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公文范文 高職生物化學教學探討3篇

高職生物化學教學探討3篇

發布時間:2023-01-04 10:21:37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1篇的高職生物化學教學探討3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高職生物化學教學探討3篇

高職生物化學教學篇1

生物化學是利用化學的理論與方法研究生物體的組成和性質,以及這些物質在生命活動中的化學變化和能量轉換的一門學科,它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又是臨床醫學等很多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根據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人體器官組成成分、基本代謝以及代謝紊亂所產生的疾病等基本理論和技能。生物化學課程內容量大、抽象、深奧,又與其他學科交叉滲透,是教師和學生共認的難教、難學的課程之一。高職學生普遍存在基礎知識差,理解能力偏低,為提高生物化學教學質量以及與其他專業課更好的銜接,我們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及實驗實訓等方面進行了初步探討。

一、教學內容科學設置

(一)注重教學內容的系統性

生物化學內容復雜繁多,在教學過程中可系統性優化,對教學內容進行排列組合,如,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核酸的結構與功能,這兩章的重點都是基本單位、分子組成及分子結構與功能,課堂上可以對比講解,加深學生對此內容的理解,而且也更容易記憶。三大營養物質代謝這三章,可以通過三大物質代謝圖以及代謝的共同產物乙酰輔酶A,將糖、脂類和蛋白質這三大物質經三羧酸循環聯系起來,完成三大物質之間相互轉化內容的教學。學生在掌握了基礎的生物化學知識以后,教師也要重視并引導學生把生物化學知識與實際應用聯系起來。如,自制的牛奶面膜為什么效果不好,是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質屬于大分子物質,皮膚表面沒有消化蛋白質的酶類,蛋白質在面部不能直接被吸收的原因。生物化學與其他學科相互交叉滲透,教師可以將生物化學與有機化學或者藥物化學聯系起來,強調課程之間的密切聯系。結合教學實際,在課堂上也可將體內代謝等知識與臨床并發癥或自身的營養健康相結合,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能了解自身狀況、營養需求及合理膳食的重要性,以啟發學生的求知欲。除了課本知識以外,教師也應關注科技發展,及時更新知識儲備。

(二)教學內容簡單化

生物化學中的很多概念、知識點很抽象,如呼吸鏈、氧化磷酸化、酸堿平衡等。學生在學習時存在畏難情緒,造成學習恐懼,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教師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學完整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階段性,更要把握層層遞進的關系,盡可能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如,通過視頻、圖畫等課件形式對課程中抽象難懂的內容進行展示、比較,促使學生知識內化領會要領。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在生活、學習和勞動中隨時隨地應用這些概念,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也可采用比喻的方式或講解一些實例,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既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又突出教學難點,使復雜的教學內容簡單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重點、難點。另外,生物化學章節較多,對于學生相對比較熟悉的內容,如,維生素章節,可以讓學生自學。

二、教學手段改革

(一)充分利用新型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教學已不陌生,但如何充分利用多媒體還有待提高。多媒體可以將復雜的教學內容以圖片、動畫、視頻等方式生動形象地呈現,學生可以更好地對知識點理解與掌握。如,DNA的雙螺旋結構以動畫的形式展示,學生不但能對雙螺旋結構一目了然,而且還能更好地掌握雙螺旋結構的特點。此外,還要充分利用好交互式一體機等新型多媒體互動終端,它除了具有傳統的多媒體功能,還有書寫、批注、繪畫、互動等多種功能,教師要適度應用,真正發揮新型多媒體互動終端的獨特優勢。

(二)加大網絡教學力度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腦尤其是智能手機在學生生活中已普及。為了方便學生課下自主學習,可利用課程網絡平臺學習通建網絡課程,在課程資源板塊中上傳授課計劃、課程標準、電子教案、課件等,上傳的資料要提供各章節的學習重點、難點、授課方式、學時安排、內容小結、拓展知識以及規定時間內的作業練習和習題自測等,還可以在系統中設置答案及答案解析。課程網絡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網絡學習資料,使他們的學習不局限于課堂,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隨時隨地翻看學習資料。課堂發言討論區和課堂簽到等活動板塊,既為學生參與課堂提供了不同的體驗方式,又培養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

