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優秀范文 數字營銷成功案例

數字營銷成功案例賞析八篇

發布時間:2023-09-07 18:09:03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數字營銷成功案例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數字營銷成功案例

第1篇

高效營銷:

網絡媒體的最大優勢

隨著互聯網應用的發展,消費者習慣和行為軌跡在很多方面完全突破傳統的認知,傳統營銷方式的效果越來越不盡人意,現行的在線廣告投放和營銷模式需要新的切入點。

騰訊CEO馬化騰認為,互聯網具有帶動社會經濟發展的能力和實力,在經歷了宏觀經濟環境的考驗之后,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采取與互聯網相融合的手段,優化業務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強化競爭力。其中,借助互聯網開展在線營銷將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騰訊公司網絡營銷服務與企業品牌執行副總裁劉勝義表示,在當今的營銷形勢下,一個合格的CMO必須懂得把營銷資源進行恰當配置。首先必須明白,中國網絡媒體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中國不僅成為了世界上頭號英特網市場,其網絡用戶的分布也需進行深入研究,他們并非全部集中在一級城市。在這樣的形勢下,數字媒體的消費就漸漸變成人們更為喜歡的方式。

2007中國年度廣告節上,騰訊正式了“騰訊智慧”,從可衡量的效果、互動式的體驗、精確化的導航和差異化的定位4個方面,提出新的高效在線營銷解決方案。“騰訊智慧”率先從分析用戶入手,強調在互動和差異化溝通中追求可衡量的效果,門戶圖形廣告,或者社區營銷活動,都成為其倡導的在線互動營銷體系的應用工具。

突破傳統,開展數字營銷

眾所周知,如今受眾接受信息的方式同過去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很不幸廣告主的營銷思路依然停留在上世紀的階段。比如,企業進行營銷之前根本不知道受眾是誰,雖然有一個所謂的抽樣調查,但這個樣本代表的畢竟不是全部的受眾,這也就很難了解廣告達到的真正效果。

世界整合營銷之父、美國西北大學商學院整合營銷教授唐?舒爾茨在此次峰會上介紹說,有三個因素決定了東方的整合營銷機會比西方更好:一是數字傳輸習慣,中國、日本、韓國等地移動技術很流行,而西方大部分還是以計算機為主;二是消費者時間觀念不同,西方是線性結構,一次做一件事情,并且按時完成,而東方的習慣則是可以同時做幾件事情,有更高的靈活性;三是文化背景不同,東方更加依賴非語言的情境式線索,而西方則更多地依賴報告、研究、數據庫等。

第2篇

新事物―社會化媒體的概念和趨勢

社會化媒體(social media),大致上是指“能夠互動的媒體”,媒介傳播的任務不由傳統的傳媒者(如電視、廣播等)主導,而是由用戶們自己完成。“用戶”是社會化媒體的主人,新聞的主要制造者和傳播者。其主要形式有博客(微博客)、維基、播客、論壇、社交網絡和內容社區。

陳一說:“近幾年來,社會媒體在全球發展迅速,以Facebook、My Space和Twitter等為代表的社區型社交網絡以其信息傳播范圍廣、速度快,傳播形式多樣、互動性強,成為廣受用戶喜愛的網站。在香港,很多人都在使用這些社交平臺。”

在大陸,SNS的發展也不遜色,人人、開心等網站成功從開始的小眾化角色轉型發展為備受矚目的“社交新秀”。而在“微博震”的2010年,很多人已經習慣使用這種新鮮的即時通訊手段與朋友保持聯絡。同時,社交網絡的融合性也讓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找到了網絡上的“家園”,改變了傳統的社交方式。

社會化媒體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用戶參與,粗略地講,某個平臺用戶參與人數越多、越活躍,它就越成功,相關的價值越高。而無用戶參與的,等于沒有任何價值。社會化媒體有兩個關鍵詞:“用戶創造內容”和“消費者自主媒體”。前者很容易理解,只要用戶曾經在SNS網站上發表過內容且有人瀏覽,無論文字還是圖片,就成為了社會化媒體內容的創造者;后者則是指廣告主(商家)不再是話語權的主導者,傳統廣告傳播的“一對多”模式變成“用戶體驗,用戶討論評價”的“多對多”模式。用戶可以宣傳產品的好處,也可以抱怨、批評產品的壞處。廣告運營商的作用更多傾向于“向導”。

