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優秀范文 統計學行業分析

統計學行業分析賞析八篇

發布時間:2023-10-11 16:23:08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統計學行業分析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統計學行業分析

第1篇

【關鍵詞】 急性腦梗死;疏血通注射液;效果分析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8.022

Effect analysis of Shuxuetong injection applied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DU Xue-ju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Jiangsu We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China Coal Fifth Company Worker's Hospital, Xuzhou 221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huxuet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30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with 6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for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treatment by Shuxuetong injection. Their treatment lasted for 14 d. Difference between curativ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2.3%, and that of the controlgroup was 72.3%.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Shuxuetong injection; Effect analysis

急性腦梗死發病急, 病情往往較嚴重, 患者病死率和致殘率很高, 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及時控制臨床癥狀改善臨床治療效果有利于提高生存質量。本文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 觀察其治療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3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 各65例, 并且所有入選病例經腦CT或MRI檢查證實并排除顱內出血且血壓在18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 以下。對照組中, 男35例, 女29例;年齡44~75歲, 平均年齡(57.6± 12.2)歲, 治療組中, 男35例, 女30例;年齡41~75 歲, 平均年齡(57.8±12.2)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器官功能(主要指心、肝、腎、肺功能)、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根據病情均給予常規阿司匹林、奧扎格雷抗血小板聚集, 瑞舒伐他汀鈣穩定斑塊, 酌情使用甘露醇降低顱內壓, 尼莫地平、胞磷膽堿、丁苯酞神經賦活劑, 瑞格列奈調控血糖, 厄貝沙坦降低血壓等。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規格:2 ml/支, 牡丹江友博藥業股份有限公司)6 ml加入5%葡萄糖或氯化鈉250 ml, 靜脈滴注, 1次/d, 總計14 d;結束后評估療效。

1. 3 療效判定標準 療效標準參照1995年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評價臨床療效標準[1]。按神經功能缺失評分的減少進行評定,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及治療后分別進行療效評定。基本治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 0級病殘程度;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5%~90%;進步:功能缺損減少18%~45%;無變化:功能缺損評分減少或增加18%以內;惡化:功能缺損評分增加18%以上;死亡。總有效率=(基本治愈+顯著進步+進步)/總例數×100%, 無變化、惡化、死亡病例歸屬無效。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3%,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2.3%,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 2 不良反應 兩組均未發現肝腎功能及凝血功能、血常規明顯異常, 所有患者均未退出治療方案。

3 討論

隨著人口進入老齡化階段, 近幾年來腦梗死患病率明顯升高約占腦卒中疾病的80%, 是多發病和常見病, 更是當今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 、心臟病之一[2]。腦梗死的主要病理變化是在腦動脈硬化的基礎上, 血管內形成血栓, 阻塞了血流, 造成腦組織的缺血、缺氧, 最終導致腦組織的壞死, 出現腦血管供應區腦功能損害的一組臨床綜合征[3]。其病理生理是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的變化和損害, 血液中的主要成分和血流動力學改變, 引起局部腦血流供血障礙, 造成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損害和缺血缺氧誘發的神經細胞壞死和凋亡, 最終腦細胞軟化或壞死, 而血管腔的狹窄閉塞使得血液流動變得緩慢或者停滯, 促進已形成的血栓不斷地延長擴大, 因而出現急性腦功能障礙的臨床表現:如頭暈、忘卻、記憶力減退、神態呆鈍、反應遲緩、行走不穩、肢體偏癱、言語功能障礙、手足震顫及大小便失禁等, 隨著疾病的進展神經功能受損區損害所表現癥狀不斷地發生加重、惡化[4]。因此, 及時有效地抗血小板聚集、溶解血栓, 防止血栓的進一步延長擴大及改善動脈灌注壓的升高而保持腦血流量的供血正常對保護腦組織神經缺血性損傷, 對改善患者的預后有著重要意義。

疏血通注射液主要成份為水蛭、地龍, 是根據中醫理論基礎優化的合理組方。疏血通具有溶栓、改變腦血管血液流變學和抗凝的多種作用, 進而保護腦組織缺血以后所帶來損傷, 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5]:①水蛭, 俗名螞蟥, 水蛭素是凝血酶特效抑制劑, 有強抗凝血作用, 能顯著延長纖維蛋白的凝聚時間, 對血小板聚集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抑制體內腦血栓形成, 對血管內凝血有很好的治療作用[6]。同時水蛭素能改善血液流變學, 降血脂, 消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改善腦局部血循環, 降低顱內壓, 減輕周圍腦組織炎癥反應及水腫, 保護腦組織免遭破壞。水蛭素此外尚含有肝素, 抗血栓素等, 對血栓形成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7]。②地龍, 俗名蚯蚓, 主要成分為含有膠原酶、纖溶酶、蚓激酶、核酸、微量元素等多種成分, 被廣泛用于藥物中[8]。蚓激酶有較強的溶栓活性且同時具有抗凝、降纖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且可同時作用于內源性凝血系統, 使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時間延長, 短時間內就能起到溶栓作用, 直接溶解纖維蛋白及血塊[9]。因此疏血通具有活血化瘀, 通絡化瘀, 促進血栓的溶解, 改善血液流變學的作用。③疏血通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微栓子具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并可間接抑制血栓擴大和蔓延, 從而對缺血腦組織具有顯著的神經保護作用[10]。

本研究表明, 治療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程度、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且作用強、起效快、安全性好, 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 提示疏血通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效果較好,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中華神經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華神經內科雜志, 1996, 29(6):379-380.

[2] 許學明, 樊慶勝.急性腦梗死動脈溶栓治療不同時間窗的臨床療效分析.臨床醫藥實踐雜志, 2007, 21(7):56-57.

