫療問題,同時又解決口腔醫學生臨床實習醫患關系的矛盾,開展口腔醫療社區實習是一個可行的途徑。積極分流實習生進入社區,下到基層,從最基本的東西學起,一方面滿足學生的學習愿望,提高教學效果,另一方面也緩解了矛盾,社會效益極大,潛在的經濟效益更大。醫學生社區臨床實習在臨床醫療中已廣泛開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我國學者曾誠等在《中國高等醫學教育發展的改革比較研究》中提出:全球醫學教育改革的一個明顯趨勢是面向社區進行教學改革(4)。在我國,臨床醫學教育已逐步向社區教育推進。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自1997年建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近年不斷推行以社區為基礎的臨床教學實習改革,實踐證明,臨床醫學生到社區實習,既是實習者,也是社區衛生服務的參與者;既是實踐者,也是改革者。做好社區實習教學工作是中心和學習的共同目的。學校、學生、社區三方面都認為社區醫學納入醫學實習教學是必要的,可行的,有效的(5)。關于口腔醫療社區實習方面,美國已開展了有益的探索,其中最為成功的是將社區醫療融入傳統口腔教育的教學模式。2002年,羅伯特•伍茲•約翰遜基金會發起了“走進口腔健康”的改革項目,資助哈佛大學口腔醫學院等15個口腔醫學院進行為期五年的教學改革。在教學實踐中,一些口腔醫學院讓學生進入社區衛生中心、退伍軍人醫院管理部門、印第安人衛生服務組織等機構實習。實踐證明,社區模式可以降低口腔教育的成本。哈佛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布魯斯•多諾夫在他的文章中對該學院的做法給予積極的肯定。2008年3月,羅伯特•伍茲•約翰遜基金會再次宣布資助包括馬里蘭大學在內的八所大學進行口腔醫學教學改革,以期在全美推廣社區口腔教學模式。我國社區醫療與口腔醫學生的臨床實習結合的優勢有:
1.為更廣泛的人群提供基本的口腔醫療服務,同時也為口腔醫學生的臨床實習提供更多學習和實踐的機會(6)。口腔醫療一向被認為是富貴醫療,原因在于:①口腔疾病不威脅人的生命安全,病情可以拖延,因而對于中低收入人群該治療不列入家庭醫療支出中。②口腔治療醫療費用特別是材料費較高,部分治療方法不在醫保范圍,中高水平收入人群才能接受自費治療。在我國口腔疾病的發病率非常高且得不到廣泛而足夠的重視。《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我國35歲~44歲年齡段人群患齲率為88.1%,齲均為4.5顆,僅8.4%的齲齒進行了治療;65歲~74歲老年人患齲率為98.4%,齲均為14.65顆,僅1.9%的齲齒進行了治療。如此多的口腔疾患需要大量的口腔醫生對癥治療。口腔實習生社區醫療的建立將有利于建立新型的醫患關系,緩解醫療服務的供需矛盾,最大限度地利用衛生資源。
2.加強口腔專科醫學院對社區口腔醫療的指導與幫助,有助于提高社區口腔醫療水平。目前我國的社區口腔醫療水平非常落后,有些基層社區尚未開展口腔醫療,使得許多低收入人群進入不正規甚至無證的口腔診所就醫,不能達到口腔基本醫療目的。口腔醫學專業學生進入社區實習能將正確的口腔專業知識及口腔衛生保健理論帶入社區,提高社區口腔醫療水平;同時社區口腔醫生在臨床教學活動中能與專科帶教教師及實習生廣泛交流,教學相長,不斷提高醫療水平和預防保健能力。
3.加強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廣大群眾口腔健康保健意識,為預防口腔疾病的發生起積極作用。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基地的建設強調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既有利于將預防保健落實到社區、家庭和個人,又有利于加深醫學生預防為主的思想,并將其貫穿于整個醫療行為的始終(7)。
4.口腔醫學學生早日接觸社區醫療的運作,了解社區醫療的服務性質與特點,積累一定的經驗,以便畢業后能更快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社區衛生服務可以將廣大居民的多數基本健康問題解決在基層。學生在此實習,可以盡早地了解廣大居民最迫切、最基本的需求,認清現階段衛生服務供需的基本矛盾。社區醫生不僅有良好的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的技巧,還要有良好的人際溝通技巧和群眾關系。因此,切實要求學生做到從單純的治療向預防保健服務擴大,從生理擴大到心理服務,從醫院擴大到家庭和社區服務,從單純的醫療技術措施擴大到綜合性的服務。
【關鍵詞】 口腔醫療 口腔教育 口腔網站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suggestions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ental medicine websites by doing research and studying on the functions, operating and shortcomings of current dental medicine websites. Methods: Selecting different kinds of people such as dental professional teachers, dental major students, enterprise personnel, public people, and computer professionals to browse the 45 representative dental medicine websites and asking for comments. Collecting the comments and then giving analysis and evaluations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ental medicine websites. Outcomes: Although the current dental medicine websites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related field, enrich the domestic dental market and widen the way for people to get dental knowledge, it still exists many shortcomings, such as the indeterminacy of web themes, the confusion of using groups, the excess introduction of theory, the abstraction of disease information, the lack of Chinese and English versions an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websites’ updating maintenance. Conclusio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ental medicine websites must be depend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ry people’s best to clear the themes and highlight the key points. Design different web pages which can be accepted by different kinds of people, perfect the information release way such as graphic contrast, set up a bilingual layout or an English one and update the International current information in tim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dental medicine field.
