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自拍偷拍欧美日韩_成人久久18免费网址_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1

首頁 公文范文 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路徑思考

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路徑思考

發布時間:2022-10-11 09:49:44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1篇的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路徑思考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路徑思考

摘要:在分析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現狀的基礎上,以生理學課程為例,探索如何通過合理規劃、團隊建設以及做好課程設計等自上而下的路徑構建一門高質量在線開放課程,以期為高職院校其他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生理學;在線開放課程

近年來,隨著高職院校“雙高計劃”建設的實施,課程改革對院校的高質量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提高職業教育的共享程度、拓展教學時空,增強高職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等都發生了巨大變化。2015年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在政策層面對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給出了指導性意見,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已成為現階段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生理學是醫學各專業的一門必修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內容是研究、揭示人體正常生命活動規律及其調節機制,起著促進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之間相互轉化的重要作用。學生能否全面精準掌握生理學知識,對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有著巨大影響。基于此,建設生理學在線開放課程,對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專業建設水平都具有重要實踐意義。本文在準確把握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內涵及特征的基礎上,探索生理學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路徑,以期為其他醫學基礎課程建設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

1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發展過程及不足

1.1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的發展過程

我國在線課程雛形追溯起來應是2000年啟動的“新世紀網絡課程工程建設”,通過遠程課程建設初步形成了開放式網絡教育模式,構建了終身學習體系,對推動我國教育資源信息化建設起到了奠基作用。但遠程教育存在的問題是只注重教學內容的呈現、設計多從教師角度出發、教學內容單一、互動較少、缺少評價體系等,且沒有明確的分層次建設。2003年,全國高等學校包括高職院校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高職院校開始探索進行精品課程建設。這一時期的建設工作實現了從“以資源為中心”的資源建設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資源共享的轉變,高職院校初步建立了一定的教學資源庫,但網絡化教學還沒有大范圍進行。這一時期因主要建設群體仍是高等學校且高職院校經驗不足等,存在“重申報輕建設”現象,部分建成的課程教學內容過時、教師手段單一、教學理念未能與時俱進,即使在本校內資源共享程度也較低。2011年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啟動了包括精品視頻公開課與精品資源共享課在內的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通過遴選形成了本科、高職等多層次的教學資源共享體系,高職院校開始加入了開放課程建設的隊伍。2015年教育部提出了建設一批以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為代表、課程應用與教育服務相融通的優質在線開放課程。為進一步實現教育教學資源共享,構建高校教學資源共享平臺,推行跨校、跨區域、跨類型的學分互認,各省開始探索建立在線開放課程平臺。《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提出“新建一批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和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19年國務院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遴選認定一大批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等,都在政策層面上促使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從之前以高等學校建設為主、高職為輔的結構化建設中獨立出來,這也要求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進入內涵式發展階段。

1.2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不足

隨著前期教學資源庫的建立以及國家各項政策的支持,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已形成一定規模,但仍存在一些制約因素。

1.2.1全方位支持力度不大

相比本科院校,高職院校存在地方支持、經費支持、技術設備、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的限制因素,導致現階段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數量不足,質量參差不齊。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陜西省政策支持力度較大,但因學校綜合設計不完善、經費支持傾向性不強、教師認識不足等,2018年前后建成的在線開放課程出現了“誰申報建設誰”的現象。近年來隨著建設數量的增加,立項有了選擇性,但也多是以申報團隊能力強弱為主要考量指標。到2020年,教育部認定的高職院校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有99門,綜合分析這些建成的課程,還無法達到建成一批以學生為中心的系統化優質在線開放課程的目標。

1.2.2團隊力量較薄弱

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團隊多為某一課程任課教師,每人負責若干章節,教學風格、水平以及教學內容、資源等容易出現偏差較大的情況。同時,專業教師缺少信息化能力和相關知識儲備,且主要精力還沒有從重科研轉變到重教育教學改革上,在課程制作過程中投入的精力較少、熱情不高,建成的課程多是將課堂內容網絡化,存在教學設計不充分、課程信息化水平不高、特色亮點不夠凸顯、后期使用過程中維護跟不上等情況,導致在線開放課程使用率低,教學效果較差。

1.2.3在線開放課程使用規范性有待提高

如果說前期的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的一個重要手段,那么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為時間節點,為進一步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大量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已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趨勢。現階段,各高校認可的在線課程平臺有22個,極大地實現了不同高校之間優質精品課程資源的共享。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多在學銀在線、智慧職教、智慧樹等平臺上線,還有部分省市自主開發了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但查閱各平臺現有的高職院校課程,除開發者開展線上教學或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使用外,其他學習者較少使用,這主要是因為資源認證標準和體系還沒有構建起來。同時,還存在課程規模沒有系統化、內容更新不及時、課程利用率較低、后期維護跟不上、交流互動較少等情況,致使優質資源無法真正實現共享。為更好地進行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高職院校應及時總結經驗、查漏補缺,以加快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進程,達到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這一最終目的。

2以生理學課程為例,探索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路徑

隨著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各項政策的落地,高職院校應進一步思考如何通過教學改革不斷提升課程教學質量。通過以上分析,筆者以生理學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為例,探索通過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培養教學團隊及加強使用管理等自上而下的建設路徑來提高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質量,以實現課程資源的共享。

