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1-15 14:28:58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1篇的河道流域管理機構的落地見效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一、長江委落實國家“江河戰略”的實踐探索
1.強化統籌謀劃,突出規劃引領作用
以規劃為抓手,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考慮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線等的有機聯系,及時組織編制長江經濟帶發展水利專項規劃、長江經濟帶沿江取水口排污口和應急水源布局規劃、長江岸線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長三角一體化、成渝雙城經濟圈等水安全保障規劃。開展鄱陽湖水利樞紐、白龍江引水工程、姚家坪水利樞紐等重大項目合規性審核,組織和配合審查湖北、江西、湖南等省級水網建設規劃。流域規劃體系進一步完善,規劃約束引領作用日益增強。
2.強化統一調度,發揮工程綜合效益
實現全流域111座水工程聯合統一調度。成功應對歷次區域性洪水、2020年流域性大洪水和2021年漢江、嘉陵江罕見秋汛。三峽水庫連續12年蓄至175m、丹江口水庫2021年首次蓄滿至170m。2016—2021年三峽船閘年過閘貨運量連續突破1.2億t,其中2021年三峽船閘過閘貨運量1.462億t。三峽水庫2020年度發電量達1118億kWh,打破單座水電站年發電量世界紀錄。有效應對白格堰塞湖、長江口咸潮入侵等。
3.強化系統治理,復蘇河湖生態環境
狠抓長江經濟帶涉水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督促完成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54個涉水問題整改,推動地方建立長效機制。小水電清理整改取得顯著成效,消除減脫水河段9萬余km。長江流域內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達標建設狀況總體為優良,流域水質為I~Ⅲ類水的國控斷面比例較2015年提高7.2%。實現85條重點河湖131個控制斷面生態流量動態管控全覆蓋。連續12年開展三峽等水庫生態調度試驗,2022年生態調度期間宜都江段“四大家魚”產卵量達88億粒,創歷史新高。開展魚類增殖放流,配合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計調水超過520億m3,其中向北方地區生態補水超過89億m3,助力河湖重現生機。與2013年相比,流域水土流失面積減少4.76萬km2,減幅達12.38%。
4.強化集約利用,完善流域水網格局
全面推進流域節水型社會建設,加強用水定額評估管理,不斷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十三五”期間,流域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由71m3降至52.9m3,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0.5提升到0.53。流域內基本建成以大中型骨干水庫、引提調水工程為主體,大中小微并舉的水資源配置體系,“十三五”期間新增供水能力約108億m3,全面解決近600萬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農村集中供水率和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0%以上。全面加快推進引江補漢工程前期工作,積極配合做好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總結評估、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和西線工程方案深化論證。西藏拉洛等一批重點水源工程建設加快推進,江西廖坊水利樞紐灌區二期等大型灌區新建及現代化改造取得明顯成效。
5.強化空間管控,維系江河湖庫功能
嚴格河湖水域空間管控,推進長江干流2441個涉嫌違法違規岸線項目整改,騰退長江岸線162km;督促清理取締非法矮圍108處,拆除圍堤131km;暗訪河湖2300余個、督促完成13000余個“四亂”問題整改。扎實推進丹江口“守好一庫碧水”專項整治,督促地方完成890多個問題整改。加強岸線利用分區分類管控,嚴格涉河建設項目工程建設方案審批,2016年至今審批許可涉河建設項目840余項,完成許可項目監督檢查1900余項。開展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排查整治,發現問題137個。嚴格河道采砂管理,建立砂石采運管理單制度,推動非法采砂入刑,長江干流規模性非法采砂基本絕跡。探索性開展航道疏浚砂和水庫淤積砂綜合利用試點,累計利用航道等疏浚砂1.5億t。
6.強化能力建設,提升流域管理效能