[3] 陳灝珠, 林果為.實用內科學(上、下冊).第13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2830.

[4] 靳建宏, 周國贏, 白冠鋒.疏血通注射液與奧扎格雷鈉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64 例分析.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4, 17(2): 97-98.

[5] 朱福海.疏血通注射液的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安徽醫藥, 2006, 10(11):873-874.

[6] 耿亞. 中藥水蛭的藥理藥效及臨床藥用價值研究. 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16):685-686.

[7] 殷運收.疏血通注射液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新進展.臨床醫學工程, 2011, 18(3):472-473.

[8] 周二付.地龍的現代藥理及常見臨床配伍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 8(3):238-239.

[9] 陸琳, 徐以南, 劉健, 等.注射用蚓激酶臨床藥效觀察.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 27(11):1326-1327.

第2篇

【關鍵詞】工學結合;培養模式;可行性

近年來,隨著暖通空調行業的迅速發展,專業人才的需求呈旺盛的增長態勢,較多企業急需懂技術、動手能力強的專業技術實用型人才。同時,隨著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高等教育結構和類型的多樣化,需要我們從思想認識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與實施等方面進行認真而深入的探討。本文結合工學結合培養模式的實際,對高職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可行性進行分析。

1.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介紹

1.1根據高職供熱通風與空調專業崗位(群)和工作任務,構建適合工學結合的行動領域和學習領域

高職供熱通風與空調專業具有明確的職業針對性,培養目標是高素質、高技能型的技術應用型人才。根據專業崗位(群)特點和職業成長經歷,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組成由專業帶頭人、專業教師、企業兼職教師、企業專家、行業之深專家共同參加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定期召開專家研討會,對供熱通風與空調專業進行整體化、綜合性職業分析,確定典型工作任務,并通過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構建以工作過程為主導,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校企合作為途徑,以國家職業標準為依據的行動領域,按行動領域重構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組合,完成理實一體過程導向貼近企業實際的學習領域課程開發。

1.2構建供熱通風與空調專業工學結合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1.2.1以“作品”為載體,構建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

實施以實訓作品為課程教學內容的載體,將實訓項目依據教學內容劃分成相對獨立的教學任務。教師精講,學生多練,教師為學生提供相關的技術方法與技術資料,要求學生以工作任務的方式進行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學完一門課程,即完成一個項目的生產過程,并掌握了這個項目理實一體的工藝方法。

現以供熱工程設計與施工為例,將該課程分解成若干個項目導向,每個項目分解為若干個工作任務,以工作任務為驅動安排教學內容。

1.2.2課內課外實踐相結合,進行工學交替,教學做一體化的課程教學模式

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把課程教學與實訓有機結合,教師能一邊教一邊做,學生能一邊學一邊做,融教學做于一體加強任務驅動學習環節,為學生開放實訓室,鼓勵學生參加技能大賽,如焊工技能大賽、管工技能大賽、鈑金工技能大賽等。

1.2.3以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為導向,改革考核方式

針對專業學習領域的課程改革相應改變原有的考核方式,由側重對知識考核轉變為側重對學生技能的考核。在考核中既考核學生對基礎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時也考核學生的創新能力,根據學生完成課題的復雜程度及創新程度給以成績鼓勵具體考核方式構成。

1.3供熱通風與空調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方案

實訓基地建設是實施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物質保障,實訓基地建設應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素質為宗旨,以行業科技和社會發展的先進水平為標準,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共建校企合作實訓基地。

1.3.1校內實訓基地建設

學校要爭取資金和貸款,改造管、鉗、焊工實訓車間和多媒體教學實訓室;建設供熱工程實訓室、建筑給排水實訓室、通風空調與制冷實訓室,增設任務驅動實訓項目,為完成學習領域教、學、做一體的教學目標提供必要保證。

1.3.2校外實訓基地建設

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實訓基地是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一環,是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根本。校企雙方簽訂實習協議,共同編制實訓計劃,按照教學科研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學生培養與職工培訓相結合;學校資源與企業資源相結合的辦學模式,在第4學期專業技能操作實習過程中,學校與相關企業達成訂單培養意向,校企雙方共同對訂單班學生進行專門化教學。這種方式既滿足了企業對畢業生的需求,又保證了學生有可持續發展能力。

2.工學結合培養模式的效果

2.1推動了專業建設

促進了優質核心課程建設,制定了核心課程的課程標準,進行了學習領域教學設計,完善了人才培養方案,完成了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方案。

2.2促進了校企深度合作

與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深化校企合作,探索互利雙贏的校企共管運行機制。一方面企業派專業技術人員到學院兼職任課,學院派教師深入到企業一線接受鍛煉與培訓;另一方面,學院將學生安排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合格畢業生優先為企業所用。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學生實習實訓指導書及實踐教學考核標準,校企共同進行課程開發。合作單位有專門的崗位供學生輪流上崗,企業技術人員擔任實習指導,學校教師和企業有關人員全程進行管理,校企合作貫穿教學始終。

2.3加強了實習實訓基地建設

實習實訓基地集現場教學、觀摩教學、動手操作、職業技能培訓、技術服務等功能為一體,滿足了行動導向教學要求,為學生的職業技能培訓提供了保障。為學生頂崗實習提供了保障,同時開辟了畢業生的就業渠道,實現了招生與就業的良性循環。

2.4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

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將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專業畢業生上崗適應期短、就業率高,一次就業率高,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

