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優秀范文 股票投資融資

股票投資融資賞析八篇

發布時間:2023-06-26 16:15:06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股票投資融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股票投資融資

第1篇

關鍵詞:二元價值容介態;股票評級;信息態

中圖分類號:F830.9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9448 (2013) 03-0091-06

Rating Stock Investment Value by View of Dual-value Rong-Jie State

Wang Wenlong Song Ning Mu Sen(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Research Institute, AVIC, Beijing 100012, China)

Abstract:Us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authors review all the companies in China Stock Market based on theory of dual-value medium state, and screen 50 stocks which are worth investing, by material state and information state from A stock market. How to discover listed companies which are worth investing is the main concern of this article.

Keywords: dual-value Rong-Jie state, Stock Rating, information state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股票市場的發展,如何衡量股票的投資價值,控制投資風險,成為投資者共同關注的問題。用科學的方法對股票進行投資價值評價,可以為投資者提供一個相對客觀的價值判斷,已經成為證券公司研究所、投資研究機構、評級公司等機構的一項重要業務。

業界目前主流的對股票投資價值的分析方法,較多側重于對上市公司財務指標、行業發展趨勢等基本面分析,即實體價值的分析;較少涉及對虛擬價值的分析,特別是較少涉及更能反映投資者對上市公司虛擬感知等心理因素層面的分析。

本文借助于廣義虛擬經濟的二元價值容介態的理念,從實體價值和虛擬價值相融合的角度出發,對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資價值的分析進行了探索。從二元價值容介態出發來分析股票投資價值,一方面考慮體現實體價值的物質態因素(如財務表現),另一方面考慮體現虛擬價值的信息態因素(如人氣、行業屬性等)。

二、股票投資價值評價的理論與實踐述評

(一)股票投資價值評價的理論回顧

對股票投資價值的研究可以回溯到20世紀初。普拉特(Prat, S.S.)1903年在《華爾街動態》(The Work of Wall Street)中提出,從理論上講股票的價值和價格是一致的,但在實際上兩者的差額頗大。就股票價格的形成而言,是由供需因素決定的,難以同真實的價值完全吻合。多納(Donner,O.)在《證券市場與景氣波動原理》中認為,股票價格是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而股票價值取決于企業的收益。企業收益的變動,才是形成股價波動的真正精髓。就長期而言,股價波動是依存于企業收益和利率。格雷厄姆和多德(Graham,B.和Dodd,D.D.L,1934)在《證券分析》中,強調股票的內在價值決定于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而分析企業未來的獲利能力,并不僅限于對企業的財務分析,還需要觀察經濟未來的趨勢作為推測的基礎,并考慮適當的資本還原。證券分析家的工作就是仔細分析發行人的財務數據和其他資料,努力發現該股票的內在價值,并以此作為判斷股票定價合理性和投資決策的重要指標。威廉姆斯在《投資價值學說》(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Value,1938)中提出,股票是一種收益憑證,其未來所產生的各種收益的現值之和就是股票的價值,股票價格應該根據其價值來確定。威廉姆斯開創了以數學模型分析股票投資價值的先河,之后,多種數學工具開始應用于股票的投資價值分析。

張先治(2000)、顏志剛(2001)等以現金流量為基礎對股票價值進行評估。徐彪、梁宇鵬(2000)等利用因子分析法和概率統計分析法對農業類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進行考察,并將其劃分為好、一般、差三大類。張良發、晏黎、蒲濤利用因子分析法對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進行了評估,并利用因子得分發現未來投資標的。張蕾、銀路則利用層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對銀行業和鋼鐵行業幾只股票的投資價值進行了比較。

上述研究主要是基于發現企業內在價值的角度,通過評估企業價值,尋求低估值的股票并作為投資標的,可以歸結到股票投資的基本面分析學派。與基本面分析相對應,技術面分析學派則認為,市場機制是有效的,價格已經反映了已知的所有信息,價格是所有投資者面臨的唯一問題,其變化呈現一定的規律。技術面分析的研究對象是股票市場、個股股價變動情況。股票價格變動是股票交易者對宏觀政治、經濟形勢和企業本身等事件做出的反應,所有能夠影響到股票價值變動的因素已經在股票價格中得到了體現。在股票價格變動的學術研究上,劉易斯?巴切利(1900)提出,市場價格的變動是不可預知的。在其基礎上,尤金?法瑪提出了有效市場價說,即在有效市場中,投資者只能獲得與投資風險相當的正常收益率。為此,Fama和French(1992)構造了一個包括風險系數β、公司規模、權益賬面值與市值之比因素的模型,以解釋大部分“非正常收益”現象。國內的俞喬(2004)、宋頌興和金偉根(2000)、吳世農(2000)、范龍振、張子剛(2002)等人利用不同的統計方法,采用不同的樣本階段對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進行了統計檢驗。

可以說,對股票投資價值評估的研究,為各機構進行股票投資價值的評估和股票的評級提供了理論基礎。

(二)主要機構進行股票投資價值評級的實踐

股票評級是專門機構通過規范的指標體系和科學的評估方法,對與股票有關的諸因素的分析與研究,對股票質量進行評價,并以簡單的符號或說明展示給社會公眾和投資者的評估活動。股票評級可以劃分為針對單個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評級和針對系列公司的投資價值排名兩種評級方法。針對單個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評級中,標普和臺灣經濟日報兩家機構的評級方法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標普公司的評級特點是注重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股利政策分析,強調影響股票品級高低的因素最終都會反映在每股盈余股利上,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公司各方面情況的綜合體現,是股東獲利的源泉,盈利能力的變化會影響股息的變動,從而影響股票價格的變動。結合上市公司的產業地位、公司資源、R&D投入、公司財務政策等加以綜合評判,并用8個等級來標示股票品質。經過評級,標普公司將股票核定為如下4個類別,8個等級,如表1所示。

臺灣經濟日報社曾多次對上市公司的股票進行評級,其評級的辦法是根據證券交易所公布的數據,對反映上市公司的獲利能力、營運能力、短期償債能力及其股票交易情況的指標進行測算,并按照一定的權重進行分配,計算出得分值并求出相應的等級。這些指標主要是稅前盈利率(55%)、股東權益周轉率(15%)、流動比率(10%)、股價波動幅度(10%)、股票交易周轉率(10%)。其中,稅前盈利率和股東權益周轉率為宜大型指標,其他指標為適中型指標。計算樣本股票組相應指標的全距、十分位差、均值,宜大型指標以樣本平均值定位60分,每高于均值十分位則加10分,低于10分為則減10分;適中型指標則以樣本平均值為100分,每高于或低于十分位則減10分。通過上述辦法得到指標的最終得分,之后按照權重進行綜合,得到評級的最終得分,并將最終得分和股票等級評分表對照,確定級別。

針對系列股票進行投資價值排名,也是股票投資價值評級的一種應用方法,其評價標準多種多樣,有公司治理、資金管理、市值管理等等。國內目前的股票投資價值排名的應用中,較為知名的有中國中央電視臺推出的央視50股票組合、新青年*財富雜志的上市公司500強、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和《經濟觀察報》的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百佳、福布斯雜志的中國最具潛力上市企業、新財經推出的“漂亮50”等等。

以央視50為例,央視財經50股票組是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聯合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天津南開大學、中央財政金融大學等五所高校,以及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等專業機構,共同評價、遴選的,以成長、創新、回報、公司治理、社會責任等5個維度為基礎選擇的50家上市公司,每個維度選擇10家上市公司,共同組成央視50樣本股。依據央視50樣本股編制的央視財經50指數,各組樣本股的權重分別為20%,此指數于2012年6月6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從股票評級的理論和實踐案例可以看出,現有的股票評級主要是從財務指標的角度來分析股票的投資價值,也就是說更多地關注上市公司的實體價值。央視50雖然在基本面分析的基礎上,融合公司治理、社會責任、創新能力等新的因素,但并沒有系統地將容納更多經濟價值的信息態因素作為主要變量。而對于股市而言,信息態實際上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物質態因素的基礎上加入對信息態因素進行綜合考量,有利于更全面地分析股票的投資價值,從而更好地把握市場中存在的投資機會。

