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2-16 15:07:01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1篇的中職計算機教學研究3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1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現狀分析
由于我國職業教育起步晚,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度低,對職業教育存在偏見,導致中職學校的生源質量不高。很多中職學校存在學生難管理、知識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影響到中職學校的教學工作開展。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以下簡稱計算機課程)教學總體上來說就是課堂難管理、學生兩極分化現象比較普遍存在。課堂難管理課堂難管理與生源質量有一定關系,中職學校的生源部分來自初中學校的問題生和差生,有的學生尚未完成初中學業,有的有被開除的經歷。這些學生的特點就是自控力不足、自卑感強,對教師有抵觸心理,難管理,嚴重影響課堂秩序。難管理也和教師的教學策略有關。在教育信息化環境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使用較多的是任務驅動教學法,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課堂互動多,比較活躍。但在問題學生比較多的情況下,情形就不一樣了,使課堂變得難管理。另外,課堂難管理還與課程的特點有一定關系,計算機課程需要大量使用電腦,而電腦具有娛樂的功能,學生經常趁老師不注意玩電腦游戲,一個人玩會帶動一大群人玩,給課堂管理帶來難度。學生兩極分化嚴重學生的文化基礎薄弱,知識水平參差不齊,自我約束力不強,給兩極分化埋下了伏筆。計算機課程采用的是信息化教學,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只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推動他們的自我發展、個性發展,就會樂于學習,對計算機充滿興趣,當然學習效果會明顯提高,計算機專業水平也會越來越高,但這是對學習好的學生而言,他們只代表了兩極中的一極。另一部分是自我約束力不強,信心和意志力也不足,并且沉迷游戲。他們中的一部分是因為文化基礎太薄弱,初中沒讀完,知識已經“脫節”了。在教學實踐中,發現中考成績在D以下的學生學習普遍跟不上,初二輟學的學生也是如此,更有初一就輟學的學生,完全就不知道要做什么。這些學習跟不上的學生,會產生悲觀的心理,時間長了就會放棄學習。有一定的自我約束力是持續學習的保障,中職學生處于青春期,對世界充滿好奇,而社會生活往往又不是理想化的,需要自我約束力規范自我,以避免落入“陷阱”,就拿計算機來說,計算機技術也是一把雙刃劍,可以讓人上進,也可以讓人墮落。如果學生的自我約束力不足,很容易沉迷電腦游戲,導致荒廢學業。部分學生原有基礎較好,自身的各項素質符合自主學習的標準,即有一定的知識水平,有一定的自我約束力,通過學習生活,素養可以得到進一步提升,日益提升,一部分學生原地踏步,就呈現出了兩極分化現象。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態度,是造成兩極分化的主要原因。
2應對問題的策略
發現問題然后研究和解決問題,只要通過對已發現問題的認真分析和研究,就會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結合學生特點和計算機課程特點,對上述兩個問題采取兩種策略。加強課堂管理方面的策略課堂難管理的主要原因是學生造成的,因此,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在教育過程中必須要精準且強有力。因為新生問題多,所以加強對新生教育是首要任務,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對于新生教育,德保縣職業技術學校采取如下方法。
(1)進行集中教育。在新生入學的第一學期,學校設置一間教室用于思想教育,由專門的教師開設思想教育課。對于嚴重影響課堂秩序,任課教師教育無效時,也交由思想教育教師進行思想、規范學習教育,耐心、專業的思想教育,可以保證課堂秩序的穩定,同時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相應的教育。集中教育并不是懲罰學生,而是分層教育與因材施教的結合。職業教育的原則是“要做事,先做人”,因此,對問題學生進行“做人”教育是當務之急。問題學生的最大問題是還不懂做人的基本道理,以為自己還是小孩子,在課堂上胡鬧,不懂得尊重別人。因此,將這些有問題的學生挑選出來,集中上思想教育課,達到精準教育的目的,即教育對象和教育內容的準確。集中教育針對性強、效果好,經過一個月的實踐,前來接受教育的學生越來越少,杜絕了課堂混亂吵鬧的現象。集中教育也有弊端,就是部分學生的課程會落下,但這是可以通過課程設置來解決。具體是在新生第一學期開設較少的專業課,并且開學第一個月專業課教學速度要盡量緩慢,只進行一些基本訓練,如指法練習,這樣即使學生落下幾節專業課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總之,集中教育利大于弊。
(2)采取技術管理措施。課堂難管理的次要原因是教學環境,計算機課程大都在機房教學,給學生玩電腦提供了環境基礎可乘之機。雖然各種規章制度嚴令禁止玩游戲,教師也很重視,但學生處于青少年階段,自控力不足,況且電腦游戲的誘惑力極大,經不起誘惑是正常現象,但這顯然不利于課堂學習和管理。對于此種情況,教師將機房的計算機設置成不可玩游戲即可,應用機房的管理軟件,可對學生上機的行為進行適當管理。這些技術措施計算機教師是可以很容易實現的。
(3)開展愛的教育。部分中職學生在初中階段多受冷落,特別缺乏關愛。學生不聽教師的話,難管理,和情感因素有關。學生身處青春期,具有很豐富的情感,但明辨是非的能力弱。教師應該善于從學生的情感特點出發,對學生進行教育。陶行知先生曾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愛的教育”。因此,教育學生也要從關愛學生入手。如果學生討厭教師,那么學生必定會與教師要求逆行;如果學生敬愛教師,那么學生將會協助教師的工作。可見愛的重要性,教師應該將學生視為朋友,關心愛護學生,在課后多與學生交流、溝通,多幫助學生,學生會慢慢對教師產生信賴,之后教師進行各種教學活動學生都會盡力配合,逐漸養成學生自主學習、自覺提高的良好習慣。降低兩極分化方面的策略在以往傳統的教育中也存在兩極分化的情況,只是傳統的教育以教學大綱為綱,以本為本,教學內容被限制在一個小圈子中,所以兩極分化看上去不那么明顯,但對優秀生的發展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束縛。