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優秀范文 化學平均值原理

化學平均值原理賞析八篇

發布時間:2023-07-11 16:41:41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化學平均值原理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化學平均值原理

第1篇

【關鍵詞】化學學科思想 指導作用 解決問題 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7-0178-01

人們常說,思想決定行為,思路決定出路。若沒有形成正確的學科思想,該學科就難以發揮人們對行為的指導作用。化學學科思想是從化學視角出發,對自然、社會和化學學科的存在與發展的基本觀點和認識。筆者結合我國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從哲學思想和化學學科的基本特點出發,認為解決化學教學中的問題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應該具備以下化學學科思想。

一、物質構成思想

化學變化的本質是物質化學鍵的變化,物質形成的過程是化學鍵形成的過程,形成的物質必須滿足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這一規則。適用于在化學教學中解決下列問題:物質組成的計算;物質晶體結構的分析;熟悉物質和陌生物質化學式的書寫; 無機物及有機物結構式的書寫;有機物結構簡式的書寫;有機物最簡式的書寫等。

二、動態平衡思想

化學平衡原理是化學學科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學思想的集中體現。平衡移動原理,即勒夏特列原理是自然辨證法在自然科學領域的具體化。它不僅適用于化學平衡,而且廣泛應用于宇宙間的一切平衡體系。適用于在化學教學中解決下列問題: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動;化學平衡的移動;電離平衡的移動;水解平衡的移動;絡合平衡的移動等。

三、化學守恒思想

從元素——原子論的觀點看,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原子之間的重新組合,由此派生出化學反應中許多定量和守恒關系。適用于在化學教學中解決下列問題:化學變化中的質量守恒;某些氣體反應中的體積守恒;化學反應中的原子守恒;電解質溶液中或離子反應中的電荷守恒;氧化還原反應中的得失電子守恒;恒溫下飽和溶液中的濃度守恒;有機物單體加聚生成高聚物反應中的價鍵守恒;熱化學方程式中的能量守恒等等。

四、平均值思想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隨處要計算平均值,如求平均年齡、平均身高、平均成績、平均產量等等。平時我們在化學上應用的平均值法、十字交叉法、極端法(或極值法)和取值范圍討論法等方法就屬于平均值思想的范疇。適用于在化學教學中解決二元或多元混合體系且具有平均意義的計算問題。

五、異性相吸思想

異性相吸,同性相斥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科學原理。物理上有,生物上也有,化學上更是處處存在。適用于在化學教學中解決下列問題:1.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如金屬和非金屬反應;氧化劑和還原劑反應;酸和堿的中和反應;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反應;酸性氧化物和堿反應;堿性氧化物和酸反應等性質相反物質間的反應。又如復分解反應;鹽類的水解反應;實驗室制取乙炔的反應等均是因異性離子相互吸引而進行離子交換的反應。再如有機物的取代反應、酯化反應和水解反應等都是相反價態的原子或原子團之間相互結合交換成分而反應。 2. 物質的檢驗:檢驗陽離子選用陰離子,檢驗陰離子選用陽離子。3.電解池中陰陽離子移向的判斷:陰離子移向陽極,陽離子移向陰極。4.原電池中電子流動方向判斷:電子通過導線由負極流向正極。5.氣體制備實驗中干燥劑的選擇:堿性干燥劑不能干燥酸性氣體,酸性干燥劑不能干燥堿性氣體,氧化性干燥劑不能干燥還原性氣體等等。

六、強能制弱思想

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強者代替弱者,強者置換弱者的事例屢見不鮮,“強者勝,弱者忘,從來都是狼吃羊”。而在化學中強酸制取弱酸、強堿制取弱堿、強氧化劑制取弱氧化劑、強還原劑制取弱還原劑是化學反應遵守的總的法則。適用于在化學教學中解決下列問題:復分解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如強酸制取弱酸的反應;又如強堿制取弱堿的反應;再如結合質子能力強的物質制取結合質子能力弱的物質。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如強氧化劑制取弱氧化劑的反應;又如強還原劑制取弱還原劑的反應。沉淀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如溶解度大的轉化為溶解度小的物質的反應。制取氣體的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如高沸點酸制取低沸點酸的反應等。

七、強者優先思想

強者優先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選擇法則,在高考錄取中總是分高者優先錄取,在職場競爭中總是能力強者優先被錄用,在中學化學中強者優先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如在溴化亞鐵、碘化亞鐵混合溶液中通入氯氣,反應的次序為碘離子大于亞鐵離子大于溴離子;在氯化鐵、氯化銅和鹽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反應的次序為鐵離子大于銅離子大于氫離子;在碳酸氫銨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次序為銨離子大于碳酸氫根離子;在亞硫酸氫銨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次序為亞硫酸氫根離子大于銨離子;在氫氧化鈉、偏鋁酸鈉的混合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反應的次序為氫氧根離子大于偏鋁酸根離子大于碳酸根離子;在硫酸鋁銨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次序為鋁離子大于銨離子大于氫氧化鋁。適用于在化學教學中解決下列問題: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書寫;離子反應方程式正誤的判斷;化學計算過程的分析;電化學中陰陽離子放電順序的確定等等。

新課程旨在使所有的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讓學生不僅要獲得化學學科的基本知識,還要培養化學學科的創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形成獨特的化學學科思想。化學學科思想是化學學科的靈魂,其實化學學科思想包括很多方面,但筆者認為以上七種學科思想是化學教與學中非常重要的思想,需要我們在化學教學中不斷為學生進行滲透、應用和強化。

參考文獻:

[1]高劍南,王祖浩.化學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劉知新.化學教學論(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王后雄.化學方法論[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3.

[4]董海.淺談化學學科思想方法解決問題[J].化學教學,2007,(4).