三、基于二元價值容介態的股票投資價值評級模型設計

基于二元價值容介態的視角,本文以國內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從反映實體價值的物質態因素和反映虛擬價值的信息態因素兩個方面逐層對股票的投資價值進行分析。在模型設計的總體思路方面,選擇兩步篩選法。第一步,以物質態因素為主進行評級,設計體現物質態因素的指標體系,通過門檻值設置,篩選出合格的股票進入第二輪篩選。第二步,以信息態因素為主進行評級,在第一輪基礎上,進一步利用體現信息態因素的指標體系,同時設置一定的門檻值,在入選股票的范圍內進行綜合排名,并最終選擇排名靠前的50支代表性股票。

(一)基于物質態因素的評價指標

綜合以往的研究,基于物質態因素的評價指標從盈利能力狀況、資產運營狀況、償債能力狀況、發展能力狀況4個方面進行指標設置。根據指標的特點,分為宜大型指標和適中型指標。各指標的類型如下表所示:

(二)基于信息態因素的評價指標

信息態的因素可以體現在很多方面,本文從二元價值容介態的基本概念出發,將選取一些能夠突出反映以人的心理需求為信息特征的虛擬價值的因素作為模型的變量。在信息態評價上,本文主要采用行業經濟價值、人氣,同時融合公司治理和市場表現因素。

1.行業價值形態因素

從二元價值容介態理論出發,根據實體價值和虛擬價值的比例構成可以將經濟價值劃分為7種形態。我們把上市公司所屬行業(按照證監會的行業分類),分別將其歸入某類經濟價值形態,并進行賦值。在歸類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國家的產業導向。按投資價值排序,從第一類價值形態到第7類價值形態,價值形態逐級遞升。本文將7類價值形態理念融入到信息態評級之中,將其作為適中型指標,以期篩選出富含更多虛擬價值形態的標的。

2.人氣因素

人氣因素對股價的影響在理論研究中已經具有一定的基礎,Wouters和Plantinga在2006年提出了股票人氣假說,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股票人氣與良好的過去表現直接相關。股票人氣研究以投資者情緒(Sentiment)為基礎,投資者情緒對金融市場價格有重要影響。如何衡量投資者情緒又是一個紛爭的話題。總體來看,衡量投資者情緒的方法可以分為基于客觀市場指數的方法和基于調查的方法。基于客觀市場指數的方法主要有封閉式基金的折價及BW 情緒指標。Baker和Wurgler(2007)利用人氣水平指數,驗證基于人氣指數及其預期條件收益,他們的人氣指數的指標主要有成交量、股利溢價、封閉式基金折價、IPO首日收益等。可以說,目前對股票人氣的衡量,主要從證券市場總體層面衡量,而針對單支股票研究其人氣的文獻較少。本文在模型中對人氣因素的考慮,主要從單支股票被關注的程度設計指標。本文借助于對百度新聞數量和股吧帖子數量,從現狀和未來變化等兩個角度對上市公司的人氣表現進行綜合衡量。其中,百度新聞數量和東方財富網股吧帖子數量均為宜大型指標。

3.公司治理因素

公司治理作為股東、經理層等企業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一套制衡、激勵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公司長遠發展。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中心的研究表明,公司治理同上市公司的股價表現有一定的關系,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夠帶來更快的股票價格增長。本文對公司治理的指標,主要包括:獨立董事比例、股權集中度、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其中,獨立董事比例為宜大型指標,股權集中度為適中型指標,機構持股比例為宜大型指標。

4.市場表現因素

上市公司在證券市場的表現,是投資者利用其資金進行投資最終形成的結果,是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信心的表現,也是上市公司市場風險的直觀反映。本文將市場風險納入到我們的信息態評價之中。證券市場的風險是所有投資者都面臨的,由多種因素構成的,但在不同時期又有不同的因素起主要作用,導致股市上股票價格的下跌,從而給股票持有人帶來損失。個股的風險主要是針對單支股票而言,其未來價格變動受到上市公司本身質地、整個市場大環境、某種特定概念性因素等多種因素影響。為反映個股所面臨的市場風險,本文利用個股的月收益貝塔系數(年度數據)和市盈率做為上市公司的市場風險的衡量指標。其中,日收益貝塔系數為宜大型指標,市盈率為適中型指標。

四、模型運行的過程與結果分析

(一)2012年模型驗證

按照物質態和信息態的雙重篩選過程,我們最終選出得分排名前50的在2012年1月1日之前上市的50家上市公司,并按照流通股本加權法,在通達信軟件上,以2012年5月2日為指數模擬起點,擬合形成指數,稱為“廣虛50指數”。

從廣虛50指數與同期上證指數、深證成指、中小板指走勢比較看,在下跌途中,中小板指數強于廣虛50指數,而在上漲途中,廣虛50指數則強于中小板指數,可以說,廣虛50指數的彈性強于中小板指。

從廣虛50指數與上證指數和深圳成指的走勢比較看,在過去一年中,廣虛50指數走勢強于上證指數和深圳成指等大盤指數。

從廣虛50指數走勢與同期滬深300、央視50的比較看,廣虛50指數強于滬深300指數;弱于央視50指數。

(二)2013年模型運行結果

依據同樣的模型和程序,我們對2012年上市公司物質態和信息態進行了研究,并最終選擇出50家上市公司。

同樣從2013年5月份第一個交易日開始的模擬情況看,2013年新選的50家上市公司所形成的指數仍然強于大盤指數和滬深300。

總之,從模擬驗證的結果來看,廣虛50股票組合指數表現出較好的走勢,能夠強于同時期大盤走勢,也好于滬深300。可以說,利用物質態的實體價值和信息態的虛擬價值的二元價值容介態理念,借助綜合評價法所形成的股票投資價值評價方法,有較強的實用性。

五、結束語

股票投資價值評級是一個復雜的系統評價過程,涉及的指標因素眾多,采用的評價方法多種多樣。本文基于二元價值容介態的視角,采用多因素綜合評價法的方法,對A股上市公司依據投資價值進行了評價。從評價結果和模擬驗證來看,本文所提出的股票投資價值評價思路有一定的實踐意義,也為投資者挖掘投資標的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視角。

當然,本文的研究方法仍然存在諸多缺陷。比如,在模型的指標體系中各指標權重完全采用主觀賦值的辦法,造成主觀性因素在評價過程中可能產生較大的影響。同時,在模型驗證上,本文驗證了兩年的數據,未來可能需要更多實證研究,以分析模型的可靠性。再如,在指標構成實際中,如何發現更好的,更能反映上市公司信息態因子的指標,以及對信息態因子同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關系等。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的深化研究。

參考文獻:

[1] 張良發,晏黎,蒲濤.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分析[J]. 經濟研究導刊,2012(14):107-108.

[2] 張蕾,銀路. 股票內在價值的一種投資方法評價[J].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7(8):814-816.

[3] 于雪冬. 股票評級[J]. 中國科技投資,2006(7):74-75.

[4] 林左鳴. “生活對象化”價值缺位是西方債務危機的總根源 [C]// 廣義虛擬經濟論文集2. 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12:67-69.

[5] Malcolm Baker, Jeffrey Wurgler. Investor Sentiment in the Stock Market. Working Paper 13189. http:/// papers/w13189. June, 2007.

[6] 林左鳴. 廣義虛擬經濟論要[C]//廣義虛擬經濟論文集2 . 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12:12.

[7] 吳文江. 數據包絡分析及其應用[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2.

[8] 徐泓,蔣硯章,姚岳. 公司價值評價體系的構建[J]. 甘肅社會科學,2010(2).

[9] 夏璇,朱建華. 股票投資價值評估理論綜述[J]. 中國商界,2008(12).

[10] 周淼. 股票投資價值理論文獻綜述[J]. 財會通訊綜合,2012(12).

[11] 廖成林,喬憲木. 中國上市公司股票評級的財務結構模型分析[J]. 重慶大學學報,2004(9).

[12] 辛琳,孫永正. 長三角經濟圈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績效評價研究[J]. 科學決策,2009(3).

[13] 胡榮華. 上市公司股票評級實證研究[J]. 財經問題研究,2001(12).

[14] 黃莉,鄭曉巍,戴蓬軍. 江蘇省醫藥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實證研究[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01(1).

[15] 林左鳴. 廣義虛擬經濟――二元價值容介態的經濟導論[J]. 廣義虛擬經濟,2009(1).

