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 15:43:26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大型園林景觀設計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關鍵詞:生態節約理念;園林景觀設計;探討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在全球經濟危機的今天,在這一大環境中雖然我國保持著相對高速的增長狀態,但高耗能高排放已經給生態環保工作帶來了壓力和挑戰。加強可持續發展,加強生態節約理念下的園林景觀設計相關問題的研究,對倡導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具有現實意義。
一.園林景觀設計的現狀及其重要性
在現在的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著一些問題,目前,園林建設中因環境問題的加劇以及觀念認識上的不同,造成了只注重形象而忽略了節約理念和環境效益的不良現象。一些大型景點以及豪華裝飾的建造過程中有很多的鋪張浪費行為,造成了許多寶貴資源的嚴重浪費,也將景色特色大打折扣。這些都是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所反應出來的問題。例如水景設計,由于我國有些別放都市因干旱缺水而制造許多水景,用來觀賞。還有一些水景的設計因材質問題影響到水生植物的正常發展降低了植物對水體的進化功能;高耗能燈具能源浪費與光污染嚴重;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配備的不科學只能取得短時的見效;放棄對本地材料,高價引進外地材料這是一種對資源的浪費。
社會經濟運行中對資源需求的減量化是節約的本質。我們要將節約理念貫徹到園林景觀建設中,合理配置資源,改善人民生活,促進經濟的發展。
園林景觀設計人員將節約理念運用到園林景觀設計中是有很重要的意義,它可以在保留其固有本質的同時對生態環境進行改善,實現人與自然地和諧相處。
二.生態節約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體現
我們應該將節約理念有效地貫穿整個園林景觀設計實踐中,了解基于生態節約理念下的園林景觀設計具備什么樣的特色。
(1)設計中的水資源節約。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會根據不同的環境及特點對園林中的水景進行設計。正如上所說,對于北方城市來說,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了水資源出現了嚴重短缺。所以我們不僅要與當地的情況相結合還要充分考慮到水景節約。同時還要注意對水資源的回收和利用,即使是在園林景色設計中,也要考慮到全局。
(2)設計中的能源節約。首先要減少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合理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資源。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要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不僅減少了電能的消耗,還可以通過合理設計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既不會造成環境污染,也可以有效地減少資源的浪費。其次,園林設計中利用本土特色結合風土民情,也可以減少對能源的浪費。
(3)設計中的材料節約。園林景觀設計中所用的材料涉及范圍廣,但在節約理念下的園林景觀設計中還是要多用一些“碳友好型”材料。盡量減少對高碳材料的利用,而注意對本土節能材料的運用。有時在實踐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會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所以要少用。有時對一些施工后的廢氣材料,要進行回收再利用。比如樓房建設所剩下的磚可以用來鋪路等。
(4)設計中的土地資源的節約。我們即要認真做好土地資源的規劃,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來對各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分化,科學實踐證明了,科學合理的規劃土地可以滿足現代化節約理念下園林景觀建設的要求,開發更多的潛力。還應該合理的安排和利用現有的空間,按照合理利用和綜合利用的基本原則來要求現在園林景觀設計。大力倡導立體和垂直綠化設計理念增加美化園林的效果。傳統的設計理念已經制約了發展,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基于節約理念下的園林景觀設計所具備的特性。具有經濟性,是最重要的特性,也是節約設計中的第一原則。在節約型社會中也要求具備這一特性,有助于改變因追求形式而導致的無形緊急資源損失;具有生態性,對于現在過度鋪張浪費的行為,必須要樹立生態優先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之中,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具有高效性,盡可能的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利用各類資源,降低成本,提高利用率。同時提高土地的綜合利用率;具有個性化,是指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要充分體現當地的特色,傳統文化和鄉土知識,避免在設計中出現雷同現象,忽視了個性。所以要在設計中做到考慮周全,盡善盡美;具有人文性,因為園林景觀設計要滿足社會上不同人群,不同階層的需求,所以設計師要根據當地的環境和情況來提供相應的設施。
三.對實現生態節約理念下的園林景觀設計的對策
(1)對園林植物進行優化配置。在這一過程中園林景觀設計應該以樹木為主,強調綠化和生態效益。在街道旁和廣場公園內宜多栽樹木,在居民小區內要多栽一些簡單的喬、灌木等。
(2)做到因地制宜,保持原生態。節約的根本所在就是因地制宜,利用各類資源保持城市園林的原生態。做好對園林的綠化等日常工作,保護好當地的花草樹木,可以起到完美的綠化效果。因為園林的特點是節約水資源,所以要多種植耐旱植物起到兩全其美的作用。
(3)運用科技手段進行技術創新。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為了實現開源節流,降低園林綠地對水資源的消耗,就必須運用科技的手段進行灌溉和對污水進行回收。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即起到了節約水資源的效果,也起到了對城市水污染處理的效果。
(4)對于現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盛行的“理想景觀”的現象,我們更應該提倡生態節約理念下的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緩解對資源的嚴重浪費情況。一方面是節水的設計,一方面是節能的設計,還有節資的設計。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節水之道在于蓄積,用水之道在于滲透。有一些具體的措施,如依據各地城市特色進行水景設計;水資源循環利用和一水多用,在一些噴泉瀑布中可以體現重復的循環利用,還有水景使用后的水可以用來灌溉和沖廁;非常規水的回收利用,比如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加入區域性雨水利用設備,把水景設計與雨水處理相結合;“意境水”的表達,利用一些近似的元素代替水資源,來表達出想要的觀念和思想。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為了有良好的景觀效果出現了一些“亮點”,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所以園林景觀設計中的能源消耗問題也尤為重要。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我們要根據地方特色,注重利用當地鄉土材料制造特色景觀。
(5)運用科學合理的手段進行管護。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我們除了注重對樹木花草的種植之外,還要運用科學手段在后期對園林進行看護。這要就要求了養護人員對節水知識的了解,加強從業人員的節水技能。
結語: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當前社會生態文明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就是節約理念。所以我們更要注重基于生態節約理念的園林景觀設計,堅持生態優先原則,堅持因地制宜,堅持設計與本土特色相結合,堅持以人為本,把美化環境和人們的身心健康作為園林景觀設計的目標。不斷的更新設計理念,做到與時俱進,同時也要將生態節約理念融入到園林景觀設計的工作之中,讓所有的園林景觀設計都是從生態節約理念出發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園林景觀設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一個和諧的園林景觀之路。
參考文獻:
[1]徐倩,周建華,王艷等.節約型城市園林與植物景觀設計[J].南方農業(園林花圃版),2010(3).
[2]朱建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節約型園林[J].中國園林,2009,(2).