【Key words】oral health,dental education, oral website
隨著國內口腔醫學的迅速發展,國內大大小小的口腔醫學網站應運而生。從1999年的數個至今日多達上百個,口腔醫學網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中國口腔醫學的發展[1]。為了全面了解國內口腔醫學網站的現狀,并為今后國內口腔醫學網的發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和方向,使之跟上時代的步伐,與口腔醫學事業的發展形成良性互動,本文對目前各主要口腔醫學網站的運作、作用和不足等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搜集具有代表性的45個口腔網站:口腔醫學院校附屬網站15所,為新浪院校庫中“口腔醫學”院校關注度排行榜前15的院校所附屬的網站;口腔權威品牌網站15所,為同類網站搜索中百度排名前15的品牌網站; 15所國內三等甲級醫院的相關口腔網站。該45個網站作為本次研究的調查對象,見表1。
表1 被調查的口腔醫學網站列表
口腔醫學院校附屬網站 口腔品牌網站 醫院的相關口腔網站
武漢大學 愛雅仕口腔 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
中山大學 永康口腔 廣東省口腔醫院
第四軍醫大學 佳美口腔 北京協和醫院
四川大學 美晨口腔 浙江省第二醫院
復旦大學 拜爾齒科 光華口腔醫院
北京大學 登特口腔 浙江省人民醫院
南京醫科大學 萬翔口腔 秦都口腔醫院
西安交通大學 三博口腔 山西省人民醫院
同濟大學 丹德齒科
天津市口腔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 菲格口腔 安徽省立醫院
哈爾濱醫科大學 亞非牙科 江西省人民醫院
浙江大學 恒雅口腔 濟南市中心醫院
大連醫科大學 龍蟠口腔 河南省人民醫院
中國醫科大學 小白兔牙科 廣東省人民醫院
1.2 方法
邀請60位口腔專業學生、60位口腔專業教師、60位計算機專業人員、60位各年齡段的普通百姓和60位口腔企業人員共300位人員對以上45個口腔醫學網站的現狀進行問卷調查研究。
要求口腔專業學生、口腔專業教師、口腔企業人員、計算機專業人員、普通百姓在仔細游覽被調查網站后,就以下幾方面對現今口腔醫學網站進行評價:各自相關領域的貢獻度、豐富口腔醫學市場的程度、對拓寬知識渠道的幫助程度、網站主題是否明確、網站面對的群體是否明確、網站內容的豐富程度、疾病描述是否形象等。其中,普通百姓不必對相關領域貢獻度作出評價;計算機專業人士不必對各自相關領域貢獻度、豐富口腔醫學市場程度、對拓寬知識渠道的幫助度作出評價。
1.3 結果評定
回收有效問卷300份,對問卷表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調查研究結果。
2 結果
2.1 現今口腔醫學網站的主要作用
2.1.1 口腔醫學網站對相關領域的貢獻
結果顯示被調查人群中,有91.7%的口腔專業學生表示口腔醫學網站在學習上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83.3%的口腔專業教師表示口腔醫學網站在教學上起到了輔助作用,認同比例略低于口腔專業學生;81.7%的從事與口腔相關的企業人員表示口腔醫學網站在產品宣傳和營銷推廣上有一定的幫助(如圖1所示)。
2.1.2 豐富了國內口腔醫學市場
被調查人群,95.0%的口腔專業學生、91.7%的口腔專業教師、93.3%的口腔企業人員和96.7%的普通百姓代表認為口腔醫學網站地豐富了口腔醫學市場,各人群組的意見較為一致(如圖1所示)。
2.1.3 擴寬了獲取口腔醫學知識的渠道
被調查人群中,95.0%的口腔專業學生和93.3%的普通百姓代表對口腔醫學網站拓寬人們獲取口腔知識的渠道的認可程度較高。相對而言,口腔專業教師和從事與口腔相關的企業人員的認可程度稍低,分別為76.7%和80.0% (如圖1所示)。
圖1 現今口腔醫學網站的主要作用
2.2 現今口腔醫學網站存在的不足
2.2.1 網站主題不夠明確,重點不夠突出
被調查人群中,81.7%的口腔專業學生、88.3%的口腔專業教師、95.0%的普通百姓、96.7%的計算機專業人員以及76.7%的從事與口腔相關的人員認為被調查的口腔網站主題不夠明確,具體表現在網站缺乏特色,瀏覽者不知其重點,不能根據自己目的高效找到所需網站(如圖2所示)。
2.2.2 網站面對的群體不清,針對性不強
被調查人群中,85.0%的口腔專業學生,88.3%的口腔專業教師,91.7%的普通百姓代表,86.7%的從事與口腔相關的人員,83.3%的計算機專業人員認為所調查的口腔網站存在網站面對的人群不清的缺點,僅少數幾個網站,如“中華口腔醫學網”有“大眾版”和“專業版”等子網站可供讀者選擇;對于大多數網站,瀏覽者很難判斷其是面向專業人群還是普通大眾(如圖2所示)。
2.2.3 以文字介紹為主,相對枯燥難懂
被調查人群中,95.0%的口腔專業學生、58.3%的口腔專業教師、86.7%的普通百姓代表,91.7%的從事與口腔相關的人員、65.0%的計算機專業人員認為所調查的口腔網站圖文比例不適,即使有圖片也僅限于2D,或圖文匹配解釋不到位,理解起來依然有一定的難度(如圖2所示)。
2.2.4 疾病信息以概念描述為主,較為抽象
被調查人群中,88.3%的口腔專業學生、95.0%的口腔專業教師、96.7%的普通百姓代表,91.7%的從事與口腔相關的人員、90.0%的計算機專業人員表示口腔網站所提供的疾病信息中專業術語多而繁雜,且大多只有一個概念性的描述,缺少個例的補充說明,令人費解(如圖2所示)。
2.2.5 網站缺乏中英文對照或全英文版面
所調查的45個口腔網站,口腔醫學院校附屬網站中有8個,口腔品牌網站中有11個,醫院相關的口腔網站中有10個,共計29個網站沒有英文對照版面,占調查對象總數的三分之二。