三、教學方法改革

(一)討論式教學

討論式教學是在教師引導下,以學生自主學習和組織討論為主,對現行教材章節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充分表達質疑及討論,然后歸納總結的方法。如,介紹蛋白質中氮的平均含量內容時,提出“三鹿奶粉”事件,讓學生討論不法商家為什么添加的是三聚氰胺,這種蛋白質含量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缺限等,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分組討論等環節,不僅能主動了解三聚氰胺的結構特點及其危害,更能認識到鑒別技術創新的緊迫性與必要性。再如,介紹三大營養物質代謝之間關系時,讓學生討論早上不吃主食只吃雞蛋或者牛奶是否健康合理等,由此使學生理解三大能量物質供能的特點,而且還能更好地指導自己的日常飲食。也可以引入社會上一些比較熱議的話題進行討論,如,養生排毒,讓學生討論正常人體內是否有很多毒素,如果有少量的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是什么,怎么產生的,有沒有必要排毒等問題,引導學生學會用所學知識明辨是非。

(二)案例法教學

在教學實踐中,采用案例法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讓他們感受到生物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脂肪酸的氧化分解、脂肪酸氧化產生的熱量和水,這些物質對于維持生物體的生理活動至關重要。如,冬眠的熊,能在冬天幾個月里不吃不喝,靠的就是體內儲存的脂肪;汶川地震后36d還存活的“豬堅強”,震前膘肥體壯,震后骨瘦如柴。脂肪酸的氧化過程也牽涉到肉堿的轉運,可以引入減肥藥“左旋肉堿”作為案例,借助圖片和動畫的形式展示肉堿轉運的過程,肉堿可以把脂?;鶑募毎|轉運到線粒體進而氧化分解釋放能量,便于學生記憶和掌握。在講解核苷酸中的堿基時,可以引入生活中經常提到的“隔夜的韭菜和香椿致癌”的例子,這些菜中都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可以使核苷酸中的堿基脫氨基發生變化,如果長期食用,超出人體自身修復能力就易引發癌癥,這是亞硝酸鹽慢性致病的機理。亞硝酸鹽也可以引起急性中毒,若一次性亞硝酸鹽食用過多可使與血紅蛋白結合的二價亞鐵離子氧化成三價鐵離子,從而使血紅蛋白失去運輸氧的能力,使人窒息死亡。在講解肝臟生物轉化時,舉例喝酒臉紅是否因為酒量大,引發學生聯想為什么喝酒臉紅的人身上酒味也大。引入學生熟悉的案例進行教學,既有助于學生學好生物化學理論知識,又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翻轉課堂式教學

翻轉課堂翻轉了課下預習和課堂學習的關系。學生課前預習老師提前上傳到網絡平臺的資料,如果對知識點有疑問,在課堂中可以提出來,老師進行解答,這種教學方式更有針對性。學生課后仍然可以反復觀看老師上傳的學習資料,更好地把知識內化。此外,還可以隨時與老師線上互動,交流學習情況。利用網絡課程教學平臺,教師將教學資源與教學平臺整合為一體,為學生和教師之間搭建了一個線上同步交流的空間,創建了利用線上資源互動式教學的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實驗教學改革

實驗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理論和概念,獲取技能和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動手能力,更有助于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學習方法,加強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一)優化實驗教學內容

高職教育應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但生物化學課程設計時,實驗開設少,且基礎性試驗和驗證性實驗比重大,學時分配也不合理,如,蛋白質這一章節就開了兩個實驗,占用了4個學時。在實際教學時,可以把這兩個實驗融合成一個蛋白質常規性質實驗。根據不同的實驗教學內容,適當調整實驗個數與課時,增加綜合性實驗的比例,通過優化組合實驗內容,增強實驗課的教學效果。

