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23 15:15:44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商務文化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摘要: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日益加強,國與國之間的交往與聯系日益密切,國際商務談判是商務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文化差異問題。文化差異直接影響著談判能否順利進行。從文化的定義入手,剖析文化差異產生的原因,闡述文化差異對商務談判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為如何應對談判過程中出現的文化差異問題提出相應策略。
關鍵詞:文化;文化差異;國際商務談判
商務談判作為人際交往的一種形式,必然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會文化的交往與接觸,從而產生跨文化談判。在跨文化談判中,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異必將影響到談判者的談判風格,從而影響到整個談判的進程。因此,從事跨文化的商務活動,就必須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間的聯系與差異。在作談判準備時,更要明了文化差異對談判的影響,只有積極地面對這種影響才能實現預期目標。
一、文化差異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個復雜的名詞。文化廣義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隨著民族的產生和發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種社會形態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每一種文化都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
人們每天都在通過與周圍人的交往學習文化。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它包含信仰、知識、藝術、習俗、道德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二)文化差異及其產生的原因
文化差異廣泛地說,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區的文化差別,即指人們在不同的環境下形成的語言、知識、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思維方式、風俗習慣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異(尤其是東西方文化差異),導致了人們對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與解釋。造成文化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差異
人們會因為經濟水平的高低而關注不同問題。例如,發達國家的人們生活富裕,受教育水平普遍較高,人們在滿足了溫飽問題之后,更注重生活品質,對安全的欲望普遍較強。而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或地區,人們主要關心的是吃飯問題。
2.地域差異
地域差異指不同地理區域由于地理環境而造成的差異,人們因在不同地域而往往有著不同的語言、生活方式和愛好,而這些必將影響到他們的行為習慣。中國的古諺中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說法,說明地理上的差異對文化差異產生的巨大影響。
3.民族差異
由于歷史、飲食等種種原因,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差異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拿維吾爾族和漢族來說,維吾爾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而漢族人性格溫和,情感不外露。這就形成了維吾爾族人在飲食、服飾、居住、節日、禮儀等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上與漢族的顯著差異。
4.宗教差異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蘭教。不同的宗教有著不同的戒條,從而影響到人們認識事物的方式、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
(三)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重要性
國際商務談判是指處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商務活動的當事人,為滿足各自需要,通過信息交流與磋商爭取達到意見一致的行為和過程。它具有跨文化性。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談判者有著不同的交際方式、價值觀和思維方式,這就意味著在國際商務談判中了解各國不同文化,熟悉商業活動的文化差異是非常重要的。
在談判實踐中,很多談判者往往沒有足夠重視文化差異對談判結果的影響問題。對于外國談判方的文化,即使有些談判者已經注意到談判對方是“不同的”,但卻認為并不重要。同樣,有些談判者去異國他鄉談判時,為與對方保持融洽的關系,他們會注意到雙方文化上的相似之處,而忽視其不同之處。
二、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影響
文化對談判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不同的文化將人們相互疏遠并形成溝通中難以逾越的障礙。因此,談判者要尊重、接納彼此的文化,而且要透過文化的差異,了解對方行為的真正意圖,并使自己被對方所接受,最終達成一致的協議??偟膩碚f,文化差異對談判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語言溝通技巧的運用
文化差異對談判過程的影響,首先表現在談判的語言溝通過程中。語言是任何國家、地區、民族之間進行溝通的橋梁,在國際商務活動中語言的差異是最直觀明了的。雖然解決語言問題的方法也很簡單,如雇傭一個翻譯或者用共同的第三語言交談就行了。但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談判人員所使用的語言行為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如果不了解這些差異,那么就很容易誤解對方所傳播的信息,從而影響談判目標的實現。