3.供熱通風與空調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保障措施

第3篇

[關鍵詞] 決策模型影響因素 職業決策系統框架

中圖分類號: C913.2文獻標識碼: A

大學生在求職擇業過程中,如何做到知己知彼進行科學的決策,是職業生涯規劃和選擇的重大課題。職業生涯決策源于經濟學中的決策理論在職業行為方面的研究。專家學者認為,職業決策是個體一生中必然要面臨的重要決策,是指個體對自己將要從事的職業做出的選擇。職業生涯決策在大學生職業選擇和人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決策的模型

決策就是做出決定,是做選擇對策的決定。每天人們做的最多的事情,其實就是決策,大到嚴肅的事情,小到生活的瑣事,通常,一個決定越重要,決策也就越困難。1966年丁克里奇提出七種決策模型。[1]

(一)痛苦掙扎型,有些人會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確認有哪些選擇、收集信息、反復比較,卻難以做出決定。他們的口頭禪是 “我就是拿不定主意。”在這種情況下,收集再多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也無濟于事。

(二)沖動型,與痛苦掙扎型相反,有的人抓住遇到的第一個選擇,不再考慮其它的選擇或收集信息。他們的想法是 “先決定,以后再考慮。” 這種方式的風險太大,等到看到有更好的選擇時自然追悔莫及。

(三)拖延型,這些人習慣于將對問題的思考和行動都再往后,然而問題是不會自動解決的,有時候會越拖越嚴重。“過兩天再考慮”是他們的口頭禪。心中暗自希望:也許事情過幾天就自動解決了

(四)直覺型,有一些人將自己的直覺感受作為決定的基礎。他們通常說不出什么理由,口頭禪是“就是覺得這個人好,愛你沒商量。”在擇友時常見這樣的決策方式。直覺在人們對外部信息無法掌握充分的時候比較有效,但它可能與事實不符。因此,我們不能僅憑直覺作為決策的依據。

(五)宿命型,有些人不能自己承擔責任,而將命運委諸外部環境,將決定權留給境遇或命運。

(六)從眾/隨大流型,這樣的人通常會順從別人的計劃而不是獨立地做出決定。他們的口頭禪是“他們都覺得好,我就覺得好,只因為大家都這樣做”。

(七)癱瘓型,有的人,雖然在理性上接受了自己做決定的責任,卻無法開始決策過程。通常的想法是 “我知道我應該開始了,但想到這件事我就害怕。”事實上他們無法真正為決策和決策的后果承擔責任。

以上七種決策模型,根據情境和其后果重要性的不同,會產生相應程度的作用。但是這些決策模式用在一些重要事情中就不適宜了。從這七種決策模式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些決策模式都存在著對自己和對環境的未知因素,在很多未知因素的情況下進行決策,顯然容易導致決策風險。

二、影響職業決策的因素

(一)遺傳因素和特殊能力

個人得自于遺傳的一些特質,在某些程度上限制了個人對職業或學校教育選擇的自由。這些因素包括種族、性別、外在的儀表和特征等。某些個人的特殊能力也會影響其在環境中的學習經驗,伴隨這些學習經驗而來的興趣與技能,對個人未來規劃職業等也有較大影響。個人的特殊能力包括智力、音樂能力、美術能力、動作協調能力等。

(二)環境狀況和事件

影響職業決策的因素中,有許多來自外部環境,并非個人所能控制。這些環境狀況和事件來源于人類活動(如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的活動、家庭、教育系統的影響),或由自然力量引起(如自然資源的分布或天然災害)。

(三)學習經驗

克朗伯茲認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學習經驗,這對于個人的生涯決擇具有重要的影響。日常生活中,個體受到刺激與強化的類型、性質以及兩者配合出現的時機常常錯綜復雜,因而沒有一個理論能夠很好地解釋這些不定的變量究竟是如何影響個人職業生涯偏好和生涯技能發展的,他提出不同的學習經驗對個體的生涯決策起著深遠的影響。

(四)工作取向的技能

前面提到的各種因素,如遺傳因素、特殊能力、社會上各種影響因素以及不同的學習經驗等,會以一種交互影響的方式使個體形成特有的職業取向技能,這些職業取向的技能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工作習慣、規劃技巧、工作的標準與價值、情緒反應、知覺和認知的歷程等。[2]

三、建立科學有效的決策系統框架

決策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客觀上必然帶有一定的風險性,那么在進行重大決策時,建立一套有效的決策系統框架,是幫助決策者減少風險提高決策能力的科學手段,從而做出信息整合,選擇可能和可行的策略。[3]

(一)溝通階段

溝通是決策過程的第一個階段,這是決策的開始。因為在這個階段個人發現理想與現實情境之間存在差距的信息。這些信息可能通過內部或外部的信息交流途徑傳達給我們。這是“意識到我需要做出一個選擇”的階段。

(二)分析階段

這一階段是將問題的各個組成部分相互聯系起來,對現狀進行評估,了解自己和自己面臨的可能選擇,對所有的信息進行分析。好的問題解決者會花時間去思考、觀察、研究,從而更充分了解差距,了解他們有效地做出反應的能力。

(三)綜合階段

在這一階段綜合和加工分析階段提供的信息,形成個人可能性的解決方法并進一步收集相關信息,確認自己的選擇,從而制定出消除問題或差距的行動方案。

(四)評估階段

評估階段的第一步是評估每一種選擇對問題解決者和他人的影響。從可行性和滿意度兩方面進行評估。我們每個人最終都必須面對這樣的抉擇(1)對我個人而言什么是最好的?(2)對我生活中的重要他人而言什么是最好的? 第二步是按評估結果對所有選擇進行排列,得出最終的選擇。