對于社會化媒體的未來,陳一說:“它改變的不僅僅是人們的生活方式,還有整個傳媒行業。”

新思路―威漢對策:WE Digital應運而生

當一種事物擁有一批追隨者,經濟效益就可以蘊含其中―尤其是社會化媒體這種幾乎改變幾億人生活方式的巨變制造者。美國傳媒人基思•魯珀特•默多克說:“無論對于公司還是整個國家來說,低估這場媒體革命將帶來的影響或是小覷發展中科技破舊立新的力量都將是困難且危險的。”

威漢傳播營銷集團在社會化媒體興起的大潮下,吸納營銷專業人士,結合數字化營銷的專業實力,成立了分支機構WE Digital,著力在社會化營銷方面探索新的理念和新的實踐模式,為品牌營銷創造新的推動力。

威漢集團邀請Engauge來華,欲以中國廣闊的市場前景與美國豐富的運營經驗,和先進的數字傳播技術聯合,打造中國最先進的數字媒體運營商。

新模式―Engauge主席Rick談社會化營銷的運作

作為Engauge的創始人,Rick有豐富的傳媒業經營經驗,并且熱衷于投資營銷科技公司并擔任董事會成員。談及社會化營銷,Rick顯得熱情而理智。他認為社會化營銷運作與傳統廣告營銷有很多不同:“社會化營銷不是強迫受眾接受你的宣傳,例如在網站上植入貼片廣告,而是激發網民的興趣和創造力,讓他們參與到產品的體驗和用戶互動中來。”他以巧克力品牌Reese’s的一次新品為例說明社會化營銷的巨大威力:“在Facebook上建立的Reese’s的賬戶有將近500萬的粉絲關注,為了表示對粉絲的厚愛,我們選擇將新品于Facebook上進行,每一個Reese’s的粉絲都會收到新品的通知。我們認為500萬的粉絲可以組成一個名為Reese’s的小國家,每一個粉絲都是國民,國旗設計為Reese’s的商標,并且為這個國家的獨立制作了新奇有趣的視頻。粉絲顯然對這種形式欣喜不已,Reese’s的這次活動得到了500萬的印象,10000多喜愛,1000多條評論,粉絲數目也在短期內上升到了600萬。”

他的團隊還為快餐品牌“Click-Fil-A”的辣味三明治打造了獨特的“節目”―在線上舉辦“牛的感恩節”。顧客都去品嘗雞肉做的三明治,牛則站在門店旁表示感謝。這種逆向思維無疑讓人忍俊不禁,隨即對品牌的認可度提高。

在美國,社會化媒體的使用者年齡范圍很廣,從幾歲的兒童到年邁的老人。而且目前用戶增長最快的群體不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而是30歲以上的成熟用戶。這說明社會化媒體具有良好的用戶黏著性和包容性,必然成為一個進入千家萬戶的普遍事物。

改變理念,走好未來中國社會化營銷之路

Rick把社會化營銷的運作步驟清晰的劃分為“建立品牌的聲音”、“良好的規劃”、“建立你的團隊”、“制作好的內容”。對于中國企業,這些步驟也是必須的。尤其是“制作好的內容”,這關系到一次營銷的成敗。

第3篇

全球營銷和品牌推廣領域的泰斗級人物。1998年以前,他是哈佛商學院的營銷學教授。1998年至2001年間,他擔任倫敦商學院院長。目前,他是哈佛商學院高級副院長和商業管理領域的教授。在《金融時報》所推出的百年管理大師風云榜中,奎爾奇教授連續兩年排名世界第八位,在非美國裔的管理學者中排名第一。他曾撰寫了無數文章,100多篇案例研究,15本著作。多年來,他一直致力于幫助企業建立全球品牌,使企業的營銷戰略與當前的經濟狀況協調一致。

