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公文范文 汽車構造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汽車構造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發布時間:2022-11-29 14:18:08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1篇的汽車構造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與實踐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汽車構造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1引言

教育強則國家強,人才興則民族興長期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兩張皮”現象,為緩解這種現象本文結合建設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契機,探析《汽車構造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踐,實現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的協同發展。

2《汽車構造B》課程特點

《汽車構造B》作為車輛工程相關專業學生的首門專業核心課,其任務是使學生通過學習掌握汽車構造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進而為之后專業其他課程的學習建立理論基礎,同時為將來以后從事汽車產品設計、制造、測試和生產管理等奠定良好的基礎。該課程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2.1《汽車構造B》是專業基礎課程

隨著我國“新四化”的不斷改革,我國汽車產業得到飛速發展,汽車類專業人才也成為市場上的緊缺人才。目前全國各大高校都開設了汽車類相關專業,以滿足社會對汽車類人才的需求。而《汽車構造B》作為掌握汽車結構的基礎課程也成為各汽車類專業的基礎課程。

2.2《汽車構造B》課程知識涵蓋面較廣

《汽車構造B》雖然作為專業課,但其內容涵蓋面非常廣,不僅涵蓋機械、材料、化學、電子、控制等知識,同時還涉及汽車理論、發動機原理等專業方面的知識。由此可見該課程在課程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教師在課程安排上就必須給予充分的學時,同時還要能夠給與足夠的知識保障。

2.3《汽車構造B》課程實踐性較強

《汽車構造B》課程主要是汽車發動機和底盤所有知識的匯總,包括有發動機的兩大機構五大系統,還有底盤的傳動系統、行駛系統、轉向系統和制動系統,不僅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同時要求較強的實踐性。因此課程設置了32個理論課時,16個實驗課時,學生只有通過實踐操作才能真正掌握發動機的基本結構組成和動力的傳遞路線。結合《汽車構造B》課程特點,該課程要在理論課程內容、授課方式、課程評價方式、實踐課程內容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課程思政改革。

3《汽車構造B》課程思政改革研究

3.1確定課程思政總目標

結合《汽車構造B》專業課程特點,將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融入到《汽車構造B》課堂知識傳授中,采用學科融入的方式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通過價值引領,達到“課程育人”的目的。將思政教育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工匠精神、中國元素、創新理念等與《汽車構造B》中的專業知識聯系起來,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主流價值觀的熏陶,牢固樹立“四個自信”,引導學生樹立誠實守信、嚴謹負責、注重細節、精益求精的職業操守,努力培養具有“工匠精神、愛國情懷、創新理念、專業素養”的人才。

3.2探索課程思政元素

1.通過弘揚中國精神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在課程總論內容中通過開展汽車發展史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對國產汽車品牌的認同感、自豪感,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培養其民族責任感。通過對國內外汽車發展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到,我國汽車在1949年成立之初,汽車工業還是一片空白,到2009年汽車年度總產量已超越美國,一躍成為市場上最大的制造強國和汽車交易國。到目前為止,我國汽車產銷量始終居于世界第一。除此之外我國自主汽車品牌也在不斷發展,比亞迪公司從“零”到“壹”的嘗試,使其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自主品牌的龍頭,并成為國內首家對外銷售技術的汽車公司;吉利汽車從一窮二白到享譽全球,成為首個乘用車銷售量超1000萬輛的自主品牌,同時收購全球知名沃爾沃公司,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并且連續六年進入世界500強;奇瑞汽車作為國內首個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發動機品牌的公司,其銷售額一直蟬聯我國自主品牌銷量冠軍。此外我國汽車零部件工業也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走向國際市場。通過以上案例使學生了解國內外汽車工業發展史以及國產汽車品牌崛起歷程,幫助他們樹立對國產汽車品牌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2.通過講好中國故事培養工匠精神。在學習活塞連桿組時機構時講述95后“大國工匠”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冠軍蔣應成的故事。蔣應成作為學生的同齡人,其故事更能與學生產生共鳴。蔣應成參加的世界技能大賽汽車噴漆項目要求是油漆上下的厚度誤差不超過0.01毫米,為了這0.01mm的堅持蔣應成周而復始的練習,在細節上精益求精,最終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通過蔣應成的故事向學生傳遞工科專業無論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要嚴謹負責、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

3.通過傳播中國文化提升學生敬業態度。在學習汽車行駛系統-懸架時,講述研究懸架技術的翹楚—郭孔輝院士的科研道路。60年代郭孔輝院士作為香格里拉的繼承人,并沒有繼承家業坐享其成,而是毅然決然的投身于我國汽車行業。他研發的空氣懸架打破了我國“零空氣懸架”的局面,并成功在北京一號無軌電車上試制成功。通過學習郭院士的故事向學生傳遞不斷探索的科研精神,激勵學生將來投身于汽車制造和研發的事業,為國家多做貢獻。

4.通過專業新技術開拓學生創新精神。在離合器拆裝實驗課上,引導學生思考目前使用離合器存在的優缺點有哪些,進而引發學生思考如何來改進離合器的結構,最后介紹目前的新技術—雙質量飛輪。通過此種不斷深入的方式,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離合器結構的認識,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還能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3.3設計課程思政案例