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切實抓好黨史學習教育,不斷強化基層黨支部建設,以堅強的戰斗堡壘和良好的政治生態保障國家“江河戰略”順利實施。積極推進長江保護法立法進程和出臺實施,積極開展流域規范性文件的起草、修訂和廢止等工作。立足“共”字做文章,建立了長江流域岸線保護利用和水資源調配協調機制,形成了采砂管理三部合作機制,搭建了“流域管理機構+省級河長辦”協商協作平臺,成立了由51家成員單位組成的長江治理與保護科技創新聯盟,與生態環境部長江局等20家機構、地方政府和央企建立了戰略協作機制,充分凝聚共抓長江大保護的智慧和合力。開展丹江口、江埡、皂市等工程,漢江、澧水等流域以及三峽庫區、城陵磯附近地區等河段的數字孿生長江試點建設,全力推進長江流域全覆蓋水監控系統建設。成立長江水文化中心,發起組建長江建設聯盟,編制長江水文化建設規劃和文化塑委規劃,創辦《水文化》雜志,推進媒體融合發展,講好長江故事和長江委故事。長江委在落實國家“江河戰略”的探索實踐中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差距:水旱災害防御仍存短板,水資源配置格局尚待優化,河湖生態環境保護修復任重道遠,流域治理管理水平仍需提升。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長江水利面臨的主要矛盾已演變為流域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持續水安瀾、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先進水文化需要和長江水利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這就需要統籌協調長江流域治理與保護的關系,切實解決流域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水問題,進一步完善防洪減災、水資源綜合利用、水生態環境保護、流域綜合管理“四大體系”,全面提升水旱災害防御、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資源優化配置、大江大湖生態保護治理“四大能力”,努力建設好“安瀾、綠色、和諧、美麗”長江,不斷滿足長江流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保障國家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舉措
1.工作思路
堅定“一個理念”要始終堅定“生態優先”這個前提。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統籌做好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科學布局水災害防治與水資源利用,使人類活動嚴格控制在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和水生態承受能力所允許的范圍內;全面落實舒緩措施,在水利工程設計、建設和運行各個環節努力把對水生態環境的影響減小到最小。要始終堅定“綠色發展”這個導向。在水災害防御方面,逐步實現從人定勝天向風險管理轉變;在水資源利用方面,逐步實現從過度開發向可持續利用轉變;在水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逐步實現從事后治理向優先保護轉變;在涉水事務管理方面,逐步實現從分散管理向協同管理轉變。(2)踐行“一個思路”“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為水利工作賦予了豐富內涵,為治江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要牢牢把握節水優先這個首要任務。牢固樹立在水資源利用上過緊日子的思想,加快推進流域用水方式由粗放向集約轉變,努力實現以最小的水資源消耗獲取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以最嚴格的用水總量和強度控制倒逼生產和生活方式轉變,以最高的水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廢污水排放,以最優的水資源配置保障生態環境用水。要牢牢把握空間均衡這個重大原則。建立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剛性約束制度,開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水資源論證和環境影響評價,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評估預警機制,對水資源水環境超載區域實行禁限批措施或實施重大引調水工程,努力實現在合理利用資源、有效保護環境的前提下,區域經濟社會科學、綠色、可持續發展。要牢牢把握系統治理這個根本方法。堅定系統觀念,運用系統思維,堅持發展的而不是靜止的、辯證的而不是形而上學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系統的而不是零散的、普遍聯系的而不是孤立的方法來謀劃推進治江工作,在治江工作中正確處理好長遠與當前、治理與保護、總體與局部等關系,統籌推進水災害防抗救系統防治、水資源節用排系統管理和水生態環境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要牢牢把握兩手發力這個實踐要求。