(二)非語言——肢體語言的使用bsp;文化差異對談判過程的影響不僅表現在語言溝通過程中,還表現在非語言溝通過程中。文化差異會導致不同國家或地區的談判人員在形體語言、動作語言的運用上有著巨大的差異。談判人員以非語言的、更含蓄的方式發出或接受大量的、比語言信息更為重要的信息,而且所有這類信號或示意總是無意識地進行的。因此,當談判人員發出不同的非語言信號時,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談判對手極易誤解這些信號,而且還意識不到所發生的錯誤。這種不知不覺中所產生的個人摩擦如果得不到糾正,就會影響商業關系的正常展開。例如與美國人交往,如果你不看著他的眼睛,或者讓人覺得眼神游移不定,那么他就會擔心你是否不夠誠實,或生意中有詐;而跟日本人交往,如果你盯著他,他可能認為你不尊重他。
(三)談判風格
談判風格是談判者在談判活動中所表現的主要氣度和作風,談判風格體現在談判者談判過程中的行為、舉止和控制談判進程的方法、手段上。談判者的談判風格帶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不僅決定著談判者的倫理道德規范,而且影響著談判者的思維方式和個,從而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談判者形成風格迥異的談判風格。
三、應對國際商務談判中文化差異問題的策略
(一)做好談判的計劃工作
也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及談判對手的情況,包括其他利益方的國家和文化情況,即所謂的知己知彼。為了做到知己我們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了解什么阻礙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列出談判雙方可能有的各種選擇,考慮哪些方案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或是能被對方接受的等。業務談判是雙方或多方的,要想取得洽談成功,知彼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談判中,不僅要全面動態地了解對手對協議的期望,更要了解對方的民族習性、談判手段和語言文化等信息。
(二)克服溝通障礙
在談判時要明確目標,善于變通,積極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注意雙方是否有溝通障礙,是否有下列情況發生:存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某些詞語和肢體語言上的誤解;雖然知道,卻沒有準確地理解對方所提供信息內容;雖然理解,卻不愿意接受這種理解。要注意克服溝通障礙。談判的截止日期、分心、情緒壓力、責任、文化認知背景都會讓談判者在考慮問題的時候更多依賴自己的文化慣性思維。對于這些誘因的理解能夠幫助談判者對待跨國談判的文化因素。
關鍵詞:國際商務談判文化差異
一、引言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以及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際商務談判逐漸成為中國商業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進出口貿易及國際合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除了了解國際商務談判的一些必要的技巧和注意事項以外,文化差異也成為商業合作取得成功所必須考慮的因素。因此在國際商務談判中,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全盤考慮。
1.談判前要了解可能出現的文化差異。談判準備工作包括:談判背景;對人和形勢的評估談判過程中需要核實的事實;議事日程;最佳備選方案和讓步策略。其中談判背景又包含:談判地點;場地布置;談判單位;參談人數;聽眾;交流渠道和談判時限。所有這些準備必須考慮到可能的文化差異。例如,場地布置方面的文化差異對合作可能會有微妙的影響。在等級觀念較重的文化中,如果房間安排不當、較隨便,可能會引起對方的不安甚至惱怒。
2.談判方式也因文化而異。美國文化傾向于眾人一起來“敲定一個協議”;而日本文化喜歡先與每個人單獨談,如果每個人都同意的話,再安排范圍更廣的會談;俄羅斯人喜歡累計的方法,和一方先談,達成一項協議,然后前面的兩方再邀請第三方,如此進行下去。
談判時限的控制也很重要。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時間觀念。如北美文化的時間觀念很強,對美國人來說時間就是金錢。而中東和拉丁美洲文化的時間觀念則較弱,在他們看來,時間應當是被享用的。因此,在國際商務談判中,對時間觀差異應有所準備。
3.談判過程中理智控制談判進程和選擇談判策略。國際商務談判過程一般包含四個階段:一是寒暄,談一些與工作不相干的話題;二是交流與工作相關的信息;三是進行說服;四是作出讓步并最終達成協議。進入正式商務談判之前,人們一般都對商務談判的進程有一種預期。這種預期往往影響著談判進展的控制和談判策略的選擇。由于來自不同文化的談判者在語言及非語言行為、價值觀和思維決策方面存在差異性,使得他們所持有的預期也不盡相同,而不同的預期又會引起這些談判者在談判各階段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上的差異。
二、國際商務談判過程中所必須注意的文化差異
1.寒暄。這里的寒暄意旨為建立關系或者彼此相識而進行的與談判“正事”無關的所有活動,目的是借此了解客戶的背景和興趣,從而為選擇適當的后續溝通方式提供重要線索。就美、日文化差異而言,美國文化強調“把人和事區分開來”,感興趣的主要為實質性問題。因此,美國商人花在與工作不相干的交談或了解外國對手上的時間很少,而與工作相關的信息交流則來得很快。美國人在談判桌上會討論一些與生意無關的話題,如天氣、家庭、體育、政治等,但他們這樣做更多地是出于友好或禮貌而已,通常在五、六分鐘以后就會進入下一階段。相反在看重相互關系的日本文化中,卻常常在這一階段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費用,著力于先建立舒適的私人關系,然后再談業務。
2.交流工作信息。國際商務談判中的信息交流往往呈現種種不完全性特征。
(1)語言差異和行為差異所引起的信息理解錯誤。一般人只能理解相同文化背景的講話者講話內容的80%~90%——這一事實意味著有10%~20%的信息被誤解或聽錯了??梢韵胂螅斠粋€人講第二語言時,誤解或聽錯的百分比將會急劇上升。而且當第二語言能力有限時,甚至整個會話可能全部被誤解。行為方面的文化差異往往較為隱蔽,難以被意識到。當外國談判者發出不同的非語言信號時,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談判對手極易誤解這些信號,而且還意識不到所發生的錯誤。(2)非語言交流技巧差異所產生的信息不對稱。有時為了從談判對手那里搜集信息,會采用“單向型”談判策略——讓外國對手提供信息。由于不同文化間客觀存在著交流技巧差異,如沉默時段、插話次數和凝視時間差異。特別是當這種差異較為明顯時,信息不對稱就自然產生了。例如,日本式的交流技巧中凝視和插話出現的頻率較低,但沉默時段較長;而法國談判者似乎不甘寂寞,往往會在對方沉默時填補這些沉默時段。