第2篇

關鍵詞 CEAAFP 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

2009年3月對60例經體檢為無腫瘤的健康職工進行CEA和AFP的測定,分析其含量與《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中的CEA和AFP值差異無顯著性。其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9年3月水電八局60例進行身體體檢的健康職工的血漿標本,均為肝素抗凝。職工年齡26~50歲,平均35歲,男40例,女20例,經體檢無腫瘤的健康人群。

試劑:由北京源德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AFP定量測定試劑盒》和《CEA定量測定試劑盒》,該產品采用的是基于雙抗體夾心法原理的酶促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方法。

方法:操作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儀器:北京源德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MPC-1型微孔板單光子計數儀。

結 果

60例健康職工血漿中CEA和AFP含量結果,見表1~3。

表1 60例健康職工血漿中CEA含量μg/L

表2 60例健康職工血漿中AFP含量(μg/L)

表3 男女t值檢測

討 論

表1中看出60例血漿CEA的平均值0.69μg/L,S為0.83μg/L,范圍在0.12~5.7μg/L,在《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中的CEA范圍內。

表2中看出60例血漿AFP的平均值1.36μg/L,S為1.45μg/L,范圍在0.45~10.7μg/L,在《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中的AFP范圍內。

人血清AFP是原發性肝癌的早期重要指標之一,對肝癌治療后隨訪也有重要意義,AFP對其他疾病如酒精性肝炎,肝硬化,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活肝等AFP也可呈中低水平和暫時性升高。AFP也是孕早期唐氏綜合癥和開放性神經缺陷的標志物,它是最早發現的與唐氏綜合行相關的血清標志物,對健康人群進行AFP的測定是有重要意義的。

CEA是一種分子量約為20萬的可溶性糖蛋白。正常人血清中CEA含量甚微。研究提示結腸癌,直腸癌以及內胚層來源的其他惡性腫瘤,如食管、胃、肝、胰癌可升高。CEA不是一種癌的特異性抗原,而應該認為是一種癌的相關抗原。測定CEA水平可用于臨床的輔助診斷及癌癥治療過程的監測。對健康人群進行CEA的檢測可提前發現一些腫瘤。

表3中看出正常健康人群中男女AFP,CEA無明顯差異。測定標本嚴重溶血會影響結果,標本應置-20℃存放,避免反復凍融。

參考文獻

第3篇

關鍵詞:總氮;堿性過硫酸鉀;保存期缺陷;數理統計

中圖分類號:S143.3+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前言

1.1 總氮測定方法及其原理簡介

水體富營養化如今已成為重大的環境問題之一。水體中,總氮含量作為衡量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指標,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總氮含量主要是指水樣中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無機氨鹽、溶解態氨以及大部分有機含氮化合物的總和。

在水質監測中,測定總氮通常采用GB11894-89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其基本原理是:在60的水溶液中,過硫酸鉀發生反應,生成氫離子和氧,加入氫氧化鈉以中和生成的氫離子,使過硫酸鉀分解完全。在120-124℃的堿性介質條件下,用過硫酸鉀作氧化劑,將水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氮在氧化成硝酸鹽的同時,將水中大部分有機氮氧化為硝酸鹽,而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別于波長220nm和275nm處測定其吸光度,按A=A220-2A275計算硝酸鹽氮的吸光度值,從而計算總氮含量。反應式為:;;;

1.2堿性過硫酸鉀配制方法及其特性

堿性過硫酸鉀配制方法通常為:稱取40g過硫酸鉀(K2S2O8),另外稱取15g氫氧化鈉(NaOH)溶于水中,稀釋至1000mL,溶液存放在聚乙烯瓶中。貯存時間:最長可貯存一周。

堿性過硫酸鉀的配制過程十分重要,掌握不好,會影響消解效果,從而對測定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配制堿性過硫酸鉀溶液時,須等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降到室溫后再加入過硫酸鉀溶液。同時,配制好的堿性過硫酸鉀溶液隨放置時間的延長,空白吸光值會增高,存放時間對其影響如圖1。

存放時間/天 圖2:總氮標準曲線

圖1:存放天數與空白吸光度比率

1.3堿性過硫酸鉀改進用法設想

設想原則:①改進堿性過硫酸鉀存貯時間較短的缺陷;②不改變堿性過硫酸鉀原有的作用功效;③盡量使用現有試劑,不增加新的配制試劑的工作量。

2、 試驗方法

2.1物料衡算

依據堿性過硫酸鉀的配制方法:在1000mL堿性過硫酸鉀溶液中含過硫酸鉀40g,氫氧化鈉15g,即:1000mL40gK2S2O8+15gNaOH,則以每次加入5mL堿性過硫酸鉀換算:5mL0.2gK2S2O8+0.075gNaOH。

按照設想原則之三,現有的過硫酸鉀和氫氧化鈉試劑分別為:鉬酸銨分光光度法測定總磷中消解步驟所使用的過硫酸鉀(50g/lK2S2O8)和納氏試劑比色法測定氨氮中預處理步驟所使用的氫氧化鈉(50%NaOH)。

即:0.2gK2S2O8=50g/lK2S2O8×4mL;0.075gNaOH=50%NaOH×0.15mL

(以實際在用的膠頭滴管為準,可得,一滴管共A滴,含BmL,則所滴加量為0.15A/B滴,測得A=18,B=1.5,故:0.15mL≈2滴)

2.2新標準曲線繪制

按GB11894-89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要求繪制標準曲線,其中,5mL堿性過硫酸鉀4mL50g/lK2S2O8+2滴50%NaOH替代。繪得標準曲線如圖2所示:

其中,橫坐標為微克,縱坐標為吸光度值。數據如表1所示:

表1:標準曲線濃度與吸光度的值

表2:定量標準溶液測定

注:標準曲線相關系數R2=0.9998,符合相關系數要求。

2.3定量標準溶液測定

按照GB11894-89方法,將真值為40.0000微克的已知溶液用圖

2所示曲線進行檢驗。共分二組,每組五個。

3、 結果分析統計檢驗

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會遇到對標準試樣進行測定時,所得到的平均值與標準值不完全一致。如果分析結果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就認為它們之間有明顯的系統誤差;否則就認為沒有系統誤差,純屬偶然誤差引起,認為是正常的。顯著性檢驗方法在分析化學中常用的有F檢驗法和T檢驗法。

3.1 F檢驗法:F=S2大/S2小

;

查表3,得F(4,4)=6.39,故F<F(4,4),即兩組數據的標準偏差(精密度)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3.2T檢驗法

3.2.1平均值與標準值的比較

表4:t ,f值表(雙邊)

表3:置信度95%時F值(單邊)

在分析化學中,通常以95%的置信度為檢驗標準,即顯著性水準為5%,則查表4得,t=2.78。

故,t1<t,t2<t,即, 與 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采用新方法后,沒有引起明顯的系統誤差。

3.2.2兩組平均值的比較

(經F檢驗法證明S1與S2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則可合并為S)則,S=0.2013

故,T=0.31。總自由度f=n1+n2-2=8,查表3,得t=2.31。故,T<t,即,兩組平均值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第4篇

論文摘要:本文首先論述了超濾膜技術的基本原理及特點,進而從5個方面論述了超濾膜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1前言

超濾膜技術是一種能夠將溶液進行凈化、分離或者濃縮的膜透過分離技術,介于微濾和納濾之間。超濾膜是懸浮顆粒及膠體物質的有效屏障, 同時超濾膜也可以實現對“兩蟲、藻類、細菌、病毒和水生生物的有效去除,從而達到溶液的凈化、分離與濃縮的目的。與傳統工藝相比,超濾膜技術在水處理方面具有能耗低、操作壓力低、分離效率高、通量大及可回收有用物質等優點,廣泛應用于飲用水凈化、生活污水回收、含油廢水、紙漿廢水、海水淡化等水處理中。在此,本文就超濾膜技術在環境工程水處理中的應用展開簡要闡述,以供參考。

2 超濾膜技術的基本原理及特點 

2.1超濾膜技術的基本原理

超濾(ultra filtration,簡稱uf)是溶液在壓力作用下,溶劑與部分低分子量溶質穿過膜上微孔到達膜的另一側,而高分子溶質或其他乳化膠束團被截留,實現從溶液中分離的目的。其截留機理主要是篩分作用,但有時膜表面的化學特性(膜的靜電作用)也起著截留作用。超濾分離時是在對料液施加一定壓力后,高分子物質、膠體物質因膜表面及微孔的一次吸附,在孔內被阻塞而截留及膜表面的機械篩分作用等三種方式被超濾膜阻止,而水、無機鹽及低分子物質透過膜。

超濾膜技術截留分子量的定義域為500-500000左右,對應孔徑約為0.002-0.1μm,操作靜壓差一般為0.1-0.5mpa,被分離組分的直徑約為0.005-10μm。

2.2 超濾膜技術的特點

1.對雜質的去除效率高,產水水質大大好于傳統方法。

2.徹底消除或者大大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避免二次污染。

3.系統易于自動化,可靠性高。運行簡易,設施只有開啟,關閉兩檔。

4.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有耐酸、耐堿以及耐水解的性能,能廣泛應用于各種領域。

5.耐熱溫度可達到140℃,可采用超高溫的蒸汽和環氧乙烷殺菌消毒;能在較寬的ph范圍內使用,可以在強酸和強堿和各種有機溶劑條件下使用。

6.過濾精度高,能有效濾除水中99.99%的膠體、細菌、懸浮物等有害物質。

7.與常規水處理系統費用相當生活污水經過超濾使處理水質變好從而進行回用,而工業廢水中由于一般技術不能達標,采用超濾技術能充分處理廢水。

3 超濾膜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3.1 飲用水凈化

當前,隨著我國水污染問題的日益嚴重,我國出現了新的水質問題,如賈第蟲和隱孢子蟲(兩蟲)問題、水蚤及紅蟲問題、藻類污染加劇及臭味和藻毒素問題、水的生物穩定性問題等。而將超濾膜技術應用于飲用水的凈化時,其可去除水中包括水蚤、藻類、原生動物、細菌甚至病毒在內的微生物,對水中的致病微生物、濁度、天然有機物、微量有機污染物、氨氮等都有較好的處理效果,能滿足人們對水質的要求。

如,張艷等[2]以混凝沉淀為預處理方法,通過中試試驗,對浸沒式超濾膜處理東江水的最佳運行方式進行了研究,該工藝通過對水中的致病微生物、濁質、天然有機物、有毒有害微量有機污染物、氨氮、重金屬等設置多級屏障,可以使其含量得到逐級削減,最后得到優質飲用水。

3.2造紙廢水的處理

超濾膜技術應用于造紙廢水中,主要是對某些成分進行濃縮并回收,而透過的水又重新返回工藝中使用。一般,造紙廢水膜分離技術研究主要包括:回收副產品,發展木素綜合利用;制漿廢液的預濃縮;去除漂白廢水中的有毒物質等。

楊友強等[3]研究了超濾法處理造紙磺化化機漿(scmp)廢水及影響超濾的各種因素,結果表明:截留分子量為20000u的聚醚砜(pes200)膜適于處理scmp廢水,清洗后膜的通量可恢復98%。黃麗江等[4]采用0.8μm微濾(mf)與50nm超濾(uf)無機陶瓷膜組合工藝對造紙廢水進行了處理,在溫度為15℃、壓力為0.1mpa的操作條件下,0.8μm膜對cod的去除率為30%~45%,50nm膜對cod的去除率為55%~70%。