要充分發揮流域機構指導、協調、監督等職能,一方面促進地方政府和市場主體兩手發力,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的作用,擴大水利有效投資,全面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堅持問題導向,推動構建內容完善、相互配套的流域管理法律法規體系和統分有序、協作高效的流域管理體制機制。(3)強化“四個統一”水利部黨組提出的強化流域治理管理,全面加強流域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調度、統一管理,對流域機構切實履行工作職責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治江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機制保障。在統一規劃方面,全面推進構建健全統一的流域水利規劃體系,完善流域綜合規劃,基本形成定位準確、邊界清晰、功能互補、統一銜接的流域專業規劃體系,科學系統規劃流域保護與治理格局,全面完善規劃實施機制,推進規劃權威性顯著增強。在統一治理方面,全面推進對長江流域重要水利工程項目前期、建設過程、運行管理的全鏈條指導監督,統籌有序布局流域水利工程,有力保障工程建設質量,確保工程運行安全平穩可控。在統一調度方面,全面建立流域多目標統籌協調調度機制,全面加強流域防洪統一調度、水資源統一調度和生態統一調度,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態安全。在統一管理方面,不斷完善流域水法規體系,健全水行政執法機制,形成流域統籌、區域協同、部門聯動的河湖管理保護格局,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提升流域管理智慧化水平。(4)建設“四個長江”水利部黨組提出了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的六條實施路徑,全面提升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對流域機構統籌推進大江大河治理與保護提出了明確任務,為治江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目標方向。建設“安瀾長江”。以大江大河重點防洪保護區和中小河流重要河段防洪標準達標、重點城市和重點澇區的防洪排澇能力明顯提升、現有病險水庫安全隱患全面消除、流域防洪減災能力全面提升為目標,進一步完善流域防洪減災體系,全面提升長江流域水災害防御水平。建設“綠色長江”。以水資源配置更加合理、用水效率大幅提高、節水型生產和生活方式基本建立、全社會節水護水惜水意識明顯增強、水資源與人口經濟均衡協調發展格局進一步完善、水資源配置格局進一步優化為目標,進一步完善流域水資源綜合利用體系,全面提升長江流域水資源高效利用水平。建設“美麗長江”。以水生態空間有效保護、河湖生態水量有效保障、水生生物多樣性有效恢復、水土流失有效治理為目標,進一步完善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全面提升長江流域河湖健康水平。建設“和諧長江”。以流域涉水管理法規體系進一步健全、監測預警體系基本建立、涉水事務監管體系逐步優化為目標,進一步完善流域綜合管理體系,全面提升長江流域涉水事務管理水平。
2.工作舉措
(1)完善流域規劃體系一是完善流域綜合規劃體系。推進嘉陵江、漢江、洞庭湖、通天河及江源區、長江口等綜合規劃審批工作;謀劃開展青弋江、水陽江、滁河等跨省河流流域綜合規劃編制工作;積極謀劃長江流域綜合規劃評估和修編工作。二是完善流域專業規劃體系。全力做好長江流域防洪規劃修編;積極推進長江流域水資源綜合規劃評估和修編,適時開展并完成長江干流采砂管理規劃修編,對岸線、砂石開發利用實行嚴格的規劃管控;謀劃編制長江流域節水規劃和水土保持規劃。三是建立健全流域規劃實施機制。加強對流域規劃相關任務、指標的分解和監測、統計、評估、考核,推進流域規劃目標任務全面落實;按照水利部工作安排,做好區域規劃服從流域規劃的合規性審核工作,推進規劃水資源論證;嚴格規劃同意書審核,發揮規劃約束引領作用。(2)加快安瀾長江建設一是提高河道泄洪能力。推進實施中下游干堤提質增效建設,開展城市河段江灘防洪綜合整治,加強長江中下游干流崩岸和河道整治;推進洞庭湖、鄱陽湖區和重要支流防洪綜合治理,山洪災害防治和中小河流治理,城市防洪排澇與重點區域治澇能力建設等薄弱環節建設,保持河道暢通,提高泄洪能力。二是增強洪水調蓄能力。推動清江姚家坪、沅江宣威等重要防洪水庫建設,研究推進淤積嚴重的大中型水庫清淤試點,加快實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提高江河洪水調蓄能力,爭取流域洪水防控主動權。三是確保分蓄洪區分蓄洪功能。加快推進蓄滯洪區工程建設和安全建設,分類型、分區域探索蓄滯洪區安全建設新模式,保障蓄滯洪區分洪、蓄洪、滯洪能力;按照“不礙洪、穩河勢、保民生、促發展”的原則,推進洲灘民垸整治。四是完善洪水防御非工程措施。修訂完善長江干支流洪水防御方案預案,建立洪澇災害風險管理制度,加強蓄滯洪區管理,推進洲灘民垸分類管理,研究制定蓄滯洪區、洲灘民垸運用長效補償機制,加強河道水文泥沙觀測和河勢調查,提高水文氣象預測預報水平。(3)推進流域水網建設一是做好“綱”文章。