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18 17:19:05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石油化工基礎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關鍵詞 計量工作 計量管理優化 產品質量
一、石油化工企業計量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企業計量體系不統一,發展不平衡。當前我國使用的計量體系有以下三種,一種是從IS09000質量體系中引申出來的所謂的計量確認體系;第二種是國家技術監督局1995-160號文件中提出的包括質量監控,安全防護監測,環境監測,經營管理監測的計量監測體系;第三種是引自俄國,美國所提出的計量保證體系。由于我國企業采取的計量體系的不同,不一致,導致企業對計量工作的認識和態度也存在差異,也使得計量工作開展的深度存在不平衡的現象。
2.企業計量器具配置問題較多,影響計量效果。由于我國企業計量管理還不成熟,計量機構設置不合理,造成計量監測設備的配置不科學。在實際工作中,計量設備市場上型號較多,再加上采購上的缺陷影響,造成企業在選型上問題頗多,不但浪費了資金,還不能達到投入回報,影響了計量效果。
3.計量數據調整不客觀,獎罰制度欠缺。由于部分企業計量部門和統計工作相關部門分開設置,造成計量部門收集、采集的數據經過多個部門的調整,評審,造成數據不夠客觀。同時,企業管理所采用的部分數據沒有經過計量部門確認。而對這一問題,沒有相應的有效的獎罰制度,也使得這一問題不能有效解決。同時也因為獎罰制度不完善,計量工作人員消極看待計量,影響到了計量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優化計量工作的必要性
1.計量管理是企業現代化的基礎。現在企業產品對于生產過程,生產工藝的監控,成品產品的檢驗都離不開數據的支持。數據的來源自然需要計量工作的支持,而沒有精確的計量,就不會得到科學合理的數據,從而影響了產品的生產水平和管理質量。企業要想獲得現代化生產,從粗放經濟到集約發展過渡的愿景,計量工作,計量管理工作都將是這一愿景的基礎。
2.計量管理是產品質量的保證。計量工作有其特殊性,并不能直接的提高產品質量和提高經濟效益,使得計量工作容易被別人忽視。其實,計量工作是經營,降低能耗以及安全環保監測的基礎,隨著現在生產的現代化發展,計量數據在生產的各個環節越來越重要,產品的生產現狀都在計量數據上有著明顯表示。計量是控制質量的手段,質量則是計量的目的。
3.計量管理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現在市場競爭越來越大,降低成本成為了越來越多企業選擇處理競爭和經濟效益之間矛盾的有效途徑之一。計量管理在科研、生產和經營活動中起著基礎性作用,是企業經濟核算、節約能源、成本與經營管理、技術進步的基礎和必不可少的支撐條件。
三、石油化工企業計量管理優化策略
1.加強計量工作意識,健全完善計量管理機構。計量工作不只是簡單的經濟活動,還是對專業性和技術性要求很高的工作,計量工作的標準嚴格,涉及的面較大。對計量工作的認識一定要深刻、統一,計量工作是所有工作的基礎和指導工作。不但要求計量工作人員要有法制意識,工作意識,同樣要求相關部門,相關領導重視計量工作。同時,要合理科學的設置計量管理機構,做好機構的設置,劃分好工作職責。工作人員有了較好的工作意識,再加上完善的計量管理機構,使其能為更好地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保證產品質量和增加企業效益服務。
2.科學合理做好設備采購工作,優化設備檢定。企業通過制定《計量器具管理規定實施細則》等對計量設備科學管理,合理的采購,防止出現采購錯誤和偏差。采購計量設備必須有相應的合格證,采購部門要嚴格對設備的技術性能等進行監測,杜絕不合格產品的使用。對采購流程要持續優化,及時發現采購瑕疵,及時優化改正。對于計量設備數據的監測應更具科學合理,加強計量設備檢查,及時發現故障,嚴禁經驗,筆誤,編造數據現象的發生。計量設備應及時更新,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不斷優化設備體系,提高測量準確度。
3.自主創新,持續優化和發展測量技術。在計量工作時,要求保證校準方法合理科學,保證校準結果的權威性。整個校準過程要求嚴格按照國家頒發的標準和檢定規程,如果沒有校準方法的計量設備的檢定,要求組織專業人員編寫校準方法,編制校準手冊,并且很好地執行推廣。數據采集時,選擇現代高科技手段,網絡實時數據采集并且配合人工采集,對計量數據進行監督管理。計量數據分析處理中,對數據整理、劃分、分析,形成計量數據報表。總之,要求選用有效的量值傳遞方式,完善相應的檢定規程,校準方法,提高企業的計量監測能力,有效地提高企業的測量技術。計量工作應該根據企業發展和需要不斷創新優化,適應企業的發展趨勢。
4.加強人員培訓,優化人員整體結構。人員是企業的命脈,產品質量的核心。對計量工作人員的培訓非常重要,尤其是針對最基層人員的培訓至關重要。計量管理人員培訓要從作風扎實和工作態度,有序,有理的工作方式去培訓去管理。要求通過培訓,工作人員取得石油化工企業的《計量員證》。為了從整體上優化人員結構,單純的培訓還遠遠不夠,要求工作人員進行自我學習,針對性的去學習,并做到不定期考核,提高所有人員的整體素質。
四、結束語
現在企業計量工作存在很多缺陷,但是計量工作在企業中非常重要,對計量管理優化迫在眉睫。通過提高員工的職業道德,加強管理制度,科學有序的技術發展和合理的人員優化,幫助石油化工企業實現成本降低,提高產品質量。
參考文獻
關鍵詞:石油化工;污水處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C35 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石油化工屬于基礎性產業,主要為工農業以及人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務,它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我國石油化工產業結構升級步伐正在加快,節能減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對水資源的消耗和污染仍很嚴重,在我國水資源日益緊張以及國民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的大背景下,石油化工污水的處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一、石油化工污水的水質特點以及處理工藝
