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2-05 13:50:44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1篇的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策略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在當前教育不斷改革且全面發展的背景下,閱讀教學在當今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中扮演的角色變得越來越重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可以從小培養和鍛煉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和應用文寫作能力,并且也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現在各地的一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當中涌現出了許多新型高效的閱讀方法,群文閱讀就是其中的一種,它改善了傳統小學閱讀教學方法中造成學生碎片化重的缺點,鼓勵每個學生獨立進行全面、系統化、多角度的自主閱讀,這樣也有助于學生養成自己主動閱讀的良好習慣,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擴大學生閱讀的知識面,讓學生接觸更多的閱讀方法。小學階段正是發展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階段,教師要抓住這個時期,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對群文閱讀的學習興趣;合理利用思維導圖,統籌主題閱讀。同時教師要準確把握好教學目標;利用群體智慧,定期開展閱讀交流會,為學生傳授正確的閱讀模式及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一、群文閱讀的內涵
群文閱讀是群文閱讀教學的簡稱,是最近幾年內悄然興起的一種具有著重性與突破性貢獻的語文閱讀方法。簡單、直白地講,群文閱讀,就是將一篇篇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可以是以某種結構相似的方式組合在一起,可以是以情感表達相似的方式組織在一起,可以單純的是由于文章情感體驗或語言表達特征的相似,同時教師也指導并啟發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并開始逐步地在這個自主式閱讀的環境氛圍中去慢慢地發展并歸納概括出一些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在群文閱讀建構過程中,可以是全班師生一起圍繞著某一個主要問題或者一組特定話題的文章進行閱讀,而后由全體師生再一起對此議題進行共同學習,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的價值和意義
(一)提升學生的閱讀數量和質量
群文閱讀中的閱讀量不僅包括閱讀的數量還包括閱讀的質量,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實施群文閱讀時,可以不局限于本版本的課文,可以嘗試從不同版本的教材上去選取更適合學生的一些閱讀材料,這樣既可以有效保證學生閱讀文本素材本身的質量,又能增加學生閱讀文本的數量,而且教師要盡可能地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群文閱讀活動當中。除了每天在學校進行群文閱讀外,可以多讓學生利用課外的閑暇時間到離家或離學校并不遠的書店進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可以提高學生閱讀書籍的數量。學校內部也可以考慮購置一些適合學生平時閱讀和學習的各類書籍,如《紅樓夢》系列、《水滸傳》系列、《三國演義》系列、以及《十萬個為什么》系列、冰心的一些相關教育作品、小學生故事會等,讓在校學生用上課的閑暇時間進行閱讀,這樣做同樣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量,也可以切實保證每個學生的閱讀質量。語文教師在正式授課之前,可以再抽出幾分鐘的時間,根據各個學生的實際閱讀學習能力、閱讀興趣,為學生規劃群文閱讀的目標。在上課期間,可以采用一講二練三實踐的方式進行群文閱讀,選取的文章控制在四篇左右,不易過多。讓學生先自行閱讀,然后同學之間進行探討,教師再進行指導,最后進行閱讀練習,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數量和質量。
(二)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
在現在的語文考試中,閱讀量是在不斷地增加的,小學正是培養學生閱讀速度的重要階段。而群文閱讀的引入,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上課前,語文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課上閱讀任務,需要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幾篇閱讀任務。這種給學生特定的材料,并有時間限制,可以增加學生的緊迫感,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有重要意義。
(三)使學生養成閱讀習慣
有了對閱讀的興趣后,還需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就需要學校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學校可以定期開展“我讀書,我快樂,我成長”活動和學生每天定時微信打卡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堅持每天讀書。在學校里的晨讀會中,可以讓學生一起誦讀一些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書籍,如《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等。此外,學校還可以每個學期組織一次大型的讀書比賽,讓學生的家長也參與活動。活動可以分為幾部分,學生誦讀,教師誦讀,學生與家長一起誦讀,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了解更多的閱讀形式,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一)創設群文閱讀的教學情境
在進行群文閱讀時,教師可以創設一些相關的群文閱讀情境,同時也要做好準備工作。例如,在進行四大名著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前在網絡中找尋四大名著的精彩片段,在課上通過多媒體讓學生進行觀看,這樣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有利于學生對四大名著的閱讀產生興趣。教師在引入視頻讓學生觀看后,為了使情境發揮更好的作用,讓學生重視閱讀的內容,教師需要對學生提出有關的問題,如“文章采用了幾種描寫手法”“文章中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文章的中心是什么”等問題,這樣避免學生盲目地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最后,教師也要為學生設置交流的環節,在群文閱讀結束后,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領導組織能力,巧妙設計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互相交流討論,總結自己在群文閱讀當中獲得的閱讀技巧,以及對教師設置問題的看法和自己在群文閱讀當中遇見的問題,也可以讓學生進行書面上的反饋,寫出自己的讀后感。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調節課堂氛圍,使學生更好地進行群文閱讀。
