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優秀范文 公路養護方針

公路養護方針賞析八篇

發布時間:2023-09-28 09:19:46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公路養護方針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公路養護方針

第1篇

關鍵詞:瀝青公路;病害;預防性養護;養護質量;養護水平。

1.引言

預防性養護是相對于傳統養護(矯正性養護)而言的,現在大多數公路養護是傳統意義上的養護,傳統養護是指一般在公路設施出現明確病害或已部分喪失服務功能的情況下,再采取相應的功能性或結構性恢復措施。而預防性養護是指公路養護部門在路基、路面橋涵、隧道以及其它公路設施的結構良好或病害、損毀發生初期,即對其進行養護,延緩公路病害、損毀的發生或進一步的擴大從而達到延長公路使用壽命、保持公路完好率,提高公路質量和服務水平降低公路壽命成本,延長中修或大修期限目的的作業方式。

預防性養護的實質是在適當的時間,將適用的技術措施,應用在適宜的路面上。以便使路面功能一直保持在較好的狀態,國外應用非常成功的微表處、碎石封層、稀漿封層等就是典型的預防性養護技術。預防性養護的核心思想是要求采用最佳成本效益的養護措施,在道路全壽命使用周期內,支出的全成本費用最少,取得的綜合效益最大是最理想的結果。預防性養護在歐美發達國家已經深入人心,是一種最為經濟有效的養護策略。

2.瀝青路面常見危害

瀝青路面由于受到氣候和其自身的交通特點,一些公路部分路段出現了早期病害,如果不及時進行預防性養護,對這些早期病害加以修復,那么將會導致路面產生更為嚴重的破壞,甚至影響行車安全,主要病害分為裂縫類病害、變形類病害以及松散類病害。

裂縫類病害:橫向裂縫占大多數,除了交通荷載過大的原因外,路面裂縫主要還與自然環境有關,例如凍脹春融導致的開裂、土基壓實不足導致局部地區沉陷的裂縫、路基不均勻沉降或瀝青材料本身特性導致的開裂等。

變形類病害:道路進入使用階段后,尤其是進入設計年限的中后期,路面結構層已不具備足夠的強度來抵抗輪載的壓應力,從而是路面在輪載作用下產生變形。常見的有沉陷、車轍、搓板、擁包等。沉陷是路面在荷載作用下,其表面產生的較大的凹陷變形,有時凹陷兩側伴有隆起現象。其成因主要是道路在使用階段由于路基水文條件差而濕軟,不能承受通過路面傳給路基的輪載應力,于是會產生較大的豎直變形,最終導致路面沉陷。

車轍是路面在車輪荷載重復作用下,沿縱向產生的帶狀凹陷現象。其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瀝青混合料級配設計不合理,穩定性差或由于基層及面層施工時壓實度不夠,使輪跡帶處的面層和基層材料在行車荷載的反復作用下出現固結變形和側向剪切位移引起。二是在高溫條件下,車輪反復碾壓作用,荷載應力超過瀝青混合料的穩定極限,使變形不斷積累形成車轍。

搓板是路面產生縱向連續起伏、似搓板狀條形現象。搓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路面的材料設計不合理或施工質量差,尤其是在車輛停靠站附近,車輛經常啟動,導致路面材料不足以抵抗車輛水平力的作用而形成。

松散類病害:松散類病害多為坑槽和松散。該類病害主要是混合料設計不合理,或者施工時出現離析,導致現場某些部位粗料過多,填充的細料過少,局部空隙率過大,在多雨季節會出現透水現象。尤其在人流通行量較大的地區,經常無法做到及時養護,若路面早期出現了裂縫,那么當雨水滲入,車輪的持續作用下很容易導致動水壓力引起的持續剝落,最終導致路面坑槽病害的發生。

3.瀝青公路常用的預防性養護技術

針對瀝青公路可能產生的病害以及瀝青公路本身的路面特點通常采取如下圖所示的預防性養護技術。

碎石封層:適用條件:原路面基層和橫斷面良好,表面可見的病害為輕微松散,中度縱、橫向裂縫并伴隨裂縫處有輕度松散,路面出現中度及以下磨光,修補處路況良好;預處理:均需對裂縫和松散部位進行處理;使用年限:一般 2-4 年。

稀漿封層:適用條件:原路面基層良好,橫斷面均勻。表面病害包括:輕到中度車轍、表面不規則,輕到中度的松散;處理:對裂縫、松散、坑槽等進行處理;使用年限:一般 2-4 年。