石油化工是以石油為原料,通過分餾、精煉、合成、重整、裂解等工藝,對一系列有機物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整個過程對水資源的消耗量比較大,產出的污水量也比較大,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硫、氰、酚等污染物。由于石油化工生產的石油產品和石化產品種類繁多,排放出的污水也就含有很多與其相關聯的污染物,如雜環化合物、芳香胺類化合物、多環芳香胺類化合物等,這些污染物導致污水水質中污染物的性質以及含量發生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石油污水處理設備承擔的負荷。石油化工在起初的一段時期內,由于人們缺乏節水意識,在生產過程中采用的都是新鮮水,隨著石油化工生產工藝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節水意識的提高,石油化工企業開始注重對水資源的循環利用,部分污水也成為了生產工藝的進水。近年來,污水處理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人們對石油化工污水的水質有了更清楚的認識,開始根據污水水質的不同情況對其進行分別處理,
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二、石油化工污水處理的問題
2.1污水中的含硫量增多
在石油的整體含量中,含硫和高硫原油的比重在不斷上升,再加上石油價格的上調,高硫原油和低硫原油的價格差別在不斷加大。我國石化企業在進口原油的過程中,低硫的原油的引進量明顯減少,含有硫和高硫原油的比例在逐漸增大。根據相關調查發現,含硫的污水一般的來源是常壓塔頂油水分離罐以及焦化分餾塔頂油水分離罐等。假如原油的質量變差,那么石油化工廠企業排除的污水量也會增加,水質惡化的速度加快。因此,污水中的含硫量在不斷增多,且污水的水質不斷惡化。
2.2 污水的成分更加復雜
由于全球范圍內原油的質量在持續降低,原油中雜質出現的趨勢更加明顯。在這種國際市場的環境下,我國國內很多企業都在加工劣質原油,整體拉低了原油的質量。另外,因為水資源緊張的問題,我國很多石油化工企業都更加重視生產過程中水資源的循環使用的問題,新鮮水變成為污水一般都要經歷很多個流
程。石油化工企業需要增加更多的生產裝置才能在達到水資源循環使用的目的,所以也就使 得污水的成分更加復雜化。
2.3污水的深度利用和回收
由于世界范圍內對于水污染問題的重視,我國對于污水排放的標準也提高了,那么石油化工企業也需要進行更加深度的污水處理才能符合要求。再加上我國大部分的石油化工企業處于水資源緊缺的地區,那么污水處理的問題已經不僅是簡單的污水處理,而應該是尋求更加深度的回收方法,將污水作為是其他生產
的原料。
三、石油化工污水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
3.1處理含硫的污水
由于我國石油化工企業排放的污水中的含硫量在不斷增多,所以石油化工污水處理技術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該要解決污水中含硫量過多的問題。我國國內的對于含硫污水的處理方法主要包括氧化法、堿吸收法等。但是在石油化工企業中較為普遍使用的是氧化法和氣提法,這種方法能夠去除大部分污水中的硫。另外,我國還發明出了新的物理除硫的方法,為濕式空氣氧化法以及催化濕式氧氣法等,這些物理方法不但能夠給將污水中硫的成分進行充分的氧化處理,還能去除臭味,具有更加積極的推廣意義。
3.2處理有機污水
石油化工的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機物質,其中含有毒性的程度不一樣,對于環境產生不同程度上的傷害。因此,處理有機污水將會成為石油化工污水處理中將來的發展趨勢。其中,厭氧-好氧的組合工藝屬于比較重要的處理方法之一,厭氧的處理方式非常適合較高濃度的有機污水的處理,具有很大的優勢。在厭氧的情況下,不但可以取得能耗低的效果,還能將能量進行回收,還會產生較低的污泥量。此外,石油企業也正在關注石油化工污水深度處理與回用的問題,我國的中石油和中石化就在各地開展了污水回用工程的相關試驗,石油化工污水外排水水質是污水回用的關鍵,因此,試驗的重點也基于此,目前,正在積極開發超濾和反滲透深度處理石油化工污水及回用技術,這主要是借鑒了發達國家的成功的經驗。
3.3生物處理方面
生物強化技術主要是以現代微生物培養技術為基礎,并主要針對好氧污水處理,通過活性強的微生物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強化,然后將部分濃度、毒性較高的廢水進行處理,不僅能夠降低企業污水處理成本,而且操作簡便,效果明顯。目前,天津大港石油化工公司,針對廢水處理就采取的這種方式。MBR技術是將生物技術與膜分離技術有機結合的高效污水處理技術,主要是將廢水中的所有微生物分離,并保留在反應器中,從而使出水達到使用標準,相比較而言,是一項值得推廣的技術。例如:我國大型油田勝利油田,在處理污水過程中,融合了MBR技術,促使水質達到標準。
3.4生物與物理相結合
電-生物耦合技術主要是指通過電催化污水中一些難以降解的物質,例如:硝基苯類等,將其轉化為可降解的物質,最終將雜質去除干凈。通過實驗結果表明,通過這種技術,能夠在短時間內達到水質凈化標準,確保出水不影響生態環境。化學生物降解,這種技術在造紙廠的污水處理中得到普及,并取得不錯的效果。因此,可以在石油化工污水處理中得到應用,其主要是通過相關技術還原活性物,并降解污水中的可降解物質,最后對污水進行脫色處理,進而實現污水處理目標。
3.5超聲-電化學聯用
超聲波具有空化特性,不僅可以確保電極活性穩定,而且還能夠協同電催化過程,加快污水中雜質反應速度,另外,超聲波還能夠將有機物與水充分融合,從而提高反應器的處理能力。超聲波技術只要通過利用電能處理污水。
3.6物理化學方面
通過對我國石油開采現狀的調查研究可知,我國原油含水量較高,且其中又包括一部分污水,雜質含量高,采用傳統的污水處理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當今石油企業的發展需求。目前,高分子絮凝劑作為一種有效的處理技術,受到化工企業的青睞,并在污水處理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這種污水處理方法,不僅能夠滿足三次采油的污水處理需要,而且還能夠有效的防止強酸以及強堿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除此之外,高分子絮凝劑制作原料種類多,具有環保、經濟等特性,例如:玉米淀粉等。近年來,高分子絮凝劑普遍應用于石油化工企業,利用此種方法對油田污水進行處理,能夠有效地分離水、油,效果顯著。
結語:
綜上所述,鑒于石油化工污水含硫量的增加以及水質的復雜化,對其進行深度處理和再利用就成為了石油化工企業污水處理技術解決的關鍵性內容,從石油化工企業整體發展趨勢和效益來看,石油化工企業污水處理技術應注重開展污水資源化,從而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參考文獻:
【關鍵詞】石油化工;污水處理;技術原理;瓶頸;展望
前言