計算機課程采用信息化教學,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學習優秀者將更加突出。教學過程中涌現出的尖子生,充分說明信息化教學對他們的促進作用,因此,兩極分化的主要原因并不來自教學方法。兩極分化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學生放棄學習,放棄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學習跟不上,二是沉迷游戲。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首先要斷絕電腦玩游戲的可能,改變游戲“依賴”習慣,然后采取分層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完成各自的學習任務,鼓勵他們戰勝自我,堅持學習,激發學習熱情,增加學習動力,明確學習成長目標。雖然分層教學可以解決學生知識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但也有弊端,學習學得慢的學生會產生自卑感,如果處理不好,會發生學生自暴自棄,導致教師愿教、學生不愿學的情況。自卑的原因是發現其他學生學得很多,而自己學得很少。因此,學生有一點小進步就要去鼓勵他們,讓他們明白只要達到學習目標就算成功了,防止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多關注學得慢的學生,多去問問他們有什么困難,多表揚和鼓勵他們,讓他們有成就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采取小班教學,按照學生的不同水平劃分為若干個小班,每個學期劃分一次,動態調節,這種做法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有效辦法。
3結束語
雖然中職學校的生源質量差,教學過程中問題多,但問題都是有原因的。因此,中職教師要樹立信心,以足夠的耐心和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個問題,并且認真分析,尋找課堂難管理、兩極分化的原因,制定相應的策略,這將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完善的過程。
作者:蘇敏智
中職計算機教學篇2
中職計算機教學是當前教育領域關注的熱點話題,隨著信息化時代的進一步發展,計算機技術已經成為了當今時代辦公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門重要技術,尤其是在企業宣傳的過程中,宣傳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計算機技術的成功運用。中職院校作為培養專職人才的搖籃和基地,有責任將更多的計算機專業人才推向市場,為我國經濟信息技術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下面筆者首先對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的探討和分析。
一、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培養模式落后,脫離社會實際
計算機專業在我國還是一個新興行業,由于發展時間較短、經驗不足,因此在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很多矛盾和問題,從我國目前中職計算機教學現狀來看,很多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非常落后,只是基于傳統的教學經驗來進行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但卻忽略了社會對計算機專業定義的技術內涵及人才標準,最終導致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與社會實際相脫節,很多中職院校教材內容陳舊老化,不僅滿足不了學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對學生的社會實踐意義也不是很大,計算機專業僅僅成為一個空殼專業,無法承擔起其應有的社會責任。
(二)社會實踐效果很差
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除了進行理論教學之外,大部分時間要求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科學的社會實踐,從具體操作中來提高自己的技術運用能力,從而加深自己對計算機技術的理解和認識。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很多教師大多是針對計算機教材上的內容進行逐字逐句的解析講授,忽略了學生具體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實驗課往往用很短的時間就匆忙結束,僅僅是走形式,而不重過程。所以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雖然教師對書本上的知識點講授的非常細致,但是落實到具體實踐操作中,學生仍然是一頭霧水,這種人才培養方式自然也就適應不了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化的需求。
(三)校企合作不理想
校企合作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提高人才培養率的最佳途徑,這一點大多數中職院校都非常的清楚,而且在專業開設前期,也確實在積極地與相關企業溝通,想要將學生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輸送到企業內部,以獲得社會實踐經驗,但是從實踐效果上來看,大多數中職院校的校企合作并不十分順利,原因在于,學生在學校所接受的理論知識大多與社會實踐所需要的技術能力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學生在長期僵化的教育體制下漸漸地消磨了創新力與好奇心,也漸漸缺失了職業責任意識,步入社會之后自然不受企業的歡迎,雖然學生作為低廉的勞動力為企業的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但是從長遠來看,對企業未來的戰略改革有害無益,這也是當前中職學生被企業排斥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具體解決對策
(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緊跟時代發展潮流