關鍵詞:草本花卉;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應用
前言
在現今現代城市化建設中,園林景觀設計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不僅能夠營造城市優良的外觀面貌,還能夠大大提升城市的綠化生態品味。草本花卉在景觀園林設計占據著關鍵部分,也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草本花卉作為現代景觀園林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元素,也更多的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為營造一個美好環境發揮著更多的作用。因此,只有科學設計合理的規劃以及將草本花卉更好的融入到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才能夠給城市居民一個綠色、健康的生活環境。
1遵循科學性原則
1.1了解花卉的壽命
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草本花卉才是本體,其藝術魅力的體現主要是在正常的生長發育的前提下。如果園林的草本花卉不能在良好的環境下正常生長發育,園林景觀設計肯定達不到良好的整體效果,更不要提美學價值。因此,在進行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前,要全面掌握不同草本花卉的壽命等特點,它們的生長發育周期各不相同,各有特色,習性也有很大的差異,要學會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選擇草本花卉進行設計。
1.2了解花卉的季節性特征
現代園林景觀季相之美源泉主要是草本花卉,在不同季節,選擇栽種不同的花卉,根據其季節性來正確選擇。比如春天要選擇盛嚴的桃花、夏天選擇盛開的荷花、秋天則需選擇、冬天以臘梅為主等。因為生命周期以及年生長發育的周期都不相同,使得一年四季中都夠表現出不同的姿態,達不到獨具特色的景觀效果。這種設計理念在現代園林花卉設計中尤為重要。
2堅持藝術性優先考慮的原則
2.1彰顯變化中的統一
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必須要科學又獨具藝術性的進行園林草本花卉的配置,要將草本花卉的色彩、線條以及株型等多方面因素考慮在內,需要有一定的變化與差異,進而體現出景觀中的對比之美。從另一個角度出發,草本花卉之間還需要具備一種和諧性、相似性,能夠達到局部變化,但整體來看和諧統一的境界。在景觀設計中注意這一點,才能保證園林景觀活潑生動的同時又彰顯統一和諧。
2.2強調比例與尺度
比例主要是指園林中景物與景物之間的比例關系,尺度主要是指園林草本花卉等景物與人之間的比例關系。簡單的兩種關系能夠體現出人們的經驗與感覺上的審美,也是人們在總結自然事物,所能夠得出的滿足視覺要求的具有和諧性的大小關系。在現代大型園林景觀設計中,為了滿足空間的立體感,應該較多使用高大或大體量的草本花卉植物,進而填充空間與其他景觀元素的匹配度。對于面積有限的園林空間,則應選擇精巧的花卉為主,能夠滿足人民在近距離間享受自然之美。
2.3注重均衡與穩定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合理科學選擇配置園林草本花卉的布局方法,位置關系要得當則是均衡,輕重關系均衡則是穩定。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要注重均衡與穩定的概念,有效地應用規則式均衡以及自然式均衡的方法來合理配置草本花卉,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色彩濃厚與素雅的均衡、體量龐大與小巧的對比、質地粗厚與細柔等多種方式,綜合性進行配置,使得園林景觀能夠更好地融入到周圍環境中。
3綜合考慮植物特征要素
3.1選用合適的株型
在園林景觀中,給人民最為直接的感官印象就是園林花卉的株型。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中,所使用的草本花卉不同的株型能否合理的進行搭配,將直接影響到園林景觀給觀賞者營造的協調自然的感覺。通常來說,園林草本花卉株型主要分為直立型、圓球型和扁平型三種類型。比如蜀葵、翠雀等植物在布置時以直立型為主,能夠體現植物的縱向線條美;比如黑心菊、八寶景天等宿根花卉在布置時以圓球型為主,體現花卉的豐滿之美;比如美洲菊、非洲鳳仙等花卉則以成扁平型為主,可適當在花卉景觀邊緣或前排位置增加巖石、假山等裝飾。
3.2強調不同的質感
質感能夠提現花卉本身的特質,主要包括花和葉片的疏密度、大小以及形象等。質感不同,給人帶來的美的感受也大不相同。類似蓖麻、賽菊芋等質感粗糙的植物,葉片大,往往多毛多皺,能夠帶給人粗獷的視覺沖擊,適合遠觀;類似山桃草、蜜糖草等質感細膩的植物,葉片優雅,花朵精致,適合近距離觀賞,帶給人朦朧、柔和之美;類似風鈴草、鳶尾等中等質感的植物,因為應用范圍廣泛,可適當與不同種類的植物進行混搭,達到一種對比效果,盡顯現植物各自的美感,進而使園林景觀更具多樣性。
3.3使用不同的色彩
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草本花卉色彩的有戲設計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合理藝術性的搭配花卉色彩,能夠使得園林景觀產生獨具特色的效果。色彩往往能夠決定花卉景觀設計的基同。合理的冷暖色應用能夠在花卉配置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景觀設計中要注重花卉色彩的搭配。
4選擇妥當的種植構圖
4.1使用平面構圖
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首先要考慮的是不同種類的草本花卉在進行栽植或構成的圖案與平面位置之間的關系。通常來說,草本花卉平面構圖主要包括以下三種方式:規則式、自然式以及半規則式。規則式構圖又細分為花壇、花臺以及對稱式種植等;自然式構圖細分為群植、叢植以及孤植等方式;半規則式構圖主要是將規則式構圖與自然式構圖進行有機結合得到的混合式構圖,在實際應用中要根據具體景觀設計來選擇。
4.2使用縱面構圖
每種草本花卉都有獨具自身的形體特征,在進行種植組合時,在空間中體現出三維的形態特質,形成縱面構圖。比如選擇直立縱線條的草本花卉與株型豐滿的植物進行搭配,強烈的線條對比能夠體現出一種協調之美。在進行設計時,還要考慮植物的不同空間姿態,烘托出強烈對比或和諧等縱面構圖的景觀效果。
4.3使用空間造型
花卉的空間造型主要是指通過人工施工的方式對植物進行修剪、綁扎以及制定造型,進而形成立體的植物景觀,主要包括不同的幾何造型、動物景物造型以及意境造型等,實際應用中,往往與花壇、花境、花叢等應用形式進行配合。這種方式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十分常用。
5營造意境之美
5.1強調園林的整體意境
從傳統角度來看,我國建設園林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人們創設一種意境之美,將自然風光引入方寸之地中,為人們帶來不一般的身心感受。由此可見,意境創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重要性。可以說,實現園林的意境之美是歷代園林設計師追求的重要目標。從本質上而言,意境是在外形美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高尚的情感,是情感與景觀互相作用的效果,即只有實現情景交融,才能使園林產生意境之美。而園林花卉是構成園林景觀的有機組成部分。形成園林的整體意境必須依托園林花卉的設計。
5.2花卉獨具的文化內涵
中國歷史悠久,隨著時代的變遷,歷代文人也給草本花卉注入了精神屬性,花卉也彰顯著一種文化情結。文人騷客將梅蘭竹菊比作成四君子,也是人們賦予花卉的精神屬性。花卉表達的意義包含廉潔、富貴以及優雅等美好的寓意,比如牡丹彰顯富貴之氣、綠竹給人以清廉之意、梅花則是堅強之意。此類特征體現了花卉文化性的代表。在進行現代園林景觀的意境設計時,可合理的借鑒不同花卉體現的不同的人文內涵,有效對園林景觀設計進行補充。
5.3強調花卉的進步
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選擇使用草本花卉應該切合當代背景,做到與時俱進。根據當下的社會形勢以及文化背景,在保留傳統文化基礎上更具獨特的彰顯現代文化特色的花卉設計理念,使得現代園林景觀更具現代化的文化內涵,體現新的時代風貌。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園林花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設計師一定要選擇妥當的應用方式,進而體現園林景觀的獨特之美。
6結束語
現代景觀園林設計在城市規劃中起著越來越多的作用。將草本花卉更好地融入到現代景觀設計中,使城市變得更加適合人居住,生活,文化交流、創新和發展。結合城市獨特的文化和人文因素,形成一個獨特的園林設計特性,可以更好地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和人們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申巧艷.淺談園林花卉配置的色彩設計藝術[J].科技致富向導,2014(8).
