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公文范文 消防安全教育研究3篇

消防安全教育研究3篇

發(fā)布時間:2022-12-30 15:06:48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1篇的消防安全教育研究3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消防安全教育研究3篇

消防安全教育篇1

據(jù)統(tǒng)計全球每年約發(fā)生600至700萬起火災,約有6~7萬人在火災中喪生[1]。在人才云集的高校校園,火災事故也頻頻發(fā)生,且每場火災都觸目驚心,讓人心有余悸,一次又一次地敲響大學生消防安全教育的警鐘。筆者對多年來涉及大學生的火災事故進行調研并結合一些高校的相關情況分析后認為,高校最大的消防安全隱患是大學生消防安全意識的匱乏和淡漠,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則成為消除這一隱患的關鍵所在。近年來,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來強化學校消防安全教育,這在一定范圍內營造了強化學校消防安全教育的氛圍,提高了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但從整體上看,這項教育的廣度深度還遠遠不夠,還存在著很多不足。大學生急需消防安全教育許多發(fā)達國家十分重視公眾消防安全教育,如日本從小學開始設有消防課程,將消防安全納入小學基礎教育階段,從根本上提高國民消防素質;每年四季法國巴黎各消防救援中心都會選出其中一個星期天向附近學校的少年兒童開放,在這一天,消防隊會為孩子們組織各種形式的消防主題活動[2]。而在我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大學生從小到大很少受到消防安全教育。雖然目前國家教育部、公安部已經提出要將消防安全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大學生消防安全知識欠缺已經成為不爭的現(xiàn)實,“補習”消防安全教育刻不容緩。筆者對高校發(fā)生的火災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大部分火災事故都由于大學生消防安全意識淡薄引起,主要表現(xiàn)在:

一是違章使用大功率現(xiàn)象屢禁不止,不少大學生“偷偷摸摸”或心懷僥幸地在宿舍里使用“熱得快”、“電夾板”,每次對學生宿舍進行安全檢查,都會沒收到各式各樣大功率電器成百上千,殊不知禍端正是隱于此。筆者所在學校83%的火災事故由違章使用大功率電器引起,其中絕大部分火災事故又是因為使用“熱得快”引起;

二是學生宿舍存在私拉亂接電線,違章使用易燃物品,如酒精、液化氣、汽油、煤油等現(xiàn)象;

三是損壞、占用消防器材的行為時有發(fā)生,學校教學樓、學生宿舍室內消防栓的消防水帶、水槍、牙扣損壞和丟失情況嚴重。消防安全教育的缺失導致了大學生消防安全知識的欠缺,消防安全知識的欠缺導致了消防安全意識的淡薄,消防安全意識的淡薄最終導致了一個個慘痛的火災悲劇。2008年5月5日中午,北京某高校一棟學生公寓的一間宿舍發(fā)生火災,上千名女生被及時疏散;2008年11月14清晨6點10分,上海商學院女生宿舍大火,4名女大學生遇難,高校頻頻發(fā)生的火災事故,尤其是宿舍火災事故一次一次地警醒著我們,大學生急需消防安全教育。大學生消防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消防科普是一門生命技能科學,生命的存在先于發(fā)展,消防教育的地位不容忽視,但目前而言,大學生消防安全教育還存在諸多問題。對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視不夠。消防工作是高校保衛(wèi)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教學、科研工作順利進行的有力保證,是確保學校和師生人身、財產安全的重要因素,消防教育是消防工作能否做好的關鍵。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把教學工作重心放在了大學生的專業(yè)技能、英語水平、計算機應用以及人際關系等素質的培養(yǎng)方面,對消防教育重視不夠。