圖2 現今口腔醫學網站存在的不足
2.3 網站的運作
國內口腔網站的域名申請過于自由,以致許多冠以“中國”字樣的口腔網站數量較多,但其本身并不是政府機構支持的專業網站,內容五花八門,部分網站還充斥著各類廣告,容易誤導患者。
國內口腔網站的信息來源匱乏,資源渠道有限,專業支持缺乏,且同類網站轉載的現象較普遍,以致信息的科學性、可信性不高,網站的信息建設總體水平較低下。
被調查的網站,其資金大多來源于與其建設形式相關的機構,相關的醫學院校或相關的企業。較多的網站在初期建設完成后的長期更新和維護往往不夠到位,沒有做到及時更新。
3 討論
隨著計算機事業的飛速發展,各類口腔網站應運而生。現代口腔醫學網站的建設對于口腔疾病預防,方便患者就醫,減少溝通難度,提高治療效率,降低醫患糾紛以及對口腔醫學未來的發展有著不可小覷的意義[2]。如何建設優良的口腔醫學網站,需要我們總結現有的口腔醫學網站的優缺點并加以分析討論。
現階段,學生接觸網絡的機會多、意愿大,在利用網絡資源上明顯優于其他群體,因此91.7%的學生群體反映口腔醫學網站對于自身的學習幫助較大;對于教師而言,由于國內口腔醫學網站發展尚淺,提供的視頻、圖片資料有限,或者內容更新不足等原因,對教學幫助的貢獻度稍低于學生人群[3];口腔企業人員可利用口腔醫學網站進行產品的宣傳和推廣,因此貢獻度與教學貢獻度相當。可見,口腔醫學網站對相關領域的貢獻是值得肯定的。
在豐富國內口腔醫學市場內容方面,各群體均以90.0%以上的高票認同,表明口腔醫學網站已成為國內口腔醫學市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與全民信息化密不可分,是時代所趨,現實所需[4]。它為相關人員提供口腔專業的教與學、口腔器材相關信息的交流、口腔疾病診治的研究近況、口腔基礎知識和日常保健注意事項的大眾教育,已是國內口腔醫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早期人們獲取口腔醫學知識的渠道有限,現今的口腔醫學網站無疑是一個最方便有效的知識獲取渠道[5]。因此,95.0%的口腔專業學生,93.3%的普通百姓代表認為口腔網站拓寬了人們獲取口腔知識的渠道,而教師和口腔企業人員的比例較學生群體和普通百姓較低,分別為80.0%和76.7%。究其原因可能是學生群體偏向于應用網絡查詢技術來獲取相關知識,而對于普通百姓,較為便捷的口腔專業知識獲取渠道也是網上查詢;但對教師和臨床工作者而言,期刊雜志等更具專業化的信息渠道有利于他們掌握前沿信息的第一手資料;同樣,企業單位人員也可能通過企業、行業內的信息交流來更新知識。但不可否認,現今口腔醫學網站在不小的程度上拓寬了人們獲取知識的渠道,打破了傳統僅限于書本、報刊、雜志的僵局。
雖然國內的口腔醫學網站有諸多優點,但也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
現有的口腔醫學網站主題不夠明確,重點不夠突出。網站大多包攬全部,涉獵的口腔領域多,但是均不夠深入,這導致了資料的搜集難以全面,使瀏覽者不能便捷迅速的找到所需信息,使群眾對網站信任度降低,阻礙了網站的發展[6]。在這一點上口腔專業教師,學生和企業人員均高比例指出了這一不足;而普通百姓對于口腔相關的知識專業需求不高,則認可度相對較低[7]。
調查中,學生群體85%,教師群體88.3%,企業人員86.7%,普通百姓91.7%,計算機專業人員83.3%提出了網站所面對的主要群體不明確。高比例的數據提示了口腔醫學的網站制作應逐漸趨于細化,而是否需要針對不同使用人群,比如口腔醫學研究人員、口腔臨床醫療人員、普通的群眾百姓等,建立和發展一些口腔醫學網站值得研究。
調查還發現,學生群體95.0%,企業人員91.7%和普通百姓86.7%認為口腔醫學網站的內容大多以文字為主,所配的視頻和圖片有很大一部分為轉載內容,網民瀏覽時常常遇到內容重復、雷同等問題。這就有待于相關政府部門完善網站的管理制度,網站建設者注重信息來源的合法性,提高人們的版權意識(8)。
最后,高比例人群表示口腔醫學網站所提供的疾病信息大多只有一個概念性的描述,抽象繁雜。建立完善的病例數據庫可以從根本上改善這一問題[9],幫助剛入門的口腔專業學生、普通百姓、口腔企業人員和計算機專業人員理解口腔疾病的基本診療方案。
此外,口腔醫學的發展必須與國際接軌,而國內的口腔醫學專業雜志的學術水平很大程度上不及國際的口腔醫學學術雜志。國內的口腔醫學網站非常有必要引進和更新國際上的口腔醫學研究的前沿信息[10]。因此,口腔醫學網站的英文版是必須的,三分之二的高比例口腔醫學網站缺乏英文版面,說明了網站建設者不夠重視國內口腔醫學與國際學術前沿的溝通和交流,只有建設好網站的英文版面,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動國內口腔醫學網站的建設和發展。
值得指出的是,口腔網站的建設和維護需要計算機技術和口腔醫學專業知識的完美結合,這就需要計算機專業技術人員和口腔醫學專業人員的相互溝通和合作,從而實現口腔醫學網站的有序建設和維護更新。
4 展望
針對現今口腔醫學網站的作用和不足,新生或發展中的口腔醫學網站在建設和維護中應當有所借鑒,做到主題明確、突出重點,針對不同人群采用合適的網站版面和內容及文字用語,強化圖文對照的信息方式,避免抽象的概述,設立中英文對照或英文版面,及時更新與國際前沿資訊接軌,這樣才能使口腔醫學網站適應且推動國內口腔醫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胡冰 王松靈.孫正.《中國口腔醫學網站發展白皮書》.首都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
[2] 國內外口腔醫學網站點介紹 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03年3月第一期第一卷.