第2篇

    對于企業年金基金投資的確認和計量,基金投資運營機構在初始取得投資時,應當以交易日支付的價款作為其公允價值入賬,記入交易性金融資產。發生的交易費用及相關稅費直接計入當期損益,記入交易費用。購入股票、債券等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股利、利息計入初始投資成本,增加交易性金融資產;實際收到發放的股利、利息沖減初始投資成本,即沖減交易性金融資產。企業年金基金應當按日估值,或至少按周進行估值,即將每個工作日結束時或每周五確定為估值日。估值日對投資進行估值時,應當以估值日的公允價值計量,以此調整原賬面價值,增加(或沖減)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作為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基金所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按照交易性金融資產的類別和品種,分別“成本”、“公允價值變動”進行明細核算,在初始和后續計量時均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當期損益。所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22 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即存在活躍市場的,按活躍市場中的報價確定其公允價值,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按估值技術確定其公允價值。

    (1)基金投資管理機構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借記“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按發生的交易費用,借記“投資收益”科目,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例1]20×7年4月1日,A企業委托投資管理人用企業年金以交易為目的購買B公司股票10萬股,每股3元,手續費千分之1.5;以交易為目的購買D股票投資基金10萬份,每份5元,手續費千分之1.5;以交易為目的按面值購入信用等級在投資級以上,20×7年1月1日發行的3年期按年付息E企業債券,面值為100元,5000張,共計50萬元,利率4%,手續費千分之1.5。賬務處理如下:

    購入B公司股票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投資

    ——B公司(成本) 300000

    投資收益——交易費用 450

    貸:銀行存款 300450

    購入D股票投資基金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基金投資

    ——D股票投資基金(成本) 500000

    投資收益——交易費用 750

    貸:銀行存款 500750

    購入E企業債券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債券投資

    ——E企業(成本) 500000

    投資收益——交易費用 750

    貸:銀行存款 500750

    (2)對于收到的屬于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支付價款中包含的已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債券利息,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例2]20×7年4月30日,收到B公司已宣告分派的20×6年現金股利,每股分配現金股利為0.3元,該股利到達托管賬戶。

    實際收到現金股利時,

    借:銀行存款 30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投資

    ——B公司(成本) 30000

    (3)估值日,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高于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借記“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公允價值低于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例3]20×7年6月1日為估值日,B公司平均每股價格為3.2元,D股票投資基金每份平均價格為5.1元,E企業債券市場平均交易價格為98元。賬務處理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投資

    ——B公司(公允價值變動) 20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股票價值變動損益 20000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基金投資

    ——D股票投資基金(公允價值變動) 10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基金價值變動損益 10000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債券價值變動損益 10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債券投資

    (4)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期間收到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債券利息,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例4]20×7年12月30日,確認E企業債利息收入,并到達托管賬戶,金額為20000元。

    確認E企業債利息收入時,計入公允價值變動的金額為15000元(500000×4%×9÷12),計入收回成本金額為5000元(500000×4%×3÷12)。

    借:銀行存款 20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債券投資

    ——E企業(公允價值變動) 15000

    交易性金融資產——債券投資

    ——E企業(成本) 5000

    [例5]20×7年12月30日,B公司宣告分派20×7年現金股利,每股分配現金股利0.1元(所分配股利假設均為20×7年經營所得),并到達托管賬戶。

    收到分派現金股利時,

    借:銀行存款 10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投資

    ——B公司(公允價值變動) 10000

    (5)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成本,貸記“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按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貸記或借記“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同時,按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借記或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

    [例6]20×7年12月31日,投資管理人以3.5元/股的價格在證券市場上賣出所持有的B公司股票,以每張105元的價格售出E企業債券,實際利率與票面利率相同,不考慮相關稅費。

    賣出B公司股票時,

    借:銀行存款 350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投資

    ——B公司(成本) 270000

    ——B公司(公允價值變動) 10000

    投資收益——股票差價收入 70000

    同時,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股票價值變動損益 20000

    貸:投資收益——股票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20000

    賣出E企業債券時,

    借:銀行存款 525000

    交易性金融資產——債券投資

    ——E企業(公允價值變動) 25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債券投資

    ——E企業(成本) 495000

    投資收益——債券差價收入 55000

    同時,

    借:投資收益——債券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10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債券價值變動損益 10000

    20×7年12月31日,將各項收入、費用同時轉入企業年金基金凈資產賬戶。

    借:投資收益——股票差價收入 70000

    ——債券差價收入 55000

    ——股票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20000

    貸:企業年金基金 133050

    投資收益——債券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10000

    ——交易費用 1950

    “交易性金融資產”期末借方余額,反映基金所持有各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

    參考文獻:

第3篇

關鍵詞:長期股權投資 價值分析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指企業初始確認時即被認定可以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包括股票、債券、可轉換債券等,以及沒有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作為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貸款和應收款項的金融資產以及持有至到期投資。自2007年滬深兩市股權分置改革完成以來,上市公司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所持有的被投資單位的法人股都可以轉化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這些限售股具備了在滬深交易所上市交易及變現的能力。這類持有限售法人股的股東當中,大部分為控股上市公司,它們因參股其他上市公司而獲得較多利益,受到股票投資者的關注。此外,根據新企業會計準則,在每年的上市公司年報中,要對上市公司以前年度在長期股權投資會計科目下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加以披露,并說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對企業股東權益的影響。股票投資者可以依據上市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對這些法人股進行價值重估,挖掘出一些持有較大股權投資其價值又被市場低估的控股上市公司,選擇性購入這類上市公司股票,可以獲得較好的投資回報。

一、股權重估價值被市場低估的根本原因

在股權分置改革以前,在原會計制度核算模式下,類似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通過持有優質上市公司的股權獲得股票資本升值帶來賬面收益的模式難以實現,上市公司所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的被投資上市公司的股權增值無法體現在其財務報表中。這是因為上市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按照投資的股權份額的多少,采用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即成本法或權益法進行核算,并不計算所持有上市公司股權市價變動的“公允價值”。具體表現為:企業對被投資交易市場不具有重大影響、共同控制或控制,且在滬深證券交易市場沒有上市交易、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可采用成本法進行核算。在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不受被投資單位盈虧的多少和其他權益份額變動的影響,在取得被投資單位分配的現金股利時,才確認投資收益。不論被投資單位的業績高低,如果被投資單位不進行現金分紅,股權的投資收益就無法體現在投資方的利潤表中。反之,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控制或共同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可采用權益法核算。在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根據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變動份額的多少而變動。只要所有者權益發生變動,投資方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就要進行相應調整。在被投資單位實現盈利時,所有者權益的留存收益增加,投資方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需要調增,確認為投資收益;發生虧損時,所有者權益的留存收益減少,投資方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需要調減,應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其核心是投資方在被投資單位擁有多少凈資產,被投資單位實現多少凈利潤、出現多少虧損、分派現金股利的高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上下變動都會引起投資方凈資產份額的相應變動。

但不論控股公司采用成本法還是權益法進行會計核算,其所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不會因為會計核算方法的不同而發生改變,上市公司潛在的實質價值并不受影響。例如,上市公司所持有的股權如果以每股1元的價格買入,當期市場交易價值上漲為每股10元時,上市公司無論是采用成本法還是權益法核算,公司財務報表仍然將其長期股權投資以每股1元的價值反映,每股增值9元部分,并不計算股權資本的市場增值,因此,在原會計制度核算模式下,在股權分置改革以前,上市公司所持有被投資單位股權的潛在市場價值得不到充分體現,正因如此,上市公司股權投資的潛在價值被證券市場所忽視而被低估。

二、股權分置改革所帶來的市場機遇

會計制度就像一根紐帶,會計政策的變更將上市公司和其所投資的上市公司聯系在一起。股權分置改革后,長期股權投資所具備的潛在市場價值,成為投資者分析上市公司價值的重要參考因素,自2007年以來,因會計政策的變更,證券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上市公司之間互相持有股份的現象相當普遍,上市公司按控股份額的不同分為三類:

第一類,絕對控股上市公司股東,持股占被投資上市公司總股本的比例達到51%以上,處于絕對控股水平,限售股流通后大規模套取現金的可能性較低。如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這類控股股東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屬于現行會計準則中規定的投資方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按照權益法進行調整。

第二類,上市公司控股比例較大,屬于相對控股水平,投資方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或共同控制。此類公司屬于現行會計準則中規定的按照權益法進行計量和核算的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如東方集團、新希望、遼寧成大、吉林敖東等上市公司,此類公司所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價高低的變化,會對控股公司的凈資產和凈利潤產生相應影響。