微表處:微表處是一種特殊的稀漿封層的措施,其使用壽命和技術性能都要比稀漿封層有很大的提高,該技術的性能優異,適合對微裂隙、喪失抗滑能力以及部分早期較為易于處理的病害起到較為明顯的效果,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該技術也不是完全完善的,它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薄層罩面:所謂薄層罩面指的是瀝青混凝土超薄磨耗層技術,該技術主要應用于高等級瀝青路面的預養護工作。其具體施工是使用改裝過的攤鋪機,就可同步完成改性乳化瀝青噴灑和熱瀝青的撒布,然后在經過鋼輪壓路機碾壓就可煥然一新。該技術可以降低噪音,提高路面抗滲性能,并且表面的粗糙程度較大,可以增加抗滑性,而且適用于高速公路時,也有助于汽車提速加快。但是薄層罩面并不能提高結構承載能力以及高溫抗變形能力,造價高,并且其最大的施工問題在于因為層面較薄、容易冷卻且不適合震動壓實,所以難以達到理想的密實度。

霧封層:霧封層施工較為簡便,該技術主要是通過相關施工機械直接將乳化瀝青噴灑到原路面上的一種預養護措施。霧封層施工工藝簡單,開放交通較快,但是其主要作用在于防水,封閉微裂縫,只適合于老化的瀝青路面及碎石封層路面。并且由于霧封層主要目的是通過乳化瀝青噴灑在路面上封住原路面,所以容易降低路面構造深度,導致抗滑性能下降。

封縫、灌縫:顧名思義,是指直接將材料灌入到裂縫當中,這種裂縫通常指的是較為明顯的裂縫。封縫和灌縫一般適于低等級鄉村道路對平整度要求不高的路面,對于高等級路面這不是一個適宜的處治方法。

4.結束語

以上幾種常用的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技術或多或少均存在一些問題,并且各自的適用條件及要求不同。因此在進行選擇時需要憑借一系列科學的檢測手段去預先發現路面功能的衰減,對其變化發展過程進行準確、連續跟蹤監測,并進行歸納分析判斷,最終得出相應的預養護技術方案。

預防性養護是科學養路的具體體現,要求我們的養護人員在工作中認真觀察各類公路病害、分析各種技術數據,及時做出科學評價結論和養護措施,不失時機地進行養護施工。預防性養護措施的實施,將為延長公路及輔助設施的壽命奠定堅實的基礎,具有事半功倍的功效。

參考文獻:

[1] 李建軍.??淺析公路預防性養護時機決策及效益[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11(09)

[2] 方迎捷.??公路預防性養護與管理[J]. 科技與企業. 2012(09)

[3] 遲冬梅.??道路預防性養護探析[J]. 科技與企業. 2012(13)

第2篇

【關鍵詞】高速公路施工建設;管理;養護

Highway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market-oriented research

Liang Xing

(Shaanxi Han and Tang Dynasties Computer Co., Ltd Xi''an Shaanxi 710000)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way construction career, financial, and material is highly concentrated, construction, pipe, raising the exclusive operation of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l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unsuited to the needs of today''s soc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Key words】Highway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Management;Conservation

本文提出了當前形勢下養護管理市場化的高速公路管理配置、各部門職責及其上下級關系的新思路。高速公路管理處不設置養護工區,不留養護人員,不配置任何養護設備。通過引進競爭機制,把養護工作的壓力和風險推向市場,既提高了養護專業化水平,降低了養護成本,大片區養護機械集中管理,統一調配極大程度的減少了養護機械重置浪費,也給有機械設備又有施工管理經驗的隊伍提供了就業機會,還更有利于提高養護質量和管理積極性。

1. 概述

相對于普通公路,高速公路具有技術標準高、使用周期長,外觀質量好、結構層次多,交通流量大、行車速度快,道路設施全、工程造價高,交通事故少、經濟效益高等特點,因而其養護管理也就顯得復雜和嚴格。目前,我國各省市交通系統設置基本相同,因而高速公路養護管理也多采用“建管養一體化”的單一模式。該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尚存在:路況巡查責任心差,對病害觀察處理不及時;中間環節多,丟、漏、卡、拖現象嚴重:預防性處理不到位,加劇了病害的擴大和惡化;人員設備專業化程度低,施工質量差;養護經費不能做到專款專用,經費緊張的同時,投入效率不高等問題,所以許多省市在總結國內外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新的養護管理模式。