目前,面對著我國石油化工企業不斷發展以及產生的環境問題日趨嚴峻的深刻現實,污水處理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事實上,就污水處理而言,其具體處理起來卻并非易事,因為化工污水有著排放量大、污染物成分復雜等特點,這給實際的污水處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擾,為此,如何在正視其特點的同時,加快相關技術的研發,顯得極為迫切。當然,隨后提出的石油化工污水處理技術,通過相關工藝,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對對污水中的有害物質進行了過濾和分解,但就過濾與分解這一過程來說,其又因為受到來自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遇到瓶頸。這時,也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加強對其技術的理解和認識,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其技術發展與革新。
一、石油化工污水的特性分析
我們知道,石油化工,作為一種對石油產品進行加工和處理的工作,其在實際的加工活動之后,也就必然會因為加工技術的局限以及石油自身的特性而產出大量的污水。而就這些污水而言,其依據著不同的石油化工產品而表現為不同的類型,但綜合的來說,其都表現出一些特點:一方面,由于石油是石油化工生產的主要原料,而石油化工所要做的,便是對其進行精煉、重整、合成以及裂解。而就這幾個生產環節而言,其耗時長、裝置多而且有著很大的排放量,而且在這些排放的污水中,實際上包含著大量的硫、氛化合物。另一方面,因為其生產的產品類型較多,這也就必然決定了污水中所包含的污水雜質類型也較多,例如芳香胺類等,其還摻有大量的有毒物質。此外,加上石油化工企業經常會發生生產波動,這樣一來,就明顯的增加了污水中污染物含量及性質的復雜度。這兩方面因素一同作用,使得相應的污水處理壓力明顯加大。
二、石油化工污水處理技術的實際運用
事實上,鑒于石油化工污水有著那樣難以處理的性質,相應的污水處理技術相應被提出,大量的實驗以及處理工藝相應被落實開來。在對石油化工污水進行處理的初期,石油化工相關企業并沒有意識到節水的重要性,而只是簡單地將各種污水排入同一個污水處理設施裝置中進行處理,處理效果并不是很好。到了中期,其突破性地將新鮮水與污水按比例進行混合,進一步提升了水處理的效果。再到后來,由于發現不同的污水水質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點,而且并不能簡單地進行處理,他們逐漸開始按照不同的水質進行分別處理,并嚴格按照隔油、氣浮、生物處理以及后處理這四個處理工藝流程,并對處理過程中生成的底泥或污泥進行濃縮、脫水,并最終焚燒。
當然,就之上的幾個工藝流程而言,其具體處理起卻并非易事,相反的,其需要可靠的處理技術的廣泛運用來充當有力支撐。總的來說,其主要包括有膜分離、吸附、離心以及各類化學處理技術和生物處理技術:
1、膜分離
煉油廢水最常用的方法是先經預處理,而后進行生化或物化處理以達到排放標準,但要實現回用的目的,則需要用膜技術進行高級處理。膜生物反應器是以酶、微生物或動植物細胞為催化劑,進行化學反應或生物轉化,同時憑借超濾分離膜不斷的分離出反應產物,并截留催化劑進行連續反應的裝置。它的出現克服了傳統活性污泥法本身的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病,同時具有膜分離占地少、高效和操作方便的優點。
2、吸附
纖維活性炭(ACF)是一種新型吸附材料,對濁度、硫化物、揮發酚、石油類等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解析快的優點:ACF使用壽命長,可望替代粒狀碳用于煉油廢水的處理,而且可以回收排放水用作循環水的補充水。
3、其他化學處理技術
活性污泥法。這種方法是指,為了能讓好氧微生物在依附在固體載體上的微生物能夠分解破壞和吸附掉廢水里面的有機物被。生物處理法在后來又經過了很大的發展,可以運用很多種方法進行生物的污水處理。例如,多效蒸發廢水回用技術、高級氧化技術等,這些方法都是在原油的基礎上,通過努力,對生物技術進行簡化、優化、發展。
4、其他生物處理技術
絮凝。一般情況下,如果要對有機污染物、浮游生物、油化化工廢水里的藻類、色度以及濁度等污染成分進行處理的話就可以用這種方法。氧化法一般包括:光催化氧化、濕式氧化、臭氧氧化等。光催化氧化法能夠將氧氣等氧化劑、輻射和雙氧水可以有效的結合起來,就可以達到污水處理的目的。
三、石油化工污水處理技術未來發展
事實上,就石油化工污水處理技而言,其在實際額化工污水處理中已經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隨著石油化工行業的不斷發展以及污水問題不斷復雜化的深刻現實,石油化工污水處理必將會更加全面地將各個因素考慮進來,從而實現自身的革新。但當然,如今處理設備、人員以及各個處理環節的改善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實際應用中,在隔油-氣浮-生化處理的基礎上,引入厭氧處理技術或高級氧化技術,結合膜分離等深度處理措施,研究高效、經濟、節能的處理技術,系統開發組合工藝,是石油化工污水處理技術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發展方向。
1、推行清潔生產
依照循環經濟的理念,廣泛開展清潔生產,從源頭和生產過程中控制和削減污染物的產生。
2、強化末端治理
在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和污水資源化措施后,對無回用價值的污水,采用經濟高效的處理技術,進行有效的末端治理,做到達標排放。
3、開展污水資源化
積極尋找新鮮水替代水源及回用技術開發,開展將污染較輕的水、外排水、以及城市污水廠的二級出水回用工作,提高水資源重復利用率。
結語
經過上文的分析和介紹,我們對石油化工污水的特性,石油化工污水處理技術的實際運用、運用瓶頸以及其未來發展趨勢等幾個方面的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從中我們可以深刻地認識到,面臨著如今石油化工事業不斷發展以及其排放污水處理難度日益嚴峻的深刻現實,如何通過相應技術方法的提出和落實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事實上,就石油化工污水而言,其自身具備的那種排放量大、成分復雜等特點,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對其處理的難度,氮氣也在另一個層面上促使著石油化工污水處理技術實現自身的技術革新,并變得更為實用。我們作為石油化工工作人員在實際的工作環節中,應該從自身出發,給予其足夠的重視。
關鍵字:石油化工;污水處理;生物增效
中圖分類號: TE6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污水處理伴隨著石油煉制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發展,而越來越成為行業的重點關心的課題。各類污染物的種類變得越來越復雜,所以也就產生了很多污水處理方面的新產品和基于各種方法的處理工藝。石化污水的處理方法總的來說有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生物法等,下面簡單介紹一下生物方法的幾種類別。
1生物法處理污水的幾種方法簡介
1.1 氧化塘工藝法
氧化塘工藝法的優點在于不以動力來對各種氧化塘充氧,
在較低污泥齡和較低負荷條件下仍然能運行,能充分發揮天然生物的凈化功能,但曝氣塘需要機械曝氣排除在外,需要注意一點的就是是污水量不大的情況才能采用這種方法。