[3] 王邦康,王松靈,呂嬰 《中國高等口腔醫學教育的現狀與展望》.北京口腔醫學,2001年第2期.
[4] 口腔網站建設與現代醫學模式探索[文章編號] 1673-5552(2009)17-0132-01.
[5] 王志潔.《口腔保健》 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年7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
[6] 李繼光.《網頁設計全書》 2009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7] 尹萬和. 《牙齒保健與牙病防治》.延邊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8] Danny Goodman 《Dynamic HTML權威指南(第三版)》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9年6月第1次印刷.
口腔醫學專業培養要求 1.掌握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
2.掌握口腔醫學各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和醫療技能;
3.具有口腔及頜面部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和急、難、重癥的初步處理的能力;
4.具有口腔修復工作的基本知識和-般操作技能;
5.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口腔醫學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初步能力。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口腔醫學專業就業方向有很多,就業前景也比較廣闊,但大家還是要在專業上努力學習,爭取學習地更深入。
口腔醫學專業就業前景 口腔科醫生的就業領域較寬,既可在大醫院從事口腔科工作,也可私人開設診所,并且能在美容院從事相關的面部整容、美容。畢業后從事與醫學教育、科研、臨床實踐相關的工作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醫師在醫療機構或個體診所中幫病人解決口腔的疾苦,教師在醫學院校從事口腔醫學教學工作,科研工作者研究口腔疾病的發生、發展、預防及治療,銷售人員到牙科醫療器械公司、牙膏公司、牙科材料公司等從事營銷工作。
因此口腔醫學在我國還有相當廣闊的發展空間,選擇口腔作為未來的職業是合乎時展潮流的,口腔醫生的明天是非常光明的。但是學習這門專業在收入方面大部分都是靠私人診所才能樂觀,在醫院從事工作的想要收入樂觀,就要靠自己的經驗和資歷了。
口腔醫學專業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口腔科醫生的就業領域較寬,既可在大醫院從事口腔科工作,也可私人開設診所,并且能在美容院從事相關的面部整容、美容。
從事行業:
畢業后主要在醫療、新能源、美容等行業工作,大致如下:
1 醫療/護理/衛生;
2 醫療設備/器械;
3 新能源;
4 美容/保健;
5 教育/培訓/院校。
從事崗位:
畢業后主要從事口腔醫生、牙科醫生、潔牙師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口腔醫生;
2 牙科醫生;
徐韜院長有著敏銳的國際視野、宏觀的公益意識,積極、自信、勇于擔當的力量。正因如此,徐韜擁有廣泛的國際人脈關系,深受同行的愛戴與尊重。國外同行說:“我們跟有些人交往,發出郵件后毫無音信,而他無論結果如何,24小時之內必有回復。”
2011年,經北京大學推薦,徐韜入選國家第六批“”后的首批大學生
徐韜是“”后的第一批大學生。1984年,他作為北大口腔醫學院的第一位自費留學生,前往美國深造,獲得了美國波士頓大學口腔生物學博士和牙醫學博士學位;榮獲國際牙科研究學會唾液研究學科“終生會員”榮譽稱號,之后在波士頓大學做博士后工作。1990年受聘為助理教授,在中國大陸口腔專業人士中,徐韜是較早獲得美國牙醫學院校聘用的教師之一。1992年,徐韜獲得了國際牙科研究學會頒發的William J.Gies獎。該獎是為獎勵在牙科研究領域發表的年度最佳學術論文而設立的。他由此成為第一個獲得該榮譽的中國大陸人。1995年,徐韜晉升為副教授,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指導碩士及博士研究生。他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口腔唾液蛋白化學和宿主自主防御機制”。
在美期間,他通過了美國東北和中部共30個州牙科執業資格考試,擁有了美國東部多個州的開業執照。
由于擁有科學研究和臨床醫療的雙重身份,以及不凡的業績,徐韜被美國高露潔――棕欖公司聘請為資深技術總監,在此期間,他建立了公司在全球第一個應用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臨床檢測方法相結合的臨床研究基地,搭建起國際化合作的平臺。他本人申請到10多項專利,和文摘100余篇,更新、發明了一系列臨床研究方法和相關器械,并成功地將現代生物化學技術與傳統的臨床研究方法相結合,以其作用機制解釋臨床療效,由此將口腔臨床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這一切為徐韜教授和他家人的生活創造了優厚的物質條件。
作為北京大學的校友,中國人,徐韜教授的作為恰體現了“士”的本質。他始終關注著中國及母校在口腔醫學事業上的建設和發展。在中國遭遇“非典”和汶川地震期間,在北京奧運會籌備期間,他踴躍捐款,支持中國的公益事業。
醫療工作與人才培養
任職以來,徐韜院長以“傳承優良傳統,創新發展”為管理理念,采取了多種措施,著意發揮公立醫院的公益性長處,確立了中長期的發展方向,制定實施了全方位人才的培養計劃,以促進口腔醫學事業的發展。醫院于2010年榮獲了“百家2010改革創新醫院”榮譽稱號。