[2]伍曉華,趙廣勝.園林花卉配置的色彩設計藝術探討[J].河北林業科技,2009(8).
[3]史國祥,周堅.淺談園林花卉種植與設計[J].現代園藝,2012(6).
[4]曾新云.探討園林花卉種植與設計技術[J].門窗,2013(4).
[5]李瑰華.淺談城市建設中園林花卉的種植布局[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9).
[6]羅益英,劉玉英.園林花卉的色彩設計藝術探討[J].職業技術,2011(4).
[7]趙世偉,孫佐雙.園林植物造景設計與營造[J].中國城市,2001(2):123~142.
風水從字面上可以分為“風”和“水”2個部分。風水理論是一門結合了水文地質學、氣象學、環境景觀學、生態學以及建筑學等多種學科的自然科學。風水理論大致可以分為3個部分,即陰陽、五行和干支生肖。其中,陰陽最早起源于夏朝。從來自陽光的向背角度而言,物體背陰的一面稱為“陰”,物體向陽的一面稱為“陽”。通過進一步延伸,陰陽概念可以解釋為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中的所有現象。陰陽規律可以歸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分為正反2個方面,即陰與陽,陰陽現象是無處不在的。五行的說法最早見于董仲舒的《尚書》,認為客觀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5種基本元素組成。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都是由這5種元素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五行的規律是相生相克。干支生肖是天干和地支的總稱。在我國傳統的風水理論中有十天干,十二地支的說法。其中,十天干分別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分別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將十二地支分別對應十二種動物,則為十二生肖。十二生肖和地支具有相同的特性,即相沖相克。從陰陽、五行以及干支生肖來看,我國的傳統風水理論思想主要是將環境作為一個有機整體,這個整體系統是以人類為主體,包含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
2中國傳統風水理論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2.1“天人合一”
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傳統風水理論強調“天人合一”,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具體地表現為,通過對景觀的整體性把握,達到人與自然環境的有機統一。同時,“天人合一”還體現在現代園林景觀的設計應該做到因地制宜、因時而異。比如,在公園景觀的設計中,要考慮到公園內各種各樣的物種,在進行設計時需要注意到物種的特點。對一些大樹進行單獨種植時,要留有足夠的發展空間,以保證物種能夠正常生長,比如銀杏、皂角樹等。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規劃中,則良好地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思想。在選址方面,相關專家通過觀察山水環境以及水文環境等因素,確定該處環境的“吉兇”。該地的主體基址處于山水環抱的中央,內有樹林、河水,是一塊“風水寶地”。其中,大型生態走廊的建設,能夠有效地改善當地的熱島效應。濕地系統的營造和水循環系統的設計,也體現了“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
2.2陰陽平衡
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陰陽平衡包含了對立統一的哲學辯證思想。其在現代園林景觀的設計中表現為,充分利用不同屬性的景觀,進行有機搭配,從而使不同的景觀之間形成一種整體美感。這一原則具體表現為景觀主題的表達:高雅與通俗;表現手法:疏與密、虛與實;結構組織:繁雜與單純等。比如,南昌人民公園中植物景觀的設計。陽性樹種喜光,并且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夠茂盛生長;相反,陰性樹種喜陰,不需要太多光照。因此,該公園景觀設計人員在了解這一屬性之后,將桃樹種植在向陽面,云杉種植在向陰面,不僅達到了設計所需要的景觀效果,而且還促進了樹種的正常生長。常見的喜陰植物還有萬年青、綠蘿等;喜陽植物還有牡丹、玫瑰、芍藥以及等。因此,設計師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些物種的習性,合理地選擇生長環境。同時,當游客漫步在公園中往往會看到茂密的花叢,也會觀賞到稀疏的樹林。這種疏與密的結合,不僅能夠營造良好的景觀效果,而且還能夠給游客帶來賞心悅目的感覺。
2.3五行相生相克
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五行相生相克則是指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金、木、水、火、土組成。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利用五行理念來布局,不僅可以改善園林景觀的審美效果,而且還能夠提高景觀的價值功能。比如,在公園中移栽一些松樹、葡桃樹,能夠達到改善環境,調節人們心情的效果。五行中屬于火元素的植物有紅草、木棉以及紅桑等。通過對這些植物的合理搭配,能夠調節心臟和神經。同時,五行相克的原則也要求設計師在選擇植物造景時,要注意各種不同植物之間的相克性。比如,在松樹旁邊種植葡萄,葡萄就會不結果。
總之,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應該注意不同植物生克制化的五行關系,既要營造園林景觀的藝術美,又要發揮植物的功能,創造良好的風水環境。
3結語
關鍵詞:低碳生活;園林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 S611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隨著低碳理念的不斷加深,國家在進行城市建設時,穿行園林景觀設計,打造更適宜人們居住的“綠色城市”、“生態城市”。低碳中的“碳”是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所謂低碳,就是有意識的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即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有害氣體的排放。注重園林景觀設計,對于踐行低碳理念、參與低碳生活、促進低碳經濟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低碳理念下的園林設計分類
要分析低碳生活與園林景觀設計之間的關系,需先看到在“低碳”理念下,我國園林設計的分類。低碳是指較低的溫室氣體排放,而低碳園林是什么?相關學者解釋為低碳生活代表安全、自然、健康,低碳園林簡單的理解為返璞歸真的進行人與自然的生活。還有這樣一種說法:“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財政撥款,選擇對周圍生態環境最少干擾的綠化模式。”
1、裝飾城市
