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優秀范文 地理學基本原理

地理學基本原理賞析八篇

發布時間:2023-12-20 15:18:05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地理學基本原理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第1篇

一、使學生全面發展的原則

全面發展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在改革中我們要深入貫徹這一原則,除了學好基礎知識之外,還要進行思想品德、能力、興趣、身心健康等全方位的培養。

1.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道德品質和文化知識水平是一個人素質的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地理教材本身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內容,如宇宙的演化、地殼的運動、三大類巖石的轉化等,可以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張衡、酈道元、徐霞客等許多地理學家的事跡,可以引導學生學習他們堅持勤于觀察、不畏艱難、獻身于科學的敬業精神;我國古代的地震預報、太陽黑子的記錄等,可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道德品質,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才能明確學習目的,刻苦學習文化知識。

2.培養學生的能力

我們培養的革命事業接班人,除了具備知識素質,還應具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造能力,那些死讀書、讀死書的高分低能的學生絕不是祖國建設所需要的。因此,我們不但要讓學生學好書本知識,還要開發他們的智力,能夠應用知識。例如,在講地圖知識時,要求學生自制自己所在地區的地圖;在講能源時,去要求學生結合本地的具體情況,討論需要開發的能源;在講氣候時,讓學生根據實際寫出趨利避害的建議。這樣,學生所學的知識變成了活的東西,使知識的學習促進能力的提高,能力的提高又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二者齊頭并進。

3.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人們學習過程中兩個不可缺少的方面,非智力因素是開發智力因素的工具,智力因素為非智力因素提供可靠保證,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放到同樣的位置,絕不能只重視一個方面而忽視另一個方面。如在講能源開發時,我列舉了我們地區尚未開發的煤炭、石油資源,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描繪開發的前景,學生興趣盎然;在講水土流失一節時,我以黃土高原每年土地減少的數量作為導入,提示學生考慮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使學生的求知欲望倍增。非智力因素發掘要靠我們的用心和積累,只要我們重視起來就不難發現。

4.讓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是衡量學生身體狀況的標準,二者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不能只強調學生的身體健康,而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新的東西往往觸動學生的心理,造成壓力,如果處理不善就會對他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進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多采用愉快教學法、研討式教學法、興趣教學法等進行教學;要進行艱苦奮斗教育、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團結友愛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提高他們抗挫折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質。

二、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

面向全體同學,使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合格的人才,這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承認學生智力等方面的差異,但我們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應對差異的辦法就是因材施教,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例如,在講“地中海式氣候”時,我把教學內容的掌握分成了三個層次,使學習好的同學會運用,一般的同學會分析,水平低的同學能掌握基礎知識。這種“多層次教學法”,使每個同學都學有所獲、學有所成,啟發了每一個學生的求知欲望,達到了讓全體同學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讓學生學會學習的原則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了這樣一種現象,一些城市的孩子在小學階段學習特好,但一到了中學成績卻急劇下降;一些農村的孩子在小學成績只是一般,甚至低于一般,但到了中學卻奇跡般地上升。什么原因呢?就是因為城市的孩子在小學階段家長進行了知識的輔導,到了中學階段家長因無法駕馭教材突然放手,孩子自己又沒有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而受挫;而那些農村的孩子,從小因條件的限制就沒有家長輔導,他們學會了一套自己學習的方法,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學習方法日趨完善,成績就不斷提高。由此可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要重視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他們學會學習,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真正的“傳道、授業、解惑”。

四、結束語

第2篇

【關鍵詞】地方本科高校 二級學院 轉型發展 管理因素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11-02

隨著高校管理重心逐漸向二級學院轉移,二級學院辦學主體和管理實體功能不斷強化。在當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發展進程中,二級學院如何發揮主體作用,通過管理創新找到突破口和發展路徑,是值得探究的重要問題。大慶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辦學經歷始于1969年美術專業(中專),1989年升格為美術教育專業(專科),1993年成立工藝美術專業(專科),2004年更名為藝術設計專業(專科),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和學校發展大局需要,2005年開始相繼申辦繪畫、動畫、環境設計和視覺傳達設計等本科專業。

一、頂層設計――轉型發展的方向

2011年,該學院在藝術設計專業著手建立多層次、立體化、全方位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它是對“藝術”、“技術”與“市場”如何深度融合的進一步探索,更加符合外部環境和專業內涵發展的要求。2013年,該學院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凝練為“點、線、面”三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點、線、面”三結合,即一點突出、兩線平行、三面交匯。“一點突出”指突出學生的基本技能,“兩線平行”指“一專”與“多能”并舉,既強調本專業理論與技能學習的重要性,又強調加強相關學科的學習。“三面交匯”是指創作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兼備,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目前,“點、線、面”三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完善、固化,已擴展為該學院各個專業人才培養的共同特色。

同時,“藝術、技術與市場相結合”的辦學思路,背后有著先進的理念指導。專業建設早期就深入研究了現代設計領域著名的德國包豪斯學院,其在設計和現代藝術方面開展工學結合,提出“集體工作是設計的核心;藝術家、企業家、技術人員應該緊密合作;學生的作業和企業項目密切結合”,并堅持①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②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③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來進行。這正是該學院“藝術、技術與市場相結合”辦學思路背后的理念內涵,也是其堅持專業特點創新課程體系,尊重師生發展規律建立師生共同體,逐步深入開展校企合作,以及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活動的理論依據。

二、師生共同體――轉型發展的動力

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是教師隊伍轉型,一個核心的標志是所培養的學生符合社會、經濟轉型發展的需要。在該學院,教師職業發展、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共同需要,與專業轉型發展密切聯系在一起,轉型發展是通過建立多種形式的師生共同體實現的,依靠的是教師與學生共同的力量。具體有三種形式:教師共同體、學生共同體、教師與學生共同體。