(3)價值觀差異所引起的信息反饋速度及內容不對稱。一方面,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時間利用方式:單一時間利用方式或多種時間利用方式。單一時間利用方式強調“專時專用”和“速度”,北美人、瑞士人和德國人具有此特點。而多種時間利用方式強調“一時多用”,如中東和拉丁美洲文化則具有此特點。在多種時間利用方式下,人們有寬松的時刻表,淡薄的準時和遲到概念和意料之中的信息反饋的延期。另一方面,不同文化具有不同類型的買方和賣方關系:垂直型和水平型。垂直型買方和賣方關系注重含蓄和面子,而水平型買方和賣方關系依賴于買方的信譽,注重直率和講心里話。例如,報盤中的價格因文化而異,美國商人希望事情迅速地完結,所以他們的初次報盤往往與他們的實際要價比較接近。但是,在巴西文化中,巴西商人希望談判時間相對長一些,他們的初次報盤往往會過分大膽。
3.說服就是處理“反對意見”,去改變他人的主意。說服是談判的要害所在。但是,人們對說服的認識、說服方式的選用往往因文化而異。在注重垂直型地位關系的文化中,人們往往趨向于將較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寒暄以及與工作相關的信息交流上,說服階段要“爭論”的內容就很少。即便進行說服,出于保全面子的心理,往往會選擇含蓄或幕后的方式,而且說服的方式和結果還與地位關系有關。
相反,在注重水平型地位關系的文化中,人們信奉坦率、競爭和平等價值觀,認為說服是最重要的,談判的目的就是迅速地暴露不同意見以便加以處理。例如,美國商人喜歡在談判桌上攤牌,急于從信息交流階段進入到說服階段。
4.讓步和達成協議。基于客觀存在的思維差異,不同文化的談判者呈現出決策上的差異,形成順序決策方法和通盤決策方法間的沖突。當面臨一項復雜的談判任務時,采用順序決策方法的西方文化特別是英美人常常將大任務分解為一系列的小任務。將價格、交貨、擔保和服務合同等問題分次解決,每次解決一個問題,從頭至尾都有讓步和承諾,最后的協議就是一連串小協議的總和。然而采用通盤決策方法的東方文化則要在談判的最后,才會在所有的問題上做出讓步和承諾,達成一攬子協議。
最后,因文化而異搞好后續交流。國際商務談判后管理涉及到合同管理及后續交流行為。不同文化對合同的內容、合同的作用存在不同的理解。
強調客觀性,注重平等觀念的文化,往往依賴界定嚴密的合同來保障權利和規定義務。如美國企業之間的合同常常長達百頁以上,包含有關協議各個方面的措辭嚴密的條款,其目的是借此來保障公司不受各種爭端和意外事故的傷害。此外,這種文化中管理者一般將合同簽訂儀式視作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的舉動,因此合同常常是通過寄發郵件來簽訂的。他們感興趣的主要為實質性問題,所以往往不太注重后續交流
注重關系的文化,其爭端的解決往往不完全依賴法律體制,常常依賴雙方間的關系。在這些文化中,書面合同很短,主要用來描述商業伙伴各自的責任,有時甚至寫得不嚴密,僅僅包含處理相互關系的原則的說明而已。此外,注重關系文化的管理者常常希望舉行一個由各自執行總裁參加的正式簽字儀式。而且,保持與大多數外國客戶的后續交流被視作國際商務談判的重要部分。在合同簽訂很久以后,仍然會進行信件、圖片和互訪等交流。
由此可見,充分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在商務談判中因人而異選擇不同的談判技巧是商務談判成功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LarryA.Samovar&RichardE.Porter跨文化交流(第五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2]KittyO.Locker,商務溝通(第四版),機械工業出版社
[關鍵詞] 認知語境 商務語境 文化控制
一、商務語境的原則
經濟全球化發展,商務語境體現了合作原則、禮貌原則和關聯原則:
1.商務語境的話語效應與社會效應。20世紀80年代以來,“外貿熱”,作為中國一個大眾文化的“公共領域”逐步形成。我國商務語境的構建,具有廣泛的基礎,表現了我們對國際市場極大熱情和信念,構成了我國大眾對現代經濟體系的強烈愿望。我們看到商務語境的廣泛性、世俗性、社會性;商務語境在建立商務空間和文化策略上,在全球化進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哈貝馬斯在構建其話語倫理學時,提出“理想的話語環境”概念。商務英語是一種交際行為,表現為一種交際策略的利用。一般交際是以非瑣碎性質的演繹規則為基礎進行的,語境控制是按照商務情景進行選擇、調控,最終取得最優交際效果的過程。商務語境的控制包括了認知控制、商務控制、文化控制,他們在商務活動中的語境生成和調適表現為公司之間、商戶之間、品牌文化之間的語境結構的有效設定與能動調適。跨文化商務關系,重在引導和促進商務通道中流動的信息產生語境傳播效應,通過話語信息的語境轉換,增加交流活動中的語境信息量,是實現商務信息協調配置和有效傳通的重要途徑。
2.堅持開放的現代商務情境建設。自上世紀80年代初至今,商務英語已經由單純的商務英語實務而逐步拓寬到更為廣闊的經濟貿易領域。這就為英語認知語境建立了全球化商務的“文化語境”(Context of Culture)與“情景語境”(Context of Situation),前者指“說話者生活于其中的社會文化”,后者指“言語行為發生的具體情景”。在這里,商務語境被視為一個商務文化結構體,而不是交際場合中種種外在要素。固守語言內部的做法越來越多地受到質疑,“內外結合”的語境構建,也就是英語的語境構建凸現的巨大作用。
3.商務文化必須具有最大的社會包容性,無論在商務語境,還是商務活動,都可以容納多元的,多種組織形式的,以及不同所有制的形態。 商務英語的產生和理解要求公司之間、商戶之間、品牌文化之間的互動,即商務認知體驗。僅僅依靠本文語境,上下文,或者說話人與聽話人之間的互動是不足夠完全傳遞信息的。商務語境的核心問題是語境的文化控制。因此,研究商務活動中的語境,包括認知語境、商務語境、文化控制三個范疇。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各種語言在文化發展中能有效擔負各種交際功能是不爭的事實,從古到今各國的友好往來就是明證,國際商務上演了跨國的、全球的、世界的文化策略,通過交流共享、相互融合,通過文化,建構公共場域、表達場域,語境創設,使世界重新審視中國商務的價值體系。
二、商務語境構建和取徑
布朗和列文森的理論框架下,就商務英語寫作的禮貌策略進行了研究。從詞、時態、語態和句法等語言角度,分析了四種禮貌策略在商務英語寫作中的語言手段和實現形式,分析的重點是使用最為頻繁的積極禮貌策略和消極禮貌策略。
認知語境從言語行為的分類模式出發,把商務語境分類的語用功能和他的文化控制結合起來,比如,信函類分為合作類信函、和諧類信函、競爭類信函和沖突類信函,并探討積極和消極禮貌策略在四類信函中的分布狀況。四類信函的文化控制是有差異性的,積極地控制和消極控制對商務活動產生了很大的作用,近幾年,隨著商務文化廣泛引起全球的響應,廣泛的文化交流使商務語境創設具有了國際文化場域,實現了各國商務文化語境共建,這已經成為當代商務的主旋律。盡管人類膚色不同、語言不同、種族不同,但我們共同分享跨國的、全球的、世界的市場貿易空間。