園林設計最大的作用就是裝飾城市。對于現代化的城市來說,無非是鋼筋水泥,以黑白灰三色為主色調的建筑,在這種環境下生存的人們心情是壓抑的,這時就需要綠色植物來調試人們的心情,裝飾城市已逐漸成為一種趨勢。來自開發商與業主對低碳型景觀的要求,也使設計公司門庭若市。園林景觀對于促進一個城市的生態發展以及調試人們心情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
2、低碳型景觀
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較快,也就導致了城市用地緊張的局面,相對的園林景觀用地也較為緊張。而近年,我國園林景觀事業的發展重點似乎更偏向于視覺感受,而忽略了園林自身應有的價值。這就需要設計者充分協調城市用地與景觀用地,爭取在有限的用地中種植更多的植物。例如建筑樓頂、天臺等,盡可能地吸收足夠多的二氧化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3、水處理設計
對于園林景觀而言,水在景觀設計中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水的應用能在有高度落差的植被、假山之間形成小溪流,溪流可以是用平時積蓄的雨水構成。這樣做不僅可以使周邊的植物得到水的滋潤,起到蓄水的作用,還能形成一個小的生態圈,吸收足夠的二氧化碳。
二、低碳園林景觀對建設低碳城市的重要意義
城市的發達交通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污染了城市空氣,城市空氣被大量的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塵埃等污染物質充斥著,城市人的生命健康越來越越令人堪憂。綠地植物是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的主體。植物通過其固有的色彩、姿態風韻等讓城市人們感受大自然的生機和美感。綠地植物不但具有美化環境的功能,其生態效應功能更為突出。研究表明,城市大氣中80%的污染物質可由公園的綠地吸收濾去,種植了樹木的交通通道往往有濾去70%的大氣污染物質的驚人效果。不僅如此,植物的葉片和枝干對于大氣顆粒物具有攔截作用。園林植物是城市中最天然的“空氣過濾器”,在凈化空氣上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園林植物大大減少了城市二氧化碳等氣體對大氣的排放,因此,園林景觀被人們貼切地稱為“生物過濾器”、“城市之肺”。如果沒有園林植物,城市將會成為一個塵土滿天飛、烏煙瘴氣、毫無生機的地方,這是令人壓抑和抓狂的。此外,園林景觀植物還有凈化水體和土壤以及殺菌的作用。園林景觀在城市建設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設計低碳的、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園林景觀自然是建設低碳城市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園林景觀設計低碳化的大氛圍,低碳環保的綠化配置逐漸受到市民的青睞,并得到大力發展。園林景觀設計中,不僅是綠量建設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綠化植物的品種和層次都將會得到大大的豐富。城市綠地的總體景觀直接影響到整個園林景觀設計的視覺效果和生態效益。園林綠地的后期護理也就顯得至關重要,植物生長得好會使總體景觀的美感大大增強。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低碳型園林景觀建設的不懈追求,也是園林景觀建設的核心所在。在過去的十年間,低碳型園林景觀建設的設計水平已經得到飛躍的提高,但是總體上看,低碳設計的發展也顯得有點急躁。園林設計者單純為了爭取設計的資格,為了獲得更多的視覺沖擊,設計者往往舍棄了設計的初衷,忽略了真正能夠帶給市民舒適感的到底是什么。縱觀我國的國情,城市人口數量巨大,尤其是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的今天,另一方面,土地資源緊缺,人均土地面積十分緊張,城市土地更是寸金尺土。在如此嚴峻的情形下,土地最大化有效利用就顯得十分重要。同時,在有限的土地面積內,能夠設計出二氧化碳吸收量最大的綠地成為迫切需求。從低碳的園林設計考慮,全面地對設計基地進行考察和分析是園林設計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由于土地資源的緊缺,在園林景觀設計規劃中的綠地被挪作他用的現象屢見不鮮,如草地被用作停車場等。不少園林設計者發揮自己的創意,設計出一下符合土地資源最大化利用理念的綠化建設,如在立交橋、大型車庫立面、房屋的屋頂鋪設草地或者種植喜愛吸收污染物的植物以大大減少二氧化碳對大氣的污染。在園林景觀設計的效益上看,市民比較傾慕與種植幾棵大樹多于種植一片綠地,種植大樹不僅與綠地一樣發揮著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還可以節省土地利用和后期保養費用,在夏天也可以用作遮蔭乘涼。綠地用地性質已經有了明確的控制,但綠地的形式有時難以控制。因此,注重綠地系統內容方面的景觀設計,是低碳景觀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三、低碳生活對園林景觀設計的要求
1、高科技產品的使用,使低碳理念滲透各個設計環節
2008年北京奧運后,科技部頒布了“十城萬盞”計劃,LED燈已經在神州大地廣泛應用,中國已經成為LED應用大國。“低碳理念”的提出使得節能環保的低碳新科技成為應用的主流。園林景觀設計也應跟隨時代的步伐,在設計和規劃上盡量使用低能耗的太陽能LED燈或聲控燈照明,太陽能LED燈以太陽能為光源,白天充電晚上使用,無需復雜昂貴的管線鋪設,可任意調整燈具布局。這種新型燈具不僅可以節約能源,沒有污染物質排放,而且不需要工人操作就可以穩定工作,大大節省了電費和維護費用。此外,聲控燈由聲音以及光線亮度控制開關,如果街道無人行走便會自行關燈,大大節省了電源。
2、建立可持續的生態基礎設施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資源。然而,眾所周知,海洋水占了全球水量的96.5%,可供人類利用的水資源是十分短缺的。水資源緊缺在我國也是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近年來工廠偷排工業廢水造成的地下水污染使得水資源安全更加令人堪憂。園林設計者也應在設計中充分考慮到我國的國情,承擔起公民的社會環保責任,將園林中水資源合理利用,實現低碳化。在設計園林時,園林中的廣場應使其有一定的坡度,可以將局部立道牙改成平道牙,是雨水能夠進入綠地。穿越在綠地中的通道可以采用階梯間隔鋪路的方法,使雨水不會積累在通道上,并且更容易流入綠地,以達到節省水資源的目的。地面采用透水材料,加大滲透,補充地下水。停車的地方采用嵌草磚,孔中植草有效凈化經六合美化環境。用作景觀的的噴水池和音樂噴泉,應在其下地面設計徑流管道,將水引入綠地,實現水資源的最大利用。
結束語
低碳生活已逐步成為人們生活的發展主流,而園林設計對于低碳生活具有實在的意義。更好地將低碳生活理念融人到園林設計中,是園林工作者的一個重要命題。如今,中國各城市正在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生態城市”、“綠色城市”,其實低碳并不難,需要人們與政府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黎穗明.低碳生活與園林景觀設計的關系探討[J].綠色科技,2011,(04).