徐院長常說:“每個學科都是學院和醫院發展前進的動車組。”他將學科建設看作口腔醫學院發展中的根本性戰略任務,是提高醫院醫療、教學、科研能力及水平的重要基礎,也是謀求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徐韜任職后,主張建立“大學科”品牌,打造一流水準的正畸學科。正畸科與院內各分支機構在有關醫、教、研方面進行了學術商討,確立了口腔正畸學科的“大品牌”結構。完成了兒童口腔醫學、口腔黏膜病和口腔種植3個專業10個病種的臨床路徑編寫工作;2010年,醫院全部開展了6個病種的試點工作。
國際行業競爭的最終落腳點在于人才。在當今知識與資本日益對等的趨勢下,人力資本對事業競爭力的作用毋庸置疑。然而競爭的戰略之一,就是智力資源的培植與引進。一個醫院,既要有屬于他們的名醫、名牌、名譽、名聲,還要有有力的宣傳措施,優秀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先進的經營理念。
在徐韜院長看來,醫院管理人才的優劣直接關系到醫院的發展。人才戰略已成為醫院全面發展的關鍵之舉。他認為,管理工作是一項專門的學問,體現著管理者的責任心、能力和才情,各級管理人員并不依附于專業技術人員而生存。因而他個人踐行的是,做好管理工作,需全身心投入其中。
2011年,醫院制定人才培養基金實施辦法,探索建立了導師制,以培養有潛力的學科。已有10余人獲批采用醫院人才培養基金資助方式出國學習。送護士外出參加培訓,開闊視野,以提高專業技術的總體水平。
2011年,醫院收獲基金項目共47個,總經費5344萬元;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4項,發明專利2項。發表學術論文342篇,其中英文論文65篇(SCI收錄、醫院為第一作者54篇),中文論文277篇。出版著作17部,其中專著2部。
教學推廣與預防工作
徐韜院長強調教學工作要順應醫院的發展規劃,重視學生的英語水平,提高其國際交流能力并加大了教學方面的投入。
2010年,醫院完成了8年制學搏連讀、5年制海外班、口腔修復工藝大專班共278名學生的培養和教學任務。
2010年,醫院第二屆8年制畢業生畢業。經過多方努力,就業率為100%。
預防工作是口腔醫學院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2010年,地段醫療工作主要涉及10余所幼兒園,為此,醫院配備了兩套移動口腔診療設備。醫生們深入到幼兒園進行口腔保健綜合干預項目,開展了口腔保健知識的宣傳、健康檢查、涂氟、窩溝封閉及治療工作。
由世界衛生組織預防牙醫學科研與培訓合作中心(WHOCC)主辦,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協辦,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支持的“口腔公共衛生政策與策略高級研討班”于2010年在京舉辦。來自全國39個單位的口腔預防科主任和基層預防醫生參加了會議。
國際交流
每年接待來訪外賓,舉辦各級各類外國專家講學,公派出訪人員短期研修,開展校際交流活動,進行海外調研交流活動,是徐韜院長管理醫院和推動醫院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
2010年,應泰國久拉龍貢大學牙學院邀請,徐韜教授一行3人赴泰國參加久拉龍貢大學牙學院建院70周年慶典,簽署了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泰國久拉龍貢大學牙學院和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齒學部《三校學術合作聯合體備忘錄》,旨在為中青年醫師和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培養平臺。2011年,根據備忘錄的精神,由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牙學院和泰國久拉龍貢大學牙學院聯合發起的“三校聯合學術年會”于泰國曼谷舉行了第一屆會議。會議由久拉龍貢大學牙學院主辦,來自3校的領導及師生共70余人參加會議。徐韜院長帶領青年醫生、學生共lO余人赴泰參會。
2011年10月,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北美海外校友會”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成立。前往參加成立大會的校友80余人。徐韜院長發表了熱情的講演,并向與會者介紹了北大口腔醫學院在醫、教、研、防、國際合作方面的長期發展規劃。
【關鍵詞】 提高; 少數民族; 口腔醫學生; 綜合素質; 探討
【中圖分類號】R32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4)01-0379-02 口腔醫學是操作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學生的動手能力、交流能力和思維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在口腔醫學教學的過程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1]。提高內地高校少數民族口腔醫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僅有利于少數民族青年的健康成長,還能促進民族地區的穩定以及經濟的發展。因此,內地高校應針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特點來提高其綜合素質。
1 .少數民族口腔醫學生的教育培養現狀
少數民族口腔醫學生與漢族學生相比,有著鮮明的特點,他們有著很強的民族自尊心,性格豪爽粗獷,同時又能歌善舞,樂于參加文體活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少數民族口腔醫學生的漢語水平及文化基礎不及漢族學生,英語基礎也比較薄弱。口腔醫學學制為五年,比人文學科和大多數理科專業學制長,課程多,操作性強,動手能力要求高,學生的壓力普遍較大。而目前內地高校的教學模式一般采用的是"一鍋煮",使少數民族口腔醫學生的學習缺乏獨立自主性[2],同時由于與漢族學生在交流上存在一定的障礙,使其經常在同一民族圈子里用母語交流,這樣導致學習交流的范圍相對狹小,信息相對缺乏,同時參與各種活動的機會減少,鍛煉的機會也相應減少。這些特點對提高內地高校少數民族口腔醫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分析少數民族口腔醫學生的行為表現,進行有針對性、側重性教育,是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的前提。