(二)探索實驗教學方法

在實驗時,讓學生盡可能參與整個實驗過程,要求學生一定要課前預習,并寫好實驗預習報告,實驗前收集相關資料,學生分組參與配制實驗試劑等。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后續試驗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教師要重視實驗教學環節

教師在教學中應盡最大努力上好每一節實驗課,課前做周密的準備,至少先操作一遍實驗,確保準確無誤,才能在教學時游刃有余地進行實驗、規范操作。此外,教師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實驗過程中引導學生從表面的感性認識上升到抽象的思維,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四)實驗考核改革

以前評價生物化學實驗成績時,主要依據實驗報告,造成部分學生只重視形式,不認真參與實驗,達不到實驗教學的目的和預期效果。通過實驗考核的改革,現在學生的實驗成績由實驗課堂表現、實驗結果查看、動手操作能力及實驗報告等四個環節評定,每個環節各占25%,最后計算出總分數。這項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每節課對每個學生的課堂表現、動手操作能力情況有詳細記錄,及時查看實驗結果并及分,實驗報告后續打分,使實驗成績最大程度的公平、公正。

作者:夏俊麗 任慧婧 唐文文 楊穎 羅立婭 單位:銅仁職業技術學院藥學院

高職生物化學教學篇2

生物化學不僅是生命科學領域的一門醫學基礎課,又是基礎醫學的帶頭學科,它同解剖、組胚等學科一樣都是研究人體生命現象、探索生命奧秘的學科。生物化學課程內容瑣碎、記憶點多、知識抽象且枯燥,學生常覺得不好學,也不愛學。這種情況是由于教師灌輸式講授和學生被動式接受的教學模式造成的。筆者從本門課程的教學實踐過程及教學現狀出發,對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初步探索,以滿足高職院校培養一線實用技術型人才的需要。

一、高職生物化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問題

生物化學是醫學基礎課程的主干課程,該課程涉及的知識面很廣,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相對于本科類學生,高職類大部分??茖W生的知識基礎比較薄弱,初次接觸生物化學課程的學生難免會聽不懂,而由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導致學習難度加大,隨之會產生畏懼、抵制和厭學情緒。此外,學生對學習生物化學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認為以后在臨床工作中所用到的知識不多,即使現在學得再好,以后也用不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忘掉,因此對學習生物化學課失去興趣,逐漸形成可學可不學的錯誤思想認識。

(二)教學方法問題

生物化學課程所涉及的教學內容廣而深、繁雜抽象,并且知識點與其他學科緊密相連,學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難度。一些年輕教師只是單純地按照教科書完成教學任務,對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等缺乏普及,導致課堂欠缺活力,變得乏味、枯燥,學生對學習內容難以理解,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到無從下手,久而久之,學生便出現厭課心理,降低了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的興趣。

(三)實驗教學問題

實驗教學是生物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實驗課程可以增強學生對生物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并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生物化學及醫學發展過程中,生物化學實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實驗教學。在傳統實驗教學中,教師多采用“注入式”教學方法[1],滿堂灌,教師怎么說,學生就怎么做,學生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機械操作,就完成了一堂本應該具有豐富意義的實驗教學。由于沒有明確的實驗考核標準,致使學生對實驗課不夠重視,部分學生在實驗課上只圍觀、不動手,或者僅簡單地完成一兩個實驗步驟,就不再繼續進行,學生創造性思維及探索精神的發展受到了阻礙。這種教學方式嚴重影響了學生對理論課的正確理解和專業知識的掌握,同時也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性和實踐操作技能的發揮,不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高職生物化學教學改革措施

(一)抓好緒論,從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緒論是一門課程的開篇,它是課程的先導和靈魂,更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內容[2]。上好緒論課,能夠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激情,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開好新篇章更是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教師可以列舉一些生活中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例子,例如,如何搶救重金屬中毒患者,不同維生素對人體健康產生的影響,酒是如何釀造的,飲酒對人體健康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等,從而讓學生感覺到生物化學無處不在,并不能因不是專業課而不好好學習。教師在講解生物化學的發展過程時,可對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的獲得者進行詳細介紹,尤其重點解讀這些偉大科學家的研究成果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讓學生了解到許多獲獎者都是生物化學專家,了解生物化學的重要性,增強他們要好好學習生物化學這門課程的意識。