2.1高度重視,合理規劃

學校層面要對課程建設起到積極引導作用,做好調研工作,如擬建設課程當前建設情況、學習群體數量以及受歡迎程度、開放的平臺等。在具體建設實施過程中做好課程規劃,如在立項所建課程時要做到以點帶面,以典型專業為引領,分析專業設置情況,先行建設一批使用較廣泛且有一定建設價值的專業課程,其他課程也要列入規劃,以建成基本覆蓋各專業核心課程的一系列在線開放課程。同時也要注重公共基礎課程及專業基礎課程建設工作。此外,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建立相關制度加強管理。如制定相配套的財務制度以保障教學團隊經費支持,鼓勵更多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改革創新。以我院確立建設生理學課程為例,調研了以面向群體是各普通本科、高職院校及師生的學銀在線平臺的高職院校生理學相關資源共享課程,現開設8門,選課最多的一門課程有將近兩萬人學習,這極大地促進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該課程是醫學各專業的必修專業基礎課程,我校每年學習該課程的醫學生有2500余人,如建成在線開放課程,對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均有提升作用。

2.2加強團隊建設

筆者查閱了上述8門課程教學團隊的組成,團隊成員90%以上是任課教師。任課教師具有對應的專業背景,在課程教學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但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更應注重工學結合、教學資源的信息化及高度共享,所以團隊成員還應包括行業(企業)兼職教師以及課程制作、運行和管理教師(信息化技術服務教師)。為了促進教師隊伍的發展,還要做到以老帶新,專業技術職務結構和知識結構合理。在團隊成員職責方面先行做好規劃,如課程負責人需具備豐富的教學改革經驗,在課程建設過程中負責課程設計,結合行業動態準確把握課程建設內容,確立明確的建設目標,并針對每位任課教師的特長分配不同的任務。學校任課教師要掌握課程前沿,在進行課程知識點設計時及時加入最新的教學內容,做到教學方法科學、教學手段先進,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行業兼職教師發揮行業優勢,主要參與課程內容的設計、實踐課程的授課或開設某一知識點的專業講座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行業的認識程度。現階段高職院校課程制作多由外包完成,但隨著建設課程量的增多,各高職院校已開始著重培養本校教職工的在線課程制作能力,團隊中加入信息化技術教師可大大提高課程建設的信息化水平,并及時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提高課程教學效果。

2.3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是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基石,從教學內容的設定、資源庫的建立、教學設計和方法到教學活動等都應提前做好規劃。

2.3.1學情分析是抓手

高職院校學生主要存在自主學習能力不足、學習興趣較低、實踐經驗缺乏等問題[1],在教學內容選擇上要綜合考慮學生的特點,根據生理學課程教學目標,合理設計教學知識點和技能點。結合學生學習時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實際情況,將每一個知識點講解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作為一個小專題進行呈現。例如,肺通氣的原理內容包括概念、機制、影響因素、臨床相關知識以及功能評價,在線單一講授必然會導致學生失去聽課興趣,所以在課程設計時可加入話題或案例,如以新冠肺炎為話題引出醫護人員堅守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并討論新冠肺炎患者為什么需要呼吸機等問題,通過融入思政元素、案例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其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夠進一步通過探究、邏輯推理來完成課程學習。

2.3.2資源庫建立是重點

在線課程教學資源包括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課件、教案、視頻庫、隨堂測試、課堂討論、單元測試、試題庫、知識拓展庫、虛擬仿真實驗、3D實驗等,這些資源大部分可通過對之前的精品課程等現有資源進行整合獲得。同時,還要注意結合生理學歷史,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生物學簡史、生理學重大突破或創新等呈現給學生,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習興趣。隨著網絡的普及,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多元化,所以要整合資源,將基本知識模塊化,以短小視頻形式呈現;擴展的資源要廣泛化,如將知識擴展庫、實驗視頻、其他平臺短視頻等放在教學資源中加以呈現,建成系統化教學資源庫,促使學生主動學、愿意學、學得懂、學得會。

2.3.3課程教學設計是核心

課程設計是對授課計劃、教案、課程標準、目標、內容、教學重難點、PPT、課程評價與反思等內容的制作總領。在線開放課程的最大特點就是碎片化學習,生理學課程教學設計就要根據現有的教學時長,將每個視頻時長控制在10分鐘左右。結合線下課程,開課時間維持在14周左右。在具體內容設計上要因材施教,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特點,利用信息化手段呈現教學內容。如心血管循環系統功能中心臟的功能這一知識點,可利用3D動畫將心臟如何射血這一過程展示出來,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其他相關內容的設計要結合視頻內容加以完善,以利于學生的系統化學習。

2.3.4教學活動的開展是關鍵

在教學中,教師可采用線上教學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或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直播等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對在線課程加以應用,從而實現以教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為中心這一教學改革目的。另外,可調整教學評價方式,如在考核中增加對學生在線學習時長、在線討論積極程度等的考核,可通過查看學生在學習平臺的學習時間、學習方式、答題情況、互動討論等給出相應的分數[2]。教師還可根據學生的學習報告來評估其表現及學習效果,進而針對學生個體提出個性化的學習建議。

3結語

綜上所述,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可以拓展教學時空,不斷擴大職業教育資源的受益面。本文通過對生理學這門專業基礎課程進行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探索如何構建高質量的在線開放課程,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筆者認為可通過高職院校加大教學改革力度、教師層面結合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情況及專業特點不斷提高信息化教學水平,建設具有職業特點的在線開放課程,充分發揮“互聯網+職業教育”的優勢,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參考文獻:

[1]張飛飛.高職學生學情分析及教學改革應用[J].知識文庫,2020,37(10):96-98.

[2]鄭亞萍.多維度生理學在線精品課程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12):27-28.

作者:王喆 單位: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