2. 提高少數民族口腔醫學生綜合素質的策略
大學校園是學生學習知識、增長見識、提高能力的重要場所。要想提高少數民族口腔醫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及學院應針對少數民族學生自身的特點,更新教育模式和理念,進行教育。
2.1 加強對漢語的學習
要想提高少數民族口腔醫學生的綜合素質,首先應加強對漢語的學習。漢語基礎薄弱,導致他們無法理解課本內容,這嚴重制約著學生的課程學習。來自內地班或經過預科階段學習的口腔醫學生漢語相對流利,在學習方面比直接由生源地考入學校的學生表現更佳,在人際交往方面,他們的表現也更大方、自然。因此,各級政府應加強教育改革的力度,使更多的少數民族學生通過內地班和預科階段的學習,從而更好更快地適應大學生活。學校方面,應營造良好的氛圍,鼓勵少數民族大學生學習漢語,同時開設面向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提高課程、設置漢語水平測試等內容以促進其對漢語的學習。
2.2 加強對文化課及英語的學習
文化知識是衡量大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重要標志,加強文化素質教育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方面。而國家對少數民族考生一直實行降分錄取,定向招生相結合的政策,使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分數普遍較低[3]。因此,各高校應采取相關措施,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文化知識,如在預科階段開設專門面向少數民族口腔醫學生的文化必修課,教授醫學常識強化他們的醫學素養,同時開展醫學文化知識競賽等活動來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母語對少數民族學生第二語言習得所產生的影響稱作遷移效應,起促進作用的正遷移效應和起阻礙作用的負遷移效應同時存在。如母語的耳濡目染和英語語境的缺乏,很多少數民族口腔醫學生的英語發音往往帶有濃厚的民族特色而且學習英語的熱情普遍不高[4],這使得他們對英語的學習有一定的障礙,因此,學校應采取相關措施鼓動少數口腔醫學生積極參加英語學習的活動,鼓勵他們張嘴練習并糾正發音,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提升學習英語的能力。
2.3 加強專業課方面的能力
一名優秀的口腔醫生,必須要有較強的專業課學習能力,因此,加強少數民族口腔醫學生專業課方面的能力在提高綜合素質中尤為重要。
2.3.1 學習和思維能力 三分教,七分學。學習知識大部分靠學生自己去理解掌握,在大學期間學校及學院應注意對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及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對課本知識的吸收,而且有利于其走上工作崗位之后對新知識的消化并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
2.3.2 動手操作能力 口腔醫學是一門動手能力極強的學科,這方面的缺乏是不可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口腔醫生。學院應在周末向學生開放實驗室,供學生在仿頭模上操作練習,鼓勵學生多去口腔醫院見習,開闊眼界,盡早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臨床,同時學院老師積極對學生進行指導。學生方面應充分利用學院提供的教學資源,把握動手操作機會,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
2.3.3 交流能力 口腔醫學生最終會走上醫生這個崗位,每天會與不同的患者打交道。那么,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應當學會與病患交流,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使對方能夠理解想要表達的內容,從而使醫患關系能夠和諧穩定。
2.4 加強校園活動氛圍,促進學生健康
學院應充分利用少數民族學生喜愛參加文體活動的特性,開展各類趣味活動,使他們融入大圈子,增加自信,老師也應時常和學生談話,了解他們心中所想,及時排憂解難,從而少數民族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為提高其綜合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3.結語
總之,學校應立足于實際,以培養高素質少數民族人才為目標,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探索提高少數民族口腔醫學生綜合素質的途徑,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少數民族人才。
參考文獻
[1]漆明,劉英,牛文輝等.口腔醫學生實習前臨床實踐能力培養新模式的設想[J].教學改革.2008.30(4):549
[2]王文語,原婷.內地高校少數民族醫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探討[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5):966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國人的口腔保健意識也在逐漸增強,不少人已經形成了定期前往口腔科檢查的良好習慣。一些人已經將口腔健康看作個人形象的重要影響因素,會在口腔保健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及金錢,如進行牙齒美白、牙齒矯正等。
