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1-06 16:24:06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1篇的綠色水稻高產栽培關鍵技術探究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1.1提高水稻產量
通過綠色無公害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可以將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這符合中國現代農業發展需求。與此同時,該項技術的有效應用還能有效避免土質污染、水資源污染等現象的發生,這對于中國實現綠色生產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更重要的是通過科學使用該項技術,還能充分確保水稻的質量與產量,這可以有效激發農民種植積極性,促使農民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綠色無公害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使用中來。
1.2保證水稻安全
現階段人們對食品的需求發生了轉變,即從溫飽需求轉變成綠色需求。綠色無公害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則可以充分滿足人們的綠色需求,為人們生產出更具有質量保證的水稻,從而充分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除此之外,該項技術還具有經濟成本低的特點,因此其可以有效緩解農民在種植方面的壓力。現代農業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綠色無公害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運用和推廣已成為一種必然發展趨勢。
1.3促進農業經濟發展
通過應用綠色無公害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農民既可以生產出高質量水稻,又可以實現通過水稻獲得高收入。與此同時,加強該項技術的應用,還能有效提高大米在市場上的銷量、拓展大米在市場上的銷路,這既有利于實現大米可持續發展,又能有效促進農業經濟快速發展。
2綠色無公害水稻高產栽培關鍵技術
2.1水稻栽培前的準備工作
2.1.1科學選擇稻種稻種可以直接影響水稻的質量和產量,因此在選擇稻種時,應當根據當地區域的實際種植情況科學選擇具有抗逆性強、高產、品種好等特點的稻種。例如:適合廣西百色地區種植的水稻品種有又香優龍絲苗、廣8優香絲苗、鑫豐優868、昌兩優絲苗、滿香優1109等,這些水稻品種不僅能夠生產出口感好、滋味棒、冷飯質地好的稻米,而且還能幫助種植農民有效實現增產增收。更重要的是通過抓好優質稻品種選育,可以有效提升大米觀感,這可以使稻米的附加值有所提高。因地制宜選擇稻種,可以充分確保水稻的產量和質量。2.1.2科學選擇稻田稻田也是保證水稻可以高質高產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在水稻種植之前,應當科學選擇稻田。通常情況下,稻田應具有排水方便、土壤富含有機物、地勢平坦的特點。除此之外,綠色無公害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求水稻種植周圍不應有工廠和礦區,即稻田與工廠和礦區的距離應大于5km,并且為充分保證稻田不受污染,還應當設置隔離帶。2.1.3科學整地在開展整地時,應當根據土地的實際情況,采取科學的整地方法,以此保證稻田可以充分滿足無公害綠色種植的要求。一般田的耙地要求為土地平整,上細下粗,這可以使土地具有良好的孔隙度,從而能夠充分保證水稻的生長。對于節水田來說,針對于節水田,通常采取的是水稻免耕輕耙節水栽培技術,此項技術要求不翻地,并且在插秧之前的3~4d進行灌水工作,并且在耙地時應當保證寸水,以此充分保證除草效果。此外,耙地的深度應當控制在3~4cm,這既可以促使土壤變軟,也可有效避免飄苗的情況出現。2.1.4合理施無公害基肥綠色無公害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求基肥應當具有無公害、不含有有毒化學物質的特點,因此,在施基肥時可以選擇使用無公害有機肥或原生態農家肥。而原生態農家肥指的就是腐熟的畜禽糞肥,通常情況下,每畝水稻田需要施肥1500~1800kg。通過合理施無公害基肥,不僅可以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而且還能為土壤增添一些有機物質,這為水稻的健康生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2水稻高產栽培關鍵技術