1.1 國內高速公路現行養護管理模式。 目前,從大的框架來說,全國各省市多采用“人、財、物高度集中,建、管、養獨家操作”的管理模式和組織機構,即省交通廳(公路局),高管局或高速公路管理總公司,高速公路管理處或公司。養護管理體制也多為兩種類型:“管、養一體”模式和“管、養分離”摸式。前者為現行模式,后者為部分省市的改革方案或設想。

1.1.1 高速公路養護“管、養一體”模式。 “管、養一體”:即養護的管理部門與養護作業的實施部門,同屬于一個高速公路管理機構,一般由各高速公路管理處下設養護機構完成。 這種體制的養護管理分為三個層次:

(1)第一層次: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或叫總公司,下設工程養護處,職責是: 制定高等級公路養護規章制度,監督、指導全省養護管理工作,劃分養護工程范圍和性質,指導、管理大修工程,管理三個養護基地:“工程養護基地”、“綠化基地”、“大型設備基地”。

(2)第二層次:高速公路管理處或叫公司,設立工程養護科。主要職責: 制定大中修養護計劃,控制養護經費;監督、檢查養護過程,考核目標責任制,申請調配大型機械。

(3)第三層次:跨地市行政區域路段按行政區域設管理所,一般50~80Km為宜,各所下設養護工區。其職責是:日常維修、巡查、養護。內設機械設備組、工程組、救援組等。

1.1.2 管、養“分離模式”。 它的原理是將高速公路的養護管理職能與養護實施按市場化原則加以分離,并建立聯系。具體做法是:

(1)在高管局或高路總公司設立養護管理職能部門:養護管理科,主要職責是: 制訂養護標準、養護工程投資、養護工程監理、道路及設施狀況評價,養護大、中項目的發包等。

(2)組建高速公路實業開發公司,使其具有為高速公路提供統一養護服務體系的功能,還計劃將現有養護資產進行重組,成立股份公司。主要職責是:高等級公路養護施工及養護路段的投標,并組織實施養護管理日常業務;高速公路沿線服務開發等。

這種模式在西方國家公路管理中常用,符合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將養護管理引入競爭機制,這對于提高養護質量,減少養護資金浪費、提高養護效率和效益等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這種模式是我國高速公路養護管理改革方向之。

1.3 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發展趨勢。 我國高速公路起步較晚,在運營和養護方面正逐漸形成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管理模式。在學習先進國家管理經驗的基礎上也正在摸索規范化、標準化、現代化的高速公路養護管理新思路。

2. 市場化高速公路養護管理模型

2.1 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的方針和原則。根據公路養護技術規范的規定,公路養護的根本任務是:經常保持公路的完好狀態,及時修復損壞部分,保證行車安全、舒適、暢通,以提高社會運輸經濟效益。

(1)養護方針:“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2)養護原則:“科學養護、特路特養”;“養護專業化、機械化、企業化”。

2.2 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3篇

摘要:隨著公路行業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養護市場的建立和開放,因此在現階段我國的公路養護管理更應該朝著科學養護管理的辦法,去運用現代的技術水平加以改善,最終使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得到進一步的創新。

關鍵詞:科學養護;人才培養;新技術的創新

由于在公路建成通車后,要承受車輛的磨損和沖擊并且還受自然因素的影響。例如:公路要承受暴雨、洪水、風沙、冰雪、日曬等自然因素的破壞;再有人為因素的破壞致使公路的使質量也不斷的降低。所以在公路修建完成之后必須要進行科學、合理的養護工作,不斷對公路進行改善、維護,以至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保證國家的公路的養護,提高公路的運行能力和服務水平,使國家的經濟實力更上一個臺階。

1.在創新公路養護發展的過程中,理念上的創新

理念是意識范疇,正確的理念能促進事物的變化發展。而隨著科學發展對的正確指導,不僅在人文領域上,還要在我國的公路養護上加以利用。只有在公路養護思想上的改進才能更好的促使公路養護事業的科學、持續發展。

(1)樹立建設是發展,養護管理也同樣是發展,而且要持續發展”的理念。只有在建設和養護上都加大投入理念,而且在養護上應該更加的重視,加大資金的投入,確保公路事業的科學、持續發展。

(2)樹立讓人民走更好的路服務理念。修建完成之后的公路,主要的就是為人民服務,更好的服務,所以必須要突出公路養護管理、提高公路的質量,以便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3)樹立公路建設運營全壽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在公路養護工作上要加大養護的長遠規劃,在資金上去更好的預防、科學的養護,保證公路的質量。

