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公文范文 信息科技精品課的設計

信息科技精品課的設計

發布時間:2023-03-22 17:16:12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1篇的信息科技精品課的設計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信息科技精品課的設計

一、引言

信息科技常規課堂中,學生需要充足的學習資源進行個性化學習。在疫情防控或者傳染病防控時期,學生如有全面的學習資源便能進行線上學習。但現有教材自帶的教

學資源中只針對一個知識點進行操作演示的微課,并沒有對每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系統性分析。教師借助此資源進行教學,難以讓學生形成全面的學科概念,更無法培養

學生的核心素養。2021年8月,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適應新時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基礎教育精品課”遴

選工作的通知》,啟動基礎教育精品課遴選工作[1]。該通知提倡教師積極開發“基礎教育精品課”(簡稱精品課),并把優質精品課發布在云平臺提供給師生使用。借

此機會,本校信息科技教師基于教材分析設計系列精品課,發布教學資源,開展系列實驗教學實踐,并采集數據分析教學成效。

二、小學信息科技精品課的設計

內容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基礎教育精品課”遴選工作的通知中指明精品課內容應為教育部審定的中小學各年級各學科教材中的具體一課(節)所含知識。精品課以微

課形式呈現,包括微課視頻、教學設計、學習任務單、課件、作業練習和必要的實驗演示等[2]。由此可見,精品課不僅僅只有一節微課視頻,還包含以下幾個內容:

(一)精準全面的教學目標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版)中指出:信息科技課程堅持以育人為導向,旨在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以及信息社會責任等

核心素養”。[3]本研究實驗對象是五年級學生,參考新課程標準的學段目標,根據實驗對象的心理特征,擬定以下的信息科技精品課總教學目標:1.信息意識:通過感受

精品課的環境營造,學生能體驗到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融合的環境;能根據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需要,有意識地選用恰當的信息技術工具處理信息;2.計算思維:通過完成

課堂中給出既定的學習任務,學生能把大問題分解成可處理的小問題,再把小問題分解為一系列的實施步驟,使用順序、分支、循環三種基本控制結構簡單描述實施過程

,并對問題解決方法進行優化處理。3.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借助在線平臺的學習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交流與評價等活動,逐步培養學生掌握數字化的學習方

式和數字化的表達和傳遞信息方式。4.信息社會責任:通過精品課學習與創造,學生能在瀏覽他人數字作品時,友善地發表評論;在設計精品課教學目標時,緊緊圍繞新

課程標準開展教學,以立德樹人作為育人的宗旨。

(二)結構完整的教學設計

教師在精準的總教學目標引領下,設計結構完整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包含以下內容:學習者特征分析和學習內容分析、教學目標分析、重難點分析、重難點突破路徑、

學習方式和學習環境、完整教學設計流程(包括學習環節、學習時長、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和設計意圖)、教學板書和教學反思。由于精品課的視頻的時長只有10-15分

鐘,因此教學設計要簡短扼要。精品課的教學設計要體現教學理念,采用相關的教學策略突破重難點。教學設計以趣味活動為主線,以任務為驅動。通過“玩中學,學中

玩”的主題活動,增強學習趣味,提升學習效益。教師設計基礎任務和拓展任務結合的多層次梯度式學習任務,設計線上線下融合學習的學習方式,擬定自評、互評和師

評的多主體評價方式。教學設計還可包含學習任務單,通過學習任務單來指引學生本節課的學習目的,學習方式和尋求幫助的方法。小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圖形化的畫面,

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使用類似思維導圖的圖形化學習任務單展示學習內容。圖形化的學習任務單包含學習目標、學習任務、學習途徑和學習評價等。教師除了引導學生

根據任務單來完成課堂內容,還可以鼓勵學生及時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記錄在學習任務單上,借助畫圖或者拍照的方式把過程重現。在面對高年級學生時,教