2.2.1種子處理技術通常情況下,水稻種子處理分為4個步驟,分別是:曬種、選種、浸種、催芽。曬種:通過曬種能夠有效提高種子的發芽率,曬種的具體步驟為將種子進行薄鋪,然后在太陽光線較好的天氣中曬2~3d。曬種的過程中需要對種子定時翻動,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弄破谷殼。選種:選種指的是將種子放在相對密度為1.13的鹽水(水∶鹽=25∶6kg)中,從而選出品質較好的種子。但需要注意的是用鹽水選出的種子應當用清水清洗2次,否則很有可能導致種子不能順利發芽。浸種:浸種指的是將水稻種子放在水中,使其能夠充分吸收水分,進而順利發芽。如果水的溫度在14~16℃,則需要浸種4~5d,如果水的溫度在9~11℃,則需要浸種7~9d。此外,為防止種子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在浸種期間還可以用咪鮮胺對種子進行消毒。催芽:在催芽時需要遵循3個原理,即高溫破胸、適溫催芽、低溫晾芽。高溫溫度指的是30~32℃,適溫溫度指的是26~28℃,低溫溫度指的是將種子的溫度降至于自然溫度相同。2.2.2育苗技術綠色無公害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對育苗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傳統育苗技術應當做出改變,比如將水育苗改成過水旱育苗,將分散育苗改成集中育苗,將地膜打孔育苗改為硬盤育苗、將手工育苗改為機械育苗等。當稻苗長到7~8cm就可以展開插秧工作。通過育苗技術的升級,既可以充分保證秧苗的成長,也可以充分保證秧苗的質量。2.2.3插秧技術在對稻苗進行插秧工作時,應當做到適時、合理密植、確保插秧質量。具體來說,插秧時間應當確保寧早勿晚,這可以有效延長稻苗營養生長期,增加分蘗數量,從而充分保證水稻的增產增收。例如:以廣西百色地區為例,其早稻的插秧時間通常為3月中旬左右。合理密植能夠確保稻苗充分接受光照,從而成長得更加健康。通常情況下,穴的數量取決于單位面積,每穴的苗數一般為4株,行距為株高的1/3。在設計種植密度時,應當充分考慮土壤營養因素和土壤空間利用,這可以有效實現科學密植,從而充分保證水稻的產量,保證農民的經濟收入。
2.3科學開展田間管理工作
2.3.1合理追肥追肥工作的有效開展,可以充分保證水稻的健康生產,基于此,在使用綠色無公害水稻高產栽培技術時,應當按照7∶3的比例混合穗肥和基蘗肥,并對稻田進行施肥。為充分保證綠色生產,在追肥前還應當對肥料進行檢測,以此有效避免肥料重金屬含量超標。除此之外,在追肥之后還應當及時展開翻耕工作,這可以充分確保肥料被土壤所吸收。2.3.2科學灌溉科學灌溉是保證水稻高產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灌溉工作十分重要,在水稻的不同時期,應當采取不同的灌溉方法。返青期:天氣情況和苗齡與水的深度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通常情況下,晴天應當將水層控制在4~6cm,陰雨天應當將水層控制在2~4cm,并且應當保證水不會超過葉耳部分。分蘗期:此期間的灌溉原則為少量多次,即第一次澆水可持續3~4d,直至稻田無明水現象可以第二次澆水。這種灌溉方式可以保證稻田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從而充分保證水稻的生長。分蘗末期至穗分化期:這一時期展開灌水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強根壯稈。當所有水稻的總莖蘗數可以達到85%~90%,則可以開展脫水擱田工作。2.3.3及時展開病蟲害防治工作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有效開展可以充分確保水稻在生長期間不受病蟲害的侵襲,基于此,及時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至關重要。以綠色無公害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為基礎在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時,可以使用3個方法,分別是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農業防治:農業防治指的是選擇抗病能力較強的優質稻種,并且在水稻生長期間以有機肥為主,施足底肥。比如可以將穗肥、鋅肥和硅肥按照10∶5∶3的比例進行混合后再施肥。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指的是可以用“天敵”對付害蟲,例如針對于稻蝗和稻縱卷葉螟等害蟲,可以在稻田中放養鴨子,這不僅可以充分保證水稻的生長,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畜禽產業發展。除此之外,針對于水稻螟蟲和稻縱卷葉螟等害蟲,還可以每畝稻田使用濃度為0.1%的阿維?70億活芽孢蘇可濕性粉劑200~400mL兌水50kg進行防治。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指的是可以在稻田內安裝一個頻振式殺蟲燈,這可以有效減少水稻螟蟲和稻縱卷葉螟等害蟲的產卵量。綠色無公害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有效應用可以充分保證水稻的產量和質量,即可以幫助農民有效實現提質增量。此外,該項技術還可以充分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滿足人們對綠色食品的需求。因此,綠色無公害水稻高產栽培技術應當得到大力的推廣。
作者:黃小金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平果市糧食和物資儲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