一些高校主要領導對安全教育尤其是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只是在口頭上,相比其他工作務虛多、投入少,學校消防安全教育常常流于形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高,有些學校雖然開設了安全知識選修課,但是選課人數(shù)并不多。選課的學生也存在到課率不高和課堂學習狀態(tài)不佳等問題;防火宣傳這種教育活動參加的同學也比較少。消防安全教育的經費和效果難以得到保障。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是一個長期的、深入細致的工作,需要在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撐下才能完成。如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舉辦消防演習、搞好消防安全知識競賽、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專題活動、購買教育圖書資料等,都需要經費,而目前高校大都沒有劃撥專門的消防安全教育經費,教學效果難以得到保障。比如說目前很多學校都開展了消防演習,由于經驗和經費的限制,一般消防演習都演練道緊急疏散、滅火器使用等項目,象征性地燒一兩盆火,演示一下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再組織學生進行疏散。演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是嘻哈好玩,僅掌握了掩鼻逃生這一技巧,對于匍匐前行、結繩自救等逃生技巧則涉入較少。教學方法傳統(tǒng),教學效果不佳。目前,雖然消防部門每年會來校對學生進行一兩次講課,但是教育范圍很小,而且通常是專題講座形式,幾百上千名學生一起上課,教學效果非常低,講座過后學生腦海中只記住了幾個火災場面,很難真正提高防火意識、自防自救能力,更別說掌握逃生技能。大學生消防安全教育主要還是由保衛(wèi)處負責完成,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現(xiàn)在各高校的保衛(wèi)處(科)負責消防安全工作的骨干工作人員,大部分是轉業(yè)、復員軍人,且年齡結構偏大,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員較少。

在長期消防安全工作中,他們盡管有豐富的實經驗,但理論知識貧乏,只會做,不會講。雖然近幾年各高校也逐步引進一些高學歷的人員補充到高校保衛(wèi)隊伍中來,但是這些人員工作時間短,不熟悉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要點,還不能馬上承擔起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重任。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專業(yè)人員的匱乏和現(xiàn)有人員專業(yè)素質的限制,使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只能進行簡單的說教,教育效果極不理想。湖南省大學生安全教育現(xiàn)狀調查結果顯示,61.8%的大學生不知道使用滅火器。大學生消防安全教育的相關思考2009年7月3日,教育部第20次部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了新的《高等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規(guī)定第三十五條明確指出“學校應當將師生員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納入學校消防安全工作計劃”,將大學生消防安全教育提到了新的高度,對大學生消防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強消防安全教育的投入與建設。消防教育是“一朝受教,終生受益”的,應力爭把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經常化、制度化,通過學校的教育促使消防知識走進家庭,從而“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從根本上減少校園消防安全隱患,提高全社會整體消防意識。《高等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指出:學校應當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加強消防演練,提高師生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救逃生技能。筆者認為:高等學校應將對學生進行消防安全教育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列入學校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才能真正落實《規(guī)定》精神,

一是將消防安全教育納入教學計劃,落實教育內容、課時、學分,進行考評;

二是聘請專職教師專門進行安全教育,并定期對教師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培訓;

三是保障消防安全教育經費的投入;四是加強消防安全教育和管理,使之逐步走向科學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軌道。全面開展,突出重點,注重實效。開展消防安全教育,既要全面展開,又要有重點地進行,做到點面結合,以點帶面。

一是理論教育的內容以預防火災的基本常識、滅火及火災的逃生知識等為重點,結合學校實際情況,不定期的模擬真實火場組織學生進行滅火演戲和疏散預案演練活動,確保學生能掌握疏散、自救和用滅火器材撲救初起火災的技能。

二是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開展不同內容的教育,如對經常違反校紀校規(guī),在宿舍違章使用大功率電器和易燃易爆物品及損壞消防器材的學生,要進行重點教育,防止因嚴重違反校紀校規(guī)而造成的火災事故。

