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公文范文 電視民生新聞節目主持人個性化探討

電視民生新聞節目主持人個性化探討

發布時間:2022-10-11 09:27:08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1篇的電視民生新聞節目主持人個性化探討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電視民生新聞節目主持人個性化探討

【摘要】電視民生新聞節目愈發火熱,但同時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尤其是很多主持人在熒幕前積極塑造平民化形象,導致自己的個性逐漸被掩藏,對觀眾的吸引力逐漸減弱。因此,電視民生新聞節目主持人如何凸顯自身個性,是極為重要的內容。本文首先對民生新聞進行概述,然后論述電視民生新聞節目主持人的重要性、基本要求及現存問題,最后分析電視民生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個性化,以期為主持人的個性化發展提供有效借鑒。

【關鍵詞】電視民生新聞節目;主持人;個性化

民生新聞節目主持人需具備獨特的風格,個性要突出。例如《南京零距離》的前主持人孟非,就是該行業的佼佼者,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這些行業佼佼者都是以個性來吸引觀眾,使得大眾改變了對傳統主持人的印象。未來,民生新聞必然依舊是社會的熱點內容,因此對其主持人的個性化進行分析是至關重要的。

一、民生新聞的產生與發展

民生新聞具有平民化特征,也有強烈的地方色彩,主體內容幾乎都是和老百姓有密切關系的社會問題。貼合民心是民生新聞節目能夠獲得良好收視率的基礎,由選材到制作的整個過程,都應站在平民視角,選擇民眾感興趣的內容,具體呈現的特征包含下述幾點:一是平民視角,也就是以百姓的興趣為出發點,新聞報道采用受眾更為青睞的形式;二是民生內容,選取大眾最為關心的民生問題作為題材;三是民本取向,也就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思考問題,將老百姓的利益視作自身的利益,體現出人文關懷。江蘇城市頻道在2002年推出《南京零距離》節目后,獲得了極為不錯的收視率,各地方電視臺也意識到此類節目是廣大受眾喜愛的,因而陸續開辦了民生新聞節目。在收視競爭愈發激烈的大背景下,各節目也在持續調整策略,節目形式日益多樣化,而與此同時,對主持人的素養要求也越來越高,需要主持人能切實地將意見領袖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成為節目的代表,能夠讓人提起該節目就能想到是由誰主持的。

二、民生新聞節目主持人的重要性、基本要求及普遍存在的不足

(一)主持人的重要性

民生新聞在近些年越來越多,在電視新聞領域掀起了一陣新的浪潮。民生新聞相比于傳統電視新聞,無論是節目形式還是主持風格,都有巨大的突破。相比于報紙、廣播等媒體,電視民生新聞最為顯著的優勢是可借助電視媒體的可視化將主持人靈活多變的特征充分展示出來。主持人是節目和受眾之間的橋梁,節目品質主要是由主持人的風格呈現出來,因而主持人的風格會影響觀眾的感受,受眾后續會不會關注節目,與主持人有著密切關系。民生新聞應將大眾傳播中主持人的人際化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將平民視角等特征注入節目當中。

(二)對主持人的基本要求

民生新聞和民眾是緊密相連的,因而主持人必須具備親和力。親和力不單指的是穿著打扮等外表方面,更多指的是站在平民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采用平民化口吻主持節目。比如,《小強熱線》的主持人小強,每次都是休閑打扮出鏡,會掏心窩地與觀眾聊天,彼此就像認識許久的朋友,極具親和力。在觀眾眼中,其所塑造出的形象并非只是主持人,而是可以幫助民眾主持公道的人。同時,主持人還應具備高超的表達技巧。不管是口播還是配音,都應注意語音、語調等,讓觀眾對信息產生興趣。在口語化方面,可適當使用當地的方言、流行詞匯等,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總的來說,主持人應做到不說空話,避免使用過于官方的語言,將觀眾視作自身的朋友,真誠地對待觀眾。

(三)主持人普遍存在的問題

我國民生新聞是在近些年才火熱起來的,主持人的相關理論與實踐都不夠豐富,導致了諸多問題的出現。一方面,主持風格出現了明顯的同質化,致使不少民生新聞節目風格千篇一律,受眾觀而乏味,這與民生新聞設立的初衷相違背。另一方面,使用的語言過于媚俗。民生新聞本就是貼近民生的,因而語言必須通俗化,以大眾口吻來傳播信息,但現階段還有很多主持人的語言表達過于媚俗,油腔滑調,一味地嘩眾取寵,導致民生新聞質量受到影響。

