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公文范文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研究3篇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研究3篇

發布時間:2023-01-16 11:51:28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1篇的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研究3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研究3篇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篇1

生態環境是人們生存的基礎,社會經濟發展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破壞,如果這種破壞過于嚴重,將會對人們的生存造成威脅。水利水電工程是一項基礎設施,其對民生有著重要作用,同時各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都需要水利水電工程的支持,這也使水利水電工程不斷增多,規模不斷擴大。但是,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會對自然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破壞,破壞人們的生活環境。可見,加強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生態環境影響和相應保護措施的研究意義重大。

1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必要性

現代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使水利水電工程數量不斷增多,水電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加強對其的應用,對于緩解能源短缺、改善生態環境來說有著重要意義。加強水利水電工程開發,不僅可以實現對生態環境的合理保護,也可以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1]。新時代,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應始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合理保護生態環境。此外,國家應當分析水利水電工程的具體運行情況,出臺相應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盡量減小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和運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2]。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應當趨利避害,充分發揮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提升生活質量,可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是必要的。

2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2.1影響水環境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會對水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使水質發生改變,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水利水電工程是人為對水資源進行改造的一項活動,而水資源通常處于自然流動狀態,水利水電工程改變了水資源的原有狀態。同時,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會對河道和河流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影響整個系統的整體穩定性,并且會對河流中的植物、動物造成一定影響。

2.2影響河流中的生物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會影響河流中的動植物生存環境,同時會影響河流的微量元素含量,情況嚴重時會導致動植物死亡。從以往情況來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期間,部分生物都無法適應改變后的新環境,死亡情況十分常見[3]。因此,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期間必須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盡量減少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2.3影響水文生態系統

從現代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整體情況來看,工程建設不僅會對工程所在區域的河流環境造成直接影響,還會對河道或者相連水域產生一定影響。與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整體區域相比,最終造成的影響較小,但是,人們不能忽視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水文生態環境的影響,要給予重視,做好相應的分析工作。

2.4影響陸地植物的生長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核心目的就是儲水用水,通常,水利水電工程分布在山地,工程建設環境較為惡劣,導致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十分不便。工程建設期間,要依據工程現場的具體情況修路,以便運輸各項材料[4]。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會應用大量混凝土,占用大量土地,導致工程建設區域的大量植物被覆蓋,會破壞當地生態環境,加劇水土流失。水利水電工程竣工后要存儲水,導致一些植物被淹沒,同時會影響空氣濕度和溫度。一些植物會遭受到嚴重破壞,導致植物生長的延續性遭受到破壞。

2.5影響陸地動物的生存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涉及河槽疏通、道路施工、開渠填基筑壩等內容,各項工程都會應用機械設備。施工期間,施工材料存放和土石方開挖都會占用場地,會破壞野外動物的生存環境,對生態環境平衡造成不良影響,導致部分陸地動物失去生存空間[5]。

3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保護生態環境的措施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各種不良影響,人們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3.1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度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人員要重視生態環境問題,樹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期間,設計人員要合理規劃工程項目,全面分析生態環境問題,在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同時,兼顧生態效益。同時,要將生態效益作為整個分析過程的一項重要指標,盡量減少水利水電工程對附近陸地動植物、水生動植物的破壞,盡量以最小的環境破壞換取最大的經濟效益。生態環境部門應當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工作,定期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人員進行培訓,做好政策宣傳工作,使其了解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保護生態環境的意義,樹立正確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降低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6]。環保宣傳期間,要適當利用獎懲機制和法律法規等,對工作人員的各項行為進行約束,鼓勵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生態環境保護監督工作中。

3.2優化水利水電工程生態環境核算評估

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體現在多個方面,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氣污染、植物破壞等。從實際情況來看,如果發生破壞,恢復時間較長或者難以恢復。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審批期間,要準確評估其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詳細說明工程的生態利弊,分析工程項目實施的可行性[7]。核算生態環境價值期間,要綜合分析不同影響因素,梳理項目生態環境效益和環境折損的具體關系。其間應當制定多個方案,從不同角度入手,詳細分析方案優劣,準確預測具體功能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完成相應的分析工作。