繼語言英國人類學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語境和語境分類后,語境的研究和構建一直是現代化、國際化進程的新載體、新途徑、新內涵。隨著國際對話的升級、國際協作的深入、大眾體系的完善,語境的研究走向體系構建的實際性階段,尤其是商務作為一種文化儀式帶來的語境對話、解釋,更是提升了英語語境作為公共領域的文化控制。
國家教育部2001年頒發的“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規定:“文化是指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倍逃吭?004年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中指出:“大學英語是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學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際為主要內容?!彼?,我們把商務語境取徑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策略行為,它以交際為目的。第二種是行為者是通過與別人共同分有對共同處境的理解的文化策略。
參考文獻:
[1]林添湖:試論商務英語學科的發展[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 (04)
[2]羅明禮:商務英語寫作語用特點探微[J].商場現代化,2007, (25)
[3]周燕:面文體中語言轉述的認知語用分析[D].中國優秀博碩士論文數據庫 (碩士),2005, (02)
關鍵詞:塞尚靜物畫
塞尚(1839—1906),被稱為“現代藝術之父”,他的出現使西方傳統寫實主義繪畫體系土崩瓦解。塞尚將畫筆當作認識自然本質、探索自然規律的武器,從而將西方藝術引上了一條以科學研究為主旨的現代形式主義藝術之路。對于塞尚來說,靜物畫就是他策動造型、透視革命的發源地。
塞尚的繪畫是具象的,他的繪畫題材有人像、靜物和風景,但他無意描摹對象的外在形貌,也不揭示人物的內在精神和思想感情。在他眼里,人像和靜物的意義是相同的,他只注重它們共同的作為形體的物理學價值。他要透過對象的外表,揭示出對象內在的帶有普遍性、永恒性的結構形體——亦即他所說的圓柱體、球體和錐體。雖然我們在塞尚的畫中看不到純粹的幾何形體,但正如畫家本人另外所補充的,“畫家在把自己的感覺譯成他所特有的光學語言時,就給了他所再現的自然以新的意義。他畫的是尚未畫過的東西,他創造著絕對的繪畫,也即是說他創造的是真實而不是別的,而這就已經不是庸俗的模仿了?!比袆撛斓氖且环N純形式的繪畫。他從各種素材中抽出合乎他要求的形式因素,經分析后再使之構成畫面,呈現在畫面上的是純粹的形與色,別無其他故事情節等文化性的內容。對于他來說,內容就是形式。正如有人所說,“塞尚將原來作為繪畫手段的造型,如今變成了繪畫的目的”。而另一種說法則將塞尚的形式主義藝術稱作“為藝術的藝術”。
塞尚的藝術既不表現神話和宗教主題,也不表現社會和政治內容,而是將探索自然的奧秘作為自己的中心主題。眾所周知,在各類題材中,塞尚的靜物畫最出色,這不僅因為擺在那里的靜物,可以任他長期地去推敲設想他所要達到的視覺效果,而且就題材本身看,靜物畫畢竟是以形式美見長的,這正是塞尚最感興趣的方面。
塞尚最鮮明的藝術特色體現在他19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作品中,他對對象采用了變形和幾何化的方法。他曾經說過:“世界上的一切東西都是按球體、圓錐體、圓柱體的形式塑造出來的;應該學習在這些普通的形態上作畫,而如果你們學會了掌握這些形式,那么你們就會做到一切想做的事情。”因此,他在創作中也經常使用具有這些形狀的物體,如蘋果、瓶子、盤子等。而且塞尚的靜物,畫來畫去無非就是桌子、桌布、杯子、瓶子、盤子,還有一大堆蘋果或者加上幾個橘子。塞尚通常要花許多時間安排靜物,然后用很長時間去畫。對于這些靜物的不厭其煩的描繪,大衛·西爾維斯特曾說:“一個蘋果或者橘子可能是最適合塞尚表現的主題:首先,即使是面對自然來工作,他仍然按照自己的意愿來處理它;其次,由于蘋果或橘子不帶有強烈的情感暗示,就不會干擾畫家準確地表現自己的感覺;再次,這些物體具有比風景更加清晰和規則的形式,很像建筑的秩序,這是創作一種紀念碑式的藝術所必需的。”邁耶·夏皮羅也認為,塞尚對蘋果的偏愛是:“一個性格內向的美術家的花招,他在這里為他的再現藝術找到了一個客觀的領域。在這一領域里他覺得信心十足,得心應手,既不受制于其他人帶來的使人不安的沖動和煩惱,又可以獲得新的感覺。”
由此看來,塞尚靜物畫中的蘋果并不是偶然出現的,在塞尚潛心探討色彩與造型之間的關系的時候,蘋果鮮艷的紅色和圓圓的形體正符合要求。例如,塞尚的《有蘋果的靜物》就絲毫沒有把水果、盤子和桌子等的布置同我們所熟知的餐飲或室內場景中的任何方面聯系起來的意向。相反,他旨在將自身與功用完全脫離開來:水果的分布除了要形成畫面布局上的構架外并無任何其他的道理可言。餐巾上的皺褶和波浪起伏似的臺布使得餐桌不至于看上去像是人們熟悉的居家用品,同時也掩蓋其四四方方的形狀;桌面畫得既不完整也不合理,桌子的右邊就比與畫框相連起來的左邊要低得多。事實上,物體都不是從一個固定的視點來表現的,這使物體獲得了一種獨特的生命力。通過這種方式,塞尚就把靜物從它原來的環境中轉移到繪畫形式中的新環境里來了,這種方法是塞尚經常采用的。美術史家文圖里指出:“塞尚采用這種方法的目的不同于立體派畫家,這里的藝術觀察和普通觀察是相符合的;而立體派畫家則是利用塞尚的‘變形’手法來肢解自己的觀察?!雹偃械撵o物畫確鑿地向我們證明:他的“變形”觀察比普通人對現實事物的知覺要更真實、更可信和更生動。餐巾有使位置迷亂的作用:將物品可能適得其所的空間隱藏起來,同時使這些物品進入審美的空間,從而成為專門觀賞的對象。就它們本身的幾何性而言,其重構的依據是繪畫內在的杰作:例如弧形和圓圈之間的變化、黃褐色和檸檬色之間的跳動,以及黃綠色與棕色、紅褐色之間的對比等。這是展示,而不是再現:因為他與卡拉瓦喬一樣,所顯現的東西只是在畫面中才具有了生命。在作品《蘋果和橘子》中,塞尚完全拋棄了以明暗造型的傳統手法,只用色彩的冷暖轉折來造型。畫面找不到傳統繪畫的光影,也缺少空間透視。色彩單純,白色的桌布與鮮艷的水果形成強烈的對比,反襯出色彩的冷暖關系。圓形、半圓形、方形和菱形相互襯托;弧線、豎線、斜線互為交錯,畫家沒有表現物體的質感,而是刻意塑造了每個物體的結構,使物體具有堅實、永恒的性格。為了探索各種靜止物體的“基本結構”,塞尚往往畫得水果“縮了水”。他曾對拉爾蓋說過:“畫面——并不意味著盲目地去復制現實;它意味著尋求諸種關系的和諧。”和諧的結構所醞釀的正是一種抽象的美,其中已包含了立體主義的因子。
“為藝術的藝術”是相對于傳統的“為宗教的藝術”和“為政治的藝術”而言的。塞尚不僅把藝術的任務限制在主要是追求“視覺感受”的領域里(他要探求的“本質”,不是事物的社會性本質,而是通過形體、色彩表現出來的“結構”的本質),同時他還提出了把人們通常感到的真實形象重新加以安排的要求。由此,“眼見為實”的傳統觀念被動搖了。因此,塞尚藝術的真正意義不在風格上的變化,而在于藝術的功能和目的上的轉變。
注釋:
①(意)利奧奈洛·文圖里著.佟景韓等譯.歐洲近代繪畫大師.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1.1.第359頁.