2.針對公路養護工程的具體分類

在我國根據公路養護作業的范圍和工作質量劃分,在公路養護上大致分為四類。

(1)日常養護。在日產的養護作業中,主要是通過路面進行的清掃、對路面輕微的修補和一些簡單的設施的更新以及在冬季對路面清楚積雪冰凍,這樣小型、頻繁的維修能更好的保持公路原有狀態良好,更能提高相應的服務水平。

(2)定期養護。在公路的使用期限間,按照一定的時間規定要對公路進行比較大的維修作業。這種定期的作業主要是路面磨耗層的更新或者路面的標線、涵洞等設施的修復等等

(3)特別養護。在特別的養護過程中,主要對惡化的路況進行整修。如修復已經破壞的路基、涵洞,對這些破壞的路基進行改建,以便保持公路的正常運行。

(4)改善工程。對于改善工程而言,主要對公路在新建或者改建時留下的缺陷進行的改善。例如:調整交叉道賀進入口,以便能更好的消除事故多發點,保證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只有先在理念和了解公路養護的分類上的學習才能更好的去學習,才能更好的在公路養護作業上更好的去創新。

3.針對公路養護的創新性方法關于科學的養護通常指應用先進的養護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改善養護的手段,提高養護技術水平,最終使養護的質量達到要求。在養護的過程中,更好的遵循公路養護的指導方針,以便在整個公路的養護和技術改造更上一個臺階。

(1)注重人才的培養,以便能更好的加強職工教育,提高職工的文化修養和專業水平,這也是提高科學養護的前提。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科技的進步更是需要擁有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針對公路養護的,更是要實施科技興路,科學養護,只有建設一支有知識、有技能、會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才能使公路養護作業更好的去發展,更好的創造新的方法,實施人才興路的戰略。

針對公路養護的工作人員,必須要具備文化素質和較強的專業知識,只有配備足夠養護工程技術人員,才能更好的去科學養路、護路、用路的狀態。而針對一線的工人,大多數的人是沒有經過培訓的工人或者是臨時工,而他們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質相對都比較低,這就嚴重影響了公路養護事業的發展,所以在以后的培訓過程中,要加大對職工的培訓教育。只有培養出有知識、有技能、會管理的人才隊伍,才能在公路養護事業上去更好的探索養路、護路、用路的新的方案、新思想、新道路,最終使人才隊伍的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建設中。

(2)針對公路養護要全面推行機械化養護的養護,提高養護技術含量。

由于公路建設的飛速發展,而公路養護也要相應的跟上時代的發展,只有把建設和養護的工作,同時進行下去,才能對公路養護的科技水平大大提升。所以要在公路養護更需要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的廣泛應用,才能更好的搞好公路的養護和質量的提高,切實落實科學發展觀。例如:在不同等級的路面要配置相應的機械設備。針對不同的機械設備,發揮自身的最大的潛在能力。再有要對對機械化的設備進行相應的設備養護,以便保證機械設備的效益,能科學、更合理的發揮自身的管理形式。以便在機械設備上的創新,最終提高公路養護的質量和水平。

4.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上的創新,提高公路養護質量

通過公路養護質量的考核的方法,去相應的進行考核公路養護的質量水平。例如通過檢查路面的使用性能,有破損率、不平整度、抗滑能力等方面的技術指標,去更好的衡量公路養護狀況。做到以下幾點的要求。

(1)要提高預防為主的方針,積極的去消除影響公路損害的因素,以便提高公路低于自然因素的影響和人為因素的防范。

(2)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地質的調查,以便能充分發掘原有工程機械的充分利用,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公路建設和養護的提高,還能在節省投資力度,切實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

第4篇

一、獎懲原則:堅持精神鼓勵和物質鼓勵,教育與懲戒相結合原則。

二、獎懲對象:公司管理機構全體管理人員。

三、獎勵的條件及種類。

(一)正確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

(二)積極宣傳黨和國家效能公路工作方針,宣傳公路法律法規,及時、準確傳達公路信息。

(三)勤奮工作、精通業務、勇于創新敢于開拓,對公司發展有貢獻者、成績突出的。對以上行為的人員,公司將給于表彰和獎勵。

(四)根據市局公路養護承包合同千分制考核標準和南靖公路養護承包合同要求,結合公司的分工情況,在年終綜合考核中達到以下條件:綜合部總得分282分以上,財務部總得分65分以上,工程部總得分398分以上,或者分局獲得市局先進單位,獎勵部門人員25%的年終獎金。