“數字營銷的重要性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重視,但數字廣告總體投放規模還遠小于數字平臺的應用規模。存在這種差距也是因為數字市場缺少可靠和有效的測算工具和標準,因此廣告主較難評估廣告投放的效果,較難計算廣告投入對企業銷售和盈利的貢獻。”

3月16日,“2010騰訊智慧風暴論壇――智者的勝宴”在上海召開,哈佛商學院高級副院長約翰•奎爾奇教授(Jhon Quelch)在會上與大家共同分享的這番觀點,直指近些年來困擾數字媒體行業和中國企業的數字營銷癥結所在。

此次論壇是一次規格非常高的頭腦風暴,吸引了大批營銷專業人士及企業高管參加。不僅全球營銷泰斗約翰•奎爾奇教授(Jhon Quelch)蒞臨現場并發表《數字時代的市場營銷》的主題演講,騰訊公司網絡媒體總裁劉勝義先生以及近30位知名企業和公司的品牌營銷專家也作為嘉賓出席了該論壇,并就最新的數字營銷趨勢與實務展開精彩互動,共同烹制了一場智者的“勝”宴。

數字營銷 讓人歡喜讓人憂

擁有 3.38億網民的中國,互聯網和其他數字工具的迅猛發展,正在經歷著一場深刻的消費習慣變革。尼爾森2010年第一期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報告指出,目前企業在互聯網投放廣告的力度正在顯著增長,中國消費者對互聯網的依賴逐步加深。

作為資深的營銷學者,約翰•奎爾奇教授對中國數字營銷市場有著很深入的研究。他在與他的西方同行的共同研究中指出,在過去兩年,中國的數字媒體份額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和提高。與美國相比,中國在互聯網、數字媒體的發展緊隨其后。

但是通過比較美國與中國的電視媒體所占廣告份額,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電視份額還是相當高。據約翰•奎爾奇教授推斷,中國消費者可能也和美國一樣,將25%的時間花在互聯網或者花在使用數字媒體上,但是,并不能因此認為在中國互聯網和數字媒體就理所當然占據了25%的廣告利潤。事實是,奎爾奇教授的研究顯示,中國互聯網和數字媒體僅占據了8%的廣告份額。

由此看來,數字媒體發展與營銷應用有一條“鴻溝”:一邊是讓營銷專家和廣告主一致認同的數字營銷前景,一邊卻是廣告主在決策過程中難以把控的 ROI焦慮。很多參與嘉賓表示,廣告主對數字營銷的關注,早已經從“要不要營銷”升級為“如何更高效營銷”,這個高效的衡量,亟需一套科學專業的測量標準。相比之下,傳統媒體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實踐,已經形成一套比較穩定的ROI衡量機制。而目前對于廣告主的數字營銷決策而言,缺的就是專業、科學的數字營銷效果標準機制這個“強心劑”。

不可忽視的社會化媒體影響力

約翰•奎爾奇教授在他的演講別指出,目前最受關注的社交網絡等社會化媒體在中國特有的人際關系文化中顯得尤為受歡迎,受到廣大互聯網用戶的積極響應和偏愛,并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化媒體習慣。

騰訊公司網絡媒體總裁劉勝義先生表示,在SNS營銷實踐中,中國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QQ空間作為中國最大的SNS社區,其活躍賬戶數達到 3.878億,SNS使用率遠遠超過美國。

在中國,廣告主不應該忽視如QQ空間這樣的社會化媒體。SNS適用于市場調研、品牌塑造、刺激銷售。比如可口可樂與騰訊合作在線火炬傳遞,吸引了超過6200萬用戶參與;招商銀行也通過與騰訊的合作,以行為激勵提升了用戶轉換率與使用率,令招商銀行的客戶價值提升。

當然,在新品預熱與方面,騰訊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比如聯想的新款 THINKPAD,就在騰訊 QQ空間的好友買賣、好友送禮兩個APP應用上進行產品植入,讓產品品牌口號、信息在好友之間親密傳遞,兩個項目的日均參與人數分別接近1000萬和 2000萬。

劉勝義先生認為,數字媒體令中國營銷迎來了精確營銷、實效營銷的關鍵機遇。由于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龐大的數字營銷用戶基數,以及大量的成功案例,讓中國營銷實踐影響了世界,也造就了“騰訊智慧風暴論壇”的精彩與影響力。