扎實開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規劃修編和后續工程重大問題研究;加快推進引江補漢工程建設,強化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技術支撐;配合做好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和西線工程方案深化論證工作;提高國家水網工程運行管理水平,強化丹江口水庫運行管理。二是做好“目”文章。加強國家重大水資源配置工程與區域重要水資源配置工程的互聯互通,加快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加快四川向家壩灌區一期等在建大中型灌區工程建設;有序實施農村供水設施升級改造工程,科學開展河湖水系連通工作。三是做好“結”文章。挖掘現有調蓄工程供水能力;加快完成鳳山、李家巖等大型水庫建設,加快金佛山等重點水源工程和貴陽-貴安新區等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建設;繼續加強云貴川渝桂西南地區中小型水庫水源建設,加強戰略儲備水源建設,提高供水保障能力。(4)復蘇河湖生態環境一是加強河湖生態保護修復。持續強化生態流量管控,完善長江流域全覆蓋的生態流量管控體系,強化重點河湖生態流量日常監管,開展重要水利水電工程生態流量復核;加強洞庭湖、鄱陽湖等重點湖泊及赤水河等支流系統治理,推進長江口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實施河湖空間帶修復,打造沿江沿河沿湖綠色生態廊道;建立長江流域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名錄,加強丹江口庫區等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安全保護,加快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推進中下游原通江湖泊生物通道修復。二是加強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加大西南石漠化地區、金沙江下游、嘉陵江上游、三峽庫區等水土流失較為嚴重地區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力度;在三峽庫區、丹江口庫區及上游等重要水源地開展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和坡耕地治理,加強農村水系綜合整治和水美鄉村建設,維護水清岸綠的水生態體系。(5)深化水工程聯合調度一是落實“四預”措施。強化流域區域水雨情信息共享,著力提高監測預報精度,完善洪水預警發布機制;完善調度預演預案,持續優化流域水工程聯合調度方案,深化水庫群聯合調度關鍵技術研究;適時修編長江防御洪水方案、長江洪水調度方案、三峽水庫調度規程、丹江口樞紐調度規程。二是擴大調度范圍。逐步將重要支流部分調節庫容較大且徑流調節作用顯著的大型水庫、長江中下游大型排澇泵站等納入水工程聯合調度范圍。三是強化聯合調度。充分發揮長江防總牽頭作用,聚焦防洪、發電、供水、生態等多目標綜合調度需求,完善聯合調度協作機制,深化流域水庫群聯合調度研究,系統考慮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加強區域間、行業間不同調度需求統籌,實現防洪與興利調度高效耦合,努力實現流域水庫群調度效用“帕累托最優”。(6)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一是強化水資源節約管理。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持續推進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持續加強省級用水定額評估和計劃用水監管,推進規劃和建設項目節水評價。二是強化水資源調配管理。積極配合水利部做好剩余6條重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審批協調工作,繼續組織實施漢江等10條河流和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水量調度管理,積極推進金沙江、沅江等跨省流域水量調度管理;強化最小下泄流量監測預警處置。三是強化水資源利用管理。定期開展流域水資源承載能力評價,水資源超載地區暫停審批新增取水許可;規范取水許可管理,加強重點監控用水單位監督管理,推進流域河道外非農規模以上取水口、重點大中型灌區渠首和重要引調水工程在線監控全覆蓋。四是積極探索市場化機制。研究建立長江流域初始水權分配、水權有償轉讓、交易制度和水價形成機制。(7)健全流域管理體制機制法治一是強化河湖長制。完善長江流域省級河湖長聯席會議機制,健全“流域管理機構+省級河長辦”長江流域片河湖長制協作機制,推動流域區域聯防聯控聯治。二是健全管理機制。健全長江河道采砂管理等跨部門協調合作機制;持續探索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快推進重點核心水源區、跨流域調水水源區和蓄滯洪區生態補償機制建設;深化行政執法與司法協作機制,推進流域涉水信息資源整合與共享。三是完善流域水法規體系。