(二)在課堂上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1.引入影音動畫,使知識點更形象化。生物化學的內容比較抽象,大多數學生在學習與理解上有一定難度,無法從簡單的理論闡述中獲得足夠的信息。教師可以通過引入網絡上的影音動畫素材,來將微觀的生命現象以宏觀形象的形式展現出來,將靜態的生物化學知識動態地體現出來,從而將知識點形象化,使學生能夠自覺理解性地記憶,而不是通過死背硬記來進行記憶,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2.化抽象為形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適當地介紹有關生物化學的最新發展動向、科研成果,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同時使用輔助教學方法,使內容形象化,這樣不僅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到血漿脂蛋白功能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比喻聯想的方法。四種血漿脂蛋白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功能是自肝內向肝外轉運膽固醇,其含量增多可以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功能是自肝外向肝內轉運膽固醇,其含量增多可以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這里我們可把血管比為街道,把膽固醇比為垃圾,把LDL比為街道上行走的亂扔垃圾的人,把HDL比為掃街道的清潔工,把肝臟比為垃圾處理站[3]。這樣學生可免去死記硬背,而且印象深刻。3.組織學生討論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并利用學到的知識進行解釋。課本中多數知識都來源于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教師可以借助現象設立疑問,通過鋪墊,引出書本中的知識。如“為什么要用加酶洗衣粉來洗衣服?為什么要用鹵水點豆腐?為什么在劇烈運動后會感到肌肉酸痛?為什么蛋白質缺乏會導致兒童發育遲緩,體質下降?如何評定茶水的好壞?”等問題。教師通過引出問題,讓學生進行自我解釋,這樣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拓展學生的思維,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掌握理論知識。

(三)改變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改變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合理編排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手段[4],運用現代化多媒體設備進行演示,進行生物化學實驗課教學。在進行實驗課時,教師對實驗的每一個步驟都要做到詳細地講解和準確地示范,同時對學生的實驗過程加以監督和糾正指導,讓學生嚴格按照實驗步驟進行操作。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例如,為什么應該這樣做而不應該那樣做?讓學生予以回答,從而加深他們對實驗的深層了解和對知識的鞏固,增強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驗課中,教師要灌輸給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要求學生認真做好記錄,如實書寫實驗報告,對實驗現象加以分析。在實驗成績制定上,應該建立一套明確的成績考核標準。只有學生對學習生物化學實驗產生了興趣,才能提高他們上理論課的激情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三、結語

在高職醫學教育中,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要針對當屆學生的特點,教師應該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來進行教學,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中找到適合學生學習、適合教師授課的方法,以攻克生物化學教學中的難關,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化學知識,并能在實踐中進行應用。

作者:李秀穎 楊?;?邱榮 單位:西安醫學高等??茖W校醫學技術系

高職生物化學教學篇3

生物化學在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具有體系復雜且理論知識繁多的特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定困難。如何將生物化學中抽象復雜的知識點及其規律向學生進行直觀且易理解地進行傳達,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出現畏懼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是所有高職院校生物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完成的首要目標。

1高職學校中生物化學課程開展現狀

1.1教學模式較為傳統

現今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仍然較為傳統和陳舊。在教學過程中無法深入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且理論知識與概念教學較為枯燥,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尤其是針對剛剛步入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其心態較為放松,學習行為也較為松懈。在此狀態下對其進行生物化學高難度且深奧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學生往往在短時間之內不能接受[1]。同時,如今的學生都是在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其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及理念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性,對外界新鮮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如若教師仍采用傳統模式開展教學,學習效果較差。

1.2對理論教學環節有所忽視

生物化學課程主要是利用化學的方法及理論基礎知識,對生命物質進行深入研究,其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抽象性。高職院校設置學時數較少,且還有一定時間的用來實習。在一般情況下,高職院校都會有針對性地壓縮生物化學理論課時,但這種課時少內容多的壓力會導致學生對生物化學課程的學習產生一定程度的厭倦心理,學生很難主動地學習生物化學課程。

