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公文范文 巧用對聯激活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淺探

巧用對聯激活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淺探

發布時間:2022-10-14 15:23:56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1篇的巧用對聯激活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淺探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巧用對聯激活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淺探

巧妙地將對聯融入歷史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還能將復雜的知識點簡單化,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對聯在教學中的作用

一是化繁為簡,概括史實。歷史內容豐富繁雜,運用對聯可以化繁為簡。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用“鑒真東渡日本傳法,玄奘西游天竺取經”就可概括。教師講完長征與抗戰后,以下對聯就呼之欲出:兩萬里長征開首步,十四年抗戰打頭槍。二是活躍氣氛,提升興趣。在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習興趣方面,對聯也大有用武之地。20世紀30年代,陳寅恪為清華大學本科招生出的國文題是對對聯,其中一個上聯為“孫行者”,先生意中的下聯為“祖沖之”,而考生周祖謨對以“胡適之”,引得先生擊節贊嘆。筆者在講宋元時期的文化藝術時,試用了集聯:芍藥沒骨花,繪畫無聲詩。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

二、對聯的取材路徑

取精華,棄糟粕,學會借鑒。例如,教師講完吳越爭霸與楚漢相爭后,可以引用對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副對聯既對所學的內容進行總結性概括,又方便學生加深記憶。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學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讓學生學會聯系所學借鑒優秀對聯,創作對聯。強聯系,重積累,學會摘句集句。摘句即直接摘取詞句,自動形成對聯,上下聯內容出處相同。如春秋五霸對應戰國七雄,鑒真東渡對應玄奘西游,抗美援朝對應保家衛國。集句即選取詞句集合在一起形成,上下聯出處不同。如三國鼎立對應百家爭鳴,霍去病對應辛棄疾,漢武帝對應唐文宗。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在日常生活中積累,分析事件、人物之間的聯系,在對對聯的同時提升歷史素養。聯系課本,學會自創。創作對聯并不高深,學生可以聯系課本,寫出史實核心內容,加上輔助詞,調整一下順序,就可以實現創作。課本中“三國鼎立”知識點主要有三個,即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國鼎立,所以可以創作對聯:曹孟德一統北方,起自官渡激戰;魏蜀吳三國鼎立,基于赤壁火燒。

三、合理運用對聯

首先,學生對歷史知識理解不透徹,對對聯認知也不多。在對聯的選取上,教師要盡量采用短聯,藝術特點上,盡量選用諧趣聯,如“袁世凱———中華民國”,這種雖上下聯對不上,但學生能開心一笑,且印象深刻。其次,對聯為教學目標服務,不可喧賓奪主。如選取“日月同懸出師表,風云長護定軍山”后,可這樣設計教學目標:掌握諸葛亮的兩個主要事件、背誦《出師表》中的名句、了解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評價諸葛亮等。最后,有地方特色的對聯既能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又能增進學生親近故土、熱愛家鄉的情感。湖湘地區這方面的素材非常豐富,教師要加以利用。總之,教師要結合課文內容將歷史教學與對聯相結合,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對對聯的過程中接受歷史文化熏陶,愛上歷史課。

作者:張立新 陽仲國 單位:湖南省邵陽縣白倉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