用戶體驗 媒體平臺核心價值

面對數字營銷的機遇,正如約翰•奎爾奇教授所說,千萬不要坐等、錯失時機。

對于希望有效開展數字營銷策略的廣告主而言,互動性和差異化策略是關鍵,因為品牌面對的消費者習慣和偏好都在不停地變化,只有通過互動才能進行雙向溝通以獲取深刻的消費者洞察;只有差異化才能樹立品牌的獨特影響力。

對于數字媒體平臺而言,用戶也在不斷地成長和變化,只有不斷地提升用戶體驗才能積累媒體品牌的美譽度和黏合度,以及媒體營銷價值顯現,轉型為高效營銷平臺。騰訊就是堅持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平臺典范。十年間,經歷了從工具到平臺,再到生活方式的品牌轉變。

場上嘉賓就消費者和用戶體驗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分享了各自所在行業對于消費者和用戶習慣改變的應對措施。

高效在線營銷 智者為王

根據艾瑞數據顯示: 2009年中國網絡廣告市場全年市場規模達 207.3億元,同比增長21.9%。預計2010年中國網絡廣告市場規模將加速增長,預計突破300億元。作為企業營銷人員面對這個澎湃的數字海洋,更需要懂得如何利用數字平臺,尋找高效的在線營銷解決方法。

“中國營銷正在與世界接軌,我們需要建立中國自己的科學營銷體系。”約翰•奎爾奇教授說得很對,在社會化媒體的 ROI衡量標準上,關鍵需要引入衡量成功的標準。

正是基于這樣的現狀,作為中國領先的在線整合營銷平臺,騰訊公司率先推出包含“可衡量效果、互動式體驗、精確化導航、差異化定位”四元素的Tencent MIND高效在線品牌營銷解決方案,為企業制定高效的市場營銷計劃和媒體策略,使品牌核心價值得以延伸。

“如果說騰訊MIND確立的這種標準可以說是‘內方’,那么我們今天與約翰•奎爾奇教授的對話就是‘外圓’。”劉勝義先生表示。

第4篇

書 名:要素品牌戰略:B2B2C的差異化競爭之道

者:(美)科特勒,(德)弗活德 著,李戎 譯

出 版 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9-1

次:1

數:

數:

印刷時間:2010-9-1

本:16開

張:膠版紙

次:1

I S B N:9787309075786 包

裝:平裝

目 錄

推薦序一 3M

推薦序二 張惟炯

推薦序三 拜 耳

推薦序四 美克邦

推薦序五 Bitrex

自序

1.為什么要打造品牌

1.1什么是要素品牌戰略

1.2一種新的品牌戰略

1.3你能從本書中學到什么

2.要素品牌戰略基礎

2.1要素品牌戰略的理論基礎

2.2要素品牌原則

2.3要素品牌的要求

2.4收益和風險

3.Intel Inside——要素品牌成功故事

4.要素品牌戰略的實施

4.1品牌概念的重要性

4.2要素品牌戰略的品牌概念

4.3戰略選擇

4.4溝通政策

5.要素品牌戰略的成功故事

5.1汽車行業部件

5.2紡織行業的纖維品牌

5.3一種重要的成分——玻璃

5.4食品行業的例子

6.要素品牌的成功案例

6.1特氟龍:要素品牌戰略基礎

6.2杜比:創新引導科技發展

6.3利樂:從設備制造商到大眾品牌

6.4苦味分子(Bitrex):完善營銷網絡

6.5禧瑪諾:隱形要素品牌

6.6模克隆:高科技材料

6.7數字光處理技術(DLP):寵愛你的客戶

6.8肖特賽蘭:成功的差異化戰略

6.9美克邦:說服客戶,衡量價值

7.管理并衡量要素品牌

7.1管理要素品牌

7.2衡量品牌的原則

8.成功的要素品牌的視角

關于作者

參考文獻

公司網址

要素品牌公司圖例

第5篇

在IT產業鏈中,開發者是一個關鍵環節,特別是對一些通用性和平臺類的產品,離開了開發者的二次開發幾乎寸步難行,因此IT廠商無不重視這一體系建設。然而,打造自己的開發者隊伍是一個投資巨大且長期的過程。即便如此,對于一直專注在硬件、專注在管道、致力于平臺化的華為而言,要完成自己的產業鏈布局,培養自己的開發者合作伙伴隊伍還是必須完成的任務。

