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24 15:13:37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工業節能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1.外墻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墻
(1)重量輕,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容重一般為400~800kg/m3,普通粘土磚的容重為2500~2800kg/m3,對比可以發現,加氣混凝土砌塊重量僅為普通粘土磚的1/3~1/5。使用加氣混凝土砌塊不僅節能,而且可以減輕建筑主體結構的重量,節約結構和基礎造價,可以降低基礎和結構的投入,縮短施工工期,減少建筑物的建設成本;
(2)保溫隔熱性能好,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導熱系數僅為0.15W/mK,只有黏土磚的1/5、普通混凝土的1/10,因而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性能;
(3)吸音隔聲性能好,加氣混凝土砌塊由于具有球狀密閉多孔結構,因而具有一定的吸音和隔聲性能,吸音系數為0.23~0.3,隔聲量為58dB。完全可以滿足各類墻體的隔聲要求。
2.貼膜玻璃及熱反射玻璃
玻璃是門窗中難以替代的最重要材料,能否做好外墻窗戶的節能措施直接影響建筑能耗。對于有空調車間,本項目在滿足采光和通風要求的前提下,采取了減少窗戶尺寸等措施,采用了節能鍍膜玻璃,即利用節能玻璃本身所具有的反射、透射、散射以及聚光特性,對室內光線的均勻分布、避免陽光眩光、防止熱輻射將起重大作用。在南方地區,建筑外墻及窗戶西曬,會對有空調車間的能耗產生較大影響,因此為降低能耗,在有西曬的墻面窗戶采用貼膜玻璃。建筑玻璃有機薄膜是由聚酯薄膜經表面金屬化處理后,與另一層聚酯薄膜復合。將復合膜貼到玻璃表面后,可有效增強玻璃安全性能,并具有降低太陽輻射熱量和阻隔紫外線等陽光控制特性能。采用加貼具節能性能的玻璃有機薄膜,是目前提高建筑玻璃安全性和改善建筑物節能效果的較為可行的技術手段,能較好的進行陽光控制、節能、阻擋眩光、阻隔紫外線及玻璃表面保護,有效的降低了有空調的車間的能耗。
3.擠塑聚苯板隔熱屋面
屋面是建筑節能中又一主要部分,建筑物內熱量有很大部分是通過屋面擴散的。為解決屋面的保溫隔熱功能,本項目采用保溫屋面,其主要組成部分包括:屋面板、防水層、濾水層、保溫層、保護層。屋面板厚度為120mm,屋面板坡度采用結構起坡3%。防水層采用焦油聚氨酯防水涂膜,防水層厚度為2.0mm。保溫層采用擠塑聚苯乙烯保溫隔熱板,保溫層厚度為20mm。保溫層采用以聚苯乙烯樹脂為主要原料的擠塑聚苯乙烯泡沫保溫板,具有有抗高壓、防潮、不透氣、不吸水、耐腐蝕、導熱系數低、輕質、使用壽命長等優質性能,擠塑聚苯板隔熱屋面具有構造簡單,防水效果好、節能保溫的特點。而其他保溫板材料,如發泡聚氨酯板等無論是隔熱性能、吸水性能還是抗壓強度等方面特點都無法達到擠塑聚苯乙烯泡沫保溫板的效果。
二、裝配車間中央空調節能技術——水蓄冷空調系統
因本項目中裝配車間為4層空調車間,車間建筑面積約20000平米。為節約能耗,本車間制冷系統采用了水蓄冷中央空調技術,水蓄冷中央空調系統是用水為介質,將夜間電網多余的谷段電力(低電價)與水的顯熱相結合來蓄冷,以低溫冷凍水的形式儲存冷量,并在用電高峰時段(高電價)使用儲存的低溫冷凍水來作為冷源的新型空調系統。該項技術是利用國家峰谷電價政策,在谷段(夜晚)電價較低時采用冷凍機凍水進行蓄能,在峰段電價較高時將儲存的冷量從介質中釋放出來供空調系統進行制冷的新型技術。采用該技術,不僅可以為企業節省大量中央空調電費,還可以緩解國家的電網壓力,減少電力投資和浪費。實施水蓄冷的基本條件:以冷凍水為冷源的電制冷空調系統,低電價時有空余的制冷機組作蓄冷用;有可執行的峰谷電價政策或對蓄能優惠的電價政策;建筑物中或周圍有可利用的消防水池或可建蓄水池的空間。本項目將獨立的消防水池增加外墻保溫及內部進行改造后使防水池同時具備消防系統供水要求,在增加少量建設成本的情況下,使消防水池具備水蓄冷空調系統蓄水的功能,且地面蓄能塔外觀與周邊建筑物協調。采用蓄冷水系統后,在低谷時段用電,用一度電的費用可使用三度電,節省電費50~70%以上。采用水蓄冷的效益分析:采用蓄冷系統過渡季節不開或少開主機,可減少相應的電力設備投資30~50%,停電時可利用自備電力啟動水泵供冷/供熱,提高空調系統的可靠性。節省率為:60%節省電費為:3131元/天。采用水蓄冷時運行電費為:2113元/天,不采用水蓄冷時運行電費為:5244元/天,蓄冷水塔容積為:2000立方米,蓄冷水塔功率為:2110千瓦時(600冷噸),由于夜間已蓄能,白天在突然停電時,只需很少的電力驅動水泵,即可維持空調系統供冷。全年節省電費為:3131元/天×365天=114萬元,整個系統正常運營5年時間,所節約費用即可收回投資。
三、員工宿舍熱水系統—空氣熱泵工程
1)區位優勢。
舊工業建筑由于歷史的特殊性,以前的老工業建筑在幾百年的城市擴張之后,區位性價值普遍得到提升,大多存在于城市的中心地帶,交通便利,這個區位優勢使得改造的投資小、回報高。
2)結構優勢。
工業廠房結構堅固、空間高敞、設計使用年限一般在50年以上,并且具有較強的抗震性能以及結構承載力。
3)空間功能優勢。
舊工業建筑大多是大空間、大跨度結構,這使得改造時的空間劃分比較靈活,可以適應不同使用者對空間功能的轉換要求。
4)基礎設施優勢。
舊工業建筑的電力設施、給排水設施等基礎設施都有較強的負荷能力,保留其可以節省添置這些設施的費用。
2綠色節能技術的內涵
20世紀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師保羅•索勒瑞首次將生態與建筑合稱為“生態建筑”,即“綠色建筑”。綠色建筑就是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為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綠色建筑已經成為建筑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舊工業改造也應采取綠色改造的方式。與推倒重建相比,舊工業建筑改造再利用可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和不可降解的建筑材料對環境的污染。針對建筑運行能耗的來源和組成,把建筑綠色節能技術分為兩類:建筑本體綠色節能技術和建筑設備綠色節能技術。其中建筑本體綠色節能技術包括圍護結構的綠色節能技術和建筑空間設計的綠色節能技術;建筑設備綠色節能技術包括建筑能源設備系統綠色節能技術、建筑環境控制系統綠色節能技術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
1)節地與室外環境。