參考文獻:
[1](英)赫伯特·里德著.朱伯雄,曹劍譯.現代藝術哲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
[論文摘要]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內容,從事國際商務英語翻譯的人員尤其要注意跨文化交際中本國和異國之間的文化差異,注意文化信息等值,防止在國際商務英語翻譯中原文文化信息的丟失與扭曲,要想方設法使這些差異在翻譯過程中去除。
自從我國在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的國策以來,與世界各國進行貿易往來不斷加強,對精通國際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作為溝通各國經濟交流和商務活動的語言工具—商務英語,已成為一門新型的跨學科的綜合性的專業學科。商務英語涵蓋了相關不同領域的專業英語,例如財經英語、會計英語、金融英語、法律英語、外貿英語、廣告英語等等。商務英語研究的對象可以分為兩類:一般商務用途英語(EGB尸:English forGeneral Business Purposes)和專門商務用途英語(ESBP:English for Special Business Purposes)。商務英語的特點是它為國際商務活動這一特定的專業學科服務的專門用途英語。它既有英語語言的共同特征,即基于英語基本語法、句法結構和詞匯,又具有獨特的語言現象和表現內容,研究其語言現象,探討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內涵,以掌握其翻譯時的特殊性和規律性。
一、跨文化交際與國際商務英語的翻譯
世界各國的商人都有其自己的本民族語言及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各國商人的相互商貿往來即是一種跨文化交際。有著不同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商人們在交流時便需要克服彼此之間的文化障礙,以共同達到各自的目的。在各國經濟、文化、軍事等交往中,英語是首選語言。英語的詞匯量豐富,它不斷吸收各國語言詞匯,具有多樣性、易變性,因此人們在進行商務英語翻譯時須特別關注本國文化與異國文化之間的差異,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語義信息和文化信息的差異,盡可能做到文化信息等值或對等。
奈達博士在談到翻譯問題時說:“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譯工作,掌握兩種文化比掌握兩種語言甚至更為重要,因為詞語只有運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義?!狈g家讓.德利爾教授也說過:“代碼轉譯是確立詞的一致關系;翻譯是尋求信息的等值?!薄霸~義等值”、“語言等值”等是“代碼等值”的同義詞;“意義等值”、“語境等值”、“信息等值”等是“翻譯等值”的同義詞。
上述這些權威的觀點對目前商務英語翻譯仍具有指導意義。一個國家或民族千百年形成的文化根深蒂固,不會也不可能完全被另一種文化所取代,在翻譯過程中我們應該十分重視文化因素,特別注重文化信息的傳遞,盡可能做到文化信息的對等。具體到翻譯就必須在譯入語中找尋“對等語”。
例如我國在評比企業的等級時不少企業為自己是“國家二級企業”而自豪,但有的廣告卻把“國家二級企業”譯成“State Second-class Enterprise"。在英語中“Second-class”含有"below a standard; inferior"(低于標準的;劣質的)這里有“差的”含義,與中文原意有很大的差異,不如譯成“Statelevel II Enterprise”更貼切些。
語義信息等值和風格信息對等是商務英語翻譯中最起碼的對等。在這基礎上,假使原文具有某種文化信息,翻譯人員必須盡可能把原文中的這種文化信息最大限度地在譯入語中體現出來,原文中的文化信息與譯入語的文化信息等值是商務英語翻譯中的一種深層次的對等。在具體商務英語翻譯實踐中,語言翻譯轉換過程中這種文化信息的扭曲、丟失是經??梢钥吹降摹@缭诜g:“我們希望產品的圖案和色彩能照顧到歐洲人的心理?!庇凶g者譯成“We hope that the design and color of the products would suit European psychology.”這句譯文的偏差出在理解上,譯者把“心理”譯成“psychology".粗一看似乎也沒什么不對,因為在漢英詞典中也是這么對應的。但通過細細推敲原文,我們會發現此句中的“心理”更有一種人的“偏愛”和“情趣”的含義,而“psychology”這個詞則側重于指“心理學”或“人的心理過程”,兩者是有很大區別的。
再比如:“本協議及附件用中英文書就,兩種文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譯者譯成“This Agreement and Appendix are render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Both language shall possess the same legal validity.”這里譯者把“兩種文字”譯成“bothlanguages”值得探討,通過仔細分析原文,這里的“兩種文字”應理解為“用兩種文字寫成的文本”,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不存在哪種“文字”享有更高法律效力或更低法律效力。因此譯文似應改成:This Agreement and Appendix are render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Both texts shall possess the same legal validity.
二、文化差異和語義差異引起的商務英語翻譯中文化中文化信息不等值的幾種情況
世界各國每年至少有數萬種商品被介紹到全球市場(其中多數被介紹到美歐市場),但這些商品有五分之四銷路不佳,究其原因,蓋因許多廣告正文錯誤疊出,有拼寫錯誤,也有句法錯誤,.還有用詞錯誤及文化錯誤,出現“胡譯”、“死譯”等,所有這些錯誤都有損企業形象和產品的銷售,“國際營銷的成功之路是建立在錯誤營銷和廣告戰役中失敗的廢墟之上,他們中大多數失敗是由于跨文化交流的錯誤”。這些交流的錯誤和失敗或者是由于忽視文化差異,或者是對文化差異的無知造成的,因此為避免這些差異引發的失敗,商務英語翻譯人員就要探究了解這些差異的起因,力爭在翻譯時盡可能避免。
比如,有人把“白酒”譯成“white wine",乍一看似乎沒什么不妥,但在英語中,"wine”一般指以水果汁為原料釀造的酒,如apple wine, cherry wine,如果在“wine”之前沒有添加某種水果的名稱,則專門指葡萄酒,有人把“老白干”譯成“Old dry white wine",但是既然指液體的酒,用dry(干)顯然是矛盾的。其實在英語中,dry還可以解釋“不含糖分的”,"dry white wine”的漢譯應是“千白葡萄酒”,而“老白干”似應譯成"white spirit”或“strong liquor"。
又比如在翻譯“亞洲四小龍”時,有人把它翻譯為“FourAsian Dragons”這樣翻譯似乎不妥.雖然在國人的心目中“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人們常以自己是“龍的傳人”而自豪,漢語成語中常有“龍飛鳳舞”“龍鳳呈祥”“龍騰虎躍”來表達正面的含義,封建社會中至高無上的皇帝被視作“真龍天子”,但是在西方神話傳說中,“龍”卻是一種邪惡的動物,在中世紀,“龍”( dragon)被視作罪惡的象征,圣經中惡魔撒旦被認為是“下he great dragon",這樣,我們在翻譯亞洲韓國,我國臺灣,香港和新加坡這四個在上世紀七、八+年代創造經濟奇跡的國家和地區時,似應譯成“Four Asian Tigers”較為妥當。
上述錯誤之所以出現蓋因對文化差異的無知或無視所導致,商務英語的翻譯人員似應從地理位置引以的文化差異,對事物認識的文化差異,顏色的文化差異等處引起重視,不同國家民族間的文化差異有時造成原文文化信息不易翻譯到譯入語中,等值的標準有時也較難完全做到,通常文化差異會引起以下幾種不對應的情形:
1.原語中的指稱對象在譯入語文化中不存在或少見或不被重視
幾十年來世界各國發明并推出的新藥層出不窮,如penicillin,aspirin ,amoxicillin等,由于我國藥學界也無相應的中文產品和術語,于是只能采用音譯法來分別譯成“盤尼西林(青霉素),阿司匹林、阿莫西林”,用的久了,人們也就習以為常了。
又如國人這些年穿的名牌鞋子“耐克”( Nike ),Nike原是希臘神話中勝利女神的名字,西方人會從這一品牌聯想到吉祥與勝利,但中國人卻不會有這樣的聯想,因為中國人沒有這樣的文化背景,如果我們把其音譯為“娜基”,在國人的心目中也不會有什么聯想,但譯成“耐克”就大不一樣了,人們穿鞋子總喜歡它能結實耐穿,取名“耐克”會使人產生一種聯想,即這種鞋子耐穿牢固,“克”有“克服困難,克敵制勝”的意思,這是翻譯人員在翻譯時根據其音節和鞋類產品應該具有的特點而獨具匠心的一種譯法,但也不得不承認翻譯中文化信息的丟失現象,因為原商標“Nike”所具有的文化信息對中國消費者來說不會像西方人那樣想起了Nike女神,同樣漢語中的“鴛鴦”常被用來指代夫婦,但譯成“mandarin duck”則不會使洋人產生類似的聯想。
2原語文化在語言中有明確的指代,而譯入語則須另行處理
中國文化傳統講究六六大順,八一八(發一發),但在英語中666卻是魔鬼的象征,“八”也不具有發(財)的內涵,而西方人看中的卻是“7”這個數字,比如有一種碳酸飲料叫“seven-up",在譯成中文時似不應譯成“七上”,因為這會使人聯想起漢語中的成語“七上八下”,于是把它譯為“七喜”則較為合適.