3.3構建完善的生態環境補償機制

人們要以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核算評估結果為基礎,合理分析工程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損失,構建生態環境補償方案。在以往采用的補償方案中,補償資金通常無法實現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完全補償,重點集中于對農田、建筑物等的補償,生態環境補償不受重視。人們應該構建有效的補償機制,形成專項補償資金,將部分資金用于生態環境保護,將補償資金落到實處,不斷提高補償資金具體應用的透明度,將資金用于生態環境修復。此外,還應當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區域設立生態環境保護區,采取人工養魚等措施,確保生態核算評估與補償機制的一致性,盡量減少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3.4加強對水利水電工程每個環節的管理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期間,應加強周圍生態環境監測,特別是要對周邊的土質、水體、土壤等多項指標進行監測,動態監測施工期間周邊環境變化,及時完成調整工作。必要時,應依據環境具體情況,適當調整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方案,對施工環節進行合理控制,嚴格依據規范進行施工操作,盡量減小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為人們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4結語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勢必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這一影響是多方面的,主要體現在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因此,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期間,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不斷提升水利水電工程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作者:江家寶 單位:安徽省駟馬山引江工程管理處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篇2

我國是水利水電建設大國,建立了許多重大的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為穩定社會經濟發展、推動人類社會變革產生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隨著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項目的數量增加和規模擴大,人們也逐漸發現,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難免產生一定的影響,造成生態環境平衡的破壞,違背了人類社會發展水利水電工程的初衷。造成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水利學地質學、生態學等領域。總體而言,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的氣候水文、社會環境都具有深刻的影響,甚至會造成難以避免的自然災害。因此,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展開分析與探究,對提高水利水電建設工程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具有十分顯著的現實意義。

1水利水電工程的興建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1對自然界氣候的影響

水利工程對氣候的影響,主要是由于水利工程改變了水體的自然流向,進而會在區域內改變大氣的環流,進而造成局部或者區域性的降水失衡,如干燥的地方變得濕潤、濕潤的地方變得干燥,由此帶來相應的自然氣候問題。

1.2對水文的影響

對水利工程而言,其根本原理就是對水的流向進行改變,這樣就會在某種程度上改變水溫。由于水溫條件的改變會改變水體的自我凈化能力,水體的庫存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進而影響魚類繁衍等。例如,水壩工程會截斷魚類的繁衍路徑,造成魚類難以生殖;水壩攔截的水體由于流速急劇減小,其自我凈化能力也會大大降低,進而造成水體污染等問題。

1.3對泥沙淤積的影響

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勢必會降低水體流速,因此也會改變水利水電工程的庫區和下游河道泥沙輸送以及沉淀模。例如,我國的三門峽水利水電工程,由于該工程的建設造成上下游泥沙沉淀發生了極大的改變,雖然下游變得清澈,但是上游卻變得泥沙淤積,造成渭河嚴重污染。

1.4對水體的影響

除了泥沙淤積對水體會造成污染,水利水電工程的航道改變也會影響水體。這主要是因為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使過往船舶在水體中停留的時間發生了變化,如在上游庫存區所處的時間會增加,進而造成水庫里儲存的水體溫度升高,引起水質的變化。同時,由于水利水電工程庫存區存量的顯著增加,水體表面積也會急劇增加,這樣就會增加水體的蒸發速度,造成空氣濕度增加。

1.5對土壤環境的影響

現有研究表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會對周圍土壤環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雖然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有很大一部分目的是改善農業灌溉環境,提高糧食產量,但是隨著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農田周圍的自然河流會被攔截改造,進而使得土壤中的水分結構和養分結構發生改變,使得水利水電工程下游的平原肥沃淤泥逐漸減少,土壤肥力急劇下降,加劇下游周圍土壤的鹽堿化程度。

1.6對魚類的影響

在水利水電建設過程中,人們往往對魚類的影響比較忽視。實際上,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理念的不斷提高,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魚類的影響相關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現有研究表明,水庫大壩等工程的建設會對河流中常洄游的一類的魚類的繁衍和生息渠道產生人為的阻隔,對魚類產生毀滅性打擊。雖然在一些大型的水利水電工程中,考慮到了對魚類的影響,做出了許多相應的工程措施,以及人工繁殖的方法,如三峽大壩,但是這樣的人為干預行為并不利于魚類的生存和繁衍,不能實現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1.7對生物物種的影響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物物種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1)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會對陸生生物產生永久性和直接性的影響。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會對上游水位產生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難以避免地會造成非常大范圍的淹沒區。這些淹沒區將長久處于水下,對現有的陸生生物產生直接或間接的破壞性影響。(2)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會對水生生物產生影響。這里所指的水生生物是指水體中的藻類植物。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會對淹沒區的土壤結構產生影響,進而會造成土壤中鹽溶含量發生巨大的改變,造成水體中的氮磷含量在不斷提高,加速了水體的富營養速度。(3)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會對森林生態系統產生影響。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蓄水區水位上漲會對原有的上游森林系統產生影響,如由于水位上漲造成森林道路被淹沒,阻隔了原始生物和動物的生存及繁衍渠道,勢必會對當地原始生態系統造成破壞。