舊工業建筑區位優勢明顯,處于城市中心地帶,對舊工業建筑的土地進行合理的利用,是節約土地最直接的方法。合理采用屋頂綠化、垂直綠化等方式,既能節約土地,又可以起到綠化環境的功效。屋頂植被可以有效吸附空氣中大量的浮塵以及CO2,可以有效的起到隔熱保溫的效果,也可延長屋面防水層的使用壽命。使用綠色植被覆蓋建筑物表面,從外觀上看既遮擋了建筑物原有與周邊環境不協調的風格又賦予建筑物一種古樸的氣息。
2)節能與能源利用。
節約能源是實現綠色節能的核心理念,根據舊工業廠房所處的地理位置,充分利用太陽能、地熱能、沼氣、風能等等可以再生的資源,在改造中采用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系統、太陽能光熱與光電系統等節能技術等。由于經濟技術和建筑功能的因素,舊工業建筑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較差。許多舊工業建筑改造后這個問題依然存在,這樣不僅影響了建筑的使用性能,而且會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費。但是,舊工業的大跨度、大空間結構也正是改造者所看重的,他們在改造之后往往愿意保留此類大空間,引入自然光,這樣白天可以不需采用其他照明措施,節約資源。
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通過采用節能型設備,如無水小便斗,節約用水;將地面雨水、屋面雨水、生活用水利用膜生物反應器進行分別收集后合并,通過凈化用作沖廁或綠化用水;在停車場鋪裝易滲水的材料,使得雨水快速的滲入地下來補充土壤中的水分。
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若對舊工業建筑不進行改造再利用,而是采取推倒重來的方式,無疑造成了資源和建筑材料的極大浪費,推倒破壞產生的建筑垃圾更是增加了環境的負擔。而如果對舊工業建筑改造再利用,使它真正達到實際的使用壽命,也是節約建筑材料的一種表現方式。舊工業拆除下來的一些物件,可以作為裝飾物品擺放在工業園區,既不浪費材料造成環境污染,又美化環境,使得這些物品更具有歷史價值。
3綠色節能技術在舊工業建筑改造中的應用實例
3.1天津綠領慧谷創意產業園
綠領慧谷創意產業園原為天津紡織機械廠,始建于1946年,占地面積138畝,廠房面積6.1萬m2。改擴建后園區所占地面積近9.3萬m2,總建筑面積10萬m2。在改造過程中,大量的采用了綠色節能技術:新建材料保溫外墻、新技術窗體遮陽、可控開窗面積、隔熱鋁合金型材、中空Low-E玻璃等,使得這些建筑既是節能房又是展示廳。應用太陽能集中供熱系統、熱交換新風系統、屋面雨水收集、風光互補路燈、室外自滲透型停車位地面等環保節能手段。經過測算,一期的改造成本僅為拆除的36.4%。
3.2上海市花園坊節能環保產業園
上?;▓@坊節能技術環保產業園前身為上海乾通汽車附件廠(1954年—1966年),于20世紀初搬遷,留下18棟工業廠房,總占地面積為3.23萬m2,總建筑面積為5萬m2。屬于節能研發設計、建筑節能設計、節能文化傳媒、節能咨詢策劃為一體的市級創意產業集聚區。原廠區18棟建筑主要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改造過程中保留了框架結構,原有的外墻采用小型空心混凝土砌塊,既能減輕負荷又能起到保溫作用。新砌外墻則采用復合墻體系統,能夠消除冷、熱橋,維持室內氣溫平穩,節省空調能耗。在改造過程中采用太陽能熱水系統、無水小便斗、窗體遮陽、門窗斷橋隔熱鋁合金型材、中空Low-E玻璃、兩層透氣型木窗、雨水回收系統用于衛生間沖廁及清洗車輛等綠色節能技術。
3.3蘇州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生態辦公樓
蘇州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生態辦公樓前身為法資企業美西航空機械設備廠區,始建于1895年,改建于2001年,為框架結構。在改造的設計階段,將經濟、節能、生態性融入到其中。在改造過程中,大量的使用到一些節能高效的新材料,如太陽能燈,將原先部分老廠房的屋面拆除,在屋面開天窗,增加了室內光線和通風,在屋面開小口,安裝太陽能燈,白天可享用自然光線辦公。將原來普通玻璃更換為雙層斷橋玻璃,來達到保溫節能的功效。原來老廠房的蓄水池、水塔均保留再利用,采用蓄水池的水清洗車輛,洗完車的水再次利用澆花,實現了水資源的重復利用。在樓層陽臺上種植植物,采用屋頂綠化的方式,使夏天有效的緩解太陽的直射,起到保溫隔熱的效果,降低對能源的使用,而且提高了辦公條件。
4結語
1.1明確管理方針,完善體系規章津濱輕軌成立了節能減排委員會,下設節能辦公室和四個節能分委會,明確了節能減排管理與運營生產管理緊密融合的管理方針,采用“系統推進、多維推進、關鍵突破”的節能管理思路,編制節能管理手冊、節能獎懲規定、節能專項基金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形成了具有輕軌特色的節能管理體系。
1.2開展能源審計,挖掘節能潛力津濱輕軌定期開展能源審計工作,分析挖掘節能潛力,制定切實可行的節能減排目標、規劃和措施。結合能源審計建議,公司不斷調整能耗管控重點,做到運營發展與節能指標同頻同步,緊密結合。節能委員會細化分解節能指標,以電、水、氣、油分類確定消耗源99項,同時明確月度、年度消耗指標達1292個。
1.3貫徹節能政策,加強監察力度津濱輕軌每年與開發區簽訂《協議目標節能責任書》,接受相關管理部門的年度節能評審驗收。建立了能源消耗管理統計系統,監控全線用能情況,及時收集、統計、分析用能數據,并在用電高峰進行不定期抽查。
1.4優化行車組織,提高電能吸附列車在起動時會消耗大量的電能,在制動時就必然要產生相當大的制動能量,如制定科學合理的運行圖,行車密度較大,間隔均勻,且同一供電區間內各列車起動和制動的時機配合恰當,反饋制動把動能轉化為電能送入輕軌供電網供其他列車使用,再生制動能量就會被其他運行車輛吸收,津濱輕軌一直運用此原理不斷完善行車組織工作。2012年津濱輕軌與天津地鐵
1、2、3號線實現并網接駁,城市軌道交通步入網絡化運營階段,公司適時調整行車方案以滿足客流量增長的運輸需求,最大行車間隔減少至12min,最短行車間隔達到5min,平峰行車間隔8min,行車密度增加,各時段間隔趨向均勻,列車牽引與制動進行匹配,根據各車站客流數據分配停車時間,在當前運營規模下最大程度利用再生制動的能量。
1.5整合修程規程,降低檢修能耗參考同行業運維水平,對電客車及運營各系統的運行情況進行檢測、評估、論證,最終確定延長電客車定修、架修、廠修的走行公里,運營系統中修以深度故障修為主,減少設備生命周期中、大修的檢修次數,降低了設備檢修過程、動靜調試中的能源消耗。
2能源利用現狀
以2013年1-10月為例,津濱輕軌主要區域耗能6675tce,其中電力占比85.73%,天然氣占比14.04%,水占比0.23%。主要消耗的能源是電力和燃氣。電力驅動牽引電機,完成由電能、機械能的轉換,帶動機車運行。其中電力又分為牽引用電和動力用電兩部分:牽引用電主要作用是輕軌機車運行時牽引系統牽引電機用電及車上的照明、空壓機等輔助系統用電;動力用電維持各個輕軌站正常運行的用電,包括車站照明、電梯及辦公區用電等。而燃氣主要供食堂、鍋爐房等輔助生產生活用能。