第三類,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較小的股票投資,目的是取得股票短期差價,會計核算上以交易性金融資產處理,期末按股票交易價格計量,以股票收盤價作為公允價值計價入賬。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資本公積,影響公司的凈資產。如兩面針、雅戈爾、太極集團等上市公司通過滬深證券交易市場購入的股票。

上述三種類型的上市公司按照現行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所持有的股權將出現在“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三個會計科目中,而且必須以公允價值入賬計入資本公積。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后,限售法人股進入全流通領域,第一、二類控股股東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可以將此類持股確認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定: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取得的利息或現金股利,應當計入投資收益。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處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應將取得價款與該金融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的利得或損失,計入投資損益;同時,將原直接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的公允價值變動累計額對應處置部分的金額轉出。

例: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相對控股的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股10.67億元,2015年12月31日民生銀行的股票收盤價為9.64元/股,2015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日,東方集團如果按照原會計準則計算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為10.67億元,按現行會計準則計算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為92.19億元,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增值92.19億元(即10.67×9.64-10.67×1),同時,東方集團的“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相應增加了92.19億元。假如東方集團所持有民生銀行的限售股開始流通,并出售持有民生銀行股票的10%,即1.067億股,按民生銀行的股票市場交易價格每股9.64元出售,則東方集團將取得投資收益9.22億元(即1.067/10.67×92.19),同時,“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相應減少9.22億元,僅出售部分股權,每股收益0.55元。

也就是說,上市公司控股其他上市公司的股權價格的變動,影響著控股公司的凈資產,出售時將影響控股上市公司本身的盈利,滬深股市股權的市場價值得以體現,這就意味著一批股權重估增值的上市公司將浮出水面(見表1)。

三、股權投資價值分析

在現行會計制度下,控股上市公司可以通過持有優質上市公司的限售法人股股權,獲得股權升值所帶來的賬面收益,使巴菲特所掌管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盈利模式成為現實。筆者認為,從上市公司所擁有股權潛在增值的視角,可以動態市凈率、動態市盈率兩個指標分別分析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影響。

(一)市凈率。市凈率是指股票價格與凈資產的比率。一般來說,市凈率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相反,則投資價值較低;它有助于投資者以較少的資金投入獲得較高的資金產出。對證券投資機構而言,它能夠幫助其辨別股票投資風險。每股凈資產是標的股票的賬面價值,它是用初始投資成本計量的,而每股市價是資產負債表日這些標的股票資產的現在價值,它是證券市場上投資者交易的結果。例如:浦發銀行、南京銀行、工商銀行等銀行類的股票市凈率低于2倍,而創業板類股票的市凈率遠遠高于2倍。這類現象,在我國滬深股票交易市場中屢見不鮮,股價的高低與其凈資產不匹配,究其原因,這與股本結構、股本大小以及投資者偏好密切相關,同時,也反映了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成熟,以及投資者投資理念的不成熟。通常情況下,股價是凈資產的2倍左右,對該股票投資較為安全。對發展前途有良好預期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凈率可以達到2倍以上,甚至遠遠超過2倍。該股票股價與其凈資產的關系具有密切的正相關性,更多的是體現投資者對于投資標的股票的未來預期,假如現在的投資標的股票能夠在未來給投資者帶來較高的投資回報,那么現階段該投資標的股票的市場需求也會增加,從而推動投資標的股票市場價格的走高。如上頁表1所示,東方集團2016年3月31日的收盤價為每股6.84元,每股凈資產為6.29元,計算出的市凈率為1.08倍(即6.84/6.29);若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計算,股權投資總溢價為92.19億元,每股溢價5.3元,溢價后每股凈資產為11.82元,溢價后的動態市凈率僅為0.58倍(即6.84/11.82),投資該股票比較安全,若股價按凈資產的2倍計算,該股票市價應為23.64元(即11.82×2),而該股票2016年3月31日的收盤價僅為每股6.84元,因此,該股預期具有近17元的上升空間。同樣,新希望、吉林敖東、遼寧成大、北京城建等上市公司潛在的股權增值對其每股凈資產的貢獻分別高達6.33元、22.02元、12.85元、3.38元,這類股票價值的被低估程度可見一斑。

(二)市盈率。市盈率是股票價格與股票收益的比率,用來比較不同價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一般認為,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如果過高,那么該股票的價格存在泡沫,股價被高估。市盈率的高低反映了對該股票投資相對成本的高低,同樣也體現了對該股票的投資風險。一般情況下,市盈率越高,表示投資該股票的風險越大,市盈率越低,則表示投資該股票的風險就越低。例如:浦發銀行、南京銀行、工商銀行等銀行類的股票市盈率低于20倍,而創業板類的股票市盈率遠遠高于20倍。這種現象在我國滬深股票交易市場中較為常見,股價的高低與其收益不配比,究其原因,同樣與股本結構、股本大小以及投資者偏好相關,反映了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成熟,以及投資者的不成熟。通常情況下,20倍的市盈率,表示投資該股票較為安全。具有良好預期的股票市盈率遠遠高于20倍以上。股價與收益具有較高的正相關性,如果現在投資的品種能夠在未來給投資者帶來好的收益,投資者對于該投資品種的未來預期趨于樂觀,它的市場需求也會增加,從而進一步推動該股票的市場價格走高。反之,投資者對于投資品種的未來預期則趨于謹慎,股票的市場價格走低。例如:東方集團2016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為0.139元,2016年12月31日收盤價為每股6.84元,計算出的市盈率為49.2倍(即6.84/0.139),表面上看投資該股票風險較大;但是,從其持有民生銀行10.67萬股股票中出售股份的10%,即1.607萬股,若以2016年3月31日民生銀行的收盤價每股6.94元計算,1.067萬股的套利,將給東方集團帶來近9.22萬元的巨額投資收益,僅此一項公司每股收益將達到0.55元,按預期收益計算出的動態市盈率僅為9.91倍(即6.84/0.69),若股價按每股收益的20倍市盈率計算,該股票市價應為13.8元(即0.69×20),而該股票2016年3月31日的收盤價僅為每股6.84元,因此,該股票預期具有7元的上升空間。同樣,新希望、吉林敖東、遼寧成大、北京城建等若按10%的比例出售其所持股票,潛在的股權增值對其每股收益的影響分別高達0.63元、2.20元、1.29元、0.34元,新希望、吉林敖東、遼寧成大、北京城建一季度每股收益將分別為0.32元、0.41元、0.19元、0.11元,其動態市盈率分別為16.75倍、10.10倍、10.91倍、27.53倍,若按20倍的市盈率計算,該類股票同樣預期具有巨大的上升空間,該類持股對該公司業績有著重大的積極貢獻。

綜上所述,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完成,以及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控股上市公司所持有的被投資單位的限售法人股所潛藏著的巨額增值將得以實現,選擇一些持有較大股權投資而其價值被市場低估的控股上市公司進行投資,可以取得較高的投資回報。S

參考文獻:

第4篇

關鍵詞:利率;股票價格;傳導機制

作者簡介:李明揚(1974-),男,湖南衡陽人,湘潭大學商學院講師,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唐建偉(1974一),男,湖南邵陽人,復旦大學金融學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與香港招商局集團聯合培養博士后研究人員。

中圖分類號:F830.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096(2007)04-0136-04 收稿日期:2007-04-25

一、利率變動影響股票價格的傳導機制

利率主要通過兩條途徑影響股票市場價格,一是對股票投資者的影響;二是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1、利率變動對投資者的影響

利率變動引發居民的資金流向變化。從理論上講,利率的變動會改變居民的金融資產結構。投資者通過對儲蓄、國債、股票、郵票、實業等多種投資方式的流動性、安全性和收益性比較之后,達成了多種投資方式與各自風險相對應的均衡。利率一旦變動,各金融品種的平衡將被打破,投資者的資金重新流動、組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金總是向利潤高的地方流動,利率下降后,存款的收益相應地降低了,直接提高了其他金融投資品種的相對投資收益,在股票市場投資回報不變的情況下,投資股市的機會成本減少,這必將分流部分儲蓄進入股市,股市資金供給的增加必將拉動股票價格上升。反之,人們投資股市的機會成本增加,部分資金從股市流出,資金供不應求,股票市場需求減少,股票價格隨之下跌。