古典園林設計常用障景與分景、仿景與縮景、框景與漏景等造景手法來營造園林景觀空間,如今,設計師們將這些傳統景觀空間的營造手法應用在現代園林景觀空間的設計中,加入了現代人的設計思路,古為今用,達到了一種“小景大空間”的藝術設計效果,將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成了景觀層次分明的傳統文化特色景觀③。以深圳萬科第五園為例,此園融合了徽派和晉派的傳統文化,使得傳統文化在此得到了升華。它的設計中,沒有照搬傳統文化元素,而是結合了現代手法,設計出的景觀環境符合現代中國人的居住理念④。同時,該園的設計中內向型的風格、曲徑通幽的走向,正是傳統文化中借景與收景的設計手法:高墻、冷巷、庭院……無處不彌漫著中國傳統文化氣息。月下的小徑花影叢叢,夕陽下的湖面微風輕拂,非常雅致和精妙,既體現了傳統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又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有機統一。
二、傳統色彩的應用
中國傳統文化中對色彩的熟練運用,既是人們日常生活情趣的體現,也是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如中國紅、黃、青花等,這些色彩在不同的場合體現著中國人喜慶、典雅、內斂的情緒氛圍⑤。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對色彩的和諧運用,反映了該園林景觀的精神面貌和地域文化,給人們帶來了心理上的美感。如景觀設計中,設計師常常對景觀建筑中的亭、樓、殿、閣采用中國紅和黃色,用以體現景觀建筑的高貴、祥和;在地面鋪裝、墻面裝潢上,設計師多采用石材灰和玉脂白,使環境變得沉穩和雅致。
三、傳統符號的應用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同的符號有著不同的寓意: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貔貅、仙鶴等是中國人心中的靈獸,代表著吉祥如意;金、木、水、火、土是周易五行理論的代表;祥云、中國結等代表了民族特色;傳統的梅、蘭、竹、菊則是人們對君子的代稱。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人們將這些傳統的文化符號簡化或抽象表現出來,體現了現代景觀設計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⑥。
四、傳統文化寓意的植物配置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的配置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與其他“死”的景觀元素不同,植物的生長為園林景觀帶來了生機,是園林中不斷成長的“活”景觀。喬木、灌木、花卉、竹類等是園林中最為常見的植物種類,人們可根據植物本身的生長特性,進行適當的修剪加工,使其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形成獨特的美景⑦。現代園林植物景觀的設計中,設計師結合現代設計手法和傳統植物造景形式,為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注入了清新雅致的傳統古典韻味,將傳統文化藝術與現代設計元素相融合,建造出既富含傳統文化底蘊又符合現代人審美的景觀⑧。具體來說,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采用的帶有傳統文化寓意的植物配置手法,主要是通過植物選擇、植物組合和植物造型來實現的。(1)植物選擇。在植物的選擇上,一般選用具有傳統文化底蘊的植物作為景觀進行栽培。而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中,可以選擇不同的植物作為典型。(2)植物組合。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多數設計者采用自然植被與盆景相結合的手法,營造出中國風、傳統韻味的景觀。(3)植物造型。在中國古典園林景觀中,除使用盆栽植物外,多采用整形植被,以欣賞自然為主。而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則是采用整形植被與自然植被相結合的設計手法,對樹木、植被等進行藝術性的修剪,使其具有相應的傳統文化寓意,最終獲得植被的造型美感。
五、傳統景觀建筑的應用
首先,亭是古典園林的重要標志性建筑,風格多樣。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我們可采用現代材料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辦法,與時俱進地對亭進行設計,簡化亭的造型,在不影響其使用功能和尺度比例的前提下,設計出更加小巧、精制的亭,甚至可以大膽突破常規亭子的形狀等,來表達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創新。這不僅不會使景觀顯得緊湊、突兀,反而能營造出更好的空間感受,也能體現中國的歷史文化內涵。如南京仁恒翠竹園項目中設計了一個橢圓形的亭,該亭的頂部鋼結構設計成冰裂紋圖案,覆上玻璃頂層,內部鋪設木格柵,這種以現代主義建筑形式突破常規亭子設計出的新穎景觀亭,既蘊含中國傳統元素,又極具現代感。其次,廊是古典園林景觀中采用率很高的建筑形式,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有些項目為了體現其地域性的歷史文化,適當修建了傳統樣式的廊,效果非常顯著。如在杭州楊工堤景區內,一座美輪美奐的傳統長廊,使游客深刻地領略了江南風景的飄逸。如今,我們多采用現代材料與傳統文化相互結合的設計手法,設計出現代風格的廊。在蘇州芝繪園林中,設計者在建設一座廊的過程中,采用傳統的冰裂造型作為廊的頂部設計,但采用的卻是鋼結構,輔以透明玻璃,用以遮雨和采光,并在局部區域內鑲嵌花紋玻璃。這條長廊采用了傳統的設計形式,同時結合使用現代材料,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再次,軒是古典園林中較大型的建筑物,在現如今歷史文化濃厚的地區,多采用軒的設計。如在杭州風荷園林景觀中,有座“荷香軒”,該軒沒有完全照搬古代建筑樣式,而是進行了適當的簡化,頂部不見瓦片,下部采用全木結構,這樣就與周圍的綠化景觀相互交融,給人帶來了清新雅致的感覺。現如今,軒的主要功能開始向服務方面傾斜,因此,軒的設計越來越多地采用現代建筑材料,輔以傳統的木格柵等元素,這樣制作簡單快速,空間豐富,采光和通風性好,符合大眾的需求。如在成都萬林花園中,建有一座現代的軒,為游客提供休憩的場所。它采用鋼框架作為支撐體系,玻璃作為防雨透光屋頂,木格柵構成墻體,傳統設計手法和現代建筑材料相結合,在形式上更加簡潔,能在為游客提供服務的同時,不耽誤游客繼續欣賞周邊美景,為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指出了一條新的道路。
六、傳統園林水體景觀的應用
【關鍵詞】 低碳 園林景觀 設計
一、 低碳生活簡述