3將節能減排技術融入運營生產
3.1供電系統
3.1.1電壓制式與電壓等級目前國內外輕軌供電系統的電壓制式主要有DC750V和DC1500V兩種,津濱輕軌采用的DC1500V電壓等級可以顯著減少牽引變電所數量,全線牽引整流機組總安裝容量小,供電設備利用率高。另外,由于供電臂長度較長,位于同一供電區段的列車數量多,有利于列車再生能量的吸收利用。津濱輕軌中壓網絡采用35KV等級,35KV中壓網絡輸電半徑和容量大,電能損失小,設備完全實現國產化,從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了節能的合理可行性。
3.1.2無功補償技術運營之初津濱輕軌主變電所35KV側現場實際測試結果表明,母線平均功率因數僅為0.4左右,且由于輕軌本身工作特性,尤其是夜間停運后。使母線一直處于無功倒送狀態,并且母線中5、7、11、13次諧波電流超標,造成能源浪費。為抑制無功倒送、節約能源、消除諧波,津濱輕軌分三期對主變電所加裝無功補償裝置,深入開展無功治理工作。
3.1.3電力監控系統(SCADA)電力監控系統由設在控制中心主站的電力監控調度系統,設在沿線各變電所被控站的全所綜合自動化系統,設在車輛段供電車間的電力監控復視系統及遠動通道組成,用于對沿線變電所內主要電氣設備的遙控、遙信、遙測、遙調和遙視等。該系統實現了軌道交通電力輸配和消耗環節實施集中扁平化的動態監控和數字化管理。通過運營行車組織及節能管理相互配合,可不斷改進和優化能源平衡,達到系統性節能降耗的管控一體化。
3.2車輛設備
3.2.1車體采用不銹鋼材料的輕量化整體承載結構,流線型前端采用進口樹脂玻璃鋼結構,降低車輛負荷,提高了牽引動力效率,降低了牽引能量消耗。
3.2.2采用由VVVF逆變器、交流異步牽引電機和微機控制裝置組成的動力系統,使列車的智能動力輸出有效降低牽引能耗。
3.2.3全封閉的車體填充了隔熱保暖材料,避免了車內能量的流失。
3.2.4采用兩動兩拖的混合編組,既滿足了運營需求又達到了節能減排的效果。
3.3機電系統
3.3.1屏蔽門系統:津濱輕軌地下段采用全封閉屏蔽門技術,大幅減少了隧道與站臺區域的熱量交換。
3.3.2空調系統:為了應對傳統定速空調能耗大、故障走高的問題,津濱輕軌投資數百萬元對車站中央空調系統進行變頻改造,預計可節能20%以上。
3.3.3照明系統:地面車站充分利用自然光,并于2009年響應國家號召全線集中采購更換了節能燈具。
3.4自動列車清洗設備為實現廢水零排放,津濱輕軌自運營前就簽訂了西班牙自動列車清洗設備的采購合同,該設備具有先進的循環再生過濾系統,分別采用固定沉淀、油脂分離、生物凈化、石英砂活性炭精濾等方式,有效除去水中污染物,達到回用達標。根據使用情況統計,水處理系統每年可減少廢水排放23868t,節省開支15萬元。
4讓節能減排技術服務員工生產生活
4.1太陽能津濱輕軌投建車輛基地、停車場太陽能熱水系統,通過搜集氣象資料,計算太陽的輻照強度和集熱器面積,本項目共設計安裝集熱器125組,共計250m2,按照冷水溫度10℃,用水溫度45℃(即溫差35℃),太陽能保證率按照75%計算,則250m2集熱器年產熱量約為1268008MJ。即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后,每年可節約能量1268008MJ。按照太陽能設備使用壽命15a計算,15a一共可以節約燃氣費用約100~110萬元。
4.2輻射采暖技術車輛基地庫區(組合車庫、列檢車庫、特種車庫)負責日常輕軌車輛各種修程作業,庫區面積7.569×104m2,建筑主體采用輕鋼結構門式鋼架,墻體為雙層加芯鋼板,平均高度達20m,由于不同庫區負責修程任務不同,并且同一庫區又劃分不同維修區域,機車維修通常為全天不定時開展,導致供暖需要具有區域及進段相對分散的特點。為了權衡庫區采暖在節能、環保、安全等要求,輕軌車輛基地庫區采暖系統擺脫了傳統的陳舊的暖通設計習慣,引進國際先進的節能型采暖系統—燃氣遠紅外輻射采暖技術為車輛基地庫區作業供暖。輻射采暖系統比傳統的蒸汽采暖系統節能40%。對同樣的室內溫度效果,該采暖系統的設計熱負荷只需其它傳統采暖系統的80%~85%,且設計室溫可比對流型采暖系統低2~4℃,按照工況廠房室溫達到14℃的下限標準,采用熱水管網對流供暖每年需消耗燃氣335.60×104m3,而采用輻射采暖系統供暖每年僅需消耗燃氣126×104m3,節約燃氣費用300余萬元。
5結語
關鍵詞:工業鍋爐;節能減排;現狀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TK2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7-0006-01
工業鍋爐產生的能源消耗和廢氣污染已成為國家能耗和污染排放治理的首要問題,但目前,對工業鍋爐的節能減排工作還缺乏統一的目標和有效的方案。在工業鍋爐運行狀況監測、自動調節和控制、運行管理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首先應對工業鍋爐節能減排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以便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1 工業鍋爐節能減排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1.1 鍋爐管理人員素質偏低
鍋爐管理人員是鍋爐節能減排工作的主體,但由于長期缺乏培訓,鍋爐管理人T專業素質參差不齊,管理能力整體偏低。主要表現為節能減排意識淡薄,對節能減排的相關措施缺乏了解,鍋爐的監測、調節等工作缺乏及時性和有效性[1]。
1.2 燃料品質差
工業鍋爐的燃料以煤炭為主,其中較適合層燃鏈條鍋爐的燃料是煤塊,適合煤粉爐的燃料是煤粉,但目前的工業鍋爐燃料供應還未實現分類供應。許多工業鍋爐的實際使用燃料是散煤和末煤,燃料品質差,燃燒所耗的能源自然增加,產生的廢棄也會增加,對節能減排工作起到阻礙效果[2]。
1.3 鍋爐性能落后
鍋爐的性能優越是實現節能減排的基礎,需要實現機械化連續燃燒,保證穩定供煤、穩定燃燒和穩定出渣。而目前采用的鍋爐普遍是手燒生活鍋爐,存在人工投煤的燃燒周期性。另外燃料和配風也有待提高,應保證配風的均勻性,使燃料能夠充分燃燒,減少有害氣體的產生[3]。
1.4 輔助設備與鍋爐不配套
工業鍋爐的輔助設備主要是指輔助機,它是實現燃料機械化連續供應、配風均勻供給、加熱連續供應、煤渣連續排除以及污染物高效脫除的關鍵。但目前輔助機還存在與鍋爐不配套、輔助機產品質量不穩定等問題。
1.5 監控調節不到位
工業鍋爐的穩定運行和節能減排離不開有效的監測、調節工作,需要在鍋爐運行的整個過程中進行有效控制,對存在問題的現象進行及時診斷并進行有效調節。目前工業鍋爐普遍缺乏系統集成的自動控制裝備,無法實現對熱工參數的在線監測、診斷與調節。
2 工業鍋爐節能減排的對策探討