(五)執行階段

在執行階段我們將根據為行動制定的計劃把思考轉換為行動。即根據自己最終的選擇制定計劃,采取行動。考慮到評估階段得出的結果,這是把第一選擇作為目標重新建構。

(六)再循環階段

決策過程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在執行階段之后,個體又回到溝通階段,以確定已選取的選擇是否是良好的即現實與理想狀態間的差距是否已經被消除。

        職業生涯的選擇是終生的歷程,是大學畢業生必須面對的人生關鍵的一步,面對影響大學生職業生涯決策的各個因素,大學生必須掌握有效的職業生涯決策方法,才能做出合理的職業選擇。

[參考文獻]

1]趙輝.大學生職業決策困難的影響因素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12(9)

第4篇

1 引 言

目前,互聯網的普及帶動了網購大潮興起,傳統零售業的巨頭們已發現他們的競爭對手已經不再是經商的老門面,而早已變成了“無孔不入”的網絡商城。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轉變購物觀念。從而選擇了網購這樣一種新型的平臺。在直觀上來看,網購會對傳統的零售業產生一定的影響,那么網購是否真正會對傳統零售業的產生沖擊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本文采用灰色關聯度與主成分分析法來進行研究。

2 問題分析

所謂的網購是指消費者運用互聯網進入C2C平臺,進行購買自己所需的商品,在零售業中有著諸多的因素,如網民規模、消費者信心指數、居民消費價格、快遞量、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面對以上的諸多因素。本文將采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利用此模型提取出主響因素,接下來再利用灰色關聯度模型,找出關聯度較高的因素,然后對兩個模型得出的結果進行對比。進而給予恰當的建議。

建模之前,需有一些基本假設:

(1)本文所選的因素都能很好地反映影響零售業的情況。

(2)在數據所選的年限里沒有季度、通貨膨脹等無關因素的影響。

3 模型的建立與求解

31 主成分分析模型

第5篇

關鍵詞 乳酸脫氫酶 同工酶 血液惡性腫瘤

乳酸脫氫酶是一種糖酵解酶,主要存在于人體紅細胞中,同時也在人體許多組織臟器廣泛存在,如心、肝、腎、骨胳肌,臨床常作為心肌酶譜一種標志物,但在急性白血病(AL)和淋巴瘤患者血清中乳酸脫氫酶增高明顯,乳酸脫氫酶的測定對白血病、淋巴瘤的預后有重要意義,2002~2009年收治25例AL復發患者化療前、緩解后及復發時的LDH及同工酶的動態變化,并檢測了另外,13例存活時間>2年且一直未復發的AL患者的化療前LDH及同工酶水平,對其療效及預后進行了分析比較,以探討血清LDH在AL診斷,療效及預后方面的意義。

資料與方法

38例AL患者均經血象,骨髓象檢查確診,均無其他惡性腫瘤或明顯的心、肝、腎疾病,其中復發AL患者25例,男18例,女7例,年齡12~71歲,中位年齡37歲。ALL 10例,ANLL 15例。另外13例AL病人系持續緩解2年以上未復發,男7例,女6例,年齡22~64歲,中位年齡37歲,ALL 2例,ANLL 11例,正常對照為20例非惡性血液病患者。

方法:血清LDH由7060型生化分析儀測定,正常值范圍90~205μ/L。ALL患者采用VDLP方案,ANLL患者采用DA或HA方案誘導化療,APL患者用RA誘導分化至完全緩解(CR)。兩組均數間比較采用t檢驗。

結 果

本組觀察結果顯示,AL治療前6例LDH正常,其中復法組1例,持續緩解組5例,32例升高(84.2%),兩對照組中僅1例LDH輕度升高。AL的血清LDH高于正常對照組(t2.632,P<0.05),復法組及持續緩解組的LDH值差異亦有顯著性(t2049,P<0.05),持續緩解組與正常組的LDH值差異有極顯著性意義(t4.683,P<0.01)。見表1。

表1 不同組別血清LDH測定結果(U/L)

復發患者治療前,緩解后及復發時LDH值的動態觀察結果,AL完全緩解后LDH恢復正常,治療前和緩解后兩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t2.454,P<0.05);而復法發后LDH由正常又重新升高,兩者比較差異有極顯著性意義(t4.065,P<0.01);治療前和復發時LDH比較差異無顯著性(t0.757,P<0.05)。見表2。

表2 25例復發患者不同病期的LDH值(U/L)

對20例復發患者治療前、緩解后及復發時LDH同工酶組分的動態觀察結果,見表3。

討 論

LDH是臨床上應用較多的一種脫氫酶,在人體中廣泛存在,在臨床應用中,它不僅常用于心血管、消化、腎臟等系統,亦有助于惡性血液病在診斷中指導預后。

本組病例起病時有32例血清LDH升高(84.2%),AL組LDH與20例非惡性血液病患者的LDH值相比差異有顯著性,其原因現在一般認為系正常組織惡變之后,腫瘤細胞中基因控制失調,致LDH合成增加,又通過細胞損傷及能量代謝障礙等機制致腫瘤細胞內LDH釋放增多,故血清中LDH相應增加[1]。

從25例復發患者中可以看出LDH值隨治療效果變化而變化,病情好轉時下降,CR時降至正常,而復發時LDH值有重新升高。我們在臨床工作中發現某些病人在緩解期無自覺癥狀及陽性體癥,外周血亦無異常,但化驗LDH增高,隨行骨髓細胞學檢查,證實已發生了髓內復發,故LDH可作為AL早期復發的較為敏感的一項指標,對于緩解期病人應動態觀察其LDH值,當發現LDH升高時應做骨髓象檢查以證實有無髓內復發,以免漏診。

從表1可以看出,持續緩解組病人治療前LDH且高于正常,但較復發組明顯減低,證實LDH明顯增高患者其腫瘤負荷大,產生LDH明顯增高,預后較差,獲得長期生存的可能性比LDH值較底者小。