“華為希望能夠打造出一個新的平臺,幫助華為那些已經具有豐富行業能力的合作伙伴,構筑全連接的能力,把它們的行業能力和我們的ICT能力結合起來,實現整個行業數字化轉型。”華為常務董事、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丁耘在日前舉行的首屆華為開發者大會(HDC)上表示。 華為常務董事、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丁耘

來自全球的2000多名開發者合作伙伴及業內專家參加了本次大會。大會圍繞“在一起 創夢想”的主題,全面展示華為開放的ICT能力,分享合作伙伴的成功案例。在大會上,華為還了開發者生態戰略和面向開發者的“沃土”計劃。

助力數字化轉型

丁耘在演講中表示,新一波的企業數字化轉型正在形成。在過去的十幾年中,以Google、百度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已經率先完成了數字化轉型。而今更多的傳統行業,包括行業、金融、電信、醫療、出版等也已經開始了這一過程。

“今年將會是一個里程碑,因為從今年開始我們看到了更多實體經濟在開始數字化轉型,轉型的體量將是非常大的,不是一家公司或者若干公司能夠支撐整個實體經濟的數字化轉型的。”丁耘表示,正因為如此,華為要開放自己的能力,和產業合作伙伴一起促進這樣的數字化轉型。

“華為聯合合作伙伴,共創全聯接世界,共贏產業數字化轉型的無限商機。”丁耘介紹了華為開發者生態戰略,“華為堅持聚焦ICT基礎設施,向開發者伙伴開放創新領先的ICT能力,打造面向運營商和企業市場的開放環境和使能平臺,支持和幫助開發伙伴業務創新,快速響應和滿足客戶業務需求,實現商業成功。”

那么,在這場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華為到底能做些什么?

丁耘說,首先是技術。過去十年華為總研發投入超過1900億元人民幣,打造了一個和同行非常不同的平臺。“華為不僅打造了全解決方案的通信能力,更構筑了IT和終端的解決方案,是整個產業中少有的能提供端到端、從IT到CT到終端解決方案的廠商,這就是這1900億元人民幣打造出的能力。”他說。另外,目前華為在全球170個關鍵標準組織中擔任主席或者副主席的職位,這樣的地位使得整個華為在轉型中能夠和產業合作伙伴一起把控行業轉型的方向。

其次是市場平臺。丁耘認為華為是有全球化市場平臺能力的公司。“可以說,今天有人的地方就有華為。經過四年來的拓展,華為已經在企業領域建立了全球6000個渠道資源,這一系列的資源將會成為我們的合作伙伴、開發者走向全球的平臺。”丁耘表示。

10億美元的沃土計劃

在首屆開發者大會上的一大亮點就是華為推出了10億美元扶持開發者的計劃。丁耘宣布了這個計劃。

他表示:“華為將在五年內投入10億美元實施‘沃土開發者使能計劃’(簡稱‘沃土計劃’),打造面向開發者伙伴的開發使能平臺和聯合創新。”

他說,在技術和解決方案方面,華為選擇了12個最具商業價值領域的能力進行開放,覆蓋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寬帶、SDN、移動辦公等最前沿的技術領域。在垂直行業方面則選擇了平安城市和金融。總體上,水平層面橫跨了IT和CT,垂直層面從IaaS層、PaaS層和SaaS層都提供了各個方面的能力開放。

在大會上,華為還宣布將打造以開發者伙伴為中心、以“LEADS”理念為指導的能力開放平臺eSDK,幫助開發者伙伴加速技術創新進程,提升差異化解決方案開發效率。

華為產品與解決方案戰略與業務發展部總裁肖然進一步闡釋了開放平臺的“LEADS”理念:云化的遠程實驗室服務(Lab as a Service)、端到端的開發資源獲取(E2E)、支持敏捷開發的流程、工具(Agile)、專注的全時在線專家支持(Dedicated)和在線互動的開發者社區(Social),為開發者提供良好的開發體驗。