2.1 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完善相關政策法規
工業鍋爐節能減排不是個別單位的個別問題,而是整個國家和社會都在關注的熱點問題,應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對工業鍋爐節能減排工作進行有效指導和約束。首先,應制定燃料消費政策,從源頭上解決燃料自身品質不足、不能按需供應的問題。比如規定小容量鍋爐使用可再生能源,改善燃料供應結構;大型工業鍋爐推行燃用動力優質化配煤,無法實施的城市則實行爐前篩分和成型的混煤配煤方式。通過立法對工業鍋爐的生產進行限制,使其設計、制造符合標準化規范,保證工業鍋爐擁有良好的性能。另外應建立嚴格的人員任用制度和培訓制度,對鍋爐管理人員進行規范化管理,實行司爐工取證、換證制度,改進培訓教材,加強培訓力度,提高工業鍋爐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2.2 加強工業鍋爐和輔機的節能減排技術研究
在工業鍋爐和輔機的選擇上,應做到爐機配套,這是實現燃料穩定供應、鍋爐持續燃燒、燃料充分燃燒的前提保障。目前工業鍋爐以鏈條爐排鍋爐為主,因此,對鏈條爐排鍋爐的配置是實現節能減排的重點。其主要措施應從兩方面出發,一是減少機械不完全燃燒損失,二是減少排煙熱損失。減少機械不完全燃燒損失的具體做法是改進燃燒室的結構設計,引進先進傳熱技術,強化配風結構,完善爐拱設計搭配,使燃料能夠充分燃燒。減少排煙熱損失的具體方法是采用煙氣深度冷卻技術,使目前在160度到300度之間的排煙溫度降低至100度以下,從而有效提高鍋爐熱效率。
2.3 對工業鍋爐進行系統化控制
工業鍋爐的監測、調節控制應采用先進的計算機集成控制系統,實現熱工參數和排放參數的在線監控、診斷及系統自動調節與控制,減少人為控制可能出現的失誤。為實現這一目標,應對監測傳感器技術進行研究,目前精度較高的傳感器價格也很高,難以廣泛推行,因此要加大對新型傳感器的研究力度。同時積極研究有效的鍋爐控制節能技術,早日實現位式、閉環控制,并廣泛應用。優化現有的控制產品、傳感器、執行機構及監測儀器,全面實現工業鍋爐的單臺控制、遠程控制、集群控制,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和故障診斷水平。
3 結語
總而言之,工業鍋爐的節能減排問題是目前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大問題,國家已經頒布了一些列相關法規,對工業鍋爐節能減排工作進行宏觀調控。此外還應該加強相關工藝和設備的研發力度,早日實現工業鍋爐運行的科學化管理、自動化管理,提高鍋爐運行效率,降低人為原因可能造成的失誤給鍋爐檢測、調節工作帶來的影響。工業鍋爐節能減排的有效進行對解決當前的能源緊張、生態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有重要影響。
關鍵詞:新型建筑材料,發展狀況
1.引言
新型建筑材料是相對于傳統建筑材料而言的,它主要包括新型墻體材料、保溫隔熱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裝飾裝修材料,具有傳統建筑材料無法比擬的功能。
建筑材料費用在基本建設總費用中占50%以上,具有相當大的比例;而且建筑材料的品種和質量水平制約著建筑與結構形式和施工方法。此外,建筑材料直接影響土木和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耐久性及適用性(經濟適用、美觀、節能)等各種性能。因此,新型建筑材料的開發、生產和使用,對于促進社會進步、發展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2.新型建筑材料概述
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制品工業是建立在技術進步、保護環境和資源綜合利用基礎上的新興產業。一般來說,新型建筑材料應具有一下特點:
(1)復合化。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材料的要求越來越高,單一材料往往難以滿足要求。因此,利用符合技術制備的復合材料應運而生。論文參考,新型建筑材料。論文參考,新型建筑材料。所為復合技術是將有機與有機。有機與無機、無機與無機材料,在一定條件下,按適當的比例復合。然后,經過一定的工藝條件有效地將集中材料的優良性能結合起來,從而得到性能優良的復合材料。據專家預測,21世紀復合材料的比例將達到50%以上。
(2)多功能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技術的發展,對材料功能的要求將越來越高,要求新型材料從單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發展。即要求材料不僅要滿足一般的使用要求,還要求兼具呼吸、電磁屏蔽、防菌、滅菌、抗靜電、防射線、防水、防霉、防火、自潔、智能等功能。
(3)節能化、綠色化。隨著我國墻體材料革新和建筑節能力度的逐步加大,建筑保溫、防水、裝飾裝修標準的提高及居住條件的改善,對新型建筑材料的需求不僅僅是數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質量的提高,即參評質量與檔次的提高及產品的更新換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的提高,以及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人們對材料功能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材料不但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還要求材料無毒、對人體健康無害、對環境不會產生不良影響,即新型建筑材料應是所謂的“生態建筑材料”或“綠色建筑材料”。
(4)輕質高強化。輕質主要是指材料多孔、體積密度小。如空心磚、加氣混凝土砌塊輕質材料的使用,可大大減輕建筑物的自重,滿足建筑向空間發展的要求。高強主要是指材料的強度不小于60MPa。高強材料在承重結構中的應用,可以減小材料截面面積提高建筑物的穩定性及靈活性。
(5)工業化生產。工業化生產主要是指應用先進施工技術,采用工業化生產方式,產品規范化、系列化。論文參考,新型建筑材料。這樣,材料才能具有巨大市場潛力和良好發展情景,如涂料、防水卷材、塑料地板等建筑材料的生產。
3.國內外新型建筑材料發展狀況
我國新型建筑材料工業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而發展起來的,我國新型建筑材料工業基本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一個新興的行業,成為建筑材料工業中重要產品門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1) 新型墻體材料