三是加強節(jié)假日期間和學生外出實習、秋冬季節(jié)、畢業(yè)生離校之前等重點時期的消防安全教育。改革教學方法,切實提高教學效果。增強消防安全教育的操作性、模擬性和實踐性。在消防安全教育中將滅火器、防毒面具帶進教室,教學生使用方法,并讓學生現(xiàn)場體驗滅火器“一搖、二拔銷、三壓把”的操作過程。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設計利用高科技手段和電腦控制的火災現(xiàn)場模擬演示室;設置較為實用的滅火救人及使用消防裝備訓練用房;利用房屋內走道設置了模擬逃生走道和消防訓練用房等。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果。例如,筆者在教學中整理了“一根煙頭引發(fā)的火災”的視頻,講述了5個由煙頭的引發(fā)的重大火災,每場火災都觸目驚心,深深地震撼了學生的心靈。學生在聲聲嘆息中,意識到了防火的重要性,同時激發(fā)他們學習消防知識和技能的興趣。增強消防安全教育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通過大量的、有典型意義的火災案例,講授消防法律法規(guī)和防火、滅火知識。通過組織消防逃生演練和滅火訓練,讓大學生學會在各種場合如何疏散逃生,懂得119報警常識和常用的滅火方法,學會正確使用常用的滅火器。在每次消防教育課的最后,可以留幾分鐘讓學生思考并講述自己對這課堂的感受,以此來鞏固教學效果。多管齊下,形成合力,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消防意識。一是加大消防法規(guī)的宣傳力度,營造一種濃厚的教育氛圍,利用校園櫥窗、墻報、黑板,宣傳欄、校園電視廣播等,宣傳《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高等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及相關消防法律法規(guī)。

二是利用校園文化活動這種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開展消防法規(guī)“知識競賽”、“技能大賽”、“主題文藝晚會”等文化活動,準確、鮮明、生動地宣傳《消防法》及消防安全知識,讓廣大學生從思想上真正提高安全意識和樹立安全觀念。定期持久地對學校大學生進行消防知識培訓,普及消防安全知識,增強消防操作技能,防止產生不安全行為,減少人為失誤。

三是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參觀活動。高校可以組織大學生參觀消防站、觀看消防錄像片和組織學生觀看消防安全電影,切實提高學生消防意識和自救能力。

總之,消防教育工作是高校安全保衛(wèi)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安全保衛(wèi)部門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基礎。通過消防安全教育,可以提升大學生們消防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可以增強大學生預防火災的基本常識,提升大學生火災的逃生和滅火知識及技能。但是高校消防安全工作要做好,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多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克服客觀上的困難,把這項工作扎實、深入、持久地開展好。

作者:黃如蘭 單位:湖南農業(yè)大學

消防安全教育篇2

公安部消防局近年來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發(fā)生在學校的火災明顯呈急劇上升趨勢,在火災起數(shù)上接近于火災事故的重災區(qū)———集貿市場。2002年至2004年全國學校發(fā)生火災2707起,死24人,傷32人,燒毀建筑面積108044平方米,直接經濟損失1534.4萬元。火災事故嚴重干擾了正常的教學和生活秩序,影響了社會的安全穩(wěn)定。所以,加強學校消防安全管理,減少校園火災的發(fā)生,是確保學校師生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教育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工作。

1.高校的火災原因分析及火災隱患現(xiàn)狀

分析近幾年高校火災的起火原因,電氣引起的占40%、違章操作、用火不慎引起的占27%,吸煙、玩火引起的占10%。可以看出學校火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當前高校消防安全現(xiàn)狀,其存在的火災隱患和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

1.1學校的建筑存在消防設計方面的缺陷

這類問題常見于早期修建的學校,表現(xiàn)有:建筑物老化、易燃,布局不合理,消防通道不暢通,防火間距不足,耐火等級太低,大型建筑無防火分隔,內部裝修大量使用易燃材料等。這樣的建筑極易誘發(fā)火災,而且火災發(fā)生后極易造成火災的迅速發(fā)展和蔓延。例如,2003年11月24日發(fā)生大火的莫斯科人民友誼大學,已有50多年的校史,內部裝修多為木結構,電線裸露并且老化,插頭有一部分甚至脫離了墻體,宿舍內也大部分是木結構家具,木地板上涂的不是防火地板膠,所以大樓一部分首先發(fā)生火災,隨后火勢迅速蔓延,最終造成震撼全球的特大火災事故。