肖然具體介紹了“沃土計劃”的內容:“創新基金”,為伙伴創新的聯合解決方案提供實物支持、開發資金支持、技術專家支持;“開發支持”,專項投入開放平臺和遠程實驗室建設,讓伙伴聚焦業務、高效開發;“華為認證”,對伙伴開發能力和解決方案予以認證;“人才培訓”,為伙伴提供研發、銷售和交付能力培訓;“營銷基金”,用于開發者生態圈拓展、創新解決方案營銷活動及銷售激勵。

結伴者行遠

在大會上,華為交換機與企業通信產品線總裁劉少偉的一句話給記者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說:“獨行者步疾,結伴者行遠。”意思是,一個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但要走得遠,必須有眾人同行。

劉少偉表示,對于華為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要走得多快,而是要走得更長久些,這就是華為打造自己開發者合作伙伴群體的關鍵。

第6篇

如果記得不錯,零售業全渠道這個概念是伴隨著營銷全媒體概念而生的。

標志性新聞

先不說對錯,但我堅信“術業有專攻”,堅信社會化大生產下的合作分工,堅信“少即是多”!

最近有幾個新聞經常閃現朋友圈:一是大潤發飛牛網2015全年虧損1.75個億;二是吳曉波豁出老臉在公眾號上賣楊梅酒;三是papi醬被投資1200萬元;四是阿里巴巴2016財年電商交易額(GMV)突破3萬億元人民幣,超越沃爾瑪,但是很多人不服,覺得沒啥了不起。

這四則新聞果真沒有什么關聯嗎?

冪次法則與馬太效應

最近在讀《從0到1》和《人類簡史》,這兩本書的許多觀點是交叉印證或互捧的。比如硅谷教父彼得?蒂爾非常推崇“冪次法則”,認為不論是投資還是生活都遵循冪次法則,即20%的關鍵事物帶來80%的收益,所以我們要把精力專注在最有價值的事情上。1976年出生,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尤瓦爾?赫拉利在其所著《人類簡史》中探討“為何我們能登上生物鏈的頂端,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其實也是極端推崇“冪次法則”。

回望零售業的全渠道熱潮,是否也會遵循“冪次法則”?答案不言而喻。

堅持自營的大潤發電商業務占比為7.2%,飛牛網虧損約1.75億元,同時,飛牛網去年用戶突破990萬,GMV(成交額)已突破10億元,黃明端認為電商整體發展情況符合公司預期。相比之下,阿里巴巴2016財年電商交易額突破3萬億元人民幣,超越沃爾瑪。初步能感受到二者的規模。但很多人不以為然。

數字的背后是生態和玩法,拋開馬云的魅力和網民的購物習慣不談,阿里的底氣是來自大數據和云計算,“馬太效應”放大了“冪次法則”,這也是傳統零售業上線O2O鮮有成功案例的原因。“蘇寧易購”、永輝超市的O2O走的是另一種路線,蘇寧易購引入阿里的戰略投資、京東商城投資了永輝。前不久小米4S手機被蘇寧全渠道包銷,3月1日當天銷售11萬部小米4S,3月24日蘇寧聯手天貓舉辦手機節,全年手機單一品類銷售目標1000億元!這可是蘇寧前幾年百強榜的整體成績!

網紅自媒體與全渠道

一直關注兩個微信大號,吳曉波頻道和羅輯思維。最近他們也是推出了大動作,先是羅輯思維領銜投資papi醬1200萬元,后是吳曉波微信頭條再次開賣他的“吳酒”外加認籌楊梅樹。

Papi醬幾乎每條微信視頻都10萬+,打賞人數都在2000人以上,以最低打賞額算,papi醬的單條視頻內容的直接價值1萬元以上,羅投資,應該至少有兩個原因打動了他,一是看好原創微視頻的未來,二是papi醬如今微博粉絲已經超過800萬,微信粉絲據說過1000萬,單次媒體當量上講,這要是插播個廣告,賣個貨,價值直逼央視廣告!