1.學生共同體。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建構、自我生成,認識到這一點,才能真正推進教育教學模式的轉型,促進學生的能力、素質在知識學習的基礎上真正提高。該學院跨年級、跨專業組織學生創作、創新、創業團隊,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通過(1)學生課堂作品和畢業創作畢業設計收藏;(2)學生學科競賽活動;(3)學生展演活動;(4)學生創新創業實戰項目;(5)企業實訓鍛煉;(6)其他實踐活動(參加藝術團體、參加社會調查活動、參加各類培訓講座、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形式,使學生共同體實現縱向上傳、幫、帶的示范傳遞效應和橫向上的交叉融合效應。其中一個較為典型的案例是:2008級和2011級的2名學生,依托原有的工藝制作車間,與企業合作,投入10萬元購買噴繪打印雕刻等設備,開展設計服務自主創業,累計帶領過30多名在校學生參與設計制作服務,至2014年已經收回成本,開始盈利。

2.教師與學生共同體。旨在注重教師與學生間的平等交流與合作,實現教學相長,這是創新的不竭源泉。在核心課程和實踐技能訓練課程中,強調教師、教輔技術人員和學生互動合作。在多門課程中,教師將自己承擔的設計項目、合作企業提供的項目案例、本地正在進行招投標的項目案例,布置給學生,學生分組模擬公司各崗位職能,分工協作,進行企業實戰設計。在課堂外的實驗室開放項目中,教師利用業余時間,完成對學生的分層輔導和因材施教。2014年,教師與學生共同體創新組織形式――成立了18個教師工作室,140名學生參與到其中。教師依據個人專業能力特長建立工作室,通過雙向互選吸納學生加入。通過搭建教師與學生直接交流互動的學習平臺,建立教師與學生的專業學習關系,有計劃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學業指導、技能輔導、創作指導、組織藝術和設計現場參觀體驗、引入企業項目進行商業繪畫創作、開展設計服務等,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同時,促進學生成人成才。

三、地方特色――轉型發展的抓手

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是向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轉,地方不同,特點不同,地方高校發展特色的立足點就不同。在轉型發展中要找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就必須抓住地方特色。該學院最早從大慶油陶項目一個“突破點”開始,逐步形成一條文化“生產線”,并進一步帶動多個藝術創作和創業"層面"的共同繁榮。

大慶油陶項目是從2008年起步的,領軍專家帶領師生團隊在研究大慶地區林甸瓦盆窯百年燒制古法的基礎之上,借鑒中國傳統黑陶制作工藝,首創石油“熏煙滲碳”技術,選用地下深層的黃粘土加入巖芯等珍貴地質原料,經多次反復實驗,開發出了極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大慶油陶。大慶油陶藝術的本質和靈魂是“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該項教學科研成果豐富了油城文化,在黑龍江城市文化的軟實力發展中產生了獨特的影響力。油陶研究所被授予“大慶市十佳旅游紀念品生產廠家”,“黑龍江省文化廳優秀藝術設計機構”等榮譽。應邀參加“哈洽會”文化旅游產業展覽、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中國?龍江國際文化藝術產業博覽會、東北地區文化產業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年會理事長會議等。目前,油陶標識已在國家商標總局進行了注冊;現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外觀專利12項,獲得省級以上獎勵14項。該項目與綏棱黑陶文化藝術公司進行了3年的深度合作,該企業派技師來校傳授技藝、學院派師生去綏棱學習、企業也注入資金幫助大慶油陶研發等,是典型的校企合作共同開發項目。

四、制度建設――轉型發展的保障

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是深層組織變革,改革勢必伴隨著多元利益的沖突,因此,圍繞轉型發展的目標和各項任務建設完善配套制度,協調各個部門及全體成員的集體協作行為就至關重要。

引導、幫助教師實現轉型,需要在制度上進行引領、規范、鼓勵和保障。為提升教師專業技能,該學院專門制定了《教師參加藝術創作、參觀和實踐活動管理辦法》。一是依據專業發展需要和教師發展特點加強專業、職業發展規劃的制定與落實。由學院主管科研創作的負責人會同各系負責人與各教師進行創作目標定位,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分析、督促、合作、溝通等。二是開辟路徑,鼓勵專業教師利用教學工作之余,從事多種形式的藝術創作、參觀和實踐鍛煉、展覽比賽等活動。三是在鼓勵教師參加實踐和專業能力提升各項活動的同時,對教師的學習成果加以規范要求和管理。確保教師成長與學生成長、個人成長與集體成長的相互促進。四是加大對高水平、應用型教師的支持、獎勵力度。配套修改獎金分配管理辦法。對應用型教學名師給予重點扶植,在職稱評審上給予優先考慮等。

在做好常規教學工作的同時,加大實踐教學工作推進力度,由院長親自負責推進,通過制度的規范、完善,來固化、保障、延續好的做法。目前實習實踐環節占總學分40%以上。學院一直將如何抓好實習實踐各環節,聯系企業做好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幫助學生尋求就業崗位等作為工作重點之一。從2011年之后,逐步完善了學生到企業實習的過程考核體系,包括組織實習動員會、向學生下達實習任務,簽訂安全協議、指導學生如何完成實習鑒定、實習日志等,重點檢查學生到企業和現場的佐證照片、提交參與設計的圖紙等。此外將課內創意思維訓練延伸到課外,實行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制定實施細則,實行學分管理,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為此也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保證實施過程的嚴肅性,驗收結果的真實性。

不斷探索,建立完善適合藝術類專業實際的校企合作共建運行機制,保障校企合作逐步走向深入。從2008年至今,學院與地方20多家在業內具有較大影響力、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簽訂“校企聯合培養學生協議”。2011年和2014年將9家設計公司的廣告制作生產線,引進到藝術實驗教學中心,成立企業實訓室,學生直接參與設計、制版、安裝、動畫等實踐項目。學院在多家企業長期支持辦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運行和管理模式:一是通過“企業工作室”和“藝術名家工作室”的制度,推動教師與企業合作,搭建企業設計師及著名畫家與學生直接交流互動的學習平臺。二是成立“校企合作委員會”,推進行業、企業、學院的深度合作。在校企合作體制機制的“四化”――細化、序化、深化、優化方面進行完善和梳理,制定切合實際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和實施辦法。三是成立“校中廠――創意實訓工廠”,在投入體制、管理運行機制上研究并出臺各方的責、權、利,并以法律的形式確定各方的合作內容。