2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社會環境的影響

當前,國內外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社會環境的影響,也展開了許多的研究和分析。現有研究結果表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人的健康有一定的影響,同時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也會造成大量的移民問題,難免會帶來相應的文物保護問題。

2.1對人群健康的影響

在現代傳染病中有較多病毒是通過水源傳播的,如瘧疾、霍亂、血吸蟲等。例如,在我國長江下游,江漢平原地區血吸蟲病時有發生。隨著三峽水壩工程的建設,血吸蟲病毒是否由于水流速度下降沿著長江水庫向上傳播,也是當前人們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2.2對移民的影響

水庫的建成勢必會造成上游水位的大幅度上升,進而會淹沒非常大的區域,在淹沒區域內的居民就需要進行搬遷和移民。例如,在三峽水庫工程建設過程中,就因為上游水位上漲而有超過100萬人搬遷。為了妥善安置這100多萬人,政府和社會作出了非常大的犧牲。同時,由于移民也會帶來相應的企業搬遷,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2.3對文物的影響

我國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文化,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中,留下了非常多的文化遺產和文物古跡。對于較大部分的文物遺產而言是不能夠移動和搬遷的,因此這對水利工程建設區域內的文物保護而言,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同樣以三峽水壩為例,在水壩建設過程中,由于水位的上漲造成文物淹沒的案例時有發生,對國家和社會而言,都是一種極大的損失。

3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的解決措施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有一部分是無法避免的,其中也有大部分是可以提高和完善的,可以從以下5個方面來保護生態環境。

3.1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增強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在水利水電工程設計階段提高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將生態保護因素列入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綜合考慮范疇之內,科學規劃和設計水利水電工程。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也需要加強對生態保護的意識,最大程度地避免由于施工造成水體污染,進而造成航道阻塞等問題。除此之外,加大對水利水電工程生態保護的宣傳工作。通過積極的宣傳來不斷提高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者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和參與度,從根本上改變當前水利水電建設工程對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薄弱的問題。

3.2加快建設生態補償機制

當前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生態補償機制還比較缺乏。所謂生態補償機制,就是在水利水電建設過程中,遵循“誰破壞、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進行水利水電工程的開發和建設。建立一種長期穩定的法治補償機制,通過制度來彌補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破壞的天然弊端。例如,在生態補償機制中,可以通過法律約束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者與管理者必須定期實施增值放流等生態補償措施,以不斷協調和促進生態和人類環境的融合,遏制生物資源的衰竭。

3.3加強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期間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期間,對環境的保護主要體現在由于施工垃圾的管理不善,隨意傾倒到水體中造成水體污染,以及施工過程中的震動噪聲等對水體生物的影響。加強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期間的生態保護工作,首先,要嚴格規范施工過程,通過嚴格的制度化管理,來防止工人由于偷懶而私自傾倒垃圾,將工業生產廢水直接排放到水體中。其次,對施工過程中加強監測,嚴格按照規范來控制施工過程中的噪聲和震動。最后,當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環境和綠化的恢復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由于施工造成的環境破壞。

3.4強化工程運行管理

在水利水電工程運行管理過程中,應統籌兼顧社會環境、經濟等各方面因素,科學合理地制定管理方案。通過科學的管理制度來保障水利水電工程安全穩定的運行,發揮其既定的效果和作用,同時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影響。

3.5完善庫區移民管理政策

庫區移民管理的政策的主要思路是對淹沒區的土地房屋及其固定資產進行價格評估,并在此基礎上增加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補償。通過這樣的方法來使移民者與水電開發建設單位成為共同的利益主體,使得移民能夠長期享受水電開發的效益,解決移民管理過程中的資金短缺問題。

4結束語

水利水電工程作為一項重大的國民基礎民生項目,其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隨著近年來水利水電工程開發的不斷深入,由此帶來的生態和社會方面的問題也在不斷凸顯和加劇。文章根據國內外研究成果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環境社會產生的影響,展開具體分析,并根據分析的結果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和建議,旨在通過文章的研究全面促進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作者:李波 單位:德州市水利局通訊站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篇3

由于工程建設會對生態系統原始平衡造成一定程度破壞,導致環境問題以及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對我國發展形成了直接束縛,所以需要通過對項目建設進行有效調整和優化的方式,保證工程施工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可以被控制在最小,利用各種有效防治措施,消除生態環境不良影響,從而達到人和自然和諧共處的目標,保證持續性發展戰略能夠得到高質量落實。