1.2消防設施不足,或因管理不善而不能正常使用

由于歷史、經濟、管理等因素,很多高校建筑沒有按規(guī)范配置消防設施,有的雖然添置了一些,但因使用年代過久或管理問題而無法使用,隨著高校迅速發(fā)展,其誘發(fā)火災的因素也日益增加,學校的消防安全設施越來越不適應防火滅火的需要。2001年1月17日11時,蘭州大學圖書館擴建工程工地,因民工違章亂倒爐灰,未燃燼的爐灰引燃了簡易工棚,發(fā)現(xiàn)起火后,該工地及其附近的圖書館等場所卻沒有任何消防器材,只能組織師生用盆端水進行滅火。

1.3學校出租房管理混亂

現(xiàn)在,一些高校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或改變高校辦社會的原有模式,有的將部分房屋改建為商鋪或飯店,出租給別人經營,有的將內部的食堂承包出去,而承租方只追求經濟效益,忽略了消防安全管理,導致大小火災時有發(fā)生。2002年10月7日,沈陽市皇姑區(qū)遼寧中醫(yī)學院禮堂前廳的哆來咪小吃部(租用改造的門面房)發(fā)生火災,死傷6人,直接財產損失37000元。1.4防火管理制度不落實,宿舍火災隱患突出各高校目前均制定了一些基本的防火管理制度,但只是將這些制度掛在墻上,沒有真正落實在管理上,特別是宿舍的火災隱患就顯得尤為突出。具體表現(xiàn)在:(1)私拉亂接電線現(xiàn)象嚴重。有些高校的教師、學生、員工在學生公寓、集體宿舍為了取暖做飯等隨意亂拉亂接電線,導致因電線短路、接頭接觸不良、過負荷等原因引發(fā)了諸多火災事故。2002年1月11日8時40分左右,無錫市惠河路江南大學三樓的女生宿舍內因為學生宿舍內亂拉私接電線導致電線短路引起火災,使整個五層樓的宿舍籠罩在一片濃煙之中,10余名學生被困在樓內,經消防隊奮力撲救,所幸無人傷亡。(2)宿舍內違章使用大功率電器。校內人員大量使用電熱毯、電爐、電熱水器等大功率電器,有的宿舍冬天用電暖氣取暖,用熱得快燒水,有的甚至放在課桌下、床下,極易烤燃桌子、床單等可燃物。2003年2月20日,武漢大學某學生宿舍使用電熱毯不當引起火災,燒毀30多間宿舍,直接經濟損失10萬余元。(3)部分學生使用劣質電器產品。學生基本沒有經濟收入,又缺乏社會經驗,往往會購買低價劣質的電器,這種電器極易因其質量問題而引發(fā)火災。2001年某校一女生使用劣質應急燈,在宿舍長時間充電,結果應急燈異常發(fā)熱起火,造成火災。(4)學生缺乏消防安全知識,防災意識淡薄,違章使用明火導致火災。學校拉閘限電,學生為復習功課在熄燈后點蠟燭看書,經常發(fā)生人已入睡,蠟燭卻未滅的情況,極易點燃周圍擺放的各種書籍、生活用品和懸掛的衣物、蚊帳等;男同學亂扔煙頭,躺在床上吸煙;有的同學在宿舍或走廊焚燒書信等,這些不安全的使用明火行為往往是高校火災的主要誘因。1.5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被封堵或占用。師生住宅區(qū)、禮堂、圖書館、食堂、實驗室、教學綜合樓等是學校人群密集且極易發(fā)生火災的區(qū)域,學校為方便管理,在外窗和安全出口