1.2 生物膜法
這種比下文提到的活性污泥法產生污泥量少,占地面積少,減輕了污泥處理的壓力。比如之前有學者就用膜法缺氧-好氧(A/O)生物脫氮工藝,很好的降解了煉油污水中的有機物。好氧生物膜法在設備中設置供生物聚集的載體,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等。氧氣充入其中,生物膜由微生物構成,附著在載體上,然后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吸附、分解、合成,最終變成無污染無公害的物質
1.3 活性污泥法
充氧情況下,絮凝、吸附和氧化分解作用于活性污泥,降解有機污染物、從而凈化廢水;這種方法已經比較成熟,業內人士都有較豐富的使用經驗,從運行效果看,大多數裝置表現都較好。活性污泥法的主體是活性污泥,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質可以被好氧細菌氧化分解,從而達到處理目的。總體來說當前的新工藝有A-A-O活性污泥工藝、A-B活性污泥工藝。比如當前有些人將光合細菌(PSB)固定于活性污泥上經馴化培養后,在好氧條件下處理含酚廢水,可明顯地提高去酚能力。
我國已經出現了缺氧/好氧系統,該系統有較好的脫氮效果,能降解水中有機物,并且脫除污物效率高,不僅工作穩定,還節約成本,傳統的活性污泥曝氣法很難降解石化廢水中的一些高分子化合物,所以活性污泥法被廣泛應用推廣到各煉油公司。
2 生物增效技術
早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就已經有了生物增效技術,這是污水處理的一個發展前沿技術,目前其在廢水治理中的應用日益受到重視,原因在于它能在現有的水處理設施的基礎上,提高水處理的范圍和能力,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設備更新所需的巨額投資,降低或避免額外的罰款。生物增效技術不改變原生化系統設施、運行條件,直接投加從自然界中篩選的優勢菌種 到現有的生化處理系統中, 改善原處理系統的能力, 去除某一種或某一類有害物質的或優化某方面性能。該技術的特點簡而言之就是高效、穩定、節省投資,將是未來廢水生物治理技術的一種發展趨勢。
菌種的培育:選用增效產品,如Bio-Zyme-231和Bio-Zyme-M831系列產品,包含生物增效劑、特效菌、酶等,使特效菌的馴化與生長。生物增效特效菌經過專用的Bio-G系統馴化培養之后,提升好氧系統中污染物(COD)的消減能力。增效菌提高了污染物分解能力和污泥的耐鹽分性能,進一步提高生化系統的性能。
生物增效技術的核心是投加生物增效菌種,任何存在污染物的地方都會出現相應的降解微生物,并存在或強或弱的生物降解作用,通過馴化、篩選、誘變、基因重組技術等可獲得增效菌種,再經培養、繁殖可得大量的目標降解菌,用于目標污染物的治理。
具體的試驗方法為:原污水水+活性污泥+生物增效菌產品,然后與不加增效產品的對照組進行對比。生物增效特效菌培養后,通過PLC控制自動運行和向污水系統定時投加足量高活性特效菌及將酶投加至污水處理工藝好氧段之后,加速系統廢水中的污染物分解。生物增效菌的投加點選在曝氣池的進水處,以確保生物增效菌在好氧系統的作用最大發揮。
生物增效技術為什么能夠提高整個系統的操作穩定性?因為存在一些生長速度快,有機分解能力強的特殊菌群,能更快的對突發性、慢性污染做出反應,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清楚有機物過載導致的毒性和生物抑制性。
可以說,生物增效技術應用非常廣泛,只要有利用生物進行污水處理的地方,生物增效處理技術都能派上用場,因此,在造紙、印染、皮革、食品、石化等行業的工業廢水和各種市政污水都能應用生物增效技術。為加快系統啟動速度或恢復速度可以使用生物增效技術,當處理能力有限,需要提升處理速率,或者提高抗沖擊性能都有生物增效技術的用武之地。
3 生物增效技術在石化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通過一些工業現場的試驗運行所得數據分析來看,采用生物增效技術的生化系統對廢水中的 COD、油的去除效率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對整個生化系統的穩定性能及受沖擊后的恢復速率亦有顯著提高,同時對活性污泥的性能也有較好的改善。下面簡單對一些實際的實驗結果進行簡單的說明。
3.1 生物增效技術對 COD 的去除效果。通過天津石化公司動力部污水試驗數據看出,試驗前后進水負荷基本處于相同水平,系統運行較為穩定,當投加生物增效菌種后,隨著新的生化系統建立,出水COD明顯降低,在穩定運行期間出水COD均在 100 mg/L 以下
3.2 生物增效技術抗沖擊能力。同樣是天津石化公司動力部污水試驗表明,在投加菌種 3 周之后, 試驗裝置生物增效體系已經非常完善的情況下, 對系統進行了提高來水負荷的抗沖擊試驗,共進行兩次沖擊,出水 COD 仍維持在較低水平。 試驗表明由于生物增效體系的建立,大大改善了系統的抗沖擊性能。
3.3 生物增效技術對系統穩定性能的提高。標準偏差是用來衡量一個數值偏離平均值的程度。 標準偏差越小,數據偏離平均值就越小,說明系統越穩定。采用生物增效技術之后,標準偏差明顯變小。
3.4 生物增效技術對活性污泥性能的改善。從上海氯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聚氯乙烯廠水汽車間試驗結果表明,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馴化后,出水COD值迅速降至100 mg/L以下,其平均COD去除率約65%,而根據現場提供的資料,目前的生化系統的COD去除率一般在50%左右。由此可見,應用活性污泥增效技術后,在COD的去除率方面有了明顯的提高,提高近30%。發現試驗裝置增效階段活性污泥性能優于正常生產裝置。生物增效技術大大降低了生化池污泥膨脹發生的可能,增強了污泥的沉降性能。
結語:
生物增效技術的開發應用為實現污水穩定達標排放和污水回用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 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該技術優點在于運行費用低、 操作簡單。 原生化設施、運行條件不變,投入生物增效菌種到運行負荷較高的生化系統,使石油化工廢水生化系統抗沖擊能力和運行效率大幅度提高,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還能能減少污水回用預處理裝置投資。
然而, 通過生產實踐試驗,也發現生物增效技術應用范圍是存在局限性,尤其針對低負荷運行、出水比較理想的生化系統,采用生物增效技術來提升處理效率的方案不適宜。假如大劑量投加菌群應用,投入資金高,整體效益不好,所以可行性不夠。
雖然本文討論的是生物增效技術,但在各種污水處理技術中,幾乎都離不開化學法的參與,因此有必要加大對化學法的研究力度。同時應當清楚各種技術特點和應用條件,將能耗考慮在內,優化選擇。往后污水處理技術還是應該將生物增效技術與其他各技術組合,實現經濟高效的生產目標。
參考文獻:
[1]王玉祥.生物增效技術在石油化工污水處理中的應用[J].資源節約與環保,2009.