1遼寧省河流基本情況

遼寧省是我國省級行政區,位于東北地區南部,是東北地區唯一沿邊又沿海的省份。全省流域面積10km2以上河流共有3536條,其中山區河流3419條,平原區河流117條。流域面積大于5000km2的河流有16條,1000~5000km2的河流有32條,50~1000km2的河流有797條,10~50km2的河流有2691條。境內河流按水系可分為遼河水系、遼東灣西部沿渤海諸河、遼東灣東部沿渤海諸河、遼東沿黃海諸河、鴨綠江水系、松花江水系、灤河及冀東沿海諸河水系。山區型河流整體含沙量相對較高,存在著泄洪能力不足以及流量年內分配不均勻等方面的特征,由于山區型的河流較為湍急,整體河床相對較為狹窄,所以更加適合進行中小水電站的建設,境內的整體水電站工程項目建設水平相對較高。

2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2.1土壤

土壤方面的影響有消極部分,也有積極部分。從消極角度而言,當水庫進行蓄水之后,水資源會出現不斷向地下進行滲透的狀況,會直接增加地下水位,導致部分地區土壤出現鹽堿化問題,甚至引發沼澤化狀況;而從積極角度來看,工程的建設能夠達到良好的攔截徑流的效果,能夠對土壤中的水分形成有效調整,保證土壤中的養分會對農作物生長產生積極影響。同時,工程所在區域內的農田會得到有效保護,可以有效規避持續降雨所造成的洪水災害。

2.2生物

生物部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①項目建設會對陸地生物產生直接影響,會因為水庫存儲量的增加而導致部分低洼地區被水淹沒,致使部分陸生動植物無法生存,加之蓄水會對土壤以及氣候造成一定影響,也會對陸地生物的生存提出新的挑戰,可能會出現動物遷移或者植物死亡的狀況。②水生植物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藻類和魚類兩個方面。在蓄水量不斷增加的環境中,動植物會因為無法正常生長而出現死亡狀況,會因為體內某些元素在死亡后釋放,從而增加水中的富營養化問題。項目建設對于遷徙魚類的攔截,也可能會造成遷徙魚類死亡問題。

2.3水文

因為工程完成建設之后,會因為蓄水問題而造成原來的活水變成死水,導致水體流動出現不斷減慢的趨勢,會對水體自身的自凈能力產生不良影響。同時,當水資源的存儲量達到一定限度之后,水中的微生物密度以及水體均會發生相應改變,會對河流中下游的生物繁殖與生長產生直接干擾。此外,蓄水活動的持續性進行會導致水溫不斷上升,如果長時間沒有進行排泄,會導致水庫中的水質出現改變,造成水庫中水土出現污染問題,從而引發嚴重的生態狀況。

2.4地質條件

地質條件是生態環境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保證生態平衡的關鍵要素。一般水利水電工程都會建于較為偏遠的河流區域,受到人類活動的干擾相對較低,因此整體地質條件相對較為穩定,能夠衍生出相應的生態圈。但因為工程建設會進行土方開挖以及水資源存儲等一系列的活動,會對原有地質結構穩定性造成干擾,引發土壤鹽堿化以及沼澤化問題,所以會對生態圈的平衡與穩定造成不良影響。

3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對策

3.1保證持續性發展理念落實質量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河流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出臺了一系列的相應保護措施,為更好地保證工程建設能夠與自然和諧相處,需要通過持續性落實綠色環保理念的方式,保證持續性發展理念,可以真正滲透到工程的建設與規劃之中,以便從源頭做好工程的建設不良干擾控制。需要在進行工程建設時,對工程建設地區的水資源以及其他相關資源各項情況做出調查,通過進行模擬的方式,對建設可能會造成的破壞問題進行治理和還原保護,通過提前對生態資源進行合理防護的方法,減少工程建設中產生的各種問題。

3.2注重生態環境評估

因為生態環境相對較為脆弱,如果受到破壞,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夠恢復,甚至會出現無法恢復如初的狀況,所以需要做好生態環境的綜合評估,按照評估結果,對工程建設的利弊做出詳細分析,確定工程項目是否具備實施必要性,并在進行項目立項時,將防護措施以及保護理念融入其中。需要通過對生態環境價值進行核算的方式,對其中可能會產生的各種不良影響作出分析,做好環境折損關系以及生態效益的梳理,通過制定各種方案的方式,從多角度入手,對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實施價值進行考量,對工程所造成的影響做出精準預測,從而為后續的相關管控工作開展提供依據。