五、案例啟示

(一)頂層設計是轉型發展的戰略性前提。

轉型發展是以改革來推動的發展,頂層設計是自高端開始的總體構想。從案例研究來看,一個成功的“頂層設計”,至少應具備下列主要特征:(1)建立在學習本領域先進理念、理論和經驗的基礎上,而不是閉門造車;(2)能夠適應環境發展變化的需要,將未來行動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被動無序的狀態;(3)基于領導者敏銳的洞察力、果斷的判斷力及勇于承擔責任的執行力;(4)能夠具有持續的影響力,一以貫之,并隨著實踐的不斷推動而完善成為一個理念體系。

(二)轉型發展必須要有自下而上的動力。

頂層設計必須要有自下而上的動力才能良性運行,教師、學生是辦學的基層力量,能夠激發起師生群體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改革就能無往不勝。從案例研究來看,師生共同體的關鍵在于:(1)努力構建和完善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機制;(2)真正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3)師生具有共享的價值和遠景,協作性的學習和共享的實踐。具體對于二級學院而言,須充分發揮院系的領導能力,按照專業轉型發展目標為師生建設多樣化的學習平臺,在有限的辦學條件下,充分利用外部和自身優質資源的示范、帶動作用,促進教師團隊的整體提升和學生的廣泛、深度參與。

(三)轉型發展要在地方特色上做大文章。

政府推動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目的就在于推進以高等教育整體結構分類優化為基礎的高校多樣化特色發展,從而使高等教育內涵的豐富性能夠適應社會與市場需求的豐富性。地方本科高校的“類特色”以其地方性為基礎。從案例研究來看,扎根地方,服務地方,從關注地方發展需要來演繹發展的課題,從滿足地方需要來獲取發展的空間和資源,從地方“與人不同”的需要來汲取特色培育和創新的靈感,從點生線,由線成面,是可取之路。基于地方特色的社會服務項目,為領軍人才的脫穎而出,優秀團隊的迅速成長,自身品牌和社會聲譽的形成創造了機遇和途徑。

(四)制度決定著轉型發展最終的成敗。

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指出,制度才是“學校發生的一切事”的“靈魂”,“通過它,一切產生、生長和發展。并達到完美的程度。”“哪里制度松垮,那里便一切松垮和混亂。”從案例研究來看,轉型發展的制度建設值得我們關注的是:(1)抓住了轉型發展的關鍵環節進行制度建設,把好的想法、做法通過制度固化下來,并伴隨實踐不斷完善制度體系;(2)注重制度的正向引導、激勵,并給予保障。使師生不是“考慮如何消極避錯”,而是“積極思考如何改進工作和提高工作績效。”(3)形成制度有效發揮作用的良性運行機制。一系列政策有效銜接,相互配合,以實現轉型發展的整體目標,并通過細化、序化、深化、優化的制度建設將轉型發展推向深入。

參考文獻:

第3篇

論文關鍵詞:行政管理專業,學習興趣,激發

 

行政管理是政治性與社會性、理論性與應用性、綜合性與規范性相統一的專業,培養的是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較強專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1]。然而,地方經濟較為不發達甚至貧困的現狀掣肘了當地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專業教育水平的提高、教學方法的改革、就業環境的優化,也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因此,筆者認為,如何有計劃、有步驟、有針對性的激發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專業本科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十分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1.學生學習興趣激發的前期工作

1.1了解學習群體的特征。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專業的生源主要來自其所在地方,一部分學生學習、生活的環境中關于行政管理的認識較為膚淺和落后,在填報志愿時甚至開學就讀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清楚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什么,學習目的是什么,還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專業調劑或者家長填報志愿才就讀該專業,本身對該專業就缺乏熱情和興趣,因此學生學習較為盲目,學習熱情也不高。

1.2分析專業教育與就業。行政管理專業應該培養具備行政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等方面知識,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而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學科理念落后,政治學傾向嚴重,管理學、經濟學知識匱乏,教學方法機械、單一等多種問題,不能有效滿足社會對行政管理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等方面的要求,實際畢業生所從事的工作大多是文秘、酒店服務、機關事務等其他專業的工作,供給和需求出現嚴重“錯位”。地方高等教育有限的財政投入、相對滯后的教育改革、比較嚴峻的就業環境等客觀因素也間接導致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學習興趣無法有效提升。

2.學生學習興趣激發的具體實施

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和最活躍的成分, 它使學習活動變得積極教育論文,自覺,主動,愉快,從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筆者嘗試通過理清學生的學習目標、改革課堂教學等步驟來激發行政管理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取得了一定成績和進步,學生就會從中獲得巨大的滿足感,感受愉悅的體驗,從而促進學習興趣的深化和豐富,產生新的學習需要。

2.1理清學習目標,點燃學習熱情

學習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在活動中發生并發展起來的。需要的對象也就是興趣的對象。學習的需要來自于對學習意義,目的的認識和認可論文參考文獻格式。因此,要激發行政管理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要讓學生認識該專業的性質、主要課程、培養方案,從而理清思路,確定學習目標,規劃就業方向。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專業學生相對于中心發達城市的學生或重點本科院校的學生而言,職業發展方向相對較窄,主要集中在公務員、研究生、公司職員、教師、自主創業等五個方面,因而要根據不同職業方向的特色,結合學生的性格和愛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2改革教育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2.2.1教學觀念。行政管理專業的教學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學好專業理論知識,培養他們創新的思維習慣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推動主導與主體之間的良性互動。因此要更新教學觀念,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它要求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通過對話式和啟發式教學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要求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改變“以知識為本”或“以任務為本”的教學觀念,樹立、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

2.2.2教學方法。行政管理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能力和專業化水平,因此要鼓勵和大力提倡采取科學的、靈活多樣的、新穎的教學方法,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擬、專題研討、經驗交流、“雙講”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換位教學等等多種形式和方法,創造一個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的環境,使學生在各種形式的教學中有所收益、有所體驗、有所感悟,從而達到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目的[2]。

2.2.3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能夠創造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提供圖、文、聲、像并茂的多種感官綜合刺激,還能按超文本、超鏈接方式組織行政管理學科知識和行政管理教學信息,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有很大幫助教育論文,這是其他的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因此要教師要重視教學手段的及時更新與優化組合,以更快的速率、更豐富的內容、更生動的教學手段,既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又提高其學習興趣,實現行政管理的教學目標。