所謂“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把生活作息時間中所耗用的能量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對于普通人來說是一種生活態度,同時也成為人們推進潮流的新方式。它給我們提出的是一個“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同創造低碳生活”的問題。 但是我們應該積極提倡并去實踐低碳生活,要注意節電、節氣、熄燈一小時…從這些點滴做起。但前提是在不降低生活質量的情況下,盡其所能的節能減排。“節能減排”,不僅是當今社會的流行語,更是關系到人類未來的戰略選擇。提高“節能減排”意識,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費習慣進行簡單易行的改變,一起減少全球溫室氣體(主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意義十分重大。“低碳生活”節能環保,有利于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惡化的速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選擇“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應盡的責任,低碳生活在未來將是人們生活中的理想追求以及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
二、 低碳園林景觀設計原則
1、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是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的重要表現,也是我國政府近年以來一直追求的目標和美好的愿望。在園林景觀的設計與建設也同樣應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把景觀的真正功能體現到實際用戶的需求上。當然也不乏做的必將好的例子,如某企業景觀設計師要在小區中設計出了一個廣場,就應充分考慮到各種問題和因素,如 “你為什么要做這個廣場?為什么在這里修建?要建多少平方米,100還是200平方米好?這個使用面積是隨意指定的還是經過考察統計分析出來的?給誰使用?多少人使用?怎么使用?一天什么時候使用?你分析過這個社區中兒童、老人、青年、中年人的比例嗎……等”這些問題都是在設計時應提前想到的,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其功能,否則就是浪費投資的形象工程,達不到實際的使用效果。
2、因地制宜
目前在園林景觀的設計風格上都是會追隨企業“產品化”的風格的,在一些比較的出名的設計鎮南關不難發現這些風格的園林景觀在建筑的語言上來說,如屋頂、山墻、景觀小品、燈具上能體現出來,但是在軟質景觀,即綠化上是很難體現的,而當今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城市居民的綠化面積在逐漸的減少。如在景觀設計是盲目的追求景觀風格與產品系列匹配很有可能因為當地氣候、水土等因素而事倍功半,因此須加強因地制宜的意識的培養或提高適地適樹設計方法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使用效果和母的。
3、營造軟質化
在景觀的設計上一直以來就有不同的發展方向,其一是以硬質景觀設計為主,如修建大型廣場、大軸線以及大型構筑物等;而另一種就是以軟質景觀綠化為主了,主張自然、靜謐和溫馨的景觀效果。在未來的發展中我認為園林景觀設計應該想綠化配置為中心的趨勢發展,在綠化的面積上不斷擴大,同時綠色的品質與層次也應多樣化,多質化,當然后期的維護也將是比較重要。在資源日益緊張的局面下,技能滿足實際需求又能不損害下一代的利益,走軟質化的道路是為了園林景觀設計與建設的重要趨勢,當景觀與人們的居住環境達到相互和諧的狀態,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不僅是當前社會的需求,也必將是未來世界發展的實際需要。
4、同樣布局要借景增值
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會對園林的選址或園址進行一定考察或相面,這也是對園址采用最佳的景觀設計手法。另外,設計師不僅要對基地內部環境進行考察,更要注意周圍環境的利用和改造,也即是所謂的“借景”。例如比較著名的北京京星河灣在投資修建之前就特意將周圍的青年溝、朝陽北路,以及周邊的圍墻和綠化種植進行合理的改造與利用,修建成了一個大型的城市專屬公園,這就是對“景觀增值服務”魅力最好詮釋。
5、控制力與執行力兩手抓
在低碳生活前提下,園林景觀的設計要求設計師既要追求視覺上的美感又要合理的控制成本,節省資源,提高資源和資金的利用率。而不是盲目的追求“高技派”,不惜以增加制作成本,浪費更多資源為代價。例如在設計材料的選擇上要貼切園林實際風格和百姓實際需求為指導思想,而不可一味追求高質感,模仿國外新潮設計、采用國家先進材料等,因為許多科技含量多的鄉土材料,重要運用得當也是能達到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覺效果的,也是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的。而園林景觀設計企業預計市政部門也應建立成本控制機制,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設計,合理控制成本,提高資源的使用率。
6、堅持不懈的創新
創新不僅是一個發展的動力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動力來源。在當今社會發展中,各行各業之間,國家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尤其是在能源的爭奪上,誰掌握了資源誰就掌握了勝利的籌碼,提高技術創新,減少社會發展的成本是當今不得不考慮的課題。發展創新思維和提高創新能力,在節省社會成本的同時也提高了自身所在企業的利潤和競爭力,也增強國家的可持續化發展乃至地球的可持續化發展。
關鍵詞:風景園林;設計;標準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風景園林建設也被視為關鍵。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隨著人們意識的轉變,環境保護已成為所有人都不再陌生的話題。而隨著我國城市化的不斷加快,風景園林工程的建設力度也在不斷的擴展。風景園林工程作為城市的標志性工程,有非常大得現實意義。風景園林工程主要指的是在充分考慮環境特點、植物習性等的條件下,對灌木、花草、喬木等進行合理地配置,塑造某種藝術景觀的工程。
1、風景園林設計的理念
綜合我國風景園林設計中的經驗,總結出大致的設計理念。首先是文化理念,完美的園林景觀設計要突出文化的內涵、塑造文化靈魂、強調地域性和民族性,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潮流下,保持本土自然文化特征,將整體成眠的文化與場地特征有機結合起來,展現文化的多樣與統一。其次是和諧理念、景觀的和諧要展現人的智慧,也要適應自然的要求,將“天人合一”理念貫穿園林景觀的設計和施工過程,做到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全面和諧。第三是可持續發展理念,園林景觀是一個綜合的工程,要符合自然的規律,其設計必須考慮到發展的可持續性,主張節約資源,對植被、水資源等利用合理,減少對資源的掠奪式開發,追求資源的循環利用,實現資源節約型可持續發展,達到人與自然共生的理想。第四是低碳理念,隨著能源的消耗,資源不斷衰竭,環境也受到較大的威脅,低碳城市理念應運而生,低碳城市的營建也是園林景觀設計的趨勢。
2、風景園林工程的主要特點
2.1、多樣性
風景園林工程建設包含的學科知識十分豐富,主要包括有文學、哲學、地理學以及生態學等等,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并且組成風景園林景觀的因素比較多,既有山水也有路、石以及建筑等,這就決定了在風景園林施工的過程中,應對多種專業技術進行靈活運用,最基本的有花草種植、裝點修飾等等。