對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要以市場發展為導向,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我們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并且受到社會的歡迎,就必須從實際出發,認清當今社會中職信息技術教學環節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企業市場發展競爭過程中最需要的是什么,只有依據市場發展現狀來確定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計劃,才能真正將各種舉措全部落實到點子上,從而提高中職院校計算機的教學質量。(二)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創新能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學方法是否正確,教學理論是否落后,全部要靠社會實踐來檢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發現計算機市場需求,突出計算機教學應用實踐性,將理論與實踐相聯系,給予學生更多時間來進行操作實踐和獨立探索。學生在掌握大量理論知識的前提下,提高自身實踐能力,在理論講解中,教師要著重講解計算機的操作過程并且注意結合計算機操作具體實例,使理論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從而輔助學生提高自身社會實踐能力。
(三)完善校企合作
中職院校要進一步加強與企業的溝通與交流,積極地互通意見,尤其要對企業對學生的建議和培養要求進行重點的理解和認知,從而為下一步學生的社會實踐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更廣闊的空間,學生在進入企業之后,要積極地與企業優秀員工交流溝通,并且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實踐方法,對自己的學習成果要定期向教師匯報,以便于及時糾正自己在社會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只有完善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學生計算機技術水平,才能真正發揮校企合作的真正優勢。
三、總結
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的發展改革之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對當前我國的教育體制及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模式弊端進行深刻的反思,從而推動計算機教學方法的改革,推動中職院校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包文林 單位:科右中旗職業技術學校
中職計算機教學篇3
現階段中職教育的未來發展主要是朝著素質化、信息化以及現代化的方向發展,隨著現在社會各領域對于計算機的應用越來越深入,使社會對于計算機專業人才非常缺乏,中職院校開設計算機專業就是希望可以培養出更多的計算機專業人才,這對社會人才短缺的問題能夠有效緩解。但是,中職計算機教學卻顯現出許多教學問題,對教學質量和效率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急需采取有效的對策,為中職計算機教學的高效提供保障。中職教育在我國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職教育培養全面的人才需要計算機技術,培養計算機專業人員,計算機技術更加重要。但縱觀中職教育現狀,計算機整體教學水平不高,存在許多問題急需解決。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沒有足夠重視
雖然計算機課程是中職院校的必修課程,但部分中職院校對計算機課程還是不夠重視,認為培養學生未來就業公司所需要的專業技能即可,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展望不夠長遠,使不少中職院校畢業的學生在未來的就業及發展上出現弊端。例如,在某汽車中職院校,學校對學生計算機課程不夠重視,學生沒有扎實掌握計算機知識,學生畢業后進入汽車制造企業,起初進行手動汽車組裝,該畢業生能滿足企業的需求,后期該工廠引進新型信息技術,可用計算機操作進行汽車組裝,可該生沒有足夠的計算機知識,不能熟練操作計算機進行汽車組裝,不能滿足工廠的職工要求。
(二)教學水平低
計算機課堂內容抽象,教師沒有結合實踐進行理論知識傳授,只是進行口頭或板書講解,學生很難真正理解,可謂是“紙上談兵”。教師在課堂的教學模式單一枯燥,還是在沿用老一套的教學方式,例如,部分教師多采用“滿堂灌”教學模式,教師說,學生聽,毫無互動。學生沒有主動參與到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這樣就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三)考核方式單一
進人中職院校的學生,深受應試教育影響,已經掌握的計算機能力存在巨大差異。而教師在教學時對學生的這種差異缺乏重視,仍使用統一的教學標準,從而造成教學的整體效果不明顯。另外,對于考試的題目也沒有做出更多的改變,基本上在歷年的考試題目中學生都能夠找到規律,從而造成學生對考試題目之外的知識不會進行更多的積累、學習,使得學生學習到的計算機知識存在局限性,實際應用能力也較低。
(四)缺乏先進的教學內容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計算機知識出現日新月異的變革,使得計算機教學出現時效性的特征。但是中職計算機教學沒有重視到其時效性這一問題,從而導致教學內容不能夠與時俱進,對培養計算機專業人才起到了嚴重的阻礙作用。目前中職計算機教師普遍只教學生一些簡單操作,缺乏更專業的知識的講授,造成學生學習到的計算機知識無法在實際生活中得到有效的應用,造成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較低。
二、解決對策
(一)正確引導教育觀念
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觀念不端正是計算機教學存在問題的根源。想要從根本上解決計算機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必須對中職院校的教育觀念進行規范,進行監督與引導。首先,教育部門要對學校進行硬性要求,對學校計算機教學進行明文規定,監督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的實施,并作出相應的評價。其次,學校計算機教學要與時俱進,應用多種創新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結合市場變化設計計算機教學與應用課程,比如任務驅動教學、校企合作教學、項目教學法等,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便更好地適應企業的要求,提高就業率。最后,學校領導及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計算機技術的重要性,讓學生對計算機課程提起重視,不再排斥計算機教學,有效掌握計算機專業知識。