3.3含油廢水的處理

含油廢水存在的狀態分三種: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前兩種較容易處理,可采用機械分離、凝聚沉淀、活性炭吸附等技術處理,使油分降到很低。但乳化油含有表面活性劑和起同樣作用的有機物,油分以微米級大小的離子存在于水中,重力分離和粗粒化法都比較困難,而采用超濾膜技術,它使水和低分子有機物透過膜,在除油的同時去除cod及bod,從而實現油水分離。

如,油田含油廢水中通常油量為100~1000mg/l,超過國家排放標準(<10mg/l),故排放前采用先進的高效衡壓淺層氣浮技術和中空纖維膜分離技術進行了分離,在操作壓力為0.1mpa、污水溫度40℃時,膜的透水速度可達60~120l/(m2·h),出水中含油量為痕跡,懸浮物固體含量平均值為 0. 32mg/ l,懸浮物粒徑中值平均值為 0. 82μm,完全達到了特低滲透油田回注水的水質標準。

3.4城市污水回用

城市污水是一種重要的水資源,國外早已開始廣泛英語膜法進行城市污水回用,隨著我國水污染問題的愈發嚴重,將超濾膜技術應用于城市污水回用,也日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如,湯凡敏等[5]利用 cass 與超濾膜組合工藝處理小區生活污水,當水力停留時間為12h、codcr濃度在215~ 677 mg/ l 之間時,該工藝出水 codcr穩定在30 mg/ l 左右;nh3-n 濃度為 22.2~ 41.2 mg/ l時,出水nh3-n 最低可達0. 2 mg/ l,去除率達到90%以上,出水ph 值在 7.26~7.89 之間,出水濁度小于 0. 5,出水水質優于回用水標準,可直接回用。

3.5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技術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從技術上已經比較成熟,目前主要的海水淡化方法有反滲透(swro)、多級閃蒸(msf)、多效蒸發(med)和壓汽蒸餾(vc)等,而適用于大型的海水淡化的方法只有 swro、msf 和 med。隨著膜技術的不斷發展,從19世界60年代開始膜技術開始應用于海水淡化。但在這一過程中,由于膜污染問題,使得反滲透系統在處理海水方面出現了瓶頸,而超濾膜技術的應用,可有效地控制海水水質,為反滲透系統提供高質量的入水。

如,葉春松等[6]采用中空纖維超濾膜直接處理高濁度海水,該超濾膜的產水濁度平均值為 0. 11ntu,sdi15 平均值為 2. 4,cod 的平均去除率為60.0%,膠硅的平均去除率為 89. 0%,跨膜壓差小于6.0×104pa,遠遠小于超濾膜本身最大操作壓差2. 1×105pa,該超濾膜對濁度高、變化大的海水有很強的適應性,可以在以高濁度海水為進水的情況下作為海水反滲透系統的預處理裝置。

參考文獻:

[1] 張安輝,游海平.超濾膜技術在水處理領域中的應用及前景[j].化工進展,2009(s2).

[2]張艷,李圭白,陳杰.采用浸沒式超濾膜技術處理東江水的中試研究[j]. 中國環境科學,2009, 29(1).

[3]楊友強,陳中豪,李友明.超濾法處理造紙化機漿廢水的研究[j].中國給水排水,1999(12).

[4]黃江麗,施漢昌,錢易.mf與uf組合工藝處理造紙廢水研究[j].中國給水排水,2003(6).

第5篇

[關鍵詞]不確定度;來源;直讀光譜儀

中圖分類號:TG115.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11-0100-01

1 實驗概述

1.1 設備

SPECTRO MAXx固定式火花直讀光譜儀

1.1.1 儀器原理

樣品經過設備內的火花放電生成蒸汽。在此過程中,釋放的原子和離子受到激發發射光譜。這種光譜被傳導到光學系統中,并使用CCD技術作為接收元件進行測量檢測元素特征波長的光強度。校準數據已存儲在設備中。測量得到的值與存儲數據進行比較,測量值被轉換為元素的含量值后顯示在屏幕上。

1.2 測試條件

環境溫度18℃-28℃,環境濕度20%-80%

SPECTRO MAXx固定式火花直讀光譜儀使用說明書

1.3 測試方法

1.3.1 試樣的制備

依據GB/T20066的規定取樣。所取樣品應均勻、無縮孔和裂紋。所取樣品可采用砂輪、砂紙磨盤或砂帶研磨機進行研磨,經制備的樣品應表面平整、潔凈。

本案例選用直徑110mm材質為40CrNiMoA的熱軋圓鋼,先用帶鋸床將樣坯切割成30mm×30mm×30mm,然后用砂輪機將試樣待測面研磨平整、紋路順同一個方向。

1.3.2 試樣的檢測

SPECTRO MAXx固定式火花直讀光譜儀,已按照測試的需要,配置相應的測試程序及通道,并已建立不同元素含量范圍的工作曲線。檢測人員只需依據檢測試樣的材料與元素含量,調取所需要通道,進行類型校準后就可進行檢測。實際測試時,首先進行類型標準化,用鋼標校正工作曲線,然后在試樣的不同部位激發兩次,測試數據若在重復性要求范圍內,則直接取平均值。若不在重復性要求范圍內,則參照GB/T4336-2016有關規定執行。不確定度評定需要對未知樣品不同位置平行測定,本案例對樣品平行測定十次。

2 不確定度來源與評定

2.1 不確定度來源分析

1)待測樣品的測量重復測量所引起的不確定度UA;