2.高校的消防安全對策

2.1完善和嚴格落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

學校應按照公安部《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的要求,真正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各級各崗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努力做到消防工作責任到人,“事事有人管,處處有人管,不留死角”,做到“四到位”———學校領導思想認識到位、責任制落實到位、措施整改到位、管理監(jiān)督到位。同時要結合不同的崗位和部位的特點要建立消防安全教育、培訓、防火巡查和防火檢查制度;安全疏散設施、消防設施、器材的維護管理制度;用火用電安全制度、火災隱患整改制度、易燃易爆危險物品使用制度等。2.2加強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及自防自救能力。由于我國消防安全教育起步晚,教育面窄,很多師生沒有掌握基本的防災知識,個別師生甚至認為只有工礦企業(yè)、公共建筑、娛樂場所等地方才會發(fā)生火災,而學校是傳播知識、培養(yǎng)人才的文明高雅的殿堂,不易發(fā)生火災,消防安全隱患意識差,平時不懂如何預防火災,發(fā)生火災驚慌失措,既不會逃生,也不會報警,甚至不知道火警電話為“119”。2002年6月16日,北京海淀區(qū)“藍極速”網吧發(fā)生火災,造成24人死亡,13人受傷,遇難的2.4人大多數(shù)是學生,其中有9人來自北京科技大學的同一個班,這些學生如果具有基本的消防知識,稍稍對網吧的火災隱患加以留意,就不會發(fā)生這樣的慘劇了。因此,高校應將消防安全知識教育納入教學內容,在大學校園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消防安全教育,重點培養(yǎng)大學生們的消防安全意識、法制意識和社會意識,提高防火和滅火能力。通過組建義務消防隊等組織,使學生參與學校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宣傳、消防訓練和消防檢查。2004年4月17日,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和內蒙古財經學院聯(lián)合發(fā)起成立了大學生防火聯(lián)合會,通過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了消防宣傳和教育活動,為構筑校園良好消防安全環(huán)境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2.3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建立良好的消防安全環(huán)境

(1)學校應定期對本校的防火間距、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設施器材、水源、電氣線路及用火用電等情況進行檢查,對師生住宅區(qū)、家屬樓、禮堂、食堂、實驗室、教學綜合樓等人員相對集中或火災危險性較大的場所要重點檢查,掌握消防安全狀況,必要時可邀請消防干警到學校開展火災隱患排查,同時應徹底改造學校已嚴重老化、易引發(fā)火災事故的供電線路和設施。學校在加強教學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應嚴格消防布局,投入資金逐步拆除簡易房,改造耐火等級低的建筑。(2)購置消防器材,并加強對現(xiàn)有器材的管理,對消防器材數(shù)量、性能、類型、完好情況逐一進行登記造冊,建立消防器材檔案并指定專人管理,保證消防設施完整好用。特別是放假和期末復習期間,安全管理容易松懈,安全意識容易麻痹,學校要加強責任制落實,派專人夜間巡查,防止火災發(fā)生。(3)針對學生公寓、禮堂、圖書館等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及開展各種大型活動前,要制訂滅火及應急疏散預案,預案中應包括:一是對該場所火災危險性的分析;二是防火的措施;三是一旦發(fā)生火災的撲救方案,可有目的地把人員分為滅火組、通訊組、警戒組、救護組、疏散組,并根據(jù)實際情況明確各組的職責和應急行動的措施,有可能時應組織演練。對于舉辦的大型活動,還應事先向當?shù)叵罊C構申報,待檢查合格后方可舉辦。結束語:學校消防安全已越來越得到社會的關注和重視,也有越來越多的學校將消防安全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2004年教育部和公安部聯(lián)合下發(fā)了《教育部公安部關于加強學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公安部與教育部等四部委聯(lián)合開展的消防宣傳進社區(qū)、進學校、進企業(yè)、進農村的“四進”工作正在各地蓬蓬勃勃開展。我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高校消防安全工作必將會上一個新臺階。