并對LDH組分進行了測定,發現LDH2及LDH3增高,尤以LDH3增高明顯,但在治療緩解后LDH3下降快,而LDH2下降漫,可將LDH3作為持續緩解的一項敏感指標。

觀察本組LDH值還發現其與周圍血白細胞,幼稚細胞及骨髓幼稚細胞的數量呈正相關關系,而與肝、脾、淋巴結腫骨壓痛等無關,與已報道結果一致[2],證實LDH增高與腫瘤的惡性程度有關。

綜上所述,LDH水平不僅對AL的診斷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并可估計疾病的進展程度,預測患者的治療效果,還與AL患者的預后密切相關,可作為AL預后的獨立因素之一,LDH作為一項腫瘤標志物,可檢測腫瘤的轉歸,故在臨床工作中應作為AL的常規檢測項目。

參考文獻

1 李棟梁,宣寶和,張靜,等.急性白血病血清乳酸脫氫酶測定及其預后意義的研究.中國醫師雜志,1999,1(3):9-10.

第6篇

關鍵詞:速愈樂愈傷敷料;糖尿病足;換藥效果;觀察

伴隨著我國醫學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口老齡化、生活規律、飲食結構等各個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全球糖尿病患者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糖尿病逐漸成為發病率較高的一種非傳染性病癥[1],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同時對人類的健康狀況也產生了非常大的危害。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目前沒有有效的方式進行根治,只能通過藥物作用進行病情控制和緩解,糖尿病足是其中的一種慢性并發癥,在臨床中需要加強對并發癥控制和治療,進一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試驗選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的44例糖尿病足患者,每組各22例。男23例,女21例,年齡36.60~78.10歲,平均年齡(55.59±5.20)歲。

1.2方法 兩組患者在分組治療前,采用胰島素進行血糖控制治療,同時結合抗生素藥物、營養神經藥物等實施持續的藥物治療過程[2]。之后根據患者的傷口嚴重程度進行清洗處理,對于傷口比較輕微的患者,可以采用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進行傷口清理,在清理創口時要將周圍的腐敗組織進行有效清除對傷口內的細菌、毒素等有效清除干凈[3],創口周圍采用碘伏等消毒,傷口位置出現黑色膿痂、黃色膿痂等,有較多分泌物的創面需要及時有效清除干凈,先實施外科清創,之后用雙氧水對創面有效清潔,消毒完成后,再次采用生理鹽水清洗,保證創面清潔無污染[4]。

對照組采用胰島素聯合慶大霉素的混合液噴灑在傷口周圍、凹陷傷口位置等,之后用無菌紗布包扎固定處理。換藥處理1次/d,患者的分泌物減少后,可以2d/次換藥,當分泌物全部消失后,可以3-5d/次換藥[5]。

治療組采用速愈樂愈傷敷料換藥,將速愈樂愈傷敷料取出,將其正面的無色透明薄膜、反面的白色薄膜去除后,根據傷口位置大小裁剪處理[6],將裁剪好的敷料鋪蓋在傷口周圍、凹陷傷口位置等,使得輔料和傷口能夠有效的貼合,之后用無菌紗布包扎固定。換藥處理1次/d,患者的分泌物減少后,可以2d/次換藥處理,當分泌物全部消失后,可以3-5d/次換藥一次。

1.3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應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組間比較分別采用t檢驗(x±s)或χ2檢驗(%),P

2 結果

2.1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對比 治療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45%(21/22),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68.18%(15/22),兩組結果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的傷口愈合時間、治療滿意度、住院費用指標大小結果對比 治療組的傷口愈合時間、治療滿意度、住院費用指標大小分別是(33.29±7.18)d、(94.99±1.92)分、(22600.28±3504.74)元,和對照組的傷口愈合時間、治療滿意度、住院費用指標大小結果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兩組的死亡率、截肢率大小結果對比 治療組的死亡率、截肢率大小分別是0.00%(0/22)、0.00%(0/22),對照組的死亡率、截肢率大小分別是0.00%(0/22)、9.09%(2/22),兩組的截肢率大小結果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比較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在臨床中有著很高的致殘率,患者的血糖控制不當或者是小腿出現反復損傷情況后會引起糖尿病足潰瘍病癥,這也是造成患者出現截肢的一個重要危險病癥。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采用合理的治療方式和護理方式來實現對糖尿病足并發癥發生率的降低非常關鍵,主要開展抗感染護理干預、糖尿病潰瘍局部護理操作等,可以采用生理鹽水、雙氧水等進行沖洗處理,進一步碘伏消毒處理,有效清除傷口位置感染情況,起到吸收滲液和保護創面的作用。同時采用速愈樂愈傷敷料后可以有效的避免傷口因為脫水而結痂,有利于促進傷口愈合,避免引起傷口粘連等情況,在換藥處理過程中,可以避免引起患者疼痛反應,降低出血量,促進患者病情早日康復。

采用速愈酚傷敷料后,可以形成一個濕性環境,促進患者傷口愈合,通過換藥處理方式也更加科學,能夠吸收更多的創面滲出物,保持創面濕潤的環境,促進新生血管生長,促進肉芽組織發育,從而提升傷口愈合效果,抑制細菌滋生,充分發揮功效,促進患者病情早日得到有效控制,有效降低醫療費用,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提升敷料愈合療效,降低死亡率和截肢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促進患者臨床癥狀早日好轉,早日康復出院。

參考文獻:

[1]唐元英,毛崇秋,楊玲,等.速愈樂愈傷敷料用于糖尿病足換藥效果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44):9-10.

