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0-03 12:01:52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1篇的“互聯網+”下生物實驗翻轉課堂教學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摘要:由于當下特殊的時代特征,線上教學成為主要的教學方式,“互聯網+”背景下的翻轉課堂也展現出了其獨特的優勢。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對生物實驗的學習興趣。本文將以“制作果酒和果醋”實驗為例進行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團結合作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互聯網+”;翻轉課堂;高中生物;實驗教學
在傳統的生物實驗教學中,往往存在教師講授方法枯燥、學生對所學的實驗原理及現象理解不到位,或者操作不規范而導致實驗結果不明顯等問題。翻轉課堂是指學生在課前學習教師提供的教學視頻,在課堂上師生共同交流探討發現的問題,并進行歸納總結的一種教學模式。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信息化的教學工具與教學方法也逐漸成為當下教學的主要手段,其顛覆了傳統的固化教學模式,“互聯網+”背景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也應運而生。
一、傳統教學中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問題分析
(一)教師在傳統實驗教學中對學生的引導不足
要實施“互聯網+”模式的翻轉課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為學生講解什么是翻轉課堂,激發學生對翻轉課堂的興趣。傳統教學主要是教師進行知識的傳授,之后教師對實驗進行演示,學生在觀摩完教師的實驗后,照搬照抄地進行自己的實驗,而這并不利于學生理解實驗原理和實驗過程。抑或是教師播放一些視頻,或是只講解實驗,學生缺少動手操作的經驗,也不利于學生將所學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在“互聯網+”時代下,學生可以借助各種學習設備,利用預習時間對教師提前發放的相關資料進行學習,不僅可以節約課堂時間,還能在課堂上交流解惑。
(二)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較少
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而且需要學生進行實驗分析,但由于教學課時的安排,教師的提問始終是只能面向一部分學生,缺少和學生的互動和交流,教師缺乏有效的教學手段,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需要對此進行優化,讓全體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這種情況下,翻轉課堂體現出了它的獨特優勢,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三)實驗評價體系不完善
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多地區仍是通過教師講授或者播放視頻來進行實驗教學,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師會真正帶領學生進入實驗室,和學生共同做實驗,對學生進行詳細的指導。同時,實驗成績的評定多是以實驗報告為主,并不對實驗中的具體操作進行研究,從而導致很多學生對實驗原理及實驗操作不清楚,在實驗之前不認真預習的現象。
二、“互聯網+”背景下翻轉課堂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實踐案例
本文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學(選擇性必修3)《生物技術與工程》中“制作果酒和果醋”實驗為例探討“互聯網+”模式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從而探究翻轉課堂在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的作用。生活中果酒和果醋都是很常見的,而且大多數學生對此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選擇本實驗作為案例。
(一)課前準備
1.制作實驗教學視頻
根據教材中“制作果酒和果醋”實驗的相關內容制作視頻,內容包括實驗原理、實驗材料和實驗操作流程三部分。(1)實驗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厭氧菌,在無氧環境中可以進行酒精發酵;醋酸菌在氧氣和糖源都充足時將糖分解成醋酸,缺少糖源時將乙醇轉化為乙醛,再轉化成醋酸。(2)實驗材料:新鮮的水果(如葡萄)、洗潔精、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發酵瓶、紗布和榨汁機。(3)實驗過程:器具消毒;沖洗葡萄;榨汁;酒精發酵;醋酸發酵;結果分析與思考討論。
2.編寫任務單
任務單可以幫助學生檢測自主學習實驗視頻的掌握程度,包括實驗原理、實驗操作流程、實驗中所用到的器具的作用等。采用問題導入的形式,可以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如“為什么要使用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過高或過低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清洗葡萄時建議用清水沖洗1~2次來洗去浮塵,清洗次數過多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果酒和果醋在釀造過程中,有哪些方面是相似的?又有哪些方面有明顯的不同呢?”果酒和果醋在生活中也很常見,更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能更深入地了解實驗。
(二)課前學習
當前線上教學成為主要的教學形式,很多實驗無法在實驗室中由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但本節實驗學生可以使用容易獲得的水果和器具來進行,大大減輕了課堂教學負擔。在課前學生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相關資料的查詢,與教師發放的實驗視頻及實驗相關資料結合,共同完成任務單,并記錄遇到的疑難困惑,小組內進行初步的問題分析。
(三)課堂教學
1.教師針對問題進行講解
在課堂上,教師根據學生課前提出的問題進行講解,并與學生進行互動,提高學生對整個實驗原理及過程的掌握程度。在與學生的交流中也會產生新的問題,課堂上教師也可以與學生共同研究,達到加深理解的目的。同時這也是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的一種手段,減輕了課堂壓力,有效地利用了課堂的時間。
2.教師對學生的實驗進行指導,并完善實驗
由于線上教學中教師無法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指導,學生可以提前錄制好自己釀造果酒和果醋的實驗視頻,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和點評過后,學生能夠發現自己操作不當之處,從而根據教師的指導進行改進,在課堂或課下再次進行實驗操作,錄制視頻,以便在結果分析時使用。而由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時間需要1~2個自然周,所以在制成之后可以在課下進行成果的展示,上傳到小組的群聊中,與其他成員分享,討論實驗是否成功及可能導致失敗的原因。
3.小組之間進行討論,探究實驗結果
學生展示釀造的果酒,取出樣品后可以通過嗅聞和品嘗的方式來初步判斷實驗是否成功。此外若條件允許,也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酵母菌,并用酸性的重鉻酸鉀溶液來檢驗酒精是否存在。展示釀造的果醋,取出樣品后同樣可以通過嗅聞和品嘗的方式來判斷是否成功發酵。此外觀察表面是否有菌膜的形成,再通過對比釀造前后的pH來進行進一步鑒定。若釀造失敗,需進行如下問題的分析:發酵的溫度是否適宜?在葡萄汁倒入發酵瓶時是否留有1/3左右的空間?醋酸發酵時是否提供了足夠的氧氣?