1.3教師自身實踐教學能力偏低

高職院校是為社會輸送應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和搖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方向,需要對學生開展大量的實踐教學,以保證學生步入工作崗位后能夠勝任實際工作[2]。但在如今高職學校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環節的安排力度較弱,首先受到高職院校自身場所及設備的限制,很多學校實踐課程課時設置較少。其次,高職院校生物化學教師自身能力仍然需要進一步提高,很多高職院校生物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展現的實踐能力與教學水平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很多教師過于傳統的教學策略已經無法吸引學生在課堂的注意力。同時由于教師教學素質的限制,也無法在課堂向學生拓展課外學習內容,只能針對教材知識點進行講解,從而導致學生自身實踐能力與理論知識基礎較差。

2高職學校生物化學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創新實踐策略

生物化學課程是高職院校生物技術、食品加工以及生物化學等專業中的基礎課程,其主要是從分子的水平對生命進行深入全面的探索。生物化學課程具有知識系統繁雜、難度較高、涉及領域寬泛等特征,很多高職學生都反映生物化學課程晦澀難懂。為了降低學生學習難度,緩解高職學生學習與就業的雙重壓力,高職教師必須對生物化學課程進行改革與創新。本文主要立足于教材,對教學各個環節進行改革,如圖1所示。

2.1優化教學模式與框架

高職院校生物化學課程教材中設定的教學內容具有普遍性,前后章節之間具有一定程度的聯系。教師在教學之前,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并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打破教學教材中原有知識框架,對知識點的順序進行合理地調整,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地整合,從而保證生物化學課程教學的實際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當高職院校生物化學教師講解“物質代謝”部分時,通常在教材中先對糖代謝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再對氧化磷酸化進行教學[3]。但是在教學課堂上,每當教師講到糖代謝過程時,學生可能無法深入了解并掌握ATP的概念,導致學生學習效果較低。因此教師就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順序調整,先向學生介紹氧化磷酸化、ATP等概念,再向學生講解糖代謝。

2.2運用現代化技術對生物化學課程進行改革與創新

在高職院校傳統教學課堂上,教師往往是在黑板上為學生展現大量文字堆積的教學筆記,整體學習過程十分枯燥乏味,極易引起高職院校學生的厭煩?,F代化技術是一種新興的教學策略[4],可將生物化學教材中晦澀難懂的概念轉變為一幅幅生動的形象圖片或視頻呈現在學生面前。例如,在教學過程中,生物化學教師可以利用動畫課件為學生展示ATP磷酸化的偶聯機制或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幫助學生對生物化學知識理念形成直觀、深刻的印象,提高學生對生物化學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了方便學生課后對生物化學課程的主動學習,教師可以打造校內專用的網絡平臺課程,在網絡模塊中上傳課堂教案、教學重難點,教師可以將整堂課程進行錄制和上傳,幫助學生掌握難以理解的知識。在課前,高職學生可以通過平臺對教師所講解的課程進行預習,教學中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對無法解決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深入思考。課后,學生可以將教學內容再次進行復習,利于學生將知識點進行內化。網絡課程平臺的誕生為師生之間打造了良好的溝通渠道,教師可以隨時隨地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幫助學生答疑解惑,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