2.2、復雜性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科學技術被廣泛的運用于各行各業中,特別是建筑行業,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建筑工程的建設規模也在逐漸擴大,再加上建筑施工內容的愈發繁瑣化以及施工技術的更加精細化,這就導致日益復雜的風景園林工程項目也對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2.3、藝術性
風景園林工程具有很強的藝術性,還有一定的科學性和技術性。風景園林工程涉及的藝術領域十分廣泛,主要包括建筑、造型等等,它的這一獨特性就對項目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符合既定的建筑功能,更重要的是還要滿足其藝術要求。
3、風景園林工程建設的意義
3.1、風景園林工程的建設可以促進我國城市文明建設,還可以促進人類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這不僅體現于對環境質量的優化、還可以促進人們身心的健康發展,也充分的體現了弘揚本國文化、提高人們的文化修養等等。
3.2、風景園林工程的建設中,可以通過其生理活動的物質循環和能量的流動產生的一定的生態效益;還可以通過對植物景觀的創造,可以為人們提供休息娛樂的空間;創造一定的減災條件,比如為火災、地震提供一定的避災場,以此來改善城市的投資環境。
3.3、風景園林工程的建設是對自然環境的再創造,使風景園林植被的資源在城市人工環境中合理再生,以此來擴大積蓄和持續利用。同時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樣性,比如城郊風景區以及相關的自然保護區的自然生境,以此為生物的多樣性創造有利的條件。
4、我國風景園林設計現狀分析
日前,我國風景園林設計行業市場并不規范的原因在于設計隊伍中有許多非專業出身的設計者,設計單位良莠不齊,而且我國對于設計單位實行的是資質分級制,在配置設計人員等方面規定非常嚴格,設計市場的不規范導致行業競爭不平衡,設計單位為拿到更多市場份額與設計業務而陷入惡性競爭中。與此同時,相關的風景園林的設計任務的時間緊迫任務繁重,導致設計師和設計單位對項目前期的工作做不到充分的論證,倉促的趕工也會導致對后期施工的指導工作不足。我國風景園林設計行業的現狀中還有一點不容忽視,就是對于中型的設計單位而言,面對不平衡的競爭沖擊較大,一般是大型設計單位,或者擁有資質高,境外設計師的單位有較大優勢,由于風景園林設計規范與制度的不完善,設計單位有時不能堅持自己正確的意見,一味考慮業主的意見,對最終的風景園林設計效果產生影響。
5、淺談我國風景園林設計的標準
5.1、我國風景園林設計標準概況,標準是一個行業共同約定的規范和規定,要求必須共同遵守。在設計行業中,標準是設計行為的下限,具有較強的約束力,但是要想確定相對一致的標準來約束與判定設計內容是有較大難度的,缺乏判斷標準已經成為風景園林工程設計中難以解決的問題。我國已經出臺了《園林術語標準》、《園林制圖標準》等針對風景園林設計的標準,但是這些標準在設計方面更多的是對風景園林相關工作的規范而不是標準,相對于其他建筑行業的設計標準還不健全,不完整,是阻礙我國風景園林景觀設計更穩定發展的絆腳石,風景園林景觀設計的標準主要包含三個方面:風景園林景觀設計是與非的起碼標準,國家和地方相關行業對于風景園林景觀設計的標準;具有較強主觀性的,對于風景園林景觀設計好與壞的標準。
5.2、從行業發展現狀來看風景園林設計的標準。首先,從風景園林景觀行業發展現狀來看,在全球范圍內從事風景園林行業的人員數量復雜,專業水平參差不齊,甚至許多國外設計師也來到我國參與設計項目,在風景園林設計行業市場中占有極大份額,可以為我國的風景園林設計注入新鮮的血液和成熟的技術,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會使我國盲目引進不適合我國國情的設計概念和內容,有一些缺乏專業素養,但是在較為優越位置下的設計者,超越了技術性的階段,直接進入了風景園林景觀設計好與壞的評價階段,造成嚴重的非理性的判斷,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和嚴重。人們過去一直認為與國外沾邊的東西就是好的設計,就是美觀的,而在具體的風景園林景觀設計中拋棄了是與非的相關標準,不過目前國人也漸漸在轉變這樣不健康、偏頗的觀念,更重視建筑本身的價值。
5.3、對于風景園林景觀設計的具體工作來說,從模糊性角度來看風景園林設計標準。其次,從模糊性角度來看,我國風景園林設計行業普遍存在模糊性問題,常用好與不好、對于錯來模糊評判,過于籠統與表面化,無法得出明確的結果,甚至會作為掩蓋設計中不足的地方。對于風景園林景觀設計是與非等問題進行了掩蓋,因此風景園林景觀設計的原則不能用以上幾種方式來作為相關的標準,在具體的風景園林景觀設計工作中應該堅持把是與非作為風景園林景觀設計評判標準的核心,在經濟、實用和美觀哪個更為重要有整體的把握,保證風景園林事業可持續的發展。除此之外從風景園林景觀設計的評審過程來看,技術評審們對設計方案的各個方面進行點評,對風景園林景觀工程量、造價、可行性以及預估最終效果提出具體的意見。
綜上所述,景觀藝術是隨著人類文明不斷進步而發展起來的,結合科技、人文的綜合學科,為人類更好的生活提供美觀的形態與空間,園林景觀不僅能夠反映一個城市的自然環境特征,還能折射出人類社會的各個側面,所以風景園林工程在現代的城市發展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要通過不斷加強風景園林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來保證施工的質量,有效地提高相關企業市場的市場競爭力,使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司振寧.淺談風景園林設計標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05:162.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中國人在自己的衣食住行中過多加入了現代的文化元素,很多都是外國的舶來品,中國古老的景觀藝術也并沒有跟上中國社會高速發展的腳步,于是今天,我們看到中國出現了歐洲古典園林景觀、歐洲新古典主義景觀、英國鄉村風情景觀等等風格各異的西式園林景觀。香港、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美國景觀設計師的作品輪番上演。面對這鋼筋水泥、外國味十足的景觀我們不禁發問:這是在中國嗎?但近幾年我國掀起了中國夢的熱潮,我們中國人仍以中國風為榮的,吉林市朱雀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園林景觀設計就是一力證。
何為園林景觀
園林景觀就是用樹木、花草、園林小品、水系、山石、硬鋪裝 所搭配組合出來的景觀,具有一定的使用和觀賞價值。例如: 皇家園林(大型園林景觀)、私家園林(中型園林景觀)、街心花園(小型園林景觀)、室內植物裝飾(微縮園林景觀)。
一提到“景觀”二字,我們會想起什么?是亭臺、樓閣、假山還是修剪整齊的樹木和噴泉?肯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由此可以看出我們對景觀的理解仍然是模棱兩可的。在古代中國所有的典籍中是沒有“景觀”一詞的,景觀對中國人來說應該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中國古代園林有悠久的歷史,大致可分為皇家園林、私宅園林、寺廟園林這幾類。中國園林景觀在這幾個領域都曾經取得過輝煌的成就。
但是,我們可以說這就是景觀嗎?景觀一詞來自國外,也可以叫現代景觀。因為在西方把古代時期的景觀稱為古典園林。它與中國的園林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認識不到這種區別,就很難以在發展的道路上做出質的突破。