【關鍵詞】:市政工程;施工技術;優化策略
優化市政工程的施工技術對工程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施工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市政工程的質量,我們只有不斷的進行技術上的優化,從實際出發結合不同區域的特征特性,與時展的規律相互的結合起來,保證工程的整體效益以及工程整體的質量可以發揮到最大,促進市政工程更好的服務于民。
1、市政工程施工技術的基本概念
市政工程施工技術是指在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涉及到的一切技術,包括水利工程施工技術、橋梁工程施工技術、工程測量與監理技術、水泥混泥土技術等多種工程施工技術。市政工程包括地鐵、公路、樓房、公園等多項工程,但無論是哪一方面的工程建設,都離不開工程施工技術的支持。先進的工程施工技術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的建設效率,減少各項資源的耗費,降低項目工程建設的總成本,對于提高市民生活質量水平,促進城市化進程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2、市政工程施工技術管理的現狀
2.1工程施工技術落后
在現代化經濟建設過程中,市政工程所占的比例規模在不斷的擴大。然而由于施工技術相對比較落后,許多施工過程中采用的是傳統的技術方法,導致許多工程整體質量無法從根本得到保證,項目落成之后的使用性能產生了負面影響,滿足不了社會經濟的各類需求,無法與社會經濟活動發展的趨勢相匹配。
2.2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完善
目前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意識還比較匱乏,缺乏健全完善的工程質量管理制度,部分市政工程管理人員對質量控制的認識極為模糊,使各個方面的工作無法規范化,工程建設沒有按照相關標準、規范進行,質量措施也不能到位,導致后期的施工中問題不斷難以保證工程質量,最終就會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在市政工程項目的運行以及操作之前,始終沒有按照一個規范化的管理標準來進行實施,管理人員未按照施工質量的標準對施工材料嚴格的把關,使施工的材料出現不合格或出現大量的浪費現象,造成市政工程施工質量得不到保障。
2.3施工測量工作不夠準確
施工測量是市政工程建設項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施工測量存在于工程建設的每一個環節是密不可分的,工程測量能夠有效獲得數據,確保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市政工程全過程需要科學準確的測量工作作為基礎,實際施工尺寸與設計標準的一個微小的差距都有可能導致巨大的損失。施工測量工作不仔細,測量差錯會對工程設計圖紙產生較大的影響,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按照不準確測量數據編制的工程施工設計圖紙,有可能使得原本的設計結構出現位移,導致路面位移過大,致使管道的偏移,導致施工材料的浪費,導致路面的坍塌等等,會給市政工程施工帶來很大的困難,埋下安全隱患使得工程預算超標,嚴重影響市政工程的實用性、安全性。
3、市政工程施工技術優化策略
3.1市政工程技術方案的優化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整體施工工程技術方案的優化是工程實施的前期保障,是保證施工任務順利進行的關鍵,優化技術方案決定了整體市政工程施工進度。首先根據實際工程施工需要及相關施工規定制定合理科學的施工方案,精心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制定相關技術路線和策略優化,對工程項目所需的人力物力做出分析和規劃,以達到資源優化配置最佳效果。明確工程實施的最終目標,為防止發生意外,可準備一套相關備用方案,在較短的時間周期內順利完成工程并投入使用,有效地提高經濟效益降低生產成本為目的。
3.2完善施工技術文件的管理
建立健全施工文件資料的管理責任制,資料員要對施工技術人員負責,明確項目實施過程中施工現場的責任,要保證了施工技術資料的完整性。工程資料是針對于整個工程項目的,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對資料管理人員有較高的要求。管理施工文件要求極高,需要技g的支持又需要管理的理念,必須熟悉項目圖紙的內容、了解施工現場,還要按照各種合同和相應的標準,保證資料分類保管的完整性。竣工文件管理主要是通過建設工程項目的實體狀況以及施工過程保存有利用價值的文件,對建設工程的項目進行一個有效地管理與維護。變更文件管理,依據所定工程項目計劃做出的改變,必得堅持嚴格的科學態度和高度負責的精神,工程變更務在確保工程質量標準的前提下,提高施工進度降低工程造價,質量要求要和設計一致,充分的滿足施工的各種需要。
3.3提高工程的測量水平減少測量誤差
提高市政工程測量的水平,減少測量誤差防治測量錯誤,必須要提高施工人員隊伍的技術性和專業性水平,應該配備能力強的技術人員,精確測量任務,以測量的相關要求為依據完成測量工作,測量結果審核通過之后方可進行施工。要按照設計的要求進行嚴格的放樣,施工放樣要與地質條件相結合,專業工程師檢查審查后再進行施工。有針對性地加強工程后續檢測工作,要準確測量,不斷完善后續檢查制度,確保市政工程施工進度提高整體的工程質量。
3.4提高施工技術優化管理認識
在進行施工技術優化管理工作開展前,明確技術優化管理的目標,由于傳統施工管理存在很大的不足,施工企業對于施工技術優化還不夠重視,沒有認識到施工技術優化的重要性。因此要通過施工技術優化管理認識為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要針對在管理中遇到的問題明確技術優化管理目標。在市政工程項目施工日益復雜的形勢下,要提高技術優化重要性的重視程度,要采取各種措施對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培訓和教育,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促進企業在市場中的整體競爭力。
小結
市政工程作為一項服務性工程,涉及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市政工程施工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因此只有不斷提高市政工程施工技術才能更好的滿足民眾的需求,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為優質、貼心的服務。本文簡要論述了市政工程施工技術的基本概念并指出在城市化發展建設中優化工程施工技術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朱帝騰.市政工程施工技術優化策略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6,03:379.
[關鍵詞]石油化工企業;污水回用;進展
中圖分類號:TU27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4-0034-01