由此可見,利率變動調整投資具有替代效應。由于利率的變動影響股票投資的相對收益率,當股票投資的相對收益率提高時,引起股票投資對其他投資的替代;反之,當股票投資的相對收益率下降時,引起其他投資對股票投資的替代。這種替代效應的傳導機制可以表示:

i股票投資的機會成本投資者資產結構調整股票價格(P

利率調整投資替代效應的實現程度受以下因素制約:一是其他投資方式的利率彈性。如果其他投資方式具有較強的利率彈性,則利率變動能有效地引起投資方式的轉換;反之,利率調整的投資替代效應將很弱。二是投資者的未來預期以及不同投資方式的風險性。不同的投資方式具有不同的風險程度,其收益的可預期性和穩定性不同。當投資者的未來預期樂觀時,風險承受能力提高,利率的下調由于股票投資相對收益率的提高引起對其他投資方式的替代;反之,當投資者預期未來悲觀時,則會引起其他投資方式對股票投資的替代。

2、利率變動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首先,利率變動引起社會總供求的變化,改變企業經營環境,引起公司資本價值及投資者預期的變化,從而使股票價格發生變動。一方面,利率是貨幣資金的價格,利率的變化影響社會的投資成本。當利率下調時,投資成本降低,會刺激投資。另一方面,利息是居民現期消費的機會成本,當利率下調時,現期消費的機會成本降低,從而對消費有刺激作用。投資和消費的增加會增加社會總需求,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經濟的繁榮,從而改變企業經營環境,進而拉動股票價格的上漲。

i投資和消費社會總需求經濟增長企業經營環境股票價格(Ps)

其次,利率調整會改變企業經營成本,從而影響企業經營業績。一般情況下,當利率降低時,可以減少企業的財務負擔,提高公司資本價值,推動股票價格上揚。反之,當利率上升時,上市公司融資成本增加,企業將縮減投資,壓縮生產規模,從而盈利水平降低,給投資者的報酬也會減少,因而該股票的投資價值不大,股價就會下跌。

i企業融資成本企業利潤股票價格(Ps)

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利率調整會改變企業經營成本,從而影響企業經營業績。利率對公司盈利的影響程度,因企業的性質、負債的多少及負債的結構而存在差別。從經濟模型分析,投資是利率的函數,利率可看做是資本的價格,利率越低,投資需求越大,它必須真實地反映貨幣供求關系,否則它就很難具備影響投資需求的功能。投資的真實參照系數是資本的邊際生產率,而不是名義貨幣利率(凱恩斯,1932)。而貨幣利率是金融市場上實際存在的利率,它取決于借貸資本的需求與儲蓄的供給,因此,貨幣利率的下降并不一定導致投資需求的增加。

二、利率變動對股票價格影響效應的實證分析

(一)我國利率與股票價格的變動趨勢分析

圖1是1996年以來我國利率與股票價格的變動趨勢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名義利率與股票價格之間有明顯的反向變動關系,隨著名義利率的不斷下調,股票價格也不斷攀升。相反,股票價格與實際利率則呈現比較復雜的關系。1996年以來,我國名義利率雖然一直下調,但因為物價指數下降得更快,在1996~1999年實際利率是上升的,在這期間,股票價格卻是一直上漲的,因此此時的股票價格與實際利率是正向變動關系。

(二)我國利率與股票價格的相關性分析

采用1996年1月~2002年12月的月度數據,將我國一年期存款利率(R)與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SP)作回歸分析,回歸結果與以上的趨勢分析是一致的,股票市場價格與名義利率有明顯的反向變動關系,二者的相關系數達到了-0.85l。而同一時期的實際利率與股票價格的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實際利率與股票價格之間也存在有反向變動關系,但這種關系比以上名義利率與股票價格的關系要弱,它們之間的相關系數只有-0.173。

以上的分析說明在我國還存在某種程度的“貨幣幻覺”,股票價格只對名義利率變動敏感,對實際利率的變動并不敏感。

(三)我國利率變動對股票價格的實際影響效應

利率變動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結果不盡相同。有人在研究了我國利率調整當天或利率調整消息公布后第一個交易日的股票價格指數的變動情況后認為,我國股票市場價格對利率的變動反映并不敏感,降低利率對股票市場不能起調節作用(趙新安等,2001)。但是對于這種看法大多數學者認為是不正確的。首先,利率調整與股票價格變動之間通常會有一個時滯,利率下調要能夠引起儲蓄分流,增加股票市場的資金供給才能引起股票價格的變化。因此利率調整當天或下一個交易日的股票價格波動并不能夠

完全反映利率調整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其次,利率調整是可以預測的,利率調整的信息也是可能被提前透露出去的,因此,利率下調消息正式公布之前股票價格波動也是值得注意的。再次,引起股票價格波動的原因很多,利率只是引起股票價格波動的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利率變動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可能被其他因素對沖。最后,利率與股票價格之間既可能出現正相關關系,也可能出現負相關關系。

1、利率變動對股票價格的總體影響效應

應該說我國股票市場從建立之初就受到政府利率政策的影響。在1993年,政府兩次上調利率,上海和深圳股市股票價格指數也從3、4月份開始下滑,進入一個長期低迷階段。1996年4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告,不再辦理保值儲蓄業務,于5月1日和8月23日兩次下調利息率,與此同時,股票市場也開始活躍,股票價格指數迅速揚升,據有關部門統計,1996年我國的兩次降息,共有1000億元左右的資金流入到股市中(《中國證券報》,1999年11月)。1996年下半年到1997年上半年的三次調低利率中,股票市場交易成為歷史上最火暴的時期,而同期儲蓄存款增加額是逐月下降的。在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司2000年8月對全國50個大中小城市的400個儲蓄網點的儲戶進行問卷抽查中,在被問到:“當前物價和利率水平下,你認為那種選擇更合算”時,選擇購買股票的儲戶占14.3%,比第2季度提高了3.6個百分點。凡此種種都表明了,在我國雖然利率還沒有市場化,但利率的變動已經可以對股票市場產生影響了。

2、利率變動對投資者的影響

我們前面分析利率變動影響股票價格的第一條渠道是對股票市場投資者的影響,通過調整居民的資產結構來影響股票市場資金流量從而影響到股票市場價格的。下面我們根據資金流量表的原理編制關于家庭住戶的資金流動分析表,以此分析利率變動對家庭資金流動方向的影響。

表2顯示,我國居民資金在1994年到2001年期間資產結構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綜上所述,利率下降對我國居民資產結構有一定的調整效應,但這一效應并不顯著。特別是利率下降對儲蓄的分流作用有限。

3、利率變動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利率對股票價格的另一條影響途徑是通過影響上市公司來實現的。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利率調整會改變企業經營成本,從而影響企業經營業績。利率對公司盈利的影響程度,因企業的性質、負債的多少及負債的結構而存在差別。我國中央銀行的連續降息雖然大大減輕了企業的利息負擔,降低了企業的成本。但因為我國上市公司占全國企業總數的比例很小,而且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權融資偏好,上市公司平均債務資本比例遠遠低于全部企業的平均值。從表3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歷年均低于全國企業平均水平。尤其是1998年,上市公司平均資產負債率為49.49%,而我國全部企業的平均負債率為61.14%,相差近10個百分點,而國家統計局對14923家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1997年底國有企業的帳面平均負債率為65%,其中有6054家企業的負債率高于80%。

以上分析表明,利率下降對我國上市公司融資成本的影響并不大。而且利率下降通過影響上市公司融資成本進而影響股票市場價格還要有一個前提,就是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要有所提高。表5是1995年以來,我國上市公司的資產收益率(此處用凈資產收益率)與我國企業平均資產收益率的比較,表中數據顯示,多年來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與全國企業資產收益率基本相近,近兩年來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甚至低于全國企業平均資產收益率。另外從表5和表6還可以看出,我國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是逐年下降的,經營處于虧損狀態的上市公司的絕對數量在增加,相對比例也逐年遞升。這就說明近年來的利率下降不但沒有能夠減少企業的融資成本,對于提高企業經營業績也沒有任何幫助。

通過以實證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結論:

從變動趨勢來看,我國利率與股票價格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不過股票價格更多是與名義利率的變動相關,股價對實際利率的調整并不敏感。

(四)實證結論

從實際影響效應來看,利率變動在短期內對股票價格影響比較明顯,一般在利率下調后都會引起股票價格的上揚,但從中長期效應來看,利率調整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并不確定,在利率下調一個月前后,股價有升有降。導致出現這種不確定性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利率變動對股票價格影響的傳導機制出現了問題。對傳導機制的分析證明了這一點:利率變動不但對作為股票市場投資者的居民的資產結構調整效應不顯著,而且利率下降對儲蓄的分流作用也相當有限;其次,利率下降對我國上市公司融資成本的減少和利潤的改善作用也非常有限。因為這兩條傳導渠道出現了問題,所以利率變動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效應也就出現了不確定性。