4.總結評價
教師在對學生評價時,不能以實驗報告為唯一評價標準,應該對課前學生完成的任務單、再次實驗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實驗的結果展示及問題分析等方面進行多元化評價,促進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5.課后鞏固
在課后學生要對實驗原理和實驗操作進行鞏固強化,詳細分析釀造失敗出現的現象和原因,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思維和實驗探究能力。
三、“互聯網+”背景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對比分析
(一)課前預習內容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完成導學案來學習實驗原理和實驗過程等;“互聯網+”背景下的翻轉課堂主要是學生觀看教師提供的實驗視頻,熟悉實驗原理和實驗過程等,完成任務單并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分析。
(二)課堂教學內容
傳統教學主要是通過教師講解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和實驗過程,之后教師演示實驗,小組進行實驗,教師對個別小組進行指導,最后進行結果展示并總結分析;而“互聯網+”背景下的翻轉課堂則是教師對實驗操作進行分解并指導,小組分析實驗結果并得出結論,師生共同交流討論實驗中的問題,并進行多元化的綜合評價。從上述內容我們不難看出,“互聯網+”背景下的翻轉課堂大大加深了學生對實驗的理解,提高了其對實驗的分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并且課堂上教師與學生有著大量的互動和交流,彌補了傳統實驗中討論和交流過少的不足。
四、“互聯網+”背景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優勢
(一)教學資源豐富
“互聯網+”背景下的翻轉課堂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偏遠地區資源匱乏的問題。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找到更多的教學資源,如實驗視頻、實驗課件等,并且教師可以自己錄制實驗視頻,再配上自己的講解,能更清晰直觀地說明實驗原理和操作步驟。同時學校可以搭建自己的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幫助教師進步發展,課下學生之間也可以將已有的教學資源進行共享,擴展知識的外延。
(二)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顛覆了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變成了助學者,學生也從知識的被動接收者變成了實驗的主動參與者。由于學生在課堂之前瀏覽相關的教學材料,在課堂上可以對不理解的原理和操作進行提問,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也加深了對實驗原理和實驗操作的理解,幫助學生內化知識。
(三)優化實驗評價體系學生
能在更為充足的時間內進行實驗,同時也可以錄制實驗視頻。傳統的實驗教學以紙筆測驗和實驗報告為主,無法體現出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下的多元評價體系的要求。教師根據視頻進行點評,同時對學生自主討論和自主探究進行評價,不僅優化了實驗評價體系,而且學生對自己的失誤操作能有更深刻的印象,對整個實驗操作流程也有了更深刻的見解,更加有利于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
(四)兼顧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
“互聯網+”背景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最大的亮點就是學生是問題的提出者,而教師是問題的解答者。基礎較差的學生也可以提出相對較多的問題,在教師解答之后加深對實驗的理解,同時在課下有足夠的時間來反復觀看課堂視頻的回放,來對理解較差的知識點進行鞏固。而基礎較好的學生也可以通過課堂上與教師的交流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剩余時間也可以用教師準備的其他資料或者自己搜尋的學習資料來拓寬自己的視野,彌補了傳統實驗課堂中不能顧及全體同學的不足。
五、“互聯網+”背景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局限性
(一)教師計算機應用能力的缺乏
由于信息技術在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在不斷開發,對教師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教師要熟練準確地使用視頻剪輯軟件,同時對實驗的具體操作視頻要邊解說邊清晰地錄制。當下有一部分教師并不能熟練地使用視頻剪輯軟件進行操作及后期處理,導致錄制的實驗教學視頻效果并未達到預期,這也是這一部分教師很少使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的原因之一。
(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待提升
“互聯網+”背景下的翻轉課堂極其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教師制作的實驗視頻的教學效果。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在觀看完視頻后,通過自己額外找尋相關擴展資料來擴充知識,達到對實驗的全面理解,同時能夠合理有效地安排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而對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在觀看教學視頻時,由于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會導致觀看時間過長,對其中的重要操作理解不到位,直接影響到后續的實驗操作。
(三)部分人對“互聯網+”背景下的翻轉課堂不認可
在當下一部分人并不認可這樣的教學模式,認為教師不作為,僅僅是學生課上交流,減輕教師負擔。一部分家長也認為教師把所有的教學任務交給學生和家長,而教師并不對學生和課堂負責任。這也是現階段我國教育面臨的重大問題,如何轉變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角色,也成為教育熱點。解決這個問題不僅僅需要教師與家長、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同時也需要改變人們對“互聯網+”背景下的翻轉課堂的刻板印象,明白這樣的教學模式是促進師生共同進步發展的新型教學模式。
六、結語
“互聯網+”背景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熱點,隨著信息的交互和發展,更多的教師發現了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其完全改變了過去的傳統教學模式,轉變了師生在課堂上的角色,照顧了各個層次的學生,優化了單一化教學評價體系,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作者:潘俊宇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