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公文范文 文化差異對國際生管理的影響研究

文化差異對國際生管理的影響研究

發布時間:2023-03-06 09:26:49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1篇的文化差異對國際生管理的影響研究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文化差異對國際生管理的影響研究

2016年教育部印發《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提出將積極與沿線國家開展“人才培養培訓合作”,著力提高國際學生教育質量,把我國打造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子首選的留學目的地,并為沿線國家培養各行業領軍人才和優秀技能人才。2019年《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提出職業教育要高質量發展,打造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品牌,提升職業教育國際影響力。自此,中國的中外合作辦學展開了“走出去”的新篇章。福州職業技術學院與泰國職教委曼谷職業教育中心合作舉辦的“中泰魯班學院”項目亦是響應“中國制造2025”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舉措。項目采取中泰雙文憑“1+2”培養模式。該項目自2020年起已累計招收三屆近50名泰國學生,國際化項目受到了地方教育部門的肯定和好評,但中泰文化差異也給國際生管理帶來了挑戰。那么,如何做好泰國學生管理工作,提高中泰合作項目成效,服務國家戰略,引起了筆者的思考。

一、中泰文化差異對中泰魯班項目國際生管理的挑戰

(一)中泰學制和生源條件差異

泰國學制與國內學制存在一定差異。泰國學制下,一學年分為兩個學期,第一學期為6月到10月,10月到11月為短期假期,第二學期為12月到4月,4月到6月為暑假但可進行修課。由于泰國學生的假期時間與中國部分學期時間重疊,泰國學生需要在假期期間線上完成中方開設的課程,而在泰國規定學期期間學生還必須兼顧泰國當地和中方的課程,所以泰國學生時常出現學習精力不足的現象,影響課堂教學質量。此外,泰國學生普遍家庭經濟條件一般,需要半工半讀。為緩解家庭經濟壓力,部分泰國學生選擇暑期實習或打工,賺取部分教育費用開支。在有限的精力下,既要承擔家庭經濟的壓力,也要兼顧課業,導致學習效果欠佳。

(二)西式課堂文化影響課堂紀律意識

西式課堂文化倡導自由授課方式,沒有明顯的課堂紀律和規定,對于師生的角色地位沒有明顯區分,倡導學生自由發言,鼓勵自主決定獲取知識的途徑。泰國教育多受西方教育理念影響,擁有典型的西方式課堂文化特點。泰國學生從小受該文化熏陶,課堂紀律意識一般,在課堂中易出現以我為主、崇尚自由的觀點。面對強調課堂紀律的中式課堂,泰國學生更顯得隨意、散漫,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與同學交談、自由進出教室、遲到、早退等現象較為普遍。中泰課堂文化在時間觀念方面也存在一定差異。泰國文化下的時間觀更具有彈性,在日常生活中出現20—30分鐘的遲到現象普遍存在,而且對于該現象的寬容度較高。因此,泰國學生對待課堂時間的態度相對隨意,對待學習的態度也相對懶散,這給中泰魯班項目的管理和教學工作拋出了新難題。

(三)泰國休閑文化導致學習成效不顯著

泰國休閑文化主要指泰國人“慢節奏”的生活態度,遇事反應呈現慢節奏現象。泰國學生也呈現出類似的特點,學習不緊不慢,沒有緊迫感,學習進展慢,成效不顯著。中泰魯班項目采用2+1學習模式,三年學制中有兩年要求泰國學生在泰國境內通過線上學習中方課程,這對學生的自覺性和學習緊迫感提出更高要求,而部分泰國學生受其休閑文化影響,對線上學習重視不夠,未能嚴格要求自己,學習效果和質量一般。第二,中泰魯班項目旨在為中資駐泰企業和泰國企業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技術人才,這就要求國際學生能有一定的漢語水平且擁有在華學習的經歷。但在泰國休閑文化影響下,泰國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進度都相對遲緩,漢語水平提升有限。在這種情況下,部分泰國學生因擔憂無法適應在華的學習環境,來華留學的積極性也受到一定影響。學生缺少在華學習的經歷,對漢語言的學習和中國文化的體驗都會產生影響,最終也會影響中泰魯班項目的發展和運營。