墻體材料是指在建筑中起承重、圍護或分隔作用的材料。新型墻體材料品種較多,主要包括各種空心磚、新型實心磚、砌塊、墻板等,如黏土空心磚、摻廢料的粘土磚、非粘土磚、建筑砌塊、加氣混凝土、輕質板材、復合板材等,其主要特點是節能、利廢、省土、環保、減輕勞動強度和提高施工效率。我國墻體材料改革“十五”規劃和2015年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重點開發和推廣全煤矸石空心磚、高摻量粉煤灰空心磚生態建筑材料產品。但目前在總的墻體材料中所占比例仍然偏小,因此很難滿足當前對環境資源保護的要求。只有促使各種新型墻體材料因地制宜快速發展,才能改變墻體材料不合理的產品結構,達到節能、保護耕地、利用工業廢渣、促進建筑技術的目的。
2) 新型建筑涂料
新型建筑涂料是指涂敷于物體表面能形成連續性涂膜,裝飾、保護或使物體具有某種特殊功能的材料。近年來,無機高分子涂料受到各國重視,日本將其列為低公害產品加以發展,歐美國家也大力推廣。新型高檔涂料不斷出現,如氟樹脂涂料等,國外還相繼出現了抗菌涂料、抗靜電涂料及防海水侵蝕等功能涂料。
3) 新型建筑塑料
建筑塑料是以高分子材料為主要成分,添加各種改性劑及助劑,為適合建筑工程各部位的特點和要求而生產出用于各類建筑工程的塑料制品。論文參考,新型建筑材料。近幾年來,在建筑工程中,塑料制品將不斷取代金屬制品。主要體現在塑料管道、覆面材料和門窗,以及室外裝修、防水保溫材料的產量和需求量日益增大。我國塑料建筑材料行業加快了研發和推廣應用步伐,行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穩步提高,尤其是塑料型材、管材已經進入穩定成熟的增長時期,是塑料建筑材料中最成熟的品種,目前生產仍在穩定增長中,并成為應用最好的塑料建筑材料。論文參考,新型建筑材料。
4) 新型裝飾材料
裝飾材料是指建筑物內外墻面、地面、頂棚的飾面材料。我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的發展,起步較晚,與國外相比,我國裝飾材料的生產企業規模偏小,產品質量不穩定,款色舊,檔次低,配套性差,市場競爭能力弱;科研開發力量不足,產品更新換代能力弱,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產品結構不合理,中、低檔產品比例大,高檔材料比重低。不能滿足高檔建筑裝飾裝修的需求。由于裝修材料的應用,使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有專家認為繼“煤煙型污染”和“光化學煙霧型污染”之后,人們已經進入以“室內空氣污染”為標志的第三污染時期。所以,必須對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進行限量;對建筑室內污染進行控制等,降低室內污染,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材料。論文參考,新型建筑材料。
5) 新型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材料是指有效防止雨水或地下水向建筑物內部滲漏的防水薄膜材料,是建筑業及其他有關行業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我國建筑防水、密封材料經過幾十多年的努力,獲得了較大發展,到目前為止已基本上發展成為門類較為齊全、產品規格檔次多樣、工藝裝備開發已初具規模的防水材料工業體系。
參考文獻:
[1]梁美.淺析新型建筑材料的趨勢與發展[J].文學與藝術,2009(12):233-233
[2]張光磊.新型建筑材料[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3]遲建生.淺談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與發展趨勢[J].林業科技情報,2009(3):144-145
題目:成都國際金融中心負5層制冷機房的電
一、結合畢業論文課題情況,根據所查閱的文獻資料,撰寫2000字左右的文獻綜述:
摘要:本課題主要研究的是成都國際金融中心負5層制冷機房的電氣部分研究問題[1]。案為成都國際金融中心項目,成都國金中心凈用土地面積82畝[2]。為香港九龍倉投資的西部地標性建筑整個項目設計由4座塔樓及裙樓組成,包括超五星級酒店、高端寫樓、高檔酒店式公寓及高品位住宅等,其中主樓雙塔最高達248米[3]。2007年9月香港九龍倉集團在成都以8800萬元/畝[4]??們r72.4億元拍下了位于成都市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春熙路片區82畝土地建成后,將成為中國西部地區最高檔次、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地標性建筑物,將引進數百個中西部最具代表性的商鋪,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出名的國際名牌、港澳名牌,再加上其九龍倉本身之馬哥孛羅酒店等,有望成為中國西部今后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商貿金融中心[5]。
關鍵詞:電氣設計;配電系統;智能化系統;電氣控制;電機;制冷機房;水泵
1.前言
建筑電氣技術是以電能、電子、電器設備及電氣技術為手段來創造、維持和改善人民居住或工作的生活環境的電、光、聲、冷和暖環境的一門跨學科的綜合性的技術科學[6]。它是強電和弱電與具體建筑的有機結合[7]。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有關供配電、照明、消防、防雷接地、通信、網絡等系統的要求越來越高,使得建筑開始走向高品質、多功能領域,并進一步向多功能的縱深方向和綜合應用方向發展[8]。建筑電氣設計是在認真執行國家技術經濟政策和有關國家標準和規范的前提下,進行工業與民用建筑建筑電氣的設計,并滿足保障人身、設備及建筑物安全、供電可靠、電能節約、技術先進和經濟合理[9]。
2.設計內容
成都國際金融中心負5層制冷機房的電氣部分研究問題。通過到成都國際金融中心負5層制冷機房實地實習,了解制冷機房電機啟動類型,啟動方式,啟動速率。研究其中各個電機與電氣控制裝置之間是如何協調工作的[10]。了解系統的電氣設備及其主回路工作原理[11]。探究其中存在的節能環保效應。計算電氣設備的負荷、功率,了解相關電氣設備的選用[12]。
3.設計依據
1)中戶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2)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CB50736-2012