(五)年終綜合考核,綜合部總得分264分以上,財務部總得分60分以上,工程部總得分367分以上為合格,不獎不罰。

四、懲罰的條件與種類。

(一)有下列情形者,給予告誡。版權所有

(1)違法違紀者。

(2)散布謠言、擾亂人心、破壞穩定、造成不良影響的。

(3)不遵守單位紀律、上班干私活、無故脫崗、影響工作的。

(4)以權(職)謀私、收受管理對象及其家屬錢物,故意刁難服務對象,侵害其利益的。

(5)語言不規范、不文明,辦事拖拉扯皮,影響單位形象,損害單位利益的。

(6)不服從組織安排,搞不團結、吵鬧、打架的。

(二)在年終考核評比中,綜合部總得分少于264分,財務部總得分少于60分,工程部總得分少于367分的為不合格,扣所有部門人員年終獎金50%;公司領導分管部門,如有一個不合格扣公司領導獎金1000元。

(三)凡被告誡一次或考評不合格的部門和部門職員,不能評優秀。

(四)凡被告誡二次,或者年度績效考評不合格的部門和部門職員,實行下崗,部門經理自行解聘,年度考核為“不合格”。

五、本辦法自二六年二月一日起實施。

第5篇

關鍵詞:水土流失;公路護養;存在問題;技術對策

公路的建設應加強對景觀、沿線資源的維護、利用與開發保護其持續、穩定的發展,這樣才能既有利于當代人,又造福于后代人。綠化是公路環境保護和恢復的重要措施,公路綠化能使本來生硬、單調的公路線形變得豐富多彩,創造出許多優美的景觀;能使的挖方路塹巖石邊坡披上綠裝;能使公路兩側的自然及人文景觀與環境景觀有機、協調地結合在一起;使公路構造巧妙地融合到周圍的環境之中,給公路的使用者――司機及乘客提供優美宜人、舒適和諧的行車環境。

目前,公路綠化以植草綠化和灌木綠化為主。因長期從事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特提出了公路綠化養護管理應注意的一些問題,供大家參考。

1 公路施工后產生的問題分析

目前,我國公路宏觀管理體制正處于新舊交替過渡階段,由于原有基礎條件和管理思路不同,各省市各區段公路的養護管理也不盡相同,大致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1 公路施后產水土流失與污染問題

公路施工中產生廢水、施工作業場水泥、石灰等流入河流、農田破壞水生環境和水源形成水污染; 棄土、棄渣、垃圾、泥漿、瀝青廢料等固體廢物侵占土地, 土石方開挖破壞地貌和植被加劇水土流失。所以施工中應當采取措施, 控制大氣污染、噪聲污染、水污染、固體廢物等污染, 防止或者減少施工對水源、植被、景觀等自然環璋的破壞,減少水土流失, 改善和恢復施工場地周圍的環境, 可見施工階段保護環境工作的重要性。

1.2養護機械化水平較低

由于我國公路養護機械的配備定位問題尚未最終確定,在小修保養范圍內的許多維護項目中,有些管理單位缺乏必要的專用養護設備,操作上仍以人工為主。這種做法工作效率低、不安全因素多,容易影響養護質量。對于專項及大修養護工程,社會力量還沒有完全培育起來,現代化的養護機械保有量較少,難以保證養護作業優質高效完成。

1.3缺乏科學養護管理計劃

許多管理機構往往是在公路出現一些病害或某些使用功能不足時才開始考慮制定養護維修計劃。科學的養護管理是建立在長期的跟蹤檢測和評價基礎上的,應該根據科學的評價決定養護維修工程的計劃和內容。有些管理機構雖然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道路檢測與評價工作,但由于數據量不足或數據可靠性差,或者道路使用性能評價預估系統不健全,尚不足以制定科學的、壽命周期內的養護費用效益比最小的養護計劃。

2 公路施工后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公路施工應盡量減少水土流失的產生, 水土保持應與公路建設相結合, 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 以防為主, 開發建設與防治并重, 邊開發邊防治, 因地制宜、因害設防, 重點治理與一般防護相結合的原則治理水土流失。使新增水土得到有效控制, 項目區原有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減少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3 公路護養實施措施與技術要點