三、結論

第5篇

其中,52%的投資者認為注冊制改革將增加投資者新股選擇數量,抑制上市發行價格過高現象,對股市總體上是利好。48%投資者認為注冊制改革下垃圾股將被多數人拋棄。

為了解青年投資者對證券市場的態度,本次調查首次增加了青年潛在股票投資者,認定范圍為20~29歲之間過去12個月未進行過股票交易的個人。

調查顯示,青年潛在股票投資者主要的投資品種為互聯網理財產品(57%)、銀行理財產品(48%)和公募基金(23%)。

深交所《2014年個人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

日前,深圳證券交易所完成了《深交所2014年個人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為全面掌握投資者狀況,有針對性地做好教育和服務工作,提供了大量一手資料。

此次調查系深交所自2009年以來開展的第六次年度調查活動,調查問卷由深交所投資者教育中心與綜合研究所共同設計,內容包括投資者受教育程度、投資者交易習慣與決策方式、證券公司風險教育及投資者服務狀況、投資者對投資產品的需求及互聯網金融的態度等多個方面。既包括在之前歷年調查基礎上的跟蹤調查,也包含一些新的熱點問題。為保證調查的科學性與嚴謹性,深交所一直委托知名調查機構尼爾森(中國)執行此次調查項目,負責調查問卷的發放與回收統計工作。

根據不同年齡段投資者的特點,調查采用了網絡在線訪問方式。最終取得的總體有效樣本為3649。其中股票投資者有效樣本為3549,最大抽樣誤差

有關調查結果摘錄如下:

一、投資者對股票的投資信心和交易活躍度持續提升

2014年個人投資者對股票投資的信心和交易活躍度都有所提升,主要表現在:

二、七成個人投資者接受過高等教育,創業板投資者受教育程度高于非創業板投資者

三、投資者資產組合多元化程度變化不大,各類投資品種中,公募基金滲透率較上年下降

四、創業板投資者在收益期望和風險承受能力上仍高于非創業板投資者

五、投資者獲取投資信息的渠道使用上較去年略微下降

從板塊差異來看,創業板投資者在信息獲取方面使用的渠道要多于非創業板投資者,平均信息來源渠道為3.8種,非創業板投資者為2.9種。非創業板投資者仍更依賴熟人推薦,而創業板投資者則更注重從股票走勢、公司公告、金融機構研究報告等渠道收集信息后自己做綜合判斷。

六、券商經紀業務競爭白熱化,傭金率維持低值,券商對投資者的服務力度變化不大

七、個人投資者仍普遍認為融資融券交易風險較大,大都持謹慎心態參與交易;大部分投資者認為融資融券對股市是中性或正面作用

八、對于股票期權,投資者了解程度不高,主要持觀望態度

九、網絡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及網絡理財等互聯網金融產品滲透率持續加強,投資者對規范P2P網貸行業有強烈期待

調查顯示,第三方支付平臺、網絡理財、網絡銀行是投資者認知度和投資者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互聯網金融產品,聽說過這三種的受訪者比例分別為87%、85%和79%,使用過或想嘗試的投資者比例分別為70%、63%和52%。對于互聯網金融風險,投資者最擔心的仍是網絡信息安全風險(占受訪者40%),其次是虛假信息欺詐風險(占受訪者23%)。

對于P2P網貸理財產品,99%的投資者采取了風險控制措施,投資者采用的主要風險控制措施分別為甄選P2P平臺(如考察其股東背景、注冊資金、管理團隊、交易規模、知名度等)(65%)、 投資期限較短、流動性較好的產品(57%)和選擇不同的P2P平臺進行分散投資(52%)。問及如何促進P2P網貸行業健康發展時,投資者最看重的三條措施分別為對投資人的資金進行第三方托管(75%)、落實實名制(73%)、設置一定的行業準入門檻(71%)。

十、青年股票投資者受教育程度更高,但資產量較少,同時投資知識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相對更低;此外,超四成青年潛在股票投資者表示希望進入股市,但缺乏相關投資知識

十一、從投資者地區差異來看,華東地區投資者資產量和證券投資知識得分最高,中心城市投資者資產量遠高于非中心城市,但在投資知識得分和股票投資占比上中心和非中心城市相差不大

第6篇

關鍵詞:金融資產 中美對比 經濟環境 消費觀念

一、引言

金融資產是實物資產的對稱。單位或個人所擁有的以價值形態存在的資產,是一種索取實物資產的無形的權利,是一切可以在有組織的金融市場上進行交易、具有現實價格和未來估價的金融工具的總稱。金融資產包括銀行存款、債券、股票、投資基金、退休基金、人壽保險、各類管理性資產等。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2001年,我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為61499.21億元,而到了2007年增長到150816.3 億元,[1]在人們收入增加的同時,投資理財意識也不斷增強,千千萬萬的家庭不再滿足于靠單一的保值型金融資產―儲蓄存款生息來獲取收益,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關注資本市場產品,持有多樣化的金融資產。

南京位于中國東部地區,是中國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較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國經濟發展的最高水平,與美國居民金融資產選擇對比,具有可比性。

本文基于南京地區的調查數據,研究和了解居民對金融資產選擇的情況,并與美國居民的金融資產選擇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其差異背后的原因,對未來中國居民的金融資產的選擇提出一些建議。

二、南京地區居民對金融服務產品的使用情況調研分析

本文基于項目組建的團隊有針對性的選擇了南京市的6個區進行實地調研,得到有效問卷426份,在分析的數據中我們分成0-40萬收入的家庭、40-200萬收入的家庭、200萬以上收入的家庭三種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來分析。通過分析樣本數據得到下面結論。

(一)收入越高的家庭金融資產投資占其總收入比例越高

從上圖可以看出,0-40萬收入的家庭投資占總收入的比例集中于0%-10%,85%的被調查人員投資比例集中在0%-20%的區間,投資比例相對較小。年收入大于40萬的家庭的投資比例集中于50%-80%。低收入的家庭投資占比較小,高收入的家庭投資占比較大。

(二)儲蓄是選擇比例最大的投資途徑,不同收入階層的家庭有較大差異

表1 2011年中國家庭不同資產類型占總資產的比重

0.00本表是根據調查數據搜集整理而成。由表中可看出0-40萬收入的家庭選擇儲蓄的比例最多,達到了76.50%,40-200萬收入的家庭選擇儲蓄比例為56.25%,200萬以上收入的家庭選擇銀行儲蓄為15.00%。可以看出,0-40萬收入的家庭選擇儲蓄的比例最大,遠遠大于后兩者的投資比例。

(三)不同收入家庭股票投資比例不同

在選擇股票這種投資方式上,三種家庭的比例區別較大。0-40萬收入的家庭選擇股票投資的比例為1.00%,200萬以上收入的家庭選擇股票投資比例為5.00%,40-200萬收入的家庭選擇股票投資比例為10.63%,大大高于前兩者。

三、中美居民金融資產選擇情況對比及其差異原因

(一)中美情況對比

為了更好地與美國數據作對比,表3是從“表1”中剝離出來,單獨顯示中國家庭對金融服務產品的選擇及其占整個金融資產的比重。通過與美國的家庭金融資產選擇情況的對比可以看出:

1.銀行儲蓄相差甚大。美國的低收入家庭活期與定期儲蓄之和有18.9%,而南京0-40萬收入家庭的儲蓄率高達82.04%,占到整個金融資產總額超8成;而在中產家庭收入層次的水平上,美國的儲蓄平均水平只有15%左右,而富人的儲蓄率只有不到10%。相比較之下,中國的中高層收入人群的銀行儲蓄都占金融資產總額的50%左右。

2.有價證券選擇的不同(股票、債券)。美國低收入人群在有價證券上的投資達到了12.6%,而中國南京市0-40萬收入水平的人群股票持有比例相當低,僅有1.07%。且美國的中產和富人階層的股票和債券的持有率分別達到了21.51%和44.21%,遠遠高于中國的中高收入人群的股票持有率。