作者:趙黎婷 單位:山西省公安消防總隊

消防安全教育篇3

研究背景及意義

火災是各類災害中發(fā)生率最高的災害,火災造成的影響力大,涉及面積廣,危害性高,造成損失巨大,破壞力極強。火災一旦發(fā)生,所損失的人員傷亡、消防應急費用、火災防護費用等直接和間接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都遭受著極大的威脅。通過公安部消防局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來看,在國家逐漸完善消防急救措施、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加大消防安全管控的力度下,火災發(fā)生數(shù)量也在逐年減少,相對應的傷亡人數(shù)和直接財產損失也顯著降低。然而,從數(shù)據(jù)上來看,火災發(fā)生數(shù)量依然龐大,因火災所導致的人員傷亡慘痛、經濟損失巨大,我國消防安全管理形勢依舊十分嚴峻。據(jù)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統(tǒng)計,2019年全國發(fā)生火災23.3萬起,死亡1335人,傷837人,直接財產損失36.12億元,其中學校發(fā)生火災722起,對比2018年學校發(fā)生火災802起,下降10%。自2000年以來,國內高校火災發(fā)生共4000多起[1],死亡人數(shù)也達到50余人,造成財產損失高達約200億元。在發(fā)生過火災的高校中,不僅僅會燒毀教學樓、宿舍、圖書館、實驗室等設施,造成財產損失,往往還會帶來人員傷亡,帶來生命危險,甚至會因為火災,人群發(fā)生慌亂引發(fā)踩踏事件的發(fā)生[2]。這些事故警示我們不能忽略校園火災,必須重視校園火災所帶來的危害性。

2火災基本理論及火災主要原因分析

2.1燃燒的基本原理

可燃物與氧化劑發(fā)生了一系列的氧化還原反應即為燃燒,在燃燒過程中放出了大量的光和熱量,它在發(fā)生過程中會產生一系列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是一種鏈式化學反應,也是一種復雜的動力學過程。

2.2燃燒三要素

燃燒發(fā)生的三要素分別是可燃物、助燃物、著火源,火災消防中通常是通過破壞“火三角”的任何一個“角”,來控制火勢或者進行滅火,通常會采用隔斷可燃物和助燃物、降低氧濃度、將溫度降至可燃點以下等方法。

2.3高校火災特點

①高校建筑內部設施、學生電子產品、個人物品、書籍筆記等易燃物品較多,且起火原因復雜,火災發(fā)生概率大,火災發(fā)生后,火災迅速蔓延,就會導致重大火災事故。②大學生自制能力較差,為了貪圖方便,貪圖便宜,許多大學生違規(guī)使用劣質“三無”產品的電源排插、違規(guī)使用大功率電器等,一旦發(fā)生電器漏電,容易發(fā)生電器著火的火災事故,由于高校內可燃物數(shù)量及種類多,一旦短路著火極易點燃附近可燃物造成火災[3]。③高校教室、宿舍數(shù)量多且較為集中,人員密集,人員疏散難度較大。每間宿舍居住數(shù)人,宿舍樓總人數(shù)較多,但宿舍出入口一般只有一兩個,發(fā)生火災時,人員疏散難度較大,由于驚慌,易發(fā)生踩踏事故。④由于我國有些高校有較厚的文化底蘊,建校時間較早,部分校區(qū)的建筑較為老舊,消防設備缺乏或者缺乏定期檢查消防器材,導致學生無法在火勢較小時撲滅火源,火勢蔓延面積擴大,造成更為嚴重的損失和傷亡。⑤我國高校消防安全教育發(fā)展較為緩慢,高校師生較多無法得到消防安全教育,對消防安全教育不夠重視,導致高校師生缺乏在撲滅初期階段火災的正確有效的方式和常識,且心理素質較差,缺乏應急應對能力,導致火災發(fā)生時手忙腳亂,忙中出錯,沒有正確地疏散逃生,造成更為重大的危害。⑥由于高校為每個地方教育的重點區(qū)域,社會對高校學生的期望值較高,且社會對高校的關注度較高,發(fā)生火災,輿論會迅速關注師生的傷亡情況,一旦發(fā)生傷亡事件,輿論會將事件無限放大,給社會及學校造成不利影響。綜上所述,高校火災具有易發(fā)生、發(fā)生后蔓延速度快、人員疏散慢、師生處置能力差、易發(fā)生傷亡、社會影響大等特點。