3)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CB50045-95(2005年版)
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CB50016-2006
5)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CB50067-97
6)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CB50189-2005
7)《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動力》(2009年版)
8)《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節能專篇-暖通空調.動力》(2007年版)
9)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CB50243-2002
4.總結
本次的文獻綜述內容主要是對成都國際金融中心負5層制冷機房的電氣部分的一個概述,簡要說明了畢業設計(論文)文獻綜述應該做些什么系統的設計,在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后的一個總結,也是對這段時間的工作的一個匯報[13]。并對一些規范和國標有了初步的了解,對以后的畢設做一個鋪設[14]。小區的建筑電氣設計主要是對變配電系統、冷卻系統、電話系統、消防系統等的一個設計[15]。對這些系統的初步了解可以確定以后電氣設計的方向,對之后的畢設起一個帶頭作用[16]。從對電氣設計的迷茫到初步的認知,有老師的指導同學的幫助,更重要的還是自己的解收獲的是實踐知識,本次的文獻綜述對之后的畢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7]。
參考文獻
[1]劉思亮.建筑供配電.第一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164~176
[2]孫建民.電氣照明技術.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年:56頁
[3]唐志平.供配電技術[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4]謝浩.住宅照明的處理和選擇方法[J].住宅科技,2009,(02)
[5]劉宇.淺談智能住宅小區弱電系統設計[J].硅谷,2008,(05)
[6]張言榮、高紅、花鐵森.智能建筑消防自動化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7]鄭潔、伍培.智能建筑概論[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
[8]唐志平.供配電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9]俞麗華.電氣照明[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8
[10]戴瑜興.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年:83頁
[11]陳一才.智能建筑電氣設計手冊.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2年:43頁
[12]戴瑜興.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數據手冊.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年:59頁
[13]劉思亮.建筑供配電.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年:24頁
[14]楊光臣.建筑電氣工程圖識讀與繪制.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年:48頁
[15]Frantz,J.m.Jdy.Intracanopylightingreduceselectricalenergycitilizationbyclosedcowpeastands.LifeSupportBiosphere,2001,7:283-290
[16]N.Shdbolt,Ambientintelligence.IEEEIntell.Syst,2003,18(4):2-3
[17]NTayfunAmur.Cost,guestimpactdriveterrorism-securityplans[J].HotelandMotelManagement.Vol.220.No.20.Jun.2005.
二.本課題要研究或解決的問題和擬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徑):
1.研究的問題
本課題主要研究的是成都國際金融中心負5層制冷機房的電氣部分研究問題。通過到成都國際金融中心負5層制冷機房實地實習,了解制冷機房電機啟動類型,啟動方式,啟動速率。研究其中各個電機與電氣控制裝置之間是如何協調工作的。了解系統的電氣設備及其主回路工作原理。探究其中存在的節能環保效應。計算電氣設備的負荷、功率,了解相關電氣設備的選用。最終了解現場施工的程序等。
2.研究的途徑
1)收集相關資料,查閱中外文獻。學習相關知識,了解國金中心項目的基本情況。做好前期準備。
2)請教校外導師學習、掌握國金中心負5層的解制冷機房的電機啟動類型、啟動方式、啟動速率,系統的電氣設備及其主回路工作原理,探究其中存在的節能環保效應。
3)通過計算電氣設備的負荷、功率,了解相關電氣設備的選用。
4)利用AutoCAD等繪圖軟件,繪制施工平面圖,系統圖,及各個原理圖等。
關鍵詞:建筑,節能,途徑,措施
一、引言
每當冬季,生活在北方城市的人們經常會抱怨家里的暖氣不熱,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由于建筑的保溫和隔熱性能差,使我們房屋內的熱能損失了一半甚至更多。同樣,炎熱的夏季建筑里的冷氣也因為建筑的總體熱工性能差而大量散失。建筑能耗浪費相當嚴重,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技術落后,供暖設計不科學,管理不當,采暖收費不合理,缺乏節能意識等。尤其突出的表現在過分強調降低建筑物的一次性投資和對某些建材制品的要求不嚴,結果節省了一次性投資,卻造成了長久的能源浪費,得不償失。如不趕緊采取堅決有效的措施來控制建筑能耗的浪費,那么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因而在能源日益深刻地成為人類社會的支撐體系的今天,建筑節能勢在必行。
二、我國實施建筑節能的一般途徑
我國目前建筑節能途徑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門窗的保溫隔熱。