三、做一個有個性的電視民生新聞節目主持人

(一)有扎實的播音基礎,是體現個性的關鍵

主持人這個職業是以聲音來傳播信息的,因而語音標準非常關鍵,也是最為基本的規范化要求。對于主持人來說,語音清晰更容易得到受眾的認可。因此,無論是哪種類型節目的主持人,都必須保持語言的標準與清晰。播音基本功不扎實,是如今很多主持人存在的問題,發音不到位、語氣不準確,必然影響信息傳遞效果。從《美國播音技藝教程》中得知,美國的所有本土節目主持人幾乎都具有良好的新聞素養,且語音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內容,而在行業守則上也明確強調語音訓練的重要性,實際上在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此方面要求也相當高,可以說國際社會業界已達成共識,認為主持人從業最基本的要求是語音標準和清晰。只有在播音基本功扎實的情況下,主持節目才能得心應手,體現個性,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

(二)精準把握角色定位,是體現個性的基礎

民生新聞信息是基于使用和滿足基礎之上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受眾對信息的要求不再是簡單的了解,而是希望能參與其中,基于信息之上與主持人及其他受眾進行互動。因此,主持人在民生節目中的定位也逐漸發生了變化,從簡單的信息傳遞人員,轉變成擁有多重身份的角色,如事件參與者、新聞評論員等。主持人應結合節目的實際狀況以及受眾的多樣化需求,靈活地轉換自身的角色,在播報新聞的過程中,要掌握好受眾的實際心理需求,遵循解碼標準,以群眾的角度來客觀陳述事實。有疑問的地方要敢于提出質問,并通過提問的方式來挖掘事件潛在的價值,并進行深刻的評論,對觀眾進行正向的引導,避免由于主觀意識而帶偏輿論。對于直播類的民生新聞,主持人還應參與事件當中,化身為參與者,更好地引導受眾。

(三)接地氣,是體現個性的標準

民生類新聞,本就是接地氣的,是真正和觀眾實際生活密切關聯的新聞。民生新聞的內容、結構、定位和傳統新聞都有著較大的差異,也是個性化態勢的呈現。而個性化態勢不僅是對主持人的要求,節目編排也應如此,所以主持人的風格要與節目風格相協調,才可更好地凸顯個性化。對于民生新聞主持人而言,接地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外形方面。為了讓觀眾產生親近感,某些主持人在外形上做文章。外形的包裝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觀眾,節目的效果也能增加,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對于培養觀眾的忠誠度還是相對欠缺的。其次,口語化大戰。民生新聞需要主持人的語言接地氣,但某些主持人在節目中為凸顯個人的語言風格,過度追求口語化,有些還特地加入挑逗性語言、港臺腔、中洋文混合等,這種做法都會對節目的傳播效果產生負面影響,降低新聞的公信力。

(四)社會責任感和人格魅力,是體現個性的保障

不管哪種節目類型的主持人,都必須是三觀健全的,要具備良好的生活作風,有堅定的信仰。民生新聞主持人的身份較為特殊,對輿論導向能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其自身的立場與言論是會對受眾產生一定影響的。因此,民生新聞的主持人要認清自我定位,具備良好的職業操守、綜合素質及社會責任感,要培養自身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來引導正確的輿論方向。白巖松曾說:“不管從事任何職業,要成為突出的人,不僅僅是拼技巧、語言,最終拼的是人格。”所以,哪怕主持人的基本能力到位了,但是缺乏人格魅力,也不足以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主持人。

(五)節目風格和個人風格相統一,是體現個性的要求

主持人發揮自身的個性風格,并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要保持和節目風格的統一,若是兩者間無法平衡,必然會給觀眾帶來負面的觀感。《主持人技藝訓練教程》一書中指出,主持人是應當成為自覺的角色,而在節目設定的情境當中將自身的風格展現出來是最為基礎的要求。無論是哪種節目的主持人,都應先明確節目的風格,基于此來確定主持人的風格,也就是要明晰個性化與個人化的差異,再將主持人與欄目風格相融合,同時還要保障觀眾的需求,基于此才可塑造出良好的主持人形象。總的來說,主持人要凸顯個性,并不意味著可以隨心所欲,而是要結合欄目的具體定位,確保和主流審美相符合,有正確的價值取向。

結語:

任何一個主持人,都應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在注重打造個性化的同時,更要考慮節目風格與受眾的實際需求。民生新聞本就是和受眾緊密貼合的,需要接地氣,深入一線,而不能一味地嘩眾取寵,用一些怪異的打扮或特別的口音來展示自己的獨特,這并不是個性的體現。因此,民生新聞主持人,必須有扎實的基本功,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能夠遵守職業道德,保障自身風格與節目風格相統一,只有如此才可確保節目的傳播質量。

作者:張暉 單位:成都市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