案例一:車行百年夢不變通過問題導入法激發學生對汽車發展史的思考,利用視頻教學法觀看國內外汽車發展史,使學生了解國產汽車品牌的崛起路程,利用頭腦風暴法借助學習通就“國產汽車品牌崛起”展開主題討論;利用案例教學法講授汽車的結構和布置形式,最后采用小組討論法探討為何現代汽車不采用后置發動機前輪驅動的原因。通過了解國產汽車品牌崛起路程幫助學生樹立對國產汽車品牌的認同感、自豪感;利用超星學習通以“以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10年海外并購沃爾沃、2018年收購戴姆勒為例,你如何評價我國汽車行業的飛速發展”這一主體展開討論,強化他們的愛國熱情,培養其民族責任感;通過討論”現代汽車不采用后置發動機前輪驅動的原因”培養學生敢于提問、不斷探索的科研精神。案例二:讓“工匠精神”根植發動機內心通過視頻教學法使學生掌握活塞連桿組的結構、功能以及動力傳遞路線;利用小組討論法使學生熟悉活塞連桿組各零部件對發動機的影響以及結構的設計要求。通過講解活塞連桿組動力傳遞路線,提醒學生注重各環節間的相互聯系,由此引出民族團結,培養學生團結意識;通過講解“活塞銷小零件的大作用”引出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噴漆項目冠軍蔣應成的故事,培養學生嚴謹負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課下通過發布“如果將來以后你所從事的崗位是“不太起眼”的,你會選擇堅持嗎?為什么?”調查問卷,對學生的就業態度進行了解,并在后續進行積極引導。

4《汽車構造B》課程思政改革實踐

4.1打造雙學科教學團隊

《汽車構造B》教師團隊長期從事專業教育,雖然在專業教育方面經驗豐富,但在思政教育方面經驗欠缺,教學方法不夠創新。而思政課教師雖然在思政教育方面經驗豐富,但教學內容與專業課聯系不夠緊密,故我校創新組建專業和思政教師相結合的雙學科教學團隊。雙學科教學團隊通過協同備課,完成學科理論層面的系統整合,利用思政教師的學科優勢,幫助專業教師挖掘專業課中所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實現不同學科之間教學資源的交融整合。

4.2創新教學方法

思政課進課堂,實現全方位育人是一項全新的內容,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會形成思政內容和專業內容兩張皮現象,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探索全新的教學方法是《汽車構造B》課程改革重點研究的內容。目前《汽車構造B》課程思政常用的教學方法有:

1.案例教學法。《汽車構造B》課程內容知識點繁冗,內容較枯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增加中國汽車工業強人、中國自主汽車工業品牌以及其他中國文化元素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培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強文化自信,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2.視頻教學法。《汽車構造B》課程內容比較抽象,涵蓋汽車發動機和底盤的所有結構,如果僅靠文字講解很難使學生理解其內容。為提高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借助視頻教學可以使學生清楚了解其內部結構,掌握其工作原理。以此來激發學生積極探索的求知欲,培養學生嚴謹治學的態度。

3.小組討論法。為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索欲,《汽車構造B》教師團隊在教學過程中創新引入了小組討論法。通過在課堂上或課下布置教學任務,使學生分組討論完成并在課上進行項目匯報,由此鍛煉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4.3全面改革教學評價方式

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是通過期末考試成績或者是平時成績(多以簽到為主)+期末考試的成績來反映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這類評價方式很難全面反映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尤其對加入思政教育的課程,此類評價方式無法反映學生思政教育接受的程度。因此,我們必須對加入思政課程教育的《汽車構造B》教學評價方式進行全面改革,目前《汽車構造B》教學評價方式主要為過程性教學評價+期末教學評價,其中過程性教學評價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課堂活動。主要利用學習通進行選人、搶答、隨堂測試、主題討論等活動,系統會根據學生參與的情況進行統計并打分,反映學生參與的程度以及知識掌握的情況;

2.小組任務。學生根據教師發布的任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準備并派代表進行匯報,根據匯報情況由教師和其他小組進行打分,為避免有部分學生參與度不高現象,每次任務組內成員選出組內參與度較高的前幾名學生。具體打分方式見表1和表2所示:

3.課下作業。教師針對課堂教學知識點設計略有挑戰度的課下作業,例如讓學生就“如何對發動機進行節能”繪制思維導圖、就“吉利收購沃爾沃”發表自己的看法等,通過發布這些作業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并拓展學生的思維。

5結論

《汽車構造B》課程通過課程思政的實質意義、《汽車構造B》課程特點、課程思政的總目標、課程思政案例開發以及課程思政教學實施等方面探討了《汽車構造B》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與實踐,通過打造雙學科教學團隊,采用案例教學法,視頻教學法、小組討論法以及過程性加期末的考核方式對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方式進行了改革和創新。高校的課程思政工程是一項長期任務,在該任務實施過程中需要全體教職工同心協力,打破專業課和思政課兩張皮現象,使學生潛移默化的接受更多思政教育,提升學生的民族責任感,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和愛國精神,同時為其他課程思政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2]王曉麗,陳書法,陳季萍,王華兵等.“雙創”背景下機電類專業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教學體系研究[J].教育改革與發展.2021,2(3):69-72

[3]尚霞,孟柯,趙尊章.課程思政在融入汽車類專業實訓教學中的探究[J].時代汽車.2021,6(12):91-92.

[4]張軍.汽車設計類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J].時代汽車.2021,11(21):32-33.

[5]李永力,王慶偉,范若尋,王偉軍.課程思政在汽車專業課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9,36(10):53-55+92.

作者:李倩 喬林焱 侯鎖軍 睢利銘 劉慶 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