(二)提高教師素養
首先,中職學校對在職教師進行在職培訓,讓在職教師認識到計算機技術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針對教師的教學技術進行定期的培訓,組織教師之間對新型教學模式進行探討。教師要結合本班學生的特點采取適合的教學方式,增強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注重課堂心理環境的營造,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并且教師要不斷增加自己的專業知識,做到與時俱進。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計算機課程的信心。部分學生認為計算機抽象難以掌握,放棄了對計算機的學習。教師要抹去學生心中計算機知識“難”的印記,可以對計算機知識采取難度呈“階梯式上升”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先體驗到計算機教學并沒有那么難,逐步樹立學習的信心。中職院校要提高計算機教師招聘的門檻,保證計算機教師整體師資隊伍的水平。
(三)采取多方式考核
為了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建立的評價體系應當更加多元化、科學化。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給予足夠的尊重。并在成績考核、成績評定的時候對這種差異加大重視,在考核學生的時候可以從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具備的職業技能、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情況、最終獲得的學習效果等角度進行考慮,避免單一考核對學生造成的阻礙,從而實現學生計算機能力的全面提高。還有就是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方式過于單一,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改變教學方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動力,從而引導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如采用角色互換的教學方法,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形式,加大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在教學中提供給學生更多的主導性權利,教學的主體為學生,教師擔任引導、補充教學的角色,激發整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主動哇,從而達到每個學生在教學中都能夠得到鍛煉的教學目的。
(四)創新教學內容
為了使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后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教師需要及時將新的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知識傳授給學生。并采用實訓、模擬相結合的方法,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中職院校的計算機實驗室教學也要與行業的發展變化相結合,將先進的計算機編譯軟件引入到實際教學中,為學生布置計算機實踐任務,在教學中鍛煉學生的項目實施能力、計算機編譯能力。而學生則可以對Dreamweave:軟件進行合理運用,借鑒天貓、當當網等網站形式,對多種類型的網站進行模擬制作,并對VisualStudio。進行充分的利用,開展專項訓練計算機編程語言(如Java,C語言、C++等)的課堂。同時教師還應當結合具體的實踐項目教會學生對計算機數據庫(如SQLServer等數據庫)的熟練操作。為學生步人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其計算機實踐能力的提高。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深入研究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針對性的改善措施,就能夠得知現階段中職計算機教學在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存在的這些對中職計算機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造成的影響,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這些問題不但對學校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最重要的是限制了中職學生后期的發展。所以,對教學內容不斷進行創新、采取多方式的考核方法、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培訓以及中職院校自身對計算機教學加強重視等多種措施對計算機教學中的問題進行改善,使中職院校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計算機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謝璐丹新時期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亞太教育,2015(25):125
[2]劉輝關于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存在問題及應對策略分析[J].中國科技博覽,2014(32):134
[3]靳慧妍論新課程視野下中職《計算機應用技術》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赤子,2014(O5):83
[4]李貴玲.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J].學周刊,2012(1).
[5]蔣耀慧.淺談計算機中職教學存在問題及相應對策[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很社會科學版),2010,30(7).
作者:楊勇濤 單位:吉林機電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