我國的石油化工工業污水一般采“隔油―浮選―生化”的處理工藝,絕大多數石油化工企業的外排水雖可以達標,但石油化工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必然會導致各種污染物在水體、土壤或生物體中的富集,經歷復雜的遷移轉化過程,仍會帶來一定程度上的污染。近年來,隨著三次采油技術的不斷深入,進廠原油的含水量和其他用于驅油改性的化學物質種類及含量大幅度增加,煉廠電脫鹽及后續生產工藝污水排放量明顯增加,且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石油產品的需求量與日俱增,2013年我國加工原油4.84億t,按我國目前加工工藝和污水處理現狀,僅煉廠就向環境排放2.85億t~12.35億t污水,而我因人均水資源還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數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石油化工企業發展壯大與水資源嚴重短缺矛盾日益尖銳,這也為石油化工企業污水深度處理回用技術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機遇。因此,研究適宜的污水深度處理工藝以保證石油化工污水循環回用顯得十分必要。
1 石油化工污水治理現狀
1.1 石油化工污水治理典型工藝流程
1.2 治理現狀
石油化工污水處理技術按治理程度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三級處理。一級處理所用的萬法包括格柵、沉砂、調整酸堿度、破乳、隔油、氣浮、粗粒化等;二級處理方法主要是生物治理,如活性污泥、生化曝氣池、生物膜法、生物濾池、接觸氧化、氧化塘法等;三級處理方法有吸附法、化學耗氧法、膜法等。煉廠污水一般經二級處理可達標排放。 國內采用三級處理的企業極少,而國外很多石油化工廠污水一般都有三級或深度處理工藝。
2 石油化工污水處理面臨的問題
我國的石油中重質油和含硫原油相對密度大,為提高輕質化程度,加大了化學加工工藝的難度,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成分復雜、排污量多,廢水處理難度大。按現在的發展速度,2013年原油加工量將達2.84億t,石油化工污水就達2.85億t~12.35億tt。全國有大型煉廠80多家,中小煉廠不計其數,據國家環保局統計,真正達到規定排放標準的不足50%。水資源的嚴重短缺和環境因素制約著我國石油化工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為解決這些問題。研究適宜的污水深度處理工藝使石油化工污水循環回用是十分必要的。
3 回用水深度處理方法
深度處理技術按照原理不同,可分為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和生物處理法。單一的深度處理技術一般只能去除某一類污染物,幾種技術有機耦合才能滿足回用水質的要求。
3.1 物理處理法
物理處理法主要包括沉淀、過濾、吸附、空氣吹脫、膜分離等。沉淀主要用于固液分離,澄清水質,去除大顆粒的絮體或懸浮物。過濾主要是澄清水質,可以去除大于3μm的懸浮物、病原菌等。常用的過濾介質有石英砂、褐煤、核桃皮、活性炭等。利用活性炭或某些粘土類材料的巨大比表面積吸附大分子有機物,去除色度,降低COD和去除某些無機離子。膜分離技術用于污水深度處理的歷史很短,但用途卻十分廣泛。根據膜材料孔徑的不同,可將其分為微濾、超濾、納濾和反滲透等幾種。
3.2 化學處理法
化學處理法主要有絮凝、化學氧化、消毒、離于交換、石灰處理、電化學和光化學處理等。絮凝是指投加無機或有機化學藥劑使膠體脫穩,凝結懸浮物、絮體等,去除懸浮物和膠體,常與沉淀、過濾等結合使用。化學氧化能去除COD、BOD、色度等還原性有機物或無機物,如O3氧化、H2O2+FeSO4氧化等,常與其它方法結合使用。消毒是指利用Cl2、ClO2、O3等殺生劑、UV和電化學方法殺滅細菌、藻類、病毒或蟲卵。離子交換能去除水中的陰、陽離子,用于咸水或半咸水脫鹽。石灰處理用于沉淀鈣、鎂離子,降低水的硬度,防止結垢。電化學、光化學處理能去除水中的難降解物質,如UV催化氧化或輻照處理,電水錘技術、脈沖電暈技術等,常與化學氧化結合應用。
3.3 生物處理法
生化處理技術中,較為典型和成功的是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和氧化溝。間歇式活性污泥法是將初沉池、反應池和二沉池各工序放在同一反應器(SBR反應器)中進行,處理過程分為進水、反應、沉降、出水、閑置五個階段。廢水在SBR反應器的曝氣過程中與污泥完全混合。完成降解反應后,停止曝氣,活性污泥顆粒在靜置中沉降,上層的清水自反應器中排出。SBR法的特點是簡化了工藝結構,提高了反應器的混合傳質效率,投資少,反應易于操作控制。氧化溝亦稱氧化渠或循環曝氣池,其特點是采用橫軸轉刷或豎軸表面葉輪曝氣來推動水流。該工藝能耗低,具有推流式和混合式兩者的特征。
4 石油化工污水深度處理用于回用的研究進展
4.1 國內石油化工污水深度處理與回用的研究進展
國內石油化工污水處理及回用的試驗與應用已有近三十年歷史。七、八十年代以來,東方紅煉油廠、長嶺煉油廠、大連紅星化工廠等先后將經過處理的外排水直接回用于循環冷卻水系統,由于回用水的腐蝕性、微生物、NH3―N、COD、BOD過高等原因,效果并不理想。90年代以來,世界范圍的缺水危機以及巨大的回用水處理市場促進了污水回用研究和應用的快速發展,煉化污水深度處理及回用的研究不斷深入,使長期存在的問題:腐蝕性問題;微生物的去除;NH3―N影響的解決;COD、BOD的降低等基本得到解決。
上述處理方法和工藝均為近十年間國內處理效果較好的石油化工污水回用的深度處理技術與工藝,部分綜合處理工藝所處理的污水主要指標已達地面水Ⅳ級標準,完全可以循環回用。
4.2 我國石油化工污水深度處理與回用的研究進展
國外石油化工污水的處理和回用研究始于20世紀四、五十年代。最初,石油化工污水的處理多采用“隔油―浮選―生化處理(活性污泥法)―沉淀”的工藝流程,甚至僅有隔油、過濾等物理化學處理流程,該工藝對COD、油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處理后的水一般外排,和回用的水質要求差距較遠;70年代,一些先進而成熟的水處理技術或工藝應用于石油化工污水處理領域,使處理后的水質越來越好,A/A/O工芝、厭氧―好氧生物處理工藝、氧化溝、序批式生物反應器(SBR)、生物濾池、生物流化床等先后出現在石油化工污水的處理系統中。新型曝氣方式和新的填料在處理裝置中的應用使污水的外排不僅可以達到標準,而且部分水質指標與回用要求相近;90年代以后,O3氧化、生物活性炭法(BAC)、膜分離、膜生物反應器(MBR)、光化學及電化學等水的深度處理技術成為國內外石油化工污水回用研究的熱點,處理后出水的水質甚至可以達到飲用水標準,完全能回朋于工業生產和生活中。例如Joel H A和Holger Gulyas等采用三級或深度處理工藝,因此其出水水質好,水的重復利用率高;美國的Knoblock等人將膜過濾與生物反應器結合用于深度處理石油化工污水,裝置長期運行十分穩定,出水水質優良。總之,國外的石油化工污水處理運用了多種凈水技術,工藝流程較長,污水回用率高,但其處理費用也很高。