3.3加大優秀人才引進力度

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量相對較大,不僅施工所涉及的內容相對較為繁雜,而且整體施工難度相對較高,在專業性技術要求方面有著較為嚴苛的規定。所以在進行項目建設時,需要按照當地的具體環境,通過引進大量優秀人才的方式,保證整體工程的建設效果,確保持續性發展理念能夠更好地在工程建設中得到落實。需要通過加大對環保型人才的引進力度,做好周邊生態環境的評估以及工程建設影響分析工作,并要通過定期進行培訓和為人才提供交流的機會,確保他們能夠掌握最先進的各種理念以及技術方案,能夠結合工程的具體情況,將其運用到工程建設之中,保證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需要通過加大對專業化人才的引進力度,保證工程項目建設技術水平能夠得到不斷提高,能夠通過對各種高科技手段的合理使用,促進生態環境綠色化發展。

3.4構建生態環境補償機制

在對生態環境價值以及項目綜合情況進行核算評估之后,會按照評估結果對生態環境的損失以及經濟效益等各項內容作出正確分析,按照最終的綜合考量,確定相應的環境補償機制。由于傳統補償方案主要以補償金的形式為主,沒有將周邊的生態內容修復考慮到其中,多以農田的損失以及建筑物的損失補償為主,所以需要改變以往的補償模式,加大對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的關注力度。可通過設置專項補償基金的方式,將一部分的基金主要用于進行生態環境保護之中,進而通過合理使用補償基金的方法,保證生態環境的修復工作能夠真正得到落實,各項修復能夠真正起到作用,從而減少工程建設對環境所造成的傷害。需要通過構建生態環境保護區的方式,對地區的動植物生長情況進行有效保護,通過設置生存安全區域等方式,為動植物提供相應的生存環境,保護地區的生態多樣性。

3.5合理制定移民政策以及開發目標

一方面需要按照因地制宜原則,對工程項目開發目標進行合理設置,需要改變以往過度追求100%開發率的不良狀態,將水電資源的開發率調整到75%左右,需要將生態保護放在首位,對于生態環境以及移民和耕地淹沒等各項問題,都需要做出綜合性考量;另一方面,需要設置合理的移民政策,需要將周邊生活群眾的安置問題列入工程項目的關鍵要點之一。按照多年的發展經驗而言,會更加傾向于投資型的移民政策。此種方式會通過對土地、房屋以及其他設施進行評估的方法,將生態環境補償作為股份,為民眾提供參與水電開發的機會,從而保證開發方以及民眾能夠共同成為利益的共同體。這樣不僅能夠有效解決移民方面所存在的利益問題,同時還能夠為民眾提供更多的收益機會,會更加符合民眾的切身利益需求,使得有關部門可以節省出更多資金用于環境保護,進而形成良性化的循環。

3.6增強生態環保技術應用與推廣

就宏觀角度而言,工程建設對于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和破壞是持續進行的,需要保證生態環境和工程之間的協調性與統一性,通過不斷增強工程自身生態環保水平的方式,確保相應問題能夠得到妥善處理。所以需要進一步加大對綠色建筑的推廣力度,在工程建設中融入綠色化施工理念,加大對綠色建材的應用力度,保證整體工程的生態環保價值。同時,需要對施工廢水以及垃圾處理等各項工作進行高度重視,改變以往就地掩埋以及就地排放的粗暴處理方式,通過設置專門管理部門的方式,對各項工作的開展形成有效監督,確保綠色施工理念能夠真正落到實處,從而為工程使用奠定良好基礎,保證生態環保技術作用發揮效果。

4結束語

雖然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設會對經濟發展以及水資源利用等產生積極影響,但其在生態資源干擾方面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為更好地展開工程項目建設,保證工程使用與運營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有關部門需要進一步加大對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的研究力度,需要按照影響情況制定出可行性較高的防控方案,確保可以通過科學制定移民政策以及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等各項操作,達到對工程項目不良影響進行有效控制的目標,保證工程建設不會對生態環境穩定性產生負面作用,實現對工程良性化發展的有效推動。

參考文獻

[1]李昆陽.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研究[J].價值工程,2021,40(6):2.

[2]劉仁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J].水電水利,2021,5(3):126-127.

[3]孔凡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環保新技術應用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工程技術,2021(2018-12):144-145.

[4]鄭茂東.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

[5]向月群.淺析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水電水利,2020,4(5):21.

[6]王殿武.河流變遷萎縮與消亡[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

作者:李莉 單位:遼陽市太子河區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