師可以使用電子形式的學習任務單,鼓勵學生使用數字化方式來完成過程記錄,如使用XMind思維導圖軟件來完成課程總結。

(三)互動性強的微課視頻

教師依據教學設計制作精品微課視頻,一個課時一個微課,一節課多個課時可以分別制作多個微課。可采用“教師講解+屏幕展示課件”的形式進行錄制,授課教師真人

出鏡,增強教學互動性。參加精品課評選的教師需要注意在穿著、配飾上考慮色彩情感傳遞因素。可以結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對色彩喜好及授課內容中表達的情感進行

服裝顏色搭配[4]。教師圍繞教學設計的所有知識點進行講解,在動手性強的環節切換到電腦上的操作演示視頻。教師在制作系列精品課微課時盡量統一風格:設計過程

中需要統一規范片頭、片尾、字幕、教師的站位以及課間比例等。教師除用簡短扼要的語言進行講授知識外,還可在恰當的時機和學生進行互動。如談些身邊熱點事情進

行激情導入;用“請按下暫停鍵一起來探索”提示學生進入實踐操作環節;用“請用10分鐘進行小組討論”提示學生進入討論環節;用“對,你答對了,表揚你”的語言

及時發現學生優點。通過交互性的語言營造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在身邊。

(四)豐富齊備的資源包

信息科技課堂中,教師除了制作授課視頻外,還可為學生準備豐富的學習資源,為學生自主學習搭建腳手架。教師需要提早準備課程有關的資源包,并在課前發給學生。

課程資源包的內容包括學習本節課需要所有資源,如示范作品、學習資源、制作過程視頻和評價表等。如在五年級上冊《制作圖表》一課中,教師準備“廣州、上海、深

圳、北京”代表性圖片、優秀圖表欣賞作品和插入圖表的過程視頻學習資源包。課程資源包還可以配上學生自主學習需要的資源,如自學導案、拓展課程案例和記錄表等

。資源包也可包含測試題,如許多教學機構和教學部門把測試題植入到教學視頻中進行交互性教學。教師在信息科技精品課上也可以借鑒此做法在精品課視頻中植入相關

的測試題,指引學生在視頻學習后進行檢測,然后根據不同的經測試結果播放不同的視頻。這種植入化的測試題能及時反饋學習情況,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教學。教

師在經過以上四個內容的設計后,搭建一套完整的精品課,并選用恰當的教學平臺進行發布。線上課堂中使用比較多的教學平臺有釘釘、騰訊會議、微信公眾號和雨課堂

等。除了以上平臺工具之外,微信更是人們常規使用的手機軟件,它有整合多種資源、使用人群不受限制和使用時間與地點不受限制的優點。在微信公眾平臺上,資源發

布者能發布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資源使用者能隨時隨地查看學習內容和下載學習資源。基于以上考慮,本研究選用微信公眾號為精品課實施教學平臺。

三、小學信息科技精品課的實施方式

混合式學習是在“適當的”時間,通過應用“適當的”學習技術與“適當的”學習風格相契合,對“適當的”學習者傳遞“適當的”能力,從而取得最優化的學習效果的

學習方式[5]。在小學信息科技精品課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根據恰當的學習情況使用恰當的實施方法:一種是純線上教學,這種方式適用于防疫期間或感染病高發需停課

的情況,學習者在家登錄在線學習平臺借助精品課完成學習。另一種是線上線下融合式學習方式,學習者借助精品課進行課內翻轉課堂的學習。這兩種不同的教學實施過

程描述如下:

(一)線上教學

2020年初教育部提倡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開始面向義務教育階段普及[6]。小學信息科技精品課線上教學的學習地點為家庭,學習時間固定在每周一節課,學習時長為

40分鐘。線上教學的第一環節是,學生登錄微信公眾號,通過圖文或視頻導入進行本節課學習,借助學習單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第二環節是,學生打開精品課視頻