關鍵詞:污水處理;施工技術優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 TU74 文獻標識碼: A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也飛速前進,城市化的進程非常快,城市的居住生存以及制造廢水的設施日益受到關注。目前在污水處理技術和管理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寶貴的教訓,設計人員在城市污水處理廠施工時,都是憑借經驗和直覺來進行工藝的選擇和具體的測算,但這種設計通常都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而且施工方案一旦確定之后就不再輕易改變。也就是這樣使許多好的方案都被忽略了。所以如何設計多個替代方案,是污水處理廠的技術優化的重點,也是每一個優秀的設計人員的期望。
一、污水處理廠改善重點
(一)砼配件模板
模板的選擇改善重點包含:模板的強度以及韌性都需要優良,模板的重量要輕,模板要求導熱因數小,模板需要能夠多次重復利用。
(二)砼混合比方面
對水泥的需求是盡可能使用統一的牌子及標號。要求水泥強度要大、顏色正、水化熱低等標準。砼的混合必須根據有關的標準開展選用,砂石等集料的配置、顆粒大小還有含水必須嚴厲操做,通過實驗確定最佳的混合比。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能夠提升砼配件的強度以及抵抗裂縫的性能。
(三)止水配件方面
止水位置的豎直伸縮縫隙的建筑要求品質,橡膠止水配件要選質量好的配件,止水配件的水平建筑縫隙的建筑品質需求,一般多多選用好鋼板作為止水物料。
(四)支護結構設計方面
支護結構的優化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結構的穩定性問題。
(五)玻璃鋼夾砂管道結構設計方面
污水處理的排水管道需要采用玻璃鋼夾砂管道系統,這種管道系統的施工質量對于整體的排水管道的性能影響很大,,其施工好壞直接影響到整體管道的運行質量。
(六)管道的壓力設計試驗方面
管道壓力設計需要進行優化并進行試驗,以檢驗管道和管道連接、漏水等情況是否滿足標準要求。
二、對污水處理流程的優化
(一)對模板流程進行優化。
施工模板優化的流程為:施工準備―定位放線―安裝模板的定位裝置―安裝模板―調整模板、緊固對拉螺栓―驗收―分層對稱澆注―拆模及模板清理。
(二)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優化。
選用質量好,硬度高的混凝土,按照嚴格的比列進行配比,摻如一定量的外加劑,這樣不僅可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提高強度,而且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內在質量和外觀效果。比如,在抗滲混凝土內摻入適量的、活性較大的防水劑來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三)對止水帶優化。
①垂直伸縮縫的情況:垂直伸縮縫是采用延伸性能良好的橡膠止水帶,橡膠止水帶隨著結構的不均勻沉降而延伸,但不會產生裂縫,也不會因自然溫度差異產生較大的熱脹冷縮而使材料微裂縫出現,也就增加了密封效果。②水平施工縫情況:水平施工縫要采用防水效果較好的鋼板止水帶,一是為施工的方便,將鋼板止水帶按照要求加工成一定的長度,在施工的現場安就位后進行搭接焊即可。二是不易變形且方便固定。
(四)對支護優化設計。
重力式擋墻穩定性的問題,樁的水平力穩定的問題,豎向力作用的下樁基及基巖穩定的問題,處理水對擋墻的影響和施工安全問題等都是進行設計時需要優化的地方。
(五)對玻璃鋼夾砂管道優化進行設計。
玻璃鋼夾砂管具有價格低、質量輕、安裝施工簡便、水利性能優良,抗腐蝕性能良好等特點。玻璃鋼夾砂管道系統是一種柔性管道系統。這種管道系統的施工質量對于整體的排水管道的性能影響很大,需要設計人員做好其結構的設計。
(六)壓力優化設計試驗。
管道壓力的優化設計的試驗目的就是為了檢查管及管件的連接是否漏水,檢查混凝土的止推塊和其他材料所能承受推力是不是在設計范圍之內。試驗時所選用整根管道或其中的一部分,其壓力的最優值選擇完全取決于水的利用率、管道長度、檢查區段連接頭的數量、管道的高度差等因素。
(七)污水預處理與一級處理設施的選用要點
細格柵是污水的處理設施的預處理工序的主要設施,目的就是去除污水中的各種雜物,方便后續工作的順利進行。如果采用的是SBR工藝,而不進行設置曝氣沉淀池時,細格柵就是預處理工序的唯一選擇。
沉砂池也是污水處理廠中的基本設施之一,經常使用的是旋流沉砂池及曝氣沉砂池兩種。一般都采用的是旋流沉砂池,因為它有占地面積小、投資少、維修也簡便等優點,但也存在沉砂效果不太理想、無法取出油脂和浮渣的缺點。
初沉池是污水處理廠常用的處理設施,其因節能性和經濟性好而廣范受到人們的喜歡。但設計上需要盡可能不使用初沉池而多保留碳源。在處理合流制的污水時就無法避免使用初沉池,因為使用該設施能有效地減少水流的污染的程度以及降低后續的污水的處理工序的水利負壓。
三、施工管理優化要點
(一)技術優化
首先需要在施工的準備期進行優化,為施工實施階段創建更加有利的環境,使得施工更為順利地得到進行,這個準備期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根據建設工程的特點來進行分析,安排設計好施工的進度,并根據施工質量要求和施工的條件來編制好科學的施工組文件,結合施工客觀條件、經濟效益確定最優的施工方案,在施工實施前組織好人力、物力以及技術方面的條件,保障后續工作順利進行。
污水生化處理過程的優化控制自從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來,許多學者把研究的重點都放在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計算機模擬和控制方面,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溶解氧目標值的PID控制,以此建立高度自動化的污水處理廠,其中水處理和設備長期自動運行。不過污水生化處理過程是非線性而且溶解氧目標值是不斷變化的,PID很難控制跟蹤溶解氧目標值。在PID控制的基礎上發展了變增益的PID控制、模糊PD控制還有神經網絡自動診斷、模糊的專家控制等智能的控制方法,使得系統和過程的控制集于一體,對設備的運行、自動化的提高和管理水平都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并大大降低操作人員的強度,從而改善工作環境。
污水處理過程中的環保化與節能控制的優化方面,通過研究分析不同的條件組合,污水處理結合排水成本及處理成本,創建評價機根據。然后根據最優理論,得到代價函數下的最優值。并以此確定該值下的工藝設定值,得到相應的參數,做到節能環保。施工實施過程需要在施工準備及施工技術時,加強施工質量,嚴格把握工期,控制施工成本,最終達到科學管理的目的。
(二)變更文件管理
項目變更是項目建筑中無法缺少的部分,其結果和建筑的收益有著很大的關系。項目變更必須對項目建筑速度或者效益有直接關系,能否增收效益是進行變更的考慮條件。
四、結語
建筑單位需要經過增強自身的管制程度和技術水平來改善建筑措施以確保污水廠的品質,提升污水廠的自身經濟利益。提升廢水處理廠的廢水處理性能以及效果,推動廢水處理企業的發展、加強環境保護在污水處理中具有重要的影響。總之,長期的污水處理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已經積累了很多的實踐經驗,也具有了一定的技術水平,但是仍舊需要優化和創新。這就需要技術人員真正立足污水處理環境,提高污水處理工藝,最終確保施工質量,實現社會與經濟效益共贏。
參考文獻:
[1]陳征晶.城市污水處理廠自控系統的優化設計[J].福建輕紡,2009(8):35~38.
[2]凡廣生,李翠真.污水處理廠及其單元的優化設計研究[J].新疆環境護,2006,28(4):10~13.