二、中泰魯班項目國際生管理問題的解決方案

(一)思想上主動關心

面對中泰魯班項目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學校國際學生管理人員和教師團隊應從思想上予以重視,主動關心國際學生。一是加強師生聯絡,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參與中泰魯班項目的管理人員及任課教師一方面應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加強與國際學生聯系,比如可充分挖掘即時通訊工具潛力,利用QQ、微信、釘釘等媒介,為師生聯絡創造條件;另一方面通過多方位的師生聯絡工作,增進師生互信,讓國際學生敞開心扉,主動反饋和分享問題,有利于中泰魯班項目的管理人員和教師團隊真實掌握國際學生的學習情況。二是加強中泰院校溝通,共助學生成長。中泰魯班項目的成功運行不僅僅是一方的“獨角戲”,需要中泰合作院校共同運營。學校國際學生管理人員應進一步加強與泰方相關管理人員的溝通,多方位地關注泰國學生的學習狀態,分析泰國學生培養過程的具體困難,與泰國院校同心協力解決存在的問題。

(二)政策上積極扶持

政策支持是做好中泰魯班項目國際學生管理工作的助推器。為進一步加強中泰魯班項目國際學生管理工作,促進中泰魯班項目發展,學校應不斷完善獎助學金激勵制度,設立教師互派機制,靈活開展線上課堂考勤管理。第一,設立獎助學金,激發學習動力。為鼓勵中泰魯班國際學生努力學習,加強學生管理與學風建設,提高國際學生培養質量,學校要建立中泰魯班國際學生獎助學金制度,對學習成績和漢語水平考試成績優異者予以表彰獎勵,積極營造勤學上進的濃厚學習氛圍。第二,互派優秀教師執教,確保項目平穩有序運行。雙方院校要積極選派本校優秀教師到對方院校執教,一方面通過相互學習,提升骨干教師跨文化教學水平;另一方面通過互派教師執教,可減少線上課程占比,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同時外派教師作為雙方院校的代表,既能促進中泰魯班項目管理經驗交流,也可協助做好泰國學生的管理工作,確保項目健康平穩運行。第三,考勤松緊有度,做好線上課堂管理。任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中泰時間觀念對課堂出勤的影響,給予泰國學生一定的緩沖期,讓學生適應線上課堂的課堂簽到方式,但同時要逐步培養學生的課堂紀律意識,比如提高出勤分占比、將出勤情況與獎學金評選資格掛鉤等多種途徑,嚴格做好線上課堂考勤管理。

(三)文化上趨同化管理

趨同化管理概念首次在2018年教育部印發的《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范(試行)》提出,文件要求“高等學校應當建立健全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保障來華留學生教育的健康發展和持續改進,推進中外學生管理和服務的趨同化”[4]。文化上趨同化管理即學校從文化層面入手,通過教育和引導國際學生認識中國文化展現的優良傳統和品質,理解中國民眾的思維方式,促進國際學生盡快融入中國教育教學環境。首先,注重培養中華文化的優良品質。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傳承了諸多優秀理念和品質。學校要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傳統美德,例如誠實守信、謙和好禮、勤奮好學、尊師重教等,通過課堂分享歷史優秀典型人物,課外組織勤工助學、勞動活動、中國禮儀講座等,課內外接受中國優秀文化的熏陶,促進優良品質和理念扎根國際學生心靈。其次,開展文化體驗活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學校要在課余及節假日開展跨文化體驗活動,結合地方特色,開展包粽子、品月餅、寫春聯等民俗活動。結合中國傳統文化,開展茶文化、漢字書法、剪紙、編中國結等形式多樣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動,加深國際學生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同時積極選派國際學生參加省市級外國留學生才藝技能大賽,以賽為媒,向國際學生展示中華優秀文化內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結語

中泰魯班項目作為國際合作辦學的新型模式,是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和推動新時代職業教育對外開放的有力舉措。要做好中泰魯班項目國際學生管理工作,學校要深刻理解泰國文化下國際學生的行為特點以及國際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難題,要多渠道加強師生聯系,強化中泰院校溝通,從思想上關心關愛國際學生;要不斷完善國際學生獎助學金制度,互派優秀教師執教,建立松緊有度的考勤管理機制,從政策上扶持國際學生管理工作;要注重培養中華文化中的優良品質,開展文化體驗活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從文化進行趨同化管理。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的通知[EB/OL].(2016-07-15)[2022-03-20].

[2]教育部等.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的通知[EB/OL].(2020-09-23)[2022-03-20]

[3]杜明睿,吳峰.泰國留學生來華學習跨文化交際的敘事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學五位泰國留學生為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8:83.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范(試行)》的通知[EB/OL].(2018-10-09)[2022-03-25].

作者:陳典龍 單位:福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