3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3.1高校重視程度不高

高校將主要精力放在教學研究、教學課程設計、教學質量、教學任務和科研項目上面,注重學生學習和素質的培養(yǎng),對于校園內消防安全的注意力少之又少,學生對于消防安全的知識更是知之甚少,幾乎從未關注過。因此,對于消防安全方面的投入不足,消防安全教育宣傳不足,責任落實不到位,沒有形成一套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體系。調查中發(fā)現(xiàn),高校對于消防安全宣傳不足,宣傳方式單一,缺乏定期消防演練培訓,因此學生對于消防安全關注度不高,安全意識薄弱,消防安全基本知識匱乏,缺乏實際應急應對能力,對于基本的防火意識、滅火措施和逃生自救知識掌握不全面。

3.2消防安全意識薄弱

大學校園是人員聚集的地方,也是火災發(fā)生頻率高的場所。調查中發(fā)現(xiàn)大量學生宿舍存在使用違規(guī)電器、使用明火(室內抽煙、點蚊香、點生日蠟燭)、沒有及時拔下插頭等不安全行為,學生消防安全意識薄弱,存在僥幸心理,行為嚴重違反高校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對消防安全隱患的認識。通過問卷調查的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學生知道滅火器、消防報警器等消防器材,但卻不懂得通過滅火器的指針顏色來判斷滅火器是否處于有效狀態(tài),滅火器滅火時應對準火焰的什么部位。可見高校師生掌握一定的消防基本知識,但僅限于“知道”,而不知道“怎么做”。高校對于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欠缺,師生應對火災的自救技巧和逃生能力不足,缺乏警惕性,應急綜合能力較弱。對于消防設備的使用方法只存在于理論知識,不了解實際操作,并且平時沒有留意逃生通道和消防器材的位置,如果發(fā)生火災,會出現(xiàn)手忙腳亂無法及時滅火或及時逃生,釀成更大的損失。

3.3消防安全設施設備不足

很多高校在建筑建設過程中,由于經濟能力不足、工期不足等因素,導致校園建筑并沒有完全按照規(guī)范來規(guī)制消防設備,一部分高校中的建筑設備雖然已經添置一些消防設備,但是由于長期不進行科學管理以及維護使得消防設備使用有效性并不是非常理想,使得高校消防安全設施無法適應防火需求以及滅火需求。

3.4消防安全管理機制不完善

為構建和諧平安校園,營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huán)境,保證學校教學質量、科研等活動能夠正常有序地開展,部分高校雖然設置了微型消防站,但是消防安全管理機制不完善。存在缺乏激勵機制、消防器械管理不到位、未設立專門的消防安全專項資金,導致資金投入不足等多方面的問題。甚至,制定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僅僅只是為了應付政府部門的檢查,未根據(jù)高校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一套符合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機制。具體表現(xiàn)為,安全管理人員未做到對火災隱患日常排查、定期對消防器械設備進行檢查,設備無法使用或已過期;未明確管理人員的責任與職責,缺乏對管理人員的激勵機制,導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無法有效的、常態(tài)化的開展進行。此外,高校沒有做到對重點部位重點管理的制度。據(jù)統(tǒng)計,學校實驗室、飯?zhí)谩W生宿舍等由于涉及動火、人員密集、可燃物多、著火源較多等原因,一直是校內相對其他地方來說發(fā)生火災事故最多的地方,不僅如此,實驗室、配電房、計算機網絡中心等也存在重大火災安全隱患地區(qū),應具備預防和滅火條件,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實驗室中存在電器設備或化學試劑等,如果不小心操作失誤,容易引起火災的發(fā)生。食堂圖書館、配電房、計算機網絡中心等易燃物較多,需重點關注,加強監(jiān)督。