進行自學,使用資源包進行練習,并用植入化的測試題來檢測學習效果。學生在微信公眾號進行20分鐘的線上自主學習環節后,休息5分鐘,切換到微信學習群進行分享

交流。線上教學的第三環節是,教師針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釋疑解惑,組織學生針對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探索交流。最后一環節是,師生一起分享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和感想。具體學習流程如圖1所示。

(二)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

本區部分信息科技教師任教同一個年級10個班,同樣的授課內容需要重復10遍,這種情況消耗教師精力。教師在線下課堂中使用精品課,則可以從重復的課堂講授中解

脫出來,爭取更多時間關注學生的變化和解決學生的問題。小學信息科技精品課堂線下教學的學習地點為學校電腦室,學習時間一般固定在一節課40分鐘。學生在電腦室

登錄微信公眾號,借助精品課進行學習20分鐘,線下與教師、同學一起面對面協作學習20分鐘。教師全程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及時反饋。小學

信息科技精品課堂的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流程如圖2所示:基于信息技術的線上線下融臺教學模式,既充分發揮了線上教育學生個性化學習、自主性學習的優勢,又保留

了傳統線下課堂師生、生生互動交流的便利性[7]。教師課前引導學生通過線上精品課自主進行預習,課中再進行優化學習和交流評價。課后復習精品課內容,加深鞏固

練習。這種無縫連接的混合式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得到及時輔導,排除障礙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建立起更強的學習自信心。

四、小學信息科技精品課的實施成效

(一)實驗方案

本研究選用本校由五年級(1)班和五年級(2)班學生為實驗對象,每周信息技術課上采用精品課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實驗次數共計18課時。本研究利用問卷調查的

方式對實驗對象進行前測和后測,通過前后測的數據分析來檢驗開展精品課對小學生信息科技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效性。

(二)問卷定制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表是以《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為依據的,問卷調查表以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和信息社會責任為四個維度進行量化核心素

養水平,此表共有8道題,每一維度2道題,每道題有專項描述。調查表以積分的方式統計,1-5分值代表不同程度,其中1分表述非常不符合,2分表示不符合,3分表示

基本符合,4分表示符合,5分表示非常符合。問卷調查表的后測量表和前測量表的題號相同,僅增加“通過本課堂的學習后”字樣來進行區分。具體問卷調查如表1所示

(三)數據分析

在本研究開始前,教師向實驗班發放《小學信息技術精品課實施問卷調查表—前測》99份,收到有效答卷99份。課程結束后,通過線上問卷調查平臺發放《小學信息技

術精品課實施問卷調查表—后測》99份,收到有效答卷99份,問卷的回收率為100%。具體前后測的結果如表2。通過表2可以得出,實驗對象前后測的四個維度均呈現

增長的趨勢。特別是在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維度上,從前測平均分4.0提升到后測平均分9.1分。由此可見在小學信息科技課堂中借助精品課進行教學,一改常規的“教師講

、學生聽”模式,變成“課前自己,課中解決問題,課后鞏固知識”的翻轉課堂模式。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樂趣隨著成就感的提升而越發濃厚,學生的學科核心素

養逐步培養起來。

五、結論

本文總結了小學信息科技的精品課的設計路徑及實施方法,驗證了小學課堂中借助精品課開展教學對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是有促進作用的。本研究計劃繼續完善三級以

上指標的課堂評價量規表,結合智慧課堂的硬件設備,對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進行全方位的評價,達到以評促教的效果,逐步提升師生的數字化應用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2]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基礎教育精品課”遴選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1-08/27/content_5633645.htm.

[3]教育部.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4]杜娟.基礎教育精品課的課件設計研究[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2(03):59-62.

[5]黃榮懷,馬丁,鄭蘭琴,等.基于混合式學習的課程設計理論[J].電化教育研究,2009,189:9-14.

[6]教育部.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EB/OL].(2020-01-29).

作者:莫雪芬 單位:廣東省珠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銀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