2)所選用鋼標樣引入的不確定度UB1;

3)光譜儀校準證書所給出的不確定度UB2;

4)檢測方法所規定的不確定度UB3

2.2 不確定度的評定

2.2.1 待測樣品的測量重復性所引起的不確定度

用直讀光譜儀對合金鋼樣品中C含量連續進行10次測定, Xi為被測量,為Xi的算術平均值,所得數據如表1。

3 結論

本文對合金鋼中C元素含量的不確定度進行了評定,測量結果顯示其不確定度由多個分量組成,這些分量基本上考慮了測量過程中系統效應和隨機效應所導致的測量不確定度[3]。在分析過程中,應盡量選擇與分析樣品成分及含量相匹配、冶煉方法相同、加工工藝相同、金相組織相同的均勻的類型俗薊樣品,這樣會提高測量的準確度,分析樣品應多激發幾個點取平均值[4]這種評定方法從各個分量計算到合成過程清楚,考慮因素較全面、明確。避免分析過程中存在的不利影響因素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趙強,郝陶雪。直讀光譜儀測量軸承鋼中碳含量不確定度評定[J].軸承,2010(4);40-41.

[2] JJF 1059-1999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

第6篇

【關鍵詞】堿性磷酸酶,肝硬化,甲狀腺機能減退

堿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又稱正磷酸單酯磷酸水解酶,由成骨細胞產生,以骨胳與牙齒、腎臟和肝臟中含量較多。臨床上通常著重于ALP活力增高的疾病研究,很少注意患者臨床疾病與ALP活力降低的關系。因此,我們著手研究了ALP活力降低的臨床意義。

1材料與方法

11儀器: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12試劑:由上海申能―德賽診斷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1)試劑Ⅰ:16mmol/L對硝基苯磷酸二鈉。(2)試劑Ⅱ:2―氨基―2―甲基―1―丙醇緩沖液,濃度09mmol/L;pH102;MgCl2濃度10mmol/L。

13測定方法及反應原理:采用國際臨床化學聯合會(IFCC)推薦的AMP―buffer方法。測定ALP的酶促反應如下:對―硝基苯磷酸鹽+H2OALP對硝基苯酚+磷酸鹽。對硝基苯磷酸鹽是無色的,而對硝基苯酚在405nm波長有最大吸收,對硝基苯酚形成的速率與血清中ALP活性成正比,測定405nm波長下吸光度增加的速率,即可測出ALP的活性。

14血清樣本與疾病分類:樣本為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漿,避免溶血,置4℃冰箱,10h內測其ALP活性。檢查每一例ALP活性低下的患者病例,并記錄下列臨床指標:年齡、性別、臨床診斷、腎病史和血清鎂含量、用藥及輸血史。將患者分為癥狀與ALP活性低下有關(占79%)和無關(占29%)兩組,我們著重研究成年男性ALP活性低下與臨床癥狀有關患者。

2結果

測定2568例本院住院患者血清ALP,其頻率分布如圖所示,呈正偏態高斯分布。ALP活性低下(<30U/L)的頻率為48%,共126例,其中患者88例,男性83例,占964%;5例為女性,其中29例(占365%)為重癥腎炎并伴有腎衰患者。這些患者病前檢查ALP活性平均值為71U/L(分布范圍30~100U/L)。患病后腎衰患者ALP活性平均值下降為20U/L(分布范圍8~29U/L),平均值降低718%。在調查中,有15例患者伴低蛋白質血癥,其ALP活性平均值為18U/L,同時血清鎂濃度有不同程度偏低。把上述與ALP活性降低有關的患者(共59例),分為五個臨床類型:即腎衰、營養不良、血清鎂缺乏、甲狀腺功能不全和嚴重貧血。每種類型占總數(n=59)的百分比分別為:50%、25%、12%、8%、5%。如表所示。83例ALP降低患者中除59例癥狀與ALP活性降低有關外,其余24例患者無與ALP活性低下有關的疾病。表159例臨床癥狀與ALP活性降低有明顯關系的患者情況

3討論

通過試驗我們發現ALP活性低下的患者占所有受試者的48%。ALP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重癥腎炎并伴有不同程度腎衰。患者腎實質受損,致腎臟對ALP的分泌減少,使血清ALP活性降低,其均值下降718%。腎衰患者ALP活性與血清鎂濃度多同時降低,血清鎂濃度降低542%。鎂離子是ALP的穩定劑和激活劑。鎂離子缺乏使ALP在生產過程中不能被激活,從而活性下降。ALP活性降低的確切原因尚有待進一步探討。甲狀腺功能不全與ALP低下也有明顯關系,但服用甲狀腺素后ALP活性可以恢復正常。在本次試驗中甲狀腺功能不全的兩例患者經過甲狀腺素治療后ALP活性已恢復正常。甲狀腺功能不全患者ALP活性低下與其血清鎂和鋅濃度有關,血清鎂和鋅濃度恢復正常后,其ALP活性也多恢復至正常。相比之下,嚴重的貧血患者與ALP活性低下沒有明顯關系,在實驗中我們發現只有1/10貧血患者ALP活力低于正常。本次試驗未統計婦女和兒童,他們的血清ALP活性低下可能有其它診斷價值。兒童ALP活性降低會影響骨骼發育,甚至骨骼發育停止,成為臨床上的呆小癥、軟骨發育不全及惡質病;婦女中以老年婦女ALP活性降低者為多見,可能與老年婦女絕經后雌激素分泌減少,影響骨質的再吸收,骨質疏松使血清ALP活性低下有關。綜上所述,血清ALP活性降低主要見于重癥慢性腎炎并伴有腎衰、營養不良和甲狀腺功能不全、鎂缺乏、嚴重貧血等。血清ALP活性增高或降低均有重要意義。