4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對策研究

4.1加強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師生消防安全意識

高校應按照國家關于高校消防相關的規(guī)范規(guī)定,對校內各建筑等進行全面的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注意校內消防安全教育的程度[4],積極落實消防安全培訓責任,由校方開始重視消防安全教育,師生開始重視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學習消防安全內容的積極性以及識別消防隱患的區(qū)域。通過加強宣傳、教育高校消防安全知識的力度,通過橫幅、標語、海報、書籍、新媒體、應急演練等方式,豐富有趣、多元化、涉及面廣地宣傳高校消防安全,打消高校師生對于高校消防安全枯燥、單一、意義不大的固有觀念,提高參加學習培訓的興趣,從而在不斷學習及潛移默化中提高對消防安全意識的敏感性。讓消防安全成為一門重要的課程,成為廣大師生一項必備知識。消防安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火災的概念、常識;消防隱患的識別及處理;火災的應對措施;求生技能等內容。有條件的高校可進行消防安全實操學習,包括但不限于:滅火設施設備的使用;逃生路線的選擇等,通過理論與實戰(zhàn)結合,讓大學生切實掌握消防知識。

4.2定期開展培訓演練,增強應急反應能力

提高消防安全意識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定期進行應急消防演練活動,這項活動能夠有效地普及消防安全基本知識和應對措施,并令學生掌握逃生技能,增強全校師生的應急反應能力[5]。消防應急疏散演練活動應針對全校性,重點針對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隱患的區(qū)域,在火災高發(fā)場所進行消防應急疏散演練活動,例如實驗室、學生食堂、圖書館等。校園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重大隱患場所應當在開展和組織消防應急疏散演練活動過程中,制定相應的防火救火和應急疏散相關方案,建立正確的救火滅火方法和人員逃生疏散的應急措施,在實踐中總結經驗,進一步完善和修改應急演練預案。

4.3加大消防安全投入力度,配齊消防設施

高校日常工作過程中,需要重視建筑消防的投入,為高校消防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學校相關管理工作部門需要提高危機意識,針對高校建筑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來提出有效的更正對策,設置專項的消防安全工作基金,用于加強消防安全設施配置,向有相關資質的單位購買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消防器械器材。日常中安排專人對消防安全設備做好維護和保養(yǎng),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設置消防安全出口標志、消防疏散通道標志、滅火器、自動噴淋系統(tǒng)、消防安全指示燈等消防器材。

4.4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加強監(jiān)管

4.4.1建立消防安全日常管理及監(jiān)督機制。將消防安全機制常態(tài)化、日常化管理,從而加強學生對自我的約束,提升學生們消防安全理念和認知,讓各高校的日常消防安全工作得以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的展開。高校還可通過設立健全的消防檔案、學習消防知識。制定合規(guī)的應急疏散方案來應對緊急事故的發(fā)生并確定方案實施的責任人,責任人定期對高校各消防安全隱患進行巡查,做好監(jiān)督工作及責任分擔,以此加強對高校的消防安全管理[6]。

4.4.2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監(jiān)管體系。培養(yǎng)和強化各級人員的責任心,建立可行有效的監(jiān)管機制,完善監(jiān)管體系,制定消防安全隱患排查和消防安全巡查的日巡查制度。做到每月開展集中檢查和排查,每日常規(guī)巡查。

4.4.3制定高校消防安全預案。增強高校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提高火災逃生自救能力,定期開展消防安全演練,完善防火和救火措施,加強學生應對緊急情況應對能力。

5結束語

建立健全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一項緊迫而關鍵的任務。筆者通過分析高校火災的主要成因,著重研究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對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更有針對性、更具實質性、更有效、更完善的措施,從而落實和完善高校消防安全管理體系[7]。

[參考文獻]

[1]丁京.高校實驗室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今日消防,2021,6(6):67-68.

[2]羅佳佳.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現(xiàn)狀分析及改進措施探討[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138-140.

[3]劉子賢.高校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探析[J].現(xiàn)代交際,2021(11):184-186.

[4]徐浩倬.信息化時代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創(chuàng)新模式分析[J].中國新通信,2021,23(10):133-134.

[5]甘圣義,文方林,聶冬梅,等.2010—2019年國內高校及研究院所實驗室涉化類消防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科技與創(chuàng)新,2021(7):32-36.

[6]孫洛浦,劉紀達.基于系統(tǒng)動力學的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研究[J].安全,2021,42(3):69-74.

[7]蔡宇飛.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J].消防界(電子版),2021,7(1):120,122.

作者:肖振邦 單位:福州市鼓樓區(qū)消防救援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