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0-13 09:37:43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煤礦安全生產管理體會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關鍵詞:煤礦生產 機電運行事故 分析 對策
我國的煤礦數量居世界第一,但是煤礦安全生產運行卻不盡人意,每年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煤礦事故發生,給國家和人民的正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而通過國家質監部門的調查,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都集中在了煤礦機電的安全運行上。因此,只有加強對煤礦機電專業人員的培訓,同時要制定煤礦機電的安全運行管理措施,才能從根本上減小煤礦事故的發生率。作者就近自己在煤礦安全運行中對機電事故的發生談一些自己的體會。
一、我國煤礦目前在機電運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機電運行的安全監察不到位
許多煤礦的機電運行安全監察人員在平時的安全理例行檢查中,安全職責意識欠缺。在在平時的工作中,只是通過眼睛去看機電運行的狀態是否正常,而自己卻很少動手去親自檢查電機的開關、各類保護裝置、翻閱機電的運行記錄和檢修資料;嚴重的缺乏實踐能力,在工作中很少去深入采掘工作面、車間、機房。另一個原因是因為許多煤礦的機電監察人員數量和機電的數量極度不平衡,而煤礦機電運輸系統的戰線又長,工作人員不能逐個的對機電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多數采用隨機抽查的檢查方式,這樣就容易造成危險電機的監察遺漏,主動性的工作很難全面的展開。煤礦機電監察人員的素質不齊也是機電事故發生的一個方面,現行的煤礦機電的執行標準沒有一個硬性的操作指標,基本都留有一定的余地,這就很容易造成工作人員在檢查工作過程中的不深入和不嚴謹,崗位隱患也就由此而來。
2、煤礦機電專業人員流動大
煤礦工作由于其環境差、危險系數高,加之待遇差,這就導致了很多優秀的機電技術人員很難在一個崗位上長久工作,經常會出現機電技術人員青黃不接的局面。而許多的管理者為了應付檢查,臨時找來的臨時工學歷和專業素質太低,對與機電運行的安全意識過于淡薄,在上崗之前也沒有經過機電安全運行培訓,這就在人員的配置上為煤礦的安全生產埋下了隱患。
3、機電設備超負荷運行及設備的老化
當前許多煤礦由于歷史原因和地域原因,煤礦的機電設備陳舊,煤礦在負債的情況運行,對與機電設備的投資完全不進行考慮。老煤礦中的絞車及防爆高壓開關、沒有及時更換的非阻燃膠帶等主要的設備數量巨大,許多設備已經超過使用年限多年但仍然在使用,根本就談不上安全運行。作為煤礦的管理者在利益的驅使下,只是注重生產任務,而機電設備的安全基本都被放置在了應付生產、應付檢查的位置,老的機電設備值是一味的靠修理來加強運行,往往把責任歸咎于機電的修理不及時等原因,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修理的毛病最終演變成了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4、機電安全運行管理制度不健全
國家最新公布的煤礦安管理標準規定,每個煤礦應該建有17種基本機電管理制度,但是在實際的安全檢查中發現,許多煤礦根本就沒有按照標準去做,也沒有具體的落實機電運行安全管理制度。有些煤礦根據標準是建立了標準,但卻沒有嚴格的按照標準去考核落實,只是在檢查的時候做個樣子,因此現場的管理十分的混亂。
二、煤礦機電安全運行管理的措施
1、提高煤礦現有機電專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煤礦安全生產不僅要裝備現代化的機電設備,還有培養一批有素質、懂技術、高技能的管理人員和機電操作人員。對于機電專業人員的培訓要通過建立各種激勵獎勵政策來實現,積極的引導他們去自發的學習機電運行的安全知識,對于優秀的員工要及時的給予獎勵。培訓的方式要改變過去老式的被動接收,要在操作和實踐中加強技能的培訓,興趣遠比灌輸重要。對于特種人員,必須進過培訓方能上崗。培訓采取持證上崗,這樣才能在不斷的崗位培訓和考核中提高整個煤礦機電專業人員的整體水平,為安全生產做好軟件上的準備,才能大大的降低事故的發生。
2、按國家制定的安全標準加大對機電設備的檢查維修
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離不開檢查和維修,要對煤礦的整個機電設備監理一套動態的、完整的檢修保管檔案。對新設備要執行購置審查、更新、改造、修理計劃,對于機電設備的大修的費用實現全過程動態管理控制。每個煤礦應建立設備綜合管理體系,完善設備綜合管理制度,配齊設備管理人員,實行流程化管理,扎實地做好設備綜合管理工作,確保設備管理制度化、正?;⒁幏痘?。
機電設備的專業維修人員要樹立強烈的安全意識和責任心,改變傳統的哪兒壞哪兒修理的局限思維,要求對設備的維護維修做到"七預"即 預想、預查、預判、預測、預知、預研、預處理,把維修工作向前移,改變過去那種驢不死不卸磨的維修方式。最好能制定一套科學完善的設備檢修制度,詳細記錄好設備維護維修臺帳,按照機電的運行嚴格執行維護檢修,把所有的隱患都消滅在萌芽狀態。機電設備的操作要嚴格按照使用說明和安全運行標準進行,對與不按操作規程使用造成機電設備出現不當的,要追究到人,嚴重的要嚴厲的處罰。對于出現的事故要進行認真的調查,查找原因,做到"三不放過",即事故原因沒查清不放過,沒有追查到責任人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
3、建立信息化機電管理制度
現代化的煤礦機電管理應該向著數字化信息發展,把新的信息管理運用到機電設備的管理上,才能不斷的提高生產效率,同時也能提高機電設備運行的安全性。
煤礦企業應該大力的推廣新設備、新技術及新工藝,特別是在大型的煤礦企業要轉變生產方式,有條件的使用綜合機械化采煤設備,在設備的購置方面作為管理者應該舍棄大量人員投入和使用效率低的小型設備,改變人海戰術的傳統采煤作業。做出以往煤礦生產的惡性循環怪圈,合理的對采煤的作業點進行科學規劃,減少事故發生惡個數,才能真正的做到安全、高效、高產。
4、有條件的創造一個安全生產的文化氛圍
煤礦機電安全運行管理除了硬件設施配套科學外,還應該注重員工的安全生產知識教育。要在每個礦區都形成一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分為,把國家和黨的安全生產方針深入貫徹,以文化人、用文鑄魂,繼而把安全管理、安全質量、安全制度、安全行為、安全環境五種安全文化在實踐過程中升華、擴散、滲透為廣大員工所認識、認知、認同、接受。全面形成“文化力激活生產力”的全員共識,打造出了具有煤礦企業特色的安全文化模式,為礦井的安全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最后,搞好煤礦安全生產是一個龐大的工程,煤礦機電安全管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重視煤礦機電安全管理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建設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堅持管理、裝備、培訓并重的原則,推行綜合治理,改進管理水平,完善考核機制,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嚴格監察,最終形成以制度管人,以責任約束人的安全管理機制,確保礦井機電系統安全、可靠、高效運行,是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張金來. 淺談煤礦企業安全生產對策[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03.(01)
[2]邱偉,胡勝玉,劉偉. 強化安全意識 搞好安全生產[J]. 資治文摘(管理版). 2010.(06)
[3]徐賢利. 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對策探究[J]. 魅力中國.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