財經媒體人吳曉波的微信粉絲也是百萬級的,3月22日,吳曉波攜帶“吳酒”團隊和2016年的產品理念,亮相成都糖酒會。會上,吳曉波闡述他理解中的吳酒。依靠著吳曉波頻道155萬粉絲的龐大群體,“吳酒”走出了跟傳統酒企不一樣的成長路徑,成為本屆糖酒會不小的亮點。而“吳酒”公司提出的社群互動模型,以及移動互聯網跟現代農業結合的新計劃,亦令人耳目一新。此外,吳酒公司與著名餐飲航母外婆家的合作,讓外界對于吳酒公司新一輪的發展充滿了期待。2015年,吳酒一共做過兩次銷售試驗:第一次是2015年的5月,吳曉波頻道首次推出了5000瓶吳酒,結果,33個小時售罄;第二次是2015年的10月,又設計了一款新年賀歲吳酒,三天,預訂出了3.3萬瓶。

兩個例子,是否能給傳統零售人做全渠道一點啟示?

無中生有,精神大于物質

前幾日與當地一家做珠寶賣場頗具規模的大姐吃飯,聊起了微信商城,大姐很自信,說2000元就能買個全套的微信商城,微信營銷很簡單。這種觀點可能也代表了一部分傳統零售人。的確,企業建個網站、做個微商很簡單,但朋友圈那么多賣東西的,調查一下他們賺了多少錢?全世界有億萬家網站,你平時能上幾家?

傳統零售人做全渠道最大的一個誤區就是,以為建個網站、開發個微店就能賣貨,問題在于,人家干嗎來買?是你的商品打動人?還是你的品牌打動人?

《人類簡史》有個觀點:“人類躍居食物鏈頂端的原因是因為合作,可以合作的原因是因為人類的語言,有‘虛構’功能。人類的貿易網絡就是建立在國家、貨幣這些虛擬概念上的。”

事實上,讓我們認可這個“虛構”的原因就是規則、信任,一個銷售渠道如何贏得消費者的信任,不是技術能夠解決的,一定是精神和人文濃縮成的一個有價值的品牌,比如哈佛和劍橋,再如小米、蘋果、百事、德國制造等等。

網紅之所以“紅”是因為網民覺得對方好玩、有娛樂精神,讓自己放松,讓自己滿足,也就是他們創造的“價值”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至于他在哪個平臺展示都無所謂,或許這也能給傳統零售人一點啟示。

第7篇

日前,由騰訊微博商業中心舉辦的首屆騰訊微博—中國企業峰會在北京舉行。此次峰會的主題是“微博營銷,制勝未來”,騰訊了下一階段微博營銷服務資源框架,基于平臺、運營和推廣,騰訊將為企業搭建一個立體的微博營銷生態,為企業提供“由簡至捷”的一站式社會化營銷平臺。

“騰訊微博營銷服務資源框架就是利用微空間、微賣場等企業微博自主營銷平臺,通過企業學院等數字營銷解讀工具,借助精準投放社交廣告等本土化服務舉措,通過用戶數據分析推導出本土化營銷資源服務,這是一種獨特的方式,可以讓企業‘易上手、易掌控、易傳播’,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提升,實現快速、穩步發展。”騰訊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騰訊微博商業營銷平臺是一個一站式營銷平臺,讓企業通過免費建站、互動運營、營銷推廣、用戶管理四大步驟,以更簡單的方式傳遞企業價值,最大化凝聚用戶并實現商機轉換,“涵蓋了微空間、微賣場、精準投放社交廣告(SNSWIN)等多個微博營銷平臺”。

以微賣場為例,它依托微博的轉播互動功能,聯動電子商務資源,比如,轉播降價,微團購,限時、限量促銷,收聽、分享獲取優惠券等,借助多種電子商務模式,在微博上為消費者提供一個購物入口,而企業可以通過微賣場與消費者進行品牌互動,并通過微空間進行客戶管理。

“通過微賣場,商家與客戶面對面地宣傳、售賣,使得營銷更加簡單、便捷。天恒樂活城在微賣場舉辦活動期間的專題點擊數量超過了19萬次,線下現場看房900人次,成交房產達101套。微博賣車、微博賣房等成功案例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和收益,為社會化營銷提供了更多的途徑。”騰訊相關負責人說。