2.2.4教學內容。行政管理專業不僅理論性較強,而實踐性相對更加重要。如果僅僅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不注重實踐知識的傳授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僅有感性認識而缺乏理性思考,總感覺好像都學過,又好像都不會,似是而非、似懂非懂,不能形成很深的印象,長久如此就可能逐漸喪失學習興趣,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專業學 習[3]。因此在教學內容方面要在重視理論教學的同時必須注重實踐教學,一要加大實踐教學的時間和比例,改善實踐教學條件和環境;二要努力探索實踐教學新形式,對教學中期的認識實習、教學后期的畢業實習等實習環節緊抓不放,探索出見習、參觀、崗位實習、頂崗實習等多種實習形式相結合的新路子;三要豐富實踐教學的內容,如讓學生深入到實際工作部門中去接觸未來可能從事的工作,了解實際工作部門的基本情況以及適應工作需要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如適度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教會學生用文獻檢索、網絡檢索、實踐調查等方式收集材料,善于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等。

3.學習興趣激發策略與成效

3.1學習興趣激發策略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構成學習心理的動力系統中最活躍的因素。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專業的教師要克服教學條件、教學環境局限性的掣肘,根據教學經驗總結一些教學策略來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1.1需要激趣策略。讓學生理解行政管理專業為什么方興未艾,明確行政管理專業教育的重要意義和廣闊前景等,使學生認識到社會對該專業的需要從而產生學習興趣。

3.1.2立志生趣策略。教師不僅要激發學習興趣,還要將學習興趣與崇高理想和遠大的奮斗目標(即志向)結合,引導學生的專業學習跨越有趣、樂趣到志趣階段,以志向來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

3.1.3內容激趣策略。教學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所學內容感到新穎而又無知時,最能誘發好奇內驅力,激起求知欲望。因此,教師要將枯燥的知識以新穎的形式表述出來,如圖文并茂的內容結合風趣幽默的語言,不僅能將課堂氣氛調動起來,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1.4變化激趣策略。教學的每一項活動的開展、方法的使用都會給學生造成某種刺激。單調乏味的學習會使學生反應消極,學習興趣逐步淡化論文參考文獻格式。因此,教學應注意刺激變化,經常給學生新鮮感,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如語音、語調和表情的變化、課堂組織形式、內容、問答方式、作業形式的變化等。

3.1.5活動激趣策略。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教育論文,組織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能激發興趣。行政管理專業的教師可以組織角色扮演、情景模擬、專題討論、辯論、想象、搶答等課堂活動,也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社會調查、采風、見習、參觀等課外活動,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3.1.6成功激趣策略。大量的事實證明:學習的成效與興趣是成正比的。張正東教授認為,穩定的興趣來自'學有所得。當學生在不感興趣的學科上獲得成功的體驗時,就會孕育興趣。因此,行政管理專業教師要幫助學生各自制定一個恰如其分的目標,既是可以達到但又要有挑戰性,既有近期的,也有遠期的。當學生達到了目標時,教師要給予及時的表揚、鼓勵;對一時未達到目標的同學,要幫助分析原因,指導正確歸因。

3.2學習興趣激發的成效

經過多年的行政管理專業教學,在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目標、改革教育教學的嘗試后,筆者對所在院校行政管理專業班級的學生進行了多次隨機訪談。訪談學生普遍都認為,老師們幫助學生理清學習目的、規劃職業發展方向對提高學習主動性比較有效,使學生們盡快擺脫高考后學習目的比較盲目、學習狀態比較放松的局面,盡早進入新的學習戰斗中;而教育教學方面的改革提高了學生在語言表達、實踐探索、分析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和專業化水平,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興趣都有顯著提高。因此筆者認為在教學中采取的學習興趣激發措施和策略是卓有成效的,這對進一步探索行政管理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4.結語

站在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專業教學的角度,我們一方面是面對行政管理專門人才較欠缺且總體素質偏低的現狀,另一方面則是專業教學的一些經驗和方法已經落后于時展的需要,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專業教育要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就必須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出發,從借鑒其他學科的教學經驗與方法中探索屬于自己學科特色的教育教學路徑。

[參考文獻]

[1]李紅霞.高職院校行政管理專業教學創新的路徑選擇[J]. 職教論壇,2010,1.

[2]盧文剛.公共行政管理教學方法的改進與優化[J]. 中國行政管理, 2005,2.

[3]丁宇,鄧澤宏.武漢科技大學行政管理專業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 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第4篇

【關鍵詞】貝那普利;硝苯地平緩釋片;原發性高血壓2級;治療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的明顯改變,加之迅速到來的人口老齡化,我國高血壓病發病率,已呈逐年上升和低齡化趨勢,是心、腦血管病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因此,合理選擇安全有效藥物,將血壓控制在理想目標,是減少心、腦、腎等并發癥的發生,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有重要的意義。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應用貝那普利聯合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原發性高血壓2級患者,療效顯著,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門診及住院確診的原發性高血壓2級患者90例,高血壓診斷標準符合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診斷標準[1],即收縮壓(SBP)160~179 mm Hg和(或)舒張壓(DBP)100~109 mm Hg的原發性高血壓2級患者,并排除各類繼發性高血壓和急進性高血壓。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35~70歲,平均(56.57±8.23)歲,病程1年~20年,平均(9.64±4.35)年;對照組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34~70歲,平均(56.75±8.47)歲,病程0.5年~20年,平均(9.55±4.06)年。兩組間治療前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 ①繼發性高血壓;②嚴重心衰患者(NYHA分級IV);③對硝苯啶高敏者、對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過敏者、有血管神經性水腫者;④妊娠和哺乳期婦女;⑤高血鉀、腎功能衰竭、腎功脈狹窄、主動脈瓣狹窄及二尖瓣狹窄者;⑥合用保鉀利尿劑或同時補鉀者;⑦失去隨訪或中斷治療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前均停用原降壓藥及血管活性藥1周,兩組患者可常規予以限鈉、戒煙和酒、注意勞逸結合,治療時可配合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1次/d。治療組采用貝那普利(商品名:洛丁新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起始劑量10 mg/次,1次/d,硝苯地平緩釋片(商品名:圣通平廣東環球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起始劑量10 mg/次,1次/12 h;對照組單用貝那普利,生產廠家、起始劑量和用法同治療組。兩組以后藥物劑量根據血壓控制情況以及不良反應調整。兩組療程均為4周,同時觀察不良反應。每天采用袖帶式水銀柱血壓計統一以坐位測右側肱動脈血壓,測前靜坐15 min,2次/d(8:00~11:00,15:00~16:30)。用藥前后均測定血尿常規、血糖、血脂、血離子、肝腎功能和心電圖。