1康格非,陳惠黎.臨床生物化學[M].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9.238251

2方允中.醫學酶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4

第7篇

關鍵詞:港口工程、邊坡穩定、水泥攪拌樁、有機質含量、排水固結

目前水泥土攪拌法按噴射材料的形態可分為漿液噴射深層攪拌法(簡稱“濕法”)和粉體噴射深層攪拌法(簡稱“干法”),一般適應于處理正常固結的淤泥、淤泥質土、粉土、飽和黃土、素填土、松散砂土等。但對于泥炭土、有機質土、地下水具有腐蝕性時的土質水泥土攪拌法有一定的限制,本文就結合順德某碼頭的工程實例淺談以上問題,以供相關工程參考。

1 工程概況

擬建工程位于順德區順德水道紫洞――三槽口河段。碼頭岸線長350m,建設6個500噸級泊位(結構按1000噸預留),碼頭采用高樁梁板結構,樁基采用700mmPHC樁,護岸方案地基處理擬采用水泥攪拌樁方案,攪拌樁樁徑500mm,格柵型布置,工程地質從上到下依次為:素填土、粉質粘土、細砂、淤泥質土、粉細砂、圓砂等。其中淤泥質土厚度很大,約11米左右,該層土在邊坡穩定中影響最大,根據地質報告,該層土的主要描述如下:

深灰色~灰黑色,飽和,流塑,含腐殖質,有腐殖臭味,局部夾薄層粉砂。其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平均值: w=44.8%,ρ0=1.72g/cm3,e=1.235,wL=39.3%,wp=23.8%,Ip=15.5,IL=1.37,c=7.8kPa,φ=5.3°。有機質含量5.03~7.10%,平均6.15%。

由于淤泥較厚,且物理力學指標較差,邊坡穩定計算不滿足規范要求,需要對地基進行處理,本工程擬采用水泥攪拌樁方案進行邊坡處理。

2 水泥土攪拌樁試驗

在工程實施之前,考慮到水泥土攪拌樁的對地質條件有一定的要求,我們安排了水泥土攪拌樁室內試驗及現場試驗,以驗證在本工程所在區域水泥土攪拌樁的適應性。

2.1 試驗要求

2.1.1室內配合比試驗

試驗參數及基本要求

1)采用現場原狀土作為試驗土樣,土樣密封在容器內保持其天然含水量,并于24小時內制成試塊;

2)固化劑: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標號R425#;

3)外加劑:三乙醇胺(早強劑)、石膏(CaSO4);

4)水泥漿的水灰比為0.45;

5)水泥土試樣制備:

按12%、15%和20%(土的密度按18KN/m3計,每立方米土水泥用量為216 kg、270kg、360kg)的水泥摻入量進行配比試驗,每種配合比不少3組試樣,發現試驗數據異常應補充試驗。

2.1.2 現場試驗

(1)現場試驗參數及要求與室內試驗基本一致,水泥摻入比分別為按12%、15%和20%,在水泥土攪拌樁齡期分別為28天、60天、90天時進行水泥土取樣試驗,試驗內容包括:水泥土無側限抗壓強度指標和試驗曲線、抗剪強度指標(直剪快剪C、φ值)和抗剪強度曲線。鉆孔取芯率應不小于80%、描述芯樣的完整性情況,以判斷樁基是否成型,取芯位置應至攪拌樁底部下0.5m。

(2)試驗樁具體施工工藝要求與設計樁基施工要求一致,具體如下:

1)設備及工藝:采用單軸深層攪拌機(最大攪拌深度不小于15m),四攪兩噴的施工工藝。

2)攪拌樁參數:每個鉆孔處試驗6根樁,其中每種摻入比試驗1根樁。兩個鉆孔位置處,共12根樁。攪拌樁徑0.5m,試驗樁間距1m,攪拌樁底部要求入粉砂層0.5m。

3)施工工藝控制

采用四攪二噴的工藝流程為:鉆機就位檢驗、調整鉆機正循環鉆進至設計深度(根據地質鉆孔資料,要求進行粉砂層0.5m)打開高壓注漿泵(預噴持續30秒)反循環提鉆并噴水泥漿(提升速度不大于1米/每分鐘)上升至工作基準面以下30厘米至50厘米(持攪30秒)正循環復攪下沉反循環復攪提鉆至地面重復以上步驟一次成樁結束。

2.2 試驗結果

攪拌樁現場試驗及室內配合比試驗結果如下:

(1)室內試驗

1) 28天無側限抗壓強度最小值0.246MPa,最大值0.843MPa,平均值0.47 MPa;

2) 60天無側限抗壓強度最小值0.303 6MPa,最大值1.11MPa,平均值0.628 MPa;

(2)現場試驗

1)28天抽芯試驗,無側限抗壓強度最小值0.116MPa,最大值0.33MPa,平均值0.178 MPa;

2)90天抽芯試驗,無側限抗壓強度最小值0.12MPa,最大值0.709MPa,平均值0.276 MPa;

根據以上試驗結果,室內試驗的控制稍好,試驗結果基本能滿足設計要求,但從現場試驗結果來看本工程攪拌樁成樁效果不理想,根據現場試驗90天現場抽芯情況分析,芯樣含水泥氣味及淤泥腐臭味,芯樣強度比淤泥質土好,基本達到粘土強度(部分芯樣較差,無法取樣),但水泥與水土發生反應效果不明顯。