3.保險差異巨大(養老保險、商業保險)。美國的低收入家庭的保險占整個家庭金融資產的份額高達58.5%,中產階層和富人階層的保險份額也達到了36.4%和34%;而中國南京市0-40萬階層的社會保險與商業性養老保險之和也只有16.89%,這個比例比美國同階層少了一大半,而南京市中高層收入人群的保險份額為15%-30%之間。

(二)中美差異原因

1.對儲蓄選擇差異的原因。

第7篇

不管做什么投資,投資者最關心的是如何保證資金的安全。一系列資金被騙的事件頻繁被曝,依然不斷的有人卷入被詐騙的事件中,甚至被騙之后仍然沒有反應過來。

一聲“包賺”騙得人好苦

2010年,反商業欺詐維權網針對北京投融資領域,進行了初步調查分析。根據大量創業公司和融資個人的投訴和法律咨詢,北京已經成為投融資詐騙高發區,90%投資公司是騙子,受騙企業和個人的資金損失累計達百億人民幣。

同時,還有投資者統計了200多家涉嫌投融資詐騙機構名單,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帶有洋背景的投資公司,比如美國富吉投資公司、美國史坦富資本公司等。據了解,近些年來,一些國際資本以洽談合資項目,吸引缺錢的中國企業,與中介機構合作設局,詐騙融資企業的資料費、差旅費、律師費等,融資企業輕則損失幾萬元,重則損失幾十萬元。

投資公司是如何榨取錢財,積少成多的?

朝蓬投資公司是大小錢都賺,幫人投資的方式是收取會員費,薦股賺錢。老板是重慶市長壽縣一名高中生,曾在某股票投資公司干過接線員工作,辭職時偷走了公司的一本簡介,回到老家就依葫蘆畫瓢,成立了并無正規手續的朝蓬股票投資公司。

朝蓬公司招聘了幾十個20歲左右的年輕人,買來了外地股民的電話號碼,每天上網隨便找幾只上漲的股票,打電話向股民薦股,并稱想不賺都難。

很多股票投資公司都和朝蓬投資公司一樣,先是與會員保持聯系,免費薦股,并經常傾聽股民大倒炒股的苦水。幾番聯系,取得股民信任之后,就積極鼓動股民成為會員。如果當日推薦的股票第二天上漲了,就會在次日打電話極力鼓吹;如果當日推薦的股票次日跌了,就會把責任推給市場,并承諾繼續薦股。但不管結果如何,就是耍無賴,不退費。

還沒投資就遇“地雷”

“快速貸款”、“無抵押貸款”的消息遍地都是,同時,也像是埋下的地雷。

記者近日看到一位afi08248c0網友發了這樣一個帖子:我是重慶人,現在在江蘇昆山,因為想開店創業,在網上找了一家公司貸款8萬。簽了合約之后,讓我到郵局辦一張綠卡,還讓我開通95580電話銀行指定賬號轉賬,我都辦了。然后又讓我打24000元到我剛開的卡里面,說什么要看我有沒有還款能力,兩天后老爸東湊西湊的湊了5000塊。我打進去5分鐘后,再去查,非但沒有多,連我5000塊都不見了。不知道密碼,居然能把我的錢取走。

事實上, 這是投資公司詐騙的另一種伎倆。他們在放款前,就以需要利息和保證金、或者看對方的還款能力為由,把能撈到的錢都撈進自己的口袋。初步撈到錢之后,還會以資金不夠為由,繼續騙取更多的資金。對此,律師們都給出了盡快報警的建議。

投資要看是否合法

如何保證資金安全? 《投資與理財》雜志記者以投資者身份,撥通了幾家擔保公司的電話,看看對方都是怎么介紹的。

北京六行萬通擔保公司業務員:“我們有完善的程序,會簽合同,還有在公證處做兩份公證證明。在這一行,我們做了這么多年,肯定不會欺騙您。盈利方面的風險,大家共同承擔,手續方面我們肯定會做得很完善。您的款放出去之后,有碰見騙錢的,我們也會走法律程序。”

北京房易貸業務員:“我們做這行已經有六七年的時間了,把資金放在我們這兒非常的方便。我們會跟您簽定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保證您的資金安全。投資者可隨時到公司了解詳情。”

“保障資金安全,并不是簽了合同就萬無一失了。”陳先生說起了自己的經歷。陳先生跟一家投資公司簽了投資合同,內容是出資30萬元做投資,由該公司操作;該公司保證年利潤為15%,如果虧損,該公司將負責賠償本金和足夠的利潤。誰知合同實行到半年時,該公司關門大吉。

對此,廣州吳勇波律師說:“合同有效無效,要看具體內容,要看投資內容是否合法。在簽定合同前,要弄清投資方式是否合法。目前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假借高利返息的借款形式,進行非法集資,侵吞投資者投資款。另一種是投資公司以高回報為誘餌,誘騙投資者進行現貨黃金、外匯等項目的投資,并資者操盤,侵占投資者的投資款。很多投資公司來頭很大,會很專業的規避法律,投資者要尤為謹慎。如果被騙,要立刻報警,最好是聯合被騙的投資者一起報警,并找律師提起上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鏈接

通過投資公司進行投資,如何保障資金安全?

1 .要選擇操作規范的公司,看是否有《融資性經營許可證》等(原件)。這是政府的一道過濾和門檻。

2 .交易過程中的整個操作流程應該是透明的,應是直接和銀行合作,通過銀行轉賬,手續全面。

3 .看公司的實力。一個公司的實力決定了它的代償能力。 看它注冊資金的多少,并且法人老板旗下是否有實體公司,是怎樣的實體。看它是否是自購的辦公場地。這都決定了它的實力。

4. 看公司規模。盡量選擇規模大,員工精神狀態好,有一個完善的高素質團隊的公司。

5 .打探口碑。可以參考別的投資客戶或者同行的口碑。大家的意見比廣告上胡吹亂侃的信息真實得多。

第8篇

【關鍵詞】投資;風險管理;金融市場

【中圖分類號】F275

投資是企業為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經濟效益,以自有或I集的貨幣、實物、無形資產等資源,通過各種不同方式,投入生產、流通、服務、金融等領域的各項經濟活動。投資一般分為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間接投資又分為債券投資和股票投資。直接投資是指企業用現金、實物資產或無形資產等直接對其他企業進行的長期投資,主要包括投資創辦獨資公司、出資與其他企業創辦聯營合營企業(包括合資、合作、合伙)等。

由于投資者對客觀事物認識的局限性,特別是對未來事物預計的不確定性,投資結果與預期效益的背離現象時有發生。既有可能取得較預期更好的效益,也可能低于預期效益,甚至遭受損失,這就是投資風險。由于投資業務在進行過程中,無處無時不存在各種風險,投資企業或經營者,必須正確樹立投資的風險意識,強化對投資業務的管理,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才能把風險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一、股票投資風險管理

投資目的決定投資的運作,他關系到投資的成敗。投資者必須在弄清投資目的的前提下,結合資金的來源,以及自身承受風險的能力一并決策。要避免以借貸款項進行股票投資,對長期股票投資應有專項資金來源,切不能為追逐一時利益而任意以企業生產或經營所需資金投資股票,以防止對企業資金的正常運轉產生不良影響而造成財務危機。

股票投資必須了解發行公司生產、經營及經濟效益的歷史及現狀,對公布的財務會計報告所反映的盈利能力、負債情況、凈資產變化等重要數據進行認真分析,慎重選擇投資對象,防止可能出現的風險。

例1:海南海島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股票代碼:600515)

1996年原株洲冶煉廠海口公司購買該公司定向法人股21萬股,內部職工股2.52萬股,共計投資金額68.5萬元。1998年3月原株洲冶煉廠海口公司撤銷,該股票投資轉入株冶,2003年12月債轉評估調增該股票投資金額16.15萬元,現該股票投資掛在湖南有色株冶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賬上,投資金額84.66萬元。2003年該公司分紅(10送0.8股轉增5股派0.2元),內部職工股于2003年6月16日上市,2007年4月13日該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實施,(10股轉增4股相當于每股獲得1.5375股對價),目前湖南有色株冶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擁有“ST海建”定向法人股33.18萬股(21萬股×1.58)股東姓名:株洲冶煉廠,內部職工股5.57萬股(2.52萬股×1.58×1.4)股東姓名梁培臣,股票投資總價值:367萬元(38.75萬股×9.47元/股)。由于該項投資存在法律瑕疵,處置有一定的難度,公司證券部門和財務部門人員與證券交易所溝通及時辦理好相關業務,2013年9月17日公司抓住股票市場機會及時處置海島建設股票投資,共獲得投資收益358.66萬元,較好地處置該項投資,規避了投資風險。