[2]王艷,王椿,何利平,等.自體富血小板凝膠與標準療法治療糖尿病難治性皮膚潰瘍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9,17(11):822-825,836.

[3]王雪梅.糖尿病足大面積潰瘍1例的護理[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3):401-402.

[4]陸磊,韋莉莉,馮琴梅,等.拔毒生肌膏配合食品包裝保鮮膜治療褥瘡等皮膚潰瘍24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14):2175-2176.

第7篇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學前教育專業;教法課程

在教育改革政策的不斷推進下,學前教育事業伴隨著基礎教育工作的開展,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所占據的比重逐漸加大,通過學前教育來實現兒童的啟蒙,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學前教育的師資體系來講,承接教師團隊培養的師范類高校,則必須肩負起教職人才培養的中心,保證各類課程體系的建設可以滿足學前教育發展方向,這樣才可進一步確保學前教育工作的開展是立足于教師職業素養以及整個學前教育行業的發展訴求之上的。因此,在學習教育專業課程開展過程中,必須引入先進的教學理論以及教育技術等,深度挖掘專業課程與幼師在行業發展中所呈現出的關系,構筑出更為科學的教育體系,以真正實現教職人員職業素養的提升。

一、高校學前教育教法課程存在的問題

第一,高校對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性質存在認知方面的偏差。幼兒園教學開展過程中,一般是以分科課程來實現教育的,當此類教育需求體現在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體系中時,將是以語言教學法、音樂教學法等學科分化的形式為主,但是伴隨著幼兒教育改革政策的不斷落實,傳統的學科類教育形式已經無法滿足兒童多元化發展訴求。目前幼兒園所劃分的教育學科可以歸納為健康社會、藝術語言等多個種類,如果承接專業教育的相關課程仍執行原有的學科教法的話,其所產生的教學效應顯然無法滿足學前教育工作的開展需求。第二,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內容及教學方法存在問題。在課程內容方面,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開設具有重復的特性,產生此類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在不同領域的教法實現過程中,課程內容與活動本身所具備的關聯性是由每一個教學領域所決定的。然而在固定的時長內,教學領域所包含的內容出現交叉的現象,其在一定程度上將加大整個學習跨度。在教學方法方面大多數學前教育工作的落實仍是課本化、活動化的教學方法。整個教學體系的設定未能對現代化教育技術在學前教育行業中的普及進行解析,再加上擴招政策所造成的專業人數激增問題,上述情況將使得既有的教學方法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降低整體教學質量[1]。第三,教學資源匱乏。從幼兒園教育階段來講,承擔兒童教育的課程資源必須優質化、多樣化,保證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幫助兒童樹立相應的學習意識。然而,從現有的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資源設定形式來看,其所包含的教育活動方案或者是音頻視頻資源等,缺乏具體性與系統性,而當此類課程方面存在的差異性反映到學生學習與接受能力上時,則必然會因為教學資源質量不足而產生學生在步入崗位工作過程中認知能力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發展。

二、現代教育技術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中的應用原則

第一,目的性原則。在教學體系中,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及其實現旨在為培養全方位的人才,其可以看成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在教育目標的設定下實現規范化的教學,以提高實際教學。對學前教育專業來講,學生在日后發展過程中也將成為教職體系中的一員,現代教育技術的實現不僅是教會學生專業知識以及實現技能等,其還通過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手段,向學生傳達一種教育理念,保證學生步入工作崗位后可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反哺到幼兒教育工作中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第二,創造性原則。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是立足于信息技術及先進教學理論之上,其本身所具備的創造價值正好與高等院校專業教育革新方向存在密切關系,兩者均是遵循事物的本質,通過技術的應用與拓展對其產生的價值進行分析,并羅列出實際應用過程中所呈現出的各類問題。同時,整個技術所產生的信息反饋將為后續教學工作提供一種創新手段,從而迎合教育工作的創新機制,更好地服務專業課程。

三、現代教育技術在高校學前教育教法課程中的應用

(一)導學案與微視頻相結合的教學應用導學案是指由教師指導學生來設定學習方案且包含學習目標學習內容以及具體學習方案的落實,可以為學生在后續學習中提供指引,保證學生自主學習計劃的實現。導學案體系的落實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楚地對自身進行定位,并通過導學案內學習目標的不斷實現認識到整個課程教學的各類屬性,進而激發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我國部分學者對導學案所起到的作用,或者是其在教育過程中所呈現出的思維模式具有一定的歧義。部分學者認為導學案計劃的設定是由教師指導,此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易被教師主觀思維所影響,間接削弱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效果。對于學前教育教法課程來講,導學案教學體系的建設,恰恰符合學生受教育與日后崗位投入教育工作中的實現路徑,即教師以自身的思維對學生進行引導,而學生在后續發展過程中將以幼師的身份投身于教育事業中,兩者的思維模式并不沖突,這也是導學案目標設定在學習教育法中實現的基礎。基于現代教育技術而設定的微視頻與導學案相結合,其所涵蓋的目標可以覆蓋到五大領域學科中,且微視頻所具備的是承擔綜合性高的教學優勢,可以進一步體現出課程教學深度通過微視頻所設定的教法課程,可以讓學生通過碎片化時間來實現自主學習,極大限度地提高了整體教學質量。從微視頻在課堂中所呈現出的教學效果來看,5分鐘到8分鐘的播放時長所呈現的知識點是在學生的接受范圍之內的,是以一種多維化的圖像信息、音頻信息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有助于學生理清知識點。與此同時,微視頻內涵蓋的內容是符合學生導學案所設定的學習流程,其可以通過知識點講解、活動運營講解等,促使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同步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短視頻內容的了解,可以深度解析出不同教學環節落實到實際幼兒教育過程中所產生的實際效用,這樣便可有效避免因為教學內容重復所造成的學生學習興趣下降。除此之外,通過微視頻與學生導學案所設定的學習計劃向對接,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將自身情感帶入學生的學習中,此過程對學生的學習思維而言,屬于一種不可逆的,即為通過影像信息、語言信息、音頻信息以及學生自身思維的認同意識等,對于此類知識內容所呈現出的教學效果具有極強的接收性。