2.3創新生物化學實踐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與新課改的推進,很多高職院校削弱了驗證性實驗的數量,增加了設計性實驗。在驗證性實驗開展過程中,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對理論知識進行強化,提高了學生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驗證性實驗的開展僅是教師帶領學生一起用成熟的方式去驗證理論的正確性,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提升。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高職院校生物化學教師也需要不斷創新,將傳統的單個驗證性實驗逐漸向設計性與綜合性實驗轉變,深入激發學生對生物化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課程知識點。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促使學生感受生物化學課程的魅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高職院校內部還需要對實驗內容進行調整,在校園內部為學生提供凝膠電泳或紫外分光法等小型項目讓學生進行學習及研究,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社會輸送理論基礎知識扎實且具有良好動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5]。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高職生物化學課程的教育體系正在不斷地優化與完善。因此,在日常教學中,高職生物教師必須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自身知識體系進行及時更新,在課堂上結合熱點問題與科技前沿動態開展教學,既能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也避免學生與時代脫軌,為學生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順應如今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例如,在親子鑒定、法律學等多個領域重點應用分析DNA指紋圖譜技術,而DNA端粒與腫瘤的發展情況與治療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該部分知識點都屬于教材無法給予學生的內容。因此,當教師講解相關知識時,需要將現代社會的熱點問題及技術進展融入課堂中,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4建設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

高職生物化學教師在教學改革與實踐創新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完善考核評價體系。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逐漸養成了以分數為重點的評價觀念,從而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實踐精神、創新能力以及習慣態度的培養。因此高職生物化學教師必須對教學評價體系進行改革與創新,保證評價過程的多樣化,要增加實驗操作、課堂測試等評價方法,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進行改革,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2.5重點突出課程的實用性

生物化學課程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醫學臨床都具有極為緊密的聯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突出課程的實用性,結合臨床及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拉近學生與生物化學課程之間的距離,培養學生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有針對性地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拔高,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6]。例如,當生物化學課程教師講解“蛋白質變性”內容時,教師向學生講解重金屬、射線輻射或高溫高壓都是導致蛋白質變性的重要因素時,引領學生一同進行深入思考,在臨床醫學怎樣才能利用或阻止蛋白質變性過程為人類進行更好地服務。還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人們可以利用蛋白為重金屬解毒,紫外照射為何可以滅菌消毒等。在教學上進行改革與創新,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積極思考,開闊學生的視野。

2.6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的培養是高職生物化學課程中極為關鍵的環節,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激發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入思考與探究,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在生物化學課堂中,教師應積極對教學理念與策略進行改革與創新,指引學生對生物化學課程的理論、實驗過程與現象以及結論進行概括,幫助學生在生物化學的課程運用多種思維方式對問題進行探究和分析,循序漸進地增強學生的思維水平,幫助學生從感性認知逐漸轉化為理性認知。在此過程中,師生之間需要積極開展互動,生物化學教師需要對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問題進行精心設計,將學生難以掌握的知識點設計成為疑難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深奧抽象的概念直觀、具體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高職生物化學教師需要對班級每一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深入了解,保證所設置問題的深度及廣度,循序漸進地增加問題的難度。例如,當教師帶領學生一同學習蛋白質化學結構課程時,教師就可以采用提出環環相扣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見過珍珠做成的項鏈嗎?你知道珍珠項鏈的結構是怎樣的嗎?那么我們接下來所要講解的蛋白質一級結構,就與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珍珠項鏈的結構極為相似,里面的珍珠就如同組成蛋白質結構的氨基酸,里面的線就是肽鍵?!蓖ㄟ^此種環環相扣的問題及生動形象的解釋,教師就將復雜繁瑣的蛋白質結構變得具體形象,利于學生深入理解,增強學生記憶。

3結語

高職教師必須對生物化學課程進行改革,對實踐課程進行創新,將應用型技術人才的培養作為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輸送順應時代需求的、具有扎實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術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玉琴.基于綜合評價招生背景下高職醫學生物化學課程改革[J].科學咨詢,2021,22(22):115.

〔2〕陳司漢.基于"生物化學"課程改革提升高職醫護培養效能[J].現代鹽化工,2021,48(05):167-168.

〔3〕賈祥捷,屈斌.高職生物化學課堂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化工管理,2020,33(07):71-72.

〔4〕張曉千,周群華,時惠敏.新形勢下醫學高職院校生物化學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20,6(01):80-81.

〔5〕周春燕.高職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和實踐[J].健康必讀,2020,28(34):224.

〔6〕魏堯悅.高職院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20,6(03):160-161.

作者:包海英 白春英 單位:遼寧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 赤峰學院 人類遺傳病研究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