眾所周知,在市場經濟時代,任何一種文化只有當轉化為具體的商業價值時,它才能夠獲得持久的生命力和活力。所以,我們應該積極尋找商機和端午節文化的契合點,挖掘節日細微處潛在的商業價值,保證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影響力。
一、旅游無煙工業
旅游被稱為無煙工業,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不言而喻。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正可以滿足旅游者的文化旅游需求。比如屈原的誕生地湖北省秭歸縣,每年要過三個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頭端午、五月十五大端午一直到五月二十五末端午,在這一個月內要舉辦公祭屈原,農民騷壇詩會,龍舟游江招魂等一系列活動,全面展示屈原故里端午的獨特習俗,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另外還有屈原的投江地湖南省汨羅市,每年前往汨羅市屈子祠憑吊、緬懷的人們排成了長龍,絡繹不絕。可見,端午的文化內涵刺激了旅游消費,同時旅游業的發展也有助于當地端午文化品牌的鑄造,二者相得益彰。
二、節日裝飾物文化產業鏈
節日裝飾物既是節日的衍生文化,又是節日文化的寄托物和載體,搞好裝飾物的銷售,可以有效刺激消費,與此同時烘托節日氣氛。
(一)香袋
又稱香囊、香包、荷包,我國民間端午節佩香袋的習俗極為古老,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香袋?!兜劬q時紀勝》中記載:“剪彩疊福,用軟帛緝縫老健人、角黍、蒜頭、五毒、老虎等式?!贝鼉妊b有研細有芳香氣味的中草藥,有消毒衛生和醒腦清神的功能,就像是隨身佩戴一個“空氣凈化器”,因此民間有“帶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
各種香袋寄托著人們辟邪卻病的美好希望,同時還具有審美情趣,香袋形狀多樣,顏色豐富,是很受婦女兒童喜愛的裝飾品和禮品。
(二)五彩線
民間傳統認為,端午節戴五色線可以避開蛇蝎毒蟲的傷害,在端午節后第一場降雨時要將五彩線剪斷扔到河里,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戴五彩線的傳統可謂由來已久,東漢應劭著的《風俗通》中就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p>
蘇軾在《浣溪紗》詞中描述端午節的美人:“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宋代詞人楊無咎《齊天樂》在詞中則用“衫裁艾虎,更釵裊朱符,臂纏紅縷”形容端午節時女子的服飾。不同于艾草和菖蒲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五彩線的點綴美化功能遠比求吉辟邪實際功能明顯。(三)葫蘆
葫蘆外形呈“S”形,像是八卦圖中陰陽的分界線,道教文化認為葫蘆可以收盡天地間的邪氣,所以民間傳說神仙收鬼怪的法器都是葫蘆,太上老君裝仙丹的容器是葫蘆,八仙之一的鐵拐李的法器也是葫蘆,在古代葫蘆被當作鎮邪的寶貝,加上葫蘆腹中多子,象征多子多福,又與福祿諧音,所以民間俗信葫蘆能避邪氣又象征吉祥。端午節在門窗上掛葫蘆的習俗由來已久并沿用至今,《燕京歲時記》中說:“端陽日用彩紙剪成各樣葫蘆,倒粘于門闌上,以泄毒氣?!奔从貌始埣舫珊J形,于五月初一早上張貼房室門楣,剪口向下,意味著倒災驅邪,初五晚將它摘下丟掉,喻指一切不潔和邪氣都被帶走。現在過節很少有人記得將葫蘆口朝下,但顏色各異帶著各種彩穗裝飾的葫蘆仍不失為一種美麗的裝飾和點綴。
(四)盆栽
被稱作端午三友之一的菖蒲不僅可以入酒,同樣也是室內裝飾、盆栽觀賞的首選佳品。
菖蒲制作的盆景,首先有抗污染作用,古人夜讀,常在油燈下放置一盆菖蒲,可免燈煙熏眼之苦。而且,用菖蒲做盆栽既美觀又富有詩意:菖蒲“不假日色,不資寸土”,生野外則生機盎然,著廳堂則飄逸俊秀。蘇軾在他的《石菖蒲贊》的序言中說菖蒲“漬以清水,置盆中,可數十年不枯,雖不甚茂,而節葉堅瘦,根須連絡,蒼然于幾案間”并且能夠“忍寒苦,安淡泊,與清泉白石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是中國文人淡薄名利、不屈不撓、清雅超俗的人格操守的寫照,所以用菖蒲做盆栽既實用又雅致。
西方國家的圣誕樹和情人節玫瑰的銷售在獲得巨大的商業收益的同時,也促進了節日文化的推廣,甚至圣誕節和情人節登陸中國后喧賓奪主,對中國的傳統節日都形成了巨大的沖擊,這與其鋪天蓋地的商業攻勢不無關聯。借鑒這些經驗,我們相信,只要做好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和端午節裝飾物的推廣和銷售就能夠形成一個完整的文化產業鏈,在形成強大的節日經濟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我們的傳統文化也能以嶄新的形式重新煥發光彩。
綜上,端午節中蘊含著巨大的商機,需要我們將經營的創意融入到節日文化中,在國際競爭中增強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軟實力,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存續民族文化的血脈,在全球化時代彰顯我們民族的文化底色。
參考文獻
[1]楊麗娟,端午節文化及其旅游價值探析[J],宜賓學院學報,2005(4)
[關鍵詞] 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網站 網站規劃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把目光投向電子商務,而電子商務活動的開展必須依賴于電子商務網站這個平臺。所謂電子商務網站是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和信息平臺,是實施電子商務的公司或商家與服務對象的交互頁面,是電子商務系統運轉的承擔者和表現者。無論是什么樣的企業,電子商務網站都是企業在互聯網平臺上與客戶交流的一個窗口,是買賣雙方信息交流與傳遞的渠道,是企業宣傳其形象,展示、銷售其產品,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平臺。因此,電子商務網站(以下“網站”即指電子商務網站)的規劃是否合理、功能是否齊全、首頁是否具有吸引力、內容是否豐富、結構是否清晰、目標是否正確直接關系到企業實現電子商務活動的成敗。
一、電子商務網站規劃的重要性
網站開發和其他信息系統的開發一樣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程。它涉及到企業諸多方面的因素,例如企業的人力、硬件軟件系統以及企業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從表面上看,網站只是由若干個網頁組成,而實際上和企業組織的各個部分緊密聯系在一起,它的建立會對企業的傳統業務流程和管理模式帶來巨大影響。同時網站的投資也相當大,特別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必須對網站的投資和效益進行認真分析,因為網站的開發和其他項目一樣同樣存在著較大的風險,這主要表現在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開發結果的不確定性以及有可能造成投資的失敗等。另外網站的開發要求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完成,開發人員之間、開發人員和企業相關人員之間的協調和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難。除此之外,還包括網站開發方法的選擇和開發工具的支持以及網站的內容、結構、功能的不同都會對網站開發產生影響。因此我們在進行網站開發前必須做出認真的規劃,才能保證網站開發高效、高質量地完成。