(二)課程教學評價系統的應用學前教育專業教法課程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及要求,學生在學習與實踐過程中應具備與自身專業相關聯的教學能力,且保證整個實踐能力的培養可以正確落實到學生日后的崗位教學中。此類教法課程涉及的教育觀以及學習觀,是對學生自身專業技能和專業技能在崗位中的應用范疇等,其有高度概括的性質。針對此類課程進行教學評價時,其本身所產生的評價職能是對學生、教師以及課程內容進行綜合評價,通過三者之間形成的聯動關系,鑒定出學生學習行為、教師教學行為以及課程內容針對性是否符合現階段學前教育的發展需求。在構筑以教育技術為基礎的課程評價體系時,則應結合信息化系統、教學過程中呈現出的數據信息進行挖掘、羅列,通過教學評價系統的實現對學生進行綜合數據的統計,且每一類數據信息所映射出的教學效用可以真實反映出當前學生學習行為是否存在規范問題。與此同時,教學評價系統中的檔案功能,可統計學生在校期間的所有學習行為所產生的信息,其相當于一種質變屬性的評價模式,即為學生入校以來,在課堂及實踐中所表現出的學習行為,分析出專業課程中即日后發展過程中學生應當承擔的學習任務,此類數據信息所具備的整合屬性可以真實地將學生現階段的學習行為進行數據模型的建設。對于學生來講,此類具有科學性、規范性的信息統計則可進一步對學生本身產生一定的引導效果,使其明晰自身在學習過程中所呈現出的問題。并且,教師也可以通過教學評價系統解析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1],了解學生學前教育專業的認知情況,然后制定相對應的教學策略,增加專業教育的可塑性。

(三)學前教育專業網絡平臺的應用基于現代教育技術而實現的網絡平臺,可以真正將與專業相關聯的各類知識及管理進行綜合。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可以實現對專業課程體系及相關教學行為的掌控。與此同時,在網絡平臺的建設下,教育資源也不僅僅局限于課本知識中,而是通過網絡平臺真正將專業教育相關聯的各類知識內容及實踐內容等進行綜合。其本身所涉及的知識也不僅局限于學前專業教育,還可以通過專業與專業之間的精準對接使整個知識內容形成縱向延伸的格局,這樣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不僅可以解析知識點,更可以通過自身對專業知識的訴求進行自主化學習。學前教育專業網絡平臺的建設,可以使課程與國際化相接軌,打破傳統的校內資源傳輸機制,通過高校與行業之間的有效對接,構筑出一個實時化的交流平臺,以覆蓋更多的教學資源,進一步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第8篇

1、本科院校就業率有所下降,高職院校持平

該報告指出,2008年本科院校大學生就業率有所下降,而職高院校學生就業率與往年持平。統計研究數據表明,2008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約為8609年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報告,比起200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后就業率下降了2個百分點;2008屆“211”院校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為89%(非失業率90%),非“211”本科院校為87%、高職高專為84%;而2007屆半年后就業率“211”院校為93%(非失業率94%)、非“211”本科院校為90%、高職高專院校為84%。

按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08屆高校畢業生總數為559萬,其中大學畢業生總數約為529萬(本、專),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08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后就在國內外讀研究生的人數為21.43萬,畢業半年后的就業人數約為434萬。2009年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報告在畢業半年后的73.56萬失業大學畢業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萬人還在繼續尋找工作,有5.46萬人無業但正在復習考研和準備留學,另有16.51萬沒有求職和求學行為者(即所謂的啃老族,該報告中定義為待定族)(見圖一、圖二)。

此外,2009年就業報告還指出,2008屆畢業生就業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濟南、蘇州;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蘇州、杭州、成都、鄭州、青島。

2、越是經濟發達地區,自主創業的比例越低

2008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為1%,與2007年1.2%的比例接近。云南大學生自主創業比例最高,為1.9%,吉林1.7%,寧夏1.5%。而廣東、北京、江蘇、上海等省份的大學生自主創業比例排名靠后。自主創業的主要地區是就業比較困難的中西部地區,主要城市類型是地級及以下城市。總體而言,越是經濟發達地區、越是大城市,就業環境越好,自主創業的比例越低。自主創業的畢業生最多的是工科類,其次是財經管理2009年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報告類。自主創業的畢業生主要集中在零售行業和文體娛樂業,其月收入大大高于受雇應屆畢業生的月收入。

調查結果表明,2008屆大學畢業生中,來自“私營企業主”、“企業經理人員”、“個體工商戶”等家庭的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最高(見圖三)。大學畢業生創業受其家庭的企業家文化影響較大。而且,其創業資金82%以上依靠父母、親友和個人儲蓄,來自商業性風險投資和政府資助的只占1%。所以,有創業意愿但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畢業生就不容易實現創業夢想,政府需要在啟動資金方面幫助經濟困難的創業者。

2008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者認為,創業理想是創業的最重要動力(41%-48%),而不是找不到工作才創業(12%-15%),而大學期間對其創業幫助最大的是假期實習和課外兼職,學校、政府提供的創業培訓和咨詢以及大學的模擬創業活動也有顯著幫助,如創業大賽等等。所以,高校可以加強學生自主創業意識的培養和相關的創業比賽活動。