1.4 臨床療效評定標準 ①參照2004年全國心血管會議修訂的高血壓療效判定的標準,顯效:舒張壓下降≥10 mm Hg,并除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如收縮壓高則同時降至正常;有效:舒張壓下降雖

1.5 統計學處理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心率數據用均數±標準差( x ±s )表示,兩組用藥前后差異用 t 檢驗,用藥后組間差異用 χ2 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從表1中結果顯示,治療組顯效34例,占76%,明顯高于對照組顯效24例,占5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 =4.84, P

2.2 兩組治療前后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的比較見表2。

表1

表2

從表2中看出兩組治療前收縮壓、舒張壓、心率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兩組間治療2周、4周收縮壓、舒張壓的比較,治療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2.3 不良反應 治療組有3例偶有輕度干咳,輕度頭昏3例、有2例踝部輕度浮腫,對照組有2例偶有輕度干咳、輕度頭昏4例,均屬癥狀輕微,未作處理,繼續用藥癥狀消失。血尿常規、肝背功能、血糖、血脂治療前后無變化。

3 討論

原發性高血壓是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伴或不伴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綜合征,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和危險因素,影響重要臟器,如心、腦、腎的結構和功能,最終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02年衛生部組織的全國27萬人群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顯示,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已經達到18.8%,估計全國患者數約1.6億,然而我國人群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僅30.2%、24.7%、6.1%,依然很低[2]。高血壓治療原則除改善生活行為,高血壓2級及以上患者在開始時就可以采用兩種降壓藥物聯合治療,處方聯合或者固定劑量聯合治療有利于在相對較短時期內達到目標值,也有利于減少不良反應,血壓控制目標原則上應將血壓降到患者能最大耐受的水平,目前一般主張血壓控制目標值至少

貝那善利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其降壓作用主要通過通過抑制周圍和組織的ACE,使血管緊張素Ⅱ生成減少;同時抑制激肽酶使緩激肽降解減少[2]。能逆轉心室肥厚和高血壓引起的血管結構改變,有利于腎血流動力學效應,在擴血管降壓同時對腎功能有改善及保護作用。ACEI有擴張靜脈作用,尚可抵消CCB常見的踝部水腫副作用[3]。由于其明確的降壓效果以及對靶器官的保護作用,ACEI被JNC7首次推薦,作用單純高血壓或Ⅰ期患者一線用藥,并且是唯一擁有全部6個強制性適應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冠心病高危因素、糖尿病、慢性腎病、預防中風復發)的抗高血壓藥物[4]。

硝苯地平緩釋片是一種長效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CCB),其直接擴張血管平滑肌或通過阻滯慢通道阻滯鈣離子進入小動脈平滑肌細胞內,從而使血管擴張,血壓下降,降壓作用明顯,有較好的順應性,口服1片能維持有效血藥濃度12 h,對血脂、血糖、肝腎功能無不良影響,是目前治療高血壓比較理想的首選藥物之一,但單一用藥對部分2級、3級高血壓治療效果欠佳[5]。

本研究顯示采用貝那普利聯合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高血壓2級患者,治療組無論在治療顯效方面和治療總有效率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同時對單用貝那普利治療4周降壓仍無效16例患者,除2例失去隨訪和3例中斷治療者外,余11例加用硝苯地平緩釋片后,血壓逐步下降,最終得到有效控制,說明聯合用藥具有優越性,治療具有增強作用,較單獨應用貝那普利效果更顯著,依從性佳,且無明顯不良反應,符合價格效益的治療方法,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 考 文 獻

[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4.

[2]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51266.

[3] 陳慧,楊柳青,吳曉盈.長效鈣拮抗劑與轉換酶抑制劑單獨和聯合使用在降壓和副作用方面的比較.高血壓雜志,2005年,13(6):326.

第5篇

關鍵詞:原理規律;理解;簡單形象;提高效率;效果良好

高中地理學科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課程設計思路中,明確提出“關注人們生產、生活與地理密切相關的領域,突現地理學的學科特點與應用價值,以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而地理環境由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等圈層構成,是地球表層各種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機組合而成的復雜系統。課程內容比較綜合、抽象,只有讓學生牢固掌握地理基本知識,深刻理解地理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才會更好地實現課程目標里更高層次的要求。通過對近幾年高考試題的研究,不難發現高考對地理知識的考查越來越多地用簡圖來承載地理信息。地理簡圖對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理解基本原理方面有事半功倍之效。本人在教學實踐中深有體會,舉例示之:

一、運用簡圖可以縮小時空跨度,便于發現事物的形成規律,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識,理解基本原理,突破重難點

自然地理知識時空跨度比較大,有些既不便于學生課外實踐,也不利于在日常生活中觀察,所以利用簡圖,引領學生推理其形成發展的過程,既可以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又可以加深對地理知識的掌握和對地理原理的理解。

如,水循環過程,該知識與生活聯系密切,且命題頻率也較高,但空間跨度大,不便于直接觀察,運用簡圖可以化大為小,化抽象為具體,順利突破難點。

從圖中可以看出水循環的環節、過程、類型,同時還可以推理水循環的意義,可以說一幅圖承載了所有的知識點,省去了教師很多的語言,使知識脈絡更清晰、形象、直觀,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通過畫圖,不僅可以使學生輕松掌握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順利解釋山谷風、海陸風、城郊風等生活現象,還能夠比較高空和近地面的氣壓差異、氣溫差異,解釋風的形成、高空不勝寒等現象,同時對于以后解釋各種天氣系統的特點、各種天氣現象的成因、氣候類型的形成等都有具體的理論依據。

二、運用簡圖,避免死記硬背的枯燥,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基本技能,培養他們的地理思維能力

氣候類型的形成和特點是整個高中階段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以往在學習這些知識時很是頭疼,如果不理解,死記硬背過也難逃解題失分的命運,如果在學習這塊內容時,結合基本原理,邊回顧知識,邊帶領學生畫出氣候類型的分布圖,會加深學生理解,提高效率,避免了死記硬背的枯燥。

