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09 09:16:49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1篇的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研究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音樂是提升小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學科,新課改下的教育教學不再將目光聚焦在學生的文化課程上,而是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有效推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綜合發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班級合唱不但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團結與合作,而且能夠從中感受到音樂合唱的魅力,讓學生在合唱中意識到團體精神。需要教師明確教學目標,看到每一位學生的長處,掌握全體學生的音樂專業水平,激發全體學生的合唱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音樂合唱的效果。
一、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的意義
1.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整體凝聚力
合唱教學需要全體學生的參與,班級的每一個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具有較強的帶動性,而且合唱最重要的是節奏的統一,需要將聲音融為一體成為飽滿的“和聲”,需要的是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要在合唱中用心傾聽其他人的唱速,才能更好地相互配合。通過教師的鼓勵,學生能夠意識到只有每個人保持最佳狀態,合唱效果才會更完美,學生更樂于積極參與和表現,促進了班級的整體凝聚力。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培養學生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在音樂教學中,學生若能從中獲得極大的快樂,則其學業成就將成為必然。課堂合唱是小學音樂教學中最受老師歡迎的一種教學方式,它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音樂還能促進學生的智能發展,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拓展他們的知識。
2.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音樂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藝術,通過音樂教學學生能夠獲得一項技能,能夠調節情緒、放松身心,帶來聽覺上的享受。在音樂教材中包含著很多名家音樂作品欣賞,學生通過合唱教學這一整體性活動,享受著音樂帶來的愉悅感,讓身心得到了充分的放松,有效緩解了學習中的緊張氛圍和壓力。在合唱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求學生能夠跟得上整體的節奏,而且也非常重視將音樂的技巧傳授給學生,保護學生聲帶的同時掌握基本的音樂欣賞和鑒賞能力。小學音樂教師要重視和強化合唱教學,讓全班同學都能欣賞美妙的音樂。在小學音樂班的合唱課中,教師可以利用合唱訓練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讓他們在學習合唱的過程中,既能掌握合唱的技巧,又能增強對新知識的領悟,進而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在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要進行變革、革新、轉變觀念、摒棄傳統觀念,探索更多實用的教學手段,以提升小學音樂班的合唱能力、培養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和積極性。
3.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
小學階段是一個學習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們的接受能力和好奇心都是最強的,所以在學校選擇課程時,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音樂。音樂班合唱課的教學方式,以班級為單位,將教材的內容和音樂相結合,以提高學生的合唱水平。在合唱教學中,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團結、互助、團隊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小學音樂班中,每個同學都要團結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創造出美妙的樂章。要確保班上合唱活動的順利進行,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每個同學的音樂水準,并根據相應的情況來安排自己的角色。在合唱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跑調的情況,因此老師要著重對學生的演唱進行指導,并對學生進行強化,以免出現跑調,從而影響合唱的整體水準。班集體合唱是最容易組織起來的一項活動,但要掌握好整個歌唱的水準卻很困難,這就要求學生和老師一起合作。班上合唱課一般都會選用教材中的歌曲,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對課本的了解,又可以增加對音樂的體驗。同時,課本中的班級合唱不但可以在教室里練習,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很好地掌握和提升。
二、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的方法探究
1.豐富音樂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不同的音樂風格
由于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在傳統的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中,教師多按照教材內容開展合唱教學,音樂曲目比較短、音調簡單,易于小學生接受是不爭的事實,但這種合唱教學方法不利于小學生音樂鑒賞水平的提升,而且簡單的歌曲也容易讓學生們產生枯燥感。通過音樂班的合唱,可以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覺和理解,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況,提高教學效果。在合唱教學中,改革與發展勢在必行,不斷探索創新,不斷充實、發展。在實踐中,音樂教師的思想和方法對其教學產生了很大影響。因此,教師要不斷地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采用創新的、新穎的方式來掌握課堂中的每一分鐘,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在每節音樂課中,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同,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其中的缺陷并進行糾正。教師在合唱教學中要不斷地豐富音樂課堂內容,適當地增加一些專業的音樂知識,讓小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優秀的音樂作品。例如,在《我愛家鄉,我愛祖國》的音樂單元教學中,除了教材中的內容外,教師可以將更多的愛國主義題材的歌曲引入課堂,例如《義勇軍進行曲》《我愛你,祖國》等,這些適合合唱的歌曲不但更有意義,而且需要保持高昂的精神狀態,投入飽滿的情感,讓小學生在合唱中進一步感受愛國主義的精神力量。
2.充實專業的師資力量