2.3 水泥土攪拌樁試驗結果分析

濕法水泥土攪拌樁的主要加固原理為水泥的水解和化學反應、水泥的凝結與硬化、離子交換和團粒化作用及碳酸化反應等,我們采用的硅酸鹽水泥主要由CaO、SiO2、Al2O3和Fe2O3組成,用水泥加固軟土時,水泥的水化學反應最開始需要處理堿性環境中,使SiO2、Al2O3參入化學反應,從而生成不溶于水的穩定的鋁酸鈣、硅酸鈣等物質,另外軟土中的水和土孔隙中的CO2在有水、氣的條件下與水泥水化物中游離的Ca(HO)2發生碳酸化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CaCO3等。

當土質及水呈酸性時,會抑制水泥的水化反應,如果酸性較強的話,水泥的水化反應無法發生,從而導致水泥土強度無法提高。

4 補救處理措施

本工程如攪拌樁能試驗成功的話,不失為一種經濟、實用的地基處理方法,除了水泥土攪拌樁,常用的邊坡穩定辦法有施打砂樁、碎石樁、高壓旋噴樁等,但造價相對較高。另外對于10~15米左右厚度的淤泥層,采用排水固結法處理效果明顯,且處理費用相對較便宜,排水固結法一般可分為真空預壓和堆載預壓兩種方案。

根據監測報告,軟基處理后淤泥質土層物理力學指標有較明顯的提高,加固前后十字板剪切強度標準值及固結快剪指標見表1:

取消攪拌樁后,根據加固后的指標,我們選取最危險斷面對使用期及施工期邊坡穩定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表明邊坡穩定滿足規范要求,其中最小抗力系數詳見表2、表3。

5 結束語

水泥土攪拌法在建筑、重力式擋土墻、場地地基加固、基坑支護、邊坡處理等領域有著較廣泛的應用,但基于水泥土攪拌樁的加固基理,對土質的有一定要求,因此在水泥土攪拌樁實施前要重點勘察軟土的有機質含量、地下水的酸堿度、硫酸鹽含量等。對于不適合采用攪拌樁的區域可采用施打砂樁、碎石樁處理,另外采用排水固結法地基處理也能達到較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

第8篇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action principle of mud buoyancy and tens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ight of the hammer and the mud concentration is obtained through the experiment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the weight of the hammer at different mud concentration,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unterweight before construction.

P鍵詞: 量錘;浮力;張力;下沉量;量艙效果

Key words: hammer;buoyancy;tension;sinking amount;volume effect

中圖分類號:U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8-0158-03

0 引言

委內瑞拉奧里諾科河航道疏浚工程自2011年10月13日開工以來,在外航道施工過程中,多次遇到量艙過程中量錘無法懸浮在泥面的情形,得到的量艙土方極低,大大浪費船舶的施工力量,對工程較為不利。因此通過研究不同配重的量錘在不同泥漿濃度下的沉降量來分析配重比例的最佳選擇,以達到最大化的確保施工產量,保障公司的經濟效益的目的。本文通過量錘的配重實驗,進行探索量錘下沉的極限濃度,以滿足工前預估量錘配重的要求。

1 工程概況

奧里諾科河航道疏浚工程分為外航道和內航道,航道全長196海里,其中外航道長77.8km,范圍0.0~42.0海里,設計底寬122m,疏浚維護深度13.4m。內航道長285.2km,范圍42.0~196.0海里,設計底寬從91m到200m不等,內航道設計水深為9.8~13.4m。

內航道采用測圖下方計量方式:通過對浚前和浚后測量所得出土方量的差值,根據項目規定的計算范圍,計算出有效疏浚土方量,超深部分不計算在內。

外航道土方計量采用裝艙計量方式,詳見下文及圖1。

泥艙最大艙容(根據容積計算表),Vv

泥艙內沉淀物體積,Vt=V1+V2

泥艙內沉淀土方(V1):為每個疏浚周期獲得的土方量,使用測深錘讀數(H)的平均值計算。

hi:單個測深錘的數值

n:測深錘的數量

H:測深錘讀數的平均值,H=(h1+h2+…hn)/n

泥艙懸浮土方(V2):為泥艙總容量(Vv)減去沉淀土方量(V1)的值,再乘以懸浮混合物的體積百分比(P)的平均值。懸浮混合物的體積百分比(P)的數值,通過對測深錘讀數平均值50%處提取樣品進行10分鐘的離心分離來獲得。

pi:單個體積百分比的數值。

P:體積百分比平均值,P=(p1+p2+…+pn)/n

泥艙內懸浮土方量,V2=(Vv-V1)×P

泥艙內裝艙總土方量,Vt=V1+V2

泥艙內裝艙凈土方量,即工程款支付方量Vn,與泥艙內裝艙總方量Vt數值相同。

泥艙凈裝艙方量,Vn=Vt。

2 量艙原理

量錘為一金屬制半圓形中空錘狀物,內部可放置加載鐵塊、砂礫或其他物質以調節重量,由于體積固定,通過調節量錘重量可以確定量錘的相對密度。詳見圖2、3及表1。

挖泥結束后,將量錘通過量艙孔放入泥艙中,待其穩定后讀取量繩刻度,所得數據即為量艙數據,通過對照艙容表進行查找,確定泥艙內的土方量。

挖泥結束后泥艙內部疏浚物幾乎不流動,可近似為靜止流體,適用阿基米德原理。由該原理可知:潛沒于靜止流體中的物體受到一個垂直向上的力(浮力),大小等于該物體所排開的流體的重量,作用點為所排開流體的形心。公式為F浮=ρ泥gV排。其中:

ρ泥:浸入液體的密度(即泥漿的密度);

g:重力加速度;