3.1澆水

公路綠化澆水應根據天氣的變化和植物生長需要掌握好,不能少澆,也不宜多澆。綠化的養護要根據天氣干旱程度、土壤含水量、綠化植物需水情況適時澆水。一般而言,4~6月份是干早季節,降雨較少,又是綠化植物生長的旺盛時期,需水量較大,要多澆水以滿足其生長的需要7-8月份是雨季,不需多澆水,遇到降雨過多時還應排水,但如遇大旱,雨季少雨,此期也應澆水;9~10月份為綠化植物組織充實階段一般不需澆水,以免引起徒長。

3.2施肥

綠化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從土壤中吸取大量的養分。因此,根據綠化植物成長的不同階段,適時、適量地加以施肥,有助于其茁壯成長。綠化施加的肥料主要包括氮、磷、鉀肥。氮肥可促進植物生長發育,能使樹木枝葉茂盛;如樹木缺氧,則枝葉細小,生長緩慢。磷肥可促進植物根系發育和種子成熟,加速樹木養分的積累轉化;如加強樹體新陳代謝。施肥時應根據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植物 、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和樹木長勢的需要,施加相應的肥料,確保綠化植物茁壯成長,枝繁葉茂。

3.3修剪

綠化樹木長大后,為了促進其生長和成型,需對其進行修剪撫育修剪應在秋季落葉后或春季萌芽前進行,常用的工具有斧子、手鋸和高枝剪等。修剪時主要應將喬木、灌木的枯枝、病枝、彎曲畸形枝過密枝以及侵入公路建筑限界,遮擋交通標志、影響視距的枝條及時剪除。修枝的切口必須平滑并與樹干表面齊平,防止樹干損傷,高枝突起和樹冠大小不一等。

3.4 補植

各類苗木如栽種后死亡,應及時清除死株,加以補植。補植的苗木應與原來栽植的苗木種類一樣,規格應稍大一些。對于已基本成材的行道樹,株距大于20era。補栽后不影響生長發育外,可不補植。

3.5 防治病蟲害

樹木花草在生長過程中,會不斷遭受各種病害和蟲害。根據各類樹木病蟲害發生、發展和傳播蔓延的規律,及時進行檢查。一旦發生病蟲害,即應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確保樹木正常生長。防治綠化植物病蟲害應以預防為主,開展植物化學防治與營林措施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方法,發現病蟲害,應貫徹 “治早、治小、治了”的防治方針。嚴格苗木檢疫制度,保持綠化地面衛生,消滅越冬蟲卵蛹,燒毀落葉,及時清楚衰弱、病害綠化植物。

參考文獻:

第6篇

一、學習工作方針政策,統一廣大職工思想。

按照上級工會的部署安排,我們采取召開工會會議、組織廣大職工集中學習、利用業余時間廣泛自學等形式,認真學習《工會法》和上級工會有關安排、文件,使所有會員都能及時正確了解工會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提高搞好工會工作的自覺性,為開展好工區工會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結合實際,積極開展各項工會工作。

一年來,我工區工會結合工作實際,開展了各種各樣的勞動技術競賽活動、技術大練兵活動,大力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率。養護工作開展轟轟烈烈的勞動競賽活動,較好地完成了的改建工程***國道、省道**線近50公里的路容整理工作;養護、路政、機關齊心協力完成了**線36.15公里的綠化栽植任務;路政執法隊伍積極開展執法業務訓練和學習活動,在今年全市交通執法大練兵、大比武活動中,我工區路政執法隊伍獲得市公路處北片知識競賽第一名、路政執法技能比賽第二名和市交通系統知識競賽第三名的好成績。

三、注重解決問題,切實做好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工作。

第7篇

關鍵詞:農村公路;公路養護;體制改革;規范管理

中圖分類號:TU6 文獻標識碼:A

近幾年來,吉林省公路建設熱潮一浪高過一浪,成績斐然,公路網絡結構得到改善,尤其是農村公路的發展與建設也是越來越完善和成熟,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的局面,隨著公路發展,公路養護管理愈來愈顯示出其重要性。如何使村級公路發揮更大的作用,就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建立科學規范的公路養護運行機制。

1 養護體制改革帶來的成效

在養護與管理的改革過程中實現了公路管理與養護生產分離,積極培育和發展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公路工程市場。使有限的養護資金發揮最大效應, 通過改革與建設已經初步顯現:

1.1 事企分開,減輕了公路管理機構負擔,通過合并重組,股份制改造,承包經營等方式,使其徹底與公路管理機構脫鉤,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公路養護生產單位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自我發展的企業法人,參與市場競爭,并在逐步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的過程中,不斷壯大自己,尋找新的發展契機。另一方面,公路管理機構也可以擺脫巨大的包袱,使有限的養護資金更多的用于養護工程。

1.2 管養分離,加快培育和發展公路養護工程市場

結合實際,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點的要求,對現有的道班、廠、隊進行合并、重組、擴大規模,改變了公路養護生產單位過于分散、效率低下的狀況,加強了對市場的規劃和管理。采取招投標制度,這樣做既可以提高養護質量和投資效益,也有利于公路管理機構從生產型向管理型轉變。

1.3 引入競爭機制,改革公路養護投資方式

公路管理機構在實施公路養護工程時,要引入競爭機制,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養護生產單位進行養護生產作業,全面推進定額養護,養護工程費用的支付要按工程計量支付,以提高養護資金的使用效率,與此同時,公路管理機構對養護生產單位的管理,也要從行政領導管理轉變為合同管理。

2 我國農村公路養護存在的問題

2.1 養護所需資金不足

養護資金短缺一直是制約農村公路養護的關鍵問題。雖然國家對農村公路養護每年給予一定補助,但地方配套資金少。另外存在地方政府重建輕養以致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投入長期不足,部分農村公路因此處于失養狀態。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沒有穩定的渠道來源,導致公路養管資金普遍短缺,投入嚴重不足,致使公路養護缺乏強有力的保障。由于受到資金投入等條件的限制,建成的農村公路普遍性地存在技術等級偏低、抗災能力薄弱的缺陷。縮短了公路的使用壽命,給公路安全和行車安全埋下了隱患,也給公路養護造成了難度,增加了養護的壓力。

2.2 養護管理機制不健全

由于管理辦法缺乏強制力和具體實施細則,致使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不順,責任主體不明確。縣級道路養護管理主要是縣交通局來實施,但是鄉村兩級都沒有把鄉村道路管理養護工作列入議事日程,更沒有引入考核獎懲機制,導致農村公路管養缺乏動力和活力,效率較低,效果極差。目前,各縣基本建立了地方道路管理機構。負責管理縣級及以下的地方道路。縣級公路的養護資金由省負責撥付,養管人員也按編制配齊。而鄉、村級公路的里程約是縣級公路里程的2.4倍左右,卻無專門的機構和人員進行養管。這也是鄉村公路損壞嚴重的根本原因。

2.3 超限車輛隨意在農村公路上行駛,損害嚴

重目前在農村公路上,經常看到有的載荷20t的貨車拉30t,40t,甚至拉著70t、80t的重型貨車也在村道上行駛。車輪一輾,農村公路傷痕累累:路面龜裂、路基沉陷、坑槽連綿等,給農村公路帶來了毀滅性的災害。雖然每年交通部門都對其進行維修養護,但也只是杯水車薪。使農村公路的通行質量每況愈下,服務水平大大下降。超限車輛已經成為最大的“農村公路殺手”。

3 提高農村公路使用質量的養護措施

3.1 制定規章制度

要根據有關公路養護的技術規范,質量評定標準,結合實際工作,制定路基、橋涵、構造物、路面、綠化等養護技術規程以及路況巡查制度,規范養護作業的內容、方法和技術要求,保證公路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況,可發揮重要的作用。

3.2 做好招投標管理,實行合同化管理

根據公路養護技術規范和有關養護管理辦法,將養護工程劃分為小修保養、中修工程、大修工程、改善工程。所有工程都委托專業公司養護,簽訂合同,按照技術規范和質量評定標準對養護質量進行招投標、擇優選擇施工承包單位,并實行合同管理、計量支付,加強計劃與核算,有效地降低了養護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3.3 落實資金渠道交通主管部門要逐步提高縣、鄉道養護費補助標準,及時足額撥付到位,區政府每年制定年度財政預算草案時,將縣、鄉公路養護資金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安排。村道的日常養護經費由鄉(鎮)人民政府每年從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資金作為養護經費的基金存入農村公路養護專用帳戶,不足部分由縣級人民政府安排財政資金予以補助,縣鄉道路的日常養護經費由縣級人民政府每年從財政預算和拖拉機養路費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存入農村公路養護專用帳戶,用于縣鄉道路養護及補助鄉、村道路的日常養護。縣、鄉兩級政府財政列支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統一納入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設立的專用帳戶進行管理。