在建筑圍護結構中,與墻體、屋面相比,門窗的保溫隔熱能力較差。我們可以通過提高門窗的氣密性,采用適當的窗墻面積比,增加窗玻璃層數,采用百葉窗簾、窗板等措施來提高門窗的保溫隔熱性能。
(2)墻體的保溫隔熱:
墻體是外圍護結構的主體,我們可以采用保溫性能好、蓄熱能力及強度較低的砌塊墻體,如加氣混凝土砌塊。也可以采用復合墻體的形式,如內保溫復合墻體、外保溫復合墻體、夾芯復合墻體等。但內保溫復合墻體由于熱橋對保溫的影響較大,國家已經開始限制使用內保溫復合墻體使用。而且從長遠來看,外墻外保溫的效果明顯高于內保溫。由于復合墻體能滿足圍護結構各種功能的要求,因此這種采用高效保溫材料與磚砌的復合墻體,有著更多的優越性。論文格式。
(3)屋面的保溫隔熱:
屋面作為外圍護結構的一部分,它的保溫隔熱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們可以采用高效保溫材料作為屋面的保溫層,也可采用架空型保溫屋面或倒置式屋面等方式來達到提高屋面保溫隔熱性能的目的。
(4)采暖系統的節能
城市供暖實行城市集中供暖和區域供暖,可以大大提高熱效率。在管網系統中,安設平衡閥,可以使管網系統達到水力平衡,與未安平衡閥的不平衡系統相比,在保證所有房間滿足規定室溫的條件下,可以相對的降低所供暖區域的平均室內溫度,從而節約能源。
三、對未來建筑節能的幾點建議
建筑業是典型的資源與能源高消耗產業,當前我國經濟持續穩定高速增長,經濟體制改革正處于關鍵時期。建筑業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能耗,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結合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建筑節能已迫在眉睫。節能絕對不等同于能耗絕對數量的降低,絕對不應該以犧牲室內環境質量為代價。隨著經濟和科技、文化的發展,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建筑能耗絕對值將有所上升,建筑室內環境標準也將提高;節能的關鍵在于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最終的目標是實現室內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這需要政府,全社會各個行業、企業及各位公民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以國家政策為宏觀調控、以科技發展為載體,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才能全面實現建筑節能目標。論文格式。建筑節能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發揮政府在建筑節能工作中的主導作用
確定可持續建筑的戰略目標;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法規;組織和協調全國范圍或各地區的可持續建筑運動;修訂相應的技術標準和規范;建立新的建筑環境評價體系;組織和協調可持續建筑的教育和培訓;促進與國際可持續建筑運動的交流與合作。在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的同時,也要充分重視和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力量。
(2)開展建筑節能宣傳教育培訓
必須使建筑節能深入人心,形成濃厚的輿論氛圍。設法籌集經費,組織拍攝建筑節能電視宣傳片,在電視和網上宣傳播放。教育部加大對建筑節能的教書宣傳經費的投資。建設部主管報紙、雜志、網站、出版社要加強建筑節能宣傳介紹,要多宣傳建筑節能典型,介紹建筑節能技術和知識。
(3)推動建筑節能技術進步
盡快開發并形成不同地區不同建筑適用的多種建筑節能配套技術,包括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技術;推廣當地適用的建筑節能配套技術。可從經過實踐考驗的成熟技術中先挑選出一些編印成建筑節能技術指南。還要繼續研發先進適用的建筑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技術,特別是外墻外保溫技術、節能窗技術和采暖計量及控制技術以及太陽能、地熱能技術。當前建筑節能市場中,以假冒偽劣產品和技術低價競爭的情況相當普遍,影響工程質量和壽命,應通過市場和行政手段,加以規范,淘汰落后技術和產品。繼續組織以企業為主,產學研結合從事建筑節能技術研發。要重視建筑節能技術的基礎研究。
(4)組織建筑能耗調查,建立能耗數據庫
利用現代化技術建立建筑能耗數據,進一步了解建筑運行情況、進行建筑節能工作的基本依據。國內少數單位做過一些建筑能耗調查統計分析工作,但這不可能是全面系統的。從已有的調查資料來看,同一地區同類建筑單位面積能耗差距很大,說明能源浪費大,節能潛力也大。如果如果能夠掌握不同地區不同建筑的實際能耗數據,將大大促進建筑節能事業發展。為建筑的節能提供很大的幫助。
(5)加大推廣使用節能材料的力度
積極引導新型墻體材料的發展,促進新型建筑材料的推廣應用。引導墻材生產企業通過科技進步和產品結構調整,發展利廢及建筑垃圾等再生墻材,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大力發展利用粉煤灰、鋼渣、工業廢石膏、石屑等各類工業廢渣,生產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塊、石膏砌塊、蒸壓粉煤灰磚、蒸壓灰砂磚、混凝土多孔磚、陶粒砌塊和各類建筑技術,推廣應用散裝水泥,節約寶貴的耕地資源和木材資源。做好新型墻體材料及建筑節能產品的備案管理,進一步規范市場行為。
四、結語
建筑節能是一項系統工程。在策劃、實施及取得實效的長時間過程中涉及規劃、設計、施工、調試、運行、維修等諸多環節。目前,國家已制定了《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等行業標準,對建筑節能做出了明確的政策規定。論文格式。可以預見,隨著建筑節能工作的開展,以及人們對改善建筑熱環境的迫切要求,建筑節能技術必將得到迅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韓建新,顏宏亮.21世紀建筑新技術論叢[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0 .
【2】劉素萍.建筑節能與圍護結構[J].工業建筑,2001,(7).
【3】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節能專業委員會.建筑節能技術.中國計劃出版社,1996.
【4】劉加平.建筑節能與建筑設計中的新能源的利用[J].能源工程,2001.