V排:浸入液體的體積。

根據量錘重力公式可得G=mg=ρgV,若只考慮浮力影響的情況下,F浮=G錘,則ρ泥=ρ錘,即只有在泥漿密度與量錘相對密度相等時,完全浸沒量錘,量錘方能浮在泥面上。但通過施工過程中觀察,泥漿濃度低于量錘相對密度時,量錘于泥艙內并未下沉,依然可以浮在泥面上,且下沉量也不多,由此可判斷,量錘在泥漿中不僅受浮力影響,同時也受到不可忽略的液體表面張力的影響,即重力G=F浮+ F張。根據科學研究,液體表面張力僅僅與液體的性質和溫度有關,測定方法一般采取毛細管上升法,通過公式γ=ρgHR/(2cosθ)可直接得到泥面的表面張力。

其中γ為表面張力;R為毛細管的半徑;H為毛細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ρ為測量液體的密度;g為當地重力加速度;θ為液體與管壁的接觸角。

但由于現場實驗條件有限,無法進行較為精密的實驗,故重新設計一種更為直觀的實驗,以得到在不同密度的泥漿中,不同配重下的量錘下沉量h,如圖4,5。

3 量錘實驗

實驗器材:量錘、電子稱、加載鐵球、泥漿比重計、抹布、水桶、直尺

實驗流程:

步驟1:首先自泥艙內取半桶泥漿作為實驗樣品,桶內泥樣高度要大于量錘的半徑,并攪拌均勻;

步驟2:用泥漿比重計檢測泥樣的濃度,測三次取平均值作為該樣品此時的濃度ρ;

步驟3:在電子秤上調節量錘重量,量錘配重密度取1.3~1.7,量錘重量分別為1807g、1946g、2085g、2224g、2363g,即為一組實驗數據;

步驟4:將配重好的量錘輕放入水桶內,盡量保持平衡,待其穩定后取出,用直尺測量量錘壁上的泥樣線高度h,測相對應的4個位置,取平均值,完成一次后用抹布擦干量錘,在進行配重,完成一組實驗;

步驟5:完成一次驗后,向水桶中緩慢注入清水,不斷攪拌,并多次用泥漿比重計檢測泥樣密度,當密度預計達到所需要的值時,停止注入清水,通過泥漿比重計進行檢測,確定泥樣濃度為實驗設計值,隨后重復步驟2直至獲得實驗所需的全部數據,如圖6至9,及表2所示。

4 實驗結論

通過量錘下沉實驗,可以看出,當不考慮其他影響因素時,泥漿密度小于1.20時,最輕的量錘也無法浮在泥面上,會持續下沉,直至泥漿密度大于1.20處,該部分土方只能通過離心后記為懸浮層土方;同時泥漿密度大于1.30時,最重的量錘也可懸浮在泥面上,即每種量錘配重均對應一個極限濃度,見表3。

由表3可知,量錘配重對應的極限濃度即為該量錘配重下的臨界值,若施工中的實際泥漿濃度低于該臨界值,則對應的量錘將無法懸浮在泥漿內,將導致測量出的土方量極低,造成較大的施工損失。

5 其他影響因素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量艙的效果不僅取決于量錘的配重,還有許多其他影響因素:

①量艙人員的手法:量錘通過操作人員下放至泥艙內,下降速度的快慢決定了量錘擁有的動量以及對泥面產生的沖擊力,下降速度越快,量錘砸入泥面的深度越深,量繩的讀數越大,量艙土方越少;且量艙過程中必定有監理人員陪同,若監理人員進行干涉,提拉、晃動量繩,均會導致量錘進一步下沉,量艙土方減少。

②艙內泥漿密度分布不均勻:由于施工時間較短(裝艙大約25分鐘,溢流大約2分鐘),挖泥過程中吸入泥艙的清水及低濃度泥漿無法確保溢流完全,仍零散分布在泥艙中,若量艙口附近的泥漿濃度較低,將會造成無法承托住量錘,致使量錘不停下降直到濃度較高的地方;若閘閥沖洗水依舊排入泥艙內部,也會影響艙內泥漿濃度。

③量艙時間的長短:結合上述兩個原因,當量錘放入泥面的時間越長,下滑的量繩長度越多,量艙土方越少。

④船舶傾斜影響:挖泥過程中船舶會不同程度出現傾斜現象,艏艉左右均有可能傾斜,即會造成下傾的一邊量艙值比上翹的一邊量艙值小,當船舶處于滿艙狀態時,下傾的一邊量艙值往往小于1m,但根據工程要求,單個量艙值最大即為1m,如此便造成土方的損失,故最佳量艙狀態為船舶平吃水狀態。

6 結論

理論上量錘的配重越輕對工程越有利(對承包方越有利),但實際施工過程中,業主及承包方必定要通過不斷磋商協調達成一個雙方均認可的量錘配重。通過實驗得出的極限濃度,綜合考慮實際工程情況及其他影響因素,可推斷各泥漿濃度下的最適宜量錘配重,詳見表4所示。

該結論可用于工前踏勘預估量錘配重。若某一工程土方計量采取量艙計量方式,在工程踏勘過程中,可通過觀察現場實際泥漿密度,來預估與業主協調量錘配重的底線值。

奧里諾科河外航道0-36海里段土質上層以浮泥、淤泥為主,如圖10、11所示,河床底質為含松散鈣質物的粘質粉土。船舶施工目的主要是清除上層淤泥,不同海里段不同時期的淤泥濃度均不相同,濃度高的施工區段配重1.7 g/cm3也可量出滿艙,濃度低的施工區段配重1.3g/cm3也未必能夠托住量錘,故與業主協調溝通量錘的配重非常重要,若任由業主安排將直接影響工程完成情況。

在整個工程中,選擇適宜的量錘配重,能夠良好的控制船舶量艙效果,減少量艙過程中的土方損失,提高船舶施工效率,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對確保施工產量、保障經濟效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及影響。

參考文獻:

[1]JTS 207―2012,疏浚與吹填工程施工規范[S].

[2]周靜嫻.物理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