二、電子商務網站類型規劃
1.宣傳網站模式
這是一種最簡單的開展網絡營銷的模式。企業建立這種網站的目的就是要利用網站宣傳企業的形象,展示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介紹企業的機構設置和聯系方式等。目的是為了吸引網民來了解企業及其產品和服務,從而通過網下的方式來購買企業的產品。這是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第一步。
2.門戶網站模式
所謂門戶網站是指只要企業登錄到這個網站就可以得到企業或商家提供的所有服務。現在國內很多大型企業都建立了這樣的網站。這些企業一般在企業內部都已經建立了比較有效而完善的企業內部管理信息系統,通過網絡實現了企業內部管理信息的共享。企業通過網站把內部管理信息系統和外部的客戶及供應商、銷售商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以便在更大范圍內實現信息資源的整合和共享。
3.交易網站模式
這種網站不僅能向網民提供企業有關信息,實現信息的互聯,還可以在網站上進行在線交易,開展B2C模式的電子商務活動。這類網站由于經營的商品或服務方式不同又可分成網上超市、網上保險和網上證券、網上游戲、網上視聽等模式。交易網站模式提供商品展示、支付結算、物流配送等功能,并提供交易安全認證和保證機制。
4.中介網站模式
這種網站一般是建立交易平臺,讓其他企業或個人到網站進行交易,收取中介或服務器租賃費等服務費用,開展B2B類型的電子商務。這類網站可以分為網上商城、網上拍賣和信息服務等模式。
5.行業網站模式
這種網站模式是由某個行業建立起來的網站,主要為該行業提供交易和服務,專業性很強,且很受行業內部企業喜歡。如食品行業、化工行業、服裝行業、旅游行業等建立的網站。
三、電子商務網站首頁規劃
網站首頁規劃是網站建設成功與否的關鍵。是否能夠吸引瀏覽者留在站點上,是不是能夠促使瀏覽者繼續點擊進入,全憑首頁規劃的效果。所以,首頁的規劃和制作必須高度重視。從根本上說,首頁就是全站內容的目錄,也是一個索引。要規劃好一個首頁,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確定好首頁的功能模塊,如網站名稱(Logo)、主菜單(Menu)、新聞(What’s new)、搜索(Search)、友情鏈接(Links)、郵件列表(Mail List)等;二是要規劃好首頁的版面,在網站功能模塊確定后,要開始設計首頁的版面,而首頁版面的設計完全依賴于設計者的創意和想象力;三是首頁的內容要緊扣主題,不要太過繁雜;四是要確保首頁能夠快速安全訪問,首頁訪問速度要盡可能快,且不要出現鏈接失敗的現象;五是首頁的結構要簡單清晰,便于訪問者能夠簡便而快速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六是首頁的色彩搭配要合理,不要使用過多的顏色。總之,首頁的規劃應該是:主題鮮明而富有特色、內容精煉而新穎、結構簡單而清晰、訪問安全而快速、功能全面而易用、布局合理而高雅、色彩鮮明而和諧,具有親和力和吸引力,能夠留住以前的訪問者和不斷吸引新的訪問者。
四、電子商務網站內容的規劃
網站規劃首先要明確下列問題:網站的定位是什么?那些人是你的訪問者?你想讓別人得到什么?你這樣做才能讓別人心甘情愿地再次訪問,網站有哪些內容能使訪問者逗留的時間更長。所以歸根到底就是網站一定要提供網民癡迷的內容。
內容是網站的核心與靈魂,是網站最關鍵的要素。在規劃網站內容時,第一是要保證網站的內容要新穎、精煉、專業、準確、真實;第二是要合理使用多媒體。雖然圖像、聲音和視頻信息能夠比普通文本提供更豐富和更直接的信息,產生更大的吸引力,但由于目前網絡速度的限制文本字符可提供較快的瀏覽速度,因此,圖像和多媒體信息的使用要適中,另外減少文件數量和大小也是必要的;第三是網站內容要及時更新。經常維護更新,給用戶提供最新的信息,是網站增加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企業在電子商務網站上展示的內容一般包括:企業的基本背景介紹、詳細的產品資料或服務介紹、技術支持資料、企業營銷網絡、財務報告、收集的客戶反饋、其他針對企業經營特點的內容等。
五、電子商務網站功能規劃
在進行網站功能規劃時,首先要知道網站的具體內容,所以網站的功能和網站所提供的內容息息相關。在進行網站功能規劃時應該考慮的因素首先是你需要在網上展示、出售哪些產品,而且這些產品必須是容易在網上交易且產品配送比較易于實現;其次是你的目標用戶是那些,而且這些用戶必須經常上網并光顧你的網站;再就是其它同類網站的功能規劃情況。電子商務網站的功能包括兩個大的方面:電子商務網站前臺功能和后臺功能。前臺功能主要是用戶所需要的,后臺功能主要是企業為了提高管理和維護網站的效率以及企業經營網站所需要的,二者缺一不可。前臺功能一般包括商品展示、搜索引擎、購物車、電子郵件、聊天室、訂單處理、支付與結算、售后服務、物流配送、網絡營銷等;后臺功能一般包括文件管理,用戶管理,商品管理,庫存管理、網絡廣告管理、銷售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網站功能的規劃取決于網站的目標和規模,所以在進行網站功能規劃時,首先要確定網站的目標和規模,在此基礎上再決定網站應該具有哪些功能,從而才能符合網站實際需求。
六、電子商務網站信息結構規劃
1.網站的目錄結構
網站的目錄結構是指建立網站時創建的根目錄結構。規劃網站的目錄要分析網站的欄目和內容,根據網站欄目和內容進行分類,最后確定網站目錄和規劃。
2.網站的鏈接結構
網站的鏈接結構有層次結構、序列結構、網狀結構和復合結構。層次結構也稱菜單結構,它是最簡單的Web文檔組織結構,大部分網頁都是按這種方式組織的。一般情況是一個主頁下包含著若干個欄目,每個欄目下又包含若干個小欄目。層次結構的優點是每一層都有很好的一致性,結構性很強。但是要注意層次不可過深,不要讓瀏覽者做太多的選擇,一般層次應當保持在2層~3層;序列結構是另一種比較簡單的Web內容組織方式,在這種結構中,主頁是標題或引言,以后各頁面按順序排列,前后一般互有鏈接,這種結構適合組織那些順序性較強的內容,比如在線手冊、電子圖書、聯機文檔和網上教程等;網狀結構是將內容相關的不同頁面連到一起,瀏覽者可通過鏈接在不同的頁面之間切換。同前面兩種結構相比,網狀結構顯得更靈活、更隨意,但很容易使人“迷路”,解決的辦法是在每個頁面使用導航條;復合結構是上面幾種結構類型的組合。網站無論采用何種結構,目的都是要讓用戶迅速找到感興趣的內容。
電子商務網站規劃涉及的內容很多,如網站的技術解決方案、網頁設計、項目計劃的制定、網站的維護與推廣、網站的投資等等。其中的每一項都很重要,而網站規劃的最終結果是形成一份切實可行的,高質量的網站規劃書。從而為后續的網站設計和網站建設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所以網站規劃在電子商務網站開發中至關重要,只有網站規劃做好了,網站的開發和建設才能獲得成功,企業才能夠通過該網站順利地開展電子商務活動,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關鍵詞]電子商務農業產業化農產品物流體系