例如,地中海氣候的成因分析。根據圖,學生找到其緯度和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可以發現冬季受盛行西風帶控制,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相應的氣候特征也顯而易見了。

三、運用簡圖,形象表達現實事件,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6篇

星期五(7月8日)

星期六(7月9日)

星期日(7月10日)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計算機及其應用

080702

02324 離散數學

02326操作系統

02325 計算機系統結構

00023高等數學(工本)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4741 計算機網絡原理

00015 英語(二)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建筑工程

080806  02439結構力學(二)  00420物理(工)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442鋼結構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15 英語(二)

漢語言文學

050105  00037 美學

00819訓詁學  00538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537 中國現代文學史

00015 英語(二)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英語語言文學

050201  00087英語翻譯  00840日語  00832 英語詞匯學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604 英美文學選讀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會計

020204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139西方經濟學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00054管理學原理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158 資產評估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00015 英語(二)

工商企業管理

020202  00151企業經營戰略

00139西方經濟學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150金融理論與實務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054管理學原理  00153質量管理(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152組織行為學

00015英語(二)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金融

020106  00139西方經濟學

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150金融理論與實務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054管理學原理  00078銀行會計學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79保險學原理

00015英語(二)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市場營銷

020208  00139西方經濟學

00185商品流通概論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150金融理論與實務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15英語(二)

00183消費經濟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國際貿易

020110  00097外貿英語寫作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045企業經濟統計學  00096外刊經貿知識選讀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99涉外經濟法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物流管理

020229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15英語(二)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法律

030106  00249國際私法

00264中國法律思想史  00246國際經濟法概論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  00167勞動法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258保險法  00226知識產權法

00233稅法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公安管理

030401  00369警察倫理學  00370刑事證據學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15英語(二)

04729大學語文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371公安決策學

00859警察組織行為學

行政管理

030302  00318公共政策  00315當代中國政治制度  01848公務員制度

00034社會學概論

00923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護理學

100702  03202內科護理學(二)

03200預防醫學(二)

00018計算機應用基礎  03201護理學導論  03007急救護理學

03004社區護理學(一)

00015英語(二)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機電一體化

080307  02199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

02245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  00420物理(工)

02243計算機軟件基礎(一)  02200現代設計方法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應用化學

081209  08291環境影響評價  08306環境分析與檢測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基礎教育

040120  00266社會心理學(一)  04577中國通史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4578中國小說史

軟件工程

080720  07028軟件測試技術  07169軟件開發工具與環境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7172信息安全  07171項目管理軟件

民商法

030116  00865證劵法  08957法律邏輯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5560破產法

漢語言文學教育

050113  06414漢語言文學教育學  00539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00541語言學概論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538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03709馬克思主基本原理概論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英語教育

050206  00830現代語言學  06421中學英語教學研究  00600高級英語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0832英語詞匯學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地理教育

070702  02094人文地理學導論  06858中學地理專題選講  02105地理教育學

00466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06452中學地理教學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3144環境科學基礎

02099經濟地理學導論

思想政治教育

040202  00312政治學概論  00479當代資本主義  00033當代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  00480中國傳統道德  00483科學思維方法  05629思想政治課教學法

歷史教育

060102  00768中國古代經濟史  00775歷史教育學  00771中國現當代史專題  00773世界現當代史專題  00774史學理論與方法  05632中學歷史課專題精講

生物教育

070402  02081 進化生物學  02084組織胚胎學

02078生物統計學  02082 生物學基本實驗技術、

02085 細胞生物學  02079 生態學概論  03709 基本原理概論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15 英語(二)

法律教育

030113  04337中學法律教育專題選講

00228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00261行政法學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466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00249國際私法

00264中國法律思想史  00246國際經濟法概論  00016勞動法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226知識產權法

信息技術教育

080713  04340電視編導與制作  04344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法  04347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02141計算機網絡技術

計算機科學教育

080745  07839計算機教學法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0023高等數學(工本)  00441多媒體教學系統

數學教育

070102  02010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一)  02009抽象代數  06855微分方程  02018數學教育學

物理教育

070202  06129固體物理  02035熱力學與物理統計  02032高等數學(三)  00413現代教育技術

化學教育學

070302  02053結構化學  00413現代教育技術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音樂教育

050408  00733音樂分析與創作  00735音樂教育學

美術教育

050410  00745中國畫論  02200現代設計方法

體育教育

040302  00502體育管理學

教育學

040108  00471認知心理

00452教育統計與測量  00465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  00472比較教育

00468德育原理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53教育法學

00467課程與教學論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15英語(二)

學前教育

040102  00024普通邏輯

00398學前教育原理

00885學前教育診斷與咨詢  00881學前教育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02學前教育史  00467課程與教學論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15英語(二)

教育管理

040107  00452教育統計與測量  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學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53教育法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15英語(二)

人力資源管理

020218  06092工作分析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6090人員素質測評理論與方法00054管理學原理  06088管理思想史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41基礎會計學  00034社會學概論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15英語(二)

旅游管理

020210  00199中外民俗  00200客源國概況

道路與橋梁工程

080807  06082筑路機械及施工   06076結構設計原理

06080高速公路  06079城市道路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6078交通工程(二)

006081隧道工程

應用電子技術

080735  02358單片機原理與應用  05694制冷技術與控制  02141 計算機網絡技術

05693音響及視頻技術

英語翻譯

050134  05350中級英語筆譯  05384科技英語翻譯  05355商務英語翻譯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5351高級英語筆譯

汽車服務工程

082232  06904汽車保險與理賠  04946汽車發電機原理與汽車理論  04447汽車維修工程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4444汽車鑒定與評估

小學教育

040112  00542文學概論(二)  00472比較教育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6230小學藝術教育

制藥科學與工程

081204  03031藥物分析  03026藥理學(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7781藥事管理學(一)