景觀是圍繞人的工作、學習、生活等藝術化了的空間景象。它是精神內涵與物質實體的綜合直觀表現,它以空間形態表達文化,通過環境形象傳遞文化,借助建筑、環境、人的結合空間來感染各類人群。因此,景觀應是藝術美和文化美的綜合體現。“設計”是圍繞目標主題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它是包含著功能與文化結合的各個方面,如城市需要規劃設計,建筑需要空間設計,環境需要園林設計等等。這些設計都應視為一種文化創意活動。只有聯系文化創意進行各種目標主題的設計,其結果才能體現較高的藝術價值。因此景觀設計就是將建筑、植物、水體環境設施等多元素要素進行綜合的主體空間創作藝術,。
理解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中國人骨子里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是有很深的認同,那些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并能夠體現國家尊嚴和民族形象的符號或風俗習慣,這都可以視為中國元素。現在的中國人不論男女老少、不論職業如何基本上都會說出印象中的中國元素: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中國結、秦磚漢瓦、京戲臉譜、皮影、中國漆器、漢代竹簡、甲骨文、文房四寶(硯臺、毛筆、宣紙、墨)豎排線裝書、剪紙、風箏、如意紋、祥云圖案、中國織繡(刺繡等)、鳳眼、 彩陶、紫砂壺、中國瓷器、 國畫、敦煌壁畫、石獅、唐裝、筷子、漢字、金元寶、如意、八卦等。在這些事實景物中所蘊含的是中國人的心態、幸福感,中國人對未來的憧憬、自信。”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關系
中國傳統園林景觀設計是東方文化的寶貴財富,特別是在中國,是諸多藝術形式中的一種,他的內容豐富,代代流傳。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景觀設計的關系一直是景觀設計師所追捧的,景觀設計的表現一直在現代景觀設計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人們一直在將它融入到國家園林景觀設計風格中,同時也在開創多遠化的景觀設計浪潮。這種發揮是在對傳統藝術表現方式的理解基礎上,對傳統元素加以改造加工和運用,使其更富有時代的特色。
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是博大精深,不僅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精髓,而且展現了“天人合一”的觀念。在現代社會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營造的人居環境和休閑環境的新觀念,現代景觀設計所追尋的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二者異曲同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對現代景觀設計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和啟示作用。現代景觀設計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進行了繼承和發展,二者密切結合,古典與現代結合,運用古典的技術手法,咸蛋的高科技,二者完美結合,共創中國園林景觀巔峰。
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1.設計理念的引導彰顯中國風
設計理念是設計行為的先行者。在園林設計思考中,如何把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如何合理自然的運用中國元素,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精神境界,是設計者值得深思的問題。在具體的設計中,吉林市朱雀山國家森林公園就很好的因地制宜的布置建筑、園林雕塑藝術,這樣運用花、木、草等植物并呈現中國元素的味道,即中國風的體現;同樣,利用自然環境組織借景,構成具有自然情趣的、具有中國獨特地域風格的自然風景式園林。
2.色彩設計表達體現中國風
園林景觀的色彩設計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不斷變化的,特別是園林景觀植物隨著季節的變化體表現出不同的季相特征。如何在一年四季的變化中體現園林的色彩與色調,并與園林景觀主體物相統一。吉林市朱雀山國家森林公園都是以綠色為基調,從園林景觀色彩的物質載體形式的角度來看,組成園林景觀的色彩分為三類:
(1)自然色,指自然物本身所表現出來的顏色,在園林中表現為天空、石材、水、植物等本體的顏色,長白山系植物覆蓋山林色彩碧海范濤,蔚為壯觀;
(2)半自然色,指經過人工加工但沒有完全改變自然物質性質的色彩,在園林景觀中表現為石材、木材和金屬材料的顏色,朱雀山中的部分景觀即半自然色效果;
(3)人工色,是經過人工加工而得到的色彩,在園林景觀中主要表現為各種選材的顏色和各種涂料的色彩。樹木、石材、建筑物作為園林中的點綴色,遠山、藍天、大面積的水作為園林景觀中的背景色。這些色彩的搭配使園林顯得生動趣味,富有層次感,立體空間感更強。因此,園林設計中運用中國元素表達中國風色彩時的設計,不能孤立的進行,需綜合“天時、地利、材美、工巧”等諸多影響因素。吉林市朱雀山國家森林公園就在青山綠水間運用了這三種色彩,恰到好處的展現了山林之美。
3.結合新材料新技術保持“老”效果
時代在進步,技術在發展,審美在提升,這都為園林景觀設計與建造提供了新的實現條件。新型材料和工藝在現代園林中的應用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現代園林中除了繼承古代園林中常見的磚石木頭鄧傳統材料外,還運用了一些新型材料;如:陶瓷透水磚、金屬材料、納米材料等。其中運用的陶瓷制品有玻化磚、陶瓷錦磚以及玻璃制品等,使用不用種類的材料可以制作成不同的視覺效果。由于新型材料不斷出現在現代園林景觀中,新型技術也總是會跟著材料的不斷更新來不斷的更新提高。吉林市朱雀山國家森林公園園林工程中新材料的運用對新技術是一種挑戰、嘗試,如在塑料、金屬、合成纖維等材料的基礎上,使其盡可能地再利用再循環,但在設計效果上仍要保持中國風的“老”效果,石材的應用也是保持“老”效果的好技術。
4.正確把握主線輔線設計原則
以中國元素為主線的設計原則:主線就是它的基線,即園林景觀的整體特征,這牽涉到中、西元素的綜合比較,內在是兩者文化的差異。中國的傳統文化與西方最大不用在于中國一脈相承的一人為本的人文精神。西方文明強調的是神本思想占主導,強調的是怎樣從自然界獲取。中國文明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與西方文化中的西式元素如西洋繪畫不同,吉林市朱雀山國家森林公園在景觀園林選擇亭臺建筑、山石、水、天的組合搭配形成人工畫卷;讓人在園林中效果中體會視覺審美享受,讓人有意無意間能夠覺察到中國元素的存在。
結束語
中國風、中國夢、中國自豪感是現代中國人的民族歸屬感的體現,這些恰恰需要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作用,讓我們在科學技術日益進步,社會文明日益發展的今天,讓景觀設計充分利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帶給中國人更多的自豪感,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吉林市朱雀山國家森林公園將中國傳統文化更好的展示給世界,展現中華名族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