嚴格貫徹落實長江保護法,開展與長江保護法等相適應的配套法規制度研究建設;配合修訂水法、防洪法、《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和丹江口水庫水質保護等水法規;推進長江流域控制性水工程聯合調度管理等立法。(8)加快數字孿生長江建設一是完善頂層設計。構建“1+7+X”數字孿生長江建設規劃體系,加強數字孿生流域和數字孿生工程等建設布局。完善流域水文監測體系,實現歷史數據積累、實時數據同步、未來數據預測的系統集成,著力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全面提升水庫群聯合調度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二是推進先行先試。加快推進丹江口、江埡、皂市等工程,漢江、澧水等流域以及三峽庫區、城陵磯附近地區等河段的數字孿生長江試點建設;推動水文在線整編、水庫群聯合調度、智能采砂監管等智慧水利先行先試工作。三是聚焦業務應用。分期推進建設全面涵蓋長江大保護和水利高質量發展的智能業務應用體系;重點加快長江流域控制性水工程綜合調度支持系統建設,推進“水流+水盆+監控”的管控應用體系建設,優先在水旱災害防御和水資源管理領域實現“四預”智能化管理。四是下好“先手棋”。推進長江流域全覆蓋水監控系統建設,建立跨區域涉水信息共享機制,構建空天地一體化水感知體系,為數字孿生長江的數字化場景建設提供基礎數據支撐。(9)加強涉水事務綜合監管一是強化依法治江。強化水行政許可監管,對許可監管事項實施清單式管理。強化省際水事糾紛協調,加強法治宣傳教育。二是建立協作機制。建立各部門派駐長江流域機構協調協作工作機制,形成分工明確、協作有力的涉水事務綜合監管格局。三是強化河湖管理。持續加強河湖專項整治,縱深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全面完成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排查整治,開展母親河復蘇行動;強化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落實岸線規劃、負面清單等管控要求,依法依規嚴格涉河建設項目審批。四是加強河道采砂監管。督促各地對長江干流及所有通江支流湖泊采砂船舶進行全面清理整治,推動探索砂石資源政府統一經營模式,推進航道疏浚砂及水庫清淤砂利用。五是強化水土保持監管。嚴格落實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實行最嚴格的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六是加強流域聯合執法。持續健全流域管理機構與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水行政主管部門與其他行政主管部門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加強長江干流與通江支流、湖泊采砂管理執法聯動,保持對非法采砂的高壓嚴打態勢;配合推進長江禁捕工作。(10)推進履職能力建設一是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強化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貫通聯動,持續深入一體推進“三不腐”,不斷深化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著力提升基層治理管理能力,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為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思想政治和組織保障。二是加強水文化建設。推動《“十四五”長江水文化建設規劃》《“十四五”長江委文化塑委規劃》重點任務落實;充分發揮長江水文化中心、長江水文化建設聯盟、作用,搭建流域水文化建設工作平臺,加強水文化研究;建立長江水利遺產數據庫,促進長江水文化保護傳承;推進漢江流域水文化建設等試點。三是強化科技支撐。加強治江重大問題研究,做實長江治理與保護科技創新聯盟;推進國家、省部與委三級聯動創新基地體系建設,加快優秀科技成果推廣轉化。四是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拓寬人才培養渠道,加大青年人才培養力度,不斷優化干部人才隊伍結構。五是提升流域綜合管理能力。推進流域涉水綜合監測,完善流域監測站網體系,加強流域執法基地和監控體系建設,建立覆蓋長江干流和重點區域的綜合執法體系。
三、結語
站在中國式現代化新的歷史起點,長江委將按照大作出的重要部署,圍繞治水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根據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始終堅守為黨和人民守護好長江母親河的初心,切實履行流域管理機構職責,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和保障,使長江成為一條安瀾河、生態河、福祉河,永遠潤澤華夏、造福人民。
作者:馬建華 單位: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