【關鍵詞】火電廠節能 節能控制控制措施監督管理 管理措施 生產節能
中圖分類號:TE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火電廠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電力體制改革和競價上網政策的實施,同時由于環境保護的嚴格要求,火電廠都在進行生產各環節的能耗降低和成本控制。火電廠加大了對脫硫和除塵設備的投入,雖然達到了環境保護的標準,同時也增加了發電能耗,因此火電廠的節能工作尤為艱巨與緊迫。生產節能需要應用各類新工藝、新技術和新管理,通過工藝提升和技術應用,加強資源調配和管理控制,實現節能的目的。
二.火電廠節能控制措施。
火電廠節能控制是貫穿于電廠規劃、設計、運行和管理等各方面的,而火電廠的節能控制包括很多方面,可通過加強燃燒調整、減少工質損失和泄漏,提高給水用電率等等,實現能耗降低?;痣姀S的主要生產環節包括燃料入廠入爐、水處理、媒粉的制備、蒸汽的生產和消耗、鍋爐燃燒、機組發電及電力輸出等方面。發電生產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存在能源損耗問題,通過技術管理和提高對能源消耗的控制水平,能消除生產過程中的可以避免的能量消耗和減少能量浪費,達到節能的目的。
1.加強燃燒調整,改善燃煤質量。
入爐燃料控制是發電廠節能工作的開端,在火電廠中,發電成本中的75%左右均為燃燒成本,同時燃燒成本也占據上網電價成本的30%左右。改善燃煤質量,能提高鍋爐的燃燒穩定性和提高工作效率,同時能提供機組能負擔的負荷,在減少燃料消耗量的同時,更能節約發電成本。改善燃煤質量的同時,要注意對燃煤價格的控制,避免出現為了提高燃煤質量而增加了用煤成本。同時,如果燃煤的質量較差而價格較高,會影響鍋爐燃燒的穩定性,導致較低的燃燒效率,加大了對鍋爐本體和周邊輔助設備的損壞,這對電廠的生產成本是極為不利的。
提高燃煤質量,需要在燃煤采購計劃、采購過程、燃煤運輸、質量驗收、燃煤儲備及輸送、制備等環境都加強重視,并將燃煤質量控制措施真正落實到位。
2.加裝燃油,提高鍋爐燃燒效率。
在火電廠中,鍋爐是最大的燃料消耗設備,也是節能控制的主要范圍。鍋爐在燃燒過程中產生機械不完全燃燒損失、排煙損失、散熱損失、化學不完全燃燒損失和灰渣物理熱損失等,節能控制主要是要求減少各項損失,提高鍋爐在燃燒過程中的效率利用,實現鍋爐的燃燒節能。
通過在油泵和燃燒室或噴咀之間加裝燃油,經過燃油節油器的處理后,增多碳氫化合物的細小分子,提高燃料在燃燒前的霧化和細化程度,在燃燒室內的低氧條件下,減少15%-20%的燃燒設備鼓風量,由于燃燒效率的提高,可實現4.87%到6.1%的節油效果。同時能降低煙道溫度,減少廢氣中氧化氮、一氧化碳以及碳氫化合物等有害氣體的排放。
3.改善蒸汽質量。
蒸汽質量的主要指標是蒸汽溫度和蒸汽壓力,改善蒸汽質量就是針對蒸汽氣壓和蒸汽壓力的改善。在外界負荷不變的情況下,氣壓低造成汽耗量增大,由此就導致耗媒量增加,同時也造成汽輪機需要減少負荷,降低了發電經濟性。合理控制蒸汽氣壓和蒸汽壓力是實施蒸汽改善的必經之路,同時對提高發電經濟性具有積極意義。
4.提高變頻調速應用,降低發電廠的用電消耗。
在火電廠的機組容量中,約有5%到10%的用量為發電廠本身的廠用電量。而在廠用電量中,約有70%至80%的部分為泵與風機等火電機組輔機設備消耗能量。對泵與風機的節能處理,主要是看其能耗消耗是否增多、過多,管網和風機是否匹配合理。
80年代興起的調頻變速技術,解決了交流的調速問題,能在2.4-400HZ范圍內根據使用需要進行選擇,并能提供平滑過度的變頻。在電機組鍋爐中,變頻調速器作為調節和控制風機風量的設備,能提高風機效率,擁有較好的節能效益。另外,由于風機上采用交流變頻調速技術,降低了電機的轉速,減少了噪聲對環境的危害。
5.維持凝汽器的最佳真空狀態,增強機組做功能力。
凝汽器在真空狀態,能減少燃料消耗量,提高了機組的做功能力,對提高機組的經濟性具有較大的影響。
(1)堅持進行每半個月一次的真空嚴密性實驗,確保凝汽器的真空嚴密性。利用進行機組大修和小修的機會,對凝汽器采用灌水的方式查找是否存在漏洞,發現漏洞時,及時進行修補。同時要加強給水泵密封水系統的監視和調整,對軸封系統進行必要的改造,加強軸抽風機的正常維護和保養,確保軸封系統能正常供汽,能暢通回汽。
(2)加強對冷卻水塔的維護。在夏季時,冷卻水塔運行時,要全開中央上水門,加強冷卻塔的效率。在春秋季節內,根據循環水的問題,及時調整熱水回流門和中央上水門的開度,保證循環水溫維持在正常范圍內。
(3)提高給水溫度。鍋爐中給水溫度的變化,影響到燃料量的變化,同時也影響著鍋爐的燃燒效率。為了提高給水溫度,需要保證高加投入率,加強高加運行維護,保持穩定的高加水位,同時要定時清理高壓加熱器中換熱管內的沉積物,查出換熱管的泄漏部分,提高高加投入率。
三.火電廠生產節能監督管理。
1.火電廠成立節能監督控制小組,組長為總工程師擔任,并設置生產節能管理的領導小組,負責協調、管理和監督所有的生產節能工作。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合理優化燃燒工藝,提高設備運行的工作狀態和運行方式,加強對廢水的回用,減少發電的資源耗量。節能管理小組定期召開檢查會議,對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同時對生產資源的利用技術和方法進行宣傳教育,通過開設節能管理專欄的形式,加大用生產節能的宣傳力度,制定一定的獎懲措施,制止生產資源浪費行為,鼓勵節水節電,提高全員參與的程度。開展生產節能管理知識講座,提高電廠人員的節約意識,加強對節約生產資源方法的教育,強化生產人員的資源節約意識。
2.定期進行計量儀表的校正,保障用水用電計量的準確性。對水表進行定期校正,尤其是對于淡水泵站的關口水表,要加強檢查力度,保證計量的可靠性和準確度。同時要做好能源計量和媒分析等計量工作,加強對檢修設備、測量設備的管理。
3.加大節能技術改造,應用新技術,創新管理水平。
在低溫再熱器上增加受熱面,實現對鍋爐低溫的再熱器改造,提高機組的循環熱效率。分析研究燃燒的優化運行方案,加強對燃燒運行等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研究。提高運行人員的從業水平和勝任能力,保持崗位的配合,杜絕操作失誤,減少生產事故。
四.結束語。
節能是目前各行各業發展的主題,也是火電廠永續經營的必要手段。生產環節中的節能控制是貫穿于生產的全過程中的,從燃料輸入到發電上網,其中每個環節都需要進行節能改善,才能實現對火電廠節能的效果。通過組織監督和技術檢測,將節能真正落實到位。
參考文獻
[1] 程剛 段學農CHENG Gang DUAN Xue-nong 火電廠主要生產環節中的節能控制與監督管理 [期刊論文] 《電力技術經濟》 2005年2期
[2] 陳祥 陸志民 淺論火電廠主要環節中的節能控制與監督管理 [期刊論文] 《寧夏電力》 2008年z1期
[3] 沙友平 制粉系統的最優運行工況研究和節能控制 [學位論文] 2007 東南大學:動力工程
[4] 花育峰 火電廠主要設備節能降耗經濟性分析 [期刊論文] 《廣西輕工業》2010年6期
[5] 齊延韋 馬永東 王利國 火電廠信息化建設的方案選擇探討 [期刊論文] 《山東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 2004年1期