第7篇

高一地理則以揭示地理事物(現象)發生、發展的原理、規律等理論知識為主,注重抽象思維,教材中貼近學生生活的事例較初中地理少,內容的難度、深度、廣度和課程體系的復雜性都遠超過初中地理,出乎多數高一新生的意料。加上初中地理教學要求較低,課堂知識密度小,課堂上有較多的時間組織學生活動,有時間對基本技能進行反復訓練和做課堂作業,高中地理課程則相反。高初中地理跨度大,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在時間上的連續性差,加大了高一地理教學的難度。基于初高中地理課程內容和教學等方面的差異,可采取以下措施做好高、初中地理教學銜接工作。

1.精心設計緒論課,讓學生充分認識學習地理的重要性和學習的內容、方法和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使學生了解高中地理的內容和地理學的特點、學習方法。(2)以具體事例使學生明白高中地理的學習與生產、生活的緊密聯系。(3)向學生介紹高中地理與其他學科內容及思維方面的聯系,說明學習地理既需要理科思維,又需要文科思維。

2.適當復習初中內容,理清初高中地理的知識體系。在進行高一地理教學時,應先組織學生適當復習相關的初中地理知識,理清初高中的知識體系,可降低教學難度。

3.調整進度,落實訓練,穩扎穩打,突破難點。教師可根據所教學生的認知能力,適當調整教材,分解難點,放慢進度,引導學生突破難點,并加入習題課和訓練課,通過教師對典型例題的詳細講解,讓學生理清解題的思路。對于較簡單的、學生易理解的內容,可進行提綱式教學和學生自學,加快進度。這樣詳略得當, 課時才夠用。

4.聯系生活實際,開發校本課程,降低學習難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情況收集與課程聯系緊密的、貼近學生的鮮活事例,作為校本課程開發。運用具體事例教學,可以使教學由具體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既可降低教學難度,又可提高學習興趣。同時,發揮多媒體的優勢,使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復雜的內容簡單化,既可提高教學進度,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空間思維、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力。

5.貫徹新課程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教師應結合實際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并鼓勵學生向教師質疑,與教師進行平等對話和交流。開放地理課程,創造機會激活學生思維的靈感和靈氣,激發創新的沖動和欲望,使高一地理教學變得生動、活潑、有趣。

二、關注學生心理,開發學習潛能

1.建立學習信心。許多高一新生可以說是坐在高中教室的初中生,心理上并未為高中學習做好準備。面對突然增大的學習難度,他們會出現驚恐、畏懼等不良情緒,意志力較弱的學生進而產生畏難情緒,主觀上會夸大地理學習的難度,潛意識里躲避、甚至逃避地理學習,影響地理學習中智力水平的正常發揮,加大地理學習的難度,容易產生惡性循環。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高中地理教師,對此首先要有預見性,盡力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其次,在教學活動中,設法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難,建立和增強學習信心。

2.培養積極心態。學習心態與學習態度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把學生的學習態度大致分為主動學習、被動學習、應付性學習和放棄性學習等四種。高一學生的心理還不怎么成熟,心理可塑性大,抓緊時間、抓住時機進行心理輔導是可以轉換的。對于主動學習的要給予表揚鼓勵,使他們堅持下去,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在“同伴教育”中起積極作用。對于對地理學習有間接興趣的學生,應設法將其轉化為直接興趣。而對于對地理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應設法提高他們對社會、對人生的認知水平,轉化他們的學習情感,培養其意志品質。如果他對考試分數比較在意,則應先培養他對地理學習的間接興趣,然后再逐漸轉化為直接興趣;如果他對考試分數不在意,則應抓準時機培養他對地理學習的直接興趣。

三、注重學法指導,培養學習習慣

許多高一學生認為地理是文科,用學習語文、政治、歷史的方法來學地理,認為考前突擊背書就可得高分,對地理這門介于文理科之間的邊緣學科的特點和學習方法認識非常膚淺,預習、聽課、筆記、作業等常規學習方法基本沿用學初中地理的方式,所以地理學習效果較差。

1.給學生指出高中地理學習的基本原則:以人地關系為主線,掌握地理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原理,用理科的思維方法學習自然地理,用文科的思維方法學習人文地理,能說出“有什么規律”為什么”“、怎么辦”等問題,培養讀圖繪圖和文字邏輯表達、收集整理地理資料等能力。自然地理與數理化生等學科的知識與能力有較多的聯系,學習時要充分利用圖解法,從三維空間的角度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原理;幫助學生復習相關的數理知識,然后再運用于地理學習。例如,學習天文和大氣這兩個單元時,先復習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圓周運動、熱量與溫度、密度與氣壓等相關的物理知識。人文地理與政治、歷史聯系較多,引導學生將相關的政治歷史知識和分析方法運用到地理學習中,從歷史的角度分析各種人類活動是怎樣發展起來的,為什么會沿著這樣的軌跡發展,人類目前面臨的怎樣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從經濟、社會、環境多角度多因素地分析人類各種活動的合理性、科學性,掌握其中的基本規律和基本原理。

2.指導學生認真預習。有的教師認為預習是學生自己的事,可事實證明許多高中生不會預習。指導學生根據教師事先給的學習提綱或教參上的提綱,讀懂教材、配套地圖冊和教參,有重點地抓住基本概念去理解,抓住基本原理去思考,然后嘗試做課后練習,最后將所遇到的問題、困惑記在筆記本上帶進課堂。這樣堅持下去,聽課效果會大大提高,大量減少課后作業時間,不斷提高自學能力,使學習在探索中進行,變得更有趣,更有意思。

3.學會聽課和記筆記。帶著預習中的困惑和問題聽課,課堂上學生會集中精力聽教師講解他所帶來的問題,參與同學討論他所困惑的問題,聽課效率必然大大提高。上課做筆記,連許多高二、高三的學生也只會記老師在黑板上寫的提綱式的字句。

4.指導學生分析問題、讀圖繪圖、圖文轉換的方法。在分析一些重點、難點問題時,詳細列出 本分析步驟,讓學生弄清其中的邏輯關系。高一學生讀圖能力較低,經常不知道分析圖表該從何處入手。教師應幫助學生掌握各類圖表的分析方法、步驟和如何從中獲取有用信息,弄清各類地理圖表的表達功能及其相互之間的轉換關系。