3、工學、管理學就業率最高,法學和哲學最低

2008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后就業率最高的專業大類是工學和管理學(見圖四),最低的是法學和哲學,高職高專就業率最高的專業大類是資源開發與測繪,最低2009年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報告的是旅游和文化管理。2008年畢業半年后仍未就業人數最多的10個本科專業失業人數為10.75萬人,占本科失業量的35.9%,其中有8個專業同時也是2007屆畢業生失業人數最多的專業:法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漢語言文學、電子信息工程、會計學。畢業半年后仍未就業人數最多的10個高職高專專業失業人數為14.67萬,占了高職高專失業量的34.2%。其中7個專業同時是2007屆畢業生失業人數最多的專業:計算機應用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電子商務、會計電算化、物流管理、計算機網絡技術、商務英語。

此外,2009年就業報告還指出,統計數據表明,制造業雇用了本科畢業生的27%和高職高專畢業生的31%,是應屆大學畢業生最大的就業行業。民營企業和個體企業是2008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最多的雇主類型。

4、本科生收入下降,男女同工不同酬

2008屆本科畢業生的收入明顯下降,“211”院校的畢業生半年后的月收入是2549元、非“211”本科院校為2030元、高職高專為1647元,而2007屆這三類大學畢業生收入分別為2949元、2282元、1735元,2008屆畢業生平均月收入下降幅度分別為14%、11%、5%,本科畢業生收入下降特別明顯。2008屆本科畢業生的半年后月收入經濟學大類最高、醫學類最低,高職高專畢業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是公安大類、半年后月收入最低是醫藥衛生大類。

雖然2008屆大學畢業生男女之間的就業率沒有明顯差別,但即便在女性畢業生占優勢的專業中,男性畢業生薪資全部高于女性,可能存在同工不同酬的薪資歧視。2008屆大學畢業生中,同層次、同專業男女生的平均月收入最大差距接近800元。

2009年就業報告還指出,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子女越有可能進入好的大學;父母一方是研究生的子女進入“211”大學的比例是父母是初中學歷及以下的兩倍以上。專業人員和管理階層家庭的子女就讀“211”高校的幾率較高,農民和民工的子女就讀高職高專的幾率較高。這種差別可能是錄取中的非成績因素造成的,強調綜合素質的高考改革可能會讓農民與農民工的孩子具有更大的錄取劣勢,可以考慮建立幫助教育弱勢背景學生的社會補償機制,以保證享有高等教育質量上的社會公平。

此外,調查數據表明,國家與社會管理者、私營企業主、企業經理人員、辦事人員家庭的畢業生求職成功的最主要渠道是“通過親朋好友得到招聘信息”,而不是像其他家庭的畢業生求職成功的最主要渠道為“大學招聘會”。相比之下,無業與失業人員家庭的子女就業率最低,而其高考分并不低于其他家庭的子女,每拿到一份工作邀請所需要的求職份數最多、求職成本最高,來自無業與失業人員家庭的畢業生需要得到更強的就業服務。

5、大學畢業生亟須改進溝通和創新能力

2008屆大學畢業生五大類基本工作能力滿足工作要求較好的依次為科學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理解與交流能力,較低的為應用分析能力、管理能力。而本科畢業生亟須改進的基本工作能力是有效的口頭溝通、談判技能和說服他人等;高職畢業生則是有效的口頭溝通、積極學習和說服他人。這些亟須改進的能力歸屬于溝通和創新能力。

統計分析表明,本科與高職高專的畢業生對雇主的滿意程度分別為70%和68%;“工作要求與壓力”不滿意度最低,不滿意度最高的是“薪資福利”和“個人發展空間”。其中,2008屆大學畢業生對“政府機構/科研事業”類雇主的滿意度最高,對“民營企業/個體”類雇主的滿意度最低。然而民營企業是應屆大學畢業生的主要雇主。2008屆大學畢業生對不同規模雇主的滿意度的總體趨勢是:雇主規模越大,滿意度越高。

綜述:民營經濟成理工科就業市場

統計的就業率是指大學畢業后半年的就業率,此時畢業生的就業狀況趨于穩定。據統計顯示,2008屆大學畢業生約1/3的就業是在畢業后半年內完成的。2008年本科院校大學生就業率較往屆有所下降。

統計研究數據表明,2008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約為86%,比200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后就業率下降了2個百分點。但工學、管理學就業率分別為90%和89%,成為2008年就業率最高的兩個專業。最低的兩個專業是法學和哲學,就業率為79%和76%。

藍皮書指出,2008年畢業半年后仍未就業人數最多的10個本科專業失業人數為10.75萬人,占了本科失業量的35.9%。

其中有8個專業同時也是2007屆畢業生失業人數最多的專業,包括法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漢語言文學、電子信息工程、會計學。

藍皮書的作者麥可思(MyCOS)-中國大學生就業研究課題組介紹說,就業藍皮書抽樣人數達到44.4萬人,回收有效問卷21.8萬份。共涉及全國31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3080所高校或分部分院的1196個專業。

異議:國家就業形勢存在變數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儲朝暉博士今天解釋說,就業情況與高校當年招生規模、師資力量及學生家庭條件和校友等各種關系均有聯系。

因此,就業好與壞要看各方面的條件影響,經濟條件只是一個外在因素,工學專業學生就業能否一直好下去,還很難下定論。

2004年開始,國家開始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等制造業密集地區進行政策扶持,經過幾年的發展,制造業行業對人才需求比較大,是制造業吸納畢業生眾多的原因之一。

從大的趨勢來看,畢業生更多的將去往企業,而不是考公務員。因此工學應該會持續熱下去,但是持續時間目前還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