關鍵詞:工業用火安全生產技術措施
中圖分類號:TU714 文獻標識碼: A
石油石化企業工業用火(又稱工業動火)是指使用氣焊、電焊、鋁焊、塑料焊、噴燈、電鉆、砂輪等工具,在易燃易爆危險區域內作業和維修油氣容器、管線、設備及盛裝過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設備,能直接和間接產生明火及火花的施工。在石油石化企業中,設備及流程管網的安裝維修、技改更換,都需要進行工業動火施工,而且經常是一邊生產,一邊用火,稍有不慎很容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因此,保證動火安全就成了石油化工企業的首要監控目標。
根據工作實踐,筆者就陸上石油化工企業而論,認為確保安全用火作業施工,在制定動火方案時,應從以下五個方面采取安全技術措施。
1 切斷與隔離
在對設備實施動火檢修之前,必須使其與運行系統可靠隔離。在法蘭上裝設盲板或隔離是使檢修設備和運行系統隔離的最保險的方法,應注意以下安全事項:
1.1 首先必須將需要用火的部位與整體斷開。如將動火的設備、管道及其附件和相關聯的運行系統整體斷開,關閉閘門,拆掉相聯的管線,并加好盲板或堵頭。[1]應特別注意,不能用簡單的關閉閥門代替隔絕。盲板除必須保持不滲不漏外,還應保證能承受管路的工作壓力,避免受壓破裂。盲板的強度應按平封頭的強度標準計算。有條件的工藝設備在盲板前應加放空管或壓力表,并派專人監管和掛牌警示。
1.2 如果用火部位與相臨危險裝置很近,應在動火作業區四面加筑防火墻或防屏障。[2]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隔絕了易燃易爆的物料和介質氣體進入用火作業施工點;一方面在用電焊作業時防止電流進入主體危險裝置。
1.3在管道與容器連接的部位進行用火作業時,通常采用絕緣螺栓將管道法蘭與容器法蘭之間加絕緣盲板臨時固定,以隔離管道與容器法蘭之間的電焊雜散電流的通道。
1.4在采用電焊用火作業中,實行防護接地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防護接地是為防止被用火的設備、設施及管道、容器因電焊機雜散電流引起火災而設置的專用接地線,其接地電阻應小于10Ω。施工現場電氣線路布局與要求應符合GBJ50257的要求。通過接地線將雜散電流引入大地。
2 拆卸與遮蓋
2.1在易燃易爆危險區域內,應嚴格限制用火。但在確需用火作業的情況下,凡能拆下來的設備、設施、管線及其附件應從主體上拆下來,拆卸(安裝)時應采用防爆工具作業。與主體危險裝置隔離后,移到非用火區域安全地方預制用火,用火后及時熄火清理場地,再將預制好的設備、設施、管線及其附件安裝回原處。[3]
2.2 對于用火作業點(處)相鄰的非密閉的設備槽、取樣口、罐口、放空排放口等處,凡是用火作業施工中所產生的電火花能濺及的地方,包括容易被人忽視的排污溝、地下井口、集油池等,都要進行密閉封堵遮蓋。同時還要注意來自周邊處于上風向30米產生易燃易爆的氣體生產場所的影響。
3 置換與清洗
為保證檢修動火和罐區作業的安全,檢修動火前要對設備內的易燃易爆、有毒氣體進行置換、吹掃;對積附在器壁上的易燃易爆、有毒介質的殘渣、油垢或沉積物要進行認真的清理,必須時要人工刮鏟、熱水煮洗等,對酸堿等腐蝕性液體及經過酸洗、堿洗過的設備應進行中和處理。
3.1 對于盛裝過易燃易爆介質的管線、容器、儲罐等,在用火作業前必須進行嚴格的隋性介質置換,將原有的易燃易爆介質排出,消除管線、容器、儲罐內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條件,置換出的易燃、有毒氣體應排至安全場所。
3.2 在拆離的設備、管道及其附件內積有易燃易爆物料、污垢或殘渣時,應嚴格按規定和要求進行蒸汽蒸煮、吹掃等方法清除,同時還應對現場積有的易燃易爆物料、污垢或殘渣及時清除并強制通風降低可燃氣體的濃度,待可燃氣體濃度檢測合格后方可用火作業。
3.3清洗置換后在進入容器設備前30min必須采樣分析,嚴格控制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及氧含量在安全指標范圍內,分析合格后才允許進入容器設備內作業。如在容器設備內作業時間長,至少每個2 h分析一次或中斷作業超過1小時分析一次,如發現超標,應立即停止作業,并迅速撤出人員。
3.4動火前應對動火現場周圍環境或動火設備內的易燃氣體進行分析。動火分析不宜過草,一般應在動火前半小時內進行。如果動火作業間斷半小時以上,應重新分析。動火分析合格的標準是: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氣體(蒸氣),其可燃物含量≤1%為合格;爆炸下限<10%且≥4%的可燃氣體(蒸氣),其可燃物含量≤0.5%為合格;爆炸下限>1%且<4%的可燃氣體(蒸氣),其可燃物含量≤0.2%為合格;爆炸下限≤1%的可燃氣體(蒸氣),其可燃物含量應控制在爆炸下限的20%以下;富氧設備的管道、容器及附近的氧含量≤22%為合格;其它設備、管道、容器內部動火作業氧含量19~22%為合格。
4. 申請程序與審批
4.1 石油工業用火實行工業用火申請報告書制度是安全用火的重要保障。按照《石油工業動火安全規程》SYT 5858―2004的要求,用火單位(生產管理單位)與施工單位首先就用火部位、施工作業內容共同進行危害識別、現場技術交底。[4]根據交底,施工單位的技術、安全人員編制用火作業技術(安全)措施組織方案(此方案也可分為技術、安全兩個不同的方案)。方案應詳細說明動火作業范圍、確定危害和風險、作業(或交叉)施工技術安全防范措施及應急預案。編制的方案應先報請施工單位有關部門負責人審核后,再呈報生產管理單位審批。
4.2石油工業用火申請報告書(許可證)的填寫必須按照統一的格式要求規范填寫,其內容應根據編制方案中用火部位,用火級別、安全措施、用火人、監護人及用火負責人等相關要求后,逐級申請與審批。
4.3 用火作業申請報告書(許可證)只在簽發的一個場所、一個作業班次有效。
5監督與管理
5.1 實施用火作業前,監督人員嚴格按照申請報告書(許可證)填寫的內容逐項確認(在確認中增加補充措施),各項措施滿足安全用火條件,用火人、監督人全部到位后方可用火作業。
5.2 動火作業申請報告書(許可證)只限一處用火(用火地點),實行一處、一證(動火作業申請報告書)、一人(用火監護人),禁止用一張動火作業申請報告書(許可證)多處用火。
5.3 工業動火申請報告書(許可證)有效時間為一個作業周期。如果中國石化《用火作業安全管理規定》要求,油田、銷售企業的有效時間不超過5天,煉化企業一級、特級有效時間不超過8小時,二級有效時間不超過3天,三有效時間不超過5天。如在用火作業規定的有效時間(或交接班)不能完成,作業前應重新按程序填寫申辦動火作業申請報告書(許可證),或在交接班時重新確認,進行技術交底,并由接班相應人員簽字后方可持續有效。
5.4在油氣集中的場所進行多處用火時,相連通的各個用火部位不應同時進行。上一處用火部位的施工作業完成后,方可進行下一個部位的施工作業。
5.5生產單位和施工單位應指定用火作業監督人和監護人,負責用火現場的協調和管理,并檢查和確認用火措施的落實,用火作業人員應遵守生產單位的用火作業安全制度。執行“申請報告書(許可證)沒有批準不動火,防火監護人不在現場不用火,防火措施不落實不用火”的原則。
5.6 施工過程中,要定時對危險部位有關數據進行檢測,并填寫記錄。對前后檢測數據進行對比監控,出現異常波動時,應立即停止用火作業,并及時找出原因,在問題排除后,再進行檢測,在檢測數據達到安全要求時,再開始用火作業。實踐證明,用火現場監護人高度的責任心和配合先進檢測設備的應用,是保證工業用火施工安全的有效措施。
6結論
在用火項目確定以后,在制定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技術措施之后,并不能完全保證用火施工萬無一失。特別是(特)大型用火施工,涉及生產、設計、工程、安全、消防等多個部門,技術復雜,組織難度大,危險程度高。因此,各職能部門必須提前組織召開用火施工協調會議,對用火施工的措施、方案進行研究,綜合制定出用火施工的安全措施和事故應急預案。在用火施工時,做到組織、措施、教育、監控、預案“五落實”,實現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控制,才能確保用火施工優質、安全、高效的完成。
參考文獻:
[1]《石油工業動火作業安全規程》SY/T 5858-2004
[2]《安全生產技術》(2008年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