第8篇

關鍵詞:中精細化工;創新能力;教學改革

實驗教學是高校教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旨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1](P.12-15)。精細化工實驗是大慶師范學院化學專業和化工專業的一門必修專業實踐課程。進入21世紀,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細化工的發展必然趨勢是對產品質量的要求高而精,對產業品種的要求多而全。以所處的黑龍江省大慶市為例,隨著大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林源精細化工產業園區和大慶石化工業產業園區的建設和蓬勃發展,社會對精細化工的人才需求顯得尤為迫切。目前,精細化工方面的技工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比例總體偏低;然而,少量的技術工程人員主要集中在國有大中型企業,而作為生產精細化工的主力軍——中小型企業中人才極為匱乏,如果要真正改變這樣的現狀,就需要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現代精細化工產業的發展對專業實驗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精細化工實驗教學體系已難以完成應用層次的創新型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作為培養精細化工專業技術創新型高素質人才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必須要加強精細化工實驗教學改革,以培養出更多能夠適應地方石油精化行業發展需要服務社會經濟的應用型高素質創新人才。本文結合我校實際,探討了通過精細化工實驗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具體方法。

一、構建精細化工實驗教學體系,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

精細化工實驗以合成精細化學品為主,其范圍涉及到日用化學品、農藥、膠粘劑、新型功能材料、染料、涂料、香料、助劑、醫藥制劑和其他精細化工中間體等[2](P90-92)。在精細化工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過程中,我們從實際情況出發,充分利用本科合格評估這個良好的機遇,合理有效利用有限的資金,使精細化工實驗教學改革工作中新體系的建設穩步前進。在構建精細化工實驗教學體系時,我們將“強基固本”、“開拓思維”、“開放實踐”、“能力提升”融為一體。我們對實驗教學內容進行了優化整合,形成了“基礎實驗部分+綜合性實驗+開放性實驗+仿真專業實驗+實習(實踐)”新的精細化工實驗教學體系。新的精細化工實驗教學體系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核心,以創新教育思想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強調知識與能力并重,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的現代實驗教學理念。在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養成良好的科學素養的同時因材施教使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得以提高。如我們在基礎實驗部分為精選了對培養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經典基礎實驗和反映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一些新型實驗;我們在設計綜合性實驗時基于對強化學生實驗技能、科學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等方面的考慮,注重體現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做到將實驗教學內容與現代科學技術緊密相結合,如超臨界流體萃取、分子蒸餾實驗、膜分離實驗、反應精餾實驗、萃取精餾實驗等。

二、開拓多元化教學手段,實現“綠色化”實驗教學

過去傳統單一形式的教學方法很難滿足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對精細化工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開拓多元化教

學手段便為精細化工實驗教學改革創新提供了技術支持,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和提高教學質量有積極推動作用。教師如果將多種教學手段進行整合,合理開發,必將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率。在精細化工實驗創新改革實踐過程中,我們堅持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優勢互補,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新穎、形象、直觀的特點來增強課堂教學的表現力,加大教學信息量,同時相繼嘗試采用了雙語教學、網絡論壇、仿真模擬等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進行精細化工實驗教學,仿真專業實驗作為精細化工新的實驗教學體系的一個重要部分,它對學生了解化工過程的工藝和控制系統的動態特性、提高對工藝過程的運行和控制能力具有很好效果。學生在仿真實驗中不僅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還激發了潛在的創新意識,對于提高教學質量發揮了重要功效。因此,通過多元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是解決課時少,內容多的教學矛盾的較好方法。精細化工實驗由以實驗為主的學科發展成為理論、實驗并重的學科。在進行理論教學方式創新改革的同時,更要注重實驗教學的改革,在改革中實現“綠色化”實驗教學。長期教學過程中,我院在精細化工實驗實驗教學方面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實驗教學體系,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在此基礎上,結合理論教學的創新改革,實現實驗教學的“綠色化”,為人類的生存和自然的和諧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在構建實驗教學體系和實驗教學過程中,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要取代或改革毒性比較大的傳統實驗題目,取代毒性大的反應試劑并開展微型實驗教學研究,縮減合成實驗的合成規模,要充分利用實驗室現有資源,節約化學試劑的使用,降低實驗成本,在實驗過程中的廢液、廢渣、廢瓶盡可能回收利用,注重環境保護。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學的實際需要,利用現代教學手段的優勢,以精細化工實驗實驗軟件為有效載體,通過網絡教學進行仿真模擬,體現“綠色精細化工實驗實驗”的教學特色,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精細化工實驗實驗的興趣,而且可以提高精細化工實驗實驗的教學效率。

三、依托地方資源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現科研與社會服務有機結合

創造條件使學生較早參加科研和創新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教師的科研項目是開闊學生思維,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3](P96-98)。在精細化工實驗教學中,我們充分利用科研項目的資源優勢,選擇教研室中與該學科發展方向一致而且較為成熟的科研項目與精細化工實驗教學相融合,將科研內容和成果融合到實驗教學之中,此外,我們將精細化工實驗室定期向學生開放,從二年級以上優秀學生中選擇一批學有余力、對從事化學研究有濃厚興趣的學生,為他們配備有經驗的教師進行科研指導,并結合學生畢業論文設計對學生實行科研學業導師制,讓學生自主進行創新實驗設計,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以一定經費支持,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把自己的科研過程、科研方法及科研中獲得的新知識傳授給學生,有助于學生開拓視野,發展創造性思維,有利于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實習教學是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為了了解企業的人才需求,我們定期走訪主要用人單位,根據用人單位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需求的反饋意見,及時調整我們的培養方案,將生產實習作為精細化工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采用了“工程化訓練——認識實習——生產實習一體化的教學新模式,充分利用我院在大慶和其他地區建立的校內外的工程化訓練平臺,熟悉掌握石油精化產品的制作工藝流程,并結合典型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進行實際操作,加深精細化工工藝原理的理解,由點到面,點面結合進行全面學習,使學生更有效地掌握了必備精細化工科學知識及工程設計能力。

四、展望

高等教育培養未來的畢業生不僅是求職者,而且還應該是成功的企業家和就業創造者。以精細化工實驗教學改革為契機,通過教學改革創新,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主旨,對培養地方急需的精細化工應用型高級人才的特色教學體系進行探索,這是推動我校不斷探索本科辦學規律的改革進程的原動力,對我校的長遠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榮昶,趙向陽,蔡惠萍.實驗教學與創新能力培養探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