然而大多數人及患有口腔疾病的患者并不了解口腔醫學知識,對于牙齒結構、口腔疾病成因、治療方法等知之甚少,更難以參與對口腔疾病治療方案的討論。這對于口腔科醫師和口腔疾病患者來說,不利于發揮和得到治療最佳效果。如何能將口腔醫學知識形象、直觀地表現出來?醫師和患者在共同尋求這一問題的答案。
DentalDecide是一款專為口腔醫學開發的患者教育軟件,軟件通過多種形式輔助患者學習牙齒解剖學知識、牙齒保健知識、治療齒科疾病的手法、針對不同疾病的最佳治療方案等,并且能為患者尋找到專業醫師。
包括口腔學在內,大多數醫學知識由于涉及人體內在結構,對于沒有醫學專業背景的普通人來說非常抽象,難以理解。DentalDecide將口腔科的解剖學、疾病知識、治療手法等信息制作成3D動畫,圖形制作非常精細,足以逼真地表現實際情景。
DentalDecide目前已經包含了多種口腔疾病和治療方案的演示,包括:齲齒修復、牙冠修復、拔牙術、補牙術、種植牙、牙齦疾病、根管治療術、智齒阻生等。針對不同口腔疾病,軟件提供大量的醫學圖片和文字說明,醫師們如果使用這些資料配合自己的講解,將會使患者更加準確、輕松地了解有關知識,并共同討論最佳治療方案。
DentalDecide可以根據患者所選疾病和所在的地理位置尋找擅長不同領域的專家,以對疾病進行針對性的治療。軟件內置的強大搜索工具還可以將專業醫師按保險額度、語言、專業領域等條件進行排序、過濾,方便患者進行選擇。
DentalDecide中內置了一個全3D的牙齒結構模型,支持用戶自由旋轉和縮放,方便從任何角度觀看牙齒解剖結構。用戶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模型的顯示方式:外觀結構和內部結構,上頜部、下頜部以及全部牙齒,并且可以顯示詳細注釋。
在“治療方法”頁面中,DentalDecide同樣使用其最具特色的3D動畫來演示多種口腔科治療手術過程。動畫涵蓋了幾乎所有細節,我們甚至可以看到補牙過程中使用紫外線固化樹脂和碳化硅打磨的過程。
在DentalDecide的“牙齒狀況”頁面中,可以分別查看有關拔牙術、牙齦疾病、齲齒、根管治療術、智齒阻生等不同情形的詳細介紹。例如,選擇齲齒詳細介紹,用戶可以觀看齲齒發生的模擬動畫。動畫通過齲病發展過程、發展部位以及牙齒解剖結構,展現了齲病的不同種類和發展結果。醫師通過圖示,能更準確地向患者講述疾病信息。頁面還通過簡要的文字分別介紹了齲齒的癥狀、原因和治療原則,為用戶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識提供幫助。針對每種“牙齒狀況”,用戶可以直接搜索相關專業醫師。
在“尋找專業醫師”頁面中,用戶根據GPS定位或自行輸入地址,可以搜索周邊的全部口腔科專家醫師信息。如果用戶使用郵箱注冊DentalDecide會員,還可以按不同條件篩選和排列相關的專家醫師。口腔科專家醫師信息中包含門診地址、電話、專業特長和醫師簡歷等。信息中甚至還有不同醫師所采用的醫療保險信息,極大地方便用戶進行對比選擇。在DentalDecide中,用戶可以直接向醫師發送郵件資訊或將信息轉存備用。令人遺憾的是,DentalDecide目前不支持在國內搜尋口腔醫師信息。
綜合評價
使用圖形化的講解向不具有醫學知識的患者和大眾群體解釋專業的疾病背景信息,是目前最為有效的醫患溝通方式。3D動畫能夠動態地表現醫療過程。Orca Health公司員工是由移動平臺軟件工程師、網頁工程師、3D設計工程師和口腔科醫師等多種人才構成,使其軟件不但具有專業性,更能將抽象專業理論通過合理的方式表現出來。DentalDecide在2012年底一經推出,就穩居蘋果App Store醫療類iPad軟件排行榜前25,并得到了用戶極高的反饋評價。
使用圖形化的講解向不具有醫學知識的患者和大眾群體解釋專業的疾病背景信息,是目前最為有效的醫患溝通方式。3D動畫能夠動態地表現醫療過程。Orca Health公司員工是由移動平臺軟件工程師、網頁工程師、3D設計工程師和口腔科醫師等多種人才構成,使其軟件不但具有專業性,更能將抽象專業理論通過合理的方式表現出來。DentalDecide在2012年底一經推出,就穩居蘋果App Store醫療類iPad軟件排行榜前25,并得到了用戶極高的反饋評價。
尋找醫師僅支持海外地區
僅提供英文界面
菜單分類稍有混亂
DentalDecide
關鍵詞:模式,主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口腔健康是整體健康乃至生命質量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作為一項評價全身健康的可靠指標[1]。發達國家國民幾乎每個人從小就有固定的私人牙醫,私人牙醫可為全體家庭成員進行定期口腔檢查、保健,并建立詳細、準確的醫療檔案。私人牙醫制度使得發達國家的口腔疾病發病率非常低,其國民牙齒外觀也普通好于其他國家和地區[2]。然而國內大多數口腔病患在就診時,病情已經到了中晚期[3],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通過建立“健康口腔之家”這種口腔疾病綜合防治模式,公立醫院的口腔醫生轉變角色,由被動看病到主動防治疾病發生,疾病一旦發生便立即被發現,最大程度為人們爭取了時間,確保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保證了“家庭成員”的口腔及身體健康。
1. “健康口腔之家”模式
1.1 建立“健康口腔之家”,并吸收了大量的群眾為“家庭成員”,口腔科醫生集體來做“健康口腔之家”的“家庭成員”的長期保健醫。
1.2 確定口腔長期保健醫職責
· 在“家庭成員”的全力配合下,醫生盡全力服務。
· 將可能發生的口腔疾病,控制在不發生或晚發生程度。
· 將可控制的口腔疾病,控制在最小程度。
· 將不可控制的口腔疾病,控制在最輕程度。
· 對全身疾病在口腔的表現,一經發現,立即通報病人,必要時協助病人轉科治療。
· 對疾病爭取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保證“家庭成員”的口腔及身體健康。