(二)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將群文閱讀引入到小學語文閱讀當中,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讓學生在閱讀當中認識和了解更多的、除了書本上的知識,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化內涵和語文素養,使學生更加喜歡語文學科,并且能夠主動去學習語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何發揮群文閱讀的價值和作用,這需要語文教師準確地把握群文閱讀的教學目標,通過教學目標來進行群文閱讀篇目的選擇,更好地對群文閱讀進行總結,讓群文閱讀更具有實效性。開展群文閱讀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語文教師要更加注重把握教學目標中的要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在進行群文閱讀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將一些有一定聯系的文章進行歸納,讓學生在語文課堂當中閱讀歸納的文章,讓學生試著猜想教師是按照什么來進行歸納的,并對此類文章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觀察它們之間的共同特點。同時在閱讀當中,教師要積極地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要過多地干擾學生,要讓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究學習,提升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也可以彰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例如,在《貓》《母雞》《白鵝》這一關于動物的閱讀單元中,每一篇文章都有相似的描寫手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幾篇文章當中相似的內容進行尋找和探索,并總結其相似的特點,這樣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對文章進行深刻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利用群體智慧,定期開展閱讀交流會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的群體智慧,讓群體智慧發揮它的重要作用。教師可以在班級里舉辦閱讀交流大會,通過參加這個讀書活動,促進學生之間的學習信息交流,讓每個學生可以接觸到一些其他的、有用的閱讀方法,同時可以平衡班級學生的閱讀能力。由于學生的成長環境、從小到大的經歷以及學生興趣的不同,他們對每一篇文章都有各自不同的見解和獨特感悟,在閱讀交流會上可以讓所有學生大膽自信地發表出各自對群文閱讀的看法和促進群文閱讀發展的想法,并一起進行交流和討論,這可以真正讓學生和教師都得到思維上的有益啟發,促進班級里每一個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學習五年級教材當中的《少年中國說》這篇文章時,讓學生表達對這篇文章的感悟。有的學生說,少年作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棟梁,應該肩負起民族復興、國家繁榮的偉大責任,為國家今后的振興、富強努力讀書。也有的學生說,我們現在只是懵懂的少年,應該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健康成長,這樣才是為祖國做貢獻。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學生會獲得更豐富的認知,群文閱讀的優越性也會逐漸體現出來。
(四)巧用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以圖文結合的方式代替一篇文章內容的方法,它最大的優勢就是比較簡潔,能夠讓學生一眼明白重點,而且條理更加清晰。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始進行群文閱讀教學任務前,需要做的事情是認真仔細地研讀語文教材,了解教材中每一篇文章的具體內容以及文章中蘊含的思維邏輯關系,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盡可能地幫助班級里的學生理清教材中每一篇課文中段落與段落,每一篇文章與每一篇文章,每一單元與每一單元的關系,同時可以根據文章作者的抒情形式、描寫內容的手法等方式,將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進行分類整合,讓學生進行群文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將這些文章中的共同要點作為思維導圖或總的主題關鍵詞,再將每一篇文章的題目作為第二階梯的關鍵詞,再梳理出文章內容和文章結構,將它們作為第三階梯的第一分支,將文章中作者的描寫方法和表達方法作為第三階梯的第二分支。通過運用這樣的方法,為學生梳理、總結出每篇文章的整體思維框架,并且通過共同要點將其統一在思維導圖中。語文教師也就可以鼓勵學生用記號筆來做出標記,突出一些重難點,使學生的整體閱讀思路更加清晰。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學會自己動手做文章的思維導圖,輔助群文閱讀,使學生可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和文章整合能力。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閱讀教學時,可以嘗試將本單元的課文《刷子李》《摔跤》《兩莖燈草》《他像一顆挺脫的樹》整合在一起,讓學生進行群文閱讀,這四篇文章都是描寫人物的,用以上的方式構建思維導圖,可以構建出這一單元的群文閱讀思維導圖,有了思維導圖的幫助,不僅可以讓學生一眼知道文章的出處、文章的主要內容,還能及時讓學生深入了解作者的表現手法和描寫方法。學生瀏覽思維導圖時可以從整體上把握群文閱讀文章的內容,讓學生的閱讀思路更加清晰明了,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綜合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涌現出了許多的閱讀方法,如群文閱讀等,教師在課堂上落實這一閱讀方法時,要及時關注學生的閱讀情況,課下也要與學生交流、溝通,詢問學生在群文閱讀中是否有困難,從而結合學生的反饋調整群文閱讀的策略,更好地讓群文閱讀發揮自身的作用,讓學生更加高效地進行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朔,李爽.“群文閱讀”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探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8(8):92—95.
[2]苗倩.群文閱讀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8(9):38—40.
[3]薛萍.小學語文高段群文閱讀作業的設計[J].教學與管理,2020(26):67—69.
[4]胡秀云,劉穎.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開展辦法分析[J].課外語文,2021(24):110—112.
[5]林嵐.新課改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策略探討[J].讀寫算,2022(6):34.
作者:韋姣梅 單位:廣西河池市宜州區第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