除了創新性地構建平臺,騰訊微博還通過數據分析、企業學院等精準有效的運營指導,為企業提供分析工具。例如,幫助企業運用CRM客戶服務系統挖掘潛在用戶,對用戶進行體系化管理,實現精準營銷。

對此,一位企業負責人認為:“騰訊擁有強大的數據挖掘能力,微空間擁有強大的數據解讀能力,讓企業能夠把精力集中于內容制造與網民互動。而企業學院等精準營銷教程,可以幫助眾多中小企業找到適合自己的營銷手段與路徑,迅速成長。”

目前,騰訊正在對微博本地化方面豐富的運營服務和推廣資源進行推介。“對運營服務、地域化推廣資源等加大投入,必將讓企業受益。”騰訊相關負責人說:“騰訊對中國1-4線城市有著良好的解讀能力,無論是一、二線城市的網絡消費習慣還是三、四線城市的網絡使用習性,騰訊都能很好地解讀。而騰訊微博正是騰訊強大運營能力的體現,騰訊微博在本地化方面早已采取了很多舉措,最近不斷加大投入,是希望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收益。”

業內人士指出,微博帶來的媒體巨變,以及用戶觸媒習慣的變化,正在顛覆傳統的廣告投放模式、媒體策略和傳播策略,如今正處在一個變遷的節點上。“騰訊微博梳理出的服務體系架構正是基于對數字營銷變革的適應,從平臺、運營和推廣三個方面推動企業對微博營銷的理解與運用,或許將引爆又一個企業微博營銷井噴期。”

第8篇

這項由人人公司旗下實名制社交網絡人人網,聯合第一財經、CTR發起的網絡票選,歷時31天,覆蓋汽車、食品、數碼、金融、家電、航空等十大行業,匯聚億萬網民的智慧和力量,意在對多個品牌的品牌價值和品牌形象進行消費者認知排名。評選結果不僅展現了國內主流消費者的意見和價值觀,也折射出普通網友在社會話語權方面愈加的舉足輕重。

消費者相信誰?

專家點評、權威認證、明星代言、瘋狂促銷、高空廣告、公關軟文......為了拉近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大大小小的品牌竭盡所能。這些努力足夠有效嗎?專注于提供數字解決方案的ODM Group最新發表的數據圖顯示:90%的消費者相信認識的人,真實世界的社交圈對消費者的影響要大于專家、廣告和名人,真實社交圈和興趣社交圈的消費者信任度更高。

人人公司首席營銷官江志強先生表示:"人人網秉承實名制原則,我們非常重視真實關系,及他們的真實意見。'人人最愛'的評選結果100%來自消費者意見,不僅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表達對品牌看法及意見的公共平臺,也為品牌提供了一個傾聽消費者真實聲音的機會,為媒體和第三方機構提供了一套刷新品牌價值的真實數據。"

社交網絡:影響消費決策

從廣告送達到影響購買,社交網絡的繁盛為廣告主創造了新的營銷機會。Nielsen早前的一項調查發現,社交廣告的平均回想率比非社交廣告高出55%;WPP旗下研究公司TNS"數字生活"的調查顯示,中國用戶更容易接受社交網絡上品牌和廣告主傳達的信息;Nielsen 2011年對人人網用戶的調查更指出:57%的人人網用戶會主動向他人推薦商品,40%的人人網用戶會接受社交網絡好友的推薦并購買商品,60%的人人網用戶更信任被好友推薦的品牌,16%的人人網用戶愿意為信任的品牌消費更多并再推薦。

憑借龐大的用戶基數、豐富的應用形式、精準定向的廣告推送、用戶自發的口碑傳播,社交網絡成為越來越多廣告主與消費者對話、甚至實現業績目標的標配。

找準需求:衍生營銷效果

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數據顯示,無論是不是品牌的鐵桿粉絲,用戶在人人網上都高度關注品牌的促銷信息(46.5%)、了解新產品或新服務(38.1%),享受品牌在線服務(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