例2:西部礦業股票投資(股票代碼:601168)

2001年公司投資500萬元持有西部礦業股票450萬股。2007年該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1股配送5股,公司持有2 700萬股,2008年公司出售西部礦業股票1 000萬股,2013年出售1 700萬股,共獲得股票處置收益1.69億元,另外還通過每年分紅獲得分紅投資收益1 626萬元。(見表1)

該項投資雖表面上看獲利頗豐,深入分析仍可發現不足。西部礦業2007年上市,公司持有該投資股票在一年限售期,一年過后該股每股市價達到過60元,按公允價值計量“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曾達到9億元以上,運用政策,公司可在5%內適時處置部分股票及時公告即可,用來補充公司流動資金不足或及時歸還部分高息貸款,但因種種原因喪失獲利機會,值得借鑒。

例3:株百股份股票投資(股票代碼:834898)

1997年公司投資株百股份股票100萬股180萬元,公司已收到累計分紅收入達526.4萬元。目前通過國泰君安證券公司該公司股票已在新三板市場上市每股市價9.6元,公司持有株百股份股票市值960萬元以上。

二、直接投資風險管理

直接投資是指企業用現金、實物資產或無形資產等直接對其他企業進行的投資,主要包括投資創辦獨資公司、出資與其他企業創辦聯營合營企業(包括合資、合作、合伙)等。投資按區域劃分又分為境內投資和境外投資。不同形勢和類別的直接投資有其不同的要求和特點,但與間接投資相比,有其共同的特點:如投資方式靈活、投資對象廣泛、投資期長等,這就決定了各類不同投資都具有相同的風險。

例4:1995年株冶為了打通鉛鋅主產品銷往國際市場的通道,參與新加坡有豐私人貿易公司投資,其金額為390.17萬元,所占比率27%,現投資款在株冶資產經營公司,其具體的賬務形成如下:

1.1995年6月8日列進出口公司貨款轉投資390.17萬元,從“應收賬款”轉入“長期投資”(69萬美元 )。

2.1998年12月收回投資款32.23萬元,投資余額357.94萬元。

3.2003年12月債轉股評估調賬(調減投資額75%)減少“長期股權投資”268.46萬元。投資余額89.49萬元,上述資產已形成事實損失,申請核銷。

經與新加坡有豐私人貿易公司對賬,對方應欠株冶32.82萬美元。1995年投資款69萬美元;1998年收回投資款36.18萬美元。因株冶進出口公司期貨事件以前,大量資金往來業務未入賬,此款已付至期貨經紀公司補虧。另據該公司反映,該公司還代我方支付了其他期貨保證金,沖抵我方的投資款。目前該公司已停止經營活動多年,故此投資款收回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例5:公司認購珠海鑫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100萬股,其間 1993年分紅10送1.5股,1996年分紅10送2股,1997年分紅10送3.70922股,10配2.5股。目前公司持股數:100萬股×115%×120%×137.0922%=189.19萬股

1994年7月根據審計署特派辦審計結論調賬列長期股權投資――珠海鑫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萬元。2003年12月債轉股評估調減175.41萬元,(依據2002年該公司每股凈資產0.13元/股計算)。189.19萬股×0.13元/股=24.59萬元。

現該股票投資掛在湖南有色株冶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賬上,投資金額24.59萬元。

ST鑫光2000年、2001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審計結果顯示的凈利潤為負值,按照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第九章“特別處理”的有關規定,ST鑫光于2002年4月17日開始實行特別處理,股票簡稱由“有色鑫光”變更為“ST鑫光”,股票報價的每日漲跌幅限制為5%。

ST鑫光自2000年~2002年已連續三個會計年度審計結果顯示的凈利潤為負值,根據深交所《關于股票暫停上市的決定》(深證上【2003】24號),ST鑫光股票自2003年4月30日起暫停上市。

三、投資決策風險防范

投資決策風險是指由于投資信息不全面、不準確或決策思維與決策方法不恰當,致使決策失誤,導致決策風險,而給企業帶來損失。由于信息的有限性和未來的不確定性,投資決策信息很難達到全面準確,如果決策思維與決策方法不當,或沒有對投資項目進行認真的調查、分析和評估,將可能造成決策失誤,使企業蒙受損失。為防范投資決策風險,企業在進行投資時,必須按基本投資程序,認真做好項目的可行性分析,進行科學的決策。

四、投資項目經營管理風險防范

經營風險是指由于市場條件和生產技術的變化,而導致投資項目收益減少或發生損失的可能。經營風險屬于投機性風險,是一種難以控制的風險。項目投產后若市場條件和生產技術向著有利于投資項目變化,投資項目則可能增加收益;反之,投資項目則可能減少收益或帶來損失。管理風險是指由于企業對投資項目管理不善而可能給企業帶來的損失。這是一種人為可控風險,加強對投資項目的管理則可減少此類風險。

五、投資利率風險管理

對企業的投資業務而言,利率風險主要存在于以借貸款項為資金主要來源的投資項目,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股權投資,以及進行以獲取利息為主要目的的債券投資業務。特別是對大型項目投資及境外投資項目,由于投入資金大,利率風險也較大,無論是進行可行性研究或在投資過程中,都應對利率風險給予應有的重視。

下面以株冶投資巴基斯坦杜達鉛鋅礦為例,分析投資決策風險防范、投資項目經營管理風險防范和投資利率風險管理。

例6:投資巴基斯坦杜達鉛鋅礦

1.杜達公司概況

2004年11月23日,株冶集團與中冶集團(后于2007年中冶集團將股份轉讓給中冶集團銅鋅有限公司)、湖南黃沙坪鉛鋅礦合資在巴基斯坦成立中冶集團杜達礦業開發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巴基斯坦杜達鉛鋅礦。

2.案例分析

在巴基斯坦投資,首先需要考慮其安全和交通問題,同時要考慮中巴文化的差異帶來的中方在管理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再考慮材料采購方面會遇到的交通、通訊的不便利。

在杜達公司成立之前,三家股東已經針對澳大利亞企業遺留的杜達鉛鋅礦進行了實地考察,同時請中國有色工程研究總院進行了可行性研究,并請相關專家進行會商,共同探討杜達鉛鋅礦開采的可執行性。雖然做了這些大量的工作,但在杜達投資過程中,仍因種種問題導致杜達投資由最初四年建成投產成了泡影,且其主要的提升工程混合豎井需要長期建設,給杜達目前的生產經營活動帶來很大的阻礙。當然,這中間有很多的問題值得我們去研究總結,但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我們在對國外礦山資源投資時,對其國家的具體國情、人文狀況、法律法規和管理模式認識的不夠充分、不夠細致,對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中方員工安全、巴方員工素質和中巴語言差異等方面的問題分析的不夠透徹,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巴員工的能力不能充分發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司發展的潛力。另外,在杜達投資營過程中,除三家股東出資外,需向銀行借入大量資金,每年杜達都要支付大量的銀行利息,如在2008和2009年杜達都支付了300萬美元的利息,這大大增加了杜達的投資成本,也為以后杜達需在盈利后以大量的資金逐步收回成本,增加了對外投資成本收回的風險。

3.對境外投資項目的政策建議

根據例6,走出去企業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從下面一些方面放寬相關的政策或給予適當的支持。

(1)由于巴基斯坦本地的國內工業相對不是很發達,杜達需要的材料設備大多是從國內進口,其采購成本往往比在國內使用時高出很多。主要體現在運費、港雜費、關稅及材料設備的退稅問題,希望國家考慮從國內進口材料設備時給予適當的政策扶持。

(2)由于在國外投資需要大量的現金,僅由股東出資會占用企業大量的資金,而由國內銀行貸款則能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在貸款和外匯管理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鑒于目前的銀行貸款利率普遍偏高,為了增強涉外企業的競爭力,在貸款利率上予以適當的優惠。

(3)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如果沒有國家在后面支持,會在具體的投資經營過程中遇到很多實際的困難。如在巴基斯坦,地方政府或私人團體在涉外企業投資的相關地方的勢力較大,造成企業在投資的過程中需要花費相當大的人力物力去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同樣其他地區的投資企業也會遇到相似的難題。如有政府以適當的方式協調這些方面,將會給企業減輕大量的負擔。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