1.3 電腦記錄“健康口腔之家”的“家庭成員”的疾病信息,電話預約就診,并簽訂疾病防治責任書;對原有疾病進行治療可適當減免費用,對后發疾病根據其性質及醫生職責區別對待,從適當減免費用到全自費進行治療。
2. 防治方法
2.1 預防
宣傳片、睡前刷牙、手把手示教,教家庭成員潔牙防齲器(高壓水牙簽)用法,為牙齒睡前洗澡等;增強牙齒表面硬度:0—7歲用氟化泡沫[4-6],7—14歲用氟化物,每年4次,對2—16歲應用窩溝封閉劑[7-8],隨掉隨補。
2.2 口腔檢查及治療
對口腔頜面、粘膜、舌及舌系帶、腺體、導管口、關節、牙及牙周等部位,排查可能發生的癌、潰瘍[9-10]、腫物、畸形、齲壞等疾病;進行遲萌牙拔出、牙周潔治、齦下刮治、根面平整、拋光、調牙合等治療。
2.3 合理應用輔助診斷
· 應用放射線片:檢查隱性齲(半年至一年1張)等;
· 化驗:口腔潰瘍要做血液粘稠度、血凝等化驗,牙周炎要做排除肝腎功能異常、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存在的可能性;
· B超:檢查腺體結石、積液等;
· 病理等。
2.4 對于特殊的“家庭成員”,如行動不便的患者,可安排醫生上門服務,為其進行口腔預防保健與診治(加收出診費、交通費等)
3. 討論
3.1 通過設立“健康口腔之家”,并吸收了大量的群眾為“家庭成員”,口腔科醫生集體來做“家庭成員”的長期保健醫,這種由被動看病到主動防治疾病的模式,改變了原有的就醫方式,使醫生進一步做到了為人民服務,拉近了醫患間的距離。電腦記錄“家庭成員”的疾病信息、電話預約就診并簽訂疾病防治責任書,利于醫患雙方分清責任,避免了醫療糾紛的產生。
3.2 無病時預防疾病,有病時治療疾病[11],自出生到終老,無病也定期三個月檢查或預防性治療一次。根據年齡段,按不同需求分組,采取不同的預防、治療措施。在家庭成員的全力配合下,將可能發生的口腔疾病,控制在不發生或晚發生及最小程度;將不可控制的口腔疾病,控制在最輕程度。該模式為成員爭取了時間,確保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保證了人們的口腔及身體健康。與發達國家私人牙醫制度[2]所不同的是,這種模式對口腔頜面部腫瘤及口腔粘膜病也能做到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
3.3 口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一種口腔疾病治療不及時或不得當,往往可以繼發其他口腔疾病。牙齒松動、牙周病,顳下頜關節彈響[12-13]、偏頭痛、肌肉疼痛綜合征等的相似病因是個別牙尖過高,牙合關系不平衡,調牙合、保持口腔衛生,調磨過高的牙尖是防治牙周病[14],顳下頜關節彈響、疼痛的主要手段。另外,牙尖過高、牙合關系不平衡還可導致神經衰弱,嚴重者還可誘發心臟病、腰頸骨質及肌腱的炎癥。
口腔醫生結合應用中醫理論兼而防治全身疾病:通過中醫舌診,觀察舌、舌腹血管、舌尖的運動方向及口腔粘膜的表現,能夠在早期獲得心腦血管等疾病的癥狀,一經發現,協助病人轉科。通過設立“健康口腔之家”,加強了公立醫院各科室之間的聯系,加深了醫院內部的團結協作。
4 總結
總之,通過建立 “健康口腔之家”這種綜合防治模式,轉變了公立醫院口腔醫生的診療理念,由被動等病人看病到主動電話預約、督促家庭成員預防或及時治療疾病,每三個月一次的口腔保健及預防治療為醫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口腔癌、齲齒等疾病創造了條件,特別是公立醫院各科室之間的團結合作,最大程度地保證了人們的口腔及身體健康。
參 考 文 獻(References)
[1]Percy MS.Oral health of adolescents-it’s more than dental caries[J].MCN Am J Matern Child Nurs,2008,33(1):26-31.
[2] Thomson, peter. Oral precancer :diagnosisi and management of 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s[M].Wiley-Blackwell.2012
[3]李彩.我國1950-2005年齲病研究文獻分析[J]..四川大學,2007,4(12):50-55
[4]胡運苑.兒童齲齒發病規律及其預防措施[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22):74-75
[5]榮文箕.氟化泡沫的最新研究進展[J]. 北京口腔醫學,2005,13(4):265-266
[6]施春梅,周 嫣,韋惠平等.3歲前兒童口腔疾病綜合防治項目完成 3 年后效果評價[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11):1704-1707
[7]陶丹英,束陳斌,潘瑛等.口腔醫學生早期接觸口腔預防臨床的實踐與體會[J]. 上海口腔醫學,2013,22(1):96-98
[8]李艷玲.增強對口腔預防保健的認識[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9(4):96-97
[9]陳繼英.惡性血液病患者口腔潰瘍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及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12(8):875-876
[10]秦立芳,辛雪艷.中西醫結合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2013,8(4):176-177
[11]卞金有.預防口腔醫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12]法莉莉,李國香. 常見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鑒別及治療[J]. 臨床報道, 2013,2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