3.4 加強經常性、預防性養護

日常養護工作貫徹經常性養護,對公路及其附屬設施做到“六修、六清”。六修即路面要修補、設施要修復、邊坡要修整、路樹要修剪、段容要修飾、設備要修理;六清為路面要清掃、設備要清洗、邊溝要清理、路障要清除、橋涵要清淤、路況要清整。達到“六無”,即路面平整無坑、設施完好無損、邊溝通暢無阻、標志清晰無污、橋涵完整無損、綠化齊整無缺。認真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并且實現了“三大轉變”,即由跟蹤性養護轉變為預防性養護、突擊性養護轉變為經常性養護、單一路面養護轉變為全面養護。堅持實行路況巡視制度,加強預防性養護,按照“早檢查、早發現、早測設、早施工”的方針,積極主動做好水毀預防和治理工作。支持以路面養護為中心,加強公路全面養護。

3.5 堅持機構化養護

隨著公路事業的發展,養護質量要求高、技術含量高、配置完備的養護機械設備,實行機械化養護勢在必行。

3.6 科學養護

樹立“建設是發展、養護也是發展”的觀點,及時了解國內外養護方面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并且加以應用推廣,提高養護的科技含量。

3.7 堅持預防性養護

第8篇

1 我國農村公路養護現狀

在通村公路“以獎代補”政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推動下,我國農村公路建設迅速發展,路面等級和通達能力不斷提高,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逐步形成,為解決農村的“三農問題”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也為建設小康社會的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隨著農村公路使用頻率增加,路面損壞嚴重。農村公路養護工作不力,造成農村公路交通狀況遠不能適應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當前農村公路養護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硬化路面斷、裂現象嚴重;路況下降,部分路段存在難以通行甚至中斷交通狀況;安全標識標志、附屬工程不完善等。農村公路養護主體不明確、責任不落實、養護資金缺少穩定渠道等問題,使農村公路處于“無人管、沒錢養”的境地。在相當多的一些地區,農村公路建設資金已經是按每戶人口數籌集,要再籌集用于公路的日常養護的資金就非常困難了。暴雨等不可預見的自然災害過后,塌方的清理,擋墻、涵洞、路肩、邊溝的修復等等,都需要大量資金。維護與管理經費后繼乏力、力不從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第八條規定“縣道縣養、鄉道鄉養、村道村養”的管理體制,隨著農村稅費改革的實施和“民工建勤”的取消,鄉村兩級失去了養護鄉村道路的財力和能力,形成了事實上的鄉村道路養護管理責任主體缺失。公路管理部門目前只能基本滿足主要干線公路,無力將農村公路管理工作納入統一管理。因此,以現有的工程技術人員、路政管理人員的配置和數量,很難對農村公路實行統一管理。基于我國農村公路養護現狀分析,為加強我國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充分發揮農村公路的效益,建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已迫在眉睫。

2 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措施

2.1 要完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

必須建立相關的管理體制,完善相應的責任機制。公路管理部門應結合當地實際制訂出一套切實可行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明確各級責任,擬定農村公路養護質量評定標準,和與之配套的獎懲機制,并逐級簽訂公路養護責任書,明確養護管理人員管養的路段、養護質量要求、責任、工資等。負責相應地段的交通協管員要定期對各線的養護質量進行檢查考核,并按獎懲機制予以兌現,以促使管理措施到位。縣級公路管理部門應做好行業管理工作,充當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監護人,著重做好養護質量的考核工作,做好養護資金專款專用的審核工作。

2.2 要組建農村公路專業養護隊伍

農村公路養護是一項長期性、連續性的工作,要對農村公路實行長期有效的管理,必須建立一支強有力的農民養護工隊伍,落實日常養護人員,明確責任,確保有路必養。農民是農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將農民放到農村公路建、養、管的主體地位,縣級公路管理部門應做好交通協管員、養護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術指導培訓及協調管理工作,實行民路民建、民養、民管、民享,有助于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也有益于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工作的健康發展。

2.3 要拓寬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渠道

要對農村公路實行有效的養護管理,保障養護資金是關鍵。一方面,縣(區、市)人民政府是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的責任主體,負責籌集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指導和督察農村公路養護工作,并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標。另一方面,拓寬籌資渠道,擴大融資方式。可采用縣級財政安排一點、聯村單位籌一點、社會各界捐一點、各類企業幫一點、沿線群眾擠一點的靈活多樣的方式籌措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