音樂是一門藝術,需要專業的教師去授課,因為教師的專業性直接體現在教學效果上,師資團隊夠專業、夠強大,教學質量才有可能得到提升,但在目前的小學音樂教學中,學校在專業音樂教師配備上仍存在一定的欠缺。需要學校加強這一方面的投資力度,增設專業的音樂教師,并且重視教師專業知識的定期培訓,以期教師能夠以更加專業的知識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與指導,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對于現有的教師,要從思想上進行教育,從根本上轉變教師對音樂教學的觀念,不再將音樂看做一門“副課”,從專業的角度認真對待。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小學音樂班的合唱是一項團體活動,它既檢驗老師的專業能力,又要同學們齊心協力、努力練習。對合唱教學,不僅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而且要做到多種形式的教學,使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快樂。在課堂合唱中,老師可以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對不同層次的同學進行統一管理。比如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可以讓他們在課堂上學到一些有趣的東西,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班級合唱課中各年級課本歌曲的教學,不同時期的學生對音樂作品有不同的認識,并采用相應的教學方式。例如,初中生在音樂節奏上表現出了較強的節律意識,而在職業技能上的領悟力則相對較差。所以,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同學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合唱練習,保證了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并能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素質。
3.完善教學設備,增加合唱教學的專業性
音樂教學離不開專業的教學設備,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推進,社會、家長、學校等各層面對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已經有了全新的認識,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音樂等學科的教學。在合唱教學中,需要專業的音樂設備,學校要增加這一方面的資金投入,對老舊的音樂器材進行淘汰、更換,做到音樂器材與教學內容需求相匹配,以先進的音樂教學理念指導合唱教學。對于已有的音樂器材,要充分利用好,避免產生音樂器材的閑置與浪費。因為不同的樂器具有不同的高音、音準等,完善音樂教學設備能夠提升學生對音樂器材的認識、使用效率,對音準做到更全面地把握,提高合唱的效果,提升小學生整體合唱能力。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與完善,中小學音樂課堂合唱課的教學模式也在不斷探索,老師提倡全班同學在音樂課上加強練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通過合唱,學生們不但可以感受優美的音樂,同時也能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積累知識文化。同時學校應重視音樂專業師資的配置。教師隊伍的建設是教育改革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教師隊伍的壯大不僅可以提升當地的教育水平,還可以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當前,國內許多地方的音樂教師素質偏低,教師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沒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也沒有堅持傳統的教學觀念,造成了他們的專業素質低下。因此,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重視音樂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并通過提高各學校的師資選拔標準來促進地方教育的全面發展。
4.在合唱教學形式上要多樣化
一是分工合作,即合唱教學中對有男女聲部的歌曲分開練習。音樂課堂本應該是輕松愉快的,小學生在合唱的過程中要能感受到一種美的享受,而非將合唱教學作為一項學習任務,基于小學生的自制力較弱,容易分心走神等特點,在合唱中對男女聲部分開練習,通過分工合作提高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二是分角色合唱表演。比如《吉祥三寶》這首歌曲非常適合合唱表演,對于歌曲中的三個角色,教師可以開展分角色合唱,在合唱中增加相對應的動作表演,增強歌曲感染力的同時也能帶動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另外教師應科學提升學生的演唱質量。在目前的音樂課上,新課注重的是民族、世界性和文化的多樣性,所以教師的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整體素質。在音樂教育中,學習歌曲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學習歌曲不但可以使學生掌握優美的音樂和技巧,而且可以加深對自身文化的理解,促進民族文化的發展。
5.在合唱評價上做出相應的調整
課堂教學中評價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通過有效的評價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在當前的合唱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方式過于單一,基本上就是要求學生最基礎的配合,如果學生的整體性不強,教師可能會重復地指出這一問題,而忽視了學生在合唱中其他的良好表現。班級合唱教學中,需要教師從發聲技巧、和聲方法等方面觀察學生的合唱能力,對于學生表現出的優勢給予肯定,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對長處繼續發揮,而對于學生的不足之處教師也需要直觀地指出;同時評價主體也可以是學生,教師要善于傾聽并接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有效提升合唱教學的水平。
6.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
合唱團的成員一般都是從不同的班級里挑選出來的優秀歌手。他們的各項能力相對較強,音樂天賦也是不相上下。但是,在一般的班級里,孩子們的嗓音、音樂能力都不是最理想的,甚至很多孩子的嗓音都不太好。這對于全班合唱來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而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到學生的不同。用一個好的心態去面對所有的孩子,捕捉他們身上最細微的閃光點,抓住一切機會去嘗試教育。激發學生的自信和熱情,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比如,有嗓音好的學生,就會吹口哨,老師可以讓他們用口哨伴奏。有節奏感的同學可以用敲擊樂器伴奏,等等,這樣才能保證整個班的合唱課的順利進行,調動學生學習合唱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
三、結語
總之,小學音樂中的班級合唱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重視并利用好合唱這一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通過合唱教學豐富小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小學生在表演和演唱中增強班級榮譽感,鍛煉他們傾聽他人、配合他人的能力,為小學生的音樂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敏.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實踐研究[J].新智慧,2020(22):84-85.
[2]方阿鑾.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實踐分析[J].教育界,2020(31):35-36.
[3]程繼紅.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實踐研究[J].科普童話,2020(13):65.
[4]于利利.基于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實踐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9(11):77.
[5]王麗萍.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實踐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9(08):28.
[6]雷濤.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實踐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19(14):152.
[7]黃春群.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實踐探究[J].當代音樂,2019(05):82-83.
作者:尚雪艷 楊丹 單位:甘肅酒泉玉門油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