一、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1.電子商務發展現狀。電子商務通??s寫為EC(ElectronicCommerce),是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易用性、廣域性和互通性,實現快速、可靠的網絡化商務信息交流和業務交易的一種全新的商務活動模式。據OVUM(電信、軟件、IT服務咨詢機構)報道,Internet電子商務目前在全球發展很快;平均大約每九個月其交易額將翻一番。據美國行政服務部及國防部聯合主持的跨12部的聯邦電子商務項目小組測評:到2002年美國國內的Internet網上電子商務逾3000億美元,2003年~2004年企業間電子商務交易額將占全部交易額的9%,達13000億美元,到2006年全球網絡上的年交易額達到18000億~20000億美元的規模,Internet電子商務的市場達到5000億~8000億美元。
2.電子商務在我國農業領域的應用。目前,我國農業產業化正處于起步階段,農戶、農業組織搜集、捕捉、分析市場信息能力差。電子商務的有效應用將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環節有機結合到一起,解決了農業生產與市場信息之間的不對稱問題,促進了科技在農業中的推廣轉化應用。據統計,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國內已有涉農網站5000余家,其中有4500家左右基本能保持運行,涉及農業商務的網站有400余家。各省市普遍建立起自己的農業信息網,還涌現出類似“中華十億農副產品網”、“南京白云亭”等一些大型網上市場。農村供求信息服務系統、農村供求信息全國聯播系統,一年來已有注冊會員35000家,每月頒布信息8000條,內容詳查達25萬條。
二、電子商務在我國農業產業化中的作用分析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已成為我國當前農村社會的核心問題。若解決不好,將直接影響我國的長治久定。加入了WTO,我國農業已向世界敞開市場,在機遇與壓力中,更多的是壓力,因此要實現我國農業的高效現代化,電子商務的作用不可忽視。
1.加速農業信息流通。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規模生產使農業生產者之間基本上不存信息交流,農戶以經驗來進行生產,這種被動產銷局面使農民收入徘徊不前。電子商務的運用,使農產品供需雙方可以跨躍時間和地域的界限,做到及時溝通,依據市場信息情況合理定產,避免了市場波動帶來的效益不穩定,降低了農業生產風險。
2.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目前,我國農產品流通體系尚不健全,產品銷售渠道窄、環節多、交易成本高、供需鏈之間嚴重割裂。通過建立電子商務網上交易平臺,實現了產業化帶動下的農產品流通的規模化、組織化,一方面使交易雙方處于信息對等的地位;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農產品銷售方式,讓供求雙方可以直接進行交易,降低交易成本。
3.創新農產品營銷方式。長期以來,現代商品營銷中的市場調查分析、評估與預測、市場定位、產品品牌包裝、服務與促銷等環節與手段并沒有在農業產業化中得到充分運用。通過創建電子商務網站,進行網上廣告、訂貨、付款、客戶服務和貨物遞交等銷售、售前和售后服務,以及市場調查分析、財務核算及生產安排等多項商業活動,將有利于帶動起與農產品銷售相關的金融、物流、交通、運輸、電信等第三產業和服務業的發展,加快農業產業化的進程。
三、加快電子商務發展,提速我國農業產業化的建議
1.轉變觀念,提高認識。農業電子商務要發展,觀念要先行。其發展的難點不是技術,也不是資金,而是思想觀念的轉變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商務意識是根本,創新意識是關鍵,信息技術是手段,只有對農業電子商務有了正確的、積極的認識,才能實事求是的接受它,因為不能正確看待信息化,就不能將其轉化為生產力。
2.扶持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調查報告顯示,截止到2006年,全國網民已經超過1億,然而農民只占1.4%。網絡是農業電子商務的前提和基礎。只有當農民可以方便、價廉的用上互聯網,農業電子商務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因此,加大農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任務緊迫。
3.優化、重組傳統物流體系。農產品物流是現代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專業從事物流配送的企業,往往不注重電子商務活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要加快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優化、重組傳統的農產品物流體系。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農產品物流供應鏈中的作用,提高數字化交易、拍賣、支付、配送等服務的便捷優勢。
4.大力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在我國,農民的文化素質整體偏低,信息技術、網絡知識就更不用說了,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在現有教育不平衡的情況下,應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的優勢,大力實施遠程教育。充分發揮中央和各級黨?,F有遠程衛星教學網絡平臺,以及各種農村遠程教育渠道,不斷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強化農民的信息意識。
5.重視農產品標準化建設。農產品作為特殊的產品,其生產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這些特殊性,加大了其在特征、質量方面的度量標準制定的難度,而標準是農業電子商務得以廣泛開展的一個先決條件,沒有標準,就不能對產品進行對比,就沒有衡量產品質量的準繩。因此,首先要對農產品進行標準化管理和相關內容的研究,只有解決了農產品的標準化問題,農業電子商務才能做到質的飛躍。
6.建立規范的信息數據庫系統。信息時代,誰最先獲得信息、誰最先運用信息,誰就能獲得市場、獲得利潤。我國要充分發揮電子商務的巨大潛力,創建高效、規范的信息數據庫系統,建立起一個良好、高效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